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概述测试题

肿瘤概述测试题

肿瘤概述测试题
肿瘤概述测试题

肿瘤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39岁时处于较低水平,( )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后达到高峰。(5分)

A、50

B、40

D、35

D、45

2、() 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前列,( )成女性最大杀手。(5分)

A、直肠癌、胃癌

B、直肠癌、乳腺癌

C、肺癌、乳腺癌

D、胃癌、乳腺癌

3、从目前各项研究表明,肿瘤在本质上是一种( )(5分)

A、遗传病

B、染色体病

C、慢性病

D、基因病

4、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 )(5分)

A、MRI

B、病理学检查

C、CT

D、肿瘤标志物

5、化疗周期是从使用化疗药物的第一天算起( )(5分)

A、2-3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B、1-2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C、4-5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D、3-4周称之为一个周期

二、多选(共8道试题,共75分)

1、远期毒性包括( )(5分)

A、致畸

B、早衰

C、第二次恶性疾病发生

D、生长迟缓

2、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体内外各种有关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 )所形成的新生物。(10分)

A、过度增生

B、幼稚细胞

C、排列紊乱

D、异常分化

3、大约有30%的癌症死亡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危险因素( )(10分)

A、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B、吸烟及酗酒

C、缺乏运动

D、高体重指数

4、肿瘤以组织发生为依据,按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分为( )(10分)

A、癌症

B、肉瘤

C、恶性

D、良性

5、肿瘤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10分)

A、种植转移

B、直接蔓延

C、血行转移

D、淋巴道转移

6、放射治疗对身体的损害包括:( )(10分)

A、骨髓抑制

B、脱发,头痛

C、放疗部位的皮肤灼伤/溃疡

D、厌食,恶心,呕吐

7、化疗的近期毒性包括( )(10分)

A、骨髓抑制

B、脱发

C、消化障碍

D、免疫功能下降

8、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优点是:( )(10分)

A、中医药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

B、避免和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

C、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之间的平衡。

D、治未病

临床肿瘤学概论___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_第1章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 免疫应答水平过高会引起: A. 超敏反应 B. 持续感染 C. 免疫缺陷 D. 癌症 E. 易衰老 2. 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可引发: 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病E.超敏反应 3. 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 A.免疫缺陷病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病毒持续感染E.肿瘤 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反复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增生性疾病 5.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免疫耐受E.自身免疫病 6. 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是: A.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机体防御能力B.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C.人类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D.动物对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 E.细胞突变和免疫监视功能 7. 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B. 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增生病 E. 移植排斥反应 8. 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B.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D. 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9.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害无利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10.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 11.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缺陷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自稳 12.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分子是: A.细胞因子B.补体C.抗体D.MHC 分子E.抗菌肽 13. 执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A.γδT 细胞B.αβT 细胞C.NK 细胞D.DC E.巨噬细胞 14.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B 细胞C.T 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 15. 免疫细胞不包括: A.淋巴细胞B.成纤维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粒细胞E.巨噬细胞 16. 适应性免疫应答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A.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B.具有再次应答的能力 C.无需抗原激发D.T/B 细胞库具有高度异质性E.精确区分“自身”和“非己” 17. 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A.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肿瘤专科题库(试题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环磷酰胺是烷化剂类药物,5-氟脲嘧啶是抗代谢类药物。 2、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 3、三阶梯癌痛治疗原则是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4、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即刻反应、早期反应、迟发反应、远期反应等。 5、按医瞩准备药物,熟悉常用抗癌药物作用,给药方法和毒性反应。了解患 者的治疗方案。 6、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便秘,鼓励多饮水,每日1000~1500 ml。 7、在化疗中,注意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现出血、呕吐、皮疹、 便秘、腹泻、便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8、抗癌药物的常用给药方法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用药。 9、化疗期间嘱病人多饮水,每天液体总量不少于 3000ml 。 10、使用阿霉素类药物的患者,要注意心脏反应,定时检查心电图。 二、是非题(每题2分) 1、三阶梯止痛方案,癌痛病人应坚持按需给药的原则。(非) 2、营养不良者可适当接受化疗。(非) 3、化疗局部给药法包括皮下注射、浆膜腔内注药。(非) 4、白细胞低于2×109/L,应采取保护性隔离,住单人病房。(非) 5、癌痛病人应用止痛药,肌肉、静脉注射和直肠用药后半小时评估,口服、贴剂延长时间评 估。(是) 6、乳癌患者的饮食应重点减少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非) 7、在选择静脉给药时,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是) 8、化疗时,如白细胞低于3×109 /L,血小板低于(50-80)×109 /L时,必需停药。(是) 9、抗肿瘤药物静脉给药速度应快,以防静脉炎的发生。(非) 10、对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协助采取半卧位,尽量采用下肢输液。(√) 三、单选题(每题2分) 1、长春新碱属于哪一类抗肿瘤药物( D ) A. 细胞毒素类 B.抗代谢类 C.抗癌抗生素类 D.植物类

肿瘤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下述肿瘤与年龄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儿童肿瘤多为软组织及淋巴造血系统肉瘤 B.老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C.癌多发生于中年以上 D.青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往往发展迅速 E.肿瘤特点与患者年龄有一定关系 2、癌的概念是 A.来源于肌肉组织的恶性肿瘤 B.来源于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 C.来源于平滑肌的恶性肿瘤 D.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E.来源于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 3、与HB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肿瘤是 A.肾癌 B.结肠癌 C.肺癌 D.原发性肝癌 E.胰腺癌 4、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物是 A.甲氨蝶呤 B.阿霉素 C.环磷能胺 D.喜树碱 E.秋水仙碱 5、目前较明确的致癌因素中,不包括 A.吸烟、饮酒及食用发酵霉变食物 B.生活在湿度较大的地域 C.某些职业及环境污染 D.医源性致癌因素包括X射线、放射性核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砷剂等 E.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激素水平异常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 6、恶性肿瘤施行根治性手术时,做法错误的是 A.原发癌所在器官部分或全部切除 B.连同周围正常组织整块切除 C.区域淋巴结清扫 D.术中采取无瘤措施 E.手术探查有远处转移,采取扩大根治 7、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是 A.白消安 B.阿糖胞苷 C.博来霉素 D.喜树碱 E.抗癌梯 8、在进行肝癌普查中较常用的方法是 A.CT+AFP B.AFP+B超 C.CEA+B超 D.B超+CT E.ECT+CEA

9、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是 A.阿糖胞苷 B.放线菌素D C.长春新碱 D.噻哌酮 E.羟基脲 10、有关肿瘤的概念,下列错误的是 A.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 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B.肿瘤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 C.肿瘤不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 D.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采用生物学手段有效控制生长 E.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 11、肿瘤性包块在检查时,有关对其性状的描述,下列较全面、正确的是 A.肿瘤大小、形状、质地、是否光滑、边界、活动度、有无触痛 B.肿瘤部位、外形、质地、是否光滑、边界、活动度、有无触痛 C.肿瘤大小、部位、质地、是否光滑、温度、活动度、有无触痛 D.肿瘤部位、大小、质地、是否红肿、边界、温度、有无触痛 E.肿瘤大小、外形、质地、是否光滑、温度、活动度、有无触痛 12、细胞增殖周期依次经过哪几个期 A.Go、G1、G2和M期 B.G1、S、G。和M期 C.S、G1、G2和M期 D.G1、G2、S和M期 E.G1、S、M和G。期 13、诊断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依据是 A.病程短、发展快 B.肿块质硬、固定 C.血清酶学及免疫学检查 D.X线、放射性核素或超声波检查 E.组织病理学检查 14、能够较早地发现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检查是 A.X线检查 B. B超 C.CT D. MRI E.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15、原位癌是指 A.仅浸润了周围组织尚未转移的癌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txt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医学免疫学试题库 二、填空题部分 1. 免疫系统由、、、组成。 2.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3. 人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 4. 胸腺是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5. 人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等。 6. T细胞按功能可以分为。 7. 调节T细胞又可以分为。 8. 超敏反应按发作时间、机制不同可分为。 / 9. 若先天性免疫缺陷发生在B细胞的祖细胞阶段,致使B细胞不能发育为不能产生称为。 10. 淋巴细胞通过和运行并分布于全身。 11. 胸腺由和组成。 12.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 13. 淋巴循环汇集于再入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 14. 免疫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在、、和的不同层次来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 15. 免疫学发展的一个特色是与的紧密结合。 16. T-B细胞协同的原因是:T及B细胞分别对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应答,细胞向细胞提供辅助后,细胞才能产生。

17. 对人类细胞生成研究最为清楚的一类是。 18. Ig的基本结构是由条多肽链,中间以连接而成的。 \ 19. 五类Ig分别是、、和、、;其重链分别是、、、和、链。 20. Ig的轻链有两个功能区,分别是、。 21.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个Fab段和个Fc段。 22. Ig的铰链区位于与之间的区域,无铰链区的Ig是。 23. 五类Ig中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具有J链与分泌片的是,分子量最大的是,能通过胎盘的是,能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是。 ; 24. 根据Ig 的免疫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类;又根据Ig 免疫原性的不同,而将其分为两型。 25. 在VL区内有个超变区,VH内有个超变区。 26. 根据Ig肽链上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多变,可把Ig分为与两个区。 27. 能介导ADCC的Ig有、和。 28. 人类Ig的血清型有型、型、和型。 < 29. 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后可得到能与抗原结合的片段和无活性的段。 30. 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和。 31. 补体的激活过程有、和三条途径。 32. 补体系统由、和三大部分组成。 33. 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有、和。 '

肿瘤学概论》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肿瘤学概论》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癌前病变: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 2.直接致癌物: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 3.间接致癌物:大多数的致癌物不是其原型致癌(直接致癌物),而是需要在哺乳动物体内经过代谢激活后才有致癌作用,这些致癌物又称间接致癌物。 4.肿瘤的放射治疗:广义的放射治疗既包括放射治疗科的肿瘤放射治疗,也包括核医学科的内用同位素治疗;狭义的放射治疗一般仅指前者,即人们一般所称的肿瘤放射治疗。 5.肿瘤的姑息治疗:通过对患者疼痛等症状以及其他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问题的早期诊断和正确评估,来缓解和处理患者痛苦的治疗措施。姑息治疗目的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及家属面对与威胁生命疾病相关的各种问题 6.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 7.肿瘤的免疫耐受: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异性的无应答状态。当肿瘤长期存在时,与未成熟或幼稚免疫活性细胞接触,就可能诱发机体对肿瘤抗原产生免疫耐受性。 8.无瘤原则: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9.三阶梯止痛法:是一种根据患者疼痛等级为治疗原则的止痛方法,一阶是指轻度疼痛给予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二阶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三阶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10.根治术放射治疗:利用手术拨开正常组织和器官,对肿瘤进行单次大剂量冲击性放射杀伤。 问答题 1.细胞癌基因的分类 ?1、细胞外的生长因子 ?2、跨膜的生长因子受体 ?3、胞内信号传递体 ?4、核内转录因子 2.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细胞脱离原发瘤群体、通过浸润在周围间质中生长、与局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密切接触并穿透其管壁、被转运到达靶组织或靶器官、再逸出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壁并在间质中不断增生形成新的继发瘤。 3.肿瘤化疗的适应症 (1)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对化疗敏感,通过化疗可完全控制甚至根治,如白血病,多发行骨髓瘤,恶性淋巴癌等。 (2)化疗效果较好的某些实体瘤,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生殖细胞肿瘤,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等。 (3)实体瘤的手术切除和局部放疗后的辅助化疗或的手术前的辅助化疗,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4)与放疗联合对部分肿瘤进行根治性治疗:头颈肿瘤:鼻咽癌、喉癌、口腔癌等;胸部肿瘤:食道癌、肺癌;腹盆部肿瘤:宫颈癌、直肠癌、肛管癌。 (5)实体瘤已有广泛或远处转移,不适应手术切除和放疗者;实体瘤手术切除或放疗后复发、播散着,可考虑姑息化疗。 (6)癌性体腔积液,包括胸腔,心包腔及腹腔采用腔内注射化疗药物;常可使积液控制或消失。 4.肿瘤化疗的副作用 ? 1.身体衰弱:患者可出现周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 ? 2. 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免疫功能指标如E-玫瑰结试验、CH50、C3补体、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介素II…

免疫学考试试题

一:名解共8个,全是英文 1.cytokine strom 细胞因子风暴或称细胞因子血症是致死性的全身性免疫反应,通常有微生物引起,表现为多种细胞因子在短期大量分泌。 3.negative selection 阴性选择指清除胸腺内自身抗原应答性胸腺细胞克隆的过程,其生物学意义是使T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特性和对外源性抗原的应答能力。 4.GVHR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指由移植物中的特异性免疫细胞识别宿主组织抗原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主要见于骨髓移植。 5.opsonization 调理作用意指吞噬细胞通过表面的补体受体或抗体的Fc受体等与覆盖微生物表面的补体或抗体结合,来加强吞噬细胞捕获和吞噬微生物。 6.direct recognition直接识别是指供者APC将其表面MHC分子或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直接提呈给受者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供其识别并产生应答,而无须经受者APC 处理。 直接识别:指受者T细胞TCR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的同种异型MHC分子或MHC分子-供者抗原肽复合物。直接识别是发生移植排斥的重要机制,其发生速度快及强度大;被激活的T细胞(免疫抑制药物敏感)在移植早期的急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间接识别: 指供者移植物的脱落细胞或MHC抗原,如同普通抗原,经受者APC加工、处理后,以受者MHC-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受者CD4+ T细胞,使之活化。间接识别在急性排斥反应早期与直接识别协同作用;在急性排斥反应中晚期和慢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7.exogenous antigen 外源性抗原是指抗原提呈细胞从细胞外部摄取的,存在于细胞囊膜系统内的蛋白质抗原。8.immunodeficiency免疫缺陷对所有抗原缺乏全部或某一特定类型的免疫应答。 硕士研究生10级免疫试题 一:名词解释:8道全英文必做 1.Burnet's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解释免疫系统如何应答大量和多种抗原的免疫学基本理论。 2.T cell epitope T细胞表位:被TCR识别的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为线性表位,需经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与MHC结合,被TCR识别的肽段。 B细胞表位:被BCR识别的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具有构象依赖性无需与MHC结合,可直接被BCR识别。 3.recepter editing 受体编辑mIgM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导致发生轻链VJ的再次重排,合成新的轻链。 4.immunotolerance免疫耐受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生理

肿瘤概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五章肿瘤概论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一、肿瘤的概念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或凋亡不足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①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不能分化为正常的成熟细胞 ②生长旺盛具相对自主性,致瘤因素不存在亦能继续分裂增生,持续生长; ③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二、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肉眼形态和组织结构 肉眼观 (1)外观:多种多样:结节状、囊状、息肉状、分叶状、菜花状、乳头状、蕈状、溃疡状、蟹足状、浸润肥厚状等; (2)大小:小的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原位癌),大的数千千克;

* 体表与大的体腔内常长得较大;密闭的腔道(颅腔、椎管内则一般较小)。 * 良性肿瘤常长得较大;恶性肿瘤短期可致不良后果,常不大。 (3)颜色(与组织起源、血供有关) 一般者切面呈灰白色或灰红色。 脂肪瘤:黄色;黑色素瘤:黑色;血管瘤:红色、暗红色等; 有时可根据颜色辨别组织来源。 (4)硬度(与种类、实质与间质的比例有关) 如:脂肪瘤较软,骨瘤较硬; 同为腺癌,实质较多的实性癌较软,如:髓样癌;间质较多的实性癌质较硬,如:硬癌。 (5)数目:多为单发,偶为多发 如为多发性,诊断时应写:某某多发性某某癌。 肿瘤的组织结构——实质与间质 (1)实质(肿瘤细胞)如:腺瘤的实质细胞是腺上皮,脂肪瘤的实质是脂肪细胞。 * 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依据实质的形态。 (2)间质:实质之间的纤维组织、血管、淋巴管,无特异性,起支持与营养的作用。 还可见淋巴细胞与巨嗜细胞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肌成纤维细胞 * 实质:元凶;间质:帮凶; * 治疗新方案:栓塞间质动脉(介入治疗)实质细胞“饿死”。 肿瘤的异型性 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异型性小则成熟度高,异型性大则成熟度低; 异型性大小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主要形态学依据。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 第3章

第三章抗原 一、单项选择 1. 有关超抗原正确的是: A.可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 B.需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 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D.有严格MHC限制性 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 2. 对人来说,下列哪种抗原是同种异体抗原: A. HLA B. 马血清 C. 外漏的眼晶状体球蛋白 D. 花粉 E. 化学药物 3. 半抗原: A. 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B. 无免疫原性,有抗原性 C. 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D. 无免疫原性,亦无抗原性 E. 以上都不对 4. 所谓内源性抗原是指: A. 细菌内毒素抗原 B. 机体自身产生的抗原 C. 被APC吞入细胞细胞内的抗原 D. 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E. 以上都不是 5. 某些抗原成为胸腺依赖抗原是因为: A. 抗原在胸腺加工处理 B. 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在胸腺中形成 C. 该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 D. 胸腺能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 E. 胸腺素与这些抗原结合成为完全抗原 6. 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 异种Ag B. 半抗原 C. 特异性Ag D. 交叉反应性Ag E. 异嗜性Ag 7. 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 需巨噬细胞加工处理 B. 可产生IgG和其他类别Ig C. 有免疫记忆 D. 只引起体液免疫 E. 可引起细胞免疫 8.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成分称为: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体抗原 C. 超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变应原 9. 有关抗原正确的是: A. 超抗原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时也具有严格的MHC限制性 B. 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属于外源性抗原 C. B细胞识别空间表位 D. 半抗原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 E. Ig的Fc段具有独特性抗原表位 10. TD-Ag诱发抗体反应必须由以下哪一组细胞参与? A. T细胞和B细胞 B. 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C. 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D. B细胞和NK细胞 E. 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11. 抗原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A. 抗原分子的大小 B. 抗原的异物性 C. 抗原的体内存留时间 D. 抗原分子表面特殊的化学基团 E. 抗原的物理性状 12. 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但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是: A.自身抗原B.完全抗原C.半抗原D.TD-Ag E.TI-Ag 13.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是: A. TD-Ag B. TI-Ag C. 异种抗原 D. 自身抗原 E. 内源性抗原 14. 下列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 脂多糖 B. 多糖类 C. 蛋白质 D. DNA E. 脂肪 15. 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20X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 英国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 自身免疫疾病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D.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 ?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 Th2产生的: A. IL-2 B 」FN- 丫 C. TNF- a D. IL-4 E.IL — 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不能与MHC 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与MHC 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 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 合的单阳性细胞 E.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 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强直性脊柱炎 D.肾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 受体 B.C3b 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 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 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 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10. NK 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1. 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D.白喉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12. 发病机制属于川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 Arthus 反应 E.类风湿性关节炎 13. 关于W 型超敏反应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B.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 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D.能通过血清Ig 被动转移 E.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移植排斥反应 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 15..I 型超敏反应中;下列哪一个是肥大细胞新合成的介质? A. 组胺B.白三烯C. ECF D.激肽原酶E. FceRI 16. 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AIgG B . IgM C . SIgA D . IgE E . IgD D 美国 E 印度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学考博试题

免疫学考博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四军医大201 3 1. 试比较T细胞受体(TCR)、B细胞受体(BCR)和NK细胞受体(NKCR)的组成,识别配体以及信号转导的异同点。 2. 以胸腺依赖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应答为例,T细胞和B细胞是如何相互作用有哪些粘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参与T、B细胞的相互作用 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的结构基因已经搞清楚,为了证实HFRS病毒感染机体(以Balb/C小鼠为例)可产生HFRS病毒核衣壳蛋白(NP)特异性CTL,并在免疫防护中起重要作用,请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一系统实验,加以证实。 4. 例举二个近年来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研究中出现的新的热点,请分别评述其研究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同济医学院免疫学考博真题 抗原表位,肿瘤特异性抗原,adcc,细胞表面标志,细胞因子,MHC,调理作用, 中枢耐受,排斥反应的T细胞直接识别,沉淀反应。 1,抗体的功能区极其特点 2,天然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3,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过程及免疫机制4,迟发型型超敏的免疫学机制 201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试题 二、选择题 三、填空题 MHCII与之相连的结构(恒定连I i )IgE恒定区有()个结构域克隆选择学说是()提出的,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指的是单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特定组合四、简答题1、半抗原与载体连接成为完全抗原,试述载体蛋白的作用2、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3、双向琼脂扩散的工作原理五、论述题1、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的区别,举出三个并说明其原理2、举出B细胞所有的亚群,并说明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考博免疫学真题回顾(部分) 一名解: hybridoma homing receptor surogate light chain MAC Antibody idotype 比如补体精典与旁路途径共用的分子,BCR与TCR发育区别,HLA-DM分子参与MHC2类分子组装与转运,重症肌无力产生针对何种物质的自身抗体,BCR由细胞表

肿瘤学概论复习题要点

【A1型题】 1.巴黎《抗癌宪章》颁布于哪年 A.1998年 B.2000年 C.2002年 D.2004年 E.2005年 (参考答案:B) 2.癌症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A.依赖性减低 B.被动性下降 C.行为变得成熟 D.自尊心增强 E.无猜疑心 (参考答案:D) 3.关于营养不良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热量不足 B.表现为体重减轻 C.可伴其他营养物的缺乏 D.皮下脂肪减少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4.对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者每日应保证供应蛋白质的量为A.1.5g/kg B.2.5g/kg C.3.5g/kg D.4.5g/kg E.5g/kg (参考答案:A) 5.对丧失咀嚼、吞咽功能而消化功能完好 者最好采用哪种营养方式 A.静脉补充营养药 B.鼻饲 C.TPN液输注 D.口服营养药 E.胃肠减压+ TPN液输注 (参考答案:B) 6.TPN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静脉血栓形成 B.感染 C.气胸 D.腹泻

(参考答案:E) 7.中医中药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是 A.效果同化疗 B.毒副作用大 C.多注重局部 D.强调治病救本 E.只固本无祛邪作用 (参考答案:D) 8.Ⅱa期乳腺癌应采取哪种综合治疗手段?A.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 B.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化疗 C.新辅助化疗+保留乳房术+放疗+化疗D.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E.新辅助化疗+保留乳房术+化疗+雌激素治疗 (参考答案:C) 9.心理治疗常选用的药物是 A.安定 B.水合氯醛 C.冬眠一号 D.杜冷丁 E.白优解 (参考答案:E) 10.关于心理治疗正确的剂量是 A. 白优解:75mg/qd B. 美舒郁:50mg/qd C. 左洛夏:60mg/qd D. 白优解:50mg/qd E. 左洛夏:55 mg/qd (参考答案:B) 11.世界范围内女性肿瘤发病前三位的顺 序为 A.乳腺癌、肺癌、肝癌 B.肺癌、肝癌、乳腺癌 C.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 D.食管癌、宫颈癌、大肠癌 E.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 (参考答案:C) 12.癌症病人营养不良主要由哪种因素引起A.癌症本身带来的胃肠道消化及吸收障碍B.治疗带来得副作用所引起的 C.支持治疗不足 D.病人患病前体质弱

规培考试题库-肿瘤科试题 (20)

放射肿瘤科练习 姓名:邱振康得分:0.00 总分:100 及格分:60 考试时间:201 一 . 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 .在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中,下述观察项目哪项最重要 A . 腹膜刺激征 B . 脉搏增快 C . 腹胀较前明显 D . 肠鸣音较前明显 E . 腹痛加重 2 .下列哪一项不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特征 A . 隐匿性起病,主要症状是干咳与劳力性气促 B . 双肺底可闻及Velcro啰音 C . 可有杵状指 D . 肺功能FEV1<80%及FEV1/FVC<70% E . 预后差 3 .男性,25岁,右下腹痛3月余,还常伴有上腹或脐周腹痛,排便次数稍多, 呈糊状,不含黏液和脓血,每日约2~4次,曾作过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 跃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克罗恩病 B . 溃疡型肠结核 C . 右侧结肠癌 D . 阿米巴病 E . 肠恶性淋巴瘤 4 .男性,78岁,呕吐,腹胀21小时,无明显腹痛。查体:腹肌紧张,血淀粉酶 250U(Somogyi法),血钙1.7mmol/L,最可能的诊断 A . 急性心肌梗死 B . 急性胰腺炎水肿型 C . 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 D . 急性肠梗阻 E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5 .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若给予高浓度氧疗仍无效,其原因很可能为 A . 严重肺通气功能障碍 B . 严重肺动静脉样分流 C . 通气/血流比例增大 D . 肺弥散功能障碍 E . 耗氧量增加

6 .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天切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10天后再次缝合而愈合。切口愈合类型应记为 A . Ⅱ/乙 B . Ⅱ/丙 C . Ⅲ/甲 D . Ⅲ/乙 E . Ⅲ/丙 7 .男,45岁。反复肝功能异常多年,尿少、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2周。口服呋塞米20mg/d,1天来昏睡,呼之有反应。患者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脑血管意外 B . 肝肺综合征 C . 肝性脑病 D . 肝肾综合征 E . 低血容量性休克 8 .对肠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的检查疗法是 A . 大便及痰液都找到抗酸杆菌 B . 乙状结肠镜检查 C . X线钡剂检查 D . OT试验 E . 血沉 9 .男性,65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2天入院,痰为脓臭痰,下列与患者此次发病关系最密切的病史是 A . 1周前接种流感疫苗 B . 2周前下肢皮肤化脓性感染 C . 近期牙周炎发作 D . 长期大量吸烟 E . 反流性食管炎病史 10 .患者,男,36岁,呕血1小时,肝硬化门脉高压多年。查体:巩膜黄染,中等量腹水,白蛋白25g/L,首先选择的治疗是 A . 选择性门体分流术 B . 断流术 C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D . 三腔二囊管压迫 E . 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 11 .有关腹膜的叙述,哪项正确 A . 腹膜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一层薄膜 B . 网膜不是腹膜形成的 C . 腹膜的面积约1cm2 D . 壁腹膜主要受肋间神经和腰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确

放射肿瘤科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

放射肿瘤科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患者,男性,36岁,咳嗽多日,左侧胸痛伴发热。最有可能的选择是B A、右侧肺炎 B、左侧大叶性肺炎 C、右肺气胸 D、左侧气胸 E、胸片正常 2、患者,女性,26岁,跌倒胸部着地,胸痛。最有可能的选择是B A、张力性气胸 B、左侧肋骨骨折 C、大量胸腔积液 D、弥漫性肺气肿 E、肺叶性肺不张 3、关于良性骨肿瘤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若肿瘤生长较快才切除 B、若肿瘤明显增大才切除 C、均需手术切除 D、若肿瘤影响功能才切除 E、肿瘤恶变应尽早手术 4、不能作为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检验方法是E A、活组织幽门螺杆菌培养 B、组织学检查找幽门螺杆菌 C、C13尿素酶呼气试验 D、快速尿素酶试验

E、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5、女性,17岁,近两月胸闷,乏力,咳嗽,查体颈淋巴结肿大,心肺(一),胸片: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WBC72×109/L,结核菌素试验(1:10000)48小时观察(+++),诊断应首先考虑B A、淋巴肉瘤 B、胸内淋巴结结核 C、支气管肺癌 D、淋巴细胞白血病 E、肺结节病 6、男性,50岁,因发热、咳脓痰3个月余,一直给予抗感染治疗,但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胸片和胸部CT发现左下肺非偏心性空洞病变,内有少量液平。6小时前突然大咯血1600ml左右。以下哪项处理最合适C A、即刻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 B、胸部CT扫描 C、在抢救同时请胸外科急会诊 D、反复痰培养确定病原,如细菌、真菌等 E、反复痰找瘤细胞 7、女性,45岁,突发右上腹及心窝部刀割样绞痛伴阵发性加剧1天,发病后12小时寒战、高热,巩膜黄染,剑突偏右侧深压痛,右上腹轻度肌紧张,体温38℃,WBC14×109/L,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尿胆原(-),尿胆素(++),应诊断为D A、溃疡玻缉孔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胆囊炎 D、胆总管结石 E、急性阑尾炎 8、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姑息二线有效药物不包括以下哪项:C A、贝伐单抗

中南大学免疫学真题

2003 1.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一)Th细胞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下可以增殖分化为Th1细胞和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1、IFN-γ、TNF-β等细胞银子,引起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分泌IL-4/5/6/10等细胞因子,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可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Th1细胞和Th2细胞可以通过各自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制约。Th1细胞产生的IFN-γ可抑制Th2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下调体液免疫功能。Th2细胞产生的IL4和IL-10则抑制Th1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下调细胞免疫功能。(二)TS细胞的调节作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经辅助性诱导T细胞(CD4+T)的作用可活化抑制性T细胞(TS),使之分化成为效应TS细胞。它可分泌抗原特异及非特异抑制因子,可抑制杀伤性T细胞(TC)、辅助性T细胞(TH)及B细胞的功能,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此,当外来抗原侵入机体后经APC活化TH细胞以后启动正免疫应答,产生效应分子和(或)效应细胞以清除外来抗原。与此同时在免疫应答后期可启动TS细胞使之活化及分化发育为效应TS细胞,以抑制免疫应答,籍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平衡。(三)TC(CTL)细胞的调节作用:T细胞抑制免疫应答也可通TC的作用,因为TC可针对T或B细胞表面TCR或BCR可变区的独特型决定基而起特异杀伤作用。由于TC细胞杀伤T或B 细胞而引起免疫抑制作用。 2.试述建立免疫耐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a.口服免疫原,可致局部肠道粘膜特异免疫,而抑制全身免疫应答,建立全身免疫耐受, b.器官移植前,静脉注射供着表达同种异型抗原的血细胞,建立全身免疫耐受,延长移 植器官的存活c.同种异型器官移植前,移植骨髓及胸腺,建立或恢复免疫耐受,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d.脱敏治疗:皮下多次注射小剂量变应原,防止IgE型Ab产生,达脱敏目的e.防止感染,f.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拮抗作用的调节性细胞,抑制效应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g.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 3.试述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1)HLA与人类同种器官移植有关:器官移植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受者HLA型别相符的程度,两者差别越小,存活率越高,反之则越低;通常存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同卵双生>同胞>亲属>无血缘关系者。(2)HLA与输血反应有关:多次受血者体内可产生抗HLA抗体,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对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注意选择HLA抗原相同或不含白细胞抗体的血液。(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HLA与某些疾病的遗传倾向有关;如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具有HLA-B27抗原。(4) HLA 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表达HLA-I类分子,当细胞癌变时,其表面HLA-I类抗原表达缺失或显著减少,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之一; HLA-II类基因异常表达: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细胞可异常表达HLA-II类抗原,可能以组织特异性方式把自身抗原提呈给自身反应性T细胞,从而启动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5)HLA与法医学鉴定的关系:HLA可作为法医学亲子关系的鉴定。 4.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血液标本中的抗原。 1.凝集反应:直接凝集-玻片凝集试验,间接凝集,协同凝集试验; 2.沉淀反应:单项

肿瘤免疫学考试题

肿瘤免疫学复试试题 一.写出以下名词的英语并解释: 1.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2反应阶段是B 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3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指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密切相关。人类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MHC可分为三类基因群。 1. Ⅰ类基因:对于人类而言,包括3个基因位点,即A、B、C。其编码产物为MHCⅠ分子或抗原。 2. Ⅱ类基因:DP、DQ、DR三个亚区,其编码的经典产物为MHC Ⅱ类分子或抗原,尚有与内源性抗原处理有关的LMP、TAP。 3. Ⅲ类基因:编码产物MHC Ⅲ类分子或抗原。 3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简Ig,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是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或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而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存在于血浆及淋巴液等体液中,能和同一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分为5种,即IgG、IgA、IgM、IgD、IgE等。它们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由2条相同的重肽链和2条相同的轻肽链结合而成;并都有抗体的活性,即作用于抗原,激活补体系统,破坏带抗原的靶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临床肿瘤学概论4

临床肿瘤学概论试题(A) (医学影像、临床医学专业) 一、选择题(A1、A2、B1型题,每题1分共60分) (一)A型题 1.原位癌与浸润癌的主要区别在于 A.肿瘤大小B.边界清晰程度C.基膜是否受侵犯 D.淋巴管有无瘤栓E.有无浸润血管 2.下列哪一部位肿瘤不能用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A.支气管B.食管C.阴道D.结肠E.胸膜 3.下列哪一种方法不是常用的肿瘤病理诊断方法 A.小活检组织诊断B.大标本检查C.细胞学诊断 D.术中病理快速诊断E.PCR 4.有关G-CSF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G-CSF可促使骨髓成熟的粒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B.G-CSF可以与化疗药物无同时使用C.G-CSF主要用于预防和减轻化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干细胞移植 D.G-CSF也属于生物反应调节剂E.G-CSF的不良反应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痛及发热。5.癌前期病变是指 A.早年发生的组织癌变B.癌的早期癌变C.不典型增生 D.有潜在癌变能力的良性病变E.原位癌 6.所谓交界性肿瘤是指 A.位于脏器边缘的肿瘤B.在主肿瘤边界长出的子瘤 C.界于良.恶性这间的肿瘤D.由良性肿瘤转变来的恶性肿瘤 E.良性病变和肿瘤之间的过渡状态 7.以下肿瘤对化疗最敏感的是 A.淋巴瘤B.胃癌C肝癌D.膀胱癌E肾癌 8.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癌细胞呈自主性生长B.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C.癌细胞生长呈无休止状态D.癌细胞可以进行分裂.增殖 E.癌细胞具有分化成熟能力 9.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指

A.症状加体征B.影像学检查C.病理学诊断D.实验室结果E.临床诊断 10.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肿瘤流行病分析性研究方法 A.干预性研究B.筛检C.病例对照研究D.实验性研究 E.队列研究 11.长期应用易引起肺纤维化的药物是 A.环磷酰胺B.环己亚硝脲C.长春新碱 D.丝裂霉素E.博莱霉素 12.最易造成心肌毒性的化疗药物是 A.卡氮芥B.顺铂C.阿霉素D.丝裂霉素E.平阳霉素 13.注射时一旦漏入皮下,可引起局部疼痛,坏死的化疗药物是 A.博莱霉素B.平阳霉素C.顺铂D.阿霉素E.甲氨喋呤14.下列哪种肿瘤和雌激素水平无关 A.乳腺癌B.卵巢癌C子宫内膜间质肉瘤D.肺癌E.子宫肌瘤15.单纯依靠化疗可以治愈的肿瘤是 A.乳腺癌B.小细胞肺癌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非霍奇金淋巴瘤E.前列腺癌 16.对化疗药物最不敏感的细胞群是 A.G1期细胞B.S期细胞C.G2期细胞 D.M期细胞E.G0期细胞 17.下列哪一个不是细胞周期非特异药物的特点 A.给药时机依赖性B.剂量依赖性C.疗效和剂量成正比 D.作用强而快E.最佳给药方式:大剂量间歇给药 18.下列哪种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A.CTX B.MTX C.ADM D.VM-26E.VCR 19.一实体瘤患者经化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时间超过四周,该实体瘤疗效应为A.CR B.PR C.NC D.PD E.以上均不是 20.下列哪种疾病应采用全身化疗为主的方法 A.食管癌B.胃癌C.膀胱癌D.脑瘤E.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1.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最方便的给药方式是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直肠给药E.口服给药22.癌症疼痛的原因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癌症患者的疼痛75%是由癌症本身引起 B.75%是治疗后的并发症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