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

第15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

第15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
第15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

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

李一鸣

一、教学内容:

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彩陶的制作过程,主要类别、纹样概况、主要作品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彩陶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1、知识与技能:了解彩陶的制作过程,主要类别、纹样概况、主要作品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讲述、引导等方式结合学生回答,逐步深入阐述工艺美术彩陶种类的成就特点。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彩陶与中国文化相联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彩陶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领会彩陶的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视频及相关教科书。

五、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

分别重点介绍了原始彩陶以《人面鱼纹盆》、《舞蹈纹彩陶盆》、《漩涡纹尖底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彩陶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映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B)作品分析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细泥红陶,卷沿、斜腹、圆底。施黑彩,口沿四个箭头纹和竖线纹相互间隔。盆内壁饰人面纹和鱼纹的对称图案。人面纹居于主体部位,面为圆形,额头一半涂黑,一半饰半圆弧,双眼各以一条横线表示,鼻如倒“T”形。嘴及下颏部位涂黑,露“工”字形口,两边各饰一鱼纹,鱼头与嘴角重合,似口衔双鱼。耳部也饰对称鱼纹,头部似戴三角形高冠,与口边的鱼形相似。人面纹之间的单体鱼纹,近似三角形,鱼身画网格纹。鱼纹造型与人面耳饰双鱼形象同中有异、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人、鱼共生的奇异图画。

人面纹在半坡型彩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发现十余例,皆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人鱼合体是其主要特征,极富想像力。关于人面纹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把它看作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产物,有“寓人于鱼”之意;有的认为它表现了先民渔猎巫术仪式;还有人认为它有祈祷“生殖繁盛”的意义等,它给今人留下难解之谜。我们从这件制作精细、纹饰奇幻的彩陶盆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用简单,质朴的形象,巧妙地传达出人、鱼之间的密切联系。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类型。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漩涡纹尖底瓶》 (彩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55厘米,口径7厘米,1971年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尖底瓶是原始人的汲水器,器型为小口、深腹、尖底,瓶腹中部有双耳,便于系绳。设计合理,有较强的使用功能,用它汲水方便省力,尖底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也便于插进土中放置,适合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它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典型器物。仰韶文化尖底瓶多素面,或拍印绳纹,未见彩绘装饰,马家窑文化尖底瓶则别具一格。

此瓶为敞口、直颈、丰肩式,外壁除尖底部位外,满饰黑彩漩涡纹,圆点、弧线穿插回旋。颈部和下腹部的平行弦与主纹衔接,上下呼应。流转的线条与黑白相间、大小变幻的圆点完美地结合于一体。这种漩涡纹是马家窑彩陶的杰出创造,有学者认为它表现了奔腾的黄河流水,湍急的黄河水形成一个个漩涡是原始陶工创作的源泉。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是人美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本课设置的目的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关注与传承。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其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中华祖先用泥和火创造的陶器在实用的前提下,又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融入造型和纹饰中,使它们具有了观赏价值,赋予了更深的文化涵义,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本课旨在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了解我国彩陶文化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了解彩陶文化的历史,从而感悟彩陶。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彩陶”既陌生又新鲜奇特。什么是彩陶?彩陶是在哪里发现的?原始人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了彩陶?各种各样的陶器是做什么用的?彩陶上的图案又代表着什么?大家很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在初步把握了教学内

容、教学目标和学情后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首先我用历史教材上的一张图片给学生们看,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这节课联系起来,并且让大家根据图片内容描述原始人的生活,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课堂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看到大家进入了状态,我打算趁热打铁把大家的兴趣提起来,我用提问法提出问题:“我们对原始人生活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目前能够找到的资料仅限于历史文字的记载和相关的历史遗迹,如果能有一段记录原始人生活的视频就好了,大家想不想看呢?”听我这么一说,学生们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知道真正的视频肯定是没有的,几千年前连摄像机都没有,可是大家又非常好奇我究竟给他们准备了一段什么样的视频。“想!”同学们声音很响亮,同时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屏幕上(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其实我给大家准备的是一段有关于原始人生活的动画短片,短片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一位原始人的平常生活。同学们一个个看得很认真(包括平时对美术课不太感兴趣的同学),课程学习也逐渐进入了状态。接下来我用引导式的方法和同学们一起对原始社会出现的两个阶段(旧石器时期和新时期时期)的特点进行了大致的回顾,讲到新石器时期自然过渡到这节课的内容——“彩陶”。用讲述法和实物对照的方式介绍了彩陶的制作过程、工艺、颜色、类型、纹饰特点。接下来重点以三件代表性的彩陶器物进行详细分析和鉴赏:1.《人面鱼纹盆》、2.《舞蹈纹彩陶盆》、3.《漩涡纹小口尖底瓶》。在讲《人面鱼纹彩陶盆》时,我让学生们展开了大胆的想象猜测,他们对彩陶上的图案进行了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有的学生说是水盆,有的学生说是脚盆,还有的学生说可能是装水后用来照镜子用的。我本应该为他们的想法鼓掌,鼓励他们探究的精神。可是此时我一一否定了他们,我想用权威来告诉他们答案。我播放了一段国宝档案的视频,根据最新的研究,它是一个瓮棺盖,至于上面的图案,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半坡人期盼生命繁衍的一个象征。因为人们对鱼神的崇拜是新石器时代的普遍现象。虽然目前最新的推测是瓮棺盖,人面鱼纹是人们期盼生命繁衍的一个象征,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新的结论,对于彩陶文化我们要时刻保持探究精神,同时鼓励同学们要更深层的挖掘彩陶文化,美术课程也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说不定同学们以后就是一名考古学家!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记住这件彩陶作品,我还把“奥运福娃”与《人面鱼纹盆》的纹样进行了对比,指出“奥运福娃”的初稿形象就是利用《人面鱼

纹盆》当中的图案。

第二件代表作品是《舞蹈纹彩陶盆》,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作品,我们的祖先们把生活中的场景带进了艺术创作中来,把一个一个手拉着手的人画在了陶盆上,这样的形式很像我们现在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二方连续。讲到这里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大家有没有注意我们平时吃饭用的碗上面也通常有一些图案呢?这些图案是由一个一个完全相同的单独的图案向两个方向不断地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与之类似的装饰方式,比如墙裙的装饰瓷砖、布料上的花纹等等。启发式和引导式的运用让学生能一步一步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并且能展开联想。就在同学们以为这就是《舞蹈纹彩陶盆》的艺术特点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图案画在陶盆的内壁,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碗一样画在外壁?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大家有些诧异,难道这有什么秘密吗?大家顿时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我也乘机卖起了关子,看到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我把答案公布出来:原来,当我们往陶盆注入水以后,手拉手的图案就会倒影在水面,这时我们轻轻地晃动陶盆,随着水的晃动,图案也跟着晃动,本来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仿佛这些小人真的在跳舞一样。这个答案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让大家对几千年前人们的智慧感到敬佩,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历史的感悟,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件代表作品看起来外形非常奇特,它像是纺锤型,有两耳,小口,这里我用提问的方法让同学们去猜这件《漩涡纹小口尖底瓶》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我找来一段视频,视频中详细描述了这件器物的功能,原来它是一件打水的用具,与我们常用的水桶比,这件原始社会的日用器要“聪明”多了,把它放入水中,它会自动把水装满,并且垂直于水面,小口保证了在移动的时候水不会溢出来。课上到这儿,学生们不禁对原始人的智慧充满了敬佩,在生产力水品如此低下,科学技术水品如此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能创造出这么多充满智慧的作品,让大家赞叹和唏嘘,在了解彩陶文化的同时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课程的最后我用几分钟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整节课的内容,梳理了一遍课程的思路并进行了小结。本节课我感觉课程内容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要说遗憾,我觉得自己的古陶瓷知识还不够扎实,积累得再厚实

一些,在课堂上会更加收放自如。再就是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对课改的新理念认识不足,虽然对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掌握,但是师生互动和让学生进行的探究式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原始玉石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品形成。 2、器物的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富有审美情感的装饰,构成原始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3、陶器制作的方法有手制成型、轮制成型和模制成型。 4、彩陶是指新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 1、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制作青铜,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 3、青铜器的优点:①熔点比较低;②硬度可以增高;③由于质地原因,铜液膨胀性加大,可减少气孔,得到清晰花纹。 4、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 5、偶方彝是一件青铜酒器,它高60厘米,长8.82厘米,重71公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6、装饰纹样的象征阐述:①图腾标记;②神灵崇拜;③驱神辟邪;④装饰作用。 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 1、《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类,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成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额基本法则。 2、战国《考工记》所记周代有“六艺”分为32个工种。 3、西周时期的青铜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继承商代的艺术风格。成康以后形成周代自己的特点。 4、窃曲纹是明代其有标志性的纹饰。 5、周代制作青铜的目的主要是:祭祀祖先的祭器歌颂周王的美德对贵族的赏赐④描述交换、婚嫁、诉讼等事情。 6、六器为:壁、琮、圭、琥、璋、璜。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1、青铜莲鹤方壶产于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中对于动物形象的模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 3、春秋战国时的装饰纹样已从西周时期的二方连续发展到了更加复杂的四方连续。 4、曾侯乙墓青铜尊是用失蜡法制作的杰作。 5、铜镜的发展演变,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6、战国铜镜的工艺特点是:①薄胎;②垂边;③川字纽;④双层纹。 7、带钩是古代人扣按腰带或随身佩挂小件物品的器具。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1、汉代的丝织图案主要有:①云气纹;②动物纹;③花卉纹;④几何纹;⑤文字。 2、中国的棉织物起步较晚,约在东汉时才出现。 3、汉代的漆器多为木胎和夹纻胎,还有少量的竹胎。 4、青铜艺术的颓势已无可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漆器和陶器的发展大量挤压青铜器的适用空间;其二,社会的进步致使青铜器所象征的礼乐制度步入没落也是致其式微的重要原因。 5、虹管灯:其灯体没有吸烟管道,能将烟气导入灯身,而灯身常贮水,以使得烟气溶入水

第8课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1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问题情境: 1.原始社会与今夫我们使用的碗,口径与 足径、高的比例是多少?为什么会这么设 计? 观察图像 在教师提示 引导下思考 并回答问题 2,我国游牧民族与农耕定居生话的民族观察,思考,交流

3.《长信宫灯》在造型上有哪些特点?具备 那些功能? 4原始彩啕的装饰绞样为什么多位于器物 部? 《汝需青瓷水仙盆》和《钧窑玫瑰紫釉花 盆》的装饰有什么特点? 归纳: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追求功能与美现的 统一,生活方式不同,功能诉求不同,往往 会催生出不同造型的工艺美术品 分组讨论交流 3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问题情境; 1.《洞荫仕女l图玉雕》正面、背面对比, 观察分析它们之间有何不同?体现了工匠 怎样的巧思?这件和田玉料做了几件工艺 品?你能看出玄机吗? 观察图像,思考小组 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回 答问题 2.《翠玉白菜》独其匠心,你能分析一下赏析《翠玉白菜》

3.良济文化的玉琮和曾侯乙墓的青铜尊盘,它们分别呈现了怎样的风格?体现了哪些制造工艺? 归纳:《铜荫任女图玉雕》和《翠玉白菜》的因材施艺,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与智慧。良渚文化的玉琮和曾侯乙辖的青铜尊盘体现了传统工艺的制造精湛和风格多样。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问题情境: 1,为何青花瓷在元代呈现出大发展的态势, 这与当时社会审美、历史背景有什么关系? 2. 分析《后母戍鼎》《首窑青釉瓷贯耳瓶》《粉彩九桃天球版》《玛瑙牛首杯》各有什么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特质 采用视频资源,解读教材中出现的明式家 具—《紫檀南官帽椅,通过分析其造型、装 饰、材料、技术等内容,总结传统工艺的特点,让学生网顾课堂所学知识点。 归纳:工艺美术是 思想文化的载体。 历朝历代的文化影 响着当时工艺的发 展,纵观历史的长 河,工艺美术具备 独特的时代风格, 体现兼收并蓄的中 华文化特质。 分组讨论交流 观察图像, 将教材内容与所学历史、文化知识相融合. 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小组 讨论,了解这三件工 艺品的特色。迎察明 式家其. 讨论交流各自心得。 通过同题引导学生 思考讨论并发表观点. 提升学生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能力

第15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备课教师: 知识与能力: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概况、突出成就及重要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展示、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方式,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类型与盛期作品的典型特征有初步了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突出成就及重要品种的基本特征。 难点:通过不同类型工艺美术造型特征的分析,领会其文化内涵独和特审美意蕴。 一、教学导入: 什么是工艺美术?(开门见山,切入正题) 人类为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 美术小知识: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 ●以观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为迎合贵族与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推崇精雕细刻、装饰奇巧、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观赏把玩价值的工艺美术作品。 ●以实用为主的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家庭手工业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体现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原则,具有朴质、刚健、明快的品质。 二、讲授新课: 青铜器、丝绸、陶瓷、漆器、玉器、金银器、景泰蓝等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品种。它们凝结着历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的工艺品鲜明地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感情。 1、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声握养蚕缫丝技术的国家,丝织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商周时期品种已十分丰富,装饰考究。 丝绸根据质地的不同,分为锦、绫、纱、绢、罗、绸、缎等,其中锦的档次最高。丝绸纹样以动植物为主,千变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风尚与审美趣味。 思考与讨论:唐锦《联珠骑士猎狮纹锦》有什么时代特色 ●《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局部)(长250厘米,宽134厘米,日本京都法隆寺藏) 唐 联珠圈直径达45厘米,中央为瑞果累累的生命树,上下各有一组猎狮骑士,骑士隆鼻深目,胯骑翼马,回首射狮,显示出与波斯艺术的密切联系。织物色彩沉稳,图案细腻准确,场景复杂,织造精密,雍容华美,气派不凡,是唐锦中最精彩、保存最好的的一幅,被日本奉为“国宝”。 你能列举出其他朝代的特色丝织纹样吗? ●锦上添花、衣锦还乡、锦绣河山、锦囊妙计等成语反映了中国丝绸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请谈谈你的理解。 2、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能够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主动与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及精神追求建立联系。 我国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己开始加工金属制品,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是奴隶主阶层的生活用品,还作为礼器象征他们的身份地位。商代晚期青铜器种类繁多、形体硕大厚重、装饰繁缛瑰丽,给人以庄重、威严、神秘和狞厉的审美感受。 ●四羊方尊(高58.3厘米,口长52.4厘米,湖南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

工艺美术史 汉代织绣印染

汉代织绣印染 古代工艺美术就是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艺作品。生产的形态等同与手工业,其文化形态则属于造型艺术。而工艺美术是个后起的语词,在中国的历史尚不足百年。但它涵盖的若干门类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与原始美术相比较,原始工艺美术更加成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是个强盛的封建王朝。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令工艺美术欣欣向荣,成就辉煌,在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下则各地的工艺美术面貌趋于统一。然而在汉武帝时代,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不断发展,令国土和中国文化疆域不断扩张,国力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中国开始以文明、富强的大国文明于世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和开通了丝绸之路这两个举措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 在工艺美术,丝绸是最重要,其次是毛织物。两汉工艺美术最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体现于丝绸的进步,由于劝奖农桑,汉代的丝绸产量大大提高。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因此,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巡幸封禅,“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而那一年,国家能够得到“诸均输帛五百万匹”。在汉代诗文和画像石、墓室壁画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以丝织、蚕桑为题材的作品,尽管织物易腐难存,但两汉丝绸仍有大批出土,实物资料远比前代丰富,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织造的发达。 西汉织物主要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及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东汉方织物主要出土于新疆及甘肃,此外,在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叙利亚、朝鲜也有发现。墓中出土了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衣物以品种分,有绢、纱、绮、锦、绦等,装饰方法则有织纹、刺绣和印染。汉代丝绸品种众多,织造精良,装饰丰富。由于须遮羞蔽体,服装不可或缺,而中国古代的高档服装基本以丝绸为面料,所以,从两汉开始,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而汉代丝绸的巨大成就又为后代的灿烂辉煌奠定了基础。 绢衣 汉人称洁白的平纹丝织物为“素”,那时的“绢”则指未经 漂练而泛黄的丝织物图片为汉代绢衣长约15CM。新疆罗布泊高 台土墓出土。此件为殉葬所用,图为服装的模型。因为穿用方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周村实验中学张颖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大致的了解,让学生了解 欣赏工艺美术的方法,了解基本的有关知识,激发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对工艺美术的认识,欣赏方法的培养。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内容繁多,知识陌生。 教具:课件 授课过程: 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的品种? 学生回答:工艺美术品就是家里的摆设,比如壁挂,我们生活中的工艺美术品有:青铜器、丝绸、陶瓷、漆器、玉器、金银器、景泰蓝 老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工艺美术品,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我们这节课就是让大家来欣赏和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教会大家如何欣赏,并欣赏优美的作品,接着展示课件。 老师: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我们今天这节课的老师不是我,而是你们的同学,他们准备了精致的课件及丰富的知识,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同学为我先讲述陶瓷部分学生:请同学告诉我陶瓷的区别有哪些? 学生1:质地不同,色彩不同,一个白另一个是土色。 学生2:1、材料不同,陶器用的是陶土,瓷器用的是瓷土;2、烧制温度不同:陶器在1000度以下烧制,瓷器在1200度以上温度烧制;3、质地不同,陶器、粗糙,而瓷器细腻; 4、用釉不同:陶器用低温釉,瓷器用高温琉璃釉。展示课件。 学生:欣赏这些彩陶作品时,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它们在造型和纹饰上各有什么区别? 学生1:这些作品在造型上各有特点,可能是分工不同,纹饰上也很抽象。 学生:请大家仔细欣赏这些纹饰,虽然很抽象,但大家是否可以判断出它们是来自哪里的呢? 学生1:有的像水的漩涡,有的像动物的皮毛,有的像天空的星星。 学生: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大家是否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充满智慧啊!他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然后在抽象变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案。造型:以生活中常用器皿为主,实用,多样。纹饰:以表现渔猎生活及常见事物的抽象几何纹为主,简洁,流畅。色彩:采用取自天然的红黑白三色,搭配陶土本色,,朴素,和谐而不乏明度对比。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高度概扩。 学生:接下来我们开始欣赏瓷器, 瓷器则是用瓷土加水,经比烧陶器更高温度的火力烧成的。创造瓷器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又一伟大贡献,所以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感想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感想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感想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史》)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工艺美术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先民第一件劳动工具的创造,凝聚在其中的实用性和精神内涵就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初始形态,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范,是体现民族文化和时代风貌的物质载体。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呈现着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工艺美术和以观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它们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生长发展起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种工艺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功用目的和美学特征.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完满地体现了实用,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具有朴质,刚健,明快的品质.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产生于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之中,迎合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因而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观赏把玩价值,推崇精雕细刻,矫饰奇巧.生产的官营化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现象.早在西周就出现了隶属于王家官府的"百工",汉王朝则在周秦官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属于少将府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坊和工厂,唐宋时期的少府监显示了官营手工业制度的完备和周详,明代的御用监,清代的造办处和织造局使官营手工业制度更为系统和严格.官营手工业机构大都设在中心城市或皇宫,材料无偿占有,工匠无偿劳役,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参加商品流通.在这种封闭的经济结构中产生了追巧夺末,争奇斗艳的宫廷工艺美术,它作为反映统治阶级精神需要的理想样式,影响和规范着封建时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之"道",而贬抑"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而属"抑末"之列.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要点过比较全

工艺美术史考点习题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图腾)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磨制石器)和(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 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青海上孙家寨)。 彩陶工艺以(装饰)取胜,而黑陶以(造型)见长。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螺旋纹)最出色。 属于马厂型彩陶的有(裸体人像彩陶壶、回形纹罐)。 原始制陶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和(黑陶)。 黑陶工艺产生于(龙山)文化中。 简述黑陶的工艺特点。黑、薄、光、纽 轮制的优点:、器形浑圆工整,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提高了制陶的速度。 黑陶已采用轮制,其工艺特点:黑、薄、光、纽(盖纽)。彩陶以装饰见长,黑陶以造型取胜。(黑陶产生的前提是轮制技术的成熟)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它分布地区广,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时间也较早。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原始社会彩陶工艺的主要类型及艺术特点。 原始社会彩陶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仰韶文化的彩陶以西安半坡彩陶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彩陶最具有特色,艺术成就也最高。 半坡型彩陶常见的器形有卷唇平底或圆底盆、小口尖底瓶、敛口束腰葫芦瓶、细颈大腹壶以及杯、钵、罐、瓮、甑、釜等。装饰一般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以动物纹为主。 庙底沟型彩陶在造型上的典型器形为: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装饰多是单一的黑色或紫黑色成带式连续图案,图案构成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以植物为主。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主要类型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马家窑彩陶已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器,造型多样。装饰纹样以螺旋纹最有特色,点的运用之装饰画面产生定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中有很大一部分彩陶通体画满花纹,同时又有内彩。 半山型彩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表面磨光,造型更加实用,装饰精巧工整,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一类。 马厂型彩陶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增加了流、盖、提梁和纽,以提高器物的使用功能。装饰纹样趋向于简略,具有刚健粗犷的艺术特色。 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工艺美术 代表奴隶社会工艺最高水平的是(青铜)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模范法)法和(失蜡法)法。 商代青铜器以(饕餮纹)作为主要纹饰。 商代,(司母毋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为祭祀母亲而铸造,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青铜金属在物理化学性能上的优点:、熔点比较低。(容易掌握铸造过程)、硬度可以增高,根据铜和锡的含量比例的不同,能够得到不同硬度的青铜器。、在熔铸时由于铜液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加锡可以增加青铜器的光泽度。(商代),有了原始青瓷。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是以饕餮纹为主体,或双夔纹组成的饕餮。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采用对称格式的原因:A、均衡的格式往往产生活泼感,而对称的格式则产生庄严感,可以强烈地烘托出青铜器的肃穆威严;B、与器物的制作和成型有关,青铜器用模块制作花纹,运用左右对称的办法,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作为主花,回纹为地花,制作精美层次丰富。 试述商周青铜工艺不同的艺术特点。(10分)

中外工艺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工艺瓷 原始社会的 1,彩 距今六千---四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期,在黄河流域最为密集,最早的彩在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的彩最为丰富。一些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红色的器,用手捏制而成。 彩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彩是原始人类生活的主要日常生活工具,也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制造。 2,彩文化 新石器时期晚期彩盛行,该时期的文化称彩文化,又因为彩最早在绳池仰韶村发现,而且仰韶文化的彩最为丰富,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3,仰韶文化 (一) 半坡形彩 半坡类型,距今约六千年左右,以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器为代表,在关中心向四周发展, 以鱼形纹彩大盆和葫芦口尖底瓶为代表,卷唇圜底盆,小口尖底瓶葫芦形的器,以彩 绘最为特色,多用人面纹和鱼形纹等动物纹和三角纹,折线纹等几何图案进行装饰。 半坡型的代表器物有人面纹盆。旋纹双耳尖瓶底,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有 双耳,双耳除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的作用——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垂直, 尖底便于下垂于水中,造型设计可谓美观实用。 (二)庙底沟型彩 庙地沟型,距今五千年前,以陕县庙地沟的发现最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大口鼓腹 小平底钵,色彩以黑白施装饰,纹样多用曲线与圆点和鸟纹花瓣纹样的彩器。 4,马家窑文化彩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有4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和的部分地区,主要受仰韶文化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装饰纹样以点和螺旋纹形状最为出色,点之外围有螺旋纹,彩特别的发达,纹样布满全体,从器口到器足,有丰满荣褥之感,归纳起来具有三个特点:满,纹样满饰:彩;点与螺旋纹。彩的艺术风格可以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半山型彩 半山型,以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器形主要在球型的基础上扩肩,鼓腹的广肩鼓腹的彩罐。 纹样色彩多是富有变化的红黑相间,纹样用漩涡纹组成的纹样和曲线为主,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形成双关效果。其艺术风格精巧繁密,饱满凝重,从造型和装饰来说,是彩工艺中最为精美的,也是达到了彩工艺的顶峰。 马家窑型彩 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部分地区。器形小口壶罐等,纹饰以点与螺旋纹装饰,在点的外面

工艺美术史试卷(1993-2002)

工艺美术史试题-1993 一、填充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原始社会彩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类类型。 2、汉代四神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纹样。 3、清代四大名绣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地区。 4、传统吉祥图案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形式。 5、中国工艺美术主要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类型。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汉代工艺美术风格特点? 2、唐代工艺美术蓬勃发展主要因素? 三、论证题:(14分) 论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 1995-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填充题:每题5分,共30分 1、传统工艺产品可分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等七大类。 2、商代青铜器的五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洒器。其造型与装饰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代的四神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含义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瓷器特点:_____、_____、_____、,造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装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家具总结传统工艺,提出四条设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代四大名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绣品题材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彩陶艺术的装饰手法与形式?它对传统工艺装饰有何影响? 2、春秋战国新技术发明有几种?对提高工艺品的造型与装饰有何作用? 3、简明概括汉、唐、宋、元、明、清的工艺美术品的风格特点? 4、唐代工艺美术品革新、发展的社会因素是什么?对发展现代工艺有何借鉴? 5、清代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如何借鉴有何见解? 三、论证题:20分(要求有概念阐明,有内容实倒,有论述观点或见解) 论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1996-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填充题:(每题6分,共30分) 1、新时器时代晚期的彩陶,其绘飾用色为_____、_____、_____、三色。仰韶文化的制陶,其器形式样繁多,有水器_____、_____ ,饮食用具有_____、_____、_____等,和蒸煮食物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盛储用的_____、_____、_____等。其纹飾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李砚祖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然而,从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来看,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和进步,工艺美术也不例外。由此,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技术的层面上,遭遇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不少的传统手工技艺;二是一些传统工艺技术已经失传或消亡,在当代,这种失传的速度加快,可能性加大。由此形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作为拥有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历史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在世界工艺园地保护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必须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所遇到大三大矛盾:是作为经济产业还是文化事业?技术更新与传统技艺保护之间如何处理?创新与传承怎样协调?中独领风骚。今天,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窗口,也是我们今天创造美的新生活的需要;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生产,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即使是今天,它仍是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大工业生产的互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有再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保护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矛盾,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工艺美术是造物的艺术,造物即产品生产,经济性是其根本的属性。在手工业时代,它是主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之一;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形式和部类,作为独特的经济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工艺美术作为产业,它与其他工业的产业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更准确地说具有文化事业的性质。 在今天,把工艺美术作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或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看,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行业和一种经济性的产业,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已如是,成千上万的企业,生产产品、完成产值,将产品推向市场,其过程与生产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其特殊性仅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如果着眼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性质,试图将其作为文化产业来定性,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在产业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因为产业要有产出,要有产品,产品必定要有价值和价格,其经济性必然包含其中了。但是文化产业并不一味强调利润而更看重社会价值,而经济性的产业不能不强调利润,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单纯的文化产业对待,在今天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太实际,也有很大难度。而将工艺美术定义为文化艺术事业,则与作为产业对待又有很大差别。文化艺术事业不像产业那样追逐利润,国家甚至要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资助。因此,如果将庞大的工艺美术行业改为工业美术事业,则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工艺美术是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特质的,具有文化遗产的性质,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诸多成分。作为物质文化,其物质材料是工艺美术的基础,因材才得以施艺,材料是物质的基础,也是非物质的工艺技术的基础。从材料与工艺技术的联系,也能明显地看出其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所谓物质文化,材料是其根本,而“非物质”的工艺技术,本质上是处置物质的技术,进一步看,材料不仅决定了一定的加工材料的工艺技术,而且决定或规定了一定的装饰方法和艺术表现风格,材料确定着形式,材料“使人感觉到风格”。 工艺美术既是传统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以物质文化而论,其从材料到产品都有显见的物质内容和形态,包括剪纸工艺美术在内;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看,工艺技术、方式与方法、过程,乃至设计创意、作品的功能都是非物质的。 从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来看,近二三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和进步,工艺美术也不例外。由此,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技术的层面上,遭遇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不少的传统手工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课时: 1课时 课型: 手工制作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下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高中美术人美版的高中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在本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都是非常有用的,学好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不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欣赏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

对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突出成就的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进行深入的理解、概括。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对各类工艺品进行欣赏、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我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述法 2、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材、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有关古代工艺美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以起立的形式上下课,并根据监控课堂情况进行调整。 二:引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坐好,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有谁知道什么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定义: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实用美术,分传统工艺美术(特种工艺、民间工艺、文物修复、标本制作等)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工业设计、服饰设计等)两大类。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有那些呢?有谁能主动的站起来说一下? 三:讲授新课:(22分钟) 中古古代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本课仅选择其中的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进行介绍。 (一)陶瓷工艺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物纹样以动物纹和几何纹为主,下列不属于几何纹样的是 ( c )。 A 乳钉纹 B重环纹 C 连珠纹 D垂鳞纹 2丝绸上的连珠纹最早出现在(A)朝代。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宋代 C唐代 D春秋战国 3在新石器时代里良渚文化制作特别精良,外方而中有圆形空洞,是良渚玉器中的典型器物。这一玉器物是指( b )。 A钺 B 琮 C 壁 D环 4不属于原始陶器制作方法有( c )。 A 捏塑 B泥条盘筑 C堆塑 D轮制 5汉代铜镜中出现的四神纹样,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其中象征南的是( b )。 A青龙 B朱雀 C玄武 D白虎 6秦汉时期的织物与丝线染色基本用的是植物性染料,染蓝主要用(d )。 A皂豆 B绢云母 C 红花 D靛蓝 E栀子 7中国最原始的瓷器出现在(b )。 A商代中期 B 商代晚期 C商代早期 D西周早期 8秦汉时期的泥质灰陶明器中,有三种装饰引人注目,其中有一类为彩绘陶,装饰模仿 ( A )。 A漆器 B 金银器 C青铜器 D青铜礼器 9秦汉时期,丝绸纹样中出现最多的是( B )。 A几何纹样 B云气纹样 C动物纹样 D人物纹样 10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 D )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A 马家窑 B半山 C马厂 D半坡 11商周时期青铜器有()道制作工序。 A 五 B六 C七 D四 12下列不属于青铜礼器范畴的是()。 A酒器 B食器 C水器 D兵器

13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及其以前丝绸种类的是()。 A绢、缣 B绮、锦 C纱、觳 D缎绦 14下列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漆器的主要装饰手法有()。 A犀皮 B戗金 C 漆绘 D 嵌错 15下列不属于春秋时期青铜器装饰的技法有()。 A戗金银 B模印制范法 C鎏金 D 失蜡法 16清代苏州盛产的锦通常被称为:()。 A蜀锦 B壮锦 C宋锦 D云锦 17明末,中国科技史上出现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 b )。 A明代的《鲁般营造正式》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计成的《园冶》 18两宋漆器的装饰技法有:() A雕漆、刻丝、堆漆、螺钿 B雕漆、戗金银、堆漆、螺钿 C雕漆、戗金银、堆漆、刻丝 D 雕漆、戗金银、刻丝、螺钿 19毡罽在元代有很大的发展,毡是羊毛或驼毛经湿、热、挤、压等工序制成的片状材料,罽指的是()。 A细密的织锦 B细密的麻织物 C细密的毛织物 D 细密的丝织物 20 清代家具材料中(d )成为最贵重的家具材料。 A黄花梨木 B鸂鶒 C楠木 D紫檀木 21中国的竹刻艺术是从( a )开始的。 A明代 B元代 C宋代 D唐代 22明代平民百姓的主要服用面料是( a )。 A麻布 B锦 C纱 D棉布 23明式家具装饰的做法中最常见的是( c )。 A攒斗 B镶嵌 C 雕刻 D 螺钿 24在元代玉器中,最著名的是()是蒙元时代最重要的宫廷贮酒器。 A大禹治水古玉图 B玛瑙牛兽首杯 C渎山大玉海 D青瓷双耳瓶 25元代织锦中具有浓郁中亚特色的锦类是(A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悠久,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资源和经验,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不少工艺美术资源都已流失,并且由于中国自主设计思想不够强烈,常常会忘了本国文化而一味追求“国际化”,可实际上这种没有基于本国文化基础的设计并不能很好的进入国际。于是要想搞好的设计,当代设计师必不能只想直接借鉴与他人,同时还需加入本国的文化,本国的思想,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资源当代设计中国元素 一.中国主要传统美术资源介绍 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多彩,是我国艺术百花园的一枝艳丽的花朵。从工艺美术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通常则是以材料来分类,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就工艺美术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i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并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从原始社会起,我们远古的祖先便开始使用石器作为主要劳动工具,经过人们的使用经验最初只是经过简略打制的粗糙石器经过磨光,转孔,用以穿绳和装柄提高了使用功能,又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定型的工具,并且在制作工具的过程他们会注意石材的纹理和色泽,运用曲线和直线得对比,以及制作时的对称和均衡法则等,其实这已体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初步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要求。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工艺美术就是生活和美学的结合,它是通过没得工艺美术形象(包括造型,色彩,装饰)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对人们的思想感情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作用。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品种已较多,有壁,璜,管,珠,坠等。而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特征的制陶工艺更是在工艺美术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早的灿烂篇章。就彩陶工艺来说,它作为为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不仅拥有实用功能上的优势,它那具有特色的彩绘图案也起到了装饰作用。在它的图案形式法则中,那时候得人们便已会用对比法,分割法,双关法来提高它的艺术效果,,这已鲜明地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和设计意匠,这些对我们现在的设计生活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商、西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造物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最具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制范,熔铸,装饰等过程,在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有许多优点,并且它的装饰工艺也令人折服,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还各有其不同艺术特点,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即兽面纹,其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文字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课件 教材编著:尚刚 课件制作:尚刚韩倩 序言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 一、性质与分类 ●古代工艺美术定义: 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生产形态,等同手工业,文化形态,属造型艺术 ●讲授时段: 自远古至1911年(原始社会~清亡) ●起源 后起词,历史不足百年 涵盖门类广,历史早(8000年前) 与原始美术比较,原始工艺美术更成熟 分类和主体?a?a ●分类(按材质):织物(丝棉毛麻)、陶瓷、玉石、金属(金银铜)、漆木、杂(竹牙角玻璃)

●主体:日用品为主,也含欣赏品。日用和欣赏无断然界线二、适用的原则 ●造型、装饰体现适用(功能) 造型与适用:联系密切 ●装饰与适用:联系稍弱,仍常表现明确 日用器皿装饰:立体→平面 ●造型装饰评价标准?a?a美观适用统一 一般尺度:不妨于用;更高标准:有助于用 三、材料与技术的制约 材料的制约?a?a ●材料与造型 金属、漆木:可方可圆,大小皆宜 陶瓷:圆,尺度适中——粘土特性

材料与装饰?a?a ●主料: 青花图案发色 ?a?a氧化钴成分 技术的制约 ●材料借助技术,技术引出差异 四、造型、装饰与其主导 造型装饰演进的差异?a?a ●造型较稳定(变化慢):使用联系生活方式 ●装饰较活跃(变化快):欣赏联系审美观念 碗的相似造型和不同装饰 材质与造型装饰?a?a ●材质的低贱仿高贵 金银器:总为漆木、陶瓷取法 丝绸:装饰影响最大 ●反例 高档模仿低档:较少 玉器:等级最高,影响不大——材料珍稀且易损坏五、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 认识功能?a?a ●制作宗旨:官府?a?a秉承上命 民间?a?a迎合主顾 ●使用对象:特定阶层——共性 ●认识功能:最能反映审美时尚 ●不及纯艺术震撼感人

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是造物的艺术,造物即产品生产,经济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以下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在手工业时代,它是主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之一;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形式和部类,作为独特的经济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工艺美术作为产业,它与其他工业的产业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更准确地说具有文化事业的性质。?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角色定位 在今天,把工艺美术作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或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看,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行业和一种经济性的产业,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已如是,成千上万的企业,生产产品、完成产值,将产品推向市场,其过程与生产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其特殊性仅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如果着眼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性质,试图将其作为文化产业来定性,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在产业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因为产业要有产出,要有产品,产品必定要有价值和价格,其经济性必然包含其中了。但是文化产业并不一味强调利润而更看重社会价值,而经济性的产业不能不强调利润,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单纯的文化产业对待,在今天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太实际,也有很大难度。而将工艺美术定义为文化艺术事业,则与作为产业对待又有很大差别。文化艺术事业不像产业那样追逐利润,国家甚至要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资助。因此,如果将庞大的工艺美术行业改为工业美术事业,则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 1.产业价值:作为行业的传统工艺美术,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各地的工艺美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数已经成为地方传统工业的支柱或城市的象征(所谓城市名片),在现代高科技社会,工艺美术行业虽不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作为特色产业之一,仍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就业价值:传统工艺美术在解决就业上亦有其他工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工艺美术主要靠人工和技艺,对生产场所和生产条件要求不高,有的还适合于家庭生产或加工,成为家庭副业。初步估计,全国从事或与工艺美术生产、销售有关的从业者在1000万以上。 3.市场价值:工艺美术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是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工艺美术的对外贸易,以特色取胜,一般不会遭遇贸易摩擦之类的问题。 三、技艺失传和后继无人的问题 对全国大多数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而言,一方面是技艺失传,一方面是现有技艺面临无人承续的状态。过去子承父业,现在因为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拓宽,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工艺技艺和职业生活,原因一方面是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设计

第一章工艺美术概论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 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礼治是其根本。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大约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1、青铜器的型制: 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铲、凿等乐器:钲、铙、钟、鼓 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鼎、鬲、豆、爵、角、觚、尊、壶等。 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陶范、分范、铸造、镶嵌、鎏金、失蜡等。商代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 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西周前期继承商代风格,在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总体风格质朴、简约,强调韵律感和节奏性,体现有条不紊的秩序和规律。

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中国记忆

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以玉雕、牙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京绣等技艺最具特色。北京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条件,传统工艺巧匠云集,名师荟萃,以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典雅名贵而享誉海内外。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上承明清时期的工艺传统,从明朝的少监府到二十四衙门,清朝的清官内务府造办处的四十二作,到清末时期的工艺局,民国时期的民间作坊,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但制作的工艺品仍以延续传统技艺与传统题材为主,少有创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转机。自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这17年时间对于历史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7年。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传统工艺恢复阶段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发展阶段,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设计制作了许多有别于传统题材而独具新中国文化特色的工艺品。这些艺术品因其题材的特殊性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其稀缺性可见一斑。 传统工艺的新中国记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的传统工艺应该走何种发展道路,如何在工艺上继承传统,在样式题材上突破传统成为传统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1949年8月,开国大典还在紧张的筹备当中,市政府就邀请梁思成、费孝通、徐悲鸿、林徽因、高庄、吴作人、马衡等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请各位专家献计献策。专家们一致认为,新中国工艺美术要有新的面貌,要制作出具有新时代特点与新中国特色的作品,求新求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17年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制作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后17年,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手工业工厂、集体所有制企业几种不同的经营方式,这是一种有别于明清时期和20世纪上半叶全新的发展方式。传统工艺美术品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它的审美趣味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百花”题材的工艺美术作品出现,正是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而制作的,成为这一时期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创作主题。1957年,北京景泰蓝行业制作了一对高1.73米、最大直径0.9米,瓶身绘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图案,名为“龙耳尊”的大瓶。还有玉器行业也制作了玉雕百花篮,象征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大繁荣。 这一时期,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设计出新的表现题材,即使在“文革”时期这种趋势也很明显。玉雕行业,既有继承传统样式的佛像、仙人、仕女等题材,如仕女、观音,也有神话、故事题材的月宫嫦娥、西施梳妆等作品。最具特色的是出现了大量以领袖、名人、农民、儿童为题材的玉器作品。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主席视察黄河为题材的白玉《河清有日》,毛主席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的白玉作品《工地上的太阳》等。1958年,玉雕大师王仲元创作的翡翠三秋瓶瓶身饰以黄瓜、扁豆、蔬菜等图案,以此歌颂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新面貌。牙雕行业,以传统的仕女、老人、佛人、武人、花卉、小活、兽等几类为主,有一些反映新中国面貌的大型牙雕作品面世。这些反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牙雕作品的出现,改变了北京牙雕工艺品以古装美人、果蔬一类等传统题材占主流的面貌。如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牙雕作品《红领巾》《少先队员》等。还有一些作品,如《翻身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新农民》等,都是反映了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佳作。长期以来,景泰蓝工艺品固守传统,以梅兰竹菊四君子、富贵多寿、凤穿牡丹、鹤寿延年、五福捧寿等吉祥纹饰为主要装饰。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生活题材和革命题材的作品。如红领巾少年喂鸡养兔的场面、解放军战士搀扶农民老人的军民一家亲的题材,都十分具有新中国时代特色。1966年,由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设计的景泰蓝金秀瓶,造型简约流畅,选取了南瓜、白菜、豆角花为图案进行装饰,生活味道浓厚,突破了传统的图案设计思路。另一件《万里长征第一关》,更是歌颂红军的革命精神。雕漆行业也出现了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如庆祝丰收的场面、红领巾形象;有表现新中国面貌的作品,如寓意和平的和平鸽形象、新中国国庆庆典场面等等。更有以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北京地区的新建景观为题材来装饰雕漆作品,如剔红十三陵水库插屏。 新中国特色的经典名作 新中国成立的30年时间里,一些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经典名作,成为了“国宝级”的珍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