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A.铁、铜、大地、食盐水

B.铝、石墨、陶瓷、铅

C.水银、锡箔、橡胶、镰

D.铜、塑料、人体、黄金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金屈、大地、食盐水都是导体,故A符合题意。

B.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陶瓷是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银、锡箔、镰属于导体,橡胶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铜、人体、黄金屈于导体,塑料屈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的实例,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2.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关于这种“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声音”是电磁波

B.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

C.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D.这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象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所以我们人类听不到,故A错误。

B.这种声音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类听不到,但是有振幅,有响度,故B错误。

C.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谋。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种声音是次声波,次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脱的叫次声波;

3.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2kg煤的热值大于lkg煤的热值

B.燃料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C.热量燃烧不完全时热值变小

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与其他因素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程度、质量无关,故A错误。

B.由Q二qm可知,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和质量有关,只有在相同质量并且完全燃烧的情况下, 燃料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才越多,故B错误。

C.热值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故C错误;

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不同的燃料热值一般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点睛】本题考查热值的概念,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待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均无关。

4.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B.热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

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

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市于机械摩擦损失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髙,多用在重型机器上,故A正确。

B.热机的效率越高,做冇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越大,即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较少,或消耗相同的燃料,做功较多。故B错误。

C.热机的效率是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的比值越犬。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效率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

D.根据内燃机的能量流向,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多,故D错误。

故答案为Ao

【点睛】本题考查对热机效率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

放的热暈Z比。热机效率和功率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5.如图所示,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剩余部分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飞行器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丘机械能保持不变

C.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大气层,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人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质量变小,速度增加,但不能确定动能的变化,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由于飞行器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英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飞行器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故C正确。

D.飞行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点睛】根据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影响因素分析能量的变化。对物体做功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答案】C

【详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C.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要求熟记内容并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生产现象,属于基础题。

7.下列现彖是由惯性产生的是()

A.篮球从斜坡上滚下时速度越来越快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冋地面

C.分子不停地做热运动

0.在平地上骑自行车时,停止踩脚踏板后仍能前进一段距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A.篮球从斜坡上滚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这是由于重力的原因,与惯性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与惯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平地上骑自行车时,停止踩脚踏板后,由于惯性仍能前进一段距离,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对惯性现彖的认识,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下列关于核能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可控制的

B.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C.核反应堆可将核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D.我国己建成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解析】

【详解】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制的,故A 错误。

B.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为了防止核辐射,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故B 正确。

c.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f 水和蒸汽的内能f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f 电能,故c 错误;

D. 我国已建成可控核裂变反应堆,即核电站。不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 。

【点睛】核反应堆是一种能够控制链式反应的装置,利用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的能暈使水汽化,推动蒸汽 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9.

下列情景屮,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绕地球匀速运动的卫星,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A 不符合题意。

B. 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速度增大,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下落的苹果,向下做加速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C 不符合题意。

D. 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不变,处于平衡状态,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F

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下落的苹果

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