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的幸福观

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的幸福观

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的幸福观
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的幸福观

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的幸福观

12法11 权艳古希腊哲学发展到晚期,哲学家们开始将研究重心由物质本原转移到幸福、快乐、“善”等伦理学问题,使哲学初步具有了伦理化倾向。以伊壁鸠鲁学派为代表的快乐观和以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德性观的关系问题,是当时西方伦理学争论的焦点,同时也是近现代许多哲学家关注的聚焦点。

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是西方伦理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派。尽管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各自宣称有德即幸福和快乐即幸福,但是二者都主张人的真正的快乐或者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心灵的宁静、无纷扰。这两个学派都是对小苏格拉底哲学的发展, 同时也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 伊壁鸠鲁学派影响了功利主义, 斯多亚学派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快乐,将快乐划分为身体快乐和精神快乐,静态快乐和动态快乐。伊壁鸠鲁学派主张的快乐并非专门指物质享受,还包括精神上的快乐,而精神上的快乐要以一定的物质享受为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友谊是获得个人快乐的主要方式,“在智慧所提供的保证终生幸福的各种手段中,最为重要的是获得友谊。”在结交朋友或与人相处时,应持公正、宽容的态度。伊壁鸠鲁学派并不否定理性,认为理性也是获得快乐的方式之一。

在斯多葛学派看来,人的本性是理性,按照理性生活的人就是道德的人。快乐、幸福不是真正的善,只有德性才是唯一的善。世界上

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好的,人类不应该被快乐、烦恼、欲望等感情控制,财产、衣物等都是微不足道的,肉体的痛苦也无关紧要。真正有智慧的人,即使遭受身体的极度痛苦,心理也不会有不安和恐惧。对人的最高要求是服从上帝和命运,顺应自然生活,追求精神愉悦。两派观点可谓相辅相成却又相互对立。

首先,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快乐即是幸福;斯多葛学派主张德性才是幸福。二者的观点是相悖的。快乐主义认为快乐、幸福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先有快乐后有德性。伊壁鸠鲁在《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痛苦而不快乐时。我们才需要快乐;当我们不痛苦时,我们就不需要快乐了,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仍是得到快乐。”。即快乐是人的自然属性,当物质欲望得到满足,才有精力或能力发展德性,德性只是获得快乐的手段之一。与伊壁鸠鲁学派相反,德性观排斥及时享乐。人类应该过有理性的生活,牺牲自身、奉献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鼓励人类为社会多做贡献,追求精神愉悦。

虽然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在“善”的本质问题上是对立的,但仔细研究其思想内涵,发现有相通之处。

首先,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以一定物质享受为基础的精神快乐也同等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与斯多葛学派追求精神愉悦不谋而合。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注重精神生活和友谊,可以使人内心平静,免受痛苦的折磨。此外,伊壁鸠鲁学派不否定理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性是获得

快乐的方式之一,这与斯多葛学派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并不矛盾。

其次,二者均重视节制、简朴的生活方式。伊壁鸠鲁曾提及:“当要求所造成的痛苦取消的时候,简单的食品给人的快乐就和珍贵的美味一样大;当需要吃东西的时候,面包和水就能给人很大的快乐,养成简单简朴的生活习惯,是增进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即伊壁鸠鲁学派主张的快乐是一种简单适度的快乐,抵制奢侈生活对身心的侵袭。斯多葛学派在这一点上与伊壁鸠鲁学派一致,十分注重节制和简朴,禁欲主义是最好的体现。认为激情是一种病态的夸张的感情,我们要节制感情不被外物所触动。

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作为古希腊伦理思想的先驱,对“善”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幸福观,对伦理学发展影响深远。两派的幸福观虽然有缺陷,但其合理优秀的部分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人面临各种精神压力,陷入沮丧、忧虑和自卑中不能自拔:还有很多人爱慕虚荣,贪图享乐,无止尽的追求金钱、地位等身外之物,误入歧途。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能树立并具备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不被物质的浮华所蒙蔽双眼,避免成为物质的奴隶。在社会这样一个各种关系复杂纷乱的大圈子里,还要能理性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理性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高度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与人为善,坦诚相见,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总之,在当代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和斯多葛学派的德性观,努力成为真正快乐、幸福的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1)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为此,他对欲望做出了分类,欲望包括自然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不可或缺的欲望与无关紧要的欲望。只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欲望才是必须满足的,而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前提。 (2)快乐生活在于改变思维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由于怕死,人们试图防范他人,求得安全;对安全的追求又导致人们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他认为,人不必相信各种占卜、迷信、祭祀,而应相信自己的感受,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他教导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享乐,真正的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伊壁鸠鲁指出,达致快乐生活不在于获得财富,而是要改变思维,学会从无限攫取型的追求中退缩,改变抱怨、不足、懊悔的心态,转向满足、感激的心态。例如友爱是因自身而被想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是值得追求的。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最新 浅谈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哲学比较分析-精品

浅谈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哲学比较分 析 引言:伊壁鸠鲁又与此前及此后的其他流行的快乐主义有本质的不同,在西方,人们谈到伊壁鸠鲁主义通常有不同的联想,以下是小编对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比较分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古希腊伊壁鸠鲁学说和中国先秦道家学说 1. 古希腊伊壁鸠鲁学说 同早期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不同,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客体的人生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伊壁鸠鲁(Epikouros)作为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化时代的哲学家,自然要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观察人与世界。尽管对善的求索和关于人生目的论的解释都深刻地显示着先哲的影响,然而,从人生之至善或者人生的最高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伊壁鸠鲁与他们的观点{1}迥然不同,他明确指出: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们从它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它{2}。对快乐的至善定位也与同时代诉求德性的斯多葛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从渊源上来说,无论是第一哲学还是人生哲学,他主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和理论,由马克思当年的博士论文《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可知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但毕竟,根本方面还是一致的,所以周辅成的《西方伦名著选辑》一书将他们放在了同一章,称作德谟克里特-伊璧鸠鲁路线。作为柏拉图最讨厌的思想对手,德谟克利特也把快乐视作最高的善,如,他说过:快乐和不适构成了那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3}。与德谟克利特的箴言集锦有所不同,伊壁鸠鲁的学说已经体系化;另外,伊壁鸠鲁貌似以原子论为基础来推导出他的人生哲学,实质上是为成就后者而选择了前者。因为原子论的宇宙阐释相比较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或奥尔弗斯教义的神秘主义来说是最唯物的,即最能减轻神或来世对此生此世之人的纠缠和瓜葛,而且相对于泰勒斯等对宇宙本源或水或气的解释更加成熟和圆通。如果说德谟克利特是的、柏拉图是的、亚里士多德是生物学的话,那么伊壁鸠鲁则是伦理学的,人生哲学是他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然而,伊壁鸠鲁又与此前及此后的其他流行的快乐主义有本质的不同,即使今天,在西方,人们谈到伊壁鸠鲁主义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联想:其一,与美食、烹调、感官享受密切相关的快乐原则;其二,原子论{4}。从hedonism(享 乐主义)又叫Epicureanism(伊壁鸠鲁主义),以及Epicurus(伊壁鸠鲁)与epicure(美食家)的词源关系,可知以上观念的广泛流行。然而,这却是对伊壁鸠鲁学说的最大误解。昔勒尼学派在其早期创始人亚里斯提卜(苏格拉底的学生)那里可谓赤裸裸的享乐主义,认为肉体的快乐优于精神的快乐,应该追求眼前的、现实的肉体快乐。伊壁鸠鲁认为这样的快乐主义过于肤浅和盲目,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事物产生快乐的同时往往也会附带着痛苦,他说:没有一种快乐自身是坏的。但是,有些可以产生快乐的事物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

古典自然法思想

西方的自然法学思想是怎样兴起的? 在西方数千年法律思想长河中,“自然法”这一名称被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目的而运用,它的命运也极尽曲折:既曾经被奉上神坛,当作绝对 的真理,判断现存法律(实在法)是非的终极标准,受到热情的捍卫,或作为 革命的旗号,这是从古希腊哲学、古罗马法学、中世纪神学到启蒙运动一段很 长的故事;又曾被视为无稽之谈,给与无情的嘲讽和猛烈的攻击,被边沁(J.Benthan,1748--1832)讥为“高烧时的胡说八道”,这主要是19世纪法 律分析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之事。时间进入到20世纪,一度衰落的自然法学又开始了复兴进程,特别在二战以后达到高潮,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观 念重新进入人心,占据了法学理论的重要地位,并极大地影响了法律实践。 自然法学的历史命运说明,只要人类还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还需要追问现 存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还试图改革现状以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就避不开自然法 的问题。正如梅因(Henry Maine,1822—1888)所指出的:“如果没有自然法,…很难说思想的历史,因此也就是人类的历史,究竟会朝哪一个方向发展了”i[①]。或者用祁克(O.F.von Gierke,1841—1921)的话来说,就是“不朽的自然法精神永远不能被熄灭。如果它被拒绝进入实在法的机体,它会象一 个幽灵飘荡在房间的周围,并威胁要变成一个吸血鬼吸取法律机体的血液。” ii[②] 纵观从古到今自然法概念的含义变迁,有一点始终不变的是:它与实在法 相对,是高于实在法并对其进行约束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本文将承认有高于 实在法的基本原则(来源于神意、道德或人权等等)存在的法学思想,都称为 自然法学,以此作为讨论自然法学思想兴起的基础。 一、古代的自然法学 当代自然法学的传统基础,主要是17、18世纪近代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自 然法的观念(被称为古典自然法),而古典自然法又来自于古代和中世纪的自 然法思想。 古代的自然法,最初含义显然来自于古希腊人对大自然的理解,认为大自 然是不可侵犯的,自然法就是反映自然存在的秩序的法,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这是古希腊人对西方法律思想的杰出贡献,代表人物为前期的智者、亚里士多 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和后期的斯多葛主义者。古罗马人的 自然法观念从斯多葛主义发展而来,强调自然法就是正义,是人定法(万民法、市民法)之前发生的、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它是最根本的法,是 衡量一切人定法的唯一标准,人定法应以自然法为根据。前期代表为西塞罗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_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第30卷第3期咸宁学院学报Vo.l30,No.3 2010年3月Journal of X ianning U niversity M ar.2010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3-0027-02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 )))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龙欣宇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0,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关键词:幸福;上帝;自然;理智;德性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幸福是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幸福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生活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所以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达到幸福的圆满境界,便成为古今众多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在西方,幸福观按时代划分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古希腊时期以德性幸福论为主导的幸福观,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时期,贬斥人世间的现实的幸福,将人们祈求幸福的目光转向神灵和来世。到了近代,人们又将感觉上的快乐视为幸福。而在17世纪的荷兰,一位在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家庭里/依据天意降生的人0)))斯宾诺莎,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构建了饱含经世济民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不只是为了解决上帝的观念而构建的,它是为解决人生的重大课题而构建的一个关于人的完整哲学体系。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理论上为人们提供一个达到幸福境界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他的一本早期著作名为5神、人及其幸福简论6,其代表作5伦理学6最初书名亦为5论神、理性灵魂和人的最高幸福6。斯宾诺莎所追寻的幸福是对永恒不变的东西的追求,所追求的至善就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0,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便可以永远享受的无上的快乐。他认为理智是心灵中最好的部分,心灵通过理智的力量来克制被动的情感,从而达到幸福或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叫做/对上帝的理智的爱0。 一、幸福是对上帝的爱 世人理解幸福,有健康,有物质,有平和,有快乐。而斯宾诺莎对幸福的哲学体系,却是从上帝开始的。戈莱特在为5剑桥斯宾诺莎指南6所写的导言谈到斯宾诺莎的上帝观念时指出:/他的上帝,同神学家的上帝一样,是完满的和无限的,是一切的原因,而它又是自身的原因,拥有与存在同一的本质,并且是永恒的宗教沉思的爱和幸福的对象。0斯宾诺莎在他的本体论中,明确表述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它就是上帝,而上帝就是自然,即产生自然的自然,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产生和规定宇宙中一切具体事物的力量和规律。 斯宾诺莎在5伦理学6中肯定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存在着,而这个实体是绝对无限的0,这个绝对无限的实体就是上帝。然而斯宾诺莎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样的呢?在5伦理学6中,他引入了/产生自然的自然0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0的范畴。所谓/产生自然的自然,我们理解为这样一种存在:通过其自身,而不需要任何在它之外的东西,我们可以清楚而明晰地理解它,这亦就是上帝。0他认为,只有产生自然的自然才是上帝,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即样态世界,只是上帝的产物而已。在他那里,上帝即自然,上帝的力量是自然的力量,上帝的指令就是自然的法则规律。同时斯宾诺莎在5上帝、人及其幸福简论6中还指出/上帝是一个被断定为具有一切或无限多属性的存在物,其中每一种属性在其自内中皆是无限圆满的0,圆满的存在物是不可能依附于在它之外的任何东西,所以,它必定存在于自身之内,上帝是万物的第一因,也是自因。是内在于人的固有因,也是自由因,是绝对自由的。 /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上帝之内,没有上帝就不能有任何东西存在,也不能有任何东西被认识。0在斯宾诺莎看来,人是作为实体(亦可称为自然或上帝)的一个样式而存在,人也存在于上帝之内,并通过上帝而被认识。上帝是自由因,是绝对自由的,具有最高的圆满性,享有最高幸福。而人存在于上帝之中,人就有可能分享上帝的圆满性、最高幸福。同时,幸福也是在对上帝即自然的法则规律把握中才能获得,斯宾诺莎就是从这样的角度提出了上帝是人类有可能获得最高幸福的最终根据。 *收稿日期:2009-10-18

漫谈古希腊哲学中的爱与美思想

[收稿日期] 2008-05-12 [作者简介] 苏振兴(1963-),男,河北沧州市人,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文化史;吕芝(1963-),男,河北深泽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世界文化史。 漫谈古希腊哲学中的爱与美思想 苏振兴1 ,吕 芝 2 (1.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河北交通 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 古希腊哲学中有丰富的爱与美思想。哲学家认为爱美是人的天性,身体美是爱的基础。他们所推崇的理想之爱是“美德”,理想之美是“和谐”。神人以和是哲学家和谐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哲学家在爱与美面前常常表现得彷徨,反映了古希腊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也体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关键词] 古希腊;哲学;爱情;审美[中图分类法]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09)03-0041-04 古希腊神话中有专司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爱与美在古希腊人的现实生活中也拥有重要地位。哲学家们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古希腊人的爱与美观念。他们将爱与美作为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第一次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是古希腊人真正发现了爱和美。哲学家们的主张异彩纷呈,反映了古希腊人绚丽多姿的爱与美的世界。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也昭示出古希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映射出古希腊人的社会风貌。首先,哲学家认为爱美是人的天性,身体美是爱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们都认识到爱美是人的自然本能,人与人之间的爱首先是身体上的吸引。柏拉图认为,美是人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实在。他在《大希庇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阐明了自己对美的认识。柏拉图认为,美对人是有益的,并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他说: 我们说整个身体造得很美,有时候可以跑,有时候可以摔跤,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谈论一切动物。我们实际上全用相同的方式把“美”这个词用于一匹美丽的大马、一只美丽的公鸡或鹌鹑,用于所有用具,陆上和海上的交通工具,商船或战船,用于所有乐器和一般的艺术品,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把这个词用于习俗和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来作为判断天然的或人工制造的事物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标准就是有用,凡是有用的就是美的,所谓事物之美就在于它对于某个特定目标的实现在某个时期是有用的,而在这些方 面无用的事物则被我们称作丑的。 [1](46) 他指出:“美的身体、美的生活守则、智慧,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事物,之所以为美,乃是因为它们是有益 的。”[1](48) 然而,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并非一切都是美的,如 不当的权力、快乐等。“我们说过快乐中间有一部分是美 的,但并非每一`快乐'都是美的,因为只有那些通过听觉和 视觉得来的快乐才是美的。”[1]( 57) 的确,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讲,人类为了获得有利的遗传,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这就要靠其本能操纵。人在选择对象时,就会服从于审美的需求。因此,美的体现离不开人的生理基础。男性和女性的美就有了典型的差别。女性美应当是肌肤圆润光泽,面孔鲜嫩,隆起而富有弹性的乳房,身体灵活匀称,以及作为生命之母的形体的恰当和谐;男性美则另有其特殊的尺度,往往是面孔轮廓清晰分明、体格和谐匀称、肌肉结实、胸廓宽阔厚实、步伐坚定等。古希腊人把爱和美结合起来。在他们的眼中,身体的美主要表现在眼睛、面容、唇部、臀部和胸部等。希腊人认为眼睛是爱情的窗户。荷马在《奥德赛》中写道: 他迎见主人, 亲吻他的头颅、双手连同俊美的眼睛, 热泪涌注,淌滴。 [2](495-496) 雅致羞涩而发红的少女面颊和口唇很容易唤起男人的爱。奥维德在《变形记》中这样引述道: 这位帕福斯英雄……又去吻那嘴唇,这回是真嘴唇了。姑娘觉得有人吻她,脸儿通红,羞怯地抬起眼皮向光亮处张 望,一眼看见了天光和自己的情郎。 [3](134) 美女海伦她有着“苹果般”的乳房。特洛伊战争结束后,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本想处置海伦,但是她忽然向丈夫展露了美丽的酥胸。这位丈夫当时竟忘记她的罪行而原谅了她。男人们对女人的脖颈、眼睛和胸脯充满敬意。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对海伦赞美道: 阿佛洛狄忒话语激扰了海伦的心境,她认出了女神,那修长、滑润的脖颈, 2009年第3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N o .3,2009(总第151期) Jo urnal of M udanjiang N o rmal Univ ersity T o tal N o .151 DOI :10.13815/j .cn ki .j mtc (pss ).2009.03.030

斯多葛学派中禁欲主义的看法

斯多葛学派中禁欲主义的看法 基督教有很多的纪律规范,其中一个就是禁欲主义,许多的基督教者像奥利金、奥古斯丁,都是在这个高度禁欲的宗教环境中创作以及解析圣经文本的涵义的。那么为什么,基督教会有这样的一条戒律呢?这条戒律又是继承什么样的文化而来的呢? 早在公元三百年左右,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哲学派别兴起于雅典。这一哲学思想一直流行到6世纪,影响了许多伟大的学者,作家和统治者,甚至是宗教。这一学派就是斯多葛学派。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是出身于塞浦路斯岛的芝诺,他早年潜心于赫拉克利特哲学,深受其火本原说和逻各斯思想的影响,后来又因仰慕苏格拉底,深入研究犬儒派、麦加拉派和柏拉图学园派的思想。公元前294年,芝诺在雅典开办了自己的学园,由于该学园设在一条有壁画的长廊下,在希腊语中,“画廊”一词的音译为“斯多亚”,芝诺的学园因此而得名为斯多葛学派,即画廊学派。 在斯多葛派的学说中,禁欲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学说。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们对于物质享乐的态度主要有:(1)快乐从属于自然。合理的逻辑就是由于对于神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人不必刻意追求快乐。(2)历史上,美德就是幸福,只有顺应自然、服从命运,才是道德的、幸福的生活。因此,人生在世应当通过理性摆脱一切快乐、欲望、恐惧和悲哀的纷扰,对于现实世界采取一种清心寡欲、无动于衷的生

活态度。这与伊壁鸠鲁学派所谓幸福即快乐的观点相反。其根本的理由是斯多葛主义无可置疑的对神的崇拜。人们为了归属于神,作为神的子民,显示节制欲望,砥砺苦行。(3)斯多葛禁欲主义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这与伊壁鸠鲁的号召人们“放弃社会生活,走向隐居”大相径庭。这大概是与国家或社会更多时候都代表着强势的力量,往往被赋予神或自然的代表有关系的。罗马时期信奉斯多葛主义的西塞罗、塞涅卡等人,都是斯多葛学派不排斥国家甚至积极入世但又与世俗社会若即若离的态度典型的代表。 根据上面的陈述,斯多葛主义是基督教的源头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斯多葛派所具有的对神意、自然的理解,对欲望的节制、刻苦的修行,等等这样禁欲的表现,与基督教的相似性不言而喻。基督教传统中的禁欲主义,就是从斯多葛禁欲主义中而来的。它是一个修行的纪律规范,目的是要让信徒得到拯救,或者更进一步来说是要让信徒有所悔悟,当然也包括精神启蒙的目的。虽然修道院中的修士和修女的严格修行是最常见的,但其他早期的基督徒的禁欲主义修行也有不少。早期修道院中的禁欲主义,也许大部分像是只有性欲的禁绝。但是,抛弃性欲只是禁欲主义的戒律的一个方面而已。古代的修士和修女们有着其他与抛弃性欲相等份量的需要考虑的品质,它们是:自负、怜悯、辨别力、耐心、评判他人、祷告、殷勤、施舍。对于早期的基督徒而言,贪食是一种比性更为原罪性的问题,所以减少食物摄取痛痒是禁欲主义的一个侧面。所以在七宗罪里头有暴饮暴食这一罪行.

伊壁鸠鲁

“快乐”是一种善 ———试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 摘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是以他的感觉论和原子论为哲学基础的。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人间最高的善。他所追求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伊壁鸠鲁强调,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循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区别开来,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成为后世功利主义的滥觞。 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多以个人为思考对象,形成了不同于古希腊伦理思想的个人伦理学。古希腊的伦理学强调社会性要求,认为人的德性的养成和幸福生活的获得必须通过城邦才能实现,因为“人是城邦的动物”。但是,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入侵,城邦纷纷瓦解,依附于城邦的公民成为无依无靠的个人,原有的城邦伦理丧失其道德价值,关于个人的思考反而成为一种潮流,人们认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养成德性、得到幸福。“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无一例外地关注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倡导追求个人幸福、张扬个人价值。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正是这一时期的个人伦理学的重要代表。 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的感觉论哲学基础上的。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关于一切事物的知识都是产生于感觉。人们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因为感觉是最可靠的。“一切感觉都是真理的报道者”。离开了感觉,一切事物都会失去判断标准。当然,这里所说的感觉既是指人的身体、肉体的感觉,又是指人的心灵的感觉与体验,而快乐就是人们唯一的真实的感觉和体验。“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从感觉出发来判断快乐与痛苦,成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既然“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那么人们就应大胆地去追求快乐。但是横亘在人们心灵中的两大障碍———对神的恐惧和对死的害怕———阻碍了人们对快乐的追求,要破除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就必须从根本上颠覆其产生的思想基础。在继承和发展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的基础上,伊壁鸠鲁运用其原子论思想对人们进行了心灵的哲学治疗。伊壁鸠鲁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世界的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质产生的,而不是由物质世界以外的某种力量创造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物质就是原子。伊壁鸠鲁强调,整个宇宙世界是由形体与虚空组成的,其中,构成形体中复合物的就是原子。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原子相互冲击与碰撞的产物。所以原子既是创造宇宙世界的本体,又是生成世界万物的动因。当然,原子的这种自身运动,不仅生成了世界万物,也生成了人,生成了神。世界是物质的,因而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人以及神也是物质的。首先,伊壁鸠鲁从根本上否定了神的神圣性与绝对性。在当时人们的思维习惯中,认为神是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的一种绝对力量,神始终干预人们的生活,它具有神圣性。伊壁鸠鲁以原子论为思想武器,指出既然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的,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神既然是一种存在,它也是物质的,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什么超越宇宙万物的神秘力量,它也是有形体的、有重量的,也是会作盲目运动的,因而在本质上与人没有什么区别。伊壁鸠鲁认为,神没有主宰世界的绝对权力,也没有赐予人们幸福与痛苦的权力;神从来不关心也不干预人间的事情,它只关注自己的事情。因而,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与神无关。人们对快乐和幸福追求的

罗马法与自然法

罗马法与自然法 罗马法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与其中所蕴涵的自然法思想密不可分的。正是在自然法思想的指引下,罗马法才得以克服其自身的种种限制,步入良好而快速的发展轨道,并逐渐臻于完善。 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其对后世法律的影响是古代其他任何法律所不及的。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美国学者莫里斯也确切地评述到:“罗马人用武力征服全世界,并没有像他们那种伟大的法学之不朽的力量那样来得大。”罗马法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与罗马法中所蕴涵的自然法思想分不开的。英国法史学者梅因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本文试图从自然法思想的角度来探讨其对罗马法发展的影响,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自然法赋予罗马法以理论指导 罗马自然法思想的最早渊源可追溯及古希腊哲学,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480年)、苏格拉底(前469~399年)、柏拉图(前427~347年)以及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等人的著述中可略见其端倪。及至公元前4~3世纪,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又大 大发展了自然法思想,并使之与法律发生密切的联系。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传入罗马,到罗马共和末年、帝制前期,自然法思想在罗马的影响逐渐增大,特别是罗马的法学家更是深受其影响,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塞涅卡(公元前65~14年)、盖尤斯(公元117~180年)、保罗(公元121~180年)、乌尔比安(公元170~228年)及帕比尼安(公元146~212年)等著名罗马法学家不但是自然法思想的忠实信奉者,而且他们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自然法不是实在的或具体的法律,而是一种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与价值观,其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关于自然法的理论,西塞罗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在《论法律》中指出,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之中。当这种最高的理性在人类的理智中稳固地确定和充分发展了的时候,就是法……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由于自然法不是实在法,它只是一定的理念和原则,对实在法起着统摄、指引作用。或者说,自然法只是实在法的指导思想或原则,即某种实在法的理论基础。而实在法若没有一定的理论的指导,则只能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可以说,没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法律是没有归属感的;相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制定出的实在法能朝着某种既定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我们看到,在自然法未传入罗马以前,罗马法发展缓慢,具有狭隘性、保守性的市民法在罗马长期适用,未有较大的实质性的突破,而自从自然法思想传入罗马以后,罗马法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市民法有较大的实质性的突破,灵活善变的、适用于各民族的万民法便应运而生。罗马法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当然,自然法对罗马法起作用并非自动的,它对罗马法的发展起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学家这个媒介的。而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罗马有“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的说法。而罗马法学家正是在自然法的指导下,才对罗马法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英国法史学家梅因说:“在罗马法学专家的遗著中,有些论点简直不能理解,除非我们掌握了斯多葛派的哲理把它用作一把钥匙。” 的确,自从自然法思想传入罗马后,务实的罗马法学家纷纷以自然法思想为先导,对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把自然法思想中的理念贯彻到实在法的制订和实施上,从而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在应用自然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一个挪威人写了本书《苏菲的世界》;写斯宾诺莎的一章,小二毛觉得有些话说得很中肯,抄录两段于下: “……很少有人象斯宾诺莎这样大力地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 “提醒自己你只是整个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作为个人或者整个人类,我们在宇宙中其实是非常渺小的,我们的一些认知还是很有限的;所以,以宽容的精神,对待各种学说以及宗教,总是比较妥当的。 我非常尊敬大哲学家康德,却怎么也想不通,连康德先生也会攻击起斯宾诺莎来了,说他是“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强盗和杀手”。 后来有一天,似乎有点想明白了。 一个大哲学家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便会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了;小的不同意见,尚还可以容忍,如果与自己的体系大有不同,很可能就会觉得他人是荒谬之极。 康德要在自己的哲学体系里,给上帝留出一个位置,所以一看到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就会很生气。 想到连康德这样的大哲,也难免有这样的臭脾气,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斯宾诺莎也是给“上帝”留了位置的;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是“泛神论”。

他说: “神即自然。”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来看,他心目中的上帝,与我国孔子心目中的“天”,倒是很相似。 孔子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所说的“天”,指的是永恒的大自然规律。 1929年4月24日,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哥尔德斯坦,从纽约发了一个仅有五个英文词的电报到柏林,问爱因斯坦: “您信仰上帝吗?” 爱因斯坦的回电,如下: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这个回电,被收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3页。) 可见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也是指森严的宇宙秩序。 其实,康德也说过这样的话: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亦即自然界的秩序,也就是斯宾诺莎所指的“上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 目录[隐藏] 斯多亚学派概述 斯多亚派的主要观点 早期斯多亚学派 晚期斯多亚学派:服从命运就是善 [编辑本段] 斯多亚学派概述 雅典城有一个用希腊著名画家波立戈诺特的绘画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画廊。大约在公元前308年,希腊哲学家们在这个地方创立了一个学派。画廊在希腊文中叫斯多亚(stoa),所以,这个学派就叫斯多亚学派,也可以叫画廊学派。 斯多亚学派存在的时间很长,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斯多亚学派(从公元前3 08年—公元前2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芝诺、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它的特点是在自然哲学和认识论中有较多的唯物主义因素。中期斯多亚学派(公元前2 世纪中叶~公元1 世纪末),代表人物有巴内修斯和波塞唐纽斯。它的特点是抛弃了早期斯多亚学派的唯物主义成分,引进了相当多的柏拉图主义的理论。晚期斯多亚学派(公元1世纪~2世纪),代表人物是辛尼加、爱比克泰德和奥里略。它的特点是着重发展了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伦理学。在这三个时期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早期和晚期两个学派,中期的影响不大。 [编辑本段] 斯多亚派的主要观点 斯多亚学派通常比伊壁鸠鲁学派更怀疑我们有能力控制外在的善,因此斯多亚学派建议人人都独立于外部因素。如果我们想要确保我们的幸福,我们必须学会尽可能独立于这些无法控制的外部事物,学会生活与我们能够控制的内在自我之中。斯多亚学派生成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他们采取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同样的

立场:一个人幸福的唯一条件是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而德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西多亚学派完全前后一致地坚持这个立场。有德性地生活是一个人唯一的善,而不去果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是唯一的恶。任何其他外部境况,诸如生命、健康和富裕与此都不想干。我们生活中是遭遇不幸,还是取得成功、获得荣誉,都无关紧要;我们是主人还是奴隶,是贫穷还是富裕,也没有关系。知识、德性和幸福都独立于所有外部境况。 一个人要能够对各种各样的命运无动于衷,要靠什么样的洞见和德性才行呢?斯多亚学派说,德性就是依照理性、依照逻各斯而生活。逻各斯是宇宙的主导原则。他们把这个原则也称作神、圣火或命运。人们可以像逻各斯敞开自己,使其灵活符合宇宙的和谐秩序。最重要的洞见,可能是意识到万物都具有明智的秩序,对种种事件加以干预实际不可能也不可取的。万物都受逻各斯或神的引导。人们的任务是学会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愉快地接受。这样,斯多亚学派倡导禁欲道德以面对外部世界,倡导教育以增强内在的品格力量。在命运的判决面前,一个人应该显示出斯多亚式的平静和冷淡。 斯多亚学派劝人控制有可能控制的事情,也就是他们的心灵,这并不是完全不切实际。对应于从共同体中的人向私人的个体的转化,心灵被理解为某种内向的东西,与自然界和社会世界都分离开来。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非希腊的在;伦理与政治分离开来。每个人都要独立于社会和环境而修养自身。我们看到的是与社会相分离的私人的道德的观念。伊壁鸠鲁主义或许从未有许多人追随其后,但斯多亚学派却从者如云,影响巨大,尤其是在罗马时期。 [编辑本段] 早期斯多亚学派 早期斯多亚派的特点是:强调责任和品格,而不仅仅是禁欲主义地从世界抽身而出。此外,四多亚学派开始表述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自然法。斯多亚主义在越来越成为上层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后又有进一步的变化:对责任和品格的重视、对普遍法则的相信,这些对罗马上策阶级有吸引力,后者最后把斯多亚主义转变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与此同时,下层阶级的犬儒主义的弃世特征受到压制,而一种以责任与坚强和负责的品格的培育为基础的支持国家的道德则占了上风。起初的遁世只留下一丝痕迹:对内在的和私人的东西与外在的和公共的东西之间的区分。斯多亚学派在私下里写下他们最内在的思想(哲学家马克·奥里略),而同时公开地履行他们对社会的责任(皇帝马可·奥里略)。 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的基提翁的芝诺(约公元前336年~前264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曾经到雅典经商,从那里给他儿子带来许多书籍,特别是苏格拉底学派的书籍。据说,正是这些书籍引起了芝诺对哲学的爱好和渴求。后来,芝诺本人也到雅典经商。大约在他20岁时,在去雅典途中,因乘船沉没,丢失了全部财物,这使他决心在雅典研究哲学。开始时他访遍了各个哲学流派,后来,他自己创立斯多亚学派。芝诺生活简朴,他只靠清水、面包、无花果和蜂蜜充饥度日。他品格高尚,道德严肃。这些都使雅典人十分尊敬他。雅典人曾经把城堡的钥匙交给他,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_聂锦芳

第51卷第5期2014年9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51,No.5 Sep.2014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问题是:马克思本人哲 学思想的起点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以下简称MEGA )第4部分第1卷刊出的文献提供了答案。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解读,可以知道,无论是就表征伊壁鸠鲁思想文献的选择、理论源流的追溯,还是其思想中的“准则学”和“主要原理”的概括,乃至“原子论”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换逻辑的探究,以及对“原子”的抽象性质与古代原子论的思维特征的揭示,都表明处于起点上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具有的水准;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以此为基础来估量他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能再出现“低于起点”“起点之前”乃至偏离起点的理解、诠释和发挥等情况了。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起点;伊壁鸠鲁;原子论中图分类号:B 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919(2014)05-0012-13收稿日期:2014- 08-28作者简介:聂锦芳,男,山西寿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最新文献的马克思重要文本再研究”(14AZX002)。引言:为什么要讨论马克思哲学 思想的“起点”问题?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论”的方式,即通过原理教科书了解和领会这一理论形态的核心范畴、基本命题、体系框架和思想主旨。二是“史”的方式,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看成一个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及其后继者不同阶段文本、文献的细致阅读来把握其思想的原始情形、论证逻辑及其内涵演变。总体上看,这两种方式当然各有其特点、合理性,也都有欠缺处,但长期以来,第一种方式则更为普遍和流行,不必说普通民众、广大党员、干部,就是不以马克思文本、文献为专业的研究者,也基本上是通过这一途径来接触、评判马克思主义的。这里并没有完全否定原理教科书的价值和意义的意思,但同样显见的事实是,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未以这样的著述形式表述过其哲学体系,所以教科书实际上是后人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做出来的概括和阐释,而且相当程度上 带有时代的印记和编写者特有的考量。实际上通过这一途径把握到的马克思的思想与马克思思想 的原始状况之间就“隔”了一层。如果接受者不直接面对第一手的原始文献,却要作出属于自己的梳理、甄别和判断,那么由此而达致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如此,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思想发展进程的考察和辨析,来呈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复杂性、丰富性、变动性和总体性,就成为提高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准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事情。 而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那么对这一过程中若干关节点、阶段性的把握和划分就成为很关键的事情了;而这其中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何在?因为起点就是基点、出发点,表明马克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展开其哲学运思的、是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开始其哲学征程的。马克思后来的哲学观点、哲学思想当然会有变化、超越乃至自我反省和否定,但就理论思维来说,却是对起点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会低于起点的水准;后人更不能把马克思后来逐渐深邃起来的思想阐释得比起点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

怎样理解“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一)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可以说是第一个明确强调人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家。斯宾诺莎所说的人的思想自由或精神自由,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个人具有理性,他就有了自由。这是较高的层次。斯宾诺莎说:“只要能够正确运用理性,思想便完全处于自己的权利之下,或得到完全的自由。”(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版,第16页)那么,什么是理性?在解说理性之前,须先对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思想作一辨析。 学术界将斯宾诺莎的这一思想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一概括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不够准确,因为它很容易招致误解。包括许多研究者在内,对这句话的通常理解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必然性即发展规律认识得愈深,他就愈自由;既然认识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他就可以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会成功,也就是获得了自由。 这种理解看起来很清楚,实际上是有问题的。例如,这里所说“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是指任何事物吗?还是有所限定?作为认识者的人与认识对象即被认识的事物是什么关系?是一般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吗? 通常的理解是,这个事物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人们花费工夫去认识它,终归可以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其必然性。认识者和认识对象之间没有其它的限定条件,也不需要有任何特别的关系。 但这种理解符合斯宾诺莎的本意吗?我们看看他本人是怎样说的:“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反之,凡一物的存在及其行为均按一定的方式为他物所决定,便叫做必然或受制。”(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4页)斯宾诺莎还说,一个思想得到完全自由的人,“他的行动完全取决于可以单独从他自己的本性加以理解的诸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必然决定他采取行动。其实,自由并不排除行动的必然性,反而以这种必然性为前提。”(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版,第16页) 由斯宾诺莎所说可知,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首先和主要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一个行动问题。这里必然性说的是行动的必然性,也就是从一个物或人自己本性可以加以理解并决定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并不排除行动的必然性,反而以这种必然性为前提。”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物或人的存在和行动是被他物或他人所决定,他的存在和行动就是不自由的,这时的必然性并不导致自由,而是导致不自由或强制,所以也可称为强制的必然性。 单就人而言,他的行为是由欲望引起的。斯宾诺莎将人的欲望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单独从人性自身加以理解的欲望”,他称之为“主动的行为”,也就是理性,它体现了人的力量。其余的欲望归于第二种,它们“仅与未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心灵相关联”,因此这种欲望的力量及其增减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决定,而被外界事物的力量所决定,所以被称为“被动的情感”。(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228页) 所以,一个人越是有理性,他就越是自由;他越是受制于那些被动的情感,他就越是不自由,而被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力量所决定。当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受理性控制时,他就达到自由的最高程度。人的自由思考判断权为什么不可转让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二) 斯宾诺莎并不认为人就是理性的动物,并不认为所有的人或多数人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自由。他说:“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经常运用理性和处于自由的最高程度,但是,每个人都总是尽量保全自己的存在,而且不论智愚,每个人努力做的一切事都是按照最高的自然权利努力去做的;因为每个人具有的权利同他的力量一样大。”(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页)这就进入人的思想自由或精神自由的第二层次,是较低但也更为基本的层次。斯宾诺莎说:“人性的一条普遍规律是,凡人断为有利的,他必不会等闲视之,除非是希望获得更大的好处,或是出于害怕更大的祸患;人也不会忍受祸患,除非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祸患,或获得更大的好处。也就是说,人人是会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4-215页)他特别解释道,这并不是说人人都判断得正确,即符合理性的思考;而是说,人人都会按照自然权利去尽量保全自己的存在。他把这称为“永恒的真理与公理之一”。(同上书,第215页)趋利避害、力求保存自己,这是人的自然权利,也是人人都会有的思考、判断、选择以至作出行动的自由。这一自由可以说是天赋的。 对于这一天赋的自由思考判断之权,斯宾诺莎认为,它是不可转让,它永远属于一个人自己,即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