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任务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设计

现有某水工建筑物外伸梁,上部作用均布荷载如图 1 所示,γ0 , 1.0 ,γd 1.2,简支段荷载设计值q1=57kN/m ,外伸段荷

1.0

载设计值q2=115kN/m ,C25级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采用II 级钢筋,箍筋采用I 级钢筋,设计此梁并绘制配筋图。

5

6

250

370 370

7000 1860

115kN/m

57kN/m

图 1 外伸梁结构形式及荷载作用示意图

设计要求:

1. 根据已知条件查材料强度,计算参数的选取;

C25:f 2 f

c=12.5N/mm

2 t =1.30N/mm

一级钢筋:f 2

y=210N/mm 二级钢筋:f 2

y=310N/mm

2. 内力计算(最大弯矩、剪力最大值);

根据平衡方程求出F1=171.08kN,F2=441.82kN。

剪力左=171.08kN 中1=-227.92kN 中2=213.90kN 因为剪力为0 点是M最大值点,所以171.08-57 ×x=0

X=3.00 M=171.08× 3.00-57 × 3.00 × 3.00/2=256.74kN

M=213.90× 1.86/2=198.927kN

1.1截面尺寸校核( a 取40mm);

a s=30+20/2=40mm h w=h0=650-40=610mm

3.f c bh0=0.25×12.5 ×250×610=

4.76×10

5N=476.6kN

5N=476.6kN γd V=1.2×227.92=273.50 ﹤0. 25f c bh0=476.6kN

故截面尺寸满足抗剪要求。

1.2梁的计算简图及内力图;

-198.93

1 ( 1 )

2 ( 2 ) 3

255.59

弯矩图

213.90

x

171.8

1 ( 1 )

2 ( 2 ) 3

-227.92

剪力图

1.3计算纵向受弯钢筋用量及选配钢筋(验算最小配筋率);

x

M=256.74kN

ξ=0.3144﹤ξb=0.544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查表选取6Φ22(2281mm

2)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1.4计算是否需要配置腹筋,如果需要按照计算确定腹筋用量及

选配钢筋;

抗剪腹筋计算适用:V c=0.07 × f c bh0=0.07×12.5 ×250×610

=133.44kN﹤γd V=273.5kN 因此选配腹筋,初选双肢箍筋,选用Ф10@200

A SV=2 r 2=2× 3.14 ×25=157mm s=200mm﹤s

max=250mm

max=250mm

可增设弯起钢筋:

1

根Φ22(

A

s

b

=380.1m m 2)的纵筋,该截面设计 值V=1.0×1.0 ×0.5 ×67×7-0.67 ×67=189.61kN 。不需要弯起第二 根。 7. 钢筋的布置计算(钢筋的布置设计要利用抵抗弯 解); 8. 结构施工图绘制(配筋图及)。

注意 :对于外伸梁或连续梁,钢筋选配时,一般是先跨中,后支座,对于抵抗支 座负弯矩的钢筋, 可在保证梁下部有 两根 纵筋伸入支座的前提下, 其余则可弯起 到

抵抗负弯矩。 当抵抗负弯矩的钢筋时, 则另加直钢筋。 弯起到 座上部的钢

筋, 要

想利用其

参与抵抗

支座

弯矩

则必

满足弯起

利用点≥ h 0 2 的要

求参与抗剪时,第一排弯起钢筋 弯终点 至支座边的距离及弯起钢筋之间的距离还应

满足s s max的要求。因此,当同时考虑弯起钢筋参与抗弯和抗剪发生矛盾时,

一般是先满足抗弯要求,而抗剪要求所需弯起钢筋则可通过加设鸭筋来解决,或者另加直钢筋抗弯,而弯起钢筋仅作抗剪之用。

沥青路面结构计算书

新建路面设计 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 该项目位于西南地区,属于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40Km/h,12米双车道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2.0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849辆/日,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2%, 方向系数取55.0%, 车道系数取 70.0%。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4类,根据表 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 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 根据表6.2.1,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根据附表A.3.1-3,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根据公式(A.4.2)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8,109,551, 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562,339,245。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989,710,交通等级属于中等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 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5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1.00,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1.0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0MPa。 3. 路面结构验算 3.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 根据表G.1.2,基准等效温度Tξ为20.1℃,由式(G.2.1)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21.5℃。可靠度系数为1.04。 根据B.3.1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别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各分层顶部的竖向压应力(Pi)。根据式(B.3.2-3)和式(B.3.2-4),计算得到d1=-8.23,d2=0.77。把d1和d2的计算结果带入式(B.3.2-2),可得到各分层的永久变形修正系数(kRi),并进而利用式(B.3.2-1)计算各分层永久变形量(Rai)。各计算结果汇总于表5中。 各层永久变形累加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总永久变形量Ra=19.2(mm),根据表3.0.6-1,沥青层容许永久变形为20.0(mm),拟定的路面结构满足要求。

混凝土梁正截面试验报告(全)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正截面破坏实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钢弦传感器,荷载传感器和百分表的使用。 2、通过试验理解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 3、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及裂缝间距。 4、学习如何确定开裂荷载、梁的挠度及极限荷载。 5、掌握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绘制曲线。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 JMZX-215型钢弦传感器、JMZX-212型钢弦传感器、JMZX-200X综合测试仪、MS-50位移传感器,磁性表座,千斤顶。 三、试验内容及步骤 1、将钢弦传感器的底座黏贴在画好的黏贴的位置,再将钢弦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固定好传感器,调整初始读数,并记录初始读数。 2、将百分表安放好,记录钢弦传感器和百分表的初始读数。 3、加载,并记录每级荷载下的钢弦传感器的读数,每一级荷载下观察裂缝的宽度变化。 四、试验报告 1、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开裂荷载计算: 极限荷载计算: 2、简述钢弦传感器的使用步骤,数显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钢弦传感器的使用步骤:1、首先确定测试位置,并画出定位线。2、用标准杆将钢弦底座固定在定位线上。3、将标准杆拆下,并将传感器固定在底座上,并记录初始读数。4、分级加载,记录读数。 数显百分表的使用步骤:1、将数显百分表固定在磁性表座上。2、将磁性表座安放在固定支墩上,调整磁性表座到合适位置,使百分表垂直于被测构件的表面。3、记录初始读数,分级加载,记录读数。 3、实验数据记录(荷载、混凝土应变、跨中位移计读数)。 见试验数据记录表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荷载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沿截面高度砼应变变化曲线。 5、观察裂缝的发展趋势,并解释原因。 在跨中纯弯段,最先出现裂缝并沿着梁高方向发展,裂缝大致与梁长方向垂直;在支座附近弯剪区域,裂缝大致与梁长方向呈45度角出现并发展延伸。 其原因是:在跨中纯弯段,因为混凝土只承受弯曲应力,混凝土承受的主应力方向与梁长方向平行,故此区域的混凝土因主应力而出现的裂缝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垂直,沿梁高方向出现并发展;在支座附近弯剪区域,因为混凝土同时承受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混凝土承受的主应力方向与梁长方向呈45度,故此区域的混凝土因主应力而出现的裂缝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垂直,沿梁长方向呈45度角出现并发展延伸。

里梁板柱砼同时浇筑方案

里梁板柱砼同时浇筑方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长岛800里香江住宅小区二期 梁板柱砼同时浇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章):广西建工集团总承包公司 编制时间:年月日 总监审核: 监理单位(章): 审核时间:年月日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 建设单位(章): 审批时间:年月日 长岛800里香江住宅小区二期 梁板柱砼同时浇筑专项施工方案会签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由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设计的《长岛800里香江住宅小区二期》全套施工图纸及其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相关文件。 2.长岛800里香江住宅小区二期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9.《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缩印本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12、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 13、高支模导则254号文 14、市建质19号文 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003年版 16、《建筑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5/T618-2009) 17、桂建管【2014】42号文“《有关严格限制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施工工艺通知》” 1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 二、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课程设计 目录 混凝土的配合比--------------------------------------------------------------1 几种方案的比较--------------------------------------------------------------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3 箍筋配置-----------------------------------------------------------------------4 斜截面抗剪、抗弯承载力复核--------------------------------------5 裂缝宽度W fk的验算-------------------------------------------------------6 挠度的验算--------------------------------------------------------------------7

1.配合比设计 材料: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为32.5 (实测28d 强度35.0Mpa ) 细沙:os ρ=2670Kg/m 3 卵石:最大粒径20mm 3 2660ρm k g g = 水:自来水 (1) 计算配制强度 o cu f , 查表得 C25时 Mpa 5=σ Mpa k cu co f f 225.335645.125σ645.1,=×+=+= (2) 计算水灰比 (C W ) 已知水泥实测强度: Mpa f ce 35= 所用粗集料为卵石,回归系数为: 48.0a α= 33.0α=b 43 .035 33.048.0225.333548.0αα,=××+×==×+×ce o cu ce a f f f c w b 查表最小水灰比规定为0.65 所以43 .0=c w (3) 确定单位用水量 wo m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 1 工程简介 本路段属于安图至汪清段二级公路.K0+000~K3+500,全线设计时速为60km/h的二级公路,路面采用6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10m,行车道宽度为2×3. 5m,路肩宽度为2×0.75m硬路肩、2×0.75土路肩。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2年。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结构为:路面的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土。 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本设计路段自然区划位于Ⅱ3区,当地土质为粘质土,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表F.2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干燥状态取39Mpa,在中湿状态取34.5Mpa. 3 设计资料 (1)交通量年增长率:5% 设计年限:12年

。 4 设计任务 4.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4.3 绘制沥青路面结构图 5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5.1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表10-1所示。 5.1.1.1 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35 .41 21∑=? ?? ??=k i i i P P n C C N ,()11 1.211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5.1.1.2 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取12年,车道系数η=0.7,γ=5.0% 累计当量轴次: ()[][] 329841405 .07 .005.8113651)05.01(3651112 =???-+=??-+= ηγ γN N t e 次 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5.1.2.1 轴载验算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

混凝土正截面受弯试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 (1) 三、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1) 3.1实验简图 (1) 3.2少筋破坏: (2) 3.3超筋破坏: (3) 3.4适筋破坏: (4) 四、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 (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院、系)专业班组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 1、试件特征 1)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14.3N/mm2,=1.43N/mm2,=3.0×104N/mm2,f tk=2.01N/mm2),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300N/mm2,=2.0×105N/mm2),箍筋与架立筋强度等级HPB235级(=210N/mm2,=2.1×105N/mm2)。 2)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试件尺寸及配筋如下图所示。 3)少筋、适筋、超筋的箍筋分别为φ8@200、φ10@200、φ10@100,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钢筋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实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2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20T荷载传感器 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 7)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三、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3.1实验简图

梁板柱尺寸确定问题

粱、柱、板截面取值原则 一、柱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柱的最小边的尺寸为300mm,但工程中一般框架柱截面高、宽均不小于400mm。 二、粱 1、框架粱(1)、粱宽一般取250mm、300mm、350mm (2)、粱高取跨度的1/10-1/13 次粱(1)、宽度为200mm、250mm (2)、粱高为1/10-1/14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4~1/6 常用的梁高有:250、300、…、750、800、900、1000。 常用的梁宽有:120、150、180、200、220、250、300、以50的模数递增。 现浇结构中,一般主梁至少应比次梁高出50mm,如主梁下部钢筋为双层配置,或附加横向钢筋采用吊筋时,应高出100mm 。 经济夸度:板:1.7-2.7m,主梁:5-8m,次梁:4-6m。 粱截面尺寸取值原则 序号构件种类简支多跨连续悬臂说明 1 次梁 ~ 现浇整体肋形梁 2 主梁 ~ 现浇整体肋形梁 3 独立梁 4 框架梁~ 现浇整体式框架梁 5 框架梁~ 装配整体式或装配式框架梁 6 框架扁梁~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扁梁 7 框架扁梁~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扁梁 三、板 在一般荷载下,板厚度取板跨的1/36-1/45左右,但不小于100mm(个别房间也不应小于80mm)。 板的最小高跨比 板的支承形式板的类型 单向板双向板悬臂板无梁楼板

简支 1/35 1/45 1/35 (有柱冒) 连续 1/40 1/50 1/12 1/30 (无柱冒) 注:板厚 / 板短边方向的计算跨度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 [来自《混凝土结构》P437] 一、梁的截面尺寸 (1)、梁截面高度 主梁取:1/8---1/14 次梁取:1/8---1/12 [来自《混凝土结构》P266] 现浇式~ 装配式~ (为梁的计算跨度,当梁上较大荷载设备时,还可以加大,但不宜大于净跨的1/4) (2)、梁截面高度 ~且宜≥200mm 二、柱的截面尺寸 理论一: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一般是根据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估算,建议 式中: A—柱的截面面积;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压力设计值,可按该柱负荷面积大小,根据竖向荷载的经验数据估算; 根据设计经验,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的竖向荷载标准值(恒+活)平均为14kN/m2左右。对于住宅(轻质墙体)一般为14~15kN/m2,墙体较少的其他民用建筑一般为13~14kN/m2。这些经验数据,可作为初步设计阶段估算墙、柱及基础荷载,初定构件截面尺寸的依据。一般民用建筑,如住宅楼、办公楼等,其楼面活茶载标准值较小(2.0kN/m2),仅占总竖向荷载的10%~15%。故为简化起见,在设计中往往不考虑活载的折减,偏安全地取满载分析计算。恒、活载综合分项系数为1.25。 由A可定出柱截面的高度和宽度。柱截面可做成矩形或方形。一般要求:不宜小于400mm;不宜小于300mm。 理论二: 柱截面的高度和宽度应大于柱计算长度的()的1/25,即、 > ,一般可取(~,为层高。 也可根据柱子支撑楼板的面积所承受的恒载、活载及墙重等,计算柱的最大竖向轴力设计值,考虑水平荷载的影响乘上系数预估柱子截面尺寸。 式中——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S——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非地震1.05~1.10;地震1.10~1.20 ——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对一级、二级和三级抗震等级,分别取0.65,0.75和0.85。 非地震~ 地震~ 一级抗震等级 二级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等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抗震等级表 序号结构类型设防烈度 6 7 8 9 1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m)≤25>25 ≤35>35 ≤35>35 ≤25

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 摘要:本文借助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通过分析得到的位移、应力图,清晰的反映了梁受力的全过程,并与实践吻合较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应力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在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值模拟可以提供结构位移、应力、应变、混凝土屈服、钢筋塑性流动等信息,这些对于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改进工程结构设计都有重要的意义。 1数值模拟的意义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材料的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同时存在,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部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石子及各种掺合料硬化而成,是成分复杂、性能多样的建筑材料。长期以来,人们用线弹性理论来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或内力,而以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确定构件的承载能力。这种方法往往是基于大量的试验数据基础上的经验公式,虽然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弹性性能1],但是在使用上存在局限性,也缺乏系统的理论性。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有限元法在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完善,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检验和代替部分试验,具有节约成本、方便等有点。 2钢筋混凝土梁的模拟分析 2.1模型建立 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例进行模拟分析:梁长6米,高取为500mm,截面宽度去为300mm,在跨中施加集中荷载20kN,梁左端施加可动铰支座约束,右端施加固定铰支座约束。 2.2位移图 受力前的图形为图2中的边框线,梁在集中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图为图2.2中的实体。在集中荷载的作用下,以梁跨中间的位置向下弯曲最为明显,越到两端位移越小,直至为零,这与假设的边界约束条件相一致。 2.3应力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梁受力后跨中截面部分的应力最大2]。随着荷载的逐步加大跨中部分的应力变成红色,表明此处为梁的受力薄弱环节,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此处都应该加强措施以保证梁构件的安全。 3结语 数值模拟方法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辅助和代替部分试验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发展研究中,随着数值模拟理论的不断进步,它必将会为工程实践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江见鲸,陆新征,叶列平.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TianhuHe,MingzhiGuan.FiniteElementMethodtoaGeneralizedTwo-dimensionalThermo-elasticPr oblemwithThermalRelaxation,Proceedingsof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nicalEngin eeringandMechanics,Vol1,Beijing,P.R.China,Oct.21-23:278-283.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 及试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试验室 二O一五年九月

试验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 (2)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3)梁的中间500mm区段内无腹筋,在支座到加载点区段配有足够的箍筋,以保证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 (2)3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30T荷载传感器 (4)静态电阻应变仪 (5)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支座到加载点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标出) (1)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500mm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1)在纵向受力钢筋中部预埋电阻应变片,用导线引出,并做好防水处理,设ε1、ε2为跨中受

拉主筋应变测点; (2)纯弯区段内选一控制截面,侧面沿截面高度布置四个应变测点,用来测量控制截面的应变分布。 千斤顶 压力传感器 分配梁 2 f 500 2000 图2正截面试验装置图 四、试验步骤 1.加载方法 (1)采用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10kN; (2)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3)每次加载后持荷时间为不少于10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 2.测试内容 (1)试件就位后,按照试验装置要求安装好所有仪器仪表,正式试验之前,应变仪各测点依次调平衡,并记录位移计初值,然后进行正式加载; (2)测定每级荷载下纯弯区段控制截面混凝土和受拉主筋的应变值ε1和ε2,以及混凝土开裂时的极限拉应变εcr与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变εcu; (3)测定每级荷载下试验梁跨中挠度,并记录于表中; (4)仔细观察裂缝的出现部位,并在裂缝旁边用铅笔绘出裂缝的延伸高度,在顶端划一水平线注明相应的荷载级别,试件破坏后,绘出裂缝分布图; (5)测定简支梁开裂荷载、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详细记录试件的破坏特征; (6)绘制M-f变形曲线。 五、注意事项 务必明确这次试验的目的、要求,熟悉每一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进行研究、讨论或询问指导人员,对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在试验时一定要听从指导人员的指挥,特别是试件破坏时要注意安全。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 量计算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墙分别计算,执行各自相应的定额子目、和墙连在一起的暗梁、暗柱并人墙的工程量中,执行墙的定额子目;突出墙或梁外的装饰线,并人墙或梁的工程量中。压型钢板或模壳上现浇混凝土,均执行板的相应定额子目。 柱 (l)柱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②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③ 构造柱的柱高从柱基或地梁上表面算至柱顶面。 ④ 混凝土芯柱的高度按孔的图示高度计算。 (2)构造柱与砖墙嵌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3)依附于柱上的牛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人柱工程量中。 (4)柱帽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入板的工程量中。 (5)预制框架柱接头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梁 (1)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②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③ 梁与墙连接时,梁长算至墙侧面。如墙为砌块(砖)墙时,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的体积并入梁的工程量中。 ④ 圈梁的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⑤ 过梁按图示尺寸计算。 (2)圈梁代过梁,其过梁的体积并入圈梁工程量中。 (3)叠合梁按设计图示二次浇注部分的体积计算。 板 (1)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轻质隔墙、垛、柱及以内的孔洞所占的体积。 板的图示面积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 有梁板按梁与梁之间的净尺寸计算。 ② 无梁板按板外边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③ 平板按主墙间的净面积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课程设计 目录 混凝土的配合比--------------------------------------------------------------1 几种方案的比较--------------------------------------------------------------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3 箍筋配置-----------------------------------------------------------------------4 斜截面抗剪、抗弯承载力复核--------------------------------------5 裂缝宽度W fk的验算-------------------------------------------------------6 挠度的验算--------------------------------------------------------------------7

(1)

(2) 确定单位用水量 wo m 所用卵石最大粒径20mm 坍落度要求为35~50 则180wo m kg = 计算水泥用量 1804180.43 wo co kg w c m m = == (3) 确定砂率 所用卵石最大粒径mm 40 水灰比 0.43 查表取%30=s β (4) 计算粗、细集料用量 go m ,so m cp wo so go co m m m m m =+++ ① %100β×+=so go so m m m s ② 代入数据: 4181802500 go so m m + ++= ① % 100%30×+=mso m m go so ② 最终得: 1331.4go kg m = 570.6so kg m = 按重量法算得该混凝土配合比为; :::418:570.6:1331.4:1801:1.36:3.18:0.43 co so go wo m m m m == 已知条件:纵向受拉钢筋(HRB335.4Φ 12) 混凝土强度为C25, ξb=0.56 计算跨径为L=1.9m 查表知:f sd =f sd '=280MPa ,; f cd =11.5MPa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刚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⑴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 双轴一双轮组时,按式 i 1.07 10 5 p °型;三轴一双轮组时,按式 N s i N i P i 16 100 式中:N s ——100KN 的单轴一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R —单轴一单轮、单轴一双轮组、双轴一双轮组或三轴一双轮组轴型 i 级轴载的总重KN ; N i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轴一轮型系数,单轴一双轮组时, i =1 ;单轴一单轮时,按式 3 2.22 10 P 0.43 计算; 8 0.22 2.24 10 R 计算

N i1 NA 注:轴载小于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 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g r 0.08,则 , :t 30 N N s (1 g r ) 1 365 834.389 (1 0.08) g r 4 4 量在100 10 ~ 2000 10中,故属重型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 ~中。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 级,查表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 24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厚 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 20cm 。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 3.75m ,长5.0m 。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式中:E t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E 0——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 E x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E 1,E 2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 h x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 1 365 0.2 6900125362 其交通 0.08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 设计弯拉强度:f cm 结构层如下: E 。 35.0MP a ,水泥碎石 E 1 1500MP a ,石灰土 E ? 550 MP a 5.0MP a E c 3.1 104 MP a 水泥混凝土 24cm E = . x .g'-iF 水泥碎石20cm E :=150OMP Q 石灰土 20cm E =53C MPa E x h 2 D x h ; E z h ; h x 12 3 1500 0.2 12 4.700(MN ( 12D ( W E t 12 6.22 0.202 1500 0.202 550 2 2 1025MP a 0.202 0.202 m 0)2 ( 1 4 3 550 0.2 (0.2 12 m) ( 1025 0.380m 1 )1 E 2h 2 0.2) 4 2 ( 1500 0.2 550 0.2 1 )1 1.51(牙) E 。 0.45 6.22 1 1.51 (^) 0.45 35 4.165 E x 、0.55 1 1.44( ) 1 E E 1 ah E ( -) 4.165 0.38635 1.44 (些)0.55 35 0.786 1025 丄 ( )3 212276MP a 35 按式() s tc 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h 12 E 1 h ;E 2 2 3) 确定基层 E , E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姓 名:学号: 河南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框架结构梁板柱的布置原则

框架结构梁板柱的布置原则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也发展迅速,设计思想也在不断更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就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结构,目前应用也是最为广泛,但其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文从结构设计计算、构造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框架结构梁板柱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框架结构 基本原则 构造要求 1. 概述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因此,必须设计成双向结构体系,并且应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规范、规程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制。由于框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 2.结构布置原则 2.1结构体系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性强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韧性大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建筑倾倒。因此框架应沿建筑的两个主轴双向设置,形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且在刚接体系除个别部位外,框架的梁柱应采用刚接,以增大结构刚度和整体性。 2.2 结构受力 结构传力路径要求简单、合理且有利于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以减少扭转 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对称、均匀,以保证良好的整体性;避免过大内收和外伸(凹角处应力集中);质心于刚心宜接近,避免平面不规则结构, 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建的截面尺寸和裁量强度宜自下而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以免出现薄弱层。 3.结构布置 3.1框架梁截面尺寸 根据《高规》6.3.1条规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b h 可按 b b l l 181~101确定,b l 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 ㎜,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2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任务书 题目: 12 m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1. 设计资料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试设计该梁并绘制其配筋详图。 每位同学的跨度取值为:根据学号尾数在11m~20m 之间选取。 (如:学号尾数为7的同学,其选用跨度为17m ) 其他条件及要求: ① 材料:采用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② 荷载:活载标准值30/k q kN m =,恒载仅考虑自重,其标准值按照325/kN m 的容重进行计算。 ③ 截面尺寸:取翼缘宽度' 1000f b mm =,(跨度13m 以下取700mm ) 其他尺寸根据荷载大小自行拟定。 2.设计内容 1.拟定梁的截面尺寸。 2.进行内力(M 、V )计算,作内力图。 (梁端伸缩缝取6cm, 支座宽度取40cm)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选配纵向受力钢筋并复核。 4.腹筋设计,要求必须设置不少于两批弯起钢筋。 5.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复核, 必要时对腹筋进行修改或调整。 6.作配筋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3.设计要求 1.完成计算书一套,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 2.绘制梁的配筋图及抵抗弯矩图一张A4,比例适当。 3.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字迹工整,符号书写正确,计算应有必要的数据及计算过程;绘图图纸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4.时间:8月21号20:00之前上交。

设计书内容 一、已知条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1 1.0α= 214.3/c f N mm = 21.43/t f N m m = HRB335级钢筋: 0.550b ξ= ?y =?y ’=300N/mm 2 HPB300级钢筋:2270/yv f N mm = 30/k q kN m =, 容重325/kN m (梁端伸缩缝取6cm,支座宽度取40cm) 二、截面尺寸拟定 ' f b =700mm ,' f h =250mm 。 12l m =,00.5(20.0620.4)0.4611.54l l m m l m m =-??-?=-=,设高跨比0115 h l =, 净距10.520.0620.40.8611.14l l m m l m m =-??-?=-= 所以h =750mm 。 设 3.4h b =,所以b=220mm 。 60s mm α=,075060690s h h mm α=-=-=。 ' 0690250440w f h h h mm =-=-= 三、内力计算(内力图绘制见附页) k g =25×(0.7×0.25+0.22×(0.75-0.25))=7.125kN/m 按永久荷载控制考虑: 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γ=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1.4,此时0.7G k Q k g q γγ+=39.02KN/M;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样本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一、 刚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100KN ⑴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 轴载换算: 16 1100∑=? ?? ??=n i i i i s P N N δ 式中 : s N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i P —单轴—单轮、 单轴—双轮组、 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δ—轴—轮型系数, 单轴—双轮组时, i δ=1; 单轴—单轮时, 按 式43.031022.2-?=i i P δ计算; 双轴—双轮组时, 按式22.05 1007.1--?=i i P δ; 三轴—双轮组时, 按式22.08 1024.2--?=i i P δ计算。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 车型 i P i δ i N 16)(P P N i i i δ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300 0.106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43.03491022.2-?? 540 2.484 后轴 101.6 1 540 696.134 交通SH361 前轴 60.00 43.03601022.2-?? 120 12.923 后轴 2?110.00 22.052201007.1--?? 120 118.031 太脱拉138 前轴 51.40 43.0340.511022.2-?? 150 1.453 后轴 2?80.00 22.051601007.1--?? 150 0.969 吉尔130 后轴 59.50 1 240 0.059 尼桑CK10G 后轴 76.00 1 1800 2.230 16 1 )( P P N N i i i n i δ∑== 834.389 注: 轴载小于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 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 安全等级为二级,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η是0.17~0.22取0.2, 08.0=r g , 则 [][] 362 .69001252.036508 .01 )08.01(389.8343651)1(30=??-+?=?-+=ηr t r s e g g N N 其 交通量在4 4102000~10100??中, 故属重型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 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中。根据一级公路、 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 查表 4.4.6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 厚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厚20cm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75m, 长5.0m 。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3) 确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tc s E E ,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a MP E 0.350=, 水泥碎石a MP E 15001=, 石灰土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1,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4.校对审核出图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