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智二年级生活数学试卷 上

培智二年级生活数学试卷 上

培智二年级生活数学试卷 上
培智二年级生活数学试卷 上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培智二年级生活数学试卷 姓名 得分

一、数一数,连一连。 (20分)

7

5

10

6

8

二、数一数,写一写。(20分)

( ) ( ) (

( ) ( )

三、比一比,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O”(10分)

四、比一比,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O”(20分)

五、比一比,谁写的最漂亮。(30分)

培智数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0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好学上进,不足之处是本班学生不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对学习不太自觉,依赖心比较重。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认数对数7 、8、9 、10 、0 的认识。 第二对图形的认识,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认识。 第三是对10以内的加法的数得数为2、3、4、5的加法的计算。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会对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得数为2、3、4、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2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学会1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且1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而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只是对数的初步认识,即对数7、8、9、10、0的认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认识了解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数7、8、9、10、0,初步理解这几个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数的形象记法,掌握10以内

(完整版)培智学校快乐生活三年级下生活语文《3.口罩》教案

课题 3 口罩拟 3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认知: 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技能: 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熟练地朗读儿歌。情感: 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分组目标A组: 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熟 练地朗读儿歌。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B组: 学会2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正 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 的发生。 C组: 会读2个生字,跟读生字词,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重点学会生字词难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片 教学 准备 口罩,课件,视频展台 第一课时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 师:春天到了,杨树柳树都开始发芽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 中也开始漂浮杨絮柳絮之类的,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生:可以戴口罩。 师:是的,口罩除了防灰尘,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生:生病时、天冷时、雾霾天气…… 板书并齐读课题: 3. 口罩 二、讲授新课 1.仔细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句话?”(2句) 2.认识句号

句号用在一句话的结尾处,表示这句话讲完了,用“。”表示找找课文中一共有几个“。”用铅笔标出来 3.跟我读 (1)跟读词语 出示词语,跟老师反复读词,注意把字读准确。 口罩被子灰尘 细菌健康卫士 跟读、齐读、分组读、指名读 (2)跟读课文 出示课文,跟老师反复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确。 小口罩,白又白, 盖嘴巴,遮鼻子, 好像一床小被子。 小灰尘,小细菌, 要入侵,它把门, 它是健康小卫士。 跟读、齐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三、巩固小结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词语 请把你的小口罩明天带到学校来,和小伙伴一起相互交流。 分层次作业AB组:读词语10遍,试读课文C组:试读词语5遍

培智二年级生活与数学二单元认识7

课题:认识7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7的读法,了解写法并能书写,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 2.能力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观 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认识7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 三.教学难点:学习7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四.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6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6,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6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6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1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7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6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7 6、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7 7、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片:问7像什么(镰刀),镰刀用来干什么的?(割青草) 引导学生一起编7的儿歌:7 7 7 ,我是7, 7像镰刀割青草。 8、教读7的数字儿歌 三、课堂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7,要注意写7时候拐弯时要注意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四、小结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7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7,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培智学校二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培智学校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数一数(3分) 从左数:大象排第()小猴排第()熊猫排第() 从右数:斑马排第()小猪排第()小猫排第() 二.找一找(3分)

三、填一填 1. (10分) 2.填相邻数(5分) ( ) 5 ( ) ( ) 9 ( ) ( ) 1 ( ) 10 ( ) 8 7 ( ) 5 8 ( ) 6 5()7 ( ) 6 ( ) ( ) 8 ( ) ( ) 7 ( ) 四、数的分与合(6分) 6 5 7 9 ∕﹨∕﹨∕﹨∕﹨ () 2 3 ()()4 5 () 10 8 2 4 ∕﹨∕﹨∕﹨∕﹨ ( ) 4 () 5 () ( ) 1 ( ) 5 () 3 () 6 () 7 ( ) \/\/\/\/ 10 8 9 8

五、口算(40分+15分) 3+( )=10 0+( )=4 4+( )=9 1+( )=8 6+( )=10 4+( )=8 5+( )=7 10+( )=10 2+( )=6 3+( )=5 2+( )=9 4+( )=6 3+( )=3 7+( )=8 6+( )=9 1+( )=10 8+( )=9 5+( )=10 6+( )=7 3+( )=10 ( )+5=10 ( )+2=5 ( )+6=9 ( )+8=10 ( )+3=8 ( )+6=6 ( )+7=8 ( )+0=5 ( )+1=7 ( )+4=6 ( )+2=9 ( )+2=8 ( )+3=7 ( )+3=8 ( )+2=9 ( )+3=10 ( )+2=4 ( )+6=7 ( )+7=10 ( )+0=6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0+2= 0+3= 0+4= 5+0= 1+0= 6+0= 0+7= 0+8= 0+9= 0+10= 0+0= 3+0= 2+0= 7+0= 8+0= 3-0= 4-0= 5-0= 8-0= 9-0= 五、看图列算式(18分) □○□=□□○□=□□○□=□ □○□=□□○□=□□○□=□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培智学生数学教学反思随笔培智学生数学教学反思随笔武海琴前段时间,我听了刘露老师一节数学课真是受益匪浅。我觉得培智学校的老师上数学课是最头疼的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一问三不知,对有些重度的学生来说,更是对牛弹琴。怎样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弱智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弱智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同时要善于发现弱智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调查数据表明,弱智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所以,培智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弱智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篇二:

听培智数学课反思听培智数学课反思特校张建魁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了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培智学校的老师上数学课是最头疼的事,老师难教,学生 难学,一问三不知,对有些重度的学生来说,更是没有办法教。怎样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巧妙的课堂设计,幽默诙谐的语言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培智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交流,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培智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表扬;同时要善于发现培智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我想,培智学生数学应视为生活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变成游戏化;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数学;让培智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篇三: 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课旬阳县阳光学校龚德显因为智障学生的思维普遍表现为行为盲目,自控能力差,往往缺乏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再加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因此数学教学已成为培智教育的难点。 关键词:

培智快乐生活语文 小脏手

培智快乐生活语文小脏手 一、教材版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第七册 二、学生情况: A生:(5人)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少量的生活经验与积累,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B生:(3人)有一定的语言障碍,认知水平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能参与课堂学习,但主动意识较差,与老师交流表达能力不强,书写能力一般,朗读缺乏完整性。 C生:(2人)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发展滞后,只能模仿简单的词或短语,书写能力较差或无书写能力。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较差。 另本班有两名视障生,智力正常,能完成A类生的学习目标。 三、教材简析: 本课《小脏手》选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第七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课文配有三幅插图,讲的是皮皮用脏手拿东西吃后肚子疼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要用脏手拿东西吃。引申教育学生要讲卫生、勤洗手。 本课教学目标: A生:1、掌握2个生字的正确读音、书写及其相应的新词。 2、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3、能照样子,运用“急忙”说一句话。 4、看懂图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并进行适当想象。 5、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学习朗读技巧。 6、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B生:1、掌握2个生字的正确读音、书写及其相应的新词。 2、认识词语,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跟读课文。 3、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用“急忙”说一句话。 C生:1、能跟读词语、生字。 2、懂得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本节课所授课时:第二课时 五、本节课教学目标: A生:1、能看懂图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并进行适当的想象。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学习朗读的技巧。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4、能用“急忙”说一句话。 B生:1、能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2、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急忙”说一句话。 C生:1、尝试跟读课文。 2、知道不用脏手拿东西吃。 六、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方法,借助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培智生活适应课教案

培智生活适应课教案 篇一:培智生活适应第十二册《更换衣服》教案 篇二:培智学校《快乐生活》一年级上生活适应教案1、我上学啦 篇三:培智学校生活适应6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 《第六册》教 案 授课班级:星星二班授课教师:王晓晔 第一单元脚的卫生 生活教学目标: 1、认识脚盆和脚布。 2、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洗脚。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睡觉前洗脚和常换鞋袜的卫生习惯。 4、使学生掌握洗袜子的基本技能,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懂得注意脚部卫生、保持鞋袜整洁,有益于身体健康。 第1课脚的卫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脚盆和脚布。 2、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洗脚。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睡觉前洗脚的卫生习惯。 4、使学生掌握洗袜子的基本技能,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睡觉前都要洗脸、刷牙还要洗什么啊,引出本课课题:脚的卫生

1、让学生观察第一单元的单元图,让学生讲讲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每天要洗脚,一般在什么时候洗脚, (二)新授课 1、观察单元图后,提问洗脚时需要用的用具,教师介绍洗脚盆和洗脚用的毛巾。 2、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洗脚洗脚用的毛巾、盆要与洗脸盆、毛巾分开放。 3、每天晚上睡觉前要讲卫生,不仅要刷牙还要洗脚。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想一想,”。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要养成睡觉之前洗脚的卫生习惯。 4、想一想天天洗脚的好处有哪些, 消除臭味,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有利于睡眠,有利于健康。 5、教会学生自己洗脚。将洗脚的过程画成简易的图(或用任务分解法示范洗脚的过程)一般步骤为: (1)、脱袜、卷裤管、双脚在温水中湿上一、二分钟。 (2)、用洗 脚毛巾带水擦小腿。 (3)、再擦脚面、脚跟、脚底脚趾。 (4)、拧干毛巾,将脚揩干。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记住了洗脚的步骤吗,今天回家睡前按步骤洗洗脚吧。 课后反思: 第2课常换鞋袜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常换鞋袜的卫生习惯。 2、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懂得注意脚部卫生、保持鞋袜整洁,有益于身体健康。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脚的卫生,谁能说说为什么要注意脚的卫生,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直与弯 直与弯(一) 教学内容:直与弯(一)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2、学习区别直的线与弯的线的方法。 3、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如书棱、杯盖)画出直与弯的线。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铅笔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铅笔是直的,香蕉是弯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直的线和弯的线。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线和弯的线。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线。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画出直与弯的线。 (1)学生用尺子画出直的线。 (2)学生用杯盖画出弯的线。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三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直与弯(二) 教学内容:直与弯(二)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2、学习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直的面与弯的面。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小熊想:“前面有两条路,哪条是直的,哪条是弯的?”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直的面和弯的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面和弯的面。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面。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面,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培智数学说课#精选.

临河区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之《0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辅读教材第三册第五课《0的认识》。之前已经学过数字1-10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3、4、5、6、7、8、9、10的认识,能熟练地点数、读出各数。 2、通过新授使学生能初步认识、理解0表示没有的这一实际意义、会读,会写0。 情感目标: 1.在学习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2.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享。 二、说学情 我班学生因属于智力障碍学生,所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限,只能在不断地复习巩固中寻求点滴进步。本节课对0的认识,原本应当教育孩子知道0的两个含义:表示没有,表示起点。但是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只能将较易理解的“0表示没有”放在本课时。学生差异教大,因此对学生们的要求也不相同。 A类:唐星雨、苏浩杰、程佳伟、付宇宏、张泽宇能够熟练的点数、读各数,准确地看实物、数数,能正确理解0的含义。

B类:郝佳乐、孔政、杨凯源、王家鑫、蒋平能读数字0-10,能知道没有用0表示。 三、说教法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PPT、蒙特梭利教具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孩子们能够更加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1-10的认识,大家还记不记得1-10的数字儿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导入 师:大家知道了1-10都长什么样了,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大家大家能不能正确的将数字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 (拿出纺锤棒箱与数棒) 师:老师这里只有1-9,9个数字,同学们对应的很好,那么现在老师的盒子上还有一个数字,大家一起看看是什么。(导入0)那么盒子里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怎么表示? (三)新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0” 师:今天呢,我们有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了。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小猴子喜欢吃什么,谁知道?今天我们就给猴子吃桃子好吗?给小猴子2颗桃子,猴子吃掉了1颗,还有几颗?那猴子把这颗也吃掉了,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二年级第三册第四册全册教案集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二年级上下册全册教案 上下 一、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上铺) 三、新授: 1.认读上下。 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

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3.区别上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房间、冰箱、小动物的新家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各个物品的上下分别有什么。 4.动手摆一摆上下。 (1)学生按要求将物品摆放到小架子的上下层。 (2)学生按要求将苹果、小花、太阳等分别贴到苹果树对应的位置上。 5.做上下的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数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 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

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完整word)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doc

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其中骆蒋平、杨润迪程度较好,语言较丰富,能力较强,学习知识的速度快。程思睿、江心怡、谢王康、 陆琬婷、冯子姚学习能力一般,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姚艺、翟庆雨、 高健、戴嘉聪、水兴志祥、黄美文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是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让课堂活跃起来, 让学生都能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 二、教材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配对,对数字 0—10 的学习,简单的形状,以及物体间长短、高矮、大小、多少的比较,初步 学习了 5 以内的加法。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增加了按照数序找出、排列、填写相邻数字,要求学生掌握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 0 的加减,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三、指导思想: 1、通过学习实用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数字排 列、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四、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 2、学习读数,按自然数序的顺序数数或排列数字,感知数的大小,理 解数群之间多一与少一的关系。 3、学习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 的加减,能够书写算式,理解 5 以内数 的分解。能力差的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

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上下 一、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 下铺) 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 上铺)

三、新授: 1.认读上下。 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3.区别上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房间、冰箱、小动物的新家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各个物品的上下分别有什么。 4.动手摆一摆上下。 (1)学生按要求将物品摆放到小架子的上下层。 (2)学生按要求将苹果、小花、太阳等分别贴到苹果树对应的位置上。 5.做上下的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完整)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数学进度表

第一课:快慢 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4-5页快慢 教学目标:1.理解快慢的概念 2.应用: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学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读123,跟老师读,请同学读 2.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爬上山,456翻跟斗,789拍皮球,伸出小手,10个手指头。 二:新授 1.导入: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小乌龟跑第一,小白兔跑第二,请同学说一说哪种动物跑得快,哪种动物跑德慢。并教同学不要骄傲,懒惰的道理。 2.分析图1,师:小朋友在干什么?(骑单车) 叔叔在干什么?(开汽车) 根据平常的观察,骑单车快还是开汽车快?(汽车泡在前,单车跑在后,单车慢,汽车快) 3请同学说说图2,两个小朋友游泳,谁游得快,谁游得慢?要求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说,不对的纠正。 4.堂上练习:在快的下面打√,在慢的下打⊿。先老师示范做一次,再让同学自几在黑板上做一次,然后让同学在书上写一次。 三:游戏 抢瓶子游戏:看谁跑得快能把瓶子抢回来。然后问同学谁快谁慢!回答对的表扬,回答错的改正。 教学反思 快慢这个概念对于同学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有趣生

动比赛活动和平时生活的引导,同学们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两个概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于做习题感到烦厌,经常不配合老师。原因是习题太乏味,他不会做,令他没有信心从而讨厌做题。针对这一点我手把手教,并让他上黑板做,当他做对了,我就让全班同学表扬他。做错了,教他做对,鼓励他下次努力! 第二课:远近 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6-7 远近 教学目标::1.理解远近的概念 2.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并把概念应用在生活中 教学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学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出试图,请同学回答哪个快那个慢,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回答 2.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爬上山,456翻跟斗,789拍皮球,伸出小手,10个手指头。 二:新授 1.导入:师:请同学看看窗外操场上同学们在干什么? 你们能不能看清楚他们的脸啊?(不能) 他们离教室远不远啊?(有点远),在黑板上写上远 走廊的啊在干什么啊? 能不能看清楚啊姨的脸啊?(能) 啊姨离我们近不近啊?(近),在黑板上写:近 师:大家看黑板,一起跟老师读读这两个字,远近.上个星期我们学了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认识圆形教学设计

生活数学《认识圆形》教学设计 一班赵鸿宇 2018年5月7日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7名学生,学生年龄在7-9岁之间,学生能力差距较大,故将本组学生按基础和能力分为三组。A组学生有朱芷琳、刘坤骅、程冠霖,学习能力较强,注意力一般、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好。B组学生王霖、任家怿,该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一般,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C组学生有许睿真、刘果,这两名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较差。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采用同伴互助和家长辅助的形式,在课堂之中,创建情境、体验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趣味化、生动化,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教育部审定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认识图形(圆形),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大小、多少等数前概念,认识球和认识4以内数字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认识圆形。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圆形,发现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组:认识圆形并理解其含义,能在认

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能在生活中发现圆形;B组:能在语言、实物或动作提示下认识圆形,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能在指导下发现生活中的圆形;C组:能够在家长的辅助下,参与课堂教学,抓放物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直观形象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态度与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康复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形。 难点:认识圆形。 解决措施: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课件、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同时制作适合学生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教具,并提供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另外,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能够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资源 教室内布置圆形物品(圆镜、饼干、钟、盘子、象棋、

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

培智二年级(下)“生 活数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其中骆蒋平、杨润迪程度较好,语言较丰富,能力较强,学习知识的速度快。程思睿、江心怡、谢王康、陆琬婷、冯子姚学习能力一般,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姚艺、翟庆雨、高健、戴嘉聪、水兴志祥、黄美文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都能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 二、教材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配对,对数字0—10的学习,简单的形状,以及物体间长短、高矮、大小、多少的比较,初步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增加了按照数序找出、排列、填写相邻数字,要求学生掌握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加减,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三、指导思想: 1、通过学习实用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数字排列、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四、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 2、学习读数,按自然数序的顺序数数或排列数字,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群之间多一与少一的关系。 3、学习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加减,能够书写算式,理解5以内数的分解。能力差的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二年级

《第3课刷牙》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需要,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注重低年级智力残疾学生倾听与说话的能力,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因材施教,要充分发挥强化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能动发展。 教学内容: 上海辅读学校培智生活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3课《刷牙》,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看图认识词语。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并结合游戏、动画、儿歌唱游、直观教具、实物表演、游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享受乐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词语,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类:能看懂图片,会认读词语"刷牙"、"漱口",会图文匹配。B类: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看图认识词语"刷牙"、"漱口"。 C类:在大量的辅助下学会看图,会跟读词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动画、儿歌、直观教具、实物表演等教学手段,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认识词语,了解并掌握词语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并能做到每天早晚刷牙,吃过东西要漱口,让学生养成注意口腔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讲故事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词语“刷牙”、“漱口”。

2、难点: 通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绘本故事、动画、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准备:问候礼仪,坐姿调整,吸引注意 2、谈话导入 早上吃饭了吗?吃的什么?吃饭前你们做了哪些事情? 引导学生说出:起床,洗脸、刷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与奖励) 老师要检查检查你们的牙齿看看你们刷干净了没有。 好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牙齿非常干净,有的同学牙齿有点脏,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是世界上最会刷牙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他是怎么刷牙的,成为最会刷牙的小朋友? 二、新授 (一)刷牙 1、出示动画《刷牙》 同学们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竖起耳朵认真听。 儿歌唱游:小牙刷,手中拿,上上下下刷呀刷,里里外外刷干净,

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

《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 ——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生活化教学中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他们的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对于这些智障的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谈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合理的选择加工改造。例如在进行“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将教室布置成生日会,与小伙伴分享蛋糕的时刻,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假“蛋糕”道具(实质可以以海绵或其他代替)在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情景中轻松找到数学素材,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了“数字”,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也同时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语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创设实际操作的情景,使抽象的

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2、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教具辅助,复杂到简单化,无声变有声,游戏化) 三、创造生活实践机会,使数学应用生活化。 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课后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生活化。如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扇窗子;学习了“时”“分”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算一算自己一天的在校时间;学习了“三角形”以后,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三角形,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比一比身高,称一称体重等等。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现了符合智障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的必要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