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剧的全球化与文化入侵

电视剧的全球化与文化入侵

电视剧的全球化与文化入侵
电视剧的全球化与文化入侵

电视剧的全球化与文化入侵

“全球化”,这是从西方引进的新概念。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到80年代中期又进一步提出“经济全球化”概念。90年代以来,这“全球化”概念大有代替“一体化”概念的势头。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全球化”概念逐渐进入西方文化和文艺领域。差不多与此同时,它被译介到我国,并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界现如今关注的一个热门。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及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对各国文化、文学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重要阻碍,比如,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和相互吸纳、相互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审视和探讨各国文化的世界视角和标准变得日益突出和重要,许多文化课题都面临全球性的共同寻衅,因而需要各国志士仁人携手合作解决。然而,“全球化”是一个充满抵触的复杂的过程。尽管它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不可置疑的成功,而在文化领域,它的正确性是有局限性的,对它必定会产生的负面作用,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

许多事实差不多证明,并不是生产力的程度、经济发展的程度能够直接决定文化和文艺发展的程度的。即使是经济基础决定文化和文艺的发展,那也不可能是直线式的,而是要通过一系列中间因素诸如政治、哲学、宗教、道德等等的复杂阻碍才得以实现。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消费,因而,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的全球化有着巨大的差别。物质产品的生产有着强烈的标准化要求,而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则显得十分复杂。要是真的说啥文化也有全球化的问题,那只能是,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从本来存在于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多样性,向着同一空间的多样化转变,使得一种又一种的在特定地理空间、特定地区的特定民族文化中产生的文化艺术为全人类所共同享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产品的全球化趋同,文化艺术产品的全球化趋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存了地点特点的,才是符合全球化要求的。

现如今,世界上,在有关全球化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大概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民族文化将要消失,代之而起的一定是所谓的全球化文化。比如,一些人曾预言,随着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和全球化的到来,墨西哥文化将会消失。1998年6月23日的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刊登一篇署名文章,用大批的事实对此提出质疑,并指出这些预言家“错了。实际上墨西哥3000年的遗产差不多引起人们特别大的兴趣。”事实差不多证明,一些全

球化理论提倡者所说的文化艺术也将实现全球一体化,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既然这样的“全球化”完全不可能实现,为啥还有一些人要尽力加以宣传呢?这不难懂得。有些学者差不多指出来了,像吉登斯的“现代性扩张”论,一定是试图将“全球化”等同于同一化一体化。一些全球化的理论,实际上是主张一种更深层次上的安排与被安排、操纵与被操纵的非同质关系。其中的一种“主流文化”之说,就只是是西方中心论的话语翻新而已。所以,这种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的大同和平等,而是意味着另一种霸权。

现如今,甚至能够说,美国影视差不多形成了一种“媒介暴力”。这种“媒介暴力”几乎差不多侵占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有的学者就拍摄到,在贫困的非洲的贫民区里,众多的男男女女们每晚争看美国电视剧《豪门恩怨》的令人吃惊的热烈场面。这是啥意思?这是一群穷人在耳濡目染一种“美国生活方法”,从中得到一种

替代性满足。然而,伴随着这种梦魇般的替代性满足所发生的,却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情景——豪华侈靡的享乐观念,差不多深深地侵淫到了每个观众的心底,并

且不断蔓延,转变着人们先前的思维方法和生活信条,使他们远离本民族的价值

观念和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还有一种事实也是特别可怕的。稍加留心,人们就不难发现,现如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小孩,差不多不再甘心听妈妈给他们讲自个儿民族的古老神话和传奇故事了。唐老鸭、侏罗纪、变形金刚、电子游戏,都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差不多是在“买断”今后了。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的隐形实力显示的是一种世界性的“塑形”霸权。这种霸权,到今天,借助于国际互联的高科技,更形成一种所谓的“电子殖民主义”。新西兰有一位信息技术专家说:“美国从全世界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加工成有利于本国的东西,接着再向全世界流传。”正是这些信息,如同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哈瑟夫·奈所指出的,成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精神因素构成的一种“软力量”。这种“软力量”,是和经济、军事等物质因素构成的“硬力量”相匹配的,相辅相成的。

这是我们尤其需要加以警惕的。

就中国电视剧领域来说,我们看到的这种以美、日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霸权”、“媒介暴力”,或者说文化帝国主义、电子殖民主义的阻碍,有可能通过四个渠道实现:一是前述的一系列的有害的电视剧观念的渗透和复制;二

是在中国建设桥头堡,或是像华纳兄弟、迪斯尼、CNN那样直接开设驻北京办事处,或是通过一些海外归国人士以私人身份注册文化咨询公司,以合法身份做外

国片商的“洋买办”,经营有关业务;三是向中国输出电视节目;四是让中国自个儿复制他们的节目。

关于输出电视节目,尽管中国在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标政策上一直有着相对严格的限定,但也依旧不能等闲视之的。比如,每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每个省和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无线电视台,分别配给一个海外电视剧的引进指标,每个指标的时间长度是20集,每集45——50分钟,这该是一个多么大的规模!这还不算有线电视台另有的指标,不算专题片、卡通片的不限指标。

关于中国自个儿对节目标复制,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比如情景喜剧。在美国差不多流行了20年的这种电视剧,事实上是一种由观众参与演出的晚会式节目,主要特点是风趣通俗。现如今还风行于欧美,差不多风靡于全球。英达用《我爱我家》作实验加以引进之后,曾被一些媒体称之为中国电视剧的一次“革命”。《一家之主》、《临时家庭》……直到最近的《中国餐馆》,紧紧追随。然而,捏造生活,人物虚伪,情节乏味,一味耍贫嘴“隔肢人”,表演过于夸张,要么笑料肤浅,缺少文化品味,要么在笑声上弄虚作假,终于弄得人笑口难开。有的观众就感觉,英达自个儿也陷入了情景喜剧的误区,被一种“模式”框住而难以自拔。这“模式”,应当一定是美国文化的“模式”。

又比如青春偶像剧。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春偶像剧的发展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在高度发达的经济生活中,青年人日渐成为反响社会消费能力的强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爱好、心态促成了这一类电视剧作品的兴起,并且使它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化商品。这种作品的生产,在日本、韩国,都是按照商业的游戏规则来制作的,中国模仿日韩,也制作了一批青春偶像剧,然而,在商业运作、广告客户援助之下,这些电视剧一般都涂上了“雅皮”的色彩,脱离现实,爱情变态,基础上陷入了误区。就算学,也只学到了皮毛,终于沦为稚嫩、可笑、肉麻、肤浅。

再比如室内剧。这在西方,也是被称为商业电视剧的。《渴望》热播以后,这种室内剧,被感觉是中国电视剧“成熟”、“羽毛真正丰满”的标记,其特征是“投入市场、逢迎观众”,“以市民的情趣去谄谀市民的口味”,从而使得我国电视剧的生产,踏上了真正“电视化”生产的过程。事实上,这也是西方早就出现过的。早在1921年的德国,就有了在室内搭景摄制电影的作法。那时,表现主义电影关于用展现精神、幻想、鬼怪、胆怯来喻示战后德国混乱、动荡、畸形现实处境感到疲惫了。

室内电视剧则是在70年代与80年代之交出现的。当时,随着西方商品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愈加残暴,人与人之间日渐冷淡无情,社会伦理道德急剧沦丧,致使一

般大众强烈呼唤道德、人情、公平。逢迎这种普遍心理,电视剧也蹈袭“室内电影”的旧法了。法国的《祖母的一个房子》,日本的《血疑》《阿信》,因此都采用现代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等技术录制了。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搭景室内拍摄使得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收益快,这种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就都被经济较为落后的第三世界一些国家所批准,并且形成为潮流了。巴西的《女奴》等等,一定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的,这种潮流在中国的最初涌动,一定是1990年的《渴望》。

由此可见,这种“室内置景”“多机拍摄”“连贯表演”“现场切换”“同期录音”的制作方法的采用,都是特定的历史的产物,其中还有一些非

电视剧艺术文本因素的制约作用在内,而不能把它看作是“革命性”的“真正电视化”生产的开始。况且,它还有许多的局限性。比如,把场景全都局限在“室内”或主要在“室内”,限制了电视剧艺术更为普遍、更为深入、更为真切、也更为艺术地去再现和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演员造型单调、表演天地狭窄、难以交流、不免“做戏”色彩更重,固定机位拍摄少有运动、切换单调、缺少景深因而空间有限、画面内在张力不够,取消后期制作、没有剪辑也没有了蒙太奇思维和语言限制了三度创作的能力,难以使作品再升华,等等,都有碍于创作的更加成功。

固然,也许上述情景喜剧、青春偶像剧、室内剧的“复制”现象,

还包含一些艺术理论及艺术实践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它依旧提出了如何面

对美日电视文化的霸权问题,我们的确不能等闲视之。

现如今,面对着美国文化的大举渗透,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积极的反

渗透的抵制措施。

比如,在加拿大,这种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当美国娱乐圈明星、美国的价值观充满着加拿大的广播的时候,许多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加拿大人就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克制美国思想文化的入侵。为了制定一项有效的政策,加拿大政府于1928年成立一个由约翰·爱尔德公爵负责的调查

广播事业的皇家委员会。该委员会于第二年提出报告,指出加拿大人有着一个共同的观念,加拿大的电台听众需要加拿大的广播。

海水入侵的灾情评估和预防措施

§13.1海水入侵的灾情评估和预防措施 一、海水入侵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海水入侵(海水倒灌)是指海滨地区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或地下咸水)和地下淡水的天然平衡条件被破坏,从而引起海水向大陆含水层推移的一种有害水文地质作用,也就是由于陆地地下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水直接侵染淡水层的自然现象。有时风暴潮或大涌潮覆盖陆域,也称之为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海滨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海滨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侵,影响入侵带内人、畜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地用水,使淡水资源遇到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滨海含水层在海岸线处与海水接触,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补给海洋。在很多临近海洋的地区,随着对地下水需求量的日益增多,滨海含水层已成为重要的水源。地下水的开采,使得地下水对海洋的补给量日趋减少。当滨海含水层的抽水量超过补给量时,海岸附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进入滨海含水层,并逐步向内陆推进,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海水入侵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都能产生重大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 早在1855年就有关于伦敦海水入侵问题的报导,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也都有类似的报导。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零星的海水入侵,进入80年代中期,入侵范围逐渐扩大,情况日益严重。目前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河北秦皇岛、辽宁大连、山东莱州、浙江宁波等地。 淡水和海水都是可溶混流体,它们之间的接触带是由于水动力弥散作用而形成的过渡带。在这个过渡带中,混合水的密度由淡水逐渐变化为海水密度。过渡带的宽度随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而异。在某些条件下,过渡带的宽度相对于含水层的厚度比较小时,可以近似地把它看成不相溶混的两种流体的突变界面。如沿以色列海岸带的观测资料表明,这种突变界面的假定是合理的,但较宽的过渡带也是存在的。如山东莱州的观测资料表明,界面平缓不清晰,界面附近浓度变化缓慢,甚至有起伏。对于过渡带很宽的情况,突变界面的假设就不合适了,这时需用水动力弥散理论来研究过渡带发生、发展和运动情况。 近年来对山东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研究表明[薛禹群等,1992],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当淡水的开采量超过其补给量时,截断了原先向海洋排泄的淡水流,降低了海岸附近的地下水位,导致咸水模楔体向陆地推进,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因而,海水入侵与抽水量大小、抽水井的分布及地下水开采利用方式有密切关系。用水量偏大、地下水补给量偏小将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出现大面积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海水入侵则沿着负值区发展。海水入侵的分布与强抽水中心的位置有关,咸淡水界面沿海岸线逐渐向抽水中心移动,入侵带宽度逐渐增大,直至抽水中心为止。如强抽水中心向陆地方向移动,海水入侵将继续向前推进,直至形成新的平衡。海水入侵方式,依据咸淡水接触关系的几何形态主要有面状入侵体、带状入侵体、管状入侵体、舌状入侵体和锥状入侵体等。 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的透水性比较均匀的含水层中,海水入侵可呈“面状”推进。沿古河道

入侵检测技术 课后答案

精品文档 .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初概念是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

入侵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 )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 初概念是米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 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 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 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 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 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入侵检

第三章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第三章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本章学习要求: 【导入】前面的学习使我们对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从生物入侵的途径来看,生物入侵的范围很广,只有了解到生物是有怎样的入侵途径,我们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切断生物入侵,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防治生物入侵?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防治这些生物入侵者,它们有多猖狂,反击就应该有多厉害,但是不同的生物入侵者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治手段?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2、掌握有效的治理生物入侵的方法 学习时数: 建议本章学习时长为30分钟 课节安排: 第一节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 视频素材

第一节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里,经过自然的选择淘汰,小部分物种生存下来,并且进一步繁殖、生长,经过长期的过程,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生物入侵成功,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1、降低了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外来物种在入侵地成为优势种,缺少了天敌的制约,在入侵地大量繁殖,与本地物种竞争生存营养、生存空间,当地物种得不到足够的空间、营养成分,数量大大减少,大大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这方面的实例很多,拿植物杀手薇甘菊来说,薇甘菊所到地,会死死的缠住当地植物,几十米高的树木都被缠的密不透风,把植物罩住,好像密网一样,许多树木都不堪薇甘菊的重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都枯萎,后来会慢慢死掉。就连生长周期很短的桉树还是敌不过薇甘菊的生长速度。 水葫芦也是一个实例,水葫芦作为饲料从国外引进,初期成效很好,但是由于没有注意控制面积,现在已经在入侵地布满了湖面,滇池的水域由于水葫芦的存在,鱼的种类由六十多种下降到三十种,足以看出这植株的杀伤力。

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中国自然灾害研究现状及意义 ——海洋灾害及其防治近年来,全球灾害频发,我国是一个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的大国,且我国边缘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也不能避免许多灾害的发生。比如前些年的南方雪灾,南方高温,四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泥石流频发,我国沿海地区也不断遭到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倒灌等等海洋灾害。现在国家对海洋灾害相当重视,因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绝大部分在沿海地区,国内外对海洋的各项灾害研究也不断深入,中国海大学海洋灾害防治研究所的成立,以及各所高校对海洋灾害的研究,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等等。 我国海洋灾害的种类有很多,主要的有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海冰、海底地质灾害、海水入侵、沿海地面下沉、河口及海湾淤积、外来物种入侵、海上溢油等等。 1.风暴潮 指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如1895年4月28、29日,渤海湾发生风暴潮,毁掉了大沽口几乎全部建筑物,整个地区变成一片“泽国”,“海防各营死者2000余人”。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了汕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2004年,我国沿海共发生了10次台风风暴潮,8次温带风暴潮,3次罕见天文大潮,受灾人口1614.2万,死亡失踪人口49人,直接经济损失52.15亿。其中“云娜”、“艾利”、“蒲公英”、“海马”的台风风暴潮在我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赤潮 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和细菌在高磷高氮的水体条件下突发性繁殖或集聚而引起水体颜色改变的生态异常现象。 2006年我国海域发生的大面积赤潮 起止时间地点 面积(平方公里) 5月3~8日浙江舟山外至六横岛东南海域1000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审批稿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地下水 指导教师:刘晓红 姓名:朱和平 学号: 班级:14土木-2BF 2016年5月29号完成

摘要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史至关重要的。地下淡水和咸水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混合界面,淡水储存一旦减少,平衡状态被打破,该界面便会向陆移动,最终产生海水入侵。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水入侵的现状阐述了沿海平原地区和基岩地区海水入侵的机理,以及海水入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并说明了海水入侵的危害包括对农业、工业生产的影响、人口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和耕地资源退化。接着描述了海水入侵的方式包括均匀入侵和非均匀入侵,最终根据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淡水、农田节水灌溉和远距离调水补给和修建地下水库等措施在防治海水入侵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分布;防治措施 1.绪论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或河水地带海水倒灌使咸潮影响带扩大,并发生海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称为海水入侵。沿海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很大。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可造成咸淡水界面发生变化,

海水向淡水含水层侵入,地下水矿物度增高,水质恶化。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如荷兰、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以色列、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中国、埃及等。海水入侵给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黄海沿岸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海水入侵加剧现象,全国总海水入侵量达1000km。所以研究海水入侵的问题变的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合理开采和有效分配水资源,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限制海水入侵。 2.海水入侵机理 海水入侵地下水是咸淡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流体动力学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含水层中的咸、淡水保持着某种平衡,滨海地带地下水水位自陆地向海洋方向倾斜,陆地地下水向海洋排泄,二者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或临界面基本稳定,可以阻止海水入侵。然而,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咸淡水临界面就要移动,以建立新的平衡。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或者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淡水压力降低,临界面

高中地理小练习:人工岛地下水(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人工岛地下水 (附答案解析) (2020·全国I)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参照图1,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试题解析: “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渗漏说水源来自地面(降水);相对稳定说明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人工岛长则狭窄,汇水面积小,淡水少,两侧海水易入侵,且雨水容易汇入海中。宽,汇水面积大,便于储存,淡水量多,且能防止海水入侵。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试题解析: 人工岛这么难度大的建设都不在话下,取点水就更不是问题;水质差,饮用、灌溉可能难度大,但是洗洗马路什么的还不成问题,再说,说水质差没有依据(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又少);过度使用岛上淡水资源,会引起海水倒灌,使岛屿上水体盐多上升,严重的话,海水入侵可能改变土体结构,引发地陷的问题。 【答案】1.B 2. D 【解析】1.“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渗漏说水源来自地面(降水);相对稳定说明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人工岛长则狭窄,汇水面积小,淡水少,两侧海水易入侵,且雨水容易汇入海中。宽,汇水面积大,便于储存,淡水量多,且能防止海水入侵。 2.人工岛这么难度大的建设都不在话下,取点水就更不是问题;水质差,饮用、灌溉可能难度大,但是洗洗马路什么的还不成问题,再说,说水质差没有依据(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又少);过度使用岛上淡水资源,会引起海水倒灌,使岛屿上水体盐多上升,严重的话,海水入侵可能改变土体结构,引发地陷的问题。

智能图像监控系统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第26卷第3期2009年3月 机 电 工 程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gazine Vol .26No .3 Mar .2009 收稿日期:2008-09-16 基金项目:建设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k03-04);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070118)作者简介:谭墍元(1986-),男,河南许昌人,主要从事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E 2mail:tjyphili p@https://www.doczj.com/doc/b55351374.html, 通信联系人:吴成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 2mail:wuchongdong@ise .neu .edu .cn 智能图像监控系统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3 谭墍元,吴成东,周 芸,侯 俊,王俏俏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摘 要:为实现智能家居中的实时安全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和无线通讯的智能视频监控系 统方案,并设计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异常目标检测算法。以背景差分法为基础,采用自适应阈值、运动目标跟踪及背景更新等方法,克服了背景光线变化、阴影及小目标带来的干扰,提出并实现了动态目标跟踪检测功能。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监控区域目标状态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报警等安全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词:视频监控;运动目标检测;帧间差分;自适应阈值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51(2009)03-0012-04 Research of abnor ma l t arget detecti on a lgor ith m i n i n telli gen t surve ill ance syste m T AN J i 2yuan,WU Cheng 2dong,ZHOU Yun,HOU Jun,WANG Q iao 2qiao (College of Infor m 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 ortheastern U 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 Abstract:T o i m p lement real 2ti m e surveillance of the home security,an intelligent surveillance syste m based on e mbedded syste m p latf or 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 on technol ogy was designed .T o overcome interference com ing fr om s mall target move ment or backgr ound light changes,moving target detecti on algorith m was p r oposed .Abnor mal matters at the monit or area can be detected exactly by analyzing the real ti m e i m age inf or mati on,and effective security acti ons will be taken with corres ponding patterns .The experi 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 m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real 2ti m e standard,high credibility and p racticability .Key words:intelligent surveillance syste m;abnor mal target detecti on;fra me subtract;adap tive threshold value 0 引 言 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以其全天候、可靠性高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视频监控模式。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异常目标检测算法(主要是指运动目标的检测)是其核心内容,该检测算法的优劣决定着系统的成败。当前运动目标检测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光流法[1]、帧间差分法[2]、背景差分法[3] 、背 景统计模型[4] 等算法,但是上述算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流法不需要背景信息,但计算复杂,实时性差,难以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更不易在微处理器上实现;背景差分法实现简单,但抗干扰性差且需要对背景进 行实时修正;帧间差分法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但差分帧的选择时机要求较高,而且依赖于运动目标的速度,可靠性不高。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背景差分法的异常检测算 法,该算法结合静态阈值与动态自适应阈值[5] 进行差分运算,并且引入小目标运动跟踪检测环节对监控图 像序列进行处理,有效地解决了背景光线变化[6] 、阴影以及小目标运动问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1 系统结构 笔者研究的硬件平台是智能图像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手机和嵌入式系统进行设计,由C MOS 摄像头、S3C44B0X 微处理器、T R800彩信模块、Zig Bee 模块和传感器等组成。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海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

其它海洋灾害——海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 热门文章 ? 巴布亚新几内亚沉船事故… ? 日本福岛近海发生5.8级… ? 印尼发生里氏7.6级地震 … ? 台湾花莲今日发生2起有… ? 所罗门群岛发生6.6级地… ? 热带风暴"天鹰"重创菲律… ? 福岛核事故调查称日本政… ? 泰国沿海出现5米高巨浪 … ? 强风暴袭击挪威西部沿海 ? 日本福岛核电站周边去污… 最新推荐 ? 温家宝听取蓬莱油田溢油… ? 渤海生态持续恶化鱼虾难… 作者:海洋财富网 来源:海洋财富网 点击数: 19725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31日 海水入侵 海水入是指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水位较低的陆地淡含水 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从而破坏地下水资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热膨胀、冰川融化和地面沉降等海平面上升是一种长期的、缓发性灾害。海平面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变“桑田”为“沧海”,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强,海水入侵距离和面积加大,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蚀的强度,加剧河口区的咸潮入侵程度。 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各海区中,东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较高,达3.1毫米/年,黄海、南海和渤海分别为2.6毫米/年、2.3毫米/年和2.1毫米/年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热膨胀、冰川融化和地面沉降等作用造成的。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长期的、缓发性灾害。海平面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变“桑田”为“沧海”,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强,海水入侵距离和面积加大,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蚀的强度,加剧河口区的咸潮入侵程度。 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各海区中,东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较高,达3.1毫米/年,黄海、南海和渤海分别为2.6毫米/年、2.3毫米/年和2.1毫米/年。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01年评估报告,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2米。根据温室气体的不同排放情况预测,全球海平面高度在1990~2100年期间将上升9~88厘米,但区域间的差异十分明显。1990~2025年和1990~2050年期间全球海平面将分别上升3~14厘米和5~32厘米。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1、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参见国标GB/T18336)。入侵检测是检测和响应计算机误用的学科,其作用包括威慑、检测、响应、损失情况评估、攻击预测和起诉支持。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募际酢=?腥肭旨觳獾娜砑?胗布?淖楹媳闶侨肭旨觳庀低常↖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 2、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历史 1980年JamesP.Anderson在给一个保密客户写的一份题为《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中指出,审计记录可以用于识别计算机误用,他给威胁进行了分类,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1984年到1986年乔治敦大学的DorothyDenning和SRI公司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PeterNeumann研究出了一个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IDES(Intrusion Detection Expert Systems入侵检测专家系统),是第一个在一个应用中运用了统计和基于规则两种技术的系统,是入侵检测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系统。1989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Todd Heberlein写了一篇论文《A Network SecurityMonitor》,该监控器用于捕获TCP/IP分组,第一次直接将网络流作为审计数据来源,因而可以在不将审计数据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情况下监控异种主机,网络入侵检测从此诞生。 3、系统模型为解决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国际上的一些研究组织开展了标准化工作,目前对IDS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有两个组织:IETF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IDWG)和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CIDF)。CIDF早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赞助研究,现在由CIDF工作组负责,是一个开放组织。 CIDF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通用模型。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用E盒表示;事件分析器(Event analyzers),用A盒表示;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用R盒表示;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用D盒表示。

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26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Vol. 26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4 ────────── 收稿日期:2004-04-08 作者简介:李子田(1963-),男,唐山师范学院地理系副教授,从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72 - 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李子田,郝瑞彬,沈 方 (唐山师范学院 地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论述生物入侵的概念、危害、途径以及防治措施,旨在引起世人对生物入侵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生物入侵;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Q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5-0072-0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并确定每年的12月29日(根据第55届联大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每年的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唤起世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新世纪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外来物种的管理”,这表明人类已开始广泛关注生物入侵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入侵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受入侵生物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将付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代价。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保护好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进步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就有关生物入侵的相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 生物入侵的概念 一种生物以任何自然或人为作用的方式传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并在那里繁殖,建立自然种群,这种生物被称为外来种。如果外来种在当地适宜气候、丰富的食物供应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得以迅速增殖,并形成对本地物种的生存危胁,就称为生物入侵。 从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外来种都是有害的,只有那些危害或可能危害本地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的外来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病原体等)才是有害的。根据联合国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 )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研究,在已被确认的外来物 种中约有10%是对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的。 2 生物入侵的危害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新区后,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适宜的生态位,种群迅速增殖、扩大,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这是一个生态学过程。生物入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危害和生态安全的破坏。 2.1 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外来生物在新的生境中或是没有天敌的抑制而迅速增殖,或是通过与本地物种争夺生存空间、捕食本地物种等方式,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本地物种多样性。例如,河鲈是生活在欧洲和我国额尔齐斯河水系的肉食性鱼类,但当它入侵新疆博斯腾湖之后,由于缺乏天敌,大量繁殖,鱼群大肆掠食其他鱼类,导致该湖特有名贵鱼类——新疆大头鱼和原来生活在湖中的鲤鱼等其他鱼类绝迹(陈宜瑜,1990)。尼罗河河鲈引进非洲维多利亚湖之后,导致该湖300种鱼类中的70%消失。云南洱海原产鱼类17种,引入了13个外来种后,目前原有17种土著鱼中已有5种濒于灭绝;凤眼莲(水葫芦)作为观赏植物、饲料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从美洲引进后,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结果成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由于它的作祟,造成滇池水域面积缩小,鱼类从68种下降到30种(王献溥,1999)。此种例子极多,不胜枚举。由此也充分说明,生物入侵确是一个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因素,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外来种在其侵入区内,除了直接的生存竞争对当地生物多样性进行干扰外,还通过改变植物初级

海水入侵防治对策

海水入侵防治对策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山东省滨海平原各地市已逐步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海水入侵防治工程和技术,包括开源节流工程、防潮堤工程、地下水回灌工程、淡水帷幕工程、河口地下坝工程、潮间带抽咸养殖工程及微咸水综合利用技术等。 1、开源节流工程 开源就是继续挖掘当地降水和雨洪水资源、适当引调客水资源;节流就大搞节约用水,包括农业灌溉节水、工业节水和生活节水等。这一工程类型,紧扣海水入侵发生的实质,通过增加水资源量、改变供水结构来预防和缓解海水入侵。 山东省滨海地区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全年降雨有70%集中在汛期的2-3月时间内,而汛期降雨中的2/3又集中在几场暴雨之中,加之滨海河道源短流急,河水特别是洪水拦蓄利用率低,约30~40%。因此,在河道上、中游地段兴建水库、闸、坝等工程具有拦蓄雨洪水资源、增加可供水量的功效。另外,有些地区还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进一步开发开空雨水,年降水量增加20~40mm。 在开源的同时,各地市还积极建设节水工程。由于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的70%左右,成为节水的重点,包括渠道衬砌、低压管灌、喷灌、滴灌等工程类型,发展节水农业的地区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提高15~25%。工业方面,主要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和污水处理及回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耗。生活方面,则以推广使用家庭节水器具为主,注重通过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社会节水意识。 2、防潮堤工程 从历史资料看,山东省每次海潮发生,影响范围近者一般在5km左右,远者可达60km,给该范围内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每逢海潮危害,河水顶托现象严重,形成河水顶托倒灌现象。因此,修筑防潮堤工程防止风暴潮灾、修建防潮闸防止海水上溯倒灌是非常必要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沿海地市就陆续兴建了一批防潮坝或防潮闸、堤工程。如莱州市在108 km的海岸线上,建设了4处防潮堤长57km。昌邑、寿光、寒亭等地也修建了防潮大堤,对防止风暴潮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地区又仿照荷兰模式探索性地建设了填海造陆式的防潮和蓄淡工程,最具典型代表

入侵检测系统中两种异常检测方法分析【我的论文】_百度文库(精)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量迅速增长,网络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入侵检测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功能、模式及分类,指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特别是针对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和层次聚类的异常检测方法,并从理论和试验层次队两种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分析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同时预测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BP神经网络;层次聚类;网络安全。 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上黑客的攻击活动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防火墙作为一种边界安全的手段,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石控制对网络的非法访问,通过监视、限制、更改通过网络的数据流,一方面尽可能屏蔽内部网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危险站点,以防范外对内的非法访问。然而,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为了弥补防火墙存在缺陷,引入了入侵检测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是对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的检测,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检测定义为识别为被授权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和有合法权利使用系统但却滥用特权的过程。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入侵的迹象。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IDS)。一个入侵检测产品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传感器与控制台。传感器负责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生成安全时间;控制台主要起到中央管理作用。商品化的产品通常提供图形界面的控制台,这些控制台基本上都支持Windows NT平台。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2、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3、识别已知进攻并向相关人员报警;4、统计分析异常行为;5、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 6、操作系统日志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 二、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D.E.Denn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通用入侵检测架构(CIDF)组织,试图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化,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4个组件: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相应单元和事件数据库,同时将需要分析的数据统称为事件。事件可以是基于网络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基于主机的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机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事件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队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修改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地方的通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防治办法

人类活动与生物入侵的影响 ——谈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防治办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今天,全世界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现代化的便利交通,使我们的交流更加容易。但与此同时,外来生传入扩散的风险,也随着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旅游、观光的增加而快速增大。的确,生物入侵已随人类活动的扩大而在全世界蔓延,近年来,我们不断听到生物入侵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例。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已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1世纪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入侵的重视。我国也是遭受生物入侵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给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因此,本文将就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着手,分析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的重大损失,然后着重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生物入侵的方法,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旨在号召大家共同努力,献技献策,减少生物入侵的损失,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安全。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损失防治方案 什么是生物入侵呢?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Elton,1958)①。其实,并不是所有外来入侵物种都会引起灾难。外来物种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外来入侵物种往往会在林业、园林、园艺绿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美国加州70%的树木、荷兰市场上40%的花卉、德国的1000多种植物都来自我国;我国华南与华东沿海地区构筑的“绿色长城”的澳大利亚木麻黄,是我国重点森林生态工程和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外来物种②。外来物种的有利影响的一面不是通常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物入侵。当外来物种在新区域爆发式繁殖,对当地物种的正常生存造成影响并难以控制时,就实现了其不利影响的一面,从而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入侵。 那么,生物入侵有那些具体危害呢?概括地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的方式改变食物链的组成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干扰和危害。如原产美洲的紫茎泽兰于上世纪40年代从缅甸传入云南,如今已经在我国西南地区蔓延成灾。导致当地草场、林地退化,其它物种 ①张恒庆主编《保护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161页 ②张恒庆主编《保护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162页

海水入侵与地下水危害防治综述

海水入侵与地下水危害与防治综述 资料收集:杨毅 指导教师:肖江 时间:2011,4,8

目录 第一章;海水入侵机理与现状......... 3一.海水入侵机理................................... 3 1. 水力坡度减小或发生逆转.................. 3 2 淡水与咸水的交换............................... 33隔水层的破坏 ....................................... 34咸淡水层通过钻孔沟通........................ 4第二章海水入侵的危害............. 5第三章海水入侵防治措施........... 51.合理开采地下水................................. 52.人工回灌淡水..................................... 63.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64.远距离调水......................................... 75.修建地下水库..................................... 76 在感潮河口段应注意防止海水上溯和直接入侵。 .......................................... 77 在已形成海入侵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补源 .......................................................... 78.搞好水土保持。................................. 89 优化水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 810.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911.节流措施....................................... 10

辽宁省海水入侵成因及防治措施

第17卷第1期Vol 117No 11 辽 宁 地 质 L IAONIN G GEOLOGY 2000年3月March ,2000   收稿日期:1999-12-251 第一作者简介:寇英杰(1978-),女,助理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1 文章编号:1000-6273(2000)01-0067-05 辽宁省海水入侵成因及防治措施 寇英杰,王颖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海水入侵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辽宁省海水入侵自70年代以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具有入侵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目前海水入侵已成为我国较为突出的地质 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针对海水入侵形成机制及危害程度的地域性,目前已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控制开采,人工回灌,修建地下水库等,取得一定效果。关键词:海水入侵;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辽宁省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省份,全省海岸线从鸭绿江口至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17813km [1]。从70年代末开始,辽宁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大连地区、辽河三角洲地区、辽西走廊等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受海水入侵干扰,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1 海水入侵的分布及危害 111 海水入侵的分布、特征[2] 根据我省海水入侵的区域分布特点、危害程度,按地域将全省划分为四个灾害区,然后根据海水入侵程度的差异以及分布的不同地域再划分若干地段,具体分述如下。 11111 大连沿海海水入侵区(Ⅰ )11金州—大魏家—大莲泡入侵段(Ⅰ1) 该地段海水入侵是由工业及农业井超采引起。 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达374~547mg/L ,最高氯离子含量93314mg/L 。入侵面积达3510km 2。该地段由于政府采取限量开采措施,近年来入侵面积缩小,地下水位回升,氯含量下降。大魏家与大莲泡降至200~230mg/L ,但个别点仍大于500mg/L 。 21金州—南关岭—大连市区入侵段(Ⅰ2) 该区属金州—南关岭背斜与大连市区断裂岩溶蓄水地段。工农业及菜田机井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氯离子含量高达326~2400mg/L ,矿化度大于1000mg/L ,入侵面积72km 2,入侵内陆最大距离达7126km ,该地段1990年实行限量开采后氯离子含量有所减少。 31营城子入侵段(Ⅰ3)该地段属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水入侵段。是大连市区的蔬菜基地。由于菜田用水,使机井超量开采造成海水入侵。水中氯离子含量达40318mg/L ,入侵面积5018km 2。自1987年以后限制部分机井开采氯离子含量稍有恢复。 41旅顺三涧堡入侵段(Ⅰ4)该段分布于旅顺尖包河中下游。由于本地段厂矿工业用水,农业菜田供水,供水量过大引起海水入侵。水中氯离子含量达421~1106mg/L 。海水通过断裂与发育的岩溶裂隙系统侵入,面积达23km 2。目前该地段还未采取节制开采地下水措施。 11112 辽东(庄河—丹东)沿海海水入侵区(Ⅱ )11大东港海水入侵段(Ⅱ1)东港市沿海地区咸淡水界线距海岸3~6km 展布,这里分布有全新世海相地层,咸水基本上与此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