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药药剂学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编号:ZH21303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总学时72、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20)

学分:4

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

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中药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医疗密切相关,也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为今后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要保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药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继承传统药剂与发展现代剂型相结合,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在新内容上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扩展,如超细粉碎,超临界流体提取,半仿生提取,超声提取,絮凝沉淀,大孔树脂吸附,超滤,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一步制粒,凝胶剂,巴布剂,灌肠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等等。充分反映了中医药的新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本门课程大致分为4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调剂”;第二部分以“药剂制备基础”为主,配合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剂型;第三部分为“中药剂型”,基本上按液体、半固体、固体、气体剂型顺序编排;第四部分为“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制剂与疗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利用图表、实物、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技能训练中强调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要坚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方针,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点,努力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中药药剂现代化发展,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由于本课程学时总数严重不足,为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在完成本大纲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前提下,讲课学时、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学顺序,可根据各学期情况适当调整。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特点;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药典、部颁标准与有关药事法规等)及其性质、特点与使用方法。

2.理解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中药药剂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和任务;剂型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

1.《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特点;

2.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3.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

4.《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本章习题要点:

1.中药药剂学的定义

2.中药药剂学研究和论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章药剂卫生(4学时)

教学要求:

⒈掌握中药药剂的卫生标准

⒉掌握常用的灭菌法及无菌操作

⒊掌握常用防腐剂的使用

⒋了解制剂中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剂的卫生标准、灭菌法、无菌操作、防腐剂的使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药剂卫生的重要性

2.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

3.制剂中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第二节制剂中常用的灭菌法及无菌操作

第三节中药制剂中防腐剂的使用

本章习题要点:

1. 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有何要求?

2. 制剂中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3. 灭菌、消毒、防腐的概念是什么?

4. 热压灭菌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粉碎、筛析与混合(2学时)

教学要求:

⒈掌握粉碎与筛析的含义和目的

⒉掌握常用器械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用器械与使用原则、筛析的含义;混合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粉碎

1.粉碎的含义和目的

2.粉碎的方法

第二节筛析

1.筛析的含义和目的

2.过筛器械与使用原则

第三节混合

1.混合的目的

2.混合的方法

本章习题要点:

1.“水飞法”与“加液研磨法”有何区别?

2.筛析的目的有哪些?

第四章散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以及含毒性药散、共熔散、含液体散、眼用散等的制备原则和方法;等量递升混合原则。

2.熟悉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查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散剂的制备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散剂的制备及检查

本章习题要点:

1.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2.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第五章浸提、分离与精制(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浸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药剂中常用的浸提方法及其应用;药剂中常用的精制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滤过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应用;影响浓缩的因素,药剂中常用的浓缩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干燥的因素,药剂中常用的干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2.熟悉浸提、分离、浓缩、干燥的目的;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了解药剂中常用溶剂;药剂中浸提、分离、浓缩、干燥的常用设备及其性能和使用保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浸提与精制的方法、浸提与精制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溶媒

第二节浸提

1.浸提原理

2.浸提方法与设备

第三节精制与分离

1.精制方法

2.分离的方法

本章习题要点:

1. 浸提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 精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 影响植物药浸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六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影响浓缩的因素,药剂中常用的浓缩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干燥的因素,药剂中常用的干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2.浓缩、干燥的常用设备及其性能和使用保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浓缩与干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浓缩与干燥的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提取液的浓缩

1.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2.各种浓缩的方法、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干燥

1.干燥的基本原理

2.影响干燥的因素

本章习题要点:

1. 蒸发与蒸馏有何不同?

2. 蒸发与干燥在制剂中作用?

第七章浸出药剂(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汤剂、煮散、茶剂、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的制备方法与操作关键。

2.熟悉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及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浸出药剂质量要求及控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浸出剂型种类

1.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2.汤剂、煮散与茶剂

3.合剂、口服液剂

4.糖浆剂

5.煎膏剂

6.药酒与酊剂

本章习题要点:

1.汤剂制备的关键是什么?

2.酒剂与酊剂有何异同?

3.何为单糖浆?在制剂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4.煎膏剂制作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第八章分散技术与液体药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分散体系的基本理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药剂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溶机制;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稳定性;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型药剂、乳浊液型药剂、混悬液型药剂的特点、制法与质量要求。

2.熟悉分散技术在药剂中的应用;溶解、增溶、助溶、乳化、混悬的概念;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质量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辅料与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辅料

2.表面活性剂

第二节增溶,乳化,混悬

1.增溶

2.乳化

3.混悬

本章习题要点:

1.何为增溶、乳化、混悬?

2.表面活性剂分为哪几类?常用的是哪些?

3.辅料在药剂中有何作用?

第九章注射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药注射剂、输液剂、粉针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过程和器械的构造、性能及使用;热原的性质、污染途径及除去方法。

2.熟悉注射剂常用溶剂的种类;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及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及精制法;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及选用;注射剂容器的种类、质量要求及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热原的含义、基本组成、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及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热源

第三节注射剂溶媒

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

第五节注射剂的容器

第六节注射剂的制备

本章习题要点:

1. 注射剂的优缺点有哪些?

2.质量标准的主要控制哪些方面?

第十章片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片剂常用赋形剂的种类、性质和应用;中药片剂的一般制法。

2.熟悉压片机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要求与工艺;片剂的质量检查。

3.了解片剂形成的理论;肠溶衣崩解或溶解机制与质量控制;片剂新产品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片剂制备方法、片剂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片剂的赋形剂

第三节片剂的制备

第四节片剂的质量检查

本章习题要点:

1. 片剂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优缺点?

2. 片剂赋形剂的应用有何要求?

第十一章颗粒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类型颗粒型(冲剂)的制备方法与操作关键。

2.熟悉颗粒剂(冲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颗粒剂的含义、特点与类型、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颗粒剂的含义

2.颗粒剂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

1.各种颗粒剂的制法与举例

2.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本章习题要点:

1.颗粒剂与冲剂名称的区别与统一问题

2.颗粒剂的质量评定的项目、方法与要求

第十二章胶囊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胶囊剂制备方法、胶囊剂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胶囊剂的制法与质量评定

1.硬胶囊剂

2.软胶囊剂

本章习题要点:

胶囊有哪些灌装方法?

第十三章丸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水丸、蜜丸、浓缩丸、滴丸的含义与应用。

2.熟悉滴制法制备丸剂的过程;糊丸、蜡丸的含义、特点与制法;丸剂的包衣与质量检查方法。

3.了解丸剂包衣种类与方法;丸剂的首染与防首;包装与贮藏。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丸剂制备方法、丸剂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丸剂的制备方法

1.滴丸

2.水丸

3.蜜丸

4.浓缩丸

5.糊丸与蜡丸

本章习题要点:

1. 丸剂可分为哪几类?

2.水泛丸剂制备工艺主要步骤是什么?

第十四章外用膏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软膏剂、黑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及影响药物释放、穿透、吸收的因素;凝胶剂、巴布剂、糊剂、涂膜剂及透皮贴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软膏剂与黑膏药基质种类和性质。

3.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了解凝胶剂、巴布剂、糊剂、涂膜剂及透皮贴剂基质的种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外用膏剂制备方法、外用膏剂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软膏剂

第三节硬膏剂

第四节巴布剂

本章习题要点:

1. 外用膏剂可分为哪几类?

2.硬膏剂制备工艺主要步骤是什么?

第十五章栓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栓剂的含义、特点与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过程、操作要点,置换值的含义。

2.熟悉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栓剂的质量要求。

3.了解栓剂的发展简况;包装贮藏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栓剂的制备方法、置换值的含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栓剂的含义、种类

2.栓剂的发展及质量要求

第二节栓剂的制备

1.制备栓剂的工艺、设备

2.置换值的概念

3.栓剂的质量评定

本章习题要点:

1.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

2.置换值的计算

第十六章其他剂型(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气雾剂、膜剂、烟熏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

⒉熟悉影响膜剂、气雾剂、烟熏剂质量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几种剂型的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雾剂

1.气雾剂的含义、特点

2.制法及举例

第二节膜剂

1.膜剂的含义、特点

2.制法及举例

第三节烟熏剂

1.烟熏的含义、特点

2.制法及举例

本章习题要点:

1. 气雾剂、膜剂、烟熏剂各有何优缺点?

2. 气雾剂、膜剂、烟熏剂使用哪些辅料?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β-环糊精包合技术、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微型包囊技术;固体分散体成型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

2.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含义、作用特点、制备方法。

3.了解其他新技术(如磁性微球制备技术、前体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等)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包合技术、分散体成型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包合技术

1.环糊精包合技术

2.微型包囊技术

第三节固体分散技术与脂质体的制备

第四节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

第五节前体药物制剂与靶向制剂

本章习题要点:

1.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质量评定

2. 脂质体的含义、特点

第十八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及有效期的求解。

2.熟悉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及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常用的稳定化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药剂稳定性的重要性、影响药剂稳定性的因素与稳定化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剂稳定性

1.影响药剂稳定性的因素与稳定化方法

2.稳定性的考察方法

本章习题要点:

1.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成分化学结构和制剂工艺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有哪些?

第十九章药物的配伍变化(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药物配伍变化、用伍禁忌的含义;研究配伍变化的目的;药剂学配伍变化的内容;中药配伍禁忌与处理原则。

2.熟悉中药学、药理学及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3.了解溶液中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中药学的配伍变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药物配伍变化

1.中药学的配伍变化

2.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3.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第二节处理原则

1.配伍变化处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2.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本章习题要点:

1.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是什么?

2. 何谓药物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第二十章中药新药的研制(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新药的含义与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管理规定。

2.熟悉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程序与方法;新药报批程序;新药的监测管理及技术转让基本知识。

3.了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明确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法、新药含义与注册有关的技术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新药含义及其演变过程

2.新药注册申请

第二节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法

1.新制剂研究选题的原则与途径

2.选择剂型的原则

3.新药报批的基本要求

本章习题要点:

1. 中成药研究现状

2. 新药临床研究报批与新药生产报批有何不同?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考核方式以学习结束书面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实验内容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内容一部分,侧重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1.教材选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兆旺.中药药剂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

2.张兆旺.中药药剂学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3.范碧亭.中药药剂学. 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4. 杨明.中药药剂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大纲制定人:时维静

大纲审定人:刘汉珍

制定时间:2011年7月2日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中药药剂学任务: 1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 2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3积极寻找与开发药剂新辅料,以适应新制剂、新剂型,大品种二次开发的需要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制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粉碎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粉碎是指借机械力或其他方法将大块的固体物料碎成所需细度的颗粒或粉末操作的过程,或是利用其他方法将固体物料碎成微粉的操作。 药物粉碎的目的: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4为制备混悬液、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奠定基础 粉碎的方法: 1.干法粉碎:(每种粉碎的对象)①单独粉碎:贵重药材;毒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中药;质地坚硬不便与其他药物混合粉碎的中药。②混合粉碎:串料粉碎、串油粉碎、蒸罐粉碎。 2。湿法粉碎: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3。低温粉碎 4。超微粉碎 1柴田式粉碎机:适用于黏软、纤维性及坚硬中药的粉碎,但对油性过大的药料不适用 2万能磨粉:机使用于根、茎、皮类等中药,干燥的非组织性药物、结晶性药物及干浸膏等的粉碎。 3球磨机:适于粉碎结晶性药物、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药材的浸提物,对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可防止粉尘飞扬,对具有很大吸湿性的浸膏可防止吸潮 超微粉碎设备:流能磨又叫气流式粉碎机,适用于脆性及坚硬的矿物药料,但药料须预粉碎,可得到5um以下的均匀粉体 微粉的密度:密度系指单位容积物质的质量。 真密度:系指除去微粒内和粒子间空隙占有的容积后求得物质的容积,并测定其质量,经计算求出的密度称为真密度。真密度为该物质的真实密度,通常采用气体置换法求得。 粒密度:系指除去粒子间的空隙,但不能排除粒子本身的细小孔隙,测定其容积而求出的密度称为粒密度。因为液体不能进入微粒内部的微孔,所以可用液体置换法求出粒密度。 堆密度:系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堆密度所用的容积是指包括微粒本身的孔隙及微粒间空隙所占的总容积。 孔隙率:微粉中的孔隙包括微粒本身的孔隙及微粒之间的孔隙,孔隙率是指微粒中孔隙及微粒间所占容积与微粉容积之比。 散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剂型。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中药药剂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中药药剂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从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等方面对《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注重团队意识的塑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标签: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对中药品种的开发、生产、评价等各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在中药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应本着以学生为本,应社会所需,适当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思路 1.1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更新 随着中药药剂学基础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应及时地将中药药剂学领域的新进展乃至新的制药设备引入到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与学生共享,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提高。 1.2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 随着教学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授课中产生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做到善用、慎用多媒体,既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又应避免过于繁复,结合传统的板书进行理论授课,效果更为理想。 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重视与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建立起有关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制作涵盖中药药剂方面有关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各种相关的视频、flash动画及软件等内容,使学生从感性上深刻了解各中药剂型的制备过程。在实验课教学上,学生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剂型的详细制备过程,再通过实验课上教师对于关键问题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其对理论教学的理解。 1.3启发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课堂授课时,教师应重视启发教学,问题的选择应充分发挥中药药剂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联系较为紧密的实例,而将整堂课程内容完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 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 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 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 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绪论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药物传递系统/DDS)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中国的第一部药典是《唐本草》;新中国的第一部药典为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知识要点 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及其选择原则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基本形式。药物疗效主要决定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可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释放、吸收的影响。其选择原则为:①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②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 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与浸出制剂 名词解释 1.浸渍法:浸渍法是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的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3.汤剂: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4.酒剂:酒剂又称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5.酊剂:酊剂系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6.糖浆剂: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知识要点 1.湿法粉碎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即加液研磨法)。通常选用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的液体。湿法粉碎是因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的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 2.浸出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浸出制剂具备以下特点:①浸出药剂能保留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利于发挥药材的多效性;②作用温和持久,毒性较小;③减少服用量;④即可直接要用,又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⑤存在一些问题,变质、吸潮、结块;与西药比,作用不强,起效慢,服用量大。 浸出药剂的种类有:水浸出剂型,含醇浸出剂型,含糖浸出剂型,无菌浸出剂型,其他浸出剂型。 3.影响浸出的因素 ①药材粒度;②药材成分;③浸提温度;④浸提时间;⑤浓度梯度;⑥溶剂pH;⑦浸提压力;⑧浸提新技术的运用。 4.浸出方法的种类 ①煎煮法;②浸渍法;③渗漉法;④回流法;⑤水蒸气蒸馏法;⑥超临界流体提取法;⑦半仿生提取法;⑧超声波提取法。 5.渗漉法的操作方法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精选及答案0717-62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 精选及答案0717-62 1、根据《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以下需要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是()【单选题】 A.与市场上已有供应品种相同处方的不同剂型品种 B.中药配方颗粒 C.变态反应原以外的生物制品 D.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注意区分哪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备案,哪些不能备案。原规定是“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包括: 2、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负贵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和调整工作的机构为()【单选题】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家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

D.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考查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审批。注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颁布机构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应()【单选题】 A.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B.根据临床需要,随时增加总品种数 C.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制定 D.选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品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保护道地中药材的措施主要包括()【多选题】 A.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 B.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C.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 D.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考查《中医药法》对中药保护、发展和中医药传承的规定。 5、《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收购、经营、加工、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学院医药学系刘丽宁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核心专业课。本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理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淡化理论强化技能”为出发点,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加强与医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进校讲学。注重理实相结合,力求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型、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以“体现高职特色,强化技能操作”为要务。做到: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药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中药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中药药剂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外制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模块整合,主要有四大模块:基本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块、拓展知识模块、技能训练模块。各模块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相互 — 1 —

独立。每一模块中包含多个教学情景,每一教学情景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教、学、做)、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同时加大了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理实一体)、生产车间参观(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等。增强本课程的企业行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与技能培养的主线。 二、课程总标准 表1:课程总标准 — 2 —

中药制剂: 最全17种中药剂型

中药制剂:最全17种中药剂型知识点! 中药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不够方便,每次服用的时候都需要用水煎煮,这对治疗疾病造成一定的烦恼。但是,通过科学技术将中药制作成药剂使用就完全解决了这一点,让中药更加的完美。那么中药制剂的类型大家知道有哪些吗?让小编给大家普及下中药制剂的相关知识吧! 中药制剂 中药的历史已经长达千年之久,历代前贤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下,通过不断的中药剂型的创制和应用,并且积累了非常方法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今天中药剂型种类繁多的结果。通常传统的中药剂型有丹、酒、茶、锭、丸、散已经膏等,并且各自的特点各不相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剂型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除对传统剂型进行整理和提高,出现了浓缩丸、胶囊剂、微丸、口服液等剂型外,新的剂型不断出现,现代剂型如:片剂、注射剂、颗粒剂、滴丸等等。 现将中成药的常见、常用剂型简要介绍如下: 1.丸剂 丸剂是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根据粘合剂的不同丸剂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1)蜜丸: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通过蜂蜜为媒介将其充分粘合在一起制成蜜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4)浓缩丸:将所有的中药材或者部分重要的药材通过煎煮提取其煎液,然后和适量的辅料或者药物的细粉末等一起粘合成药剂即可。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中药药剂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探讨

中药药剂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探讨 中药药剂学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中药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较好,很多临床治疗中都应用到了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本文探讨的主要观点是我国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的思路。 标签:中药药剂学;研究进展;发展思路;探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作为指导,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的控制与运用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学科。目前,在我国的中药药剂学研究中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包括理论上以及技术上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1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点。 1.1建立了中药药剂学的创新平台。创新是每一个领域都需要的科学精神,在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中也需要创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以国家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实验室,并且发展前景相当的乐观。 1.2构建了中药特性的新技术体系,根据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以及成分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中药特性的新的释药技术,例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技术,经皮给药技术等。把这种复方制剂的中药运用在临床上的现象很多,而且临床效果不错。 1.3中药制剂成型的关键技术,与传统的中药制成剂的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制成剂的水平大有提高,像中药注射剂、经皮和黏膜给药制剂等都是现代中药制成剂中的关键技术。中药成分本身就比较复杂,再制作成药剂的难度就更加困难,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生产的控制技术,包括对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控制和在线监测的控制技术,对这些技术都要加大使用力度,提高制药工程的技术水平,提高中药制剂的产品质量和效果。 1.4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针对临床上的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已经重点开展在临床上效果不错的技术生产;加强现代中药的研发与产业化,开发一批疗效高、药效好的中药制剂[1]。 2 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发展成就 2.1中药药剂学的新理论首先是对中药粒子的设计研究成果。中药粒子的设计理念是”药辅合一”,是对特定工艺设计相关技术的总称。目前,在临床主要运用的是采用粒子的设计,制成了口腔溃疡散,这种药物与普通的制成剂相比,颜色更加的均匀,酸味降低,粒子表面的设计更加的人性化,减少了冰片的味道;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药药剂学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编号:ZH21303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总学时72、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20) 学分:4 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 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中药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医疗密切相关,也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为今后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要保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药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继承传统药剂与发展现代剂型相结合,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在新内容上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扩展,如超细粉碎,超临界流体提取,半仿生提取,超声提取,絮凝沉淀,大孔树脂吸附,超滤,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一步制粒,凝胶剂,巴布剂,灌肠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等等。充分反映了中医药的新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本门课程大致分为4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调剂”;第二部分以“药剂制备基础”为主,配合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剂型;第三部分为“中药剂型”,基本上按液体、半固体、固体、气体剂型顺序编排;第四部分为“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制剂与疗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2019 中药药剂学(标准习题答案)

中药药剂学 一.单选题(共20题,50.0分)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增加黏度 E、调节口味 5 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 A、Pb3O4 B、PbO C、KNO3 D、HgSO4 E、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形 8 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A、PH敏感脂质体 B、长循环脂质体 C、免疫脂质体 D、脂质体 E、热敏脂质体 9 气雾剂中抛射药物的动力是: A、阀门杆 B、弹簧 C、浸入管 D、推动钮

E、抛射剂 10 下列粉碎器械即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是: A、万能粉碎机 B、万能磨粉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 11 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12 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片剂的发泡剂的是: 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 13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高职中药制药专业使用) 前言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类中药制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生产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见习、实习及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图表、实物、图片、幻灯、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技能训练中强调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坚持中医药特色、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反映中药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努力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门课程总学时数为1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72学时;实验60学时。

1 、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允许教师作适当增减,但不得破坏教材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2 、大纲教学内容的顺序,允许教师根据各自的讲课习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损坏课程的系统性。 3 、大纲中规定的教学方法、实验,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大胆创新 注:中药制药专业另开设综合实验,可作为中药药剂学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补充和考查,通过综合实验,对中药制剂生产各环节进一步加深印象,更加明确生产工艺过程,是学习、巩固中药药剂学的必要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及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性质、特点。 2、熟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史、研究进展与方向;中药剂型的分类方法;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教学内容】 1、概述: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含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与任务;简介药剂学各分支学科;讲述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概念,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讲述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与方向。 3、药物剂型的分类:介绍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与特点,以及本教材编排的体例。 4、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详述《中国药典》的性质与作用;讲述药典外药品标准 (部颁药品标准、部颁药品卫生标准)的性质与作用,介绍其他国家的药典简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展示、介绍药典等各种法规性书籍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中药制剂生产区域的空气洁净技术 【目的要求】

2014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考试辅导(过关必背)

《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剂型选择 1~2分 9 小单元细目要点 (一)中药药剂学及其发展1.常用术语 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 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等术语 ☆ 2.历史回顾与现状 (1)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及中药制剂相关文献 (2)中药制剂剂型、技术、辅料研究与应用现状☆ (二)中药剂型的分类与选择1.中药剂型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及所涉及的剂型 2.中药剂型的选择 (1)剂型与疗效☆ (2)剂型选择基本原则 (三)药品标准药典、部(局)颁药品标 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1)药典的性质、作用 (2)《中国药典》的沿革、组成及相关内容 (3)部(局)颁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 1.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2.10大术语: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1.概念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 研究的对象:中药制剂 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 综合性技术科学 2.中药制剂的基本特点与要求 (1)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并能联系组方药物的成分与药理进行相关解析; (2)制剂工艺应关注组方药物尤其君药、臣药中有效部位或活性成分的转移率; (3)质量标准制定,除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要求外,应首选君、臣药中的有效或活性成分作为定性鉴别和含量控制指标,同时尽量考虑以多成分作为指标;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 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与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就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与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与诊断药品等。 4、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 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新药:就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就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 间。 8、串料: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陆续掺入,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 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她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她中药陆续掺入,经干 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 其她量多的药粉饱与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 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就是“套色”。 13、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就是: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 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 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14、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 论第一节概述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中药药剂学的任务归纳为:制备“安全、有效、稳定、均一”的制剂,符合:“三小、三效、三定、五方便”的原则。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定:定时、定位、定速(恒速)。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贮存、运输方便。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直接应用的成品。 2、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制剂的生产一般在药厂或医院制剂室中进行,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4、中成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5、处方药(简称PD)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 6、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简称OTC)。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乙类更安全,消费者选择更有经验和把握的药品。非处方药有其专有标识,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 7、新药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8、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法定处方,协议处方,医师处方经方、古方、时方、单方、验方、秘方等。第二节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一、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代产品 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常规制剂)特点是:给药次数多,血药浓度起伏很大,有“峰谷”现象。 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长效制剂)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药次数,血药浓度较平稳,克服了普通制剂“峰谷”现象。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药药剂学Z》作业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药药剂学Z”黄色背景为正确答案!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在注射液中可作为止痛剂和抑菌剂的是: [1分] B.苯甲醇 2. 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 [1分] B.采用GMP厂房生产 3. 为祛除注射剂中的氧气,常采用的措施除了: [1分] C.通入空气 4. 一般要进行乙醇含量检查的是: [1分] B.流浸膏剂 5. 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1分] C.卵磷脂 6. 白降丹的主要成分为: [1分] A.氯化汞

7. 加入冰糖、黄酒在胶剂制备中的操作过程为: [1分] E.浓缩收胶 8. 藿香正气水属于: [1分] B.酊剂 9. 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 [1分] B.流浸膏剂 10. 下列对等渗溶液论述错误的是: [1分] A.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11. 常用于毒性及刺激性药物的丸剂为: [1分] A.糊丸 12. 采用冷压法制备的是: [1分] E.栓剂 13. 适于少量单纯提取低沸点挥发油而不收集水溶性成分的叶、花、全草: [1分] B.水上蒸馏法 14. 使用时,能够产生温热刺激性的是: [1分] D.熨剂

15. 水丸的制备方法为: [1分] B.泛制法 16. 含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易: [1分] A.氧化 17. 醇溶液调PH法可驱除: [1分] A.鞣质 18. 下列错误论述胶囊剂的是: [1分] A.胶囊剂只能用于口服 19. 下列属于动态浸出的是: [1分] B.渗滤法 20. 不能作为片剂糖衣物料的是: [1分] B.丙烯酸树脂IV号 21. 下列不属于肠溶衣材料的是: [1分] B.丙烯酸树脂Ⅳ号 22. 含有Nacl、K2SO4、Ca(HCO3)2的水经过阳树脂后,树脂上吸附的离子是: [1分]

2014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2014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一)粉碎与过筛 内服:细粉 儿科、外用:最细粉 眼用:极细粉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01-0.1g:10倍散 0.001-0.01g:100倍散等量递增法混合 <0.001g:1000倍散 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 薄荷脑+冰片 樟脑+水杨酸苯酯 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 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 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4.眼用散剂 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 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合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 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 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 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大包装:热压 三、糖浆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二、煎膏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炼糖方法: 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 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二、分类和制备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考试试题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 拟考试试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共6分,) 1.知识产权 2.药品标准 二、选择题(本题共75分) A型题:每体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弧内,1.我国已成为世界医药生产大国是指() A.传统中药生产 B.化学药品制剂生产 C.化学原料药生产 D.生物制剂生产 E.进口原料生产 2.确保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 A.医药基础研究 B.医药应用研究 C.生产管理研究 D.市场竞争研究 E.新药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3.中药在中医临床治病用药中的特色是() A.复方为主,多成分入药 B.药物处方成分单一明确 C.单味中药处方为主 D.补益为主

E.新剂型为主 4.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应是() A.单味中药研究 B.复方药研究 C.提纯单一成分实验 D.剂型改造研究 E.药效研究 5.以为人类防病治病提供安全有效药品、增进人类健康为目标与活动的社会体系是()A.药学事业 B.药品生产 C.药品经营 D.经济事业 E.药事管理 6.药事管理是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药学事业的管理,其特点是() A.技术性强 B.专业性强 C.政策性强 D.学科互相渗透 E.体制性强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模式不断发展完善,逐步过渡转化向()A.行政管理模式 B.法制管理模式 C.经济管理模式 D.经验管理模式

E.技术网络模式 8.世界各国在药品管理中全面系统控制各类药事工作活动的重要方面是逐步发展完善()A.药事组织 B.药事管理人员 C.药学教育并培养人才 D.药事法立法 E.执业药师考试制度 9.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药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贮藏药物的管理 B.养护药物的管理 C.配制药物的管理 D.发售药物的管理 E.合理用药的管理 10.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分析应用达到的目标是() A.降低医疗费用 B.提高用药安全系数 C.建立用药病例报告 D.增加高技术附加值 E.提高服务质量与治疗成本 11.新中国通过现代立法程序颁布的药事法律是() A.《药政管理的若干规定》 B.《药政管理条例》(试行) C.《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D.《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该课程以中药学专业的各门前期课程的知识为基础,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从事中药制剂的生产、研究、开发、经营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应用,了解其发展概况;熟悉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结合剂型掌握常用药用辅料的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能正确分析制剂处方;掌握制剂的制备工艺及理论,结合剂型了解常用制药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应用;掌握制剂的质量要求及质量评价;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影响药物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稳定性试验方法;结合剂型熟悉主要的单元操作(粉碎、筛析、混合、制粒、浸提、分离、浓缩、干燥、空气净化、灭菌等);熟悉制剂新技术,包括微囊、固体分散体、包合物、脂质体制备技术、膜剂等;掌握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特点、分类与应用;熟悉其他传统剂型的种类与特点(丹药、锭剂、线剂、条剂、灸剂、熨剂等);掌握中药新药的概念、研究开发的指导思想;熟悉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方法。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第二版(张兆旺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主要内容为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的特点与性质、研究内容、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及中药调剂学基础知识等;第二部分为第3、4、6、7章,主要内容为制药卫生与药物的前处理,其中药物的前处理包括粉碎、筛析、提取、分离、精制、浓缩、干燥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第5章、第8~19章,主要内容为各种剂型的制备知识,包括各类固体、半固体、固体以及气体剂型;第四部分为第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