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案 选修2-3

高中数学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案 选修2-3

高中数学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案 选修2-3
高中数学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案 选修2-3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二数学选修2-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案

【考纲知识梳理】 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1.离散型随机变量

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

(1)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12,,

,,,,i n x x x x X 取每一个值

(1,2,,)i x i n =的概率()i i P X x p ==,则表

X 1x 2x …… i x

…… n x P

1p 2p

…… i p

……

n p

称为X 的分布列,(),1,2,,i i P X x p i n === 为X 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①i p ≥0(1,2,

,i n =);②1

1n

i i p ==∑。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两点分布

若随机变量X 服从两点分布,即其分布列为

(2)超几何分布

其中m=min{M,n},且n ≤N,M ≤N,n,M,N ∈*

N ,称分布列

X 0

1

……

m

P

00n M N M n N C C C -- 11n M N M

n

N

C C C --

m n m

M N M

n

N

C C C -- 为超几何分布列。 二、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1)条件概率的定义

A 、

B 为两个事件,且P (A )>0,P (B|A )=P (AB )/P (A ) 若A ,B 相互独立,则P (B|A )=P (B )。 (2)条件概率的性质 ①0≤P (B|A )≤1;

②如果B 、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 (B ∪C|A )=P (B|A )+P (C|A )。 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如果P (AB )=P (A )P (B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P (X=k )

=(1)(0,1,2,

,)k k n k n C p p k n --=,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p )

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EX=1x 1p +2x 2p +……+i x i p +……+n x n p 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DX=

2

1

()

n

i

i i x EX p =-∑为随机变量X 的方差,其算术平方根DX 为随机变量X 的标准差,记

作X σ。

2.均值与方差的性质

(1)E(aX+b)=aEX+b(2)D(aX+b)=a 2

DX.(a,b 为常数) 3.两点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均值、方差

(1)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EX=p ,DX=p(1-p). (2)若X ~B (n,p ),则EX=np.DX=np(1-p). 四、正态分布 1.正态曲线及性质 (1)正态曲线的定义

22

()2,1(),(,),2x x e

x μσμσ?πσ

--=∈-∞+∞

(2)正态曲线的性质:

①曲线位于x轴上方,与x轴不相交;

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x=μ对称;

③曲线在x=μ处达到峰值

1 2πσ

④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1;

⑤当σ一定时,曲线随着μ的变化而沿x轴平移

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

2.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定义及表示

P(a

,()

b a

x dx μσ

?

?,则称X为正态分布,记作2

(,)

Nμσ。

(2)正态总体在三个特殊区间取值的概率值

①P(μ-σ<X≤μ+σ)=0.6826;

②P(μ-2σ<X≤μ+2σ)=0.9544;

③P(μ-3σ<X≤μ+3σ)=0.9974.

(3)3σ原则

五、回归分析以及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见教材)

【热点难点精析】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例〗一袋装有6个同样大小的黑球,编号为1,2,3,4,5,6,现从中随机取出3个球,以X表示取出球的最大号码,求X的分布列。

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3 4 5 6

P 1

203

20

3

10

1

2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

〖例〗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4

P 0.2 0.1 0.1 0.3 m

求:(1)2X+1的分布列;(2)|X-1|的分布列。 (1)2X+1的分布列:

(三)利用随机变量分布解决概率分布问题

〖例〗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其中有3名女工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层内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

(1)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人数; (2)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

(3)记表示抽取的3名工人中男工人数,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2)

11

462

10815C C P C ?== (3)

ξ

0 1 2 3

p

75

6 75

28 75

31 75

10 期望略.

二、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一)条件概率

〖例〗1号箱中有2个白球和4个红球,2号箱中有5个白球和3个红球,现随机地从1号箱中取出一球放入2号箱,然后从2号箱随机取出一球,问从2号箱取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答:记事件A:最后从2号箱中取出的是红球; 事件B:从1号箱中取出的是红球.

P(B)=4/(2+4)=2/3,1

()1()3

P B P B =-=.P(A|B)=(3+1)/(8+1)=4/9.P(A|B )=3/(8+1)=1/3.从而P(A)=P(AB)+P(A B )= P(A|B) P(B)+ P(A|B )P(B )=4/9×2/3+13×13=11

27

.

(二)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例〗甲、乙、丙三人按下面的规则进行乒乓球比赛:第一局由甲、乙参加而丙轮空,以后每一局由前一局的获胜者与轮空者进行比赛,而前一局的失败者轮空.比赛按这种规则一直进行到其中一人连胜两局或打满6局时停止.设在每局中参赛者胜负的概率均为2

1

,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求:

(Ⅰ) 打满3局比赛还未停止的概率;

(Ⅱ)比赛停止时已打局数ξ的分别列与期望ξE . 解析:令k k k C B A ,,分别表示甲、乙、丙在第k 局中获胜.

(Ⅰ)由独立事件同时发生与互斥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知,打满3局比赛还未停止的概率为

1231233

3111

()().224P AC B P B C A +=

+=

(Ⅱ)ξ的所有可能值为2,3,4,5,6,故有分布列

从而16

47

=

ξE (局).

(三)二项分布

〖例〗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参加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任选1名下岗人员,求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2)任选3名下岗人员,记ξ为3人中参加过培训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

解答:(1)任选1名下岗人员,记“该人参加过财会培训”为事件A ,“该人参加计算机培训”为事件B ,由题意知,A 与B 相互独立,且P (A )=0.6,P(B)=0.75.所以,该下岗人员没有参

ξ

2 3 4 5 6

P

12 14 18 116 1

16

加过培训的概率为

P(A B )=P(A )·P(B )=(1-0.6)(1.0.75)=0.1 ∴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为1-0.1=0.9. (2)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P

0.001

0.027

0.243

0.729

(四)独立重复试验

〖例〗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布是

23和3

4

。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人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也没有影响。 (1)求甲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2)求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 (3)假设某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终止其射击. 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的概率是多少?

解答:(1)记“甲连续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1A .由题意,射击4次相当于

作4次独立重复试验.故P(1A )=1-P(1A )=1-(

23)4=6581

, 所以甲连续射击4次至少有一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为65

81

(2)记“甲射击4次,恰有2次击目标”为事件2A , “乙射击4次,恰有3次击中目标”为事件2B ,

则2

242243

34324228()()(1),

3327

3327()()(1),

4464

P A C P B C --=??-==??-=

由于甲、乙射击相互独立, 故22228171

()()()27648

P A B P A P B ==

?=。 所以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有2次击中目标且乙恰有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18

。 (3)记“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为事件3A ,“乙第i 次射击未击中”为事件

(1,2,3,4,5),i D i =则354321

21

211

(),().4

i A D D D D D D D D D P D ==且由于各事件相互

独立,故

3543212121()()()()()1131145(1).444441024

P A P D P D P D P D D D D D D =++=???-?=

所以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为45

1024

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的计算

〖例〗甲乙两队参加奥运知识竞赛,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

32,乙队中3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

1,32,32且各人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甲队的总得分. (Ⅰ)求随机变量ξ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用A 表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3”这一事件,用B 表示“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这一事件,求P (AB ). 解答:根据题设可知??

?

??32,3~B ξ 因此ξ的分布列为

2

3

2

3),32,3(.

3,2,1,0,32)321()32()(3323=?==?=-??==-ξξξE B k C C k P k k

k k k

所以~因为(Ⅱ)用k A 表示“甲队得k 分”

这一事件,用k B 表示“已队得k 分”这一事件,3,2,1,0=k 由于事件1203,B A B A 为互斥事件,故事()()()243

34

1203=+=B A P B A P AB P (二)均值与方差的实际应用

〖例〗现有甲、乙两个项目,对甲项目每投资十万元,一年后利润是1.2万元、1.18万元、1.17万元的概率分别为

16、12、1

3

;已知乙项目的利润与产品价格的调整有关,在每次调整中,价格下降的概率都是p(0

机变量1X ,2X 分别表示对甲、乙两项目各投资十万元一年后的利润。 (1)求1X ,2X 的概率分布列和均值1EX ,2EX ; (2)当1EX <2EX 时,求p 的取值范围。 解答:(1):1X 的概率分布列为

1X

1.2 1.18 1.17

P

1

6

1

2 13

1EX =1.2×16+1.18×12+1.17×1

3

=1.18。

由题设得X ~B (2,p ),即X 的概率分布列为

X 0 1 2 p

(1-p)

2

2p(1-p)

P

2

故2X 的概率分布列为

2X

1.3 1.25 0.2 P

(1-p)2

2p(1-p)

P 2

所以2X 的均值列为

2EX =1.3×(1-p)2+1.25×2p(1-p)+ 0.2×P 2=- P 2-0.1p+1.3

(2)由1EX <2EX ,得- P 2

-0.1p+1.3>1.18,整理得(p+0.4)(p-0.3) <0,解得-0.4<p <

0.3.

因为0<p <1,当1EX <2EX 时,p 的取值范围是0<p <0.3. (三)均值与方差性质的应用

〖例〗设随机变量ξ具有分布P(ξ=k)=

15

,k=1,2,3,4,5,求E(ξ+2)2

,D(2ξ-1),σ(ξ-1).

2222222222

2221111115

123453,

55555511111

1234511,

55555

1111

(13)(23)(33)(43)5555

11(53)(41014)2,

55

(2)(44)441112427.(21)48

(1)E E D E E E E D D ξξξξξξξξξξσξ=?+?+?+?+?===?++?+?+?+?==-?+-?+-?+-?

+-?=++++=+=++=++=++=-==-(1) 2.

D D ξξ=-==四、正态分布 (一)正态分布下的概率计算

〖例〗设X ~N (5,1),求P (6<X <7)。 解答:由已知5, 1.μσ==

由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可得P (3<X <4)= P (6<X <7) ∴P (6<X <7)=

0.2718

0.1359.2

= (二)正态曲线的性质

〖例〗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

试根据该图象写出其正态曲线函数解析式,求出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 解答:从给出的正态曲线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20对称,最大值是

12π

,所以

20μ=。

1122πσ

π

=

,解得2σ=。于是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解析式是:

2

(20)4

1

(),(,).2x f x e

x π

--

=

-∞+∞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20μ=,方差是

22(2)2σ==。

(三)正态分布的应用

〖例〗设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学生的分数服从2(110,20)X

N ,且知满分150分,这

个班的学生共54人。求这个班在这次数学考试中及格(不小于90分)的人数和130分以上的人数。 解答:因为2(110,20)X

N ,

所以110,20.(1102011020)0.6826.P X μσ==-<≤+= 所以,130X >的概率为

1

(10.6826)0.1587.2

-= 所以,90X >的概率为0.6826+0.1587=0.8413.

所以及格的人数为54×0.8413≈45(人),130分以上的人数为54×0.1587≈9(人). 五、回归分析以及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例:关于x 与Y 有如下数据: x 2 4 5 6 8 y 30 40 60

50

70

为了对x 、Y 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现有以下两种线性模型: 6.517.5y x =+,717y x =+,试比较哪一个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

5

2

2115

2

1

()

155110.8451000

()

i

i

i i

i y y R y y ==-=-

=-=-∑∑,2

21R =-5

2

1

5

2

1

()

180

10.82

1000

()

i

i

i i

i y y y y ==-=-

=-∑∑,84.5%>

82%,所以甲选用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例题2一台机器使用时间较长,但还可以使用.它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零件的多少,随机器运转的速度而变化,下表为抽样试验结果:

转速x(转/秒) 16 14 12 8

每小时生产有缺

11 9 8 5

点的零件数

y(件)

(1)对变量y与x进行相关性检验;

(2)如果y与x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实际生产中,允许每小时的产品中有缺点的零件最多为10个,那么,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分布列知识点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内容提要: 一、随机变量的定义 设是一个随机试验,其样本空间为,若对每一个样本点,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 与之对应,则称上的实值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简记为)。 二、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1.分布函数的定义 设是随机变量,称定义在上的实值函数 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2.分布函数的性质 (1) , (2)单调不减性:, (3) (4)右连续性:。 注:上述4个性质是函数是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充要条件。在不同的教科书上,分布函数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其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5) 注:该性质是分布函数对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的描述。 三、离散型随机变量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 若随机变量的全部可能的取值至多有可列个,则称随机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 (1)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全部可能的取值以及取每个值时的概率值,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表示为 或用表格表示:

或记为 ~ (2)性质:, 注:该性质是是某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的充要条件。 其中。 注:常用分布律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它是右连续的阶梯状函数。 4.常见的离散型分布 (1)两点分布(0—1分布):其分布律为 即 (2)二项分布 (ⅰ)二项分布的来源—重伯努利试验:设是一个随机试验,只有两个可能的结果 及,,将独立重复地进行次,则称这一串重复的独立试验为重伯努利试验。 (ⅱ)二项分布的定义 设表示在重伯努利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则随机变量的分布律为 ,, 称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的二项分布,记作。 注:即为两点分布。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案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一课时 思考1: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可以用数字1 , 2 ,3,4,5,6来表示.那么掷一枚硬币的结果是否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呢? 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两种结果.虽然这个随机试验的结果不具有数量性质,但我们可以用数1和 0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图2.1一1 ) . 在掷骰子和掷硬币的随机试验中,我们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试验结果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字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 定义1: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X , Y ,ξ,η,… 表示. 思考2:随机变量和函数有类似的地方吗? 随机变量和函数都是一种映射,随机变量把随机试验的结果映为实数,函数把实数映为实数.在这两种映射之间,试验结果的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定义域,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值域.我们把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随机变量的值域. 例如,在含有10件次品的100 件产品中,任意抽取4件,可能含有的次品件数X 将随着抽取结果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值域是{0, 1, 2 , 3, 4 } . 利用随机变量可以表达一些事件.例如{X=0}表示“抽出0件次品” , {X =4}表示“抽出4件次品”等.你能说出{X< 3 }在这里表示什么事件吗?“抽出 3 件以上次品”又如何用 X 表示呢? 定义2: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 .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例子很多.例如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命中的环数 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10;某网页在24小时内被浏览的次数Y 也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 1,2,…. 思考3:电灯的寿命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吗? 电灯泡的寿命 X 的可能取值是任何一个非负实数,而所有非负实数不能一一列出,所以 X 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在研究随机现象时,需要根据所关心的问题恰当地定义随机变量.例如,如果我们仅关心电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否超过1000 小时,那么就可以定义如下的随机变量: ?? ≥?0,寿命<1000小时; Y=1,寿命1000小时. 与电灯泡的寿命 X 相比较,随机变量Y 的构造更简单,它只取两个不同的值0和1,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研究起来更加容易. 连续型随机变量: 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就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如某林场树木最高达30米,则林场树木的高度ξ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以取(0,30]内的一切值 4.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与联系: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都是用变量表示随机试验

高二数学《随机变量的方差(第2课时)》教案

§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数学期望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一个特征数,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表示了随机变量在随机实验中取值的平均值,所以又常称为随机变量的平均数、均值.今天,我们将对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进行研究.其实在初中我们也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作过研究,即研究过一组数据的方差. 回顾一组数据的方差的概念:设在一组数据1x ,2x ,…, n x 中,各数据与它 们的平均值x 得差的平方分别是21)(x x -,2 2)(x x -,…,2)(x x n -,那么 [1 2n S = 21)(x x -+2 2)(x x -+…+])(2x x n -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应该比较轻松,定义比较简单,初中已经接触过方差,高中阶段是将原先学得知识进一步提升。主要学生能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列出来,进行套公式运算就可以,应注意的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细心。有过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的尝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方差或标准差。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经历数学思维过程,熟悉理解“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方法,养成合作的意识,获得学习和成功的体验.了解方差公式“D (a ξ+b )=a 2 D ξ”,以及“若ξ~Β(n ,p ),则D ξ=np (1—p )”,并会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有关随机变量的方差 。 3、情感和价值: 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教案定稿

2.2.3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 事件的定义: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 n 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

作()P A 。 3. 概率的确定方法: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 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随机事件的概率为0()1P A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 5 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讲授新课: 1 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 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 2 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 一般地,如果在1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k n k k n n P P C k P --=)1()(。 它是 [](1)n P P -+展开式的第1k +项。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发生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 k n k k n n q p C k P -==)(ξ,(k =0,1,2,…,n ,p q -=1).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

高中理科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

理科数学复习专题 统计与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知识点一 1、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实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Y ,表示,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性质: (1)定义:一般的,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12,,,,,,i n x x x x X 取每一个值(1,2,,)i x i n 的概率为()i i P X x p ,则表 (2)分布列的性质:①0,1,2,,i p i n ;②11n i i p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①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则称X 服从两点分布,并称(1)p P x 为成功概率 ②超几何分布:一般的,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0,1,2,,k n k M N M n N C C P X k k m C 其中min{,}m M n ,且*,,,,)n N M N n M N N ,称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列。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题型一 由统计数据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例1】已知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且E (ξ)=6.3,则a 值为( ) A. 5

【变式1】某公司有5万元资金用于投资开发项目,如果成功,一年后可获利12%;一旦失败,一年后将丧失全部资金的50%.下表是过去200例类似项目开发的实施结果: 则该公司一年后估计可获收益的期望是________. 题型二由古典概型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超几何分布) 【例2】在一次购物抽奖活动中,假设某10张券中有一等奖券1张,可获价值50元的奖品;有二等奖券3张,每张可获价值10元的奖品;其余6张没有奖.某顾客从此10张奖券中任抽2张,求: (1)该顾客中奖的概率; (2)该顾客获得的奖品总价值X元的概率分布列. 【变式2】某饮料公司招聘了一名员工,现对其进行一项测试,以便确定工资级别.公司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饮料共8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且其中4杯为A 饮料,另外4杯为B饮料,公司要求此员工一一品尝后,从8杯饮料中选出4杯A饮料.若4杯都选对,则月工资定为3 500元;若4杯选对3杯,则月工资定为2 800元;否则月工资定为2 100元.令X表示此人选对A饮料的杯数.假设此人对A和B两种饮料没有鉴别能力. (1)求X的分布列;(2)求此员工月工资的期望. 知识点二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对于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 符号P(A|B)来表示,其公式为P(A|B)=P(AB) P(B) (P(B)>0).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B)表示事件B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则P(A|B)=n(AB) n(B) . 2.相互独立事件 (1)对于事件A、B,若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互不影响,称A、B是相互独立事件. (2)若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 (3)若A与B相互独立,则A与B,A与B,A与B也都相互独立. (4)若P(AB)=P(A)P(B),则A与B相互独立. 3.二项分布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整理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整理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值为12,,,,,i n x x x x ??????,X 取每一个值(1,2,,)i x i n =???的概率()i i P X x p ==,则称以下表格 为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简称X 的分布列.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具有下述两个性质: (1)0,1 ,2,,i P i n =???≥ (2)121n p p p ++???+= 1.两点分布 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则称X 服从两点分布,并称=P(X=1)p 为成功概率. 2.超几何分布 一般地,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事件{}X k =发生的概率为: (),0,1,2,3,...,k n k M N M n N C C P X k k m C --=== {}*min ,,,,,,m M n n N M N n M N N =≤≤∈其中且。 注:超几何分布的模型是不放回抽样 二、条件概率 一般地,设A,B 为两个事件,且()0P A >,称()(|)() P AB P B A P A =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 0(|)1P B A ≤≤ 如果B 和C 互斥,那么[()|](|)(|)P B C A P B A P C A =+ 三、相互独立事件 设A ,B 两个事件,如果事件A 是否发生对事件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P AB P A P B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A B P AB P A P B ?=即、相互独立 一般地,如果事件A 1,A 2,…,A n 两两相互独立,那么这n 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

高中数学【北师大选修1-1】教案全集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2)312 >吗? (3)312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 (5)2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 巩固练习: 教材 P4 1、2、3 4.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高中数学《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单元测试

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X~B(n,p),E(X)=12,D(X)=4,则n,p的值分别为() A.18, B.36, C.36, D.18, 2.10张奖劵中只有3张有奖,若5个人购买,每人1张,则至少有1个人中奖的概率为() A. B. C. D. 3.设随机变量X等可能地取值1,2,3,…,10.又设随机变量Y=2X-1,则P(Y<6)的值为() A.0.3 B.0.5 C.0.1 D.0.2 4.在区间(0,1)内随机取一个数x,若A=,B=,则P(B|A)等于() A. B. C.D. 5.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123 P

则X的数学期望E(X)=() A. B.2 C. D.3 6.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则随机变量X的方差D(X)等于() X01 P m2m A. B. C. D. 7.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设两枚硬币出现不同面的次数为X,则D(X)=() A. B. C. D.5 的值分别为() 8.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3,4),则E(2ξ+1) 与D(2ξ+1) A.13,4 B.13,8 C.7,8 D.7,16 9.盒中有10只螺丝钉,其中有3只是坏的,现从盒中随机地抽取4个,那么概率是的事件为() A.恰有1只是坏的 B.4只全是好的 C.恰有2只是好的 D.至多有2只是坏的 10.节日期间,某种鲜花进货价是每束 2.5元,销售价是每束5元,节日后没卖出的鲜花以每束1.6元的价格处理.根据前五年销售情况预测,节日期间这种鲜花的需求量X的分布列为 X200300400500 P0.200.350.300.15 若进这种鲜花500束,则利润Y的均值是() A.706 B.690 C.754 D.720 11.现有甲,乙两个靶,某射手向甲靶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为;向乙靶射击两次,每次命中的概率为.该射手每次射击的结果相互独立.假设该射手完成以上三次射击,该射手恰好命中一次的概率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 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16.01 2) 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 是多少? 1 212) ()(V V V r V r -- 问题2 高台跳水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v 在5.00≤≤t 这段时间里,)/(05.405.0) 0()5.0(s m h h v =--= ; 在21≤≤t 这段时间里,)/(2.812) 1()2(s m h h v -=--=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49 65 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 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 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第8讲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教案理新人教版

第8讲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0XX 年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 2.考查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指导】 复习时要把事件的独立性、事件的互斥性结合起来,会对随机事件进行分析,即把一个随机事件分拆成若干个互斥事件之和,再把其中的每个事件分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事件之积,同时掌握好二项分布的实际意义及其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 基础梳理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 (B |A )来表示,其公式为P (B |A )= P AB P A .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 (A )表示事件A 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则P (B |A )=n AB n A . (2)条件概率具有的性质: ①0≤P (B |A )≤1; ② 如果B 和C 是两互斥事件,则P (B ∪C |A )=P (B |A )+P (C |A ). 2.相互独立事件 (1)对于事件A 、B ,若A 的发生与B 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 (2)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P (B ), P (AB )=P (B |A )·P (A )=P (A )·P (B ). (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4)若P (AB )=P (A )P (B ),则A 与B 相互独立.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独立重复试验 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在这种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即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且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2)二项分布 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 发生的次数为k ,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

高中理科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汇编

理科数学复习专题 统计与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知识点一 1、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实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Y ,x h g g g 表示,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性质: (1)定义:一般的,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12,,,,,,i n x x x x g g g g g g X 取每一个值(1,2,,)i x i n =g g g 的概率为()i i P X x p ==,则表 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X ,简称X 的分布列。 (2)分布列的性质:①0,1,2,,i p i n ?g g g ;②11n i i p ==?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①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则称X 服从两点分布,并称(1)p P x ==为成功概率 ②超几何分布:一般的,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0,1,2,,k n k M N M n N C C P X k k m C --===g g g g 其中m i n {,m M n =,且* ,,,,)n N M N n M N N #?,称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列。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题型一 由统计数据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例1】已知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且E (ξ)=6.3,则a 值为( ) A. 5 【变式1】 某公司有5万元资金用于投资开发项目,如果成功,一年后可获利12%;一旦失败,一年后将丧失全部资金的50%.下表是过去200例类似项目开发的实施结果: 则该公司一年后估计可获收益的期望是________. 题型二 由古典概型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超几何分布) 【例2】在一次购物抽奖活动中,假设某10张券中有一等奖券1张,可获价值50元的奖品;有二等奖券3张,每张可获价值10元的奖品;其余6张没有奖.某顾客从此10张奖券中任抽2张,求: (1) 该顾客中奖的概率; (2)该顾客获得的奖品总价值X 元的概率分布列.

高中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综合测试题(附答案)选修2-3 2.1.1 离散型随机变量 一、选择题 1.①某机场候机室中一天的旅客数量X;②某寻呼台一天内收到的寻呼次数X;③某篮球下降过程中离地面的距离X; ④某立交桥一天经过的车辆数X.其中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①中的X B.②中的X C.③中的X D.④中的X [答案] C [解析] ①,②,④中的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值,我们都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因此,它们都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③中的X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无法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故③中的X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2.一个袋子中有质量相等的红,黄,绿,白四种小球各若干个,一次倒出三个小球,下列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小球滚出的最大距离 B.倒出小球所需的时间 C.倒出的三个小球的质量之和 D.倒出的三个小球的颜色的种数 [答案] D

[解析] A小球滚出的最大距离不是一个随机变量,因为不能明确滚动的范围;B倒出小球所需的时间不是一个随机变量,因为不能明确所需时间的范围;C三个小球的质量之和是一个定值,可以预见,但结果只有一种,不是随机变量,就更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D颜色的种数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3.抛掷两枚骰子,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差为,则“4”表示的试验结果是() A.第一枚6点,第二枚2点 B.第一枚5点,第二枚1点 C.第一枚2点,第二枚6点 D.第一枚6点,第二枚1点 [答案] D [解析] 只有D中的点数差为6-1=54,其余均不是,应选D. 4.设某项试验的成功率是失败率的2倍,用随机变量描述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则的值可以是() A.2 B.2或1 C.1或0 D.2或1或0 [答案] C [解析] 这里“成功率是失败率的2倍”是干扰条件,对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没有影响,故可能取值有两种0,1,故选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第一章统计案例 第一课时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一) 教学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线性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差异,了解判断刻画模型拟合效果的方法-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 教学难点:解释残差变量的含义,了解偏差平方和分解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名师出高徒”这句彦语的意思是什么?有名气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吗?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 2. 复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步骤:收集数据→作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利用方程进行预报.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例1 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重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重. (分析思路→教师演示→学生整理)

第一步:作散点图第二步:求回归方程第三步:代值计算 ②提问:身高为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一定是60.316kg吗? 不一定,但一般可以认为她的体重在60.316kg左右. ③解释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事实上,观察上述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女大学生的体重y和身高x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用一次=+来严格刻画(因为所有的样本点不共线,所以线性模型只能近似地刻画身高和体函数y bx a 重的关系). 在数据表中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大学生的体重分别为48kg、57kg和61kg,如果能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体重与身高的关系,那么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在学生的体重应相同. 这就说明体重不仅受身高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这种影响的结果e(即残差变量或随机 =++,其中残差变量e中包含体重变量)引入到线性函数模型中,得到线性回归模型y bx a e 不能由身高的线性函数解释的所有部分. 当残差变量恒等于0时,线性回归模型就变成一次函数模型. 因此,一次函数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殊形式,线性回归模型是一次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 2.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它们的散点图越接近一条直线,这时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这组数据就越好,此时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意义. 3. 小结: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案全套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伸缩变换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四、知识链接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研究曲线与方程间的关系? 五、学习过程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某信息中心接到位于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巨响的时间比它们晚了4s。已知各观测点到中心的距离是1020m,试确定

巨响发生的位置(假定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各观测点均在同一平面上) 问题1: 思考1:问题1:用什么方法描述发生的位置? 思考2: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问题2:还可以怎样描述点P的位置? B例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b2+c2=5a2,BE,CF分别为边AC,CF上的中线,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探究BE与CF的位置关系。 探究:你能建立不同的直角坐标系解决这个问题吗?比较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直角坐标系应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选择适当坐标系的一些规则: 如果图形有对称中心,可以选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 如果图形有对称轴,可以选对称轴为坐标轴 使图形上的特殊点尽可能多地在坐标轴上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思考1:怎样由正弦曲线y=sinx 得到曲线y=sin2x? 坐标压缩变换: 设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保持纵坐标不变,将横 坐标x 缩为原来 1/2,得到点P’(x’,y’).坐标对应关系为: ?????==y y x x ''21通常把上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压缩变换。 思考2:怎样由正弦曲线y=sinx 得到曲线y=3sinx?写出其坐标变换。 设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保持横坐标x 不变,将纵坐标y 伸长为原来 3倍,得到点P’(x’,y’).坐标对应关系为: ???==y y x x 3' '通常把上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伸长变换。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 第二章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同步教案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 共()次课 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人教版选修2-3 第二章二项分布及其应用同步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发生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0,1,2,…,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 ξ0 1 …k …n P 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 … 错误!未 找到引用 源。 由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恰好是二项展开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的各项的值,所以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 ),记作ξ~B(n,p),其中n,p为参数,并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k;n,p).

例题精讲 【例1】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求这名射手在 10 次射击中,(1)恰有 8 次击中目标的概率;(2)至少有 8 次击中目标的概率.(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方法技巧】设ξ为击中目标的次数,则ξ~B (10, 0.8 ) . 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 k n k k n n q p C k P- = =) (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0,1,2,…, 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例2】某厂生产电子元件,其产品的次品率为5%.现从一批产品中任意地连续取出2件,写出其中次品数ξ的概率分布. 【方法技巧】由题意,随机变量ξ~B(2,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 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 k n k k n n q p C k P- = =) (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0,1,2,…,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例3】重复抛掷一枚筛子5次得到点数为6的次数记为ξ,求P(ξ>3).

高中数学选修2-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①某寻呼台一小时内收到的寻呼次数X ;②长江上某水文站观察到一天中的水位X ;③某 超市一天中的顾客量X 其中的X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 2.袋中有2个黑球6个红球,从中任取两个,可以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A .取到的球的个数 B .取到红球的个数 C .至少取到一个红球 D .至少取到一个红球的概率 3.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的差为X ,则 “X >4”表示试验的结果为 A .第一枚为5点,第二枚为1点 B .第一枚大于4点,第二枚也大于4点 C .第一枚为6点,第二枚为1点 D .第一枚为4点,第二枚为1点 4.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 1(+k k c ,k =1、2、3、4,其中c 为常数,则P (15 22X <<) 的值为 A .54 B .65 C .32 D .43 5. 甲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 2 1,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 3 1,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 4 1. 现在三 人同时射击目标,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10 7 D. 5 4C. 3 2 B. 4 3A. 6.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3 1,k =1,2,3,则D (3X +5)等于 A .6 B .9 C .3 D .4 7. 口袋中有5只球,编号为1,2,3,4,5,从中任取3球,以X 表示取出球的最大号码,则EX = A .4 B .5 C .4.5 D .4.75 8.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5 ,经过3次射击,此人至少有两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A . 81125 B . 54125 C . 36125 D . 27125 9.将一枚硬币连掷5次,如果出现k 次正面的概率等于出现k +1次正面的概率,那么k 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10.已知X ~B (n ,p ),EX =8,DX =1.6,则n 与p 的值分别是 A .100、0.08 B .20、0.4 C .10、0.2 D .10、0.8 11.随机变量2(,)X N μσ ,则随着σ的增大,概率(||3)P X μσ-<将会 A .单调增加 B .单调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增减不定 12.某人从家乘车到单位,途中有3个交通岗亭.假设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且概率都是0.4,则此人上班途中遇红灯的次数的期望为: A .0.4 B .1.2 C .3 4.0 D .0.6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 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二项分布应用举例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知识归纳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 ,用符号 来表 示,其公式为P (B |A )= .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 (A )表示事件A 中基本事件的个 数,则P (B |A )= . (2)条件概率具有性质: ① ; ②如果B 和C 是两互斥事件,则P (B +C |A )= . 2.相互独立事件 (1)对于事件A 、B ,若A 的发生与B 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 (2)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 , P (AB )=P (B |A )·P (A )= . (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 , , 也都相互独立. (4)若P (AB )=P (A )P (B ),则 . 3.二项分布 (1)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在这种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只有两种相互对立的结果,即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且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2)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k 次的概率为 (p 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若一个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上所述,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简记为 . 自我检测 1.(2011·辽宁高考,5)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 =“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 =“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 (B |A )=( ) A.18 B.14 C.25 D.12 解析:条件概率P (B |A )= PAB PA P (A )=C 23+1 C 25=410=25,P (AB )=1C 25=110,∴P (B |A )=1 1025 =14 . 2.一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现从袋中往外取球,每次任取一个记下颜色后放回,直到红球出现10 次时停止,设停止时共取了ξ次球,则P (ξ=12)等于( ) A .C 1012????3810????582 B . C 911????389????58238 C .C 911 ????589????382 D .C 911????389??? ?582 解:事件{ξ=12}表示第12次取到红球,前11次取到9个红球,故P (ξ=12)=C 911????389·????582·38 . 3.(2011·广东高考)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现在的情形是甲队只要再赢一局就获冠军,乙队需要再赢 两局才能得冠军,若两队胜每局的概率相同,则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