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支付的合理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其组成内容应当与实际成本完全一致。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收发频繁,期初计划,期末调整。省去运营中大量复杂的记账工作。)

“材料采购”账户结构:(差异额就是计划与实际的差异体现,计划与实际相差了多少。)

2、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不相等时,差异关系如下(把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1)、当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时:实际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额=计划成本(即: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额);(借贷相等)

(2)、当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时: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额(即:实际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额=计划成本)。(借贷相等)

3、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分类登记。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注意:该科目是资产类,是“原材料”账户的抵减附加调整账户)——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为了使账实相符,根据实际成本对计划成本进行多还少补。这样资产总值就不会出现错误。

1、取得存货形成差异时:

①超支差异——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则实际资产>账面资产,在“材料成本差异”科

目(资产类)的借方登记补足。

②节约差异——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则实际资产<账面资产,在“材料成本差异”科

目(资产类)的贷方登记减去。

2、发出存货并分摊差异时:

“生产成本”等账户的借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

存货的日常收入与发出均按计划成本计价,也不结转形成的存货成本差异。月末时,再

将本月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并已验收入库的存货,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一次登记本月存货的增加,并计算和转结本月存货成本差异。(即:分别汇总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存货成本差异)。)

存货的发出及成本差异的分摊

1、发出存货一般会计处理:

计划成本、成本差异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值差异

或=计划成本-节约差异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作为分摊存货成本差异的依据。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通过编制“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来完成的。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或=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月末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结存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或=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结存存货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月末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作为存货的调整项目,将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列示。

计划成本法核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成本发出原材料;

②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③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④月末,计算结存原材料实际成本,据以编制资产负债表。

2、周转材料采用五五分摊法的会计处理。

3、委托加工存货的会计处理。

存货的计划成本法

存货的计划成本计价 存货的计划成本计价主要涉及存货的购入和发出两个阶段,在内容上涵盖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具体的存货项目。以下以原材料为例,具体说明存货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需要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但不需设置\“在途物资\”科目。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需掌握五笔核心分录、成本差异的分配、发票账单与材料到达企业是否同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五笔核心分录 1.采购材料采购材料时,按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应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科目;按不同的结算方式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即: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额) 贷:银行存款等 2. 材料入库:材料入库时,按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即: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3.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时,按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按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即: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或者相反。

4.发出材料:发出材料时,根据材料的具体用途和领用部门,按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即: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5.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时,按照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计算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即: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核算法 计划成本核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制造成本、产品价格、销售目标和利润的工具。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准确地确定产品的成本,并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计划成本核算法可以分为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两种。直接成本法是指直接将生产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这些成本通常是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而间接成本法是指将生产成本间接分摊到产品上,这些成本通常是企业的运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在计划成本核算中,需要确定以下成本: 1. 直接材料成本:指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包括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和间接用于制造产品的辅助材料。直接材料成本可以通过工厂入库和直接配送等方式进行计算。 2. 直接人工成本:指用于制造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等直接与产品相关的费用。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工人工资单和社会福利财务记录等方式进行计算。 3. 制造费用成本:指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制造费用,包括设备、燃料和电力等。制造费用成本可以通过生产成本记录和设备维护记录等方式进行计算。 4. 运营费用成本:指在生产过程中和之后的销售过程中,与运营相关的间接成本。运营费用成本包括广告、销售和管理

等。运营费用成本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和薪资记录等方式进行计算。 计划成本核算方法 计划成本核算方法分为标准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核算两种。 标准成本核算是指在实际生产前,根据先前的经验和分析,确定各项成本指标的合理范围,并设定标准成本,用于预测实际生产成本。标准成本核算可分为三步: 1. 确定标准材料和标准人工成本:根据经验和市场价格,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计划的基础上,确定标准材料和标准人工工资。 2. 确定标准制造费用:通过分析实际生产环节中的制造费用,确定标准制造费用。 3.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上述三项指标,制定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核算是指在生产完成后,根据实际材料消耗、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成本来计算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核算可分为四步: 1. 记录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记录, 记录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等。 2. 计算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记录的数据,计算生产的实际成本。 3. 分摊间接成本:将生产过程中的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摊,计算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4. 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寻找提高生产过程效率的方法。 计划成本核算的价值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概述: 计划成本法是一种用于企业预测和核算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本文将介绍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一、确定计划期间: 在进行计划成本核算前,首先需要确定计划期间,即核算成本的时间范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年度、季度、月度等不同的计划期间。 二、制定成本计划: 在确定计划期间后,接下来需要制定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预测销售量等因素,对各项成本进行预测和安排。常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三、分析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各项要素,如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在计划成本核算中,需要对各项成本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核算。通过对成本要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四、制定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根据成本计划和成本要素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成本指标和预算数额。成本预算可以分为总预算和部门预算,总预算是对整个企业的成本进行预算,部门预算是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预算。 五、实施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根据成本计划和成本预算,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比较。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了解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六、分析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可以了解成本差异的原因和影响,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根据成本差异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例如,对于成本超支的情况,可以采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对于成本偏低的情况,可以采取合理定价、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 八、监控和评估成本控制效果: 在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后,需要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通过与成本预算的比较,可以了解成本控制效果的好坏,并根据评估

计划成本法核算

计划成本法核算 计划成本法是指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账、总账上都以计划成本加以计量。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单独通过专设的“材料成本差异”组织核算,在会计期末,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期末结存的存货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先制定各种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 2.收到存货时,按照计划单价计算出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并按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 涉及的公式: (1)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计划单价×实际入库的数量 (2)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材料成本差异额=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0,超支差异<0, 节约差异 3.平时领用存货都按照计划成本计算,月终再分摊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涉及的公式: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计划单价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期初存货的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注意:超支差异额用正数,节约差异额用负数表示)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例1.教材210页例10-4,某企业2007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2000元(超支)。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多少? 【解析】 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2000)÷(50000+100000)】×100%=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80000×2%=1600元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1600=81600元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50000+100000-80000)+(50000+100000-80000)×2% =71400元 [应用举例] 例2.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A.-300 B.300 C.-540 D.540 [答案]A [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

简述计划成本法

简述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投资项目的实际成本的方法,也被称为项目成本法或成本计划法。这种方法的目标是确定项目的总体成本,并为项目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制定成本计划。 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法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这是项目的实际成本底线。这个目标成本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增长率来计算,通常是项目开始时估算的成本。 2. 制定成本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成本,制定每个组成部分的成本计划。成本计划应该包括每个组成部分的成本、交付日期、预计利润和预算损失。 3. 跟踪和控制成本:一旦制定好了成本计划,就需要跟踪和控制成本。成本跟踪是指定期检查项目的成本,确保成本没有超出预算。如果成本超出预算,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例如降低成本或更改项目计划。 4. 实施项目:在实施项目时,需要根据成本计划执行各项任务和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进行监测,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包括: 1. 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确定项目的实际成本,并为项目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 2. 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跟踪和控制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3. 可以确保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项目的目标成本相符,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 计划成本法的缺点包括: 1. 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例如风险、技术变化和不可预见的事件。

2. 可能会导致成本计划不准确,从而导致项目成本超出预算。 3. 需要对成本计划进行定期更新,以确保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预算相符。 总之,计划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投资项目实际成本的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跟踪和控制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第三章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存货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要求存货的收入和发出凭证、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这对于存货品种、规格、数量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来说,工作量大,核算成本较高,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为了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手续,并有利于考核部门采购部门的工作业绩,企业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存货的收入、发出及结存进行日常核算。计划成本法在我国的制造企业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存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并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 (一)计划成本法的程序 1.制定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规定存货的分类,各类存货的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单位计划成本。 2.设置“材料采购” 科目。“材料采购” 科目的借方登记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并将计算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分类登记。 3.设置“原材料”科目。该账户反映库存材料收、发、存的情况,其特点是无论借方、贷方还是余额,所反映的都是计划成本。 4.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取得存货并形成差异时,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在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在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发出存货并分摊差异时,超支差异从该科目的贷方用蓝字转出,节约差异从该科目的贷方用红字转出。 5.月末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分摊 存货的日常收入与发出均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通过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月末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企业取得存货时,按确定的实际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已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科目。 当存货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

计划成本法

一,计划成本法 1,对所有原料品种自制计划单价(计划单价不能超过实际价的10%)。 2,财务通过“材料采购”科目并在月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成本。 3,适合企业的车间核算或车间部门考核及二级核算。 二,实际成本法 1,仓库入库材料按实际价入库。 2,财务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计算成本。 3,适合流通领域。 三,区别 1,公司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2,材料的品种的多少,成本的核算方法决定。 3,领导的决策能力来决定 实际成本法: 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

款 领用及销售时时: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法: 购入时按实际成本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按计划成本入库时(转本月材料按计划价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价 贷:材料采购计划价

领用时: 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计划价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超支差,即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为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上述分录中此科目为贷方蓝字,如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则上述分录中此科目为贷方线红字。 如是在建工程领料,月末要包括差异在内,计算进项税额转出。 转本月材料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不含增值税的暂估,蓝字) 贷:应付账款-应付原材料-暂估

这种情况是在发票没到,但材料已到的情况,发票是与往来和费用相关的,发票没来,不可以挂真实往来账,发票没到,材料入库只能暂估。企业一般没有领用出的材料并且发票没来的,很多都不暂估,很多企业实务上暂估材料的都是发票没到,但已入成本、费用的材料,也就是说已经领用的,我们这里的税局视同暂估的材料全部领用出库,是不可以税前列支的,所以在年底调整所得税时要做为纳税调整增加项。 冲上月材料暂估入库 与上个分录相同,只是红字,次月要冲回,但实际中材料的位置没有移动,所以叫假退库。 还有一点,就是计划成本法下, 暂估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应付原材料-暂估

存货的计划成本法.

存货的计划成本法 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

种核算方法

(一)计划成本法下取得存货的核算 1.材料的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应设置“原材料”、 “材料釆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三个主要账户。(1)购进存货时按实际成本借:材料釆购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2)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 借:原材料、周转材料等贷:材料采购 (3)已购进并验收入库存货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 的超支差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4)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额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5)月末,未收到发票账单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月初冲回,收到发票时正常作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例】甲企业向乙企业采购A材料40 000千克。3月4日,银行转来托收凭证,金额为97 600元,内附专用发票一张,开列A材料40 000千克,每千克2元,货款计80 000元;增值税额13 600元; 运杂费凭证一张,金额4 000元。 借:材料采购一A材料 4 000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贷:银行存款97 600 3月10日,仓库转来收料单,40000千克A材料已验收入库,其计划单价为2.2元/千克,予以转账。 借:原材料88 000 贷:材料釆购88 000 同时,结转釆购A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采购4

计划成本法计算公式

计划成本法计算公式 资本成本的计算,又称为投资计划成本法计算,是价值分析中最 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确定投资项目价值术语的重要方法。资本成本 法的思想是,除了投资计划本身的收益外,由于投资行为而获得的异 常收益,以及可能从其它机会中失去的收益,必须用来衡量投资计划 价值。 资本成本法是投资计划评估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检验 投资计划的可行性,不仅要求计划的投资回报要满足期望的收益要求,而且要保证这种收益与相应的投入比率达到企业投资计划之间的最高 标准。资本成本反映了企业投资并受益的可行性,因此,它在项目评 估时不可被忽视。 企业投资计划的资本成本应计算为预计收入减去各项直接和间接 费用,再乘以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即: 资本成本 = 预计收入-(直接及间接费用+有形资产计提费用) ×期望收益率 其中,期望收益率实际是被称为投资者的资金成本,是由企业的 财务经理以及决策者共同确定的。 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如果计算出的资本成本低于参考收益率,说明投资项目有可行性,并且能够使企业受益。另一方面,如果 资本成本比参考收益率高,则说明投资项目没有足够的盈利潜力,因 此不值得投入资金。 计算资本成本是投资计划价值分析的关键中心,在日常实践中, 投资计划的决策者可以根据资本成本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是 否满足期望收益。同时,资本成本也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自己管理的 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状况,以及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从而做出更 适当的投资决策。 总的来说,资本成本法是投资计划价值评估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方

法,它可以为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提供比较有用的信息,因此,更 多企业应该理解这个方法,并能够恰当使用它来评估自己的投资计划。

计划成本法下的会计账务处理

计划成本法下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1.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 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实际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1、购入材料: 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2、货款已经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入库: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4、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月末发票尚未收到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 5、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什么是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

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材料采购是什么? 材料采购是用来反映和监督材料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核算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确定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的一个会计帐户。

简述计划成本法

简述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项目或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也被称为成本预测法或成本基准法。该方法基于一系列假设和原则,通过对过去成本的收集和分析,来预测未来成本。它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减少项目的变更和不确定性,并提供一个合理的成本预算,以确保项目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以下是计划成本法的一些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收集历史成本数据:计划成本法需要收集过去发生的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些数据可以从成本账户中获得,也可以通过调查、审计等方式收集。 2. 确定成本预测基准:成本预测基准是指在过去成本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预期成本水平。它可以是过去的平均成本、标准成本或成本利润率等。 3. 制定成本预算:根据成本预测基准和项目的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成本预算。成本预算应该包括所有必要的成本和费用,并且应该考虑到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4. 对成本预算进行审核:在实施计划成本法之前,需要对成本预算进行审核。这可以帮助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避免超支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5. 实施成本计划:一旦确定了计划成本法的成本预算和成本预测基准,就需要开始实施成本计划。这包括确定具体的成本分配和支出,以及监控和控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计划成本法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和行业。它需要考虑到一些因素,如成本结构、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等,以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和预算。此外,计划成本法也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项目变化。 计划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项目或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或

组织预测未来成本,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和计划,并减少项目的变更和不确定性。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