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十二五”规划公报中消费、投资和出口再度被提及,但是顺序却发生了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扩大内需首次在五年规划中独立成篇。十七届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因此分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针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及政策选择(李燕飞等),从统计数据入手,通过建立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模型,说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促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孙海涛,宋荣兴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266520)

收稿日期:2011-03-31

作者简介:孙海涛(1964-),女,河北宣化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统计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宋荣兴(1961-),男,山东招远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统计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足以说明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

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我国的消费总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消费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辨证关系,选用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32年数据,使用不同的计量经济方法,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验证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相互影响作用,同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确认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的影响关系。数量关系的确立,为探求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数量依据。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计量经济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 (2012)01-0121-04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SUN Hai -tao ,SONG Rong -xi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520,China )

Abstract :Consumer demand is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one of the troika ,illustrates the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in economic importance.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onsumer income increases ,consumption in China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s been continuously optimized.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conometrics ,consumer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oic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1978of 32years and consumer demand data ,using different econometric methods ,from economic growth in factor analysis ,economic growth ,the impact on consumer demand and consumer deman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onsumer demand validate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mutual influence ,whil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confirmed that consumer demand and reciprocal caus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the impact of relationship.Establishment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the search for trends between the two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Consumer demand ;Economic growth ;Measuring economic

表2

变量

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 -统计量概

率C 0.9588930.196479 4.8803720.0004LOG (△TCNP )0.6284650.0628499.9995460.0000LOG (

△TCAP )0.2565260.042289 6.0660860.0001LOG (△TNXP )0.1206770.016394

7.361222

0.0000样本决定系数0.996849因变量的均值7.482669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

0.996061因变量的标准差 1.094343回归标准误差0.068681赤池信息准则-2.306362残差平方和0.056605施瓦茨信息准则-2.113215对数似然比22.45090F-统计量1265.405WD 统计量

1.472760

概率(F-统计量

)0.000000

进作用,当前我国消费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刘飞在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贡献率持续下降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制约因素与消费的内在关系。徐凤等依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在中国居民消费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4)”(马光辉等),以我国1978-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基础,以计量经济学中的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消费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而李欣则通过福建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陕西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李红霞),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短期的动态变化。省政府应转变长期以来主要以刺激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启动消费、影响投资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云南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段华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云南省居民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短期的动态变化,而且滞后一期的误差修正项对长期稳定关系的偏离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修正作用。

一、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1.消费需求的现状

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总量呈现上升态势。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却更加突出,体现在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每期总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储蓄水平不断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在1989-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0.88降到了0.72;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0.89下降到0.70。同期居民的人均储蓄存款则由1374.2元增加到21788.5元。同时消费需求的增长率也低于经济的增长率。

2.经济增长的现状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1978年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05.6亿元,到2009年则达到34090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81%。1985、1988、1992、1993、1994、1995这六年的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尤其是1993、1994两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

34%和36%。

二、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国、一个地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再生产、增强国力的源泉,也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然而经济增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最终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看,经济增长要受到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个因素的影响。用TGDP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TCNP 表示最终消费支出,TCAP 表示资本形成,TNXP 表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基于我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价格缩减,对样本数据进行反复模拟并经检验、比较后,选择如下形式的因素关系分析模型:

TGDP =A ·TCNP α1

·TCAP α2

·TNXP α

3

将模型线性化后,利用EViews5.0建立对数线性模型得到如表1的结果。

表1

变量

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 -统计量概率C 0.7834050.120538 6.4992120.0000LOG (TCNP )0.5280360.04781011.044560.0000LOG (TCAP )0.4614970.03801112.141170.0000LOG (TNXP )0.0084990.003480

2.442153

0.0240样本决定系数0.999699因变量的均值9.945375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

0.999654因变量的标准差0.905031回归标准误差0.016830赤池信息准则-5.180349残差平方和0.005665施瓦茨信息准则-4.984006对数似然比66.16418F-统计量22164.48WD 统计量

0.662271

概率(F-统计量

)0.000000

从表1可以看出,对数线性模型的F 统计量为22164.48,F 统计量的概率为0,即模型通过了对数线性关系检验,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对数线性模型为:

log(TGDP )=0.783405+0.528036×log(TCNP )

+0.461497×log(TCAP )+0.008499×log(TNXP )

模型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为0.999654,表明进入模型的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对数线性关系;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t 检验,表明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TGDP 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对模型的残差序列做一阶序列相关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的LM 值

表51979-2009年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年份贡献率年份贡献率年份贡献率197982.00199044.33200153.17198073.04199162.32200243.66198181.59199262.81200338.29198256.92199350.46200445.13198362.16199458.61200550.41198459.45199562.32200645.93198563.50199670.83200753.70198655.61199759.77200853.95198753.79199875.422009

56.84

198864.66199992.921989

67.72

2000

79.37

为9.6937,相应的概率为0.0018,由此判定模型存在严重的一阶序列相关性。采用一阶差分消除序列相关性,重新估计模型得到如表2的结果。

由表2得到相应的估计模型为:

log(△TGDP )=0.958893+0.628465×log(△TCNP )+0.256526×log

(△TCAP )+0.120677×log(△TNXP )

模型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为0.996061,表明模型的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对数线性关系;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t 检验,表明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TGDP 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对模型的残差序列做一阶序列相关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的LM 值为0.0334,相应的概率为0.8542,由此判定所估计的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由所估计的对数线性模型不难看出,各影响要素的回归系数均小于1,且在三个构成要素中,最终消费支出影响最大,其对数系数为α1=0.628465,即最终消费支出平均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628465%;资本形成对数系数为α2=0.256526,即资本形成平均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2565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数系数为α3=0.120677,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平均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20677%。

三、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就消费者的消费而言,其消费可以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自发消费则是消费者为满足其基本需求而产生的必须消费;引致消费则是由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其数值大小取决于收入的数量和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则是消费者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值,即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增加的数量。依据绝对收入假设理论建立以下消费函数模型:

TCNP =β0+β1TGDP +μ

β0为截距,表示收入为零时的消费,它是由自发消费所引起的;β1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增加的数量;μ为随机干扰项,是由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所产生的。

利用我国1978-2009年现行价格的统计数据,使用EViews5.0建立相应的线性关系模型,模拟结果如表3所示。

变量

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 -统计量概率C 4268.1241073.310 3.9765990.0004TGDP 0.4917800.008651

56.84405

0.0000样本决定系数0.990801因变量的均值44458.70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

0.990494因变量的标准差46853.62回归标准误差4568.064赤池信息准则19.75203残差平方和 6.26E+08施瓦茨信息准则19.84364对数似然比-314.0325F-统计量3231.246WD 统计量

0.096315

概率(F-统计量

)0.000000

表3

表3结果表明:模型样本可决系数为0.9900801,F 统计量为3231.246,F 统计量的概率为0,表明最终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对模型的残差序列做一阶序列相关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的LM 值为29.5394,相应的概率为0,由此判定模型存在严重的一阶序列相关性。采用二阶差分法消除序列相关性,并进行线性模拟结果如表4。

变量

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 -统计量概率C 12.50935144.77230.0864070.9318△2

TGDP 0.4187680.029702

14.09896

0.0000样本决定系数0.876533因变量的均值426.1867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

0.872123因变量的标准差2171.414回归标准误差776.4947赤池信息准则16.21180残差平方和16882434施瓦茨信息准则16.30521对数似然比-241.1770F-统计量198.7807WD 统计量

2.430120

概率(F-统计量

)0.000000

表4

由表4得到相应的线性模型为:△2TCNP =12.50935+0.418768×△2TGDP

模型的F 统计量为198.7807,F 统计量的概率为0,表明模型的各变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对模型的残差序列做一阶序列相关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的LM 值为1.4212,相应的概率为0.2332,由此判定所估计的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线性模型设定正确。就线性模型的一般意义而言,二价差分后的TGDP 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最终消费增加0.418768个单位,即边际消费倾向为0.418768。

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度的变动两个方面。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较为具体地反映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它表明消费需求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重的一种比例关系。若r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h 表示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长率,m 表示资本形成的增长率,n 表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增长率,则有:

r =α+α1h +α2m +α3n

其中α为没有包括在模型中的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其贡献率为α;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α1h ,资本

形成的贡献率为α2m r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α3n r

。根

据我国1978-2009年统计数据(按现行价格),计算得到1979-2009年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如表5。

由表5可知,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除1990、2002、2003、2004和2006年低于50%外,其余各年均高于50%,说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额中,消费需求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

图1消费需求对TGDP 的贡献率

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

09由图1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投资和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度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常表述拉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它以贡献率作为权数乘报告期TGDP 的增长速度,即:

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度=α1h ·△TGDP ×100%

利用我国1978-2009年现行价格统计数据,计算得到1979-2009年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度如表6。

表61979-2009年消费需求对TGDP 的拉动度

年份拉动度%年份拉动度%年份拉动度%197911.081990 5.212001 5.5419808.93199110.402002 4.5819817.39199213.882003 5.141982 6.61199317.1620047.981983 6.96199421.0720058.25198410.96199516.1320068.62198514.78199612.26200710.5319868.771997 6.0420089.9619879.051998 4.502009

5.44

198816.391999 4.931989

8.46

2000

6.64

从计算的各年拉动度看,在1996年以前拉动作用波动较大,最低为5.21,最大为21.07;但从1997年开始波动较小,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其作用在逐渐增强。但到2009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拉动作用明显降低。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表明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就我国而言,这种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需要通过对二者的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相应的结论。利用消费需求和支出法计算的国内

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使用不同阶滞后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7。

表7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滞后长度

原假设

F 检验的P 值LM (1)检

验的P 值

AIC 值结论

1TGDP 不是TCNP 的格兰杰原因0.151760.00582318.46824不拒绝

TCNP 不是TGDP 的格兰杰原因0.495230.00046020.18989不拒绝2TGDP 不是TCNP 的格兰杰原因0.002850.20284517.94015拒绝TCNP 不是TGDP 的格兰杰原因0.001680.77468719.56875拒绝3TGDP 不是TCNP 的格兰杰原因0.048110.17554717.89252拒绝TCNP 不是TGDP 的格兰杰原因0.019150.99560919.44697拒绝4

TGDP 不是TCNP 的格兰杰原因0.026520.10217417.85557拒绝TCNP 不是TGDP 的格兰杰原因0.053960.01792719.60397不拒绝

由表中检验的结果看,模型滞后1阶的F 检验P 值大于5%的显著水平,TGDP 不是TCNP 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分别为0.15176,TCNP 不是TGDP 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49523,在给定5%显著水平的情况下,该两个原假设均不能被拒绝;对模型随机干扰项1阶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的结果P 值均小于5%,模型均存在严重的序列相关性。模型滞后2阶和3阶的F 检验P 值均小于5%的显著水平,TGDP 不是TCNP 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分别为0.00285和0.04811,TCNP 不是TGDP 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00168和0.01915,在给定5%显著水平的情况下,该两个原假设均被拒绝,即认为消费需求和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确实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五、结论

文章利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数量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1)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因素分析中,消费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2)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阶差分后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18768。

(3)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也表明,消费需求的增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也是影响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即认为消费需求和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确实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因此,在我国的宏观经济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需求的稳定、协调发展,从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1).[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2).[3]张晓峒.Eviews 使用指南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1).[4]吉敏全.青海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2005,11.[5]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9.

中国3d模型行业供求分析:国内市场需求(上海环盟)

中国3d模型行业供求分析:国内市场需求

供求分析:国内市场需求 (2) 4.1 市场特点 (2) 4.1.1 3D模型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2) 4.1.2 市场的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 (2) 4.2 需求规模 (3) 4.2.1 2013-2018年3月中国3D模型产品需求规模及增速 (3) 4.2.2 3D模型市场饱和度 (3) 4.2.3 影响3D模型需求规模的因素 (4) 4.2.4 3D模型市场潜力 (5) 4.2.5 2018-2022年中国3D模型产品需求规模及增速预测 (5) 4.3 需求结构 (6) 4.3.1 用户结构 (6) 4.3.2 产品结构 (6) 4.4 区域市场 (7) 4.4.1 区域市场分布情况 (7) 4.4.2 重点省市3D模型产品需求规模及占比 (8) 1

2 供求分析:国内市场需求 4.1 市场特点 4.1.1 3D 模型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期(也叫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3D 模型行业的发展和其他行业发展一样都要有一个自己的生命周期,总体而言,中国的3D 模型行业发展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3D 模型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预计随着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提升以及产业化推广的加快,中国的3D 模型在未来几年将逐渐步入成长发展时期。 图表- 1:3D 模型行业周期分析 4.1.2 市场的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 我国3D 模型产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聚集区、京津聚集区、珠三角聚集区及西三角聚集区五大区域。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信息产业发达、信息化基

浅谈主变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

浅谈主变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摘要: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及工作原理作了简单介绍,同时提出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具有简单、可靠、动作正确率高,受弧光及接地电阻影响小,不受负荷及振荡影响,这些优点都只能在选择适当合理的运行方式并正确的整定才能得到发挥。 关键词:中性点小电阻接地零序电流保护 0引言 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能总储量约8.98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5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的40%。做为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锡林郭勒盟,正是抓住了风电快速发展这一时机,风能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然而风力风电的迅猛发展也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主变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后,零序电流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工作原理 1.1接线方式风电场主变低压侧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时,若主变为y0接线,其中点可接接入电阻(见图1a);若为△接线,则需外加接地变压器造成一个中性点(见图1b、c、d)。外加接地变压器零序阻抗要小,其接线为y0/△或z;接地电阻可以直接接在y0/△或 z 接线的高压侧中性点,也可以接在 y0/△接线低压侧开口三角上。 1.2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基本原理接地变压器作为人为

中性点接入电阻,接地变压器的绕组在电网正常供电情况下阻抗很高,等于励磁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绕组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而绕组对正序、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对于零序电流呈现较低阻抗,因此,在故障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在中性点接入ct,将电流检测出来送至电流继电器,就可以进行有选择性快速保护。另,接入电阻rn,能有效抑制接地过电压。中性点接入电阻rn后,电网中的c0与rn 形成一个rc放电回路,将电弧接地累的电荷按e-t/r(r=3r0c0)规律衰减。这样,就能有效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提高保护动作的快速性和灵敏性;为降低中压系统的绝缘水平提供可能,并能较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另外,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正常运行中,由于中性点接地电阻的强阻尼作用,中性点位移远小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中性点位移电压(约为1/5左右)。 2.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 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具有简单、可靠、动作正确率高,受弧光及接地电阻影响小,不受负荷及振荡影响,这些优点都只能在选择适当合理的运行方式并正确的整定才能得到发挥。为了用好零序电流保护,提出下列原则: 2.1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应基本保持不变 (1)变电所只有一组变压器,如果是接地运行,则接地点不应断开。 (2)变电所只有二组变压器,如果不都是自耦变压器,则应只将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迅速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由于分配机制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达到稳定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旨在对近几年,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本文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和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并找到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回归;Eviews

目录 摘要.................................................................. II 前言. (1) 1 问题的提出 (2) 2 经济理论陈述 (3) 2.1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理论假说 (3) 2.2有关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 (4) 3 相关数据收集 (6) 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9) 5 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10) 5.1计量经济的检验 (10) 5.1.1模型的回归分析 (10) 5.1.2拟合优度检验: (11) 5.1.3 F检验 (11) 5.1.4 T检验 (12) 5.2 计量修正模型检验: (12) 5.2.1 Y与的一元回归 (13) 5.2.2拟合优度的检验 (13) 5.2.3 F检验 (14) 5.2.4 T检验: (15) 5.3经济意义的分析: (15) 6 政策建议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培训需求分析的六种模型

一、Goldstein三层次模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L·Goldstein、E·P·Braverman、H·Goldstein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将培训需求评价方法系统化,构建了Goldstein三层次模型。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培训需求分析看成了一个系统,进行了层次上的分类,通过将组织、任务、人员的需求进行整合,使得培训需求更加全面化,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化。该模型将培训需求分析分成了三个部分: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图如图2-2所示: 图2-2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图 1、组织分析 组织层次的分析将组织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同时考察那些可能对组织目标发生影响的因素。组织的需求分析由人力资源分析、效率指标分析和组织气氛分析三部分组成。 人力资源分析将组织目标表现为人力资源的需求、技术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制定的计划。培训将在实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效率指标分析针对目前组织的效率状况。常用的效率指标包括工资成本、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设备利用情况等。首先确定这些指标的标准,然后评估实际的组织效率状况,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培训需求。 组织气氛分析用于描述组织气氛是否适宜,员工各方面的工作感受如何。如果通过分析发现差距很大并且影响到大部分员工时,就有必要引进培训来解决。 2、工作分析 组织分析旨在从全局上把握整个组织与工作群体的培训需求,属于较为全局性的层面,而针对每项具体工作的具体培训需求,必须通过工作层次的分析才能加以识别。

进行工作分析时,首先应掌握以下三方面的信息:每项工作所包含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个人特质等;衡量该工作的可接受的绩效标准。 这些信息可以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规范、标准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跟踪等手段从企业内部获得一手资料,从中识别和收集。 接着对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工作现状进行评价。评价手段包括资料调查、行为观察、表现记录分析、舆论调查、访谈、典型事件分析、技能考核等。 通过现状与标准的比较,识别差距、分析原因,就可以确认相应的培训需求。 3、人员分析 个人层次的分析针对每一位员工个体进行,最终落实到“谁需要培训”以及“需要哪些培训”上。个人分析的内容包括:员工实际工作绩效与该工作可接受绩效标准的差距及其原因(当前培训需求);员工对每项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该项技术所需熟练程度的差距及其原因(将来的培训需求)。 分析手段可采用观察、记录分析、资料调查、技能考核等。此外,员工的自我评价也是收集个人需求信息的重要来源。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在培训需求分析中的运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模型虽然考虑了企业战略、组织资源对培训需求的影响,但是忽略了行业政策、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2、模型对人员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员工绩效现状与理想水平的差距上,关注的是员工“必须学什么”以缩小差距,而没有重视“员工想学什么”。 3、模型很难找到具体可操作的分析方法,缺乏简单有效的识别工具。 二、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将“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称为缺口,并依此确定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培训内容,这就是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有三个环节: 1、发现问题所在。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就是问题,问题存在的地方,就是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改善的地方。 2、进行预先分析。一般情况下,需要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初步判断。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详细版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潘省初

第一章 绪论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 n i i Y Y n ==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 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 5.1074 130 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略,参考教材。

请用例中的数据求北京男生平均身高的99%置信区间 N S S x = = 4 5= 用 =,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故99%置信限为 x S t X 005.0± =174±×=174± 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至厘米之间。 25个雇员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周薪为130元,试问此样本是否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原假设 120:0=μH 备择假设 120:1≠μH 检验统计量 () 10/2510/25 X X μσ-Z == ==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 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某月对零售商店的调查结果表明,市郊食品店的月平均销售额为2500元,在下一个月份中,取出16个这种食品店的一个样本,其月平均销售额为2600元,销售额的标准差为480元。试问能否得出结论,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假设 : 2500:0=μH 备择假设 : 2500:1≠μH ()100/1200.83?480/16 X X t μσ-= === 查表得 131.2)116(025.0=-t 因为t = < 131.2=c t , 故接受原假 设,即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没有发生变化。

计量经济学经济模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量因素分析 2010级工程管理赵莹 2010002711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拉动作用。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市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我选取了全国1990年-2009年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详 一、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 导入数据后得到下表:

表2 由表2可知,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550.78004.0023.0403.0?3 21-+-=X X X Y (0.046) (0.016) (0.006) (50.521) t= (8.743) (-1.442) (0.802) (-1.555) 999564.02=R 999483.02=R F=12239.64 n=20 D.W.=0.9217 二、异方差性的检验 用怀特检验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得出下表:

表3 由表3可知,35292.11n 2 =R ,由怀特检验,在α=0.05的情况下,查可 知92.16905 .02 =)(χ >35292.11n 2=R ,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三、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由表2中结果可知D.W.=0.9217,D.W.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n=20,k=2,查表得20.1d =L ,41.1d =U ,由于0

计量经济模型选择分析报告

关于计量经济模型选择问题的初探 An Tentative Inquiry Into The Selection Of The Econometrical Models 经济学院数理经济研究所 2004级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鹏 摘要:本文试图介绍计量经济学一些常用模型的函数形式,并且以计量软件SPSS作为分析工具,以拟合优度作为评判标准,来讨论最优的经济计量模型的选择问题。 关键字:计量经济模型,SPSS,拟合优度 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特别是初学者,通常首先想到的是选取线性回归模型。这种做法虽然能把问题简单化,使之易于处理,甚至有时候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但总的来说,由于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这么做,并不能比较准确地对客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进行模拟。在实际运用中,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把所有计量模型的设定问题,都采用线性的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比如把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直接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去处理,这样得到的回归方程是无效的。用它来进行经济分析、政策评价和经济预测,则没有丝毫价值,甚至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依据直觉和经验,建立与实际样本数据拟合较好的函数,再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使我们的成果与现实尽可能的接近。 本文试就对如何通过经济理论和经验,并借助计量软件进行模型的选择给

予一般的说明。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几种函数形式。 (1)线性模型(Linear )。它的一般形式是: 12y x ββ=+ (1) 线性函数我们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里我们不作过多介绍。 (2)抛物线模型(Quadratic )。抛物线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212y x x βββ=++ (2) 判断某种现象是否适合应用抛物线,可以利用“差分法”。其步骤为:首先将样本观察值按x 的大小顺序排列,然后按以下两式计算x 和y 的一阶差分t x ?、t y ?以及y 的二阶差分2t y ?。(其中1t t t x x x -?=-; 1t t t y y y -?=-;21t t t y y y -?=?-?)当t x ?接近于一常数,而△2t y ?的绝对值接近于常数时,Y 与X 之间的关系可以 用抛物线模型近似加以反映。 (3)对数函数模型(Logrithmic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其方程形式为: 01ln y x ββ=+ (3) 对数函数的特点是随着X 的增大,X 的单 位变动对因变量Y 的影响效果不断递减。 (4)立方模型(Cubic )。其一般形式为: 230123y x x x ββββ=+++ (4) 其扩展形式是多项式模型。当所涉及的自变量只有一个时,所采用的多项式方程称为一元多项式,其一般形式为: 2012p p y x x x ββββ=+++??????+ 多项式模型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根据数学上级数展开的原理,任何曲线、曲面、超曲面的问题,在一定的围都能够用多项式任意

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学术探讨# 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李子奈刘亚清 内容提要:本文对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解析,指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模型理论体系,包括基于研究对象和数据特征而发展的微观计量经济学、基于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而发展的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基础而发展的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基于非设定的模型结构而发展的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并对每个分支进行了扼要的描述。最后在/交叉与综合0的方向上提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的研究前沿领域。 关键词:经典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已经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体系。一般认为,可以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将计量经济学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和现代计量经济学(Mo dern Eco no metr ics),而现代计量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四个分支: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Tim e Ser ies Econo metrics)、微观计量经济学(M-i cro-econometrics)、非参数计量经济学(Nonpara-m etric Econometrics)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Panel Data Eco nom etrics)。这些分支作为独立的课程已经被列入经济学研究生的课程表,独立的教科书也已陆续出版,应用研究已十分广泛,标志着它们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已经成熟。 据此提出三个问题:一是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地位问题。既然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已经成熟,而且它们都是在经典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那么经典模型还有应用价值吗?是不是凡是采用经典模型的研究都是低水平和落后的?二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的发展导向问题。即它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三是现代计量经济学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基点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正确评价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水平,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是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所谓/问题0,包括研究对象和表征研究对象状态和变化的数据。研究对象不同,表征研究对象状态和变化的数据具有不同的特征,用以进行经验实证研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既然不同,已有的模型理论方法不适用了,就需要发展新的模型理论方法。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用图1简单地描述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与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 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以期对未来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分析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础地位,明确它在现代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卢卡斯批判0的实质进行讨论;然后依次讨论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回答它们是以什么问题为导向,以什么为目的而发展的;最后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的分解与综合0为题,讨论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以及从对我国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22 )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01,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基础研究)的资助。

市场研究分析模型

市场研究分析模型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4C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s)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1990年,美国学者劳朋特(Robert Lauteer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理论 4C分别指代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 1.Customer(顾客)主要指顾客的需求 企业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时,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客户价值(Customer value)。 2.Cost(成本)不单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说4P中的Price(价格) 它还包括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亦能够让企业有所盈利。此外,这中间的顾客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其货币支出,还包括其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购买风险。 3.Convenience(便利),即所谓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

4C理论强调企业在制订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方便。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户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Communication(沟通)则被用以取代4P中对应的Promotion(促销) 4C 认为,企业应通过同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这不再是企业单向的促销和劝导顾客,而是在双方的沟通中找到能同时实现各自目标的通途。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h相比,4Cs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①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②4Cs理论虽然已融入营销策略和行为中,但企业营销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不同企业至多是个程度的差距问题,并不能形成营销个性或营销特色,不能形成营销优势,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 ③4Cs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求是无界限的。只看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这是4Cs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需求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需求分析 一. 填空题 1.需求分析的步骤, , , 。 2.需求分析阶段需编写的文档有,,。 3.系统规格说明,数据要求,, ,这四份文档资料是在书写文档阶段必需完成的。 4.在书写文档阶段,数据要求主要包括通过需求分析建立起来的,以及描绘数据结构的层次方框图。 5.对于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数据,其数据域应包括, , 和数据结构。 6.数据内容即是。 7.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子功能,并确定, 就属于横向分解。 8.软件需求的逻辑视图给出, 而不是实现的细节。 9. 功能一般用, 来表示。 10.结构化分析方法是, 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描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工具有,,,判定表,判定树。 12. SA方法中自顶向下的分析策略主要是和。 13.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14.数据流图的特性,,,。 15.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16.分析员通过需求分析,逐步细化对软件的需求,描述软件主要处理的,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转化为,和的数据与功能表示。 17.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 18.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19.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图形工具有,,。20.需求分析应交付的主要文档是。 二. 选择题 1.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A.软件做什么B.用户使用界面C.输入的信息D.软件的规模 2.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3. 需求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技术文档之一是非曲直()。 A.项目开发计划 B.设计说明书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常用模型

市场分析常用模型 1、PEST分析——从外部宏观角度分析。PEST 为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 Political(政治), Economic(经济), Social(社会) and Technological (科技). 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PEST要求高级管理层具备相关的能力及素养。 2、SWOT分析——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3、SLEPT分析——企业对于国际环境的检测。SLEPT分析,即对影响企业的社会的(Social)、法律的(Legal)、经济的(Economic)、政治的(Political)和技术的(Technology)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PEST分析与外部总体环境的因素互相结合就可归纳出SWOT分析中的机会与威胁。PEST/PESTLE、SWOT 与 SLEPT 可以作为企业与环境分析的基础工具。 竞争分析 4、波特五力模型——用于企业竞争战略规划。波特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5、战略钟模型——分析企业战略选择的一种工具。战略钟模型(SCM)是由克利夫·鲍曼(Cliff Bowman)提出的,"战略钟"是分析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一种工具,这种模型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咨询顾问提供了思考竞争战略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方法。 6、三四规则矩阵——用于分析一个成熟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地位。在一个稳定的竞争市场中,参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一般分为三类,领先者、参与者、生存者。优胜者一般是指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可以对市场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如在价格、产量等方面;参与者一般是指市场占有率介于5%~15%之间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不能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它们是市场竞争的有效参与者;生存者一般是局部细分市场填补者,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都非常低,通常小于5%。

14种宏微观经济分析模型

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被解释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解释变量)的具体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各种统计检验,并从影响某一特定变量的诸多变量中找出哪些变量的影响显著,哪些不显著。利用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来预测或控制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值,并给出这种预测或控制的精确程度。 其用意:在于通过后者的已知或设定值,去估计和(或)预测前者的(总体)均值。 时间序列模型 对某一个或一组变量x(t)进行观察测量,将在一系列时刻t1, t2, …, tn (t为自变量)按照时间次序排列,并用于解释变量和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企业竞争模拟中市场需求预测模型解析

52 2011.10 2011年10月经管空间 企业竞争模拟中市场需求预测模型解析 文/涂帅华 王滢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竞争模拟中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决策支持作用,通过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回归分析并研究可量化的变量对需求的影响,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模型。分析发现,这些变量对需求的影响呈现一定规律;而且部分变量在一定范围内与需求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企业竞争模拟;Eviews;市场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52-02 依附于企业竞争模拟软件的企业竞争模拟是由学生组成3—5人的团队,进行虚拟企业经营,从而了解企业运营相关知识的实践课程。市场驾驭能力是决定经营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是每个决策者关注的热点。不少实战经验丰富的决策者利用经验和感觉来确定市场需求量,本文以计量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实战经验预测分析市场需求,更准确地描述市场需求与各变量的内在联系。 一、企业竞争模拟简介 企业竞争模拟(B U S I M U)是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其文等几位老师共同研发,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竞争环境,参与者组成虚拟的企业,在模拟的市场环境里进行经营决策的训练。[1]其决策分为五个板块:生产运筹、供应安排、市场营销、投资规划以及财务,共69个决策量。半数以上决策量属于市场营销,说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表现为市场驾驭的难度。市场的驾驭主要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把握和市场需求的预测。笔者下面根据比赛所获以及赛后总结探讨一下关于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应用。 二、利用Eviews回归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Eviews回归模型的数学原理是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未知参数最小二乘估计向量,再根据拟合优度、置信区间和F检验等检验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性水平。若回归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则可应用于预测未来;反之,则利用价值不大。程序如下: 1、获取样本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h t t p://b u s i m u.g s m.p k u. https://www.doczj.com/doc/b4554474.html,/网站,2011年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半决赛1889赛区北京工商大学代表队第1市场A产品。选择这部分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由于比赛中的市场消息是一个描述性变量,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笔者无力将其量化。1889赛区第1市场A产品受市场消息产生的影响较小,选择这部分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随机干扰项对模型准确度的影响。 2、明确目标变量和影响变量 企业生产供应商品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并从中获利,根据经济学基本规律,需求决定供给。企业生产运营中通过对需求的预测确定生产供应商品的数量,因此需求才是决定性的目标变量。由此确定目标变量为:需求(Y)。 根据比赛规则说明,需求的影响变量非常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数值变量(商品价格、广告费、促销费、产品等级和市场份额)、可量化的非数字变量(广告的滞后效应、市场扩容和季节变动)、不可量化的描述性变量(市场消息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数值变量以及可量化的非数值变量——这些与需求变动有明显规律的变量——与需求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值变量中的商品价格、广告费、促销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影响需求。市场扩容和季节变动都以时间为轴线,对需求的影响依附于期数反映。由此确定影响变量为:期数(X1)、商品价格、广告费和促销费的绝对量(X2、X3、X4)和相对量(△X2、△X3、△X4)、滞后广告(X5)、产品等级(X6)、市场份额(X7)。 通过数据观察和实战经验总结部分影响变量的规律如下:(1)市场扩容为每期2单位/企业,季节变动周期性影响市场扩容量,春季和秋季为旺季(设第1期为春季),扩容为3单位/企业;将市场扩容和季节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合并得:2.5×X1+(1-(-1)X1)/4。(2)广告的滞后效应为短期效应——本期广告按照一定比例对下期需求产生影响,对此后各期影响甚小。(3)市场份额不直接影响需求,而是通过总体需求在竞争者中的重新分配影响对个体竞争者的需求,其分配机制:市场份额未达到平均市场份额的企业部分需求会转移到市场份额大于平均市场份额的企业;总结其公式:某参数×(总体市场需求/市场同类竞争者数量)×(该企业上期X7-平均市场份额)。 3、确定目标变量和影响变量的相关关系 根据决策者的角色不同,可将样本数据分为两部分来确定目标变量和影响变量的相关关系。前8期为第一部分,由比赛组织者模拟,不存在相对量的影响,可用于确定X1、X2、X3、X4、X5和X6的影响系数。后7期为第二部分,由各参赛者模拟,不同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参差不齐、风格迥异,个体决策结果差异较大,增加相对量的影响;以这部分数据和第一部分分析结果作为基础,可确定△X2、△X3、△X4以及X7的影响系数。 (1)第一部分(1—8期) 首先确定目标变量和影响变量的相关关系为线性还是非线性。根据样本数据中前8期数据,利用E v i e w s分析可得,无相对量影响的需求(Y1)与各影响变量整体表现为明显的线性关系;但是观察各影响变量的P r o b.值大部分都大于0.05,可见其系数并不准确,其原因可能是由于X1来自两个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Y1并不表现出线性关系。剔除 X1对模型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如图1:

什么是经济分析

什么是经济分析编辑 经济分析是指西方经济学中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体系它借助生产者利益优化模型所进行的边际效率分析其结果是在活动水平上进行财务方面的核算如计算现金流量核定资产平衡状况以及编制现金流平衡表 经济分析种类 2以内容性质为标准编辑 综合性经济分析 又称全面性经济分析或系统性经济分析它是对特定部门或单位在特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根据各项经济指标和有关资料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书面分析这种实用文书重在通过综合性的分析研究以揭示生产与经营等活动中本质性与普遍性的基本规律 专题性经济分析 即根据实际经济活动的需求就生产经营或管理中的某种重要的或关键的问题所作的专门性的书面分析此类实用文书重在针对某种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的分析研究以便及时掌握其内在规律 单项性经济分析 即针对经济活动中特定单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所作的书面报告如成本分析产量分析质量分析利润分析等 3以涉及范围为标准编辑

部门性经济分析 即特定经济部门对所辖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分析报告 法人性经济分析 即工厂商店等经济法人实体对自身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分析报告即特定经济部门对所辖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分析报告 局部性经济分析 即经济法人内部的局部性单位例如车间班组科室等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或管理活动所作的分析报告 4以领域大小为标准编辑 宏观性经济分析 即从更大范围的全局角度对国家或某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所作的纵横分析微观性经济分析 即从一个局部或某一门类的角度对特定的具体经济活动所作的具体分析 按照其他标准经济分析还可划分为其他类型例如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定期性经济分析和不定期经济分析以分析者为标准可分为群众性经济分析专业人员经济分析和单位性经济分析等 5经济分析评价指标编辑 经济净现值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 (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0.00) 1.软件开发人员开发软件产品的依据应该是______。 (分数:1.00)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标准说明书 D.项目合同 解析:[解析] 软件开发人员应该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软件产品,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2.在DFD建模方法中用平行四边形表示的基本对象是______。 (分数:1.00)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处理 解析:[解析] 数据源及数据终点表示当前系统的数据来源或数据去向,可以是某个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它处于当前系统范围之外,所以又称它为外部项,其图形符号用平行四边形表示,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选项B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选项D处理用矩形框表示。 3.在DFD建模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______。 (分数:1.00)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处理√ 解析:[解析] 在DFD建模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的是处理。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选项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用平行四边形表示,选项B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 4.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下列不属于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优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用图形化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系统功能 B.可避免过早陷入具体细节 C.图形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D.从局部或子系统开始分析问题,便于建模人员了解业务模型√ 解析:[解析] 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①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②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如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③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④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⑤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5.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依据应该是系统功能模型和______。 (分数:1.00) A.软件需求说明书√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标准说明书 D.项目合同 解析:[解析] 评审的依据主要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需求说明书中描述的内容,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中国玩具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玩具市场现状分析 让孩子开心的,除了食品、游戏、就是各种玩具礼物了。数据显示:2016 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而互联网金融平台“挖财”的记账数据显示,2016年有娃家庭在宝宝身上的平均花费高达31859元,其中玩具消费为1804元,较2015年增长了30%。与全国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对比,有娃一族的宝宝消费是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倍。难怪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在选择不生育的女性中,74%因为经济负担严重而放弃生娃。 此外,2016年宝宝玩具人均开销1804元,较2015年上涨了30%,明显高于Array。 亟需直面国际玩具新标准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的同时,新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量也在不断攀升。今年第一季度,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产自中国的非食品类消费品发布通报信息共计257 例,其中玩具类产品116例,占比近45.14%。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玩具产品通报36例,占总玩具通报量的31.03%。其中,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是对我国玩具通报的主要国家,分别占13例、7例和7例。 自2016年9月1日起,我国取消玩具、童车、儿童用安全座椅在内的15个商品类别的出口法定检验检疫。意味着出口玩具企业或其发货人、代理人无需再持由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出境通关单》即可向海关申办出口手续。由于玩具生产企业存在行业门槛偏低、中小微企业数量居多、缺乏技术和人才等特点,再加上国外层出不穷的的玩具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出口玩具在国外屡遭通报,或不准销售,或采取扣关等措施,致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计量经济学数据建模分析

计量经济学数据建模分析 一、研究意义 试找出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和外汇储备量二者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之间的关系,特此搜集了1985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进一步分析三者的关系,即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和外汇储备量对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有何影响。 二、计量模型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影响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的变量很多,在此只通过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和外汇储备量这两个变量来进行分析影响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的因素。 (二)理论模型的建立 建立一个二元的线性回归模型,即Y=β 0+β 1 X 1 +β 2 X 2 +μ Y: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X 1 :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 X 2 :外汇储备量。 通过这个建模来分析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和外汇储备量对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的影响。 (三)数据收集 该数据选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并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列,数据完整、精准、可靠。 年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外汇储备量实际利用外资情况1985 11.16 26.44 47.60 1986 11.89 20.72 76.28 1987 16.48 29.23 84.52 1988 18.13 33.72 102.26 1989 22.12 55.50 100.60 1990 26.04 110.93 102.89 1991 36.09 217.12 115.54 1992 65.85 194.43 192.03 1993 68.00 211.99 389.60 1994 79.88 516.20 432.13 1995 96.72 735.97 481.33 1996 102.73 1050.29 548.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