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

(完整版)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

(完整版)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
(完整版)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以示意图等形式考查DNA的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与DNA分子复制的区别,

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与转录过程的理解能力及对二者区别的分析能力。

选择题是常见题型

2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转录、翻译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及理解、推理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

3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心法则相关内容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学生获取

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侧重转录与翻译的具体过程、条

件、特点及碱基数目的计算等,题型多样化,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对中心法

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基因控

制性状的模式或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1.(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 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

A.磷脂和蛋白质 B 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7.(2010年广东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2010年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DNA双链

T G

mRNA

tRNA反密码子 A

氨基酸苏氨酸

A.TGU

B.UGA C ACU D.UCU

10.(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2010年上海卷)以“—GAATTG—”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 )

A —GAAUUG— B.—CTTAAC—

C.—CUUAAC—

D.—GAATTG—

12.(2010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

13.(2009年重庆理综卷)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

基因表达的细胞表达产物

A细菌抗虫蛋白基因抗虫棉叶肉细胞细菌抗虫蛋白

B人酪氨酸酶基因正常人皮肤细胞人酪氨酸酶

C动物胰岛素基因

大肠杆菌

工程菌细胞

动物胰岛素

D兔血红蛋白基因兔成熟红细胞兔血红蛋白

点评:本题关键的信息是“成熟”一词。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所需蛋白质来自成熟以前的基因表达过程,成熟以后不再具有基因表达过程。

14.(2009年上海卷)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 93对碱基

15(2013新课标卷Ⅰ)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 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16(2013浙江卷)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 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17.(2010年江苏卷)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甘—○天—○色

—…”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

是。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18.(2009年宁夏、辽宁理综卷)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说明该基因有个内含子。

(2)如果先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序列。

(3)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种,分别是。19.(2013天津卷)7.(13 分)肠道病毒EV71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 的合成场所是。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 是。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 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 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

(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

(5)病毒衣壳由VP1、VP2、VP3 和VP4 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 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 连接,另外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

是。

20.(2013江苏卷)32.(9分)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

是。(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

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

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

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

的碱基比例为。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17答案:(1)GGU …CCACTGACC…(…CCAGTCACC…)(2)核糖体在mRNA上的结合与移动Fe3+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4)C→A

18答案:(1)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7(2)内含子(3)3 A—U、T—A、C—G

19【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2)9000(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VP4 VP1

20【答案】(1)细胞核(2)26% (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等知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形成的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说明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转录与翻译的区别。原核细胞无细胞核,

转录和翻译在细胞质中同时进行,而真核细胞转录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中,

两者是分开进行的。图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且无细胞核结构,故为原核细

胞,A、D错;转录是形成mRNA过程,故B错。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知识。突变株必须在添加氨基酸甲的培

养基上才能生长,表明氨基酸甲是大肠杆菌代谢所必需的,但野生型大肠杆菌可合成氨基酸甲,故A正确、B错误。突变株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可能是因为相关酶缺失或结构功能异常,故C、D正确。

答案:B。

4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真核生物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即真核生物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故B错误。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转运,D正确。

答案:B。

5解析:本题考查DNA复制和转录的相关知识。据图可知,甲所示过程为DNA复制,乙所示过程为转录。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其产物是双链DNA分子;转录结束后DNA是全保留的,其产物为单链RNA,故A错误。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且都需要解旋酶,故B、C项错。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进行一次复制,而转录则可多次发生,故D正确。

答案:D。

6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等知识。其中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模板。而磷脂、性激素、神经递质都不是蛋白质或核酸,故其合成不需要模板。

答案:B。

7解析: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有的氨基酸由多种密码子编码,DNA复制与基因表达属两个过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8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和RNA,其能够进行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A正确;DNA能够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进一步通过翻译完成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故B、C正确;DNA病毒中只有DNA,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复制、转录、翻译,故其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D不正确。

答案:D。

9解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作1个密码子。据表,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可推知mRNA上的密码子最后的碱基为U;DNA的一条链为TG ,另一条链为AC ,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TG 链,则mRNA的密码子为ACU,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AC 链,则mRNA的密码子为UGU。因此据选项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为ACU。

答案:C。

10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合成多肽

链,故C错误。

答案:C。

11解析:—GAATTG—的互补链碱基序列是—CTTAAC—,以此链转录出的碱基序列是—GAAUUG —。

答案:A。

12解析: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注意题目问的是其侵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HIV侵入人体后,其RNA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并整合到人体细胞的DNA中,随人体细胞DNA复制、转录、翻译后表达。

答案:D。

13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细胞器,其内的血红蛋白是在其成熟之前合成的。通过基因工程可将细菌抗虫蛋白基因导入抗虫棉细胞表达合成细菌抗虫蛋白。正常人皮肤细胞中的酪氨酸酶基因表达合成酪氨酸酶,在该酶的作用下产生黑色素使其肤色正常。将动物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使其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合成动物胰岛素。

答案:D。

14解析:设该多肽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110n-(n-1)×18=2 778,得n=30,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的长度至少为(3n+3)个碱基对,即93个碱基对。

答案:D。

15【解析】tRNA的一端有三个碱基外露为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另一端携带一种氨基酸到达核糖体上,通过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健,合成多肽链。所以A、C错误。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细胞核内无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因而DNA聚合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类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错。线粒体中不仅具有自己的DNA,而且还有核糖体,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核糖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D正确。

【答案】D

16解析:A项RNA聚合酶可以将原核生物DNA双螺旋解开,A正确;B项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该与U配对,B错误;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mRNA翻译能得到多条肽链,C 错误;D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生物中D,错误。

答案:A

17.解析:(1)由图中翻译的方向可知:决定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GAC、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色氨酸的密码子是UGG,所以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甘—○天—○色—…”的模板碱基序列为“…CCACTGACC…”或反过来写“…CCAGTCACC…”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核糖体在mRNA上的结合与移动,抑制翻译过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结合Fe3+失去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避免了Fe3+过多造成的毒性,又可减少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mRNA的两端(起始密码前、终止密码及以后)不编码氨基酸,造成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

(4)若由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改为决定亮氨酸的密码子且只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则密码子应由:UGG变为UUG,DNA模板上则由C变为A。

答案:(1)GGU …CCACTGACC…(…CCAGTCACC…)

(2)核糖体在mRNA上的结合与移动Fe3+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4)C→A

18解析:(1)由题意知,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而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因此,在DNA单链与mR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双链分子中,该单链DNA中的内含子无法与mRNA配对

而形成凸环。

(2)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该DNA单链也不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因此,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内含子序列。

(3)DNA中有四种碱基A、G、C、T,mRNA有四种A、G、C、U,DNA中的A与mRNA中的U配对,DNA 中T与mRNA中A配对,DNA中C与mRNA中G配对,DNA中G与mRNA中C配对,所以配对类型有三种。

答案:(1)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 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7

(2)内含子(3)3 A—U、T—A、C—G

19. 【解析】(1)图中的M 物质是一条多肽链,由于EV71 病毒没有细胞器,其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的是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

(2)病毒是由+RNA 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先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也就是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双链RNA,在这条双链RNA 中A=U,G=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病毒+RNA 中(假设用第1 条链来表示)(A1+U1)=40%,而互补链-RNA 中(假设用第2 条链来表示)(A2+U2)=(A1+U1)=40%,所以两条互补链中

A+U 占双链RNA 碱基数的比例是A+U=40%,则G+C=60%,所以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 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 和C 碱基数是7500×2×60%=9000。

(3)由图中可以看出+RNA 的功能是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也作为复制的模板形成新的+RNA;还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4)EV71 病毒感染机体后进入内环中首先会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疫。

(5)由于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不适合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由于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改变其性质,所以更适合制成口服疫苗。

【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

(2)9000

(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VP4 VP1

20. 【解析】(1)图①②③表示的过程依次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2)RNA中G+U=54%、C+A=46%,则其DNA模板链中C(29%)+A=54%、G(19%)+T=46%,计算得DNA一条链中A+T=52%,故双链中A+T=52%,A=T=26%。

(3)该基因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故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中第2个碱基U变为了碱基C成为苏氨酸的密码子,相应的则是基因中T//A替换为了C//G(或A//T替换为了G // C)。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不能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即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能进行转录和翻译,但不能进行DNA的复制。(5)1个DNA 分子中含许多个基因,不同组织细胞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变异的知识,涉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同时考查基因突变与细胞分化等知识,基础性比较强,难度适中。

【答案】(1)细胞核

(2)26%

(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

(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DNA复制 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DNA复制、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 今天给同学们汇总的知识是有关生物遗传学中的难点,DNA的复制转录以及翻译,对这部分知识不明白记不住的同学们一定要自己把表里面的内容写一遍,加深记忆哦~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

三者之间的关系 1.过程不同 (1)复制的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2)转录的过程:DNA解旋,以其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3)翻译的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2.特点不同 (1)对细胞结构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2)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转录是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并不是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生成一个RNA分子,实际上,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能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所以一个DNA 分子通过转录可以合成多个RNA分子。 (3)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顺次合成多肽链。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的只是多肽链,多肽链还要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加工,最后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3.三者之间的关联要素 (1)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2)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同学们比较容易忽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存在。这些DNA分子上的基因可以控制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转录和翻译所需的酶、核糖体等条件,也会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3)转录出的RNA有3类,mRNA、tRNA和rRNA都是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合成的。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4) DNA复制和转录都需要解旋酶,解旋酶的作用不是解开DNA分子的双链螺旋状态使之成为双链线性状态,而是断裂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单链,以便作为模板进行复制或转录。 知识点汇总: 1、DNA的结构特点: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方式盘旋而成的规则的结构。 由和连接,形成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键形成,即A—T (氢键有个),G—C (氢键有个)。 2、DNA复制 时期:。

高中生物必修二转录复制知识点总结

二、DNA复制中相关的数量计算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因为 A=T,G=C 所以,A+G=T+C,即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 同理可得:A+C=T+G,即不互补的嘌呤数与嘧啶数之和相等。 (2)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第一条链的A与第二条链的T互补 配对,因此:A1=T2 同理:T1=A2 G1=C2 C1=G2 所以:A1+T1=A2+T2=1/2(A+T) G1+C1=G2+C2=1/2(G+C)因此:(A1+T1)/(G1+C1)=(T2+A2)/(C2+G2) (A1+G1)/(T1+C1)=(T2+C2)/(A2+G2)(A1+C1)/(G1+T1)=(T2+G2)/(C2+A2 (3)因为A=T ,G=C。所以A+G=T+C 所以(A+G)/(A+G+ T+C)=( T+C) / (A+G+ T+C)= 50% 也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A+G)/( T+C)=(A+C) /( T+G)= ( T+G) /( A+C)=1 规律概括: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一半。DNA 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旋酶),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 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 规律1:亲代DNA复制n代后,DNA分子数为 2n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 2个,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 2n-2 。 变通1:亲代母链与子代DNA链数之比为: 1/2n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与子代DNA分子数之比为: 2/ 2n。 规律2: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所需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R =a(2n-1) 【其中,a表示亲代DNA含有的某种碱基数,n表示复制的次数】 规律3:碱基总数=失去H2O数+2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说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能力目标: (1)分析DNA和RNA的对照得出类比方法。 (2)尝试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阐明图例用意,运用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认同用辨正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普通高中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中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本节教材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与RNA的比较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原理的教学。本节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明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原理。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利用探究—发现结合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和打比方,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利用课本插图和动画课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情境,展示蛋白质合成的动画过程,启发学生讨论、思考

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及作业】 1.“遗传信息”是指:()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B.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C.信使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2.如图是DNA转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其核苷酸的种类有() —C—T—T—A— —G—A—A—U—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说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能力目标 (1)分析DNA和RNA的对照得出类比方法。 (2)尝试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阐明图例用意,运用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认同用辨正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指导思想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本节教材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与RNA的比较及转录过程和原理的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观察、探究等活动明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原理。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利用探究—发现结合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和打比方,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利用课本插图和动画课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情境,展示蛋白质合成的动画过程,启发学生讨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这节课在以下两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而探究转录、翻译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观察和归纳能力;二是通过收集展示相关基因研究的素材,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研究等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及比较、分析、想象等探究性思维能力。但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脑手结合形成技能,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充实。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真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J 1.(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 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 (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 (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 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 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 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 (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 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 (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 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 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甲 6.(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017-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知识点小结

2011-2012-1 高三年级生物作业纸 知识点小结 一. 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编号 017

二、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比较

三、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 1.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 中碱基数的关系 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 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 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 分子中碱基 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2.mRNA 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 翻译过程中,信使RNA 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 信使RNA 碱基数目的1/3。列关系式如下: 3.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 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 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 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如:mRNA 上有n 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 个碱基,该mRNA 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 ?个氨基 酸。 (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四、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提出人:克里克。 (2)基本内容(用关系简式表示):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真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命 题 剖 析 考 向 扫 描 1 以示意图等形式考查DNA的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与DNA分子复制的区别, 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与转录过程的理解能力及对二者区别的分析能力。 选择题是常见题型 2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转录、翻译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及理解、推理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 3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心法则相关容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学生获取信 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 题 动 向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容侧重转录与翻译的具体过程、条 件、特点及碱基数目的计算等,题型多样化,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对中心法 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基因控 制性状的模式或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1.(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2012年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2011年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 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2011年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真核细胞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新组:DNA的复制、转录、翻译

DNA的分子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 2、DNA的基本单位:(种) 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特性: )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 (1) 双链DNA中A=T、G=C。A+G=T+C(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但在单链中不一定是A=T,G=C。 (2)在双链DNA分子中,(A+G)=(A+C)=(T+G)=(T+C)=1/2全部碱基,即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能配对的碱基和相等,各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一半。 (3)设双链DNA两条链分别是α链和β链,则有以下等式关系: ①若α链中(A+G)/(T+C)=a,则β链中(A+G)/(T+C)=1/a。整个DNA分子中(A+G)/(T+C)=1 。(不互补碱基和的比,在两单链上互为倒数) ②若α链中(A+T)/(G+C)=b,β链中(A+T)/(G+C)=b,整个DNA分子中(A+T)/(G+C)=b。 (互补碱基和的比,在两单链中,及整个DNA中相等) 7.判断核酸种类(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RNA;(2)如有T且A=T,C=G,则为双链DNA; (3)如有T且A≠T,C≠G,则为单链DNA ; 例1:由DNA分了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氨基酸、核昔酸、葡萄糖 C.核糖、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例2: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核酸 15)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 A.a B.1/a C.1 D.1-1/a 例3: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 A.20% B.30% C.40% D.70%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测试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去黑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 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种类不同 BmRN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 (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 (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 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 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 (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勺叙述,错误的是() A.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 (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 (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质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7. (2010年广东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1主要的遗传物质 8. (2010年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的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9. (2010年天津理综卷)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10. (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 (2010年上海卷)以“一GAATT—”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的序列是()A—GAAUUG B. —CTTAA— C. —CUUAA— D. —GAATT—

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讲解学习

D N A的复制、转录与 翻译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 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DNA 双链全保留 一个mRNA上可连续结合 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 肽链 碱基 配对 A-T、T-A、C-G、G-C A-U、T-A、C-G、G-C A-U、U-AC-G、G-C 产物两个双链DNA分子mRNA等蛋白质(多肽链)遗传 信息 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 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联系 【例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R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特别提醒】 (1)对细胞结构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2)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 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3)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 (4)转录出的RNA有3类,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5)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 (6)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的只是多肽链,多肽链还要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加工,最后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三、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比较 项目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 概念基因中的脱氧 核苷酸的排列 顺序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 tRNA上能识别信使RNA上相应密 码子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位置位于DNA中位于mRNA上位于tRNA上 作用控制生物的性 状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 顺序 识别密码子,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联系遗传信息通过控制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3】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

DNA复制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DNA复制、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今天给同学们汇总的知识是有关生物遗传学中的难点,DNA的复制转录以及翻译,对这部分知识不明白记不住的同学们一定要自己把表里面的内容写一遍,加深记忆哦~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

三者之间的关系 1.过程不同 (1)复制的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2)转录的过程:DNA解旋,以其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3)翻译的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2.特点不同 (1)对细胞结构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2)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转录是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并不是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生成一个RNA分子,实际上,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能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所以一个DNA 分子通过转录可以合成多个RNA分子。 (3)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顺次合成多肽链。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的只是多肽链,多肽链还要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加工,最后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3.三者之间的关联要素 (1)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2)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同学们比较容易忽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存在。这些DNA分子上的基因可以控制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转录和翻译所需的酶、核糖体等条件,也会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3)转录出的RNA有3类,mRNA、tRNA和rRNA都是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合成的。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4) DNA复制和转录都需要解旋酶,解旋酶的作用不是解开DNA分子的双链螺旋状态使之成为双链线性状态,而是断裂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单链,以便作为模板进行复制或转录。 知识点汇总: 1、DNA的结构特点: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方式盘旋而成的规则的结构。 由和连接,形成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键形成,即A—T (氢键有个),G—C (氢键有个)。 2、DNA复制 时期:。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课标要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考向了望】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数目的计算。【知识梳理】一、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二、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来 (一)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二)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综上可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tRNA数目=1/3mRNA 碱基数目=1/6DNA(或基因)碱基数目。 (三)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n/3个氨基酸。 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缩去的水分子数)。【基础训练】1、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

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 A )A、1000个,3000个和3000对 B、1000个,3000个和6000对 C、300个,300个和3000对 D、1000个,3000个和1000对 2、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作探针,对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成片段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3种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上述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游离的单链。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 B、上述3种细胞的分化是由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丢失所致 C、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珠蛋白基因 D、在输卵管细胞中无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3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D )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测试

精心整理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命题剖析考 向 扫 描 1 以示意图等形式考查DNA的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与DNA分子复 制的区别,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与转录过程的理解能力及对二 者区别的分析能力。选择题是常见题型2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转录、翻译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理解、推理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3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心法则相关内容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 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 题 动 向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侧重转录与翻译的具体过程、条件、特点及碱基数目的计算等,题型多样化,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对中心法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模式或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年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

(完整版)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1.(2012年课标全国卷,1,6 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 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 (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fe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 (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 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 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 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 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 (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 mRNAh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 (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Z.

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 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 (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 DNA和酶 C. 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7. (2010年广东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 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 (2010年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 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勺 C. 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9. (2010年天津理综卷)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双链 T G mRNA tRNA反密码子A 氨基酸苏氨酸 A. TGU B.UGA C ACU D.UCU 10. (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 (2010年上海卷)以“一GAATT—”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勺序列是() A —GAAUU— B. —CTTAA— C. —CUUAA— D. —GAATT— 12. (2010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A丄「債白郦㈱ CSN A輕录.D阪丄旦蛍白廊性狀) 堑主宾耐卫邑蚤白质牲状} M逆转也幕③A ■轧录? RM —*朋质他忧(HIV) )

dna转录和翻译教案

dna转录和翻译教案 【篇一:dna转录和翻译教案】 遗传与进化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 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 2、概述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 碱基 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培养学生的 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 介绍遗传工程,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内容(一)转录: 1.定义:以双链 dna 中的确定的一条 链(模板链用于转录,编码链不用于转录)为四种核苷酸为原料, 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 的过程。 2.过程:dnamrna 3.小结:场所:细胞核模板:解旋的dna 的 一条链原料: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所需酶:解旋酶、rna 聚合酶 等产物:mrna (二)翻译: 1.定义: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 将成熟的信使 rna 分子(由 dna 通过转录而生成)中“碱基的排列 顺序”(核苷酸序列)解码,并生成对应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过程。2.过程:mrna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3.小结:场所:细胞 质中的核糖体;模板:mrna;原料:20 种氨基酸(由trna 搬运);产物: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肽链。 (三)密码子: 1.密码子:mrna 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称为一个密码子。 2.trna(转运rna)的特点:像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是3 个碱基, 另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如课本示意图)。 3.反密码子:每个trna 上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小试牛刀:已知mrna 的碱基序列是a mrna链上有多少个密码子? 写出相应的反密码子,并根据密码子表,列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学生版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以示意图等形式考查 DNA的结构、 特点、转录过程及与DNA分子复制的区别, 1.(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 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NA复制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D N A复制、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今天给同学们汇总的知识是有关生物遗传学中的难点,DNA的复制转录以及翻译,对这部分知识不明白记不住的同学们一定要自己把表里面的内容写一遍,加深记忆哦~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 三者之间的关系 1.过程不同 (1)复制的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2)转录的过程:DNA解旋,以其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3)翻译的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2.特点不同 (1)对细胞结构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2)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转录是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并不是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生成一个RNA 分子,实际上,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能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所以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以合成多个RNA分子。 (3)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顺次合成多肽链。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的只是多肽链,多肽链还要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加工,最后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3.三者之间的关联要素 (1)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

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学生 姓名 上课日 期 3-1 学科生物年级高二教材版 本 浙教版 学案主题DNA的知识点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间) 第 ( 1 )课时 授课 时段 13:00-1 5:00 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个性化 学习问 题解决 针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不理解设计教案 教学 重 点、 难点 该部分的知识点是高考的重难点!要好好把握! 教学过程 功能 项目区别遗传信息的传递 过程复制转录翻译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中,少 部分在线粒体、叶绿 体中 细胞核 遗传信息的表达 细胞质中 的核糖体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条件 酶、ATP 酶、ATP 酶、ATP 、tRNA 模板 DNA 的两条链 NDA 的一条链 mRNA DNA 解旋,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模板螺旋化 DNA 解旋,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mRNA mRNA 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 分子中 与非模板链重新组 合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 核糖核苷酸 一个mRNA 上可以连续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 合成多肽链 产物 两个双链DNA 分子 mRNA 蛋白质(多肽链) 亲代DNA →子代DNA 意义 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 子代 DNA 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一、DNA 和RNA 的比较 项 目 DNA RNA 全 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学 组 成 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碱 基 A 、T 、G 、C A 、U 、G 、C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无机酸 磷酸 磷酸 空间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单链结构 种 类 通常只有一类 mRNA 、tRNA 、rRNA 三类 实 例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某些DNA 病毒 少数病毒如AIDS 、SARS 、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分 布 真核生物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 叶绿体中也有;原核生物主要分布在拟核,在细胞质中也有如细菌质粒。 真核生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原核生物分布在细胞质中。 相同点 (1)都具有磷酸及碱基A 、G 、C 。 (2)两者都是核酸,核酸中的碱基序列就代表着遗传信息。 注:mRNA 即信使RNA 呈单链,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来的,它是翻译的模板;tRNA 呈“三叶草”型,是翻译时转运氨基酸的工具;rRNA 也呈单链,它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DNA 双链全保留 特点 模板去向 过程 DNA →mRNA mRNA →蛋白质质 信息传递方向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 各种遗传性状

017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知识点小结

2011-2012-1高三年级生物作业纸 知识点小结 一. 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1)对细胞结构生物而言,DNA 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 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生长等过程。(2)DNA 中含有T 而无U ,而RNA ,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T 或U ,研究DNA 复制或转录过程。(3)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 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编号 017

二、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比较 三、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 1.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 中碱基数的关系 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 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 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2.mRNA 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 翻译过程中,信使RNA 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 信使RNA 碱基数目的1/3。列关系式如下: 3.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 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 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 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如:mRNA 上有n 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 个碱基,该mRNA 指导合成的蛋 白质中最多有n ?个氨基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