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九年级中考语文全冲刺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九年级中考语文全冲刺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九年级中考语文全冲刺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九年级中考语文全冲刺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冲刺题

卷Ⅰ 2016

一、(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惬意(qiè)脊梁(jǐ)伫立(chù)耳濡目染(rú)....

B. 哺育(bǔ)解剖(pāo)订正(dìng)满载而归(zài)....

C. 笨拙(zhuō)联袂(mèi)比较(jiào)高屋建瓴(lǐng)....

D. 雀跃(yuè)淡薄(bó)粗犷(guǎng)谆谆教诲(zhū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脉搏出类拔萃蒂造沧海桑田

B. 矫健人才倍出焦燥大庭广众

C. 靡烂废寝忘食亲睐按部就班

D. 寒暄不言而喻蓦然振聋发聩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央政府对建设港澳大桥一直持积极的态度,但是需要经过的论证。

②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新水源,采取人为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方法抗旱。

③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紧缩,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国内小企业陷入了的境地。

A.慎重开辟进退维谷 B.郑重开拓进退维谷

C.郑重开辟左右逢源 D.慎重开拓左右逢源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

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D.

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⑤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

A.⑤③②④①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②③①

D.②⑤①③④

6、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妹妹没有台词”。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件”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其中《风筝》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片小说集《羊脂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9、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以塞忠谏之路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均与“肉食者鄙”的“鄙”相照应。

B.本文第二段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

C.“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卷Ⅱ

一(24分)

11、翻译下来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下来名句。(6分)

(1)长大后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3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5)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13、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简析“昏鸦”一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2)同样写秋景,结合画线诗句思考,本曲和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14、语文综合性活动。(6分)

下面是两则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

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事实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还并不富裕。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材料二】

某中学“关于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统计图

(1)【材料一】

【材料二】

(2)请你为学校食堂拟一则关于勤俭节约的宣传标语

二、(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一)

怕碰了故乡那根琴弦

彭国梁

(1)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记忆的拉长,我是越来越不愿回归,回归到儿时的家乡。

(2)儿时的家乡,我那穿开裆裤的地方。那口井还在,那井中有我儿时的倒影;还有那一方小小的有一块青石伸到中央的池塘。

(3)儿时的家乡。那条伸向自留地的小路还在。自留地在对门的山脚下。那地里的茄子辣椒还经常在梦中生长。那又甜又脆的菜瓜,那长长的丝瓜……那自留地的旁边,也有一口小小的池塘。有一次,我在去自留地的路上,狠狠地摔了一跤,一粒石子趁我不留神,就钻到我膝盖的肉里面去了。至今,疤痕还在。每年的某一个日子,便隐隐作痛。仿佛是在提醒我,提醒我别忘了,别忘了儿时的家乡。

(4)那怎么能忘得了呢?还是在那条小路上。有一次,我被蛇咬了。我大声地哭。父亲听见了,便发疯似地跑,跑到了我的身旁。他跪了下来,抱住我的脚,然后用嘴猛吸,猛吸我那被蛇咬过的伤口。他要用口把我体内的蛇毒吸出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有多么的危险。那危险是要命的。可以吸,但先要在口中噙满酒。父亲并非不知道,但他怕耽误了时间,儿子便是他的命啊!现在想起来,我都怕,怕父亲就那么一下,就倒在我的身旁。还有对面的那座山,我曾在山上打柴,不小心惹恼了一窝黄蜂。黄蜂很不客气地在我的头上狠狠地咬。我无法忍受,抱着头,痛得从山上滚了下来。什么叫捅了马蜂窝?那经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5)家乡那老房子,现在变成了一丘田。田里长年累月地长着草。可我只要一闭上眼睛,那老屋便在我的眼前出现。我家的门前有一大一小一方一长两个粪氹,两个粪氹的中间是一条填满了沙子的路。路是通向井和池塘的,也是通往上屋下屋和对门山上的。我家那房子,只有一间睡房是方正的。堂屋只有一半。另一半是邻居章家的。我和章家一个同龄的孩子经常为了堂屋的分界线而吵架。我们用石子或镰刀在堂屋的正中划来划去。厨房是一头宽一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