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苏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苏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苏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苏版(含答案)

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共6题;共43分)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ɡ huǒwànɡ

wěi

zhuānɡ

yān hóu línɡ chén

______ 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nà hǎn jiān

miè

tiǎo xìn zhèn ěr yù

lónɡ

kū diē hǎn

niánɡ

______ 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组词。

烽________ 喉________

锋________ 候________

凌________ 呐________

棱________ 纳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事故事变事件

①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这起恶性交通________是由于超载造成的。目前,司机已经被刑事拘留。

②“七七________”后,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③我们遇到突发________时,应该保持头脑清醒。

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④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球赛________进行。

⑤她________四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⑥战斗一直________到第二天凌晨,日军被打得鬼哭狼嚎。

⑦战斗开始了,伤员________从火线上抬了下来。

严厉严峻严格严肃

⑧教练对运动员十分________,决赛前,他________地对运动员说:“决赛对我们是

________的考验,希望大家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4.填空。

(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所以又叫________事变。卢沟桥事变是中国

________的开始。在卢沟桥事变中抗击日军的是中国________。

(2)日本侵略者要侵占卢沟桥是因为________

(3)卢沟桥事变拉开了________,从此,一场________地展开了。

(4)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7日开始,到________结束。

5.下面不是“桃园三结义”中的人物的是()

A.孙权

B.刘备

C.张飞

D.关羽

6.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城市。

武汉北京昆明广州大连重庆上海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23分)

7.课内阅读。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①万籁俱寂:________

②恼羞成怒:________

(2)“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偷偷地”一词告诉我们:________

(3)从哪些地可以看出这是日军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用“________”画出有关句子。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聚会的蝴蝶

好像是一座美丽的花坛一样,它们互相拥(yǒnɡ yōnɡyònɡ)挤着,攀附着,重叠着,面积和体积在不断扩大。在一刹那间,我们好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四周,在一片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美妙的自然景色中间,到处都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蝴蝶。

蝴蝶密集到这种程度,使我们眼睛看也看不过来,随便伸出手便可以捉到几只。这些蝴蝶大多数是属于一个种族的,它们的翅膀背面是嫩绿色的,这使它们在停贮不动时,就像是绿色的小草一样;它们的翅膀正面却又是金黄色的,上面还有着美丽的花纹,这使它们在扑(pō pū pù)动翅翼时却又像是朵朵金色的小花。在它们的密集的队伍中间,仿佛是有意来作为一种点缀,有时也飞舞着少数巨大的黑底红花、身带飘带的大木蝶。

(选自冯牧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1)在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_”。

(2)结合文意,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 数以万计

①计算。②测量或计算的仪器。

③主意策略。④做计算;打算。

B 奇异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特别。

③惊异。④另外的;别的。

(3)根据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各写一个成语。

(4)短文先写________,然后写了两种蝴蝶,一种名叫________,还有一种没有名字,请根据蝴蝶的样子,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________。

(5)如果你也亲身到了那个童话世界,聚会的蝴蝶一定会欢迎你。请写出蝴蝶们欢迎你的一段话。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9.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情意,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可以运用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资料完成本次作文。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运用

1.【答案】烽火;妄图;伪装;咽喉;凌晨;呐喊;歼灭;挑衅;震耳欲聋;哭爹喊娘【考点】拼音,词形,卢沟桥烽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烽、妄、凌、震”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烽火;喉咙;锋利;时候;凌云;呐喊;棱角;归纳

【考点】字形,字义,词形,卢沟桥烽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烽火、锋利;喉咙、时候;凌云、棱角;呐喊、归纳。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事故;事变;事件;继续;连续;持续;陆续;严格;严肃;严峻

【考点】词义,卢沟桥烽火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事件是不受人的意识所左右,按照自然规律发生的。如:③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保持头脑清醒。

事变,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泛指事物的变化。如:“七七事变”后,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事故是人的意识所参与,但却不是人的意识所追求的结果。如:①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这起恶性交通事故是由于超载造成的。目前,司机已经被刑事拘留。

继续: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又从这里开始。例句:④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球赛继续进行。

连续:一次过完成的。例句:⑤她连续四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持续:保持了一段时间,如: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日军被打得鬼哭狼嚎。

陆续:一个一个地。如:战斗开始了,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了下来。

严肃是针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是非常认真、规范的;

严厉是比严肃更高一等的态度,他已经直指某一件事物,并伴有文字或语言等形式;

严峻是最后的情况,因为疏忽,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形势不容乐观。

严格:严肃而认真,用于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

⑧教练对运动员十分严格,决赛前,他严肃地对运动员说:“决赛对我们是严峻的考验,希望大家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4.【答案】(1)1937年7月7日

;七七

;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2)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3)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

(4)1945年8月15日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卢沟桥烽火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侵、咽、喉、幕、荼”。【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5.【答案】A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内容、人物及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三国演义》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桃园三结义”说的是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故答案为:A

【点评】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6.【答案】北京、重庆、大连、广州、昆明、上海、武汉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所谓音序就是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字母,但要大写。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读准字音,然后再写出音序即可,北(B)京、重(C)庆、大连(D)、广(G)州、昆(K)明、上(S)海、武(W)汉。

故答案为:北京、重庆、大连、广州、昆明、上海、武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汉字音序的掌握能力。

二、阅读理解

7.【答案】(1)形容非常安静

;由于羞惭和恼恨而发怒

(2)把侵略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侵略者的本质。

(3)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或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卢沟桥烽火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①万籁俱寂:形容非常安静。

②恼羞成怒:由于羞惭和恼恨而发怒。(2)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赏析词语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

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偷偷地”一词把侵略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侵略者的本质。(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中筛选即可。日军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的句子: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或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8.【答案】(1)yōnɡ pū

(2)①|②

(3)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4)蝴蝶聚会的奇景

;大木蝶

;如双面彩色蝶

(5)略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卢沟桥烽火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拥(yōnɡ)挤、扑(pū)动。(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A 数以万计:①计算。B 奇异:②特别。(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是心旷神怡;“眼睛看也看不过来”是目不暇接。(4 )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5)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合理加以想象,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5)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三、语言表达

9.【答案】略

【考点】其他

【解析】【分析】演讲稿思路进行指导:1.学习例文,体会特点。写作前,可以先为学生读一篇典型的演讲稿,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演讲稿的特点:(1)针对性。演讲是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2)可讲性。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3)鼓动性。演讲要做到这一点,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明确要求,理清思路。根据习作提示,明确写演讲稿的要求及写作思路:先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3.围绕主题,运用资料。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根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播放录像,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令中国人永世难忘的卢沟桥事变时的战斗片段。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卢沟桥烽火》,重温历史。(板书) 二、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1.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课文是如何通过有条有理的描写体现了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精神的?找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句子,谈感受。 ①学生合作学习,老师指导。 ②交流,老师板书。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③指导朗读。 2、我们对日本人充满仇恨,对中国守军充满了钦佩。那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呢? (1)出示句子,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分析归类,指导朗读。 (2)除了这点,文章中还有许多类似之处,现在就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出来吧!出示课件,学生两人合作填表格。 学生交流。 (3)小结:正如巴金老先生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到,他是用作品表达他的情感,作者也是在通过作品表达他的情感,我们以后也应该把这种方法用到写作中。 3、过渡,引读7、8小节: (1)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2)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学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位置可调换吗?为什么用3个感叹号?出示地图。 (4)指导朗读。 三、拓展提升,深化中心: (过渡)……如今,卢沟桥的枪声距离我们已经72年了,老师想问,我们能忘记那时的枪声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渗透爱国情感。(介绍日本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卑鄙行为) 四、教师总结: 我们不能忘记国耻,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要牢记团结才会发展,发展才能强大。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也战胜了08年的大雪、地震,北京奥运会更是让全世界人称赞。

《卢沟桥烽火》课文

《卢沟桥烽火》课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

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课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课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课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

题) 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xiao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5 卢沟桥烽火

5 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学生词。 ⒈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自学并描红。 烽.火妄.图呐.喊歼.灭咽喉.要道猝不及防震耳欲聋.同仇敌忾 挑衅魔爪伪.军凌.晨哭爹.喊娘万籁俱寂众寡悬殊如火如荼 ⒉组内解决疑难,组长报默生字,轮流批阅。 ⒊汇报展示。 ①各组书写员将容易写错或读错的生字展示在小黑板上,并用色笔标注。 ②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活动二:再读,理脉络。 ⒈再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时间的词句,想想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⒉小组讨论: ①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可分成段。 ②简单概括段意: 事变的起因→→→ ⒊班级汇报,质疑。 【检测反馈】 1.用“”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魔爪.( zhuǎ zhǎo )咽.喉( yün yàn ya) 挑.衅( tiüo tiǎo )如火如荼.( chá tú)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及防同仇()()人()马() 全()武装万籁()()如()如() ()羞成怒()()而逃成()结()

5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2.品读重点语段,认清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中国守军的英雄气概。 【活动方案】 活动一:弄清“事变”起因。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是什么? 2.组内说说当时的局势和事变的起因,再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3. 各组推荐代表介绍当时的局势和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活动二:了解“事变”经过 1.精读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2.组内合作: ①讨论完成表格(提示:要抓住最能体现日寇本质和我军精神的关键词哟!) ②就所填的词语谈谈各自的感受,并感情朗读。 3. 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分类摘抄,并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描写敌军的: 描写我军的: 其他: 任选两三个写一段话:

卢沟桥烽火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卢沟桥烽火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卢沟桥烽火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中的2、3,目标1中的造句。 卢沟桥烽火 敌军我军 7月7日深全副武装喝问

气势汹汹严词拒绝 首先还击 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狼狈举、冒 当天晚上抱头鼠窜悄悄 可耻下场英勇顽强 [课内] 1、抄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

[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3、完成练习册。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 ___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 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 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时间顺序初步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我军的英勇无畏及捍卫家安全时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齐读课题。烽火什么意思?描写战争的文章,读的时候要气势宏伟,悲壮有力。教师范读,齐读。 2、看,这就是卢沟桥现在的照片,从它的桥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坑坑洼洼,它就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让我们把思绪拉到74年前,了解一下卢沟桥烽火发生的背景,你知道吗? 4、提到背景,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中华民族感到耻辱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本文所描写的“卢沟桥烽火”。请大家打开课本,读准课后的生字,读通课文。 5、检查音、义、形。(学生自读、个别读,齐读) 6、PPT 第一段:读一读第一段,看看“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什么会选择侵占卢沟桥呢?(学生自读,教师作图)我们来看一下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是怎样的? 7、我们来看一看文中描写卢沟桥烽火具体过程的是2——几自然段,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呢?请迅速找出战争进程的时间。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用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MP3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 1.这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桥梁,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桥梁,却见证了一段令国人永世难忘的历史,它的名字就叫——卢沟桥。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长卷,一起去看看那——(齐读课题:卢沟桥的烽火)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烽火”是(报警的烟火)那么卢沟桥的烽火,报的是什么警呢(信号)?——那是日本鬼子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精读理解,朗读感悟。 1.生读 2.3自然段, (1)交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日寇与我军的有关句子谈感受。 (3)指导读出日寇的不可一世、蛮横无理,我军的誓死为国、大义凛然。 (4)守桥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判定日本军官是赤裸裸的挑衅而不是搜查失踪的士兵呢?(划划,想想) (如果真要寻找丢失的士兵,也该在白天,不应该在“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深夜”。日军到中国士兵的管辖范围来搜查,总该讲些基本礼节,可他们却是“全副武装”,还“气势汹汹”。 部队的纪律很严明,日军竟然会丢失士兵,这是件丢脸的事,“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却兴师动众地来搜查。 失踪的只是个小士兵,应该没有必要这样连夜搜查。)是啊,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日寇故意挑起事端妄图侵略的险恶用心。 (5)1937年7月7日,趁着深夜,全副武装,想要占领卢沟桥,那卢沟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使得日军不惜编造谎言来强占它呢?谁来介绍一下卢沟桥?仅仅是这样一座桥,日军有什么好占领的呢?(导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2、齐读第一自然段 (1)卢沟桥确实重要。最后一句话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读出卢沟桥的重要 (2)你是怎么读的? 为什么强调“咽喉”,直接说“要道”也可以啊?(病毒一旦进入咽喉,就会在全身蔓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卢沟桥烽火》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卢沟桥烽火》教案 Teaching plan of Lugou Bridge beacon fire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卢沟桥烽火》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 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

目标中的2、3,目标1中的造句。[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卢沟桥烽火 敌军我军 7月7日深全副武装喝问 气势汹汹严词拒绝 首先还击 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狼狈举、冒 当天晚上抱头鼠窜悄悄 可耻下场英勇顽强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抄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 [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5.2卢沟桥烽火第2课时

5卢沟桥烽火第2课时 【自学要求】 1、练习朗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自主检测】 1、扩词 伪()()()控()()() 仰()()()妄()()()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⑴王老师的咽.(yān yàn) 喉出了毛病,吃饭时咽.(yān yàn)东西很困难。 ⑵王处.(chǔ chù)长今天宣布了对于屡次违反纪律的职工的处.(chǔ chù)理决定。 3、摘录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⑴ 感受: ⑵ 感受: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_________________,接着 _________________,妄图_________________。 ⑵卢沟桥战略地位重要,是因为。 ⑶卢沟桥事件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_______________序幕,从此,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篇课文有许多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就能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九·一八事变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1、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huǎnɡhuànɡ)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xuèxiě)四溅。在硝烟和火光

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⑴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⑵“顷刻间”表示时间______,在短文中还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替换。 ⑶仿写成语。 例:狼狈而逃(一个成语中有两种动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⑷这段话中用了一系列动词,如“举起、 _______ 、 ______ 、砍去”,这些 词语体现了中国守军奋勇抗击的英雄形象。 【自能拓展】 1、把下列爱国诗句补充完整。 ⑴待重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有责!(顾炎武)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2、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交锋多次。查阅资料,了解下列着名的战役, 并填一填。 等第_______ 日期_______

(五年级语文教案)5《卢沟桥烽火》

5《卢沟桥烽火》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 .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 .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 xiao 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喀什地区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C卷

喀什地区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卢沟桥烽火》同步练习C卷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65分) 1. (6分) (2017六上·安顺期末) 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磅礴________(bó bé)尘埃________(āi ái)滥________用(1àn luàn)慰藉________(jì jiè)馋________嘴(chán cán)谋________生(móu mò) 2. (17分) (2019三下·枣庄期中) 看拼音写词语 yé________山lǐng________dǒu yá________云舒juǎn________ lù________边bīn shè________厅táng________花xiān yàn________ 远tiào________yǎng________望敬lǐ________mèng________夫子诗gē________jué________句文zhāng________不xiǔ________piān________ 3. (4分)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察冀狗刨耍水推搡 4. (2分)下面的球应该投进哪个篮子里。 ________ __ ______ 5. (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一会儿有,一会儿无。形容隐隐约约的。________ ②比喻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________

③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________ ④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声势巨大。________ 6. (4分)找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①________炉灶锅铲沙发铝锅漏勺 ②________饭碗菜碟汤盆饭菜汤勺 ③________火车汽车飞机轮船摇控汽车 ④________牙刷抹布扫帚拖把洒水壶 7. (12分)辨字组词。 蔚________ 弋________ 茵________ 属________ 晰________ 祈________慰________ 戈________ 恩________ 嘱________ 蜥________ 沂________ 8. (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我喜欢的是桂花。________ ②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________ ③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________ 9. (6分)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优雅——________ 轻快——________ 著名——________ 精彩——________ 健壮——________ 舒缓——________ 10. (10分) (2019二上·镇原期中) 照样子,写一写。 (1)例:很多很多 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2)例:绿一(草绿)(翠绿) 白—________、________ 黄—________、________

5卢沟桥烽火

5 卢沟桥烽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清课文脉络。 4.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和起因。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1.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5卢沟桥烽火)齐读课题。 2.理解“烽火”,再读课题。烽火什么意思?描写战争的文章,读的时候要气势宏伟,悲壮有力。 3.了解背景。看,这就是卢沟桥现在的照片,从它的桥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坑坑洼洼的。) 它就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让我们把思绪拉到75年前,了解一下卢沟桥烽火发生的背景——“九一八”事变。你知道吗?(PPT) 4.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的第一炮。 5.再读课题。 6.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尝试学习了课文,接下来让我来检查你们尝试学习的效果。 二、尝试反馈理清脉络 1.字词万花筒 (1)在默写本上听写生词。 (2)对照屏幕批改,写错的打“×”,漂亮的字圈“○”。(相机指导学

生有共性错误的字。) (3)描红。把写错的和写得不够漂亮的字在《习字册》描红两遍。 (4)课文中还有一些难读的词语,谁会读? (5)说说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还不能理解。 (6)齐读词语。 2.朗读擂台赛 (1)自由朗读课文2分钟。课前都熟读了课文,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朗读擂台赛”。比赛规则:每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开火车读课文擂台赛,所读的这一节不读破、读错,并概括出这小节的主要内容,就挑战成功,下一小组接着读下面一小节。如果挑战不成功,由下面一组继续读这一小节。给2分钟时间,大家先在小组内练一练。 (2)朗读擂台赛。 3.结构梳理站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卢沟桥事变过程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笔划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 (2)交流。出示:(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 (3)课文其他自然段写的什么呢?出示: (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研读文本,了解起因。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是什么? 2.组内说说当时的局势和事变的起因,再有感情地齐读第1自然段。 (相机理解:“蚕食”“妄图”,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并配以地图以及了解“咽喉”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体会卢沟桥地理位置的极其重要。)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刻和情况进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刻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通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入侵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入侵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刻]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通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入侵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通过是如何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发?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形。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 xiao 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能够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通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

卢沟桥烽火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案 本文是关于卢沟桥烽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揭题:板书:卢沟桥烽火 审题:从题目看文章是写什么?(理解“烽火”) ——烽火:报警的烟火。 讨论:看了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在卢沟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板书) 为什么说卢沟桥燃起了“烽火”?是什么样的“烽火”? 这次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要求: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寻有关的资料,看看卢沟桥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学生上网进行资料查询 ——通过“网易”查询“卢沟桥”。 每个资料要说明出处,以利交流。 查到资料后,可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书面调查。 查询结果总汇,诱发学生情感 ——学生回答研究,讨论的结果,教师点拔,小结。 a:通过资料可了解: “七?七”卢沟桥抗战(介绍)——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中华英雄→无名英雄碑→中国版图 ——说明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华英雄(国耻日)→“九?一八”事变——时代背景 →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此时已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南京大屠杀(图片、内容)——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 台湾南部院校师生观感畅然——不忘历史。

学者分析:日本为何再次篡改历史教科书——要牢记历史 名山景色:卢沟桥——了解卢沟桥。 英雄人物:赵登禹。——了解“大刀队”,抗战英雄。 b:总结: 通过同学们查找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战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烽火事件。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本变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c:过渡: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烽火的呢? 初读课文,发展情感 初读感知,要求: 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边读边想,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课文分段。 检查讨论: 指名读课文(分小节) 分段:第一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段()经过。 第三段()号召。第四段()历史地位。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说说为什么? 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升华情感 指名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 圈划出文中的关键词语。 ——注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投影欣赏大刀队的图片) 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的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卢沟桥烽火》互联网搜索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六年级语文 2、课时:2 3、教师课前准备:(百度文库PPT) https://www.doczj.com/doc/b41447644.html,/view/0f15bfe96294dd88d0d26bcd.html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解决不理解的生词。 (3)提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卢沟桥烽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主要采用指导阅读法、合作互助法,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以达到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构思及主旨思想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三、教材分析 文本解读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背景,孩子们是知之甚少的。课文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生动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细致描画了敌我双方的行为、语言等,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与我国守军顽强抵抗、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因此,学生读此文,不仅要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经过,抓关键词句体会敌寇的狡猾凶恶,守军的英雄顽强,还得深入感悟文本的表现手法,不仅要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还得从中领悟写作手法的精妙。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

《卢沟桥烽火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丰南区实验小学东校区张雪静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卢沟桥烽火》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为揭露日军的狼子野心作下铺垫。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其中第二、三自然段讲述了日军蓄谋已久,挑起战端;第四、五自然段讲述中国军队誓死不让寸土的顽强抵抗。第六至八自然段写在中国共产党号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第九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纵观全文,围绕“卢沟桥烽火”重点引导读者感知“日军蓄意挑起战争的烽火”——“中国军队点燃抗击侵略的烽火”——“日军大举进攻蔓延战争的烽火”——“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抗日的爱国烽火熊熊燃烧”等几方面内容,从而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讴歌中华儿女顽强抵抗外辱的爱国精神。 文章浓缩了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所述内容相对学生实际有较大距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有崇高的历史意义,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走进那段史实,唤起心灵体验,感悟文本,产生共鸣。 本文为主题单元的开篇,其知识引领、主题感悟均为单元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前瞻阅读、借助网络进行有效预习的能力;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好的小组交流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张力,能很好地将文本信息、教师提供信息、自我搜集信息融汇成个性化的感悟; 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史实知之甚少,仅限于影视作品中所获得的信息,有基本的爱国意识、情感,但对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历史资料、历史意义了解不够,对抗日精神感受不够深入。 (三)教学环境分析

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及反 思(实用文本)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释题。 4、导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①拼读;②去掉拼音读;③开火车读;④

指名读;⑤齐读。 (2)检查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读;②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4)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三、指导写字。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这一段写了什么? (4)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么比?看图指导理解。 (5)齐读,小结。 五、作业: 1、摘录文中描写日寇及我军的词语。 2、准备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5.3卢沟桥烽火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5 卢沟桥烽火第3课时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cán shíxù móu wàng túxuán shū wàn lài jù jì ( ) ( ) ( ) ( ) ( ) rúhuǒrútúchéng qún jiéduìzhèn er yùlóng yán cíjùjué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魔爪(zhan zhuǎ)咽喉(yan yè)鲜血(xuèxiě)猝不及防(cùcuì) 挑衅(xìn xǜ)侵略(luèlüè)立即(jījí)顷刻(qing qing)处在(chùchǔ) 四、造句。 逐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侵略侵占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王强肆意()单位的财产,损害公家的利益。 危险危急 眼看马车就要撞到盲人了,在这()时刻,男孩拉了盲人一把化险为夷。 闯红灯是一件()的事情,我们可不能做,得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六、按要求写词语。 揭露侵略者狰狞面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赞扬我军奋勇抗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揭露敌人惨败的可耻下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七、仿照四五两段的写法,描写一个自己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的战斗场面。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卢沟桥烽火》教案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郭家埠小学王维国一、预习提示 北京西郊有一座桥名叫卢沟桥,它不仅因桥上的狮子多而闻名,还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人。它清清楚楚的记载着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争。它更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日的序幕。《卢沟桥烽火》一课就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呢?先认真读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揭题:板书:卢沟桥烽火 审题:从题目看文章是写什么?(理解“烽火”) ——烽火:古代用来报警的烟火。现在常用来代指战争 百度百科,输入:烽火 https://www.doczj.com/doc/b41447644.html,/view/575362.htm 讨论:看了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在卢沟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板书) 为什么说卢沟桥燃起了“烽火”?是什么样的“烽火”? 这次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要求: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寻有关的资料,看看卢沟桥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学生上网进行资料查询 百度百科输入:卢沟桥事变 https://www.doczj.com/doc/b41447644.html,/view/10754.htm 每个资料要说明出处,以利交流。 查到资料后,可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书面调查。 查询结果总汇,诱发学生情感 ——学生回答研究,讨论的结果,教师点拔,小结。 A:通过资料可了解: “七?七”卢沟桥抗战(介绍)——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B:总结: 通过同学们查找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战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烽火事件。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本变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卢沟桥烽火》课文原文教学教材

《卢沟桥烽火》课文 原文

《卢沟桥烽火》课文原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