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实训三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视线高度>0.2m; 视线长度≤80m; 前后视视距差≤3m; 前后视距累积差≤10m; 红黑面读数差≤3mm ;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 二、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 读数规则 二、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1)(2),精平,读中丝读数(3);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4)(5),精平,读中丝读数(6);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7);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8)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视距之差⑾=⑼-⑽ ∑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 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 ⒁=⑶+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

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沉降观测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

水准测量外业流程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 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 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 (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 (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 (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 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3、视线高程: 4、转点 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 A 、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 A 、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 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 b 1 h 2 = a 2 - b 2 …… 则: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 结论: A 、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 2.3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 (level) 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DS3 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1、望远镜 (telescope) ——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 一、背景和意义 铁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对铁路运输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应运而生。高铁是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概念,其涉及的专业方面十分广泛,高铁工程包含了先进的铁路技术、管理方式、运营方式、资金筹措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是保证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运输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工业化中,运输化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铁路的运输水平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铁路事业必须要提高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加强高速铁路的深化改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一项首要工作,它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施工过程中保障各道工序正常运行与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筑水平的提高,工程测量的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出现给工程测量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由于测量人员对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不够准确,使得工程测量的质量与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与工程质

量。 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标准的相关问题 要想提高铁路工程测量标准,就必须大力的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时间等多方面的资源。在测量标准的制定上,要经过大量的实验与严谨的论证,从而保证测量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在测量精度标准的制定上,要做好权衡,避免出现提高测量精度未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从而造成工程的质量事故出现。我国关于高速铁路测量的相关规定中已经对于工程测量精度有所提及,相关规定对于工程测量的规定为:“高速铁路自身运行速度比较快,对于整体线路的平顺性要求较传统铁路更高,所以要提高高速铁路的工程测量精度水平”。但是,相关规定当中,并未对铁路工程测量的精度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未对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释。在不同的设计院进行铁路测量细则的拟定以及相关论文的撰写时,采用国际二、三等平面高程控制精度进行工程的测量,也有人考虑建立独立的控制网。相关设计院的工程测量人员对于工程测量精度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从工期方面分析,控制测量量的增长直接增加了观测时间,并且造成工期项目的工期增长。与此同时,工程观测量的层级增长也会造成工程经费的大幅增长。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示范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建立一、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区域性的精密水准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161 光学经纬仪 GB/T10156 水准仪 GB/T16818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H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2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3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T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2004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CB/T2006 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JJG8 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JJG414 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 JJG425 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703 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 JJF1118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结点node 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3.2 水准路线levelling line 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3 区段section

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4 测段levelling section 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5 连测connect levelling 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3.6 支测branch levelling 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至其他任何固定的观测。 3.7 接测adjioning levelling 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水准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3.8 检测check levelling 检查已测高差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定而进行的观测。 3.9 重测repeated levelling 因成果质量不合格而重新进行的观测。 3.10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及观测频率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及观测频率 摘要:近年建起了一大批高楼大厦,这实是人们利用仅有空间的一个好办法。随着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厂房的迅速发展,人们将面临着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建筑物的沉降问题。因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尤其是高层建筑。故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行管理期间需要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今后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基础合理的设计,积累资料。本文主要论述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沉降观测的频率。 关键词:沉降观测;精度;观测频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uilt a larg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is is actually a good way for people to use only the spa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modern plant, it will be faced with a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 building subsidence problems. Buildings settlement deform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 use of the building, especially in high-rise buildings. It is for the safe use of the building, in th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an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 t of the need for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but also for futur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foundation, the accumulated data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recision and frequency of settlement observation.Keyword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ccuracy; observation frequency 一、沉降的原因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沉降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等。如基础的地质条件不同,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会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其发生倾斜。另一个原因与建筑物的本身有关,即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等。 二、沉降观测内容和目的 建筑物的沉降是地基、基础和上层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沉降观测是其观测的主要内容,通过观测来分析相对沉降是否有差异,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按其类型分:可以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静态变形通常是指变形观测的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间内的变形,也就是说,它只是时间的函数;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影响下而产生的变形,故它是以外力为函数来表示系统

水准测量一般步骤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不同,主要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等。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及其使用、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与成果整理以及仪器的检验与校正等内容。 2-1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2-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在A 、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 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 b a h AB -= (2-1)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2-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A 点为后视点,其水 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a

浅谈工程测量精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浅谈工程测量精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12-22T09:55:29.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作者:陈善言 [导读]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轴线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将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 陈善言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本文从工程测量的角度,首先介绍了工程测量的概念,分析工程测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并阐述了如何提高测量放线精度,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程测量;施工阶段;测量精度;施工质量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 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完成。 二、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所谓“质量”简单的概括就是:事物(件)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很多,对于如何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唯一相同的是: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测量放线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只有把测量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以内,才能确保工程按图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因此,如果缺少测量,工程施工将无法进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三、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1、测量放线精度关系到工程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 工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轴线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将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测量精度要求也相当高,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 在基础施工阶段,主要的测量内容包括:桩位放样、破桩头后桩顶标高测量、土方开挖时基底标高控制、承台与底板轴线、标高测量,其中承台、底板标高测量包括垫层、承台底板混凝土面标高控制。桩位放线是基础施工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偏差严重时将会导致桩位作废,必须采取重新补桩或其他处理措施,这样既改变了原来承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受力情况,对整个主体结构的受力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建筑物埋下了安全质量隐患,也延误了施工工期。破除桩头后桩顶标高控制也很重要,如桩头超高,就要抬高承台钢筋,造成承台钢筋保护层底部偏大上部偏小,严重时承台顶部将会出现露筋的现象发生。 承台、底板的土方开挖标高控制也很关键,如果标高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出现超挖及乱挖,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既降低了原状土层的承载力,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也保证不了。另外垫层标高控制的测量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保护层与底板混凝土厚度的最有效措施。基础施工阶段的墙柱预埋钢筋的定位放线也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如放线偏差过大就会引起墙柱钢筋偏位、移位,严重时将导致露筋情况的发生。 2.测量放线精度关系到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质量 主体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测量工作:墙柱定位放线以及垂直度测量控制、梁板面标高测量等。墙柱平面放线测量是否准确,是建筑物总体是否垂直的关键,也是模板施工与墙柱钢筋绑扎的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通过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施工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以便专业施工人员能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免问题的积累,最终酿成重大质量事故。 对于梁板面标高控制进行高精度测量,能确保模板施工阶段基准点的准确度和平整度,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同时是确保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的基础,如果模板标高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模板的平整度、楼板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甚至造成楼板砼浇注后的混凝土厚度不足。另外,混凝土施工标高控制放线也很关键,无论是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楼板的受力情况,也将影响到后续工序(如水电埋管、铺地板砖)的施工。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做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测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垂直度的偏差太大,就需要在装饰阶段通过抹灰等措施来补救,抹灰太厚,就会引起墙面空鼓,严重的话会引起外墙脱落,造成外墙渗漏等质量问题,从而造成高空坠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3、测量放线精度关系到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的质量 工程装饰装修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内外墙装饰的垂直度及平整度控制;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砖砌体平面放线以及局部线条、构件等测量放线工作。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幕墙施工、墙面砖以及外墙抹灰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室内外地面的标高控制线的测量精度是建筑装修地面是否平整的基础;砖砌体平面放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检查工程是否按照图纸施工的前提条件。精确的测量放线是做好装饰装修施工的重要保证,在工程装饰装修阶段,分包单位往往有多家,这些施工单位都是各自测量放线,最终就有可能导致在相交接的工作面上出现偏差而无法收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室外地面标高偏差;2.电梯门框定位和标高偏差;3.内外装修在门窗洞口处出现偏差等等。因此,以上各参建单位只有提高测量精度,才能减少测量偏差的发生。总之,不管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外观质量,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 四、如何提高测量放线精度,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立高精度的测量首级控制基准点,其加密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布点位置要合理,数量应满足现场放线要求,设站时

《水准测量规范》复习

《水准测量规范》复习 67. 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首先重测的测段应是()。 A.往返高差不符值与区段(路线)不符值同符号的较大测段 B.往返高差不符值与区段(路线)不符值同符号的较小测段 C.往返高差不符值与区段(路线)不符值符号相反的较大测段 D.往返高差不符值与区段(路线)不符值符号相反的较小测段 答案:【A】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7.12.2规定。 68. 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有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测角法、测距三角高程法与GPS测量法,规范规定经纬仪倾角法的最大跨距为()m。 A.500 B.1,500 C.3,500 D.3,000 答案:【C】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8.2规定。 69. GPS跨河水准测量应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平原、丘陵且河流两岸的地貌形态基本一致地区进行。当跨河场地两端高差变化超过()m/km的地区不宜进行一等GPS跨河水准测量。 A.500 B.70 C.130 D.200 答案:【B】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8.3.2规定。 70. 每完成一条水准路线测量,应计算每公里水准的偶然中误差;当构成水准网的()时,还需要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 A.水准环超过20个B.水准环超过10个 C.水准环超过5个D.水准环超过15个 答案:【A】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9.2.4规定。 71. 一等水准网的观测,宜分区依次进行,每个区域至少应含()个以上的卫星定位系统连续运行站。 A.1 B.2 C.3 D.4 答案:【C】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8.2规定。 72. 二等水准环线的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不大于()km,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酌情放宽。 A.2,000 B.1,600 C.750 D.200 答案:【C】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3部分规定。 73. 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的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可适用土层不冻或冻土深度小于()m的地区。 A.0.6 B.0.8 C.1.0 D.1.5 答案:【B】解析:详见《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 2. 1规定。 74. 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冻土地区应埋设钢管普通水准标石,其标石埋深应在最大冻土深度线下()m。 A.0.5 B.0.8 C.1.0 D.1.2 答案:【A】解析:详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附录A6.3部分的规定。 75. 单独的三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km。 A.70 B.80 C.150 D.200 答案:【C】解析:详见《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4.3.2部分规定。 76. 单独的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km。 A.70 B.80 C.150 D.200 答案:【B】解析:详见《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4.3.3规定。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需观测的项目包括B5地块设计要求的单位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上述规范、标准、规程仅是本工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规定、标准和规程。在施工中对于上述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规定执行。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 观测点(须设计确认并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4 (每栋) 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基坑沉降观测为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的需做沉降观测。观测点设置为延基坑30m设置一个测点。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a.观测精度: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b.观测时间、次数: 沉降观测工程至少4个周期,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至少观测2个周期(基础完成后28天测一次,主体施工每两层至少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进行室内外装修期间,至少观测2个周期(内部装修完后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1一般规定 4.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测量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应与现有城市高程系统相一致。 4.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现有城市一、二等水准点间距小于4km时,应一次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 4.1.3 水准网应沿线路附近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二等水准点间距平均800m,联测城市一、二等水准点的总数不应少于3个,宜均匀分布。 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 中误差(mm) 符合水准 路线平均 长度(k m) 水准仪 等级 水准尺观测次数 往返较 差、附合 或环线闭 合差 (mm) 偶然中 误差M △ 全中误 差Mw 与已知 点联测 附合或 环线 一等±1 ±2 35~45DS1 瓦尺或 条码尺 往返测 各一次 往返测 各一次±4 二等±2 ±4 2~4 DS1 瓦尺或 条码尺 往返测 各一次 往返测 各一次±8 2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4.1.5水准点应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点布设数量不应少于2个。 4.1.6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小于100m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及评定方法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及评定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标准,探讨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的含义及其估算方法,并对沉降观测结果的精度评定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评定;精度指标 0 引言 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观测的目的、该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以及建筑物的结构与基础类型[1]。由于沉降观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因此精度指标的确定及评定是沉降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评定经常被忽视,不少测量工作者甚至不清楚精度指标的含义及精度评定的方法。本文结合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对建筑物的精度指标及评定进行深入探讨,弄清精度指标的概念及精度评定的方法。 1 基本概念 在测量中,由于受到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分为偶尔误差和系统误差两大类,所谓精度,就是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参数,精度越高,表示偶然误差的离散度越小,观测成果越可靠,反之亦然。 为了衡量观测精度的高低,利用一些数字反映误差分布的离散程度,这些数字称为衡量精度的指标,较常用的精度指标为方差和中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1) (2) 方差和中误差是表征精度的绝对数字指标,权、协因数(权倒数)则是表征精度的相对数字指标。设有观测值,对应的方差为,如选定任一常数,协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3) 则称为的协因数或权倒数,为单位权中误差。对于水准测量,常用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或者每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 2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及评定方法 2.1 精度指标

(完整版)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水准点是测区的高程控制点,一般缩写为“BM”,用“ ”符号表示。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a)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 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它各点高程,最后又闭合到BM A的环形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b)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 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它各点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BM B的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如图2-13c)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1出发,沿线往测其它各点高程到终点2,又从2点返测到BM1,其路线既不闭合又不附合,但必须是往返施测的路线。 图2-13 水准路线图 二、施测方法 普通水准测量通常用经检校后的DS3型水准仪施测。水准尺采用塔尺或单面只,测量时水准仪应置于两水准尺中间,使前、后视的距离尽可能相等。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1)如图2-14,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一定距离的Ⅰ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1,将水准尺置于A点和ZD1点上。 (2)将水准仪粗平后,先瞄准后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值a1,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3。 (3)平转望远镜照准前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值b1,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至此便完成了普通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任务。 (4)将仪器搬迁到第Ⅱ站,把第Ⅰ站的后视尺移到第Ⅱ站的转点ZD2上,把原第Ⅰ站前视变成第Ⅱ站的后视。 (5)按(2)、(3)步骤测出第Ⅱ站的后、前视读数值a2、b2,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6)重复上述步骤测至终点B为止。 B点高程的计算是先计算出各站高差: h i = a i - b i (i=1,2,3……n)(2-6) 再用A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各转点的高程,最后求得B点的高程。 即:h1=a1-b1H ZD1=H A+h1 h2=a2-b2H ZD2=H ZD1+h2

工程测量精度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2009-08-07 22:31 (节选自《预应力、地下室防水卷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中测量内容部分,供参考。土人注) 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1.校核起始依据 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 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 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ⅠⅡⅢⅣ(见附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测设 1.主轴线的选择 该工程的结构主体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为3层,主楼为26层,中间留有后浇带。因此,定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线;B轴、G轴作为Y方向的主轴线。 2.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图纸尺寸在Ⅰ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Ⅱ点,在此方向上量测出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桩点,再后视Ⅳ点并量测出B轴、G轴桩点。同样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测设出东侧、北侧的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出引桩。测设完的主轴线桩及引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长期保存。 3.高程控制 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三、±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15.80米。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 在基础施工时,为监测边坡变形,在边坡上埋设标高监测点,每10米埋设一个,随时监测边坡的情况。 清槽后,用经纬仪将3、14、B、G四条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 按设计要求,抄测出垫层标高,并钉小木桩。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 地下部分的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挑直线法进行外控投测。垫层施工完后,将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先在垫层上对投测的主轴线进行闭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8000,测角限差为±12〃。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其它轴线的测设。并弹出墙、柱边界线。施测时,要严格校核图纸尺寸、投测的轴

沉降观测规范

沉降观测 1 一般规定 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 各类沉降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速度确定。 布置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同时,点位应易于保存,标志应稳固美观。 各类沉降观测应根据剧本规范第节的规定及时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 2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分别测定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内的相邻地基沉降与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外的场地地面沉降。 建筑场地沉降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通过建筑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及地质条件,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或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确定。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墙外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应在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布设线路之外的地面

上均匀布设。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可选择使用平行轴线方格网法、沿建筑物四角辐射网法或散点法布设。 建筑场地沉降点标志的类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标志可分为用于监测安全的浅埋标和用于结合科研的深埋标两种。浅埋标可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用于直径25cm的水泥管现场浇灌,埋深宜为1~2m,并使标石底部埋在冰冻线以下。深埋标可采用内管外加保护管的标石形式,埋深应与建筑基础深度相适应,标石顶部须埋入地面下20~30cm,并砌筑带盖的窨井加以保护;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标志与埋设,应根据观测要求确定,可采用浅埋标志。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路线布设、观测精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可按照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度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地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2 主体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和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的周期可按照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确定。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 场地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 场地沉降观测成果表;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两次仪高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方法、转点的选择,熟悉记录、计算和检核; (2)熟悉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计算过程; (3)掌握两次仪高法检核测量数据。 二、实验组织 (1)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 (2)学时:3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 (1)每组借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套、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尺垫2个; (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做闭合的水准路线测量(即由某一已知水准点开始,经过若干转点、临时水准点再回到原来的水准点)或附合水准路线测量(即由某一已知水准点开始,经过若干转点、临时水准点后到达另一水准点), (2)观测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记录表及计算表见下页)。 实验要求 (1)计算沿途各转点高差和各观测点高程(起点相对高程为20.000m)。 (2)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 (3)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4)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h允=±12n mm或△h允=±40L mm 式中 n—测站数; L—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五、注意事项 (1)读数前,必须精平,视差应消除 (2)后视尺垫在水准仪搬动之前不得移动。水准仪迁站时,前视点上的尺垫不得移动。 (3)在已知点和未知点上不得放尺垫。 (4)水准尺必须扶直。 六、上交资料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报告(含普通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上交。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 【目的和要求】 【仪器和工具】 【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 【测量数据及处理】 【体会和建议】 【教师评语】

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措施研究 陈雨林

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措施研究陈雨林 发表时间:2019-08-26T13:47:28.4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1期作者:陈雨林 [导读] 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当中,测量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针对工程全面发展,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乡规划院安徽省合肥市 231500 摘要: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当中,测量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针对工程全面发展,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各方面工作安排都要从精度的角度来出发,在精度控制措施上努力优化,最大限度减少精度偏差和误差现象。相对而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难度并不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内部测量和外部控制,一定要按照协调性的方式来操作,由此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传统工作造成的不足,推动工程向前发展,为工程自身的价值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新时代来临以后,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颁布的规范、条文也在不断增加,倘若继续按照固定的、局限性的思路来操作,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还会造成新的阻碍现象。为此,我们要加强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综合水平,在不同控制理念、控制方法上,按照合理化模式来调整,结合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做出科学的应对,这样可以在未来工作的安排、实施层面上,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问题 (一)控制意识薄弱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很多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控制意识表现出薄弱的现象,没有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促使各项工作的安排,陷入到较大的被动境地,无法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偏离了正确的工作轨道。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初期阶段,在自身的方案设计上,完全是通过单一的控制模式来完成,表面上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工作指标,实际上对长远工作部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针对各类特殊情况的解决,并没有办法得到较好的成绩,最终产生的恶劣影响十分严重,必须在未来应对过程中,按照合理化方式来调整。第二,控制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未能够取得按部就班的效果,整体上的操作表现出过于急躁的现象,尤其是在特殊情况的处置过程中,未能够保持高度的可靠性、可行性。 (二)控制体系不健全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当前部分工程的测量精度把控,在体系上出现了不健全的情况,有些任务的执行和操作,表现出前后矛盾、冲突现象,在内部工作、外部工作的衔接上,难以得到突出的成绩。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目标设定,针对短期、长期目标,并没有按照细节、全局的思想来进行相互搭配,大部分工程项目,仅仅是从单一的目标来开展,这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效率、质量等,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要由此来进行综合性的应对,规避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第二,控制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依据不断减少,在各类事件的判定过程中,并没有给出足够的依据,影响到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相关指标提升。第三,控制体系的设定、优化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完成,总是采用一些极端的措施、方法来完成,而且留有很大的后患,遭遇到了社会上的严重诟病。 二、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原则 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每一项工作的执行,都要站在专业性的角度来出发,并且最大限度规避各类问题的反复出现。所以,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原则遵守,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控制的初期阶段,要对各类数据、信息开展有效的搜集。例如,工程自身的规模、环境特点、工程的类型、建设要求等等,结合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在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方面,找准具体的方向,从而在精度的把控过程中,按照针对性的技术操作来完善,在全局控制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努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在动态因素上,保持高度的关注。例如,自然灾害发生,或者是极端天气来临时,都要进行科学的应对,并且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在夏季、冬季的状况下,不同地方所表现出的自然环境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第三,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要按照持续性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可以在内部问题的解决上,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策略 (一)端正控制态度 现如今的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在要求上越来越严格,国家的相关惩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控制态度的端正,意味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可以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并且在很多问题的综合处置效果上,要努力做出大幅度的转变。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数据搜集方式,以及勘察技术手段等,必须从智能化、自动化的角度来出发。例如,针对3S技术做出应用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对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有效搜集,指导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具体方向,而且在不同的控制阶段,生成合理化的控制指标,避免造成极端控制的现象。第二,控制态度的端正,意味着要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良好的培训、指导,督促大家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方法来完成,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保持在坚守状态,不私自离岗,不私自替岗,减少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内部矛盾。 (二)完善控制体系 就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本身而言,现如今的工作开展,必须在控制体系上不断的完善,该方面的工作执行,要坚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的思考,控制体系的完善是必要性的举措,坚持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来完成,从而在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综合效用上,得到更好的巩固成绩。在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地点现实状况与工程施工建设方法的限制,是无法取得精确的数据,可能会产生误差。但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熟练的仪器操作技术将误差控制在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对工程施工放样的观测时间较短,观测的次数较少,观测的条件也有着很大的限制,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与工程放样测量相比,控制测量的时间长、次数多、条件没有刻意的限制,产生误差较小。因此施工放样中观测条件引起的误差,可以占时忽略不计,待有条件进行测量时进行复测,如误差超出规范要求应做适当调整,提升测量的质量与水平。 (三)加强控制监督管理 我国的工程行业繁荣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的革新,建议在日后的监督、管理力度上不断的加强,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监督工作,要通过信息化的监督措施,搭配人工巡逻监督来完成,每一项监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