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巩固提升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成效,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先进行列。2013年前11个月,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8835、3907件,分别居全国第7、8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1家,总数达到2018家,居全国第7、中部第1。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2年9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目标,对我省科技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结合文件贯彻落实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我省现行科技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科技资金部门分割现象突出。据省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省审计厅对2011年我省13.2亿元科技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显示,省本级具有科技资金分配权的部门虽然主要集中在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等经济综合部门,但仍有质监局、环保厅等其它近20个一级预算单位掌握一定量的科技资金分配权。这种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的状况导致一些项目单位重复申报,套取财政性科技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芜蚌试验区、试点省等多个专项资金都可以扶持,完全杜绝重复立项,还难以做到。另一方面,有些科技项目资金分配存在撒胡椒面的问题,补助金额较小,难以起到支持作用,如

2011年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扶持全省县域的创新项目,每个项目仅获得15万元支持。

二是政策扶持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主要集中在税率优惠和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支持两方面,导致一些企业不努力研发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是热衷于到政府部门公关,长此以往,将形成对资金扶持的依赖性,不利于科技创新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是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各部门尚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科技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无法对资金的使用效果实施全面的评估,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项目主管部门把工作重心放在项目评审环节,而对项目立项后的验收、监督等不够重视,缺乏详细的验收指标,验收的主观性过大,监督不到位,导致项目验收和合同不一致,少数项目单位甚至挪用、挤占项目资金。

四是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的创新行为,市场导向非常明确,因此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高。但与之相对应的高校、科研院所,更多的是学术导向、技术导向、专业导向,甚至是“职称导向”、“课题经费导向”,技术研究往往脱离市场需求,真正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不多,极大地阻碍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发展。此外,按照现行制度,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让个人所得较少,这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企业还反映,在项目的筛选、立项和验收上主要采取专家评审和决策,企业参与度和话语权远远不够。在项目成果评价上,重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轻成果转化和利用。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就此,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技资源。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逐步改变政府在科技资源配臵上大包大揽的弊病。一是科学清晰地界定各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边界,避免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和政出多门的问题,逐步削弱部门利益的导向;二是逐步建立科技主管部门统筹主管项目,财政主管部门统一主管资金的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资金分散的问题;三是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对分布在不同部门的各类科技项目计划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项目进行合并,制定全省各类、各级科技项目计划一览表,避免重复申报、重复立项;四是要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方法,加强对科技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估、监督,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2、改善政策扶持方式。建议将资金支持改为项目支持,即对科技企业在省内外争取的签约项目,核实后予以一定比例的贷款或配套资金支持,促使科技企业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同时建议,通过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等方法,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和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

3、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除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外,建立市场化的科研导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

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让个人奖励比例,大力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4、着力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要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特别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要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要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要构建良好人才环境,重点解决科技人才的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户籍等一系列问题,让更多的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

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业热情演讲稿

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业热情演讲稿 以下是关于2篇,欢迎阅读参考。 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的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朋友们,光有创新的激情和梦想,只是让你看到了成功的大门,只有你拿出勇气、付出艰辛,为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那才能跨进成功的门槛。马云的成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1995年,马云决定辞去大学教书的工作,组建中国的互联网。在当时,互联网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也是刚刚起步,甚至连比尔盖茨都反对互联网,在中国更不用说了,绝大多数的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当他召集了二十四个朋友就此事进行表决的时候,有二十三个人反对,认为互联网这东西根本实现不了。他却认定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坚信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创业之路。但困难可想而知,没有资金,没有人力,他甚至被人讥笑为骗子。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看过于丹《庄子》心得这个节目,其中有个故事让我很受启发,说的是,惠子啊,有一天去见庄子,说我家有一个大葫芦,有五石之大。要是把它一劈两半,当瓢去盛水的话,这个葫芦皮太薄,往上一举它就碎了。反正用它盛什么东西都不行,这葫芦大得没什么用

处。庄子告诉他说,你怎么就认为它非要劈开当瓢使呢?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腰间,用它当做游泳圈呢?你可以去浮游于江海啊,带着一个大葫芦自由自在的去漂泊!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要站在大境界上,懂得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想想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否可以改变,想想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否能够改进,想想我们所掌握的技能是否还可能再提高。朋友们,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只要你拥有创新的梦想和激情,成功之门就始终为你敞开着,生命一定会更加精彩! 《亚洲华尔街日报》总编曾这样描述马云他们创业初期的工作环境,没日没夜地工作,地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但是,崇尚武侠精神的马云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毅力,用他手中的利剑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通过成功之巅的康庄大道,最终笑傲江湖,成为一位绝世高手,抒写了商界的一段神话!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却常常陷入困境和迷茫,但只要拥有激情和梦想,坚持不懈的创新,总有一扇门为你打开着那就是成功之门! 最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有创新,事业成,不成也成;没创新,事业败,不败也败。横批:创新决定成败! 当下,是创新创业的新时代,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活动载体 激发队伍活力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队伍活力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近年来,武穴市师范附小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为学生积淀成长的自信,让教师追享事业的乐趣,使学校成为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略谈几点,仅供参考。 一、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近年来,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校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即每一位骨干教师帮助一位年轻教师,指导“备、教、批、辅、考”各项工作。由于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年轻教师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经过几年的磨炼,像陈平、张翔、陶小平、陈江发、刘柳芳、刘建红、汪来华、孔伟、王琼、苏继红、姜艮平、李珊珊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教育教学效果突出,而且曾多次代表学校或市级参加省、地、市级讲课、说课比赛、论文评比均获得优异成绩。 二、聘请名师来校举行小讲座,讲出大收获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整体水平,该校先后聘请国内 知名专家、特级教师邱刚强、邱方达、周翔、李幼平、贾志敏、上官金星等定期来校举行专场培训和指导。比如,学校曾聘请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来校进行作文辅导讲座,全 校语文教师和三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通过零距离的与 名师接触、互动交流,大家受益匪浅。近年来,该校教师的下水作文多人次在国家级、省地级获奖,学生参加“天地杯”作文竞赛先后有200多人获奖。 三、开展备课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学生基础等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加工、融汇贯通,进而编排科学合理程序,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存在抄袭他人教案、沿用旧教案、补抄应付检查等现象,为了突出教师的个人思想、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简化烦琐的抄写和机械统一的模式设计,让教师花时间读教参、钻教材、学设计、研练习,武师附小推出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备课改革方案,即简约创新式、学习共享式、思考开放式、学问质疑式,供教师选择实施。例如“思考开放式备课,是针对教龄在15年以上、教学质量在年级前3名的教师,实施开放式备课。即教师根据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 为深化深圳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本措施。 第一条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建立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结构。创新财政科技投入资助方式,推行投资引导、梯级贴息、风险补偿、奖励资助等制度改革。 实行资金项目专员责任制度,专家评审评估意见作为决策参考。 第二条鼓励各类主体创办科研机构,支持国有科研机构制度创新。支持战略科学家领衔组建新型科研机构。 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其进口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可予以一定支持。发挥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为核心,设立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领域科研机构。 第三条利用财政资金购置、建设的科技基础设施应当以非营利方式向社会开放。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其自有科研设施。

建立和完善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运行和共享机制,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第四条支持在深圳创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允许其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其出资额或者出资比例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对获得经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或者高层次人才创办、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小型或者微型企业,予以一定的研发支持。 加大对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企业孵化载体的资助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孵化载体的建设和运营,探索创业投资与孵化载体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第五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实行创新人才双向流动。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根据科研工作需要,选聘企业创新人才担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员。 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同意,企业可以选聘其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从事科研工作。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允许深圳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3年。

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活力

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活力(思想纵横) 古人云:“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之所以这么看重制度,就是因为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根本依据、重要保证。制度完善开明,就能激发潜力,迸发活力;制度僵化保守,则会束缚潜能,钳制创新。一个懂得并善于建章立制的国家,一定会拥有力量,大有作为。这一点,在中外历史上屡见不鲜。 潜力活力就是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判断一种制度的优劣好坏,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释放潜力、激发活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总结过去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特色鲜明、符合实际、符合民意,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能够汇聚力量、众志成城,从容应对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我们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能够使我国的经济平稳健康协调发展;我们具有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理想的思想文化优势,有利于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筑牢强大精神支柱;我们具有自我调节的社会治理优势,能够保障公平正义,缩小社会差距,为发展提供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实践证明,我国的基本制度及具体制度有利于放开搞活,千帆竞发,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当然,说我们的制度充满活力,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走过弯路,也不是说我们的制度完美无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但各方面的具体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仍然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比如,一些体制机制对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管用”,新旧制度过渡交替期间出现“制度漏洞”“制度缺失”,不同制度之间未能形成合力甚至相互冲突,一些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甚至流于形式,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老制度,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制定新的制度,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备、更加稳定、更加管用。 改革创新是释放制度活力的根本途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作法、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扫清一切阻碍窒息活力解放的藩篱障碍。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改革激发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城市和农村等方方面面的创造潜能,形成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 在改革创新中建立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制度,释放制度活力,就要抓住难点、盯住焦点、精准发力,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发挥出来。一是更加人性化。给群众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使人们更加有力、有度、有序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来。二是让群众“点菜”。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挖掘出来,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广泛参与、深度参与制度建设。三是体现公平正义。制度的精髓在于公平公正,使各类群体都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更好地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四是简便易行。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 科技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 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 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 凸显,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 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 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 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 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进 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 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 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把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 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坚持

2020年改革有关排比句大全40条

改革有关排比句大全40条 强化“不怕出头”改革精神,拿出“不断更新”改革举措,取得“不可逆转”改革成果。 激发改革者“想干事”的热情,增强改革者“能干事”的本领,营造改革者“干成事”的环境。 改革胸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改革谋划观古照今、继往开来,改革境界经纬天下、囊括四海,改革初心聚焦人民、矢志复兴。 改革决心大,思想上就要同心同德;改革方向明,目标上就要同心同向;改革要抓实,行动上就要同心同行。 以更强的改革自觉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多的改革硬招增动力、激活力,以更大的改革定力抓落实、求实效。 做改革开放路上坚毅的“忠实信仰者”,做改革开放路上有担当的“仰望星空者”,做改革开放路上只争朝夕的“脚踏实地者”。 在谋划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

把改革难点当“铺路石”,把改革痛点当“磨刀石”,把改革堵点当“试金石”。 打破“卷帘门”,在审批改革上做到真便利,打破“玻璃门”,在准入改革上做到真放宽,打破“旋转门”,在综合改革上做到真合作。 10.深化改革脑子要转起来,更新思路寻出路;深化改革身子要动起来,真抓实干干到底;深化改革步子要快起来,追赶超越勇争先。 1改革越是困难面前越要勇挑重担,改革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担当作为,改革越是紧要关头越要迎难而上。 1为推动改革提供了“金钥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助推器”,为引领改革提供了“导航仪”。 1是不是有“敢领风气之先”的改革意识,是不是有“敢啃硬骨头”的改革担当,是不是有“一抓到底”的改革韧劲。 1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深化改革,以“慢不得”的危机感深化改革,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化改革。 1改革精神更饱满,改革士气更振奋,改革价值更笃定,改革力量更澎湃,

心得体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最新)

心得体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最新) 中国创新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从国内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加速成长,创新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和创新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一轮技术变革催生了发展新机遇,也推动了全球生产格局的深刻调整。经济和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进程日益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国际政治因素的干扰。我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分享全球技术进步红利面临更多挑战。积极应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的国际经济、科技和贸易形势,加速我国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助力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是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日益开放,创新环境明显改善。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技管理和科研活动得到恢复和重建。20世纪80年代中期,系统化、自上而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教兴国”战略启动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2006年后,“创新型国家”建设快速推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发展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加深入,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成为改革的核心任务。 展望未来,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原始创新能力弱,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受制于人,创新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创新政策尚待完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开放,促进创新政策转型,任务更重也更加迫切。以下四个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提升科学技术供给质量,优化创新治理方式。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化解“卡脖子”问题,要“增投入”与“转方式”并重。“增投入”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转方式”就是政府要从科技管理者向创新治理者转型。政府支持重心向创新链前端转移,科研项目选择要更加体现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同时要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防止科技创新领域的计划经济思维再生。

2021年公务员写作、遴选考试必备-“上”字型排比金句40例

“上”字型排比金句40例 1.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利益上照顾群众。 2.抓经济就要抓到项目上,抓改革就要抓到关键上,抓稳定就要抓 到基础上,抓民生就要抓到人心上。 3.在思想观念上再解放,凝聚 发展合力;改革创新上再深入,激发内生动力;在奋发有为上再发力,积蓄转型潜力;建章立制上再加强,发挥制度效力。 4.从政治上来 看待,突出“以案示警”;从思想上来检视,突出“以案为戒”;从行 动上来发力,突出“以案促改”。 5.改革决心大,思想上就要同心 同德;改革方向明,目标上就要同心同向;改革要抓实,行动上就要同 心同行。 6.在谋划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 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7.“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增强脚力上下功夫;“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增强眼力上花力气;“探理索隐悟真谛”,在增强脑力上费思量;“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增强笔力上下足功。8.在防范政治风险上聚力用劲,在砥砺政治 担当上聚力用劲,在永葆政治本色上聚力用劲。9.从思想深处上找 准问题,从担当作为上剖析根源,从初心使命上明晰思路。10.在 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干事创业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 钉子”。11.思想上就有了“定盘星”、政治上就有了“压舱石”、行动上就有了“指南针”。12.思想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生 活上的“干净人”,谋事创业上的“勤快人”。13.归心思于践行 宗旨上来,用气力于求真务实上来,融价值于爱国奉献上来。14. 在“学懂”上缺乏深度、在“弄通”上缺乏广度、在“做实”上缺乏力度。15.把精力用到解决问题上,把心血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能力 用在造福于民上。16.在方向上不能有“偏差”,在行动上不能有“温差”,在成效上不能有“落差”。17.观念上有新飞跃,思路 上有新突破,工作上有新标准,作风上有新改进。18.把心思用在 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见成效上。19.在“放”字上下大功夫,在“管”字上做好文章,在“服”字上闯出新路。20.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上走前头,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上做表率。 21.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在改革创新上显作为,在保障民生上见情怀。 22.在增强党性上下功夫,在育强本领上下功夫,在凝聚民心上下功夫。 23.政治上的模糊认识,思想上的杂草灰尘,观念上的垃圾糟粕。24.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情感上明确界限,在行动上坚守底线。25.态度上的坚决服从,行动上的坚强有力,实践中的坚持不懈。26. 把心思花在干事上,把力气下到落实上,把本事用在创业上。27. 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28.在“学”字上用功,在“改”字上动真,在“争”字上发力。29.思想上高 度警醒,行动上高度自觉,落实上坚决有力。30.思想上无所用心, 行动上无所作为,精神上不求上进。31.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

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全面提升质量效益 焦煤公司召开首届一次职代会暨2014年工 作会议 1月17日上午,焦煤公司首届一次职代会暨2014年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报告厅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中求优”的总基调,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全面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优化结构促转型,着力规范管理防风险,着力改善民生促和谐,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会上,焦煤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谢述新作重要讲话。焦煤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贾明魁作行政工作报告。焦煤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建增主持会议。焦煤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霍传良宣读了表彰决定。焦煤公司工会主席曹其跃作工会工作报告。会议主席团成员和职工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焦煤公司行政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工作报告、执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奖惩暂行规定》的议案,通过并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表彰了2013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在对2013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时,谢述新指出,一年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焦煤公司凝心聚力、危中求机,迎难而上、有效作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谐建设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实现了难中有为、稳中有进,企业整体呈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安全管理思路清晰,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二是优化调整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更加科学。三是应对危机措施得力,提质增效成果明显。四是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是机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为推进高效协调运转奠定了基础。六是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加强,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谢述新强调,做好2014年工作,必须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势,正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最坏打算,向最好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观察大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省内以及煤炭行业来看,煤炭企业的经营困难还将进一步加剧,全行业的“寒冬”还没有到头,“苦日子”远未结束。思考自身,发展中问题仍旧突出。焦煤公司在发展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除去焦作矿区地质条件复杂、资源枯竭、矿井衰老等客观问题外,还存在着执行不到位、规范性不到位、权责落实不到位、机制创新不到位等管理问题,这些都是制约发展速度、影响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定位发展,抢抓改革创新机遇。在看到严峻形势和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形势下蕴含的有利条件,通过“坚持一个引领、巩固一个基础、用好一个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安钢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国有钢铁企业,体制机制比较固化,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活力。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安钢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亏损。为扭转这一局面,尽快使安钢走出困境,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放权让各生产单位在管理上创新、搞活。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推行了新定员方案,对各主体生产单位按定员计发工资,实行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增人不增工资总额的包干政策,发挥各生产单位深挖内部潜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钢厂“心脏或命脉”之称的动力厂,面对公司日趋恶化的经营环境以及新上项目多、职工思想波动大、转岗人员多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厂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公司给定的放权搞活的政策,向内使劲、深挖潜力,确立了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近两年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以降本增效、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深化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全厂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责任心、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心齐、气顺、干劲足,已成为动力厂一种新的工作风尚。在职工收入下滑、岗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确保了动力介质安全、可靠

供应,同时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项目,余热发电量连创新高,为公司节约了可观的外购电费,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一、直面困难,理清思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环保的要求,安钢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又新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作为为公司主体生产工艺服务的动力厂,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需要配套建设高炉鼓风站、110kv变电站、循环水泵站、干熄焦发电站、烧结环冷发电站等十多个站所,设计定员(含维检)达400余人。然而,公司每年新进人员数量有限,能分配到动力厂的很少,加之2012年安钢又出台了促进减员的新政策,这给动力厂人员调整、特别是给新建项目配备人员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动力厂领导班子向内使劲,主动为公司承担压力,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深入研究,确定了“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激发企业活力”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压缩检修和老岗位人员,用不到100人的净增量满足了十几个新建站所对运行人员的需求,确保了各项动力产品的连续、可靠、经济的供应,为公司解危脱困作出了贡献。 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平均分配奖金的习惯做法,对生产(运行)岗位进行岗位测评,按测评结果确定各岗位

2019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规划措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规划措施 一、总体思路 围绕项目部的总体布局和促进科技的改革,择优确定主攻方向,面向建设市场,优化运行机制,建设技术高地,实现技术跨越,用现代科技改革支撑项目部发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使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工作成为确保我部安全生产、提高管理水平的强有力措施和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以建筑市场为导向,产值化为目标,项目为主体,产学研联合为支撑,人才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与项目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增强项目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部实现平稳发展。 二、规划措施 1、加强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加强领导,实行科技工作领导责任制,把科技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落实。完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领导小组,狠抓规划和计划工作的落实。 2、进一步完善与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相关制度建设,实施人

才战略,加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结合项目部实际,不断完善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发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密切配合技术创新工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各种手段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轮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层次高的技术专业队伍。建立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员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为技术创新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动力,激励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出精品出人才。按市场机制培养、配制人才,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才惜才的用人之道,在实践中造就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广开渠道,引进一批当前我部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集中高素质人才智慧构划大思路、筛选大项目、促进大开发。 建立完善的科技改革及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实施“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人才工程,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荣誉,给地位,给待遇,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外部技术人才到我部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大力引进与培养年轻的技术带头人和创新管理人才;引导项目建立健全内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员的报酬分配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技术创新要素的最佳组合。 3、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提升技术创新平台,实施科技改革和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加快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的意见 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

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把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统筹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

心得体会: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最新)

心得体会: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力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聚焦科技创新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着力增强科研人员创新动力 创新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近年来,中央和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下放科研管理权限,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普遍提高。但科研经费管理过细、经费使用自主权下放不充分、绩效考核和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思想不够解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探索性,必须最大限度减少对科研人员的干预,着力改变“像管工程建设一样管研发创新”“像管干部一样管教授”的现象,充分激发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项目管理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项目管理中,要突出以“实现从重过程向重结果的转变”为导向,重点对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进行流程再造和改革优化,减轻科技人员工作负担。在经费预算环节,实行综合预算编制管理,大幅简化科目数量。在经费使用环节,扩大直接费用列支范围,支持项目负责人根据

科研活动实际需要自主调整直接费用经费支出。建立科研投入综合评价制度,以研发质量为导向,采取同行评议为主的方式,主要评价对创新能力提升、标志性成果产出、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长远影响,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 扩大高校院所科研自主权。我省高校院所众多,但对地方创新的支撑力不强,原因在于对高校院所开展科研的中间环节和过程管理还过多过细。要实行有别于财政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方式,鼓励高校院所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研究制定横向委托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基本建设自主权。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对于高层次或紧缺人才,优化招聘流程和使用机制。建立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省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增加我省重点发展学科和科技成果转化岗位数量。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我省科研成果数量全国领先,但转化率较低,大量成果束之高阁,许多科技创新的“盆景”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的“风景”。要加快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规范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解除高校院所及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改革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管理办法,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让优秀科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进一步扩大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规模,逐步提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在高校考核评价中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权重。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把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加快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 进一步改革管理方式,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下放科技管理权限,并不是对科技创新活动放手不管,而是要在放权的同时,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保证科技创新工作有突破、政策可操作。

树立创新意识 激发工作活力

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工作活力(仅提供思路) ——学习2015年(后勤部门)年终总结心得体会2015年,是我来公司工作的第X个年头。X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关怀帮助下,我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感谢公司给予我工作的机会,感谢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2015年,我公司面临严峻的形势。从外部原因来说,市场疲软,供过于求,行业不景气,导致公司生产、销售、利润等均未达到预期目标,但这同时也暴露出我公司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在2015年公司年终会上,X总的讲话中,清晰明确的指出了这些问题,并提出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使公司走出困境,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名后勤库管和统计工作的老员工,我深知创新对于本职工作的意义。 后勤库为公司各生产环节提供生产工具、包装材料等基础物资,是保障公司正常生产销售的基础。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在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在众多物资中,准确找到所需物资,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创新工作。既要保证库房内部整齐划一,又要保证科学分类,

合理保管。根据产品的类别及使用频率,集中管理,合理摆放;根据物资的易损程度,科学保管,降低损耗。 ........ 作为一名后勤库管和统计工作的老员工,我深知创新对于本职工作的意义: 一、创新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基础。 后勤库为公司各生产环节提供生产工具、包装材料等基础物资, 二、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后勤供给的根本。 三、创新是增强企业归属感、激发工作活力的保障。 ........ 学习2015年公司年终总结心得体会 2015年,是我来公司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七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关怀帮助下,我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感谢公司给予我工作的机会,感谢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2015年,我公司面临严峻的形势。从外部原因来说,市场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最新范文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一、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怎样建立 目前,科技部门工作以抓科技项目为主,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立项,国家科技部的科技计划体系框架有3大类别20多种项目,省、地各级也相应建立了各自的科技计划体系,项目种类也有10—20个,而且各种项目都设定了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资金支持额度。 目前科技项目的材料要求较高,专家评估也是以看申报材料评分,行内叫“做项目”或“包装项目”,为了获得项目,企业家们不惜代价请专家“做项目(撰写材料)”,甚至还要“找人跑关系”,才能争取立项支持。本来科技项目支持的资金额度就小,一个项目争取下来,中间环节就花费不少,用于项目研发的资金就更少了,普遍存在重视争取项目,不注重实施成效。 最近,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强调,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这一精神,技术创新机制应当建立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企业科技创新,市场有需求,企业就有创新。因此,以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须建立如下建议之上: 一是科技计划项目逐步走向市场化。科技部门应有计划地重点扶持关系民生、国家安全、重大基础性研究和赶超世界高新领域的项目,如重大疾病治疗、国家安全技术、航天航海等,一般性的技术创新走向市场化,减少计划列项扶持; 二科技经费的分配上,要注重创新成果及其运用效果,对于列入计划的项目,资金要像创新基金项目一样,先拨付70%,实施中加强监管,鉴

定验收通过后,再拨所剩的30%。逐步增加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运用奖励经费,技术创新过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通过认定是先进成果或评价取得显著应用成效的,不管是否立项,都给予奖励。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认定(鉴定)及其运用效果评价机制。让企业增强成果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有技术创新成果能及时向科技部门申请认定(鉴定)或成果运用效果评价,认定先进以上和评价良好以上的给予一定奖励。 四是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运用奖励分两块奖励,一块是奖励为科技人员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条件的企业(单位),另一块是奖励参与成果创新及其运用的科技人员。 二、在目前形势下,市、县一级科技创新体制深化改革的重点在哪些地方 1、建立市场决定下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科技经费要逐步增加到创新成果及其应用的奖励上,更利于推进科技创新。 2、建立合理的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学科专业,共建研发机构,协同开展创新。 4、建立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 5、建立维护技术市场秩序运作机制,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学习测试答案

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依靠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其测度指标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A 创新资源 B 知识创造 C 企业创新 D 创新绩效 E 创新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A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B 面向经济主战场 C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D 面向 人民生命健康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问题。 D 实际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C 原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B 关键核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A 正确

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原始创新,就没有高新技术的突破。 A 正确 8/10 A 正确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不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A 正确

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座谈会发言稿: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活力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座谈会发言稿: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活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课 件 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座谈会发言稿: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活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省委在全省组织召开大讨论,既是一场及时雨,又是催征鼓。作为资型地区,西如何破除资依赖、坚持以市场打开发展新通途,推动经济发展由低级原始、粗放封闭,走向高级高端、开放发展,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破除资依赖,推动能革命,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中,省国资委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对传统煤炭产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实施大型煤转化项目建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先后成立国投、旅、大地、云时代、通用航空和民爆集团等企业,让国有资本撬动社会投资,引导政策的集成,通过新产业新动能的培育,推动“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反转。三是在全国率先实施“一企一策”经营业绩目标责任考核,引导企业坚决围绕“一主三辅两新”的战略规划布局,服从和服务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需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统领,国资国企系统要

继续在破除资依赖,着力解决市场理念不浓问题,坚持以市场打开发展新通途上引领全省,起到表率作用。 一方面,牢固树立“转型、创新、开放”理念,继续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多元支撑、多点突破、多极发展的产业体系,用产业升级、转型和技术的革新发现、培育、挖掘、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转型发展上,着力推动煤炭、钢铁、传统煤化工等产业技改升级,扩大高端煤化工产能规模,深化煤电联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新材料、化旅游、节能环保、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大投入;在提升创新能力上,以更大的决心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明确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抵扣利润等创新支持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人才强企行动;在高水平开放上,鼓励省属国企与国际先进企业、央企和民企加强合作,用资换产业,用市场换技术。 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企业围绕市场需求谋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通过深化改革转变一股独大体制性弊端,通过形成天然的股东制衡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体制机制,进而通过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充分授权经理层,激发经理层的动力、活力;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