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讲解

工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讲解

工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讲解
工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讲解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摘要

此设计以某企业加工车间的五个加工平台为研究对象,以多种通风设计资料书为参考,运用所学的通风知识为此加工车间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控制该车间三个振动筛和两个高温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粉尘及污染气体,从而确保该车间职工拥有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加工车间;振动筛;高温炉;除尘系统

ABSTRACT

In this design,the fi ve processing platform which is a part of an enterprise’s processing workshop is chosen as the subject,according to various of ventilation design data books,we design a set of dust removal system for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by using the knowledge about ventiliation that we have learned.The dust removral system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dust pollution and the gas pollution produced from three vibrating screen’s working time and two high temperature fumnace’s working time ,thus guaranteeing that the worker w ho work in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have a healthily,safely,comfortable work environment

Key words :processing workshop; vibrating screeen;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dust removal system

目录

1 前言 (1)

2 车间简介 (2)

3 系统划分 (3)

4 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4)

4.1 排风罩的选择及风量计算 (4)

4.1.1 振动筛工作台排风罩的选用及风量计算 (4)

4.1.2 高温炉工作台排风罩的选用及风量计算 (5)

4.2 净化装置的选择 (6)

4.2.1 振动筛净化装置的选择 (7)

4.2.2 高温炉净化装置的选择 (7)

4.3 风管的确定 (8)

4.3.1 风管的截面形状及管道定型化 (8)

4.3.2 风管的材料 (8)

4.3.3 风管的布置 (9)

5 水力计算 (10)

5.1 C1系统水力计算 (10)

5.2 C2系统的水利计算 (15)

6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前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污染物(颗粒物、污染蒸气和气体)以及余湿和余热。如果不加控制,会使室内外环境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因此,控制工业污染物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加工车间的污染物主要产自振动筛及高温炉。振动筛是利用振子激振所产生的往复旋型振动而工作的,由于振动筛工作时整个筛箱是振动的,其集尘罩为负压,运行过程中滤布被筛箱内部负压所吸,易使其滤布与其吊耳相互摩擦而产生一定的粉尘,而且加工物料进入料漏斗时落下弹起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从而降低加工车间的环境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缩短振动筛的使用寿命。另外,高温炉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由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对材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高温炉会改变其周围的气体温度,从而进一步改变气体的运动方向,气体会带着污染粉尘扩散至车间其他地方,扩大污染范围。这会直接影响到车间空气环境质量,并且对职工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若污染气体及粉尘在排向室外时没能得到较好的净化,也会给室外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损害。

我们在设计此套通风除尘系统时,充分考虑振动筛及高温炉的工作特点,依据其工作特点选定适当、合理的排风罩类型,根据其工作台的尺寸大小确定排风罩的尺寸,计算风量大小;接着根据污染物特点选定净化装置;然后用风管将系统中的设备或部件连接起来,合理布置网管、决定管道尺寸、材料等,从而达到适用、省工、省材的目的;最后通过水利计算选定系统风机。

2 车间简介

某车间有5个工作平台,其中3个为振动筛(1#、2#、3#),尺寸为:E=9000mm,l=600mm,振动筛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粉尘,在空气中悬浮,在二次尘化作用下会扩大污染范围直至整个加工车间,增大了车间职工的职业患病机率;另外2个为高温炉(4#、5#),尺寸均为1.0×1.0m;炉内温度为500℃,室温仅有20℃,高温炉会使其上方空气受热膨胀、扩散,使污染物进一步分散到车间各处及室外,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车间平面如下图1所示:

图1 生产车间的平面图

3 系统划分

系统划分的原则是:

(1)空气处理要求相同、室内参数要求相同的,可划分一个系统。

(2)生产流程、运行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3)对下列情况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2)两种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或化合物:

3)两种有害物质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

4)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5)建筑物内设有存储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4)除尘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远时,宜合设一个系统;

2)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当工艺允许不同粉尘混合回收或粉尘无回收价值时,也可合设一个系统;

3)温湿度不同的含尘气体,当混合后可能导致风管内结露时,应分设系统。

(5)如排风量大的排风点位于风机附近,不宜和远处排风量小的排风点合为同一系统。增设该排风点后会增大系统总阻力。

根据系统划分原则,三个振动筛1#、2#和3#为一个生产流程,切扬尘点相距不远,因此可设为一个系统C1。由于4#和5#产生的含尘气体与其他三个工作台产生的含尘气体的温湿度不同,为避免其混合后导致风管内结露,所以4#和5#工作台另设为一个系统C2。

4 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4.1 排风罩的选择及风量计算

局部排风罩是局部排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局部排风罩口的气流运动,可在污染物质散发地点直接捕集污染物或控制其在车间的扩散,保证室内工作区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完善的局部排风罩,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设计局部排风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局部排风罩应尽可能靠近污染物发生源,使污染物局限于较小空间,尽可能减小其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

(2)排风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3)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4)排风罩应力求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 (5)与工艺密切相结合,使局部排风罩的配置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

(6)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如穿堂风、送风气流等对吸气气流的影响。

4.1.1 振动筛工作台排风罩的选用及风量计算

由于振动筛不易密闭,故我们应尽可能的将排风罩设在污染源附近,依靠找扣的抽吸作用,在污染物发散地点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污染物吸入罩内,所以我们选定外部吸气罩为C1系统的排风罩。振动筛尺寸E=900mm ,l=600mm ,粉尘散发速度为0.4m/s ,周围气流干扰速度u=0.4m/s 。

将外部吸气罩安置在污染源上方,为减少干扰气流的影响,在吸气找的一个长边设有挡板;综合结构、速度分布、阻力三方面的因素,确定两短边之间的夹角(即扩张角)为120°。

根据a H 3.0≤,取m H 4.0=,

罩口尺寸:长边m A 22.14.04.029.0=??+= 短边m B 92.04.04.026.0=??+=

由于罩口的平面尺寸较大,因此采取图3所示的措施: 因一长边设有挡板,罩口周长为:

m P 06.392.0222.1=?+=

取控制速度s m V x 25.0=,

排风量为:

s m KPHV L x 343.025.04.006.34.1≈???==

图3 保护罩口气流均匀的措施

4.1.2 高温炉工作台排风罩的选用及风量计算

高温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运动,带动污染物一起运动,所以系统C2的排风罩选用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将接受罩安置在高温炉上方0.5m 处;两短边之间的夹角(即扩张角)为120°,确保该角度达到排风罩局部阻力系数最小区域。高温炉尺寸均为1.0×1.0m ;炉内温度为500℃,室温仅有20℃。

热源流收缩断面至热源的距离:

H m A H P >=?==5.1]

11[5.15.12

1

因此该接受罩为低悬罩。由于低悬罩位于收缩断面附近,罩口断面上的热射流横断面积一般小于(或等于)热源的平面尺寸。在横向气流影响小的场合,排风罩口尺寸应比热源尺寸扩大150~200mm 。

罩口尺寸:长mm A A 120020010002001=+=+=

宽mm B B 120020010002001=+=+=

由于罩口的平面尺寸较大,因此采取措施如图4所示 风量计算:

m B H Z 76.1126.15.026.1=?+=+=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为:

s kJ s J t

F tF Q 39.606.6389)

20500()11(7.17.13

4

3

4

≈≈-???=?=?=α

热射流收缩断面上的流量为:

m Z

Q L 32

33

1

2

33

1017.076

.1)39.6(04.004.0≈??==

取罩口风速为s m v 5.0'=,排风罩排风量为:

s m F v L L 3''093.05.0)112.12.1(17.0≈??-?+=+=

图4 保护罩口气流均匀的措施

4.2 净化装置的选择

要有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排入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后才允许排放。空气的净化分为两类净化:颗粒物的净化和有害气体的净化。

除尘器是将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根据其除尘机理的不同,通常将除尘设备分为六大类:重力除尘、惯性除尘、离心力除尘、过滤除尘、洗涤除尘、静电除尘。

选择除尘器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处理风量、除尘效率、阻力、一次投资、维护管理。各种常用除尘器的综合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各种常用除尘器的综合性能表

除尘器名称 适用的粒径范围(μm ) 效率(%) 阻力(Pa )

设备费 运行费 重力沉降室 >50 <50 50~130 少 少 惯性除尘器 20~50 50~70 300~800 少 少 旋风除尘器 5~15 60~90 800~1500 少 中 水浴除尘器 1~10 80~95 600~1200 少 中下 卧式旋风水膜 ≥5 95~98 800~1200 中 中 冲激式除尘器 ≥5 95 1000~1600 中 中上 电除尘器 0.5~1 90~98 50~130 大 中上 脉冲袋式除尘器 0.5~1 98~99.5 300~500 大 大 袋式除尘器 0.5~1 95~99

1000~1500

中上 大 文丘里除尘器

0.5~1

90~98 4000~10000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主要有四种: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低浓度的气体的净化通常采用吸收法和吸附法,它们是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主要净化方法。

4.2.1 振动筛净化装置的选择

振动筛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产生污染物颗粒为粘土,而该粘土的粒径约为10-20mm,所以该系统采用旋风除尘器作为其净化装置。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方便;其基本组成有筒体、锥体、排出管三部分。含尘气流由切线进入除尘器,沿外壁由上向下作螺旋形旋转运动,这股向下旋转的气流称为外涡旋。外涡旋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这股向上旋转的气流称为内涡旋。向下的外涡旋和向上的内涡旋,两者的旋转方向是相同的。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惯性离心力的推动下,要向外壁移动。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根据振动筛C1系统的实际情况,C1系统的净化装置选择GQX-F/8型旋风式除尘器,它的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结构图如图5所示。

表2 GQX-F/8型旋风式除尘器的具体参数

型号规格处理烟气量

h

m3

配用锅炉

h

t

进口尺寸

mm

出口尺寸

mm

GQX-F/8 4800-5600 1.5 400*430 400*430

图5 GQX-F/8型旋风式除尘器的结构图

4.2.2 高温炉净化装置的选择

高温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烟气,由于所产生的烟气温度较高,烟气中污染物粒径较小,所以宜采用旋风除尘器作为净化装置。利用气流旋转过程中作

用在尘粒上的惯性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设备,它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方便。根据高温炉C2系统的实际情况,C2系统的净化装置选择XZZ-Ⅱ-560型旋风式除尘器,它的具体参数如表3所示,结构图如图6所示。

表3 XZZ-Ⅱ-560型旋风式除尘器的具体参数

风量

进口风速

图6 XZZ-Ⅱ-560型旋风式除尘器的结构图

4.3 风管的确定

通风系统中的风管把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或部件连成了一个整体。合理选定风管中的气体流速,管路力求短、直,对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有很大帮助。

4.3.1 风管的截面形状及管道定型化

风管截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两者相比,在相同断面积时圆形风管的阻力小、材料省、强度也大;而且圆形风管直径较小时比较容易制造,保温亦方便。当风管中流速较高,风管直径比较小时,例如除尘系统和高速空调系统都采用圆形风管。焊接车间通风设计属于除尘系统,管内流速较高,阻力较大,因此C1系统选择圆形风管。同样C2系统也选择圆形风管。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板材,实现风管制作、安装机械化、工厂化,所用管道应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4.3.2 风管的材料

用作风管的材料有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胶合板、纤维板、矿渣石膏板、

砖及混凝土等。风管材料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就地取材的原则选用。实际生产中钢管是最常用的材料,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它们的优点是易于工业化加工制作、安装方便、能承受较高温度。镀锌钢板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适用于空气湿度较高或室内潮湿的通风、空调系统,有净化要求的空调系统。。除尘系统因为管壁磨损大,通常用厚度为3.0-5.0mm的钢板,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

根据车间实际情况,风管材料要求耐磨损耐高温,阻力较小。故振动筛和高温炉风管材料均选择钢板。

4.3.3 风管的布置

风管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

1)除尘系统的排风点不宜过多,以利各支管间阻力平衡。

2)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夹角最好大于45,必须水平敷设或倾角小于30°时,应采取措施,如加大流速、设清扫口等。

3)在除尘系统小,为防止风管堵塞,风管直径不宜小于下列数值:

排送细小粉尘80mm;

排送较粗粉尘100mm;

排送粗粉尘130mm。

4)排除含有剧毒物质的正压风管,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5)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风量测定孔和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调节和测量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6)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弯头、三通等管件要安排得当,与风管的连接要合理,以减少阻力和噪声。

综合以上理论知识,再结合车间结构特点,我们将C1、C2系统的通风管道均设为蟹爪形,分别见附图二(某企业加工车间C1通风除尘系统轴测图)、附图三(某企业加工车间C2通风除尘系统轴测图)。

5 水力计算

5.1 C1系统水力计算

(1)绘制通风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各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此通风系统选择1-3-5-除尘器-6-风机-7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表4,输送含有粘土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为13m/s 、水平风管为16m/s 。

表4 除尘风管最小风速(m/s )

粉尘类型

粉尘名称 垂直风管 水平风管 矿物粉尘

粘土

13 16 石灰石 14 16 水泥

12

18

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的漏风,管道6及7的计算风量为:

h m L 3487605.14644=?=

管段1

根据)43.0(1548331s m h m L =、s m v 131=,由工业通风第四版附录9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的统一规格。

mm D 2001= m Pa R m 0.111=

同理可查得管段3、5、6、7的管径及比摩阻,具体结果见表5。 (4)确定管段2、4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见表5。 (5)查工业通风第四版附录10,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管段1

设备为外部吸气罩,查文献得:

21.0=ζ

90弯头()5.1=D R 一个,

17.0=ζ

圆形三通(1→3) 90=α:

5.013=L L

查表得:

03.01=ζ

41.003.017.021.0=++=∑ζ

2)管段2

与管道1所求方法一致,可得

41.0=∑ζ 3)管段3

直流三通(3→5), 30=α

543F F F =+

44.03002002254==F F 33.04644154854==L L

查表得:

15.035=ζ

4)管段4

设备为外部吸气罩,查文献得:

21.0=ζ

90弯头()5.1=D R 一个,

17.0=ζ

直流三通(4→5), 30=α

61.045=ζ

99.061.017.021.0=++=∑ζ

5)管段5

除尘器进口变径管(渐扩管)

除尘器进口尺寸为:mm mm 430400?,变径管长度mm l 300=。

43.0300

30043021=-?=αtg , 3.23≈α

查表得:

6.0=ζ

6)管段6

除尘器出口变径管(渐缩管)

除尘器出口尺寸:mm mm 430400?,变径管长度mm l 150=。 53.0150

35043021=-?=αtg , 28=α

查表得:

1.0=ζ

90弯头()5.1=D R 2个,

34.017.02=?=ζ

风机进口渐扩管,进口直径mm D 500=,变径管长度mm l 300=

04.25002260==F F

25.0300

35050021=-?=

αtg 、 14=α 查表得:

11.0=ζ

55.011.034.01.0=++=∑ζ

7)管段7 风机出口渐缩管

风机出口尺寸:mm mm 280364?、mm D 3507=,

06.1096.0102.07==F F 出口

0≈ζ

带扩伞管的伞形风帽()5.0=D h ,6.0=ζ

60.0=∑ζ

(6)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7)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1)汇合点A :

57.1621=?P 、67.1632=?P

%10%167

.16357.16267.163212<=-=??-?P P P

符合要求

2)汇合点B :

92.30635.14457.16231=+=?+?P P 、39.1664=?P

()%10%8.4592

.30639

.16692.3063

14

31>=-=

?+??-?+?P P P P P

为了使3、4达到阻力平衡,改变4的管径,增大其阻力。

mm D D 3.17492.30639.166225

.04'

4=?

?

?

??=

根据通风管道统一规格,取mm D 180"4=,其对应的阻力为:

7.26518020039.166"225

.01

4=?

?

?

??=?P

()%20%4.1392

.3067

.26592.3063

1'

'431<=-=

?+??-?+?P P P P P

仍处于阻力不平衡状态,因此取mm D 180"4= ,在运行时再辅以阀门调节,消除不平衡。

(8)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Pa P 47.1926120005.1133.942.21235.14457.162=+++++=?

(9)选择风机

风机风量 h m L L f 35589486015.115.1=?== 风机风压 Pa P P f 4.221547.192615.115.1=?=?=

选用4-68型NO.4-4A 风机

h m L f 35633= Pa P f 1970=

风机转速m in 2900r n =皮带传动,

配用2322-JO 型电动机,电机功率为kW N 4=。

表5 C1系统的除尘系统水力计算表

管段编号

流量

(m3/h

(m3/s)

长度l(m)

管径

D(mm)

流速v

(m/s)

动压Pd

(Pa)

局部阻力

系数Σξ

局部

阻力

Z(Pa)

单位长

度摩擦

阻力

摩擦阻力

1

m

R

(Pa)

管段阻力

1

m

R+Z

(Pa)

备注

1 1548(0.43)11 200 13 101.4 0.41 41.57 11 121 162.57

3 3096(0.86)9.7 300 16 153.6 0.15 23.1 12.5 121.25 144.35

5 4644(1.29)12 300 1

6 153.6 0.60 92.2 10 120 212.2

6 4860(1.35)

7 350 13 101.4 0.55 55.

8 5.5 38.5 94.3

7 4860(1.35)9.5 350 13 101.4 0.60 60.8 5.5 52.25 113.05

2 1548(0.43)11.1 200 1

3 101.

4 0.41 41.57 11 122.1 163.57

4 1548(0.43)11 200 13 101.4 0.99 100.39 11 66 166.39 阻力不平衡4 1548(0.43)180 18

除尘

1200

14

5.2 C2系统的水利计算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除尘器-4-风机-5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表6,输送含有粘土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为16m/s 、水平风管为18m/s 。

表6 除尘风管最小风速(m/s )

粉尘类型 粉尘名称 垂直风管 水平风管 矿物粉尘

灰土、砂尘 16 18 干细型砂 17 20 金刚砂、刚玉粉

15

19

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的漏风,管道4及5的计算风量为:

h m L 34.294805.12808=?=

管段1

根据)39.0(1404331s m h m L =、s m v 181=,由工业通风第四版附录9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的统一规格。

mm D 1801= m Pa R m 0.221=

同理可查得管段3、4、5的管径及比摩阻,具体结果见表7 (4)确定管段2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见表7。 (5)查工业通风第四版附录10,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管段1

接受罩,查文献得:

36.0=ζ

90弯头()5.1=D R 两个,

34.0217.0=?=ζ

直流三通(1→3),o 45=α

67.022********≈=F F 6702201802231 ≈=F F

0.121=L L

查表得:

26.031=ζ

96.026.034.036.0=++=∑ζ

接受罩,查文献得:

36.0=ζ

90弯头()5.1=D R 两个,

34.0217.0=?=ζ

直流三通(1→3),o 45=α 查表得:

14.032=ζ

67.014.034.036.0=++=∑ζ

3)管段3

除尘器出口尺寸:mm mm 448160?,变径管长度mm l 300=。

38.0300

22044821=-?=αtg

o 8.20≈α

查表得:

5.0=ζ

4)管段4

除尘器出口直径为mm 392,变径管长度mm l 200=。

36

.0=αtg

o 5.19≈α

查表得:

25.0=ζ

90弯头()5.1=D R 三个,

51.0317.0=?=ζ

风机进口尺寸直径为mm 425,变径长度mm 300

29.0300

25042521=-?=αtg

o 3.16≈α

查表得:

2.0=ζ

96.02.051.025.0=++=∑ζ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陶瓷厂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 126041 学号: 12604122 姓名:李乾 指导教师姓名:张伟 能源与水利学院

摘要 陶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多,很多的陶瓷厂在生产陶瓷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便成为了空气污染的一大处理难题。本文介绍了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陶瓷行业的应用。分析了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对其除尘效率和安全可靠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袋式除尘器的主要从参数的选择和设计方法,包括:滤袋材料结构,过滤面积,过滤速度,清灰方式等。针对目前一些陶瓷厂的除尘效率不佳除尘器运行状态不良,指出了通过全面分析袋式除尘器的参数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联系,优化组合设计参数,是除尘器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佳。为陶瓷企业的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使用和维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袋:式除尘器、陶瓷、参数、设计

Abstract Ceramics in use in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many of the ceramics factor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eramic dust became a big deal with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g filt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in ceramic industry. Analyzed the main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bag filter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Bag filter is proposed from the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design method, including: the filter bag material structure, filter area, filtration velocity, ash removal mode and so on. Aiming at some ceramics factory of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poor efficiency of dust removal filter is bad, pointed out tha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bag filter parameter mutual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optimization combination, the design parameters is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best. The design of bag filter for ceramic enterprises, use and maintenance of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type dust collector, pottery and porcelain, parameters, design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工业通风与除尘(I)答案(详细参考)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工业通风与除尘(I)试卷(作业考核线上)B卷 学习中心: 姓名: (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 粉尘:能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颗粒。 2.含湿量:含有1公斤干空气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含湿量。 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4. 沉降速度: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沉降所达到的最大速度。 5.全效率: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所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全效率。 6.中位径:累计质量百分数为50%时的粒径。 7.控制点:距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 8.摩擦阻力: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 二、单项选择,将答案写入表格。(每题2分,共24分)

1、所谓 就是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 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A 通风方法 B 局部通风 C 气流组织 D 全面通风 2、在不设有组织自然通风的房间中,当机械进、排风量相等时,室内压力 等于室外大气压力。当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时,室内处于 状态。 A 负压 B 正压 C 大气压 D 零压 3、对于冷过程的通风柜,应将吸风口布设在通风柜的 ,才能有效地控 制有害物。 A 上部 B 下部 C 中间 D 上下均可 4、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单侧适用于槽宽 。 A B ≤700mm B B ≤800mm C B ≤900mm D B ≤1200mm 5、粉尘的粒径分布也称为粉尘的分散度,若以颗粒的粒数表示所占的比例 称为 。 A 频率分布 B 质量分布 C 粒数分布 D 颗粒分布 6、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捕集粉尘,筒体直径愈小,尘粒受到的惯性离心 力愈大。目前常用的旋风除尘器直径一般不超过 。 A 200mm B 400mm C 800mm D 1000mm 7、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的高效除尘器,它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进行 除尘。对于 的粉尘,效率高达98%~99%。 A 2m μ以上 B 10m μ以上 C 5m μ以上 D 1m μ 8、为减小局部阻力,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 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 管径。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讲解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 课内学时:4周开课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设计大纲说明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一门或几门相关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培养学生 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应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并依据课程设计大纲拟定,选题必须符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难度、份量要适当,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题目须经教研室、院系审定。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等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 3、指导教师必须对所指导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预设计,并于设计开始前一周准备好设计的相关资料及其他准备工作,同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院系审核。 4、课程设计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分析并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 5、学生要根据所接受的任务书,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找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拷贝)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课程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6、学生要遵守学习纪律,保证出勤,不得迟到、早退。每天出勤不少于6小时,因事、因病不能上课需请假。 7、学生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打闹、嬉戏、吸烟、打扑克等。 8、每人交车间工作流程图、排除有害物通风系统图、管道网络图。 9、图纸标注清晰、正确,主要标注风流方向、三通、二通、管径、排气罩、除尘器等设施、通风机位置。 10、说明书用A4纸手写或打印,按设计内容正确书写设计说明书,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图表符合书定规范。 (三)本课程设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除尘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5) 1.1车间粉尘性质 (6) 1.2 车间粉尘危害及治理 (6) 1.2.1 粉尘危害 (6) 1.2.2 碳黑治理方法 (7) 1.2.3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 (7) 1.3 除尘系统 (8) 1.4 课程设计背景、主要内容、意义与预期目标 (9) 1.4.1 主要内容课程设计背景 (9) 1.4.2 主要内容 (9) 1.4.3 课程设计意义 (10) 1.4.4 课程设计预期目标 (10) 第2章数据分析 (11) 2.1 已知数据 (11) 2.2 风量确定 (12) 2.3 净化设备选择或设计 (12) 第3章集气罩设计 (13) 3.1集气罩设计的设计原则 (13) 3.2设计方法选择 (13) 3.2.1控制风速法原理 (13) 3.2.2 控制风速选择 (14) 3.3 集气罩选择 (14) 3.3.1 集气罩集气原理 (14) 3.3.2 集气罩类型和选择 (15) 3.3 风量计算 (15) 3.3.1 风量计算方法选择 (15) 3.3.2 风量计算 (15) 3.4 集气罩的尺寸 (16) 第4章管道、弯头及三通设计 (17) 4.1 管道设计 (17) 4.1.1 管道速度选择 (17) 4.1.2 管径选择 (18) 4.2 弯头、三通管的设计 (20) 第5章管道阻力计算及风机的选择 (21) 5.1各管道的阻力计算 (21) 5.1.1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 (21) 5.1.2 并联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2) 5.2选择风机和电动机 (23) 第6章除尘器的设计 (25) 6.1 除尘器的分类及选择 (25) 6.1.1除尘器的分类 (25) 6.1.2 除尘器的选择 (25) 6.2 旋风除尘器尺寸 (27) 总结 (28)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庆市电机公司电镀车间通风系统工程 设计说明书 专业班级:建环14-3班 姓名:谢进 学号: 311407001425 指导老师:张永胜 设计日期: 2017年6月 指导教师评价 前言 工业通风影响车间的空气质量和工作效率,良好的通风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而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物、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护大气空气质量。

随着近年来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上散发的污染物得种类和数量也是在与日俱增,而且对人的危害和对大自然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所以要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必须控制污染物的释放和允许释放浓度,有效消除工业污染物。 在采用通风设置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系统的负荷能力,通风除尘效率,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能,建筑节能和建筑能耗,等等。 所以,在不同的工业生产中,根据工业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物散发途径,建筑结构特性,结合不同通风方法的除尘机理,设置除尘设备,把室内产生的污染物排至室外,另外,还有在通风系统上设置空气净化设备,把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吸收净化至大气允许排放标准浓度,保证室内外环境的空气不受污染,创造一个舒适美好的室内外环境。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何为环境创造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环境),已经是21世纪人类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作为改善环境的因素——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1.2 研究目的 通过收集及利用现场资料进行制图、计算,根据操作区的有害气体与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值,进行送、排风及除尘系统的设计;并分析在电镀车间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污染物(颗粒物、污染蒸汽和气体)以及余热和余湿,进行计算并加以控制,减少工业污染物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稀释室内有害气体浓度,改善操作区的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消除对车间环境及设备的污染,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舒适感。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 课 程 设 计 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班级:采矿工程 学号:21116504 姓名:钱明星 指导老师:任万兴

目录 1 矿井设计概况………………………………………………………… 1.1矿井概述………………………………………………………… 1.2矿井开拓………………………………………………………… 1.3采煤方法…………………………………………………………… 2 矿井通风系统……………………………………… 2.1矿井通风方式…………………………………………… 2.2采区通风…………………………………………… 2.3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 2.4 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3 矿井通风系统风量计算…………………………………………………………… 3.1 矿井风量计算原则和规定……………………………………………………… 3.2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3.3 矿井风量分配……………………………………………………………… 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4.1 井巷通风阻力计算………………………………………………………… 4.2 矿井通风系统的其它计算……………………………………………………… 5 矿井主要通风机和电机的选定……………………………………………… 5.1 自然风压的计算………………………………………………………… 5.2 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 5.3通风机工况点及合理工作范围…………………………………………… 5.4 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5.5 电动机的选择…………………………………………………………………… 6 矿井通风费用计算………………………………………………………… 6.1 吨煤通风费用计算……………………………………………………… 6.2 矿井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7 矿井灾害防治措施………………………………………………………… 8总结与致谢……………………………………………………………………………参考文献……………………………………………………………………………………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范本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 程设计

目录 1、设计总说明 .............................................................................. - 4 - 1.1工程概况 ............................................................................ - 4 - 1.1.1厂的基本情况 ........................................................... - 4 - 1.1.2工程目的................................................................... - 4 - 1.1.3现有情况................................................................... - 5 - 1.1.4达到标准................................................................... - 6 - 1.2设计依据 ............................................................................ - 6 - 2、除尘系统的方案设计 .............................................................. - 6 - 2.1方案一设计计算................................................................. - 6 - 2.1.1方案一轴测图 ........................................................... - 6 - 2.1.2方案一风量分配 ....................................................... - 7 - 2.1.3方案一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8 - 2.1.4方案一阻力汇总 ..................................................... - 10 - 2.2方案二设计计算............................................................... - 12 - 2.2.1方案二轴测图 ......................................................... - 12 - 2.2.2方案二风量分配 ..................................................... - 12 - 2.2.3方案二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13 - 2.2.4方案二阻力汇总 ..................................................... - 16 - 2.3方案三设计计算............................................................... - 18 - 2.3.1方案三轴测图 ......................................................... - 18 - 2.3.2方案三风量分配 ..................................................... - 18 -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1) 1.3设计的内容 (1) 1.4 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2) 2 集气罩的设计 (5) 2.1 集气罩 (5) 2.2 设计计算 (5) 3 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 (7) 3.1 管道的设计 (7) 3.2 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8) 3.3 三通的确定 (8) 4 阻力平衡校核 (9) 4.1 设计说明 (9) 4.2 管段①的阻力计算 (9) 4.3 管段②的阻力计算 (9) 4.4 管段③的阻力计算 (9) 4.5 管段④的阻力计算 (10) 4.6 管段⑤的阻力计算 (10) 4.7 并联管压力平衡 (10) 4.8系统总压力损失 (11)

5 风机、电机选择及计算 (12) 6 厂房设计 (14) 7 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图1 车间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17) 图2 立面布置图 (17) 图3 轴测图 (17)

1 绪论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 3、立面布置图一份; 4、轴侧图一份。 1.3设计的内容 1、罩的设计 控制点速度Vx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的确定; 管道直径的确定; 弯头设计;

安全通风课程设计范文

摘要 本次课程设首先是将车间划分成两个区域。然后计算出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系统的排风量及阻力,进行除尘器和风机的选择,绘制通风系统布置图。 考虑到车间粉尘污染的特点以及进出空间的限制,比较各种类型的除尘器,选择了最合理的通风除尘方案,进行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风量;风压;排风罩;除尘

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1前言 (1) 2排风量计算 (3) 2.1设备参数 (3) 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 (4) 2.3各管路排风量计算 (7) 3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9) 3.1第一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9) 3.1.1绘制轴测图 (9) 3.1.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 (9) 3.1.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0) 3.1.4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2) 3.1.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3) 3.1.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5) 3.1.7管道计算汇总 (16) 3.2第二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17) 3.2.1绘制轴测图 (17) 3.2.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力 (17) 3.2.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8) 3.2.4计算各管段的延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9) 3.2.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9) 3.2.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9) 3.2.7管道计算汇总 (20) 4总结 (21) 附录I (22) 附录II (23) 参考文献 (24)

1前言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空气环境)。因此,就要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采用通风和除尘技术。 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是控制车间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和改善车间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外界清洁空气,以改善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工业通风按其动力来源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依靠室外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和室外风力所形成的风压而使空气流动;机械通风则依靠通风机所形成的通风系统外压力差而使空气沿一定方向流动。 净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含尘气体称为工业除尘。 风机生产行业引进国外技术,改变了以往风机全压偏小、不适用于除尘系统的状况。新产品不但全压满足除尘工程的需求,而且噪声低、机械效率高、振动小,并有较好的防磨措施。 除尘系统风量调节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往仅靠液力耦合器使风机变速,现在已有多种变频调速器,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机,因而风量调节更易实现。除尘系统风量调节,离不开流量监测,已开发出含尘气体流量连续监测装置,具有不堵、阻力小、应用方便等特点,在除尘系统运行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有些生产过程如原材料加工、食品生产、水泥等排出的粉尘都是生产的原料或成品,回收这些有用原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在这些部门,除尘设备既是环保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工业防尘技术的前景是广大的:1、工业防尘法规更完善,执法更强化。进入21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陪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内容 设计燃煤量为600kg/h的锅炉烟气的除尘系统。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1台(2.8MW×4)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CY=68% HY=4% SY=1% OY=5% NY=1% WY=6% AY=15% V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附图所示。 (三)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⒈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⒉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⒊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⒋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阻力。 ⒌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⒍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311201010103 李润婉311201010303 吴博311201010604 李晗311201010116 雒智铭31120101013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 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 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 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 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内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设计人:周桐 学号:040213200253 指导老师:郭金明

前言 《矿井通风》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一)矿井基本概况 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24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3、矿井生产任务设计年产量为0.6M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a。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1-1所示。拟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7、8两采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其采区划分见图1-2。采区巷道布置见图1-3。全矿井有2个采区同时生产,分上、下分层开采,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4条煤巷掘进,采用4台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为38人,温度t=20℃,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2m3/min,放炮破煤,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2.4kg。有1个大型火药库,独立回风。 附表1-1 井巷尺寸及其支护情况 区段井巷名称井巷特征及支护情况 巷长 m 断面积m2 1~2 副井两个罐笼,有梯子间,风井直径D=5m 240 2~3 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120 9.5 3~4 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80 9.5 4~5 主要运输巷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450 7.0 5~6 运输机上山梯形水泥棚135 7.0 6~7 运输机上山梯形水泥棚135 7.0 7~8 运输机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 420 4.8 8~9 联络眼梯形木支架d=18cm,Δ=4 30 4.0 9~10 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 80 4.8 10~11 采煤工作面采高2m控顶距2~4m,单体液压,机采110 6.0 11~12 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 80 4.8 12~13 联络眼梯形木支架d=18cm,Δ=4 30 4.0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局部排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 管………………………………………................... (8) 其他设备...................., (8)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集气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设计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分段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车间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通风和除尘课程的设计报告报告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全112班 姓名丁沐涛 学号 119044037 指导老师韩云龙 年月日

摘要 喷涂车间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职工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和破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工业通风就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一门技术。本设计为喷涂车间的铝粉处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首先根据铝粉粒径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集气罩和除尘器。然后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管道布置。根据工艺计算集气罩尺寸和排风量。确定管径并进行水力计算。最后选择风机型号和功率。 关键词:喷涂;通风;除尘;设计;水力计算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pray workshop,if not control the emission dust,it can make indoor ai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action ,harmful to works’health,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Therefore,effective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harmful effect of indoor air and dam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studying this issue of a technology.The design is a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esign of aluminum powder treatment in spray workshop.Firstly,select the Appropriate hood and duster,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size of the aluminum powder.Secondly,finish piping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hood and air volume according to the craftwork.Determine the Pipe diameter and conduc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type and power of the fan at last. Keywords:spray;ventilation;dust removal;design;hydraulic calculation

14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报告书

1.1设计依据 1.1.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井田长7200米,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米。设计年产量60万吨,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年。矿井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煤层底板开围岩平巷,已拟定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两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每个采区共有上层工作面2个,下层工作面2个,工作日产量均为500吨,全矿同时有4个工作面生产即能满足要求。备用工作面2个。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该矿为单一煤层,煤层厚4m,倾角25°,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6m3 /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1.1.2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 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表 2.1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 2.1.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矿井通风系统,都要符合投产较快、出煤较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标合理等总原则。具体地说要适应以下基本要求: 1)每个矿井,特别是地震区、多雷区的矿井至少要有两个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个出口之间距离不得小于30m; 2)进风井口,要有利于防洪,不受粉尘、污风炼焦气体矸石燃烧气体等有毒气体的侵入; 3)采用多台分区主扇通风时,为了保持联合运转的稳定性,总进风道的断面不宜过小,尽可能减少公共风路的风阻;各分区主扇的回风流中央主扇和每一翼的主扇的回风流都必须严格隔开; 4)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主扇和分区扇必须安装在地面; 5)北方矿井,井口要有供暖设备; 6)总回风巷不得作为主要人行道; 7)工业广场不允许受扇风机噪音的干扰; 8)装有皮带机的井筒不允许兼作回风井; 9)装有箕斗的井筒不允许兼作进风井; 10)可以独立通风的矿井,采区尽可能独立通风; 11)通风系统要为防瓦斯、火、水、尘及降温创造条件;通风系统要有利于深水平延伸或后期通风系统的发展变化; 12)要注意降低通风费用。 2.1.2矿井通风类型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矿井主要有五种通风类型(图中主扇工作方法暂且按抽出式):中央并列式(图2—1)、中央分列式(图2—2)、两翼对角式(图2—3)、分区对角式(图2—4)和混合式通风。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自动保存的)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指导教师:史汝超 班级: 11 - 01 姓名:区丁天 学号: 311107000315 日期: 2013年7月8日

目录 前言 (1) 基础资料 (1)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方法的选择 (3) 通风系统的划分 (3) 冬季车间热负荷的计算 (4) 设备散热量的计算 (5) 局部排风量的计算 (6) 热气平衡的计算 (9) 风管的布置 (10) 断面形状和风管材料的选择 (10) 进、排风口的布置 (11) 水力计算 (11) 总结 (13) 教材及参考资料 (13)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不仅在改善民用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许多工业部门起着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余热和余湿,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达到保护工人身心健康和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有害物源不固定等原因,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者采用局部排风后,室内的有害物浓度仍超过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全面通风。全面通风的效果与通风量以及通风气流组织有关。根据实际工艺在有害物散发点直接把有害物质搜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分为进风和排风。为了维持室内一定的压力,一般采用机械通风。 一.基础资料 (1)厂址:本厂建于某市,气象资料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的表3-3; (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 (3)建筑结构 (i)墙——外墙为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遍;内墙为双面抹灰24砖墙; (ii)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 (iii)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2.5米,含上亮; (iv)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 (v)外门——木制,尺寸为1.5×2.5米,带上亮子;内门——木制,尺寸为1.5×2.0米,无上亮。 (vi)建筑结构的其他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余玉环 学号:1350240205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工1302班 指导教师:易灿南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易灿南学生姓名余玉环 课题名称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及任务1、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3、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主要参考资料[1]孙一坚.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0.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教 研 室 意 见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