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5]《仪器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5]《仪器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5]《仪器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5]《仪器分析

1、可用来检测红外光的原件是

.热电偶

.硅二极管

.光电倍增管

.光电管

2、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C.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少量的空气

.大量的空气

3、某化合物受电磁辐射作用后,振动能级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

.紫外光

.红外光

.可见光

.X射线

4、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丰度为100%,这种峰称为

. E. 准分子离子峰

.基峰

.分子离子峰

.亚稳离子峰

5、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

. F.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6、在化合物CH3CH2CH2Cl中,质子存在的类型共为

.二类

.无法判断

.三类

.四类

7、色谱流出曲线中,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理论塔板数

.扩散速度

.传质阻抗

.分配系数

8、某一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中,在3300~2500cm-1处有一个宽,强的吸收峰,下列物质中最可能的是

.CH3COCH3

.CH3CH2CH2OH

.CH3CH2CHO

.CH3CH2COOH

9、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

.振动能级跃迁

.原子最外层电子跃迁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

.转动能级跃迁

10、下述那个性质可以说明电磁辐射的微粒性

.能量

.波数

.频率

.波长

11、高效液相色谱中,属于通用型检测器的是

.紫外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

.示差折光检测器

12、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

. A. 1,5-己二烯

. B. 乙醛

.2-丁烯醛

.乙烯

13、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温度

.固定液的沸点

14、下列不适宜用核磁共振测定的核种是

.12C

.15N

.31P

.19F

15、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色谱分析法为.分配色谱法

.分子排阻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16、在核磁共振中,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随原核而变

.不变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17、最适于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是

. D. TLC

.LC-MS

.CE-MS

.GC-MS

18、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等离子峰,IR图在1380,1460和1720cm-1位置出现吸收峰,则.烷烃

.醛

.醛或酮

.酮

19、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的干扰是

.基体干扰

.光散射

.分子吸收

.背景吸收

20、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中,若用某种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则在展开过程中迁移速度慢的组分是

.极性大的组分

.极性小的组分

.挥发性大的组分

.挥发性小的组分

主观题

21、保留时间

参考答案:

保留时间: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要的时间。

22、分离度

参考答案: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平均峰宽的比值,即峰间距比平均峰宽

23、蓝移

参考答案:

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是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

24、纸色谱法

参考答案:

纸色谱法是以滤纸作为载体,以吸着在纸纤维上的水或其他物质做固定液,以有机溶剂为展开剂,根据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

25、检测限

参考答案:

一般以检测器恰能产生2倍(或3倍)噪音信号时,单位时间内载气引入检测器的组分量或单位体积载气中所

26、红移

参考答案:

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是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

27、化学键合相

参考答案:

是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上而形成的固定相

28、吸收光谱(吸收曲线)

参考答案: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所得的吸光度-波长曲线即为吸收光

29、梯度洗脱

参考答案: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照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成为梯度洗脱。

30、分配系数

参考答案: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浓度的比值

31、色谱流出曲线

参考答案:

经色谱柱分离的组分依次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的响应信号对时间或流动相体积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

32、红移和蓝移

参考答案:

红移: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也称长移;

蓝移: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使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也称紫移

33、离子交换色谱法

参考答案:

利用被分离组分对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能力(或选择性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的色谱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离子

34、灵敏度

参考答案:

又称响应值或应答值,为响应信号变化与通过检测器物质量变化之比

35、荧光效率

参考答案:

荧光效率:又称荧光量子产率,指物质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量子数的比值,常用Ψ

36、吸收光谱

参考答案:

吸收光谱:物质吸收相应的辐射能而产生的光谱

37、助色团

参考答案:

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杂原子的饱和基团,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使相连生色团或饱和烃的紫外吸收向长波长方向移动或产

38、发射光谱

参考答案:

发射光谱: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学能的激发,跃迁到激发态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产生的光谱

39、薄层色谱法

参考答案:

将固定相均匀涂布于洁净的玻璃板,铝箔或塑料片上形成一均匀的薄层,将试样溶液和对照溶液点于薄层板的一的溶剂展开,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40、保留体积

参考答案:

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41、电磁波谱

参考答案:

电磁波谱:电磁波按照其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排列成谱,称为电磁波谱

42、荧光光谱

参考答案:

荧光光谱:气态金属原子核物质分子受电磁辐射(一次辐射)激发后,能以发射辐射的形式(二次次辐射称为荧光或磷光,以荧光或磷光强度对波长作图既得荧光光谱。

43、为什么双聚焦质谱仪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参考答案:

答:因磁分析器主要具有方向聚焦和质量色散作用,虽然也具有能量色散作用,但却不能消除同一质荷比的离子分析器之前添加一静电分析器构成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由于静电分析器具有能量色散和方向聚焦作用,消除了同响,就可大大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44、试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参考答案:

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45、

在核磁共振中,化学位移是如何产生的?

参考答案:

答:处于外磁场中的原子核,由于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感应磁场,则实受场强为两者的加和。根据Larmor 处不同化学环境的同种核,由于进动频率不同,化学位移值不同。

46、

质谱仪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质谱仪的性能指标主要有质量范围,质量精度,分辨率与灵敏度等。

47、

哪些核种具有核磁共振现象

参考答案:

答: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具有核磁共振现象。

48、试简述紫外吸收光谱定性鉴别的依据

参考答案:

答: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和相应的吸光系数等可对部分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别

49、什么是色谱法?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色谱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析方法,与蒸馏,重结晶,溶剂萃取及沉淀法一样,也是一种分离技术。(5分)

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在两相中进行反复的吸附和分配等,使差距积累实现差速迁移达到分离的目的。(5分)

50、

某化合物A在薄层板上从原点迁移5.1cm,溶剂前沿距原点12.2cm

.

计算化合物A的Rf值;

.

.

在相同的薄层系统中,若溶剂前沿距原点展距为15cm,则化合物A 的斑点在此薄层板上距原点多远。

.

参考答案:

解:Rf=L/L0=5.1/12.2=0.42

L’=L0*Rf=15*0.42=6.3

51、

在一色谱柱上,组分A流出需要15分钟,组分B流出需要25分钟,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C流出需要2.0分.

A相对于B的相对保留值

.

.

A通过流动相的时间占其流出总时间的百分率;

.

.

B通过固定相的平均时间

.

.

参考答案:

解:(1)A相对于B的相对保留值=t’R(A)/t’R(B)=(15-2)/(25-2)=0.57

(2)A通过流动相的时间占其流出总时间的百分率

=t0/tR(a)=2.0/15*100%=13.3%

(3) B通过固定相的平均时间=25.0-2.0=23min

52、具有何种结构的化合物能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参考答案:

含有π-π*,n-π*官能团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能够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光谱是电子光谱,表现特征是带状光谱

53、红外光谱中造成吸收峰数目少于基本振动数目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红外光谱中造成吸收峰数目少于基本振动数目的原因是(1)简并;(2)红外非活性振动。

5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是否火焰温度越高,测定灵敏度就越高?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是。因为随着火焰温度的升高,激发态原子增加,电离度增大,基态原子减少。所以如果火焰温度太高,反而可能会导致电位较低的元素,应使用低温火焰。

55、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利用保留值定性(包括对照品对照法,利用文献数据-相对保留值或保留指数定性,加入测相应定性,两谱连用定性(GC-MS, GC-FTIR, LC-MS, LC-NMR, LC-FTIR)

56、红外光谱中,C-H和C-Cl键的伸缩振动峰何者强,为什么?

参考答案:

C-Cl键的伸缩振动峰强,因Cl的电负性比氢强,导致C-Cl键的偶极矩比C-H键的偶极矩大,因此C-Cl键的伸缩振动峰强

57、质谱仪为什么需要高真空条件

参考答案:

质谱仪中的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与检测器都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否则会造成离子源灯丝损坏,副反应过多,本

58、简述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子排阻色谱的分离原理

参考答案:

吸附色谱法是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别,即吸附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的(5分);分配色谱

解度的差别,即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5分);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被分离组分对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能力分);分子排阻色谱法是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线团尺寸,或对凝胶孔穴渗透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5分)。

59、在邻苯二酚的1H NMR谱中,除了活泼氢信号外,会出现几组共振信号?各自裂分为几重峰?峰高比为多少参考答案:

在邻苯二酚中除了2个酚羟基质子之外,剩余的4个芳香质子构成了AA’BB’自旋偶合系统,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会出现(5分),各小峰峰高比约为1:1(5分)。

60、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是否火焰温度越高,测定灵敏度就越高?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是。因为随着火焰温度的升高,激发态原子增加,电离度增大,基态原子减少。所以如果火焰温度太高,反而可能会导致电位较低的元素,应使用低温火焰。

61、乙苯的1H-NMR谱中共有几组共振信号,试描述它们的化学位移值,氢分布及峰形

参考答案:

乙苯中-CH2CH2基团构成A2X3自旋体系,CH2质子化学位移值约为2.6,裂分为四重峰,各小峰强度比为1:3:3:1,氢分布三重峰,各小峰峰强比为:1:2:1,氢分布为3;由于取代基为乙基,苯环上5个芳香质子所处化学环境基本相同,在低分器测定时,呈现多重峰,氢分布为5.

62、请简述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

当色谱条件一定时,不同的组分拥有不同的K值。K值小说明该组分被固定相吸附得不牢,易被流动相解吸附,在固定相中若K值大,说明该物质被吸附得牢固,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移动速率慢,后流出色谱柱。要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实现相互距越大,这种分离越容易。

63、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2)采用小粒度固定相;3)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效的途径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春季大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89、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是把所得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贮存起来,而是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即扩大再生产。这种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0、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反对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反对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确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 9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主要教训是: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到国际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948 学年学季:20181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网络情感异化行为的是( )。 1. 数字化虚拟性爱 2. 通过 QQ 、微信等即时工具与朋友沟通 3. 多角网恋 4. 婚外网恋 2、网络互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网络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以下不属于网络互动 影响的是( )。 1. 病毒肆意传播、黑客侵扰和网络犯罪 2. 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

3. 使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 4. 过量信息加大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选择难度 3、从人类精神的维度出发来探讨道德自律,认为自律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内在制约和人类理性的把握的是()。 1. 孔子 2. 康德 3. 马克思 4. 罗尔斯 4、 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正当性直接与人们“为何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一方面,人肉搜索”固然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人肉搜索”极易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因此,我们应()。 1.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的引导与法律规范 2. 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工具 3. 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偏执一端的做法是可取的

4. 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 5、关于网络问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网络问政为公民提供了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通道 2. 网络问政是征集民意的最佳方式 3. 网络问政使政府决策更加困难 4. 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 6、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中不乏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虚假、污秽信息,因此我们应该()。 ①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②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 ③相信网络上的信息皆是正确的 ④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1. "①③"

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139]《法理学》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法学 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法理学》【0139】 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予记分。 一.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是否正确,然后进行分析阐述,共4题,20分/题,任选2题作答) 1.法是意志和规律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0分) 2. 法理学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20分) 3. 弗兰克强调法律的确定性。(20分) 4. 法治必须与民主和人权相联系。(20分) 二、问答题(共4题,30分/题,任选2题作答) 1.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30分) 2. 我国借鉴西方法律经济学的必要性。(30分) 3.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区别和联系?(30分) 4.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30分)一、答: 2、正确。 之所以说封闭,是因为它建立在完全理论上来说的。 法理学(Jurispru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3、错误。 美国学者弗兰克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法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模糊的和多样性的”,那种认为司法具有确定性的看法是一种幻觉或神话,一个“基本的法律神话”,这一神话的公式是:规则(R)×事实(F)=判决(D);而现实中司法的公式是:围绕案件的刺激(P)×法官个性(P)=判决(D);规则(R)×主观事实(SF)=判决(D)。据此,凡是企图依据法律规则与客观事实,寻找裁判中“唯一正确的答案”,都是不可能的神话。 尽管弗兰克过于强调司法的不确定性,陷入了法律虚无主义,过于强调法官的个性因素,忽视程序的内在约束,陷入了“人治”泥淖,但这种“片面的深刻”,却动摇了人们对“司法具有确定性”这一假象的深信不疑,宣告了“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一“基本法律神话”的破产。人们开始关注“行动中的法律”,研究真实世界中的司法为何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因法律的滞后性。法律永远只能以相对固定的规则来应对如万花筒般的现实世界,这正是规则与事实之间的永恒紧张。因此,萨维尼指出,法律自制定颁布之日起,就注定落后于社会生活。面对成文法典中随处可见的法律空白与漏洞,司法活动在处理新型案件时必然是“点滴积累”的和“试错性”的,在这一过程的伊始,司法的确定性就必然有所弱化。 二因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海德格尔指出,语言乃存在之屋,然而,语言永远也不能表达世界的本来面目。法律规则是由语言构成,而法律语言则存在“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哈特语),在“意思中心”区域,法律语言一般不存在歧义,但在“开放结构”领域,法律语言则常含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情况,在个案中进行利益权衡,以个别化地实现个案正义,司法的确定性与普遍性因此受到限缩。 三因客观事实的不可再现性。探求案件的客观真实,是一个对历史性事实作回溯证明的过程,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任何事实都难以完全恢复其原始面目。裁判案件的法官实际上永远无法亲历案发过程,而只能依据证据链条并结合辩论的全部趣旨,获得案件的法律真实。正是由于个案中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同法官在审理同类案件时存在巨大差异,这也加深了司法的不确定性。 四因非法律因素的不确定性。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律适用的过程不仅会受到诸如政策、习惯、民意、意识形态、社会地位、权力结构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法官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法律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答: 3、 (1)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联系主要在于:任何国家的法学总是要研究本国现行法即该国的法律体系。 (2)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国的法学不仅要研究本国现行的各部门法也要研究法学理论、法制史、外国法、比较法和国际法等。 - 1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春季答案

没有《应用文写作》最后一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89、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是把所得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贮存起来,而是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即扩大再生产。这种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0、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反对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反对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确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 9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主要教训是: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到国际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2015年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选择题: 1. 网络文化的产生是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初期 批阅:选择答案:C 2. 关于网络问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问政为公民提供了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通道 B:网络问政是征集民意的最佳方式 C:网络问政使政府决策更加困难 D: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 批阅:选择答案:D 3. 以下网络空间的看法,正确的是()。 A:网络空间是一个无国界的空间,不受法律约束 B:网络空间是虚拟空间,无需法律 C:网络空间虽然与现实空间不同,但同样需要法律 D:现实中的法律完全不适用于网络空间 批阅:选择答案:C 4. 比尔?盖茨曾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说明,网络文化具有()特征。 A:去性别化 B:开放性 C:虚拟性 D:多元性 批阅:选择答案:C 5. 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康德 批阅:选择答案:D 6. 网络媒体具有的特点有()。 A:高效性 B:生动性 C:便捷性 D:僵化性 批阅:选择答案:ABC 7. 网络文化同传统文化一样,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分,以下关于网络主流文化说法正确的有()。 A:是指网络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部分 B:推崇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 C: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D: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背离

批阅:选择答案:ABC 8. 文化传播的三大基本途径是()。 A:互联网 B:商业活动 C:人口迁徙 D:教育 批阅:选择答案:BCD 9. 病态心理是引起网络主体异体的原因这一,具体体现在()。 A:逆反心理 B:破坏心理 C:解压心理 D:依赖逃避心理 批阅:选择答案:BCD 10. 以下属于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有()。 A:自我迷失 B:帮助网民解决技术难题 C:孤独感加剧 D:能力退化 批阅:选择答案:ACD 简答题: 1. 概述异化与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概念。 异化:即表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主体的活动以及产物成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与主体对立,压迫主体、控制主体、支配主体的状况。 网络文化主体异化:是在主客体关系中发生的,是主体的主体性的丧失,是主客体地位的倒置。 2. 简述构建网络主流文化的主要途径。 答:1.在文化战略上对网络文化变"忽视”为"重视”。主流文化必须迅速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文化阵地。 2.在文化责任上变网络文化"自在”存在为"自为”存在。网络必须承担传承主流文化这一历史重任。 3.在文化意识上变"封闭”为"开放”、变"对抗”为"对话”。加强与其他国家主流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第二次作业: 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网络情感异化行为的是()。 A:数字化虚拟性爱 B:多角网恋 C:婚外网恋 D:通过QQ、微信等即时工具与朋友沟通 批阅:选择答案:D 2. 网络规范是网络伦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网络规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指网络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一致认同性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商务沟通》答案资料

第一次作业 1、下列哪项不是大众沟通的功能?(C )。 A、报道信息 B、舆论导向 C、组织信息 D、教育大众 2、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内部“精神”或“神性”,讲究“梵我同一”的国家是(A ) A、印度 B、阿拉伯国家 C、泰国 D、中国 3、人的基本情感不包括(D)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丑感 4、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不包括(D) A、包容——排斥 B、控制——追随 C、喜爱——憎恨 D、控制——管理 5、不属于人际沟通中影响竞争与合作因素的为(A) A、动机 B、刺激 C、威胁 D、关系 二、简答题 1、简述准则功利主义和行动功利主义的主要分歧 2、印刷传媒的特点和作用 3、控制论沟通过程模式的优劣 4、视听会议的缺点 1、简述准则功利主义和行动功利主义的主要分歧 (1)关于行动与准则的问题 (2)关于可选择的行动 (3)关于行动效果 (4)关于公正与正义 2、印刷传媒的特点和作用 (1)视觉媒介 印刷媒介是视觉媒介,可以直接刺激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印刷媒介把生活逻辑化,适合传达深度信息,而且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便,携带、阅读方便。不需要借助昂贵的器具如计算机、收音机等就可以阅读保存。(2)保存性强

印刷媒介存储信息的纸张便于大规模地复印并传递信息,便于保存。使用印刷媒介可以使信息长时间传存,可供选择性强,可高效率地延续人类丰富的文化知识,但与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相比,实效性差。 3、控制论沟通过程模式的优劣 1、优点:控制论沟通过程模式引入反馈机制本质深入研究,揭示信息传播中信息的双向回流和受控状态,利于调节信息传播路径和方法。 2、不足:现实沟通活动的反馈,并不容易形成循环,尤其大众传播,信息反馈是不对等的,不可能回到原有出发点;控制论沟通过程模式解释的沟通过程是独立的本体。事实上沟通过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本体流动的系统过程,它要受社会环境影响甚至受社会控制、社会压力的影响。 4、视听会议的缺点 稳定性受到网络的影响,相对与PSTN形式的电话会议稳定性差,为满足各种网络环境,会牺牲部分清晰度或者网络速度,有时还会出现中断、延迟、画面卡等现象;操作相对电话会议也复杂,主要是因为功能也多于电话会议。因此稳定、简单、保密性、易用性强、高效采用电话会议要比视频会议好,如果需要视觉效果好,资料共享等采用视频会议也好。 1、你认为林肯公司使用了何种激励理论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为什么林肯公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 1、林肯公司使用了激励—保健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分析如下: (1)赫兹伯克区分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赫兹伯克的研究发现表明: ①成就感、别人的认同、责任、进步等因素可以归为激励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可以令人满足,但不具备也不至招人不满。 ②组织政策、管理者的行政措施、监督方式、工作条件等因素可以归为保健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只能使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并不能起到激励因素。 2、林肯公司实行计件工资制。这样一种公司方式也适合采用保健—激励理论。同时也为其良好的管理提供了基础。计件工资制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哪些工作好,并且通过对计件的严格检查,使得员工产生一种压力,从而更加用心地工作。此种办法适合简单、机械、不需要很多创新性、挑战性低的行业和工作岗位,例如流水线上的工作。林肯公司的工作特点也使得其采取此激励理论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林肯公司能够很好地激励员工工作,反映出其结合自己公司工作的特点,选择了一种相对适合的激励理论。采取了恰当的激励理论,就可以对员工工作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系统给管理层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1)“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要求管理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保健因素。本案例中,林肯公司“自1958年开始一直推行职业保障政策,从那时起,他们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安心工作,另一方面也让员工没有了失业的压力,从而滋生了懒惰情绪。这就需要管理层在给员工提供保健因素的同时,采取合理的方法不让保健因素成为员工偷懒的借口,这给管理层的管理技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公司还是美国工业界中工人流动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员工流动率低一方面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氛,但客观上员工流动率低也使得

2019年春季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A. B. C. D. A. B. C. D.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 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新学制 5. 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也称六三三学制。 A.学制 B.癸卯学制 C.新学制 D.壬戌学制 6. 现阶段我国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原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A.生成性原则 B.一般性原则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D.个体性原则 7. ()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 A.斯金纳 B.奥尔波特 C.弗洛伊德 D.赫尔巴特 8.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A.保罗·郎格郎 B.杜威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9.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A.学制 B.学时 C.课程 D.课时 10. ()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

A.课程 B.学生 C.教师 D.作息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 1.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结为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二个方面。() 对 错 2. 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对 错 3. 教育目的大致可以归类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治世,“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育人,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个社统合——不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这样三种类型。() 对 错 4. 夏代,作为有较为完整形态的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较早的形式化教育,设置了“序”“校”学校。()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304]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卫生学【0304】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 1.第一、二、三、四题选做三题,第五题必做。 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 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 一、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20分) 答: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养成或改变需要相应态度和理念的建立,态度和理念的建立需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个传播知识—-建立态度—形成行为的过程模式,即KAP模式。 2.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健康的了解和认识是研究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基础和核心,关于健康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动态、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的概念。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判断个体是否健康。不能根据偶尔出现的健康或者不健康表现来认定个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健康也是动态的变化的。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曾与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健康乃是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人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维度往往是健康与疾病的成分共存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 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引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4)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动作协调、灵敏(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6)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7)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8)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9)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什么是体育锻炼?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0分) 1.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学前期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适宜性原则是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的体育锻炼,应与其年龄所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不超出预期承受量。另一方面,要照顾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各有差异,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开展体育锻炼时,教师应针对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动作和运动项目,并引导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肥胖儿童,以及有疾病、体质差等体弱儿童,应在体育锻炼中给予重点保护和指导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锻炼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多样锻炼材料、组织形式和项目选择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可采取多种锻炼途径和活动类型,对于各类体育活动安排要考虑多样化和对称性。 (3)一贯性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动作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体育锻炼对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也是通过逐步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动过程的循序渐进。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组织一些身体准备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消除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状态,防止体育锻炼过程的运动伤害。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也应适度,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或造成运动创伤。在锻炼结束之前,放松身体,逐步减少运动量,促使身体能量和心率的逐渐恢复。第二,运动内容的循序渐进。学前儿童如突然从事高难度动作,易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创伤。所以,在选择运动内容时,应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使其机体能够逐步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第三,运动量的循序渐进。在确定儿童运动量时,不能一开始定的很高,应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提高运动负荷量后,也应给予一段时间适应再提高,再适应,从而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谈谈如何应对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20分) 答:(1)首先孩子吃饭的地方要固定,吃饭前,父母尽量不要安排孩子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玩玩具等活动,应将电视等关掉,玩具、书籍收起来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饭,研究表明,经常没有父母等亲人陪伴吃饭的孩子会滋生出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以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春季大作业标准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89、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是把所得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贮存起来,而是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即扩大再生产。这种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0、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反对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反对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确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 9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主要教训是: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到国际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西南大学[0729]结构力学》-大作业答案

1、结构的刚度是指 1.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2、 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 C 3、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4、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1. A. 既经济又安全 5、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1. A.√ 6、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1. B.×

7、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 B.× 8、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1. A.√ 9、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1. A.√ 10、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1. A.√ 11、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1. B.× 12、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1. A.√ 13、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1. A.√ 14、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1. A.√ 1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1. B.× 16、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1. A.√ 17、当上部体系只用不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与大地相连时,只需分析上部体系的几何组成,就能确定1. A.√ 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B.× 19、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1. A.√ 20、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1. B.× 21、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1. A.√ 22、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1. B.× 23、 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 1. B.× 24、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1. B.× 25、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 B.× 26、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1. A.√ 27、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8、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 【1030】大作业答案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 专业: 工程造价 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1030】 A 卷 大作业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衡态? 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 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6、什么是驻波? 7、什么是光程? 8、什么是光的衍射? 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3×105Pa ,温度为300K ,求: (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p υ,υ及2υ;(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 ε。 2、64克氧气从00C 加热至500C ,(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8.31/.R J mol K =) 3、 波源的振动方程为t y 5 π cos 100.62-?=(m ),它所激起的波以2.0m/s 的速度在一直线上传播,求:(1)距波源6.0m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块薄的玻璃片将上缝盖住,结果使中央明纹中心移到 原来是第5明纹中心所占的位置上。设光线垂直射入薄片,薄片的折射率n =1.60,波长λ=660nm ,求薄片的厚度。 5、为了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 图所示)。如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测出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金属丝的直径。某次的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λ=589.3nm ,金属丝与劈尖顶点间的距离L =28.880mm ,30条纹间的距离为4.295mm ,求金属丝的直径D 。 (题二、5图)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20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95 学年学季:20201 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战略。 .一边倒 .另起炉灶 .真正的不结盟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 .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3、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的竞争。 .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经济资源 .军事力量 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 5、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争取全球领导权 .自给自足 .广泛结盟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上来。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轨道上来 .产学研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轨道上来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条件是()。 .农民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新阶层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

.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8、“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先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 .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 .港澳问题 9、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首次系统地提出了()。 .不结盟战略 .一边倒战略 .一条线战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依法治国 11、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无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 12、关于经济建设中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正确的方针是()。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的全面发展第一 .集体主义是核心 .三者统筹兼顾 13、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四化”是()。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现代化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14、毛泽东在()中提到:“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 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5、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是()。

2019春季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英语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He took the shivering little animal in his arms, and waded again through the stream. Soon he overtook the slow oxen. 1.他用胳膊抱着直哆嗦的小狗,又游了回来,很快他就赶上了慢慢行进的牛车。 2.他把直哆嗦的小狗放进手臂,又游了回来,很快他就超过了慢慢行进的牛车。 2、Do you want to understand another culture? Then you ought to find out about its food. 1.你想理解另一种文化吗?那么你应该找到他们的食物。 2.你想了解另一种文化吗?那么你应该去认识他们的食物。 3、We paid a visit and had a talk with the landlord. We were all eager to have something like home that we could always go back to, not a hotel room no matter how nice it was. 1.我们去看了房,同房主谈了谈。当时心里就是渴望有一个总是可以回去的家,而非一个旅馆房间,管它多好也没用。 2.我们付了一次旅行,同房主谈了谈。我们都渴望有一个总是可以回去的家,而不是一个很好的旅馆房间。

4、For if it was the other way, I know how I would feel. The love we shared made everything so beautiful in life. 1. A. 因为如果是另外一条道路,我知道我会有怎样的感受。我们分享的爱让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那么的美好。 2. 因为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知道我会有怎样的感受, 我们的爱让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那么的美好。 5、The smallest courtesies along the rough roads of life are like the little birds that sing to us all winter long, and make that season of ice and snow more endurable. 1. F. 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最细小的礼貌犹如在漫长的冬季为我门歌唱的小鸟,使得冰天雪地的严冬变得较易忍受。 2. 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最细小的礼貌像小鸟在冬天唱歌,使得冰雪季节变得较易忍受。 6、Even after he became famous, however, Andersen still felt like an outsider. H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used him much pain. 1. 即使是他成名之后,安徒生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他的人际关系带给他许多痛苦。 2. 在他成名之后,然而,安徒生仍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他的人际关系带给他许多痛苦。 7、It takes a little hard work at first to remember things accurately; but memory soon helps itself, and will give you no more trouble.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完整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 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构、系统 (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在方法论上我们称之为实物观。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方法论上以结构主义为代表。(5)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方法论上以系统观为代表。 5、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它是对社会现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试题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试题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土木工程 2017年12月 单项选择题 1、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与楼盖刚度无关 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与楼盖刚度有关 2、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3、 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离震中的距离 建筑物类型 行政区划

城市大小 4、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 T1↓,Fe↓ T1↑,Fe↑ T1↑,Fe↓ T1↓,Fe↑ 5、 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 D. 63.2% 50% 2%—3% 10% 6、 关于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的处理途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适当设置防震缝,把不规则的结构分隔为多个平面较规则的结构单元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详细计算分析 采用结构隔震方案 在薄弱层或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处,增设抗侧力消能构件 7、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8、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9、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 场地平面尺寸 抗震等级 场地特征周期 荷载分项系数 10、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注:GK:恒载标准值;QK:活载标准值 B. 0.85(1.2GK+1.4QK) 0.75(GK+0.5QK) 0.85(GK+0.5QK) 0.85(GK+Qk)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附件1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设计名称】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 【课程归属】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农学 【专业基础课程】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 二、课程设计目的 掌握农业创新技术推广流程及其相应方式方法,培养农业创新技术推广能力。 三、设计概况及要求 根据自己专业方向和工作情况,选择以下技术类型中的一种技术进行推广方案的制定。(1)一种作物栽培新技术;(2)一种病虫防治新技术;(3)一个新品种。制定方案时,必须写清楚什么地点什么技术或品种的推广实施方案。如“四川省三射县水稻抛秧技术推广方案”,或“四川省三射县台三镇小麦新品种西科麦8号的推广方案”。 四、设计内容、步骤及要求 1.推广该项创新技术的背景。主要是社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等。 2.推广该技术的目的。能解决该地区的什么问题,能达到什么目标。 3.该技术的情况介绍。该技术的特点,审定、鉴定情况、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与当地的生态、生产和市场需要的匹配情况等。 4.该技术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时间、地点、规模、试验设计方法等。 5.该技术的示范方案。包括示范时间、地点、规模、示范方式方法等 6.该技术的普及方案。包括普及的范围、规模、采取的哪些普及方法等。 7.要求:(1)先试验、后示范、再普及,只有在前一个环节表现好后才进行后一环节的工作。(2)各环节的实施方案要有可操作性,任何一个该专业的技术人员可用该方案进行操作实施。 五、时间安排 1.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当地迫切需要技术的调查和技术选择工作。 2. 用一个月时间完成该技术推广方案的制定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