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稠油废水化学热洗油泥可行性研究

稠油废水化学热洗油泥可行性研究

稠油废水化学热洗油泥可行性研究
稠油废水化学热洗油泥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报告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产品产值规模、技术力量、设备和配套、科技投入等情况);

华油实业公司隶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现有职工23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00多人,技术人员584人,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198人,公司现有热采注汽、环保工程、建筑安装等二级单位18家,固定资产71000万元,年产值64000万元,年投入科技160万元,不包括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

1)对油泥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性质,研究油泥砂中油性质,含油、含水和含泥砂量;

2)根据油泥的来源和性质不同采用适宜的预处理方法,油罐底泥采取热洗工艺处理研究,落地油泥化学热洗工艺处理工艺研究,污水处理的浮渣底泥压滤减量处理工艺研究;

3)预处理残渣晾晒干化处理工艺研究;

4)含油污泥焚烧炉型选择及焚烧工艺研究;

5)落地油泥分离设备的设计、制造及配套设备的开发;

6)油泥分离药剂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

7)稠油废水化学热洗油泥可行性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2、项目主要技术难点和创新点;

1)主要技术难点

(1)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工艺开发及设备选型

(2)清洗分离药剂的开发及清洗设备的开发及配套设备选型

(3)干燥设备的选型

(4)焚烧工艺的开发及设备选型,专门焚烧炉的设计,烟气处理技术的开发。

2)创新点

(1)开发了油罐底泥萃取热洗、落地油泥化学热洗的矿物油回收工艺,回收率达92%以上,高于国内90%的平均水平。

(2)矿物油回收后的油泥砂残渣经焚烧处理,热效率达74%以上,比一般小吨位蒸汽锅炉65%的热效率要高,热能用于污油脱水及油泥的预处理。

(3)开发了滚筒式油泥三相分离机,采用

溶气气浮浮油技术,实现油、水、泥三相的有效分离。

(4)开发了含油污泥稠油废水热洗工艺,充分利用稠油污水的热能及水资源,节省清水资源和能源显著。

(5)除酸调温和布袋除尘相结合的烟气净化工艺确保了焚烧废气达标。

3、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含油污泥的处理与应用是国内外石油生产领域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较难解决而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目前,含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非矿物油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9号令《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7月1日起执行)以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对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排污费征收标准为每次每吨1000元。《国家清洁生产

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生产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一、国外同类技术研究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美国所累计的干污泥总量已达1000万吨,欧洲各国总计达660万吨,日本为240万吨左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主要采取的处理方法为土地填埋或焚烧。美国约有40%左右的污泥采用土地利用,欧盟国家预计2005年将有45%的污泥也用这种处置方法。国外采用了很多针对单一油泥的处理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效及适合中国国情的处理技术报道。对落地原油处理,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多采用清洗的方法,以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为溶剂,以盐水为分离助剂,将煤油、汽油、乙醚等有机溶剂加热,与油泥混合后,利用矿物油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通过萃取作用,分离混合矿物油;或通过乳化作用,在盐水基质中将油泥制成泥浆,然后通过混凝技术,采用沉降、气浮等工艺,分离出原油。

二、国内同类技术研究现状

污水的物理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污水处理方法简介 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造成公害,所以,在排放前必须先处理。 污水处理的实质是: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1、污水处理方法: ⑴按照作用的原理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化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物理化学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 ⑵按照处理程度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①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像格栅、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等, 。 去除对象:污水中的悬浮物,一般可以去除50%左右的悬浮物和25%~30%左右的BOD 5②二级处理:物理法+生物法 去除对象:主要去除有机污染物,一般BOD的去除率可以在90%以上,出水的BOD在20mg/L以下,有些还可以去除N、P等营养元素。 ③深度处理:为了满足高标准的受纳水体要求或以回用为目的。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及生化法。 2、污水处理方法的组合:遵循的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也就是说,首先,去除大块的垃圾以及漂浮物,然后在依次去除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即先物理法,在化学法和生化法,某种污水具体采用哪种处理工艺,还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经济效益及排放要求等共同决定。 3、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 二、物理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法有:格栅或者筛网、调节、沉淀、澄清、气浮等。 (一)格栅(筛网)的运行管理 1、格栅(筛网)的作用: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树枝、木塞等)拦截出来,防止其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 和筛网比较,格栅的应用更为广泛,所以,我们今天重点介绍格栅的运行管理。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摘要: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油气田废水增加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油田污水含有油破乳剂,盐,苯酚,硫和其他环境污染物质,石化工业是高浓度碱渣废水的来源和组成。本文就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浅论,并着重对油田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关键词:田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 1油田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1重力沉降和过滤 重力沉降除油率小,解决短期停留时间,除油效果不好。由于水力停留时间短,密度小的颗粒与水流出;罐底污泥不能及时排出,污泥厚度达到设置的喷嘴附近,落絮体颗粒容易流出来的水,悬浮物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使过滤装置的水质量差,导致一个滤波器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水质波动使污水达标排放不稳定。固体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使其达到标准。 1.2低温含油污水处理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操作温度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和促进生产的流体。由于温度低油水分离效果不好造成水油浓度。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行动了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整,以适应低温污水处理。 1.3稠油污水处理 油田污水处理和回收并不简单。对低渗透油藏和稠油区块注入水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可以添加水或蒸汽使大部分的污水排放到环境。稠油污水处理仍面临矿山废水的问题,由于其前端油水分离效果不理想,使污水油含量和泥质含量高,水和废水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和形成胶体物质,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目前,油田采出液含水率已达90%以上,生活废水约80000立方米,而排放率只有30%左右。提高采油污水处理率和使用有效的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 1.4三元复合驱油技术 石油被称为工业发展的血液,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多数油田已进入三次采油阶段。在油田行业三元复合模式是最典型的采矿方法,尽管这一技术是优秀的,但它是水,但水含有大量驱油剂,表面活性剂、石油和化学组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水处理领域和石油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2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上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

上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上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上海投资项目项目市场需求、技术方案、资金筹划、财务效果、社会影响、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提交给发改委、证监会、银行或其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上报文献。 上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及编制阐明 一、报告名称:上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报告用途:上海投资项目立项;上海投资项目申报;上海投资项目规划;上海投资项目资金申请等。 三、报告编制单位:泓域征询机构。 四、机构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先投资信息征询服务机构 五、项目概况:该上海投资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0430平方米(75.6亩),总建筑面积52624.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3304.7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15.5万元,流动资金3289.2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1928万元,年利润总额12719.6万元,投资回报率0.717,回收期3.1年。 六、报告重要内容:上海投资项目总论;上海投资项目市场分析;上海投资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上海投资项目选址及建设工程方案;上海投资环境影响分析;上海投资项目节能分析;上海投资投资估算分析;上海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上海投资项目综合评价等。 七、核心内容提示:“十三五”期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上海投资行业工业经济增长新旧动能正加速转换,上海投资行业工业生产将保持平稳增长,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将来上海投资行业将持续推动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以智能制造为主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同步还要关注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新趋势,重塑上海投资行业工业竞争新优势。 八、上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稠油污水特性

稠油污水特性 产生于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各油气田所处的油藏地质、开采工艺和开采年限等不同,导致了油气田污水的水质水量各不相同。因此,稠油污水的深度处理和达标排放在技术上是一个难题。充分了解稠油污水的有机组成及其可生化性,对选取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针对北方某稠油污水进行了中试研究,通过采用物化-厌氧-好氧串连处理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出水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测试,定性分析了稠油污水有机组分,结合以上分析数据简要评估了有机组分在物化、生化处理过程中的降解和演变状况。并研究其可生化性变化,为稠油废水的达标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1稠油污水的特性 ①稠油污水的油水密度差小。稀油的密度在880kg/m3以下,通常约为840kg/m3;而稠油的平均密度为900kg/m3,一些特超稠油的密度在990kg/m3以上; ②稠油污水具有更多杂质,开发过程中往往加入降粘剂,使稠油污水的成分更加复杂; ③稠油污水乳化严重,给稠油污水的破乳增加困难; ④稠油污水具有较大的粘滞性,特别是在水温低时更为显著; ⑤稠油污水的水温高,稀油的输送温度只要在50℃左右即可,但在开发过程中为了降低原油粘度往往要将温度提高到70-80℃; ⑥稠油污水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阳离子(如Na+,K+,Ca2+,Mg2+,Ba2+,Sr2+,Fe2+等)和阴离子(如Cl-,SO42-,CO32-,HCO3-等),它们会影响稠油污水的缓冲能力、含盐量和结垢倾向,而且还含有少量不同重金属(如Cr,Cu,Pb、Hg,Ni,Ag 和Zn等)的化合物。有些稠油污水中还含有微量放射性化学物质如K40,U238,Th232,Ra226。镭可与钙、钡,锶等离子共沉形成碳酸盐和硫酸盐垢。

248-257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井钻完井技术

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井钻完井技术 辽河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 摘要:稠油热采井钻完井是稠油开采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钻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压钻井问题。而热采井中最大的问题是完井中的套管先期损坏问题,通过对套管损坏井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热采井套管设计技术、套管选择技术和降低套管热应力技术、提高固井质量技术、油井开采防砂技术等稠油热采井延长寿命的系列完井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稠油藏的顺利开发。 关键词:稠油井热采、套管损坏、热采井完井、热采井套管选择、套管设计、防砂、降低热应力。 1.辽河油田稠油开发概述 辽河油田是一个以稠油为主的油田,稠油的总产量占油田原油总产量的70%,稠油开采以热力采油为主,因此辽河油田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稠油发展史。 到目前为止辽河油田共探明稠油油藏面积200.5km2,共探明地质储量10.2237×108t,动用探明油藏面积128.4 km2,动用地质储量7.6208×108t,共生产稠油1.0371×108t。 辽河油田探明稠油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具有以下特点: 探明地质储量102237×104t中的油藏深度情况如下: 动用地质储量7.6208×108t中的油藏深度情况如下: 辽河油田探明地质储量中的油品性质如下所示: 辽河油田于1978年发现了高升稠油藏,这是辽河油田发现稠油油油田的开始,以后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进展又发现了大量的稠油油藏。辽河油田于1982年首次在高升油田进行了稠油热采实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辽河油田从此走上了稠油热采的快车道,稠油开发得到了高速发展。由于稠油油田进行热力开采的特殊性也为辽河油田的稠生产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观念和技术进步。 2.稠油油藏钻井技术 稠油油田的钻井工艺与普通井的钻井并没有多少特殊性,但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稠油地下压力下降很快,这为钻井的正常进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稠油井的钻井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2.1热采稠油井井身结构设计 开始进行稠油开采实验时采用的是普通稀油油井身结构设计。即表层套管加油层套管固井完成油井。结果发现注蒸汽时套管带着井口上长,有的甚至达到了近两米高,现场工人操作非常困难。随着油井的生产,井口的采油树又逐步下降回到原来的高度。随着油井的生产发现热采油井大量出砂,套管大量先期损坏。研究后决定应用如下井身结构标准: a.表层套管339.7mm,再用244.5mm钻头钻穿目的层至完钻井深下入177.8mm套管固井完成。 固井水泥浆返到井口。 b.表层套管339.7mm,再用244.5mm钻头钻达目的层以上3-5m完钻后下入177.8mm套管固井

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冠大

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冠大 篇一:上海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言: 立案伊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串经济技术参数,市场竞争是无情的,优胜劣汰永远是唯一的游戏规则。顺利实现产品去化,快速完成资金回笼,那是建立在有“好房子”的前提下;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乃至做到将发展商对人居空间的理念诠释向市场最深层次推广,那就是建立在有“好家园”的前提下。也许具有“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而是我们制造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如此大气的企业才是市场的宠儿…… 本项目控制性经济技术参数: 我们的基地条件如何?我们的客源客层怎样? 我们的产品定位在哪里?我们的产品有什么附加值?我们的产品力该怎样加强?我们的目标…… 第一步完成首要任务——成功去化产品,最大程度实现利润。第二步达成远景任务——让市场广泛接受属于企业自我的产品开发理念。 以期求得市场真谛,实现企业——价值回归。 价值回归模拟流程图: [——产品SWOT分析——]

[——项目“立地条件”分析——] 地块四至 〃本地块处于浦东金桥地区,具体位于张杨路北侧,长岛路以东,西侧至五莲路,属于浦东沪东新村地区。 〃基地形状呈狭长形,小区三面临街,南面紧临浦东新区交通要道——张杨路,北面为沪东新村的老式公房,与本案仅一墙之隔,目前基地已规划平整。 交通动线 ? 基地出入的主要干道——浦兴路是一条贯穿浦东新区东西向的重要交通枢纽,由基地沿张杨路可直达浦东的金融商贸中心——陆家嘴商业中心。向东可至金桥外高桥保税区,向南到联洋生活园区。浦兴路与浦东的众多交通主干道如:张杨路、金桥路、罗山路相接,经过这些交通干道和相连的越江桥梁,可迅速到达浦西市中心人民广场、杨浦的北外滩地区、浦东金桥进口加工区等地。 ? 本地块周围常规公交线路分布众多,但站点普遍距基地较远,大多分布在长岛路,浦兴路,但班次的间隔较长。线路主要有776、785、716、774、791等,经过这些线路可迅速直达人民广场、外滩、淮海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地区。另外,规划中轻轨PD—A、B线将紧临基地,为居民的出行提供现代化交通工具。

某住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住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南昌金丰易居住宅消费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04年5月~2004年7月

报告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毕轶群 技术管理负责人:毕轶群 编制人:毕轶群肖鹏陈喜莲郭邦敏校核人:刘珊萍李茂丹 审核人:董景明毕轶群 审定人名单:董景明孙祖耀杜阅诗 诸海伟金玉成周全

目录 一、总论 (4) 二、市场调研分析 (8) 三、项目综合定位 (22) 四、项目投资估算 (34) 五、财务分析 (42) 六、不确定性分析 (43) 七、风险分析与对策 (47) 八、附表 (49)

总论 1、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南昌市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以及沿江东路片区控制规划要求,上海金厦房地产有限公司已通过拍卖取得原江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共90.9亩。开发建设用地及土地用途性质变更手续由南昌市土地管理局和市规划局办理。 该项目初步方案设计已经完成,项目建议书已经省计委批准,各项前期工作和规划报批方案工作已相继开展。 2、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风华盛世” (2)建筑规模:12-7F、2-11F、2-12F (3)建设地点:沿江东路(原江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4)规划用途:居住、商业 (5)建设单位:上海金厦房地产有限公司 (6)经营类型:房地产经营、综合技术服务员、咨询服务 (7)企业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8)资质等级:二级 (9)企业概况:上海金厦房地产有限公司于1992年8月正式成立。 公司现有员工60人,其中各类职称的技术经济管理 人员30人,注册资金2000万元,资质等级为二级。 公司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管理严密,能够独立承担 各类大中小型房地产项目开发与建设,自公司成立

新上海一号煤矿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新上海一号煤矿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概论 (1) 一、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新上海一号煤矿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6) 十一、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新上海一号煤矿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6)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0)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0)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0) (二)原辅材料来源 (20)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2)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 二、工艺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 (二)技术保障措施 (24)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4) 新上海一号煤矿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5) (一)设备配臵原则 (25) (二)设备配臵方案 (26)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7)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29) (二)新上海一号煤矿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

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 目录 1 概况 (1) 1.1 地质概况 (1) 1.2 水平井发展历程 (2) 1.2.1 开发试验阶段( 1997~2002) (2) 1.2.2 整体部署规模实施阶段( 2002~目前) (3) 2 水平井开发超稠油油藏的主要做法及认识 (3) 2.1 精细油藏研究,优化水平井设计 (3) 2.2 优化注采参数,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 (4) 2.2.1 新区水平井注采参数优化 (4) 2.2.2 直井井间加密水平井注采参数优化 (5) 2.2.3 高轮水平井注采参数优化及增产措施 (6) 2.3 完善配套钻采工艺技术,提高水平井生产效果 (7) 2.3.1 完善钻完井技术设计,适合超稠油开发 (7) 2.3.2 完善配套工艺技术,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 (8) 2.4 建立监测、跟踪分析系统,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9) 2.4.1 利用不同井温测试方法,监测水平段动用程度 (9) 2.4.2 利用示踪剂技术,了解水平井与周围直井连通情况 (9) 2.4.3 采取有效手段调整水平段动用程度,提高周期生产效果 (10) 2.5 应用水平井侧钻技术,实现层间接替 (11)

2.6 对水平井生产所取得的认识 (12) 2.6.1 水平井在超稠油蒸汽吞吐中优势明显 (12) 2.6.2 井间加密部署水平井,挖掘井间剩余油潜力 (13) 2.6.3 利用水平井侧钻技术实现层间接替,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14) 3 开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试验,取得初步效果 (14) 4 水平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方向 (15) 4.1 目前水平井开发存在的问题 (15) 4.2 下步工作方向 (15)

稠油热采井配套工艺与精细化管理对策探讨

稠油热采井配套工艺与精细化管理对策探讨 稠油热采是向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注入地层蒸汽干度越高,其热焓越高。如何保证注入油层蒸汽的干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提高井底注汽干度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锅炉出口干度,二是减少输汽过程中的热损失。通过研究如何减少输汽过程中的热损失,在锅炉出口干度一定的情况下,以保证井底干度达到设计要求。 1注汽管网热损失计算 蒸汽输送热损失包括注汽管线热损失、阀门热损失、支墩热损失,根据《注汽管线热损失分析与保温技术研究》知道,支墩热损失占输汽过程中热损失的13.6%,阀门散热损失占输汽过程中热损失的2.3%,两项为15.9%,注汽管线热损失占84.1%。因为阀门、支墩热损失理论计算较困难,使用仪器现场测量支墩权平均求得占总热损失的比重。如果能计算出注汽管线的热损失值,就可求得墩和阀门的散热损失。重点研究注汽管线的热损失的理论计算。注汽管线散热损失主要包括注汽管壁通过保温层的导热,保温层和空气的对流辐射换热,在工程计算中,可将对流、辐射换热系数复合成对流换热系数。 2稠油井配套工艺技术 2.1防偏磨配套工艺,延长杆管使用寿命。 采用空心杆掺水工艺后,热采井综合含水由30%上升到了60%以上,原来使用的抗磨节箍防偏磨作用明显下降,杆管使用寿命缩短。针对这一问题,在热采井中应用空心杆抗磨付替代抗磨节箍,防偏磨效果发生了明显好转,空心杆的在用时间由120天延长到了310天,能够完全覆盖注热转周周期。 2.2防砂配套工艺,延长防砂管柱使用寿命。 针对油层胶结疏松、易出砂的特点,在全部采用两步法机械防砂时,注汽过程中的高温高流速蒸汽将砂墙推向油层深处,在放喷回采过程中地层砂回吐,造成防砂失效,尤其是多轮次注汽后更加明显。

含镭废水的物化处理法

含镭废水的物化处理法 我国的重金属废水的排放量在逐年升高,重金属主要包括铜、锌、镍、镉、镭、汞等,此类的废水主要有电镀、冶金、煤矿等行业居多。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只能在生物界的各生物体内转换,最终在人体内的各个器官内累积,当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将造成生命危险。 从废水中去除镭的方法很多,有二氧化锰吸附法,高锰酸钾活化木屑吸附法,重晶石吸附法,硫酸钡共沉淀法等,可针对具体对象和条件选用。根据酸法堆浸废水的特点,推荐采用硫酸钡共沉淀法。 硫酸钡共沉淀法的原理,是在含有大量SO42-的废水中加入氯化钡,钡离子和硫酸根生成硫酸钡。在这个过程中,尽管Ra2+和SO42-的浓度仍达不到硫酸镭的溶度积(4.25×10-11),但由于镭与钡性质相似,硫酸镭和硫酸钡发生同晶共沉淀,从而使镭可以进入到硫酸钡沉淀的晶格中去,形成Ba(Ra)SO4的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颗粒很细,难于过滤和沉降,但加入石灰,能加快沉降速度。酸法堆浸废水中硫酸根含量高,又是用石灰中和,恰好能满足硫酸钡共沉淀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诚然要达到理想的除镭效果,还有很多条件要认真控制。影响除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中SO42-和Ra2+的含量,Ba2+的加入量,搅拌时间等,尤其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保持废水的澄清度,如果废水中悬浮物量高,则除镭效果很差。澄清的废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就可去除99%以上的镭,但当废水中悬浮物含量高时,除镭效率就会明显降低。试验表明,如果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达100g∕L,当加入的氯化钡量相当于澄清废水中加入量的100倍时,除镭效率才达到95%。需要强调的是,在处理铀矿酸法堆浸废水时,必须在石灰中和之前,先加入氯化如果先加石灰中和,后加氯化钡除镭,则效果很差。 除镭的效果与氯化钡加入量,以及废水中SO42-和Ra的含量的关系如表3。由表3可知,当硫酸根加入量固定时,随氯化钡加入量的增加,废水中镭的除去率增加;当氯化钡用量固定时,随废水中硫酸根浓度的增加,废水中镭的除去率也增加;但是,除了考虑钡离子和硫酸根的浓度外,还要考虑这两者的比例,序号12试验中加入的钡离子量最多,其除镭效果反而差,主要原因是硫酸根与钡的比例不恰当。 这些污水的处理过程中,第一步基本都是磁分离处理,即先要去除污水中的大分子颗粒和杂质,目的就是为了让药剂跟污水中的镭更好的反应,我公司采用的预处理设备为自行研制生产的多功能电镀污水处理器,处理速度快,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2019年上海医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海医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体说明 项目发起人:************************** 项目名称:**************************项目地址:上海市 项目性质:股份制 项目策划: ***** 报告审核:***** 报告编写:***** 项目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件: ************************** ************************** 传真: ************************** 报告完成日期:二○○四年三月十二日

目录 总论 (4)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4)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6) 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7) 市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8) 一、医疗市场需求分析 (8) 二、项目方向性选择和定位 (9) 三、医疗中心建成后可能形成的医疗服务能力 (11) 四、拟建项目规模和设定 (12) 项目选址和进入时间 (14) 一、定位于上海的理由 (14) 1、上海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 (14) 2、上海市的患者资源 (15) 二、2004年进入的理由 (15) 新建医疗中心标准、投资额度与投资来源 (16) 一、医疗中心的标准 (16) 二、医疗中心的性质 (17) 三、医疗中心的投资额度 (17) 四、医疗中心的投资来源 (19) 经营对策和战略 (20) 一、竟争对手分析 (20) 二、经营对策和方略 (20) 1、广告战略 (21) 2、公关战略 (22) 3、CIS(企业形象策划) (22) 4、连锁经营略战略 (22) 医疗中心功能区的划分 (24)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产油量大幅度提升,但伴随着这些正面作用外,负面的影响就是对于环境的破坏。在提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不能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的增长,这纯粹属于自杀式行为,油田中比较受到关注的就是含油污水的处理问题,任意的排放对地面、对河流等都会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油田污水处理的问题,设计一个有着比较高的可行性的工艺,加以解决这一大难题。 关键词:污水;油田;环境;经济 一、关于含油污水的问题 (一)一般进行采油的时候,我们大多数都是采用注水的方法进行,这样开发的油田势必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含油的污水吃力问题,从注水井我们将水注入到油层之中,然而这注入的水大部分都会随着我们开采的原油一起回到地面,我们不断这注水,这样随着我们的注水不断的进行,持续的注入,出来的回到地面的原油的含水量就会不断的增加,这样高含水的油就会被称为含油污水。 (二)目前国外在油田污水处理的问题上大同小异,都是主要有两个步骤,那就是先除油然后再进行过滤,就拿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来说,那里的油田一般都是先经过气浮选,然后再试双虑料的过滤器等等,在国外这些处理方法一般效果都比较的好,在设备方面各国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在我国,现在在我国的大部分油田地区,在面对进行含油污水的

处理问题上,都是采用的分级式的处理方法,首先我们大部分都是采用了旋流分离技术,然后在进行颗粒粗化,最后再依靠沉降的技术将粗化的颗粒进行沉降,然后再惊喜过滤,这样经过一整套的流程来达到污水处理的问题。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曾经颁布了《碎屑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在这一书中,中石油同意了高低中三种渗透层注入水水质的十一项指标,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国内对于污水的处理问题方面有了比较统一的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了混凝除油、缓冲、粗粒化、压力过滤等几个环节。这也是大多数油田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都进行的主要步骤,当然这些方法都是必不可缺的,通过这些的流程相信对于一般的污水处理,都没有问题,但是怎样达到更高的标准,怎样让污水的净化更上一层楼,让水质更好,对环境更和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 二、污水处理设计 (一)在油田污水经过沉淀池后,他的上层液体主要就是原质稠油、乳化油、胶质、沥青质和多种的无机盐等等,所以我们为了达到可以排放到自然之中的要求,就需要才有物理化学的方法来进行处理,首先在污水之中投入多种的化学药剂,这要我们就可以有针对行除去大部分水中的杂质,即污染杂质还有各种的悬浮物体等等,我们先在污水中投入无机高分子,这是一种具有多核的具有高价电的阳离子,这样的话我们对乳化的稠油水溶液就有了比较优秀的效果,这种无机高分子药剂会和污水中的胶体还有乳化的油等结合,在它们的表面上吸附电荷,这样就压缩胶团的双电层,这样伴随这双电层的破坏

上海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海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设立上海研发中心 (二)项目地点及实施单位本项目地点:上海市松江区实施单位: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于2001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工业制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公司目前注册资本77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聂景华。 (三)项目内容为加快公司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实力,以“专业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逐步实现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拟在上海市设立一个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相关高端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精心打造中国制动精品,全力塑造世界制动名牌,引领国内工业制动器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拟设的上海研发中心,通过在上海购置办公场所、新聘研发人员等新建专门设立。上海研发中心主要定位为: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密,加强之间的合作;密切跟踪国际工业制动系统前沿技术,关注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和动态,实现工业制动控制系统在船舶、海洋工程领域、风电新能源领域的运用,储备新项目和新产品,为公司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做技术上的准备。项目的实施可以极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制成功的速度,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加快新产品上市的步伐,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先机。本项目拟投资金额为1475万元人民币。项目资金来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超募资金。2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是加快我国工业制动器行业发展的需要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行业覆盖面最广并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制动器专业生产商和工业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我国工业制动器现有六项行业标准中五项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并且公司目前正负责修订机械行业标准《工业制动器制动轮和制动盘》。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一套以技术专家为主,市场研究、成本核算、生产管理等部门专业人员参与的技术研发、创新的决策机制,并形成了调研-→开发-→转化-→储备的创新运行机制。作为我国工业制动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上海研发中心的设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制动器行业的研发水平,加快行业发展步伐,提升我国工业制动器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是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公司确定的发展战略是:专注于工业制动器行业,抓住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通过“自主创新、产品升级、先进制造、规模发展”的发展方式,加速推动公司由工业制动器生产商及工业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具有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显著、成长性良好的工业制动系统“综合服务商”,逐步实现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通过设立上海新品研发中心,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实力,加快“自主

稠油热采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稠油热采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一、摘要 二、引言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五、讨论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摘要 稠油注蒸汽热力采油具有投资高、技术难度大和经济风险大的特点。为此,对稠油油藏进行是否适合注蒸汽热采的评价筛选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油藏地质参数进行热采适应性评价,并进行蒸汽参数优化且作出合理的预测从而确定注蒸汽热采工艺技术方案。 注蒸汽热采主要有两种开采方式:一是蒸汽吞吐方式(或称循环注蒸汽,二是蒸汽驱方式。 稠油热采技术是油田开发中多专业配套技术,它包括: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热采筛选和热采可行性评价技术、利用油藏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进行热采机理研究和油藏工程优化设计研究技术、热采井钻井完井技术、热采井防砂技术、稠油测井系列和解释技术、井筒注汽隔热技术、高温测试技术、热力开采条件下采油工艺和油层改造技术、高温条件下地面注、采、输技术,利用水平井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和稠油热采经济评价技术等。 一、研究内容及思路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热能。这就涉及到需要考虑影响热采效果的各种因素,针对稠油特殊性油藏如何能达到理想的开发效果,选择并设计与该地质条件相匹配的开发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另一方

面再通过数值模拟对具体的开发方案作出合理的生产动态预测。稠油热采的主要方法有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热水驱等。其中蒸汽吞吐作为一种相对简单和成熟的热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稠油开采中,成为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稠油开发方式所占比重为蒸汽吞吐(约占78%),蒸汽驱(约占10%)和常规水驱(12%)等。所以本文就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的研究。 1.影响热采效果的地质因素 1.1原油粘度和密度 原油粘度是最能反映稠油油藏特征的参数,对渗流状态的影响也很重要。由达西定律可知,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量大小与流体粘度成反比。根据稠油分类标准,稠油粘度是常规稀油粘度的几百倍到上千倍。一些超稠油(天然沥青)粘度粘温曲线p138)可以看出,原油粘度越高,加热使粘度降到同一可正常流动的粘度所需要的温度也越高。所以不论蒸汽吞吐还是蒸汽驱,原油粘度越高注蒸汽热采效果越差。 研究原油粘度对热采效果的影响时,还应对原油的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牛顿流体的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而非牛顿塑性流体的粘度则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小而增大,且非牛顿流体在渗流过程中的粘度会大大高于地面测定条件下的粘度。当温度降到一定值后,原油可从牛顿流体变成非牛顿流体,这个流变特性转变对应的温度称“拐点温度”。“拐点温度”越低,反映出原油在较低温度下保持牛顿流体流动特征的性能越好,在蒸汽吞吐过程中,随着油层能量的消耗,日产能力逐步下降,油流在井筒内流速下降、井筒热损失率增加、井筒温度下降,“拐点温度”低的原油避免了比“拐点温度”高的原油更早的结束吞吐周期,使得吞吐效果更好。因此,在热采筛选过程中,除对原油粘度进行分类评价外,了解原油流变特征也是十分必要的。 1.2油层深度 油层深度增加对蒸汽热采不利。这是因为:一方面,油层越深,在注汽过程和采油过程中井筒热损失增加,热利用率减低、注入油层蒸汽干度降低乃至变成热水:另一方面,油层越深,对井下管具的质量和数量及井筒隔热技术的要求越高,这会大大增加生产费用而降低经济效益。一般原则是粘度越低、厚度越大的油藏,允许的油藏深度可大些,反之,油层埋深则浅些。

稠油污水处理工艺

SAGD稠油污水处理工艺 为配合国内稠油、超稠油的开采,提高原油采出率,部分油田开始使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 术(SAGD),由此产生的稠油污水乳状液成为困扰油田回注水质达标的一项难题。稠油污水乳状 液成分复杂、油水密度差小、黏度大、乳化状态严重,导致其处理流程长,投资大、运行成本 高[1]。目前用于稠油污水乳状液的破乳剂主要有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系列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系列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PAMAM及复配剂等[2]。使用过程中破乳剂易在废水中残留,这些残留物存在毒性,不仅对后续工艺特别是生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引发 的环境问题也令人担忧。 针对这种现状并结合SAGD稠油污水乳状液自身的一些特点,开发并合成了一种高分子络合 物型绿色破乳剂,通过络合反应破坏稠油污水乳状液的表面结构和性质,最终实现油水分离。 该破乳剂能够高效破除油水稳定状态,使乳状液脱稳并絮凝,最终使水质澄清,同时该破乳剂 采用天然高分子制成,无毒害、易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1 破乳剂的合成及表征 壳聚糖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一般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以壳聚糖为主 要原料,分两步合成破乳剂。首先在冰醋酸的催化作用下将水杨醛结合到壳聚糖的高分子链上, 生成席夫碱CCS;之后将合成的席夫碱与金属离子Fe3+络合,得到最终破乳剂产品CCS-Fe3+。 1.1 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CCS的合成 称取3.224 g壳聚糖(0.02 mol,脱乙酰度>90%)置于四口烧瓶,依次加入100 mL无水乙醇、10 mL冰醋酸,连接反应装置(见图1),开启搅拌器(100~150 r/min),加入0.42 mL(0.004 mol)水杨醛,通直流冷却水,85 ℃恒温水浴加热,见明显回流,反应持续8 h。反应结束后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直至滤液无色,将得到的黄色晶体烘干,称量,最终得到3.634 g壳聚糖水杨 醛席夫碱(CCS),产品收率97.84%,水杨醛接枝率为98.46%,此时已接枝的壳聚糖单体占初始 壳聚糖单体总数的19.7%,接近理论比例1∶5。

上海医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海医疗中心可行性研究 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上海医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体说明 项目发起人:**************************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上海市 项目性质:股份制 项目策划: ***** 报告审核:***** 报告编写:***** 项目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件: ************************** ************************** 传真: ************************** 报告完成日期:二○○四年三月十二日

目录 总论 (4)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4)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6) 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7) 市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8) 一、医疗市场需求分析 (8) 二、项目方向性选择和定位 (9) 三、医疗中心建成后可能形成的医疗服务能力 (11) 四、拟建项目规模和设定 (12) 项目选址和进入时间 (14) 一、定位于上海的理由 (14) 1、上海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 (14) 2、上海市的患者资源 (15) 二、2004年进入的理由 (15) 新建医疗中心标准、投资额度与投资来源 (16) 一、医疗中心的标准 (16) 二、医疗中心的性质 (17) 三、医疗中心的投资额度 (17) 四、医疗中心的投资来源 (19) 经营对策和战略 (20) 一、竟争对手分析 (20) 二、经营对策和方略 (20) 1、广告战略 (21) 2、公关战略 (22) 3、CIS(企业形象策划) (22) 4、连锁经营略战略 (22)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沭阳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文创产业园概念 (一)国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西方城市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 Anne 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在德瑞克·韦恩看来,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其特色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 (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 Hilary Anne Frost-Kumpf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一个在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夜间活动且延长地区的使用时间,让地区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另外Nolapot Pumhiran和Wansborough&Mageean均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义为一个空间有限和具有明显地理区域,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的地方。这些集群由文化企业和一些自己经营或自由创作的创意个体组成。园区内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在这些园区中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的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二) 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

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由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出现较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也显滞后,主要有一些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由具有相关性的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一般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欧阳友权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1] 国内至今尚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统一界定。在以上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诠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情,在此尝试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界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一体的文化产业链。[2] 编辑本段 二、文创产业园特征 在这方面,John. Montgomery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她经过对文献的归纳,并以Temple酒吧, Sheffield文化园区,Hindley Stree,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法(简称物化法),是利用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气提等物理化学的原理,处理或回收工业废水的方法。它主要用分离废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以生物降解的)溶解态或胶态的污染物质,回收有用组分,并使废水得到深度净化。 因此,适合于处理杂质浓度很高的废水(用作回收利用的方法),或是浓度很低的废水(用作废水深度处理)。利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前,一般要经过预处理,以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油类、有害气体等杂质,或调整废水的pH值,以提高回收效率、减少损耗。 同时,浓缩的残渣要经过后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常用的方法有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析法(包括渗析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 (1)萃取法 萃取法是向污水中加人一种与水不相溶而密度小于水的有机溶剂,充分混合接触后使污染物重新分配,由水相转移到溶剂相中,利用溶剂与水的密度差别,将溶剂分离出来,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再利用溶质与溶剂的沸点差将溶质蒸馆回收,再生后的溶剂可循环使用。使用的溶剂叫萃取剂,提出的物质叫萃取物。萃取是一种液-液相间的传质过程,是利用污染物(溶质)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 在选择萃取剂时,应注意萃取剂对被萃取物(污染物)的选择性,即溶解能力的大小,通常溶解能力越大,萃取的效果越好;萃取剂与水的密度相差越大,萃取后与水分离就越容易。常用的萃取剂有含氧萃取剂、含磷萃取剂、含氮萃取剂等。常用的萃取设备有脉冲筛板塔、离心萃取机等。 (2)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吸附剂)的表面来吸附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称为熔质或吸附质),以回收或去除它们,使废水得以净化。例如,利用活性炭可吸附废白水中的盼、隶、错、氧等剧毒物质,且具有脱色、除臭等作用。吸附法目前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可分为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种方法,即在污水分别处于静态和流动态时进行吸附处理。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动床等。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XXXXX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1、国内外产业领域现状、知识产权状况和发展趋势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属于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作用在于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而在大系统中,还起到调整电网电压,提高电网稳定性的作用。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在电力系统中利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发电机的出力而降低对石化燃料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手段。同时,智能电网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将为本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八十年代以前,无功补偿装置是由电力电容器厂以“散件”形式提供,客户自行组装来实现的。八十年代后,电容器制造厂开始设计、制造和提供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并建成专业的成套车间。目前,国内电容器制造企业基本上是以提供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为主,极少以电容器散件供应。同时产品种类也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逐步形成了传统型、SVC、SVG等多种无功补偿装置产品同时存在的格局,并且由于各种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各具特色,均有其适用的客户群体,多种无功补偿装置并存的局面将持续存在。 SVG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但是由于造价较高,稳定性较低等问题,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短期内还难以普及,目前

只适用于小范围要求较高的领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依然是传统型无功补偿装置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其中传统型无功补偿装置以高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为主,占据80%以上的份额;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包括TC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MC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占据90%以上的份额。 伴随交流电力系统容量的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和输电距离的增加,我国无功补偿技术和配套设备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并联电容器装置,目前我国单台电容器由纸浸矿物油、容量10~12kvar、重量约2kg/kvar、介质损耗3W/kvar的产品,发展到目前绝大部分已采用全膜、容量334~500kvar、重量0.2kg/kvar左右、介质损耗下降到0.2W/kvar以下,年损坏率在0.5%以下的产品,接近国际水平。另外开发了带有内熔丝的电容器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电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电容器组的电压等级由10kV、单组容量8Mvar左右发展到大量的35~66kV电压等级、容量为40~120Mvar的电容器组,最大的单组容量已达120Mvar,产品基本满足了电力系统对无功功率的需求。 目前国内生产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国内无功补偿技术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征: ①核心器件制造技术水平升级化 作为无功补偿设备的核心器件,电力电容器的制造水平对无功补偿装置升级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电力电容器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介质工作场强低、比特性较低,单元容量小,外观质量差。今后将利用新进口的先进设备和国际一流的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尽快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