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中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在逐年增加。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房地产热潮刺激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他们在机场、工业区、交通干道附近见缝插针的建设住宅小区。据统计,我国大中城市中,2006年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超标的城市达68.9%。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所占比重已达6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居住小区是城市人口活动的最主要场所。由于任何居民区都必须保证居民及居民区中各种服务设施的交通顺畅,因此交通噪声便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1、交通噪声的危害

噪音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词。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中的人群,身体各系统机能衰退速度明显高于正常条件下的人群。交通噪声的主要频率成分在1000HZ以下,属于中低频噪音,其等效声级明显低于其实际声场强度,而且这种低频噪音和人体组织的振动频率更加接近,容易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所以危害更大,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噪音对

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刘凯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 252000

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严重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噪音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受损害,使人头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全身疲乏无力,还会引起植物性神经紊乱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胃溃疡等。

(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50分贝以上中低频噪音或者突发性高频噪音如刹车声环境中的人群内分泌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孕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的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损,并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3)对各器官的影响。噪音对人体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噪音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高噪音环境对于婴幼儿的器官发育非常不利,噪音会影响婴幼儿视力,诱发眼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婴幼儿需要配戴眼镜的因由之一。对处在80分贝以上环境中发育阶段的婴儿,噪音的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4)对心理的影响。噪音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乃至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2、交通噪声产生的主原因

交通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动机噪声。发动机在高速运转和排废气时会产生大量噪音,尤其是部分发动机消声器故障的车辆,距车体1.2m处噪音可达110~120分贝,远远超过国家标准。部分农用车辆、载重卡车的发动机噪音亦超过国家标准。

(2)风阻噪声。车速在高于60千米/时后,车辆风阻噪音会呈现指数性增长,造成污染。

(3)车体震动噪音。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由于发动机震动、风阻、道路等会造成车体的震动,车体震动的声压级并不高,但属于低频噪音,与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很接近,容易引起共振,产生恶心、胸闷的症状,同时低频噪音比高频噪音更容易通过震动传入室内。

(4)轮胎噪音。行驶中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噪音是车辆噪音的主要来源。

3、交通噪音的综合防治

国内外对于交通噪声的防治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发展了一些衰减噪声的方法,但单一治理并不能够很好的消除交通噪音污染,因此,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结合法律法规的方法来治理交通噪声污染。

(1)加强法规建设,严格执法

目前我国有大量改装、报废、故障车辆仍在行驶,这些车辆由于技术的原因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成为交通污染源。而目前我国尚无有效手段监测、处罚这些车辆。

我国货运车辆超载现象严重也是造成干线道路噪音指数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超载车辆仍然使用原车底盘和轮胎造成胎面压力成倍提高,胎噪则呈现指数性增高。而且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力很大,造成路面损坏,从而加大了路噪,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需要完善执法手段,严厉打击超载和改装车辆;加强法规建设,确保不达标的车辆无法上路行驶。同时,可建立大型车辆优先通行通道,减少大型车辆加减速的次数,保证大型车辆优先通过交叉路口,减少噪音产生。

(2)建立声屏障

在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工程中,声屏障的应用比较多。一般的直立型声屏障隔音效果在5~7分贝,半封闭型声屏障隔音效果在6~12分贝,全封闭型的隔音效果在10~15分贝。但是声屏障的建设成本较高,保养困难,在有些路段会造成道路景观的破坏,因此在高架道路和轨道交通中应用较多。普通道路可以利用道路两侧预留的绿地来设立隔声带,沿住宅区周边设置绿色防护带,因地制宜栽培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形成高乔木—灌木—花草的立体结构。例如,在北方可以种植树冠茂密

图3 水质的比较

沟,其中每组氧化沟分为三个单沟,对三个单沟污泥浓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硝化运行模式下两边沟的污泥浓度基本相等且边沟的污泥浓度始终比中沟要高,主要是因为该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排泥方式为中沟排泥,这样导致了每组T型氧化沟的三个单沟的污泥浓度不平衡,边沟的污泥浓度始终要高于中沟。在硝化-反硝化运行模式下,缩小了边沟与中间沟的污泥浓度差,达到了T型氧化沟的三个单沟的污泥浓度平衡。这将

导致在排泥过程中,中间沟不会因浓度过低而影响水质。同时三个单沟的污泥浓度平衡也将形成单沟有机物负荷平衡,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5 结论

(1)硝化-反硝化运行模式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硝化模式,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3%和80.7%,但是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差。

(2)采用硝化-反硝化运行模式每年可节约电费150多万元人民币。

(3)硝化-反硝化运行模式可缩小边沟与中间沟的污泥浓度差。

表1 污泥浓度的比较

的悬铃木、刺槐、国槐、泡桐等乔木,隔段种植一些圆柏、龙柏等常绿树种,树下可种植山楂、红叶李等灌木,下层可植苔草。

沿区内街道两侧,宜种植高大挺拔的树种,如合欢、白蜡树、侧柏、圆柏等,乔木之下, 可种植一些蔷薇科植物,周围种植黑麦草等草本植物。在楼房周围可以种植雪松、芙蓉、银杏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树下可间种金银花、月季花或耐寒、耐旱的草科植物。在挡土墙、楼墙面下栽种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利用三角地带建棚架,在架下种紫藤、野蔷薇等,让它们攀援棚架,成为夏季乘凉的凉棚。

住宅区经过这样的绿化配置,可以构成层层茂密的防噪声林带。

(3)建设低噪音路面

低噪声路面是控制机动车辆交通噪声的最根本措施之一,在国外有多年研究历史,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内目前尚处于推广阶段。低噪声路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多孔性沥青路面,另一种是有一定弹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多孔性低噪声沥青路面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降噪效果与路面耐久性的矛盾:路面空隙率大,降噪效果好,但路面耐久性差。国内某试验路段经过不到5年使用,已全部毁坏。因此,在提高路面降噪效果的同时,如何提高路面耐久性是研究的重点。

此外,近年来许多城市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也提出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降噪方法。比如,南京市有交通专家指出:在信号交叉口长时间红灯时,等候车辆应熄火在停车线前面等待,以减少城市噪声和尾气污染。这反映出城市交通环境问题,包括噪声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1.噪声及其危害 1.1噪声的特性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其特性为具有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等。噪声虽然不能长时间存留在环境之中,但一旦发生,我们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噪声会随着声源消失而立即消失,其影响也会随之消除,不会持久,也不会积累。 人的听觉最敏感的声频在2000~5000Hz,能听到的声频范围大约在20~20000Hz.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次声和超声人的感觉都感觉不到。通常噪声都是由无数声频的声音组成的。 1.2噪声源及其分类产生噪声的声源很多。按产生机理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三类;按污染源各类可以分为工厂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自然噪声五类;按噪声源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两类。 化工企业的噪声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般有83~105分贝(dB)。 ,一般有84~102分贝(dB)。 ,一般有101~106分贝(dB)。 ,机械传动噪声、电动噪声。一般有82~101分贝(dB)。 ,最高可达150分贝(dB)。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①听力损失。长年累月在强噪声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在强噪声环境下数分钟,当脱离噪声后,会造成听觉疲劳,推动听觉,导致暂时性耳聋,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听力恢复。在170分贝(dB)以上高强度噪声(如爆炸、爆破时产生的)冲击下,强大的声压和冲击波作用于耳鼓膜,使鼓膜内外形成很大的压差,致使耳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称为爆震性耳聋。 ②神经衰弱。噪声最广泛的危害就是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基本生理机能失调。表现为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脑胀、头痛、耳鸣、多梦、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神经衰弱症或神经官能症。 ③肠胃疾病。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肠胃机能阻滞,消化液分泌异常,胃酸减少,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容易导致胃溃疡等症。 ④心脏异常。噪声作用于人的心血系统,会使交感神经,心跳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增高、血管痉挛等,可能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⑤危害胎儿。极强噪声会影响胎儿发育,可能造成胎儿畸形,妨碍儿童智力发展。 ⑥危及生命。强噪声还能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为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规定了合理规划布局、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 护、加强交通噪声管理五个方面的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原则与方法。 (三)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地面交通设施(不含机场飞机起降及地面作业)的环境噪声污染预防与控制。 (四)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 2.噪声源、传声途径、敏感建筑物三者的分层次控制与各负其责; 3.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噪声主动控制; 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保护。 五)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明确责任和控制目标要求: 1.在规划或已有地面交通设施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 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 2.因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不宜对交通噪声实施主动控制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保证室内合理的声环境质量。 二、合理规划布局 (一)城乡规划宜考虑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建设布局,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地面交通噪声污染。 (二)交通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声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通过合理构建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总体减轻地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宜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地面交通设施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其受到地面交通噪声的显著干扰。 (四)在4 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宜进行绿化或作为交通服务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非噪声敏感性应用。如4 类声环境功能区有噪声敏感建筑物存在,宜采取声屏障、建筑物防护等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自然界的噪声:风雨雷鸣、地震、火山爆发 (2)交通噪声:引擎、汽笛、刹车 (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 (4)工业噪声:机器转动、切割、打磨、锻造等 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1、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数来表示,符号dB 2、分贝等级 0dB刚刚引起听觉——听觉下线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卧室或阅览室 50dB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小噪音 70dB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小噪音 90dB保护听力的最小噪音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突然暴露在这个环境内) 3、噪声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能造成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三、噪声的控制 1、人听到声音经过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针对训练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防止;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阻断;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防止。 5、(2012?株洲)“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6、(2012?吉林)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 7、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8、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9、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10、有这样一则笑话:“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A.甲B.乙C.邻居D.没有人制造噪声 11、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工业噪声污染管理 第三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管理 第四章交通噪声污染管理 第五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 第六章罚则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控制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生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声环境质量负责,应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城市、村镇建设,按功能区合理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 第五条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对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并督促、协调其他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日常管理工作,遵照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原则按以下分工实施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负责工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七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噪声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向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机电设备或器械,减少噪声对生活环境的污染。 第九条凡排放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应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第十条受到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或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各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受理受害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和投诉,督促造成噪声污染者减轻或排除噪声污染,采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二章工业噪声污染管理 第十一条在人口稠密区以及在医院、学校、风景旅游区等区域及其附近,不得规划新建和扩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或项目。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作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其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拆除或闲置已安装使用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三条排放噪声污染实行申报制度。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单位,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提供噪声污染的有关资料,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使其符合环境噪声厂界排放标准。 使用通风、排风(气)、降温、发电、锅炉等设备,对周围生活环境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并按照审查意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十四条对超标排放噪声,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治理。对难于治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报请县人民政府对其实行关、停、并、转、迁。确因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短期内难于通过治理噪声源消除噪声污染的,必须采用消声、隔音等有效措施,把污染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取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并与受其污染的居民组织或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采取其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三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管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若干问题解释

1、关于产生环境噪声的工业企业申报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函 环函[2002]155号 关于产生环境噪声的工业企业申报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湖北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产生环境噪声的工业企业是否只有超标才必须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的请示》(鄂环办[2002]5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另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根据以上规定,你局请示中所指产生噪声的工业企业,应按照国家监测规范和标准进行厂界噪声监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可对其进行监督性的监测。如果监测企业排放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该企业必须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 二○○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2、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函 环函〔2004〕243号 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复函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请示》(鄂环保文〔2004〕94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法律及相关规章对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管理的有关规定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3条规定: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 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个很古老而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公元一世纪老普林尼就描述了居住在尼罗河瀑布附近居民的听力下降。为预防其危害,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意大利南部古城锡巴里斯(Sybarls)就禁止在市区进行金属加工。自从我国发明火药以来,就有了爆震性耳聋的记载。13世纪蒙古西征军把火药带到了中东继而传到了欧洲,欧洲就开始有了耳聋的报道。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已成为四大污染之一,是工业环境和军事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 从生理学上来判断,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不希望存在的声音。它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者危害健康,其中以听觉的损伤为主,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下作业或短时间接触高强度噪声,若无适当的保护措施,必将引起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耳聋。我国及国外都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疾。噪声除对听觉的损伤外,还可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与免疫、生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未造成健康问题,也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劳动安全。 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据九省市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的调查,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65.54%,其中达中、重度者为28.14%;语频听力

损伤发生率为14.37%。军事噪声的危害同样相当严重,据美军的一项报告,服役两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0%-30%,服役10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因耳聋退伍的人员可占退伍总人数的20%。 为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一系列降低噪声及个体防护措施。但由于经济条件及技术上的问题,许多作业环境的噪声还不能降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许多国家采取完善法规、执行听力保护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职业噪声的危害。我国在军事噪声方面已经制订了《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GJB50—85),《常规兵器发射或爆炸时脉冲噪声和冲击波对人员听觉器官的安全限值》(GJB2A—96),舰艇、飞机、装甲车辆等都颁布了相应的噪声容许限值。在诊断和处理方面也公布了《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诊断及处理原则》(GJB2121—94),《军事噪声性听力伤残分级》(GJB3123—1997),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规范也正在制订。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工业噪声的法规尚不完善,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颁布工业噪声暴露限值及听力保护计划方面的法规,以法律形式促使噪声控制,严格控制噪声排放。在作业噪声还难以降到安全界限时,应执行听力保护计划,以法律的形式通过监督监测,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等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噪声防治措施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与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公路交通已不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至2008年,我国公路旅客周转量已达到 12636 亿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已达到32868.19亿吨公里,我国公路交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在公路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另一个严重问题的出现—公路交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作为公路交通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每时每刻都在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睡眠和娱乐,甚至会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死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既然我们无法回避噪声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那么我们只能正视这种问题,并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减低其污染,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 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正常的环境声音是40dB作为噪声的卫生标准。当声音的强度超过此界限时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噪声的危害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损伤听力 噪声可以造成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听力损伤,后者即为耳聋。一般说来,在80dB则可能发生危险。长期工作在80dB以上的环境,没增5dB,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增加10%。 1.2干扰睡眠 睡眠对人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够使人的新陈代谢得到调节,使人的大脑得到休息,从而使人恢复体力和消除疲劳,保证睡眠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一般40dB的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dB 时可使50%的人受到影响;突发噪声达到40dB,使10%的人惊醒;60dB时,使70%的人惊醒。 1.3干扰交谈、工作和思考 实验研究表明噪声对交谈、工作的干扰是很大的,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噪声对交谈和工作的干扰情况对照

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方法

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检测及消减方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即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 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如车辆鸣笛等)、工业噪声、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环境噪声污染的检测: 环境噪声一般指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检测环境噪声时,可有以下几种测点选择: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检测: 例如要检测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程度,可将南京市噪声功能区共划分为4类(1类区、2类区、3类区、3类区),每类布点2个,每季度监测1次,该城市布点网格数>200,检测时间为白天6:00-22:00,晚上22:00-6:00。检测仪器均采用AWA6218A、B两种型号噪声仪,监测时尽量使用同型号仪器,以避免产生误差。(2)城市交通噪声的检测: 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先设一个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一般距马路沿20cm),所测噪声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马路的交通噪声。 (3)城市环境噪声的长期检测: 根据可能条件决定测点数目,希望不少于7点。例如,繁华市区1点,典型居民区1点,交通干线2点,工厂区1点,混合区2点。 对于一些区域噪声的测量也可以使用声级计、噪声测试仪等工具。 环境噪声污染的消减治理办法: 1、公路交通减少噪声的措施: 高速公路的环境问题的处理要求是综合性的,一般总希望达到全面减少空气污染,噪声干扰和水、土质恶化等危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主要采取了以 下几种措施: (1)降噪绿化林带 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 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又能吸纳声波降低 噪声,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2)声屏障技术 广义来讲,声屏障可以分为声障墙和防噪堤。防噪堤一般用于路堑或有挖方地区,公路的土方不必运走直接用作防噪堤,在土堤上种上植被形成景观。声屏障的另一种方式为声障墙,这又可分为吸声式和反射式两种,吸声式主要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来降低噪音;反射式声障墙主要是对噪声声波的传播进行漫反射, 使受保护区域噪声降低。 (3)绿墙技术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摘要: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逐渐暴露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公路运营期间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必然会给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息带来严重干扰,尤其是对敏感点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治理技术已势在必行。本文将如何降低高速公路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沿线居民身体健康的损害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危害措施 1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及危害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下降;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例如,受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业大厦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周围土地的价值。 从表1数据可看出加速噪声比均速噪声大;噪声的大小随车型载重的增加而增加,由此看来公路的噪声和汽车的载重成正比。公路交通噪声是由于车辆在公路上行驶,车辆自身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风扇、变速箱、进排气系统、轮轴等)以及轮胎与路面摩擦所产生的噪声。公路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是各类机动车,各类机动车以不同的行驶状态和工况在公路上行驶而产生交通噪声。 2防治交通噪声的基本措施 2.1合理布局,优化路线设计合理地使用土地和划分功能区域是减少交通噪声扰民的有效方法 在公路规划和建筑规划时,公路应尽可能地远离噪声敏感区域,居住建筑也应远离公路一定距离,以减少公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的干扰。选择建筑物场所和位置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物的噪声标准,决定建立学校、医院、住宅区和工厂区的合适地址。同时,应该充分重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公路建设期间和营运后一定时间内对沿线地区的影响结论。对现有公路既应考虑目前交通噪声现状和对广大居民工作、学习的影响,又要考虑未来公路交通发展对沿线两侧居民生活、学习质量的影响,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2选择低噪声的路面结构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本方案指导思想 (2) 三、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 (3) 四、噪声污染控制管理岗位职责 (4) 1、项目经理 (4) 2、项目技术负责人 (4) 3、项目工长 (5) 五、施工噪声的控制 (5) 第一节噪音控制目标、指标 (5) 第二节控制措施及要求 (6) 1、砼施工噪声的控制 (6) 2、模板、脚手架工程噪声控制 . 6 3、机电工程噪声控制 (6) 4、木工机械的噪声控制 (7) 5、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机的噪声 控制 (7)

六、人文关怀措施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地下室建筑层高为4.5米,一层建筑层高为6米,二层建筑层高为5米,标准层建筑层高为4.2米,屋面层建筑层高为3.7米,建筑总高度90.8米,总建筑面积54015.23平方米。 二、本方案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城区施工噪声污染的有关要求,保证本工程施工工期,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特别编制本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深圳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注》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以达到如下目标:

1、施工噪声污染控制达标; 2、无市民重大投诉; 3、无因施工噪声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4、上及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三、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 在本工程施工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施工工长、技术负责人为骨干的施工噪音污染防治小组。明确项目经理为施工噪音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噪音污染防治的组织实施。本工程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如下: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分析 Control and Analysis of Traffic Noise in Urban Road 顾九春,石建军(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22 G U Jiu2chun,SHI Jian2jun (T 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Beijing 100022,China 摘要:在论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特性、预测评价后,从3个角度提出了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有效防治对策,初步构建了基于GIS 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系统的框架。 关键词:交通噪声;噪声预测;防治对策;GIS 中图分类号:T B5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4281(200306-0035-03 Abstract:Putting forward that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reducing traffic noise in urban road is im portant in the critical traffic noise pollution.By analysing traffic noise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s 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At last,a brief structure of traffic noise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GIS is presented. K ey w ords:traffic noise;noise forecast;countermeasures;GIS 收稿日期:2003-09-19 作者简介:顾九春(1973- ,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控制和智能交通领域。 1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及特性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0]7号 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 为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交通和居住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执行。 附件: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二O—O年一月^一日主题词:环保交通噪声技术政策通知 抄送: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则 (一)为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规定了合理规划布局、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加强交通噪声管理五个方面的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原则与方法。 (三)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地面交通设施(不含机场飞机起降及地面作业)的环境噪声污染预防与控制。 (四)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

2. 噪声源、传声途径、敏感建筑物三者的分层次控制与各负其责; 3. 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噪声主动控制; 4.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保护。 (五)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明确责任和控制目标要求: 1. 在规划或已有地面交通设施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 2. 因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不宜对交通噪声实施主动控制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保证室内合理的声环境质量。 二、合理规划布局 (一)城乡规划宜考虑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建设布局,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地面交通噪声污染。 (二)交通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声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通过合理构建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总体减轻地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宜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地面交通设施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其受到地面交通噪声的显著干扰。 (四)在4 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宜进行绿化或作为交通服务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非噪声敏感性应用。如4 类声环境功能区有噪声敏感建筑物存在,宜采取声屏障、建筑物防护等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保护,有条件的可进行搬迁或置换。 三、噪声源控制 (一)车辆制造部门宜提高道路车辆、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水平,以摩托车、农用车、载重汽车、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轨道车辆等高噪声车辆为重点,降低其环境噪声排放。 (二)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需要慎重考虑噪声现状的改变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的保护,从线路避让、建设形式等方面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地面交通线路的选择宜合理避让噪声敏感建筑物。新建二级及以上公路、铁路货运专线应避免穿越城市、村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穿越城市中心区时宜选择地下通行方式。 (四)公路、城市道路宜选择合理的建设形式。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路段,宜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高架路、高路堤或低路堑等道路形式,以及能够降低噪声污染的桥

浅析交通噪声危害及声强法检测的应用

浅析交通噪声危害及声强法检测的应用 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日加关注,使得振动噪声控制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降低交通噪声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减少机器的磨损、节约功耗、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噪声和振动控制离不开声学测量。通过测量,可以了解振动噪声的源头,变化规律和传播特性等,从而可以找到降低噪声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声强法检测轮胎/路面噪声进行了阐述。 标签:交通噪声来源与危害检测声强法轮胎/路面噪声测试 所谓噪声从物理学观点讲,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念来看,就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而道路交通噪声一般指机动车辆在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白天70dB (A),晚间55dB (A))的声音。 1 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机动车辆是一类综合噪声源,有些噪声源和发动机的转速有关,有些噪声源和车辆行驶的速度有关。按照噪声产生的过程,可将机动车噪声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与内燃机运转有关的噪声,另一类是与机动车行驶有关的噪声。与内燃機运转有关的噪声主要包括内燃机运转时所带动的各种附件(如压气机、发动机等)发出的噪声。与机动车行驶有关的噪声主要包括:传动机构(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的机械噪声、轮胎出的噪声、车身(架)振动及和空气作用所产生的噪声。就机动车辆噪声来说,发动机是主要的噪声源,传动系统是次要声源。 公路的修建及交通的运行也给沿线的物理环境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尤为严峻。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今已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据调查统计,我国大中城市中,目前城市环境噪声主要以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为主。但交通噪声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的日渐繁忙,道路交通噪声问题会逐渐加剧,并成为制约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多方面的,在生产、生活中,若周围的噪声值长期超过国家明文规定的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 从生理方面来讲,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噪声环境下(如交通干线两侧噪声严重超标的居民区)的人们,由于持续不断的受到噪声的刺激,耳朵容易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听力下降。不同强度噪声对听力的影响不同,噪声强度越高,危害越大。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中,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不断受到噪声刺激,就可能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还会损害心血管、使紊乱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失调,以及损害女性生理机能。 噪声对人体造成心理危害主要表现在:噪声超过85分贝就会使人感到心烦意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噪声是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波动作用于人耳引起对声音的感知。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反映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如细声细语在20dB左右,安静的房间在40dB左右,普通谈话在60dB左右,吸尘器吸尘声在80dB左右,割草机声在100dB左右,链锯声在120dB左右,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dB~150dB甚至更高。 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左右距离对话需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被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有危害的噪音环境中了。

噪声对人体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 主要表现在: (1)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信号辨别力差; (2)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 (3)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4)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 (5)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 研究发现,噪声的影响是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主要 表现在: (1)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 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4)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出现早期听力损失 噪声损害你听力的一些迹象: (1)较难听清别人的谈话,听起来声音变形或压抑; (2)在你的耳朵内会产生一些轰鸣声,噪声听力损失发展较缓慢,耳蜗损害感觉双耳有犹如蝉鸣高调耳鸣; (3)很难听清一些高的或柔和的声音:对门铃声音反应迟钝,对较高的女声听不清楚,鸟叫声不敏感……都应怀疑高频听力受损; (4)由于你提高电视机或收音机的声量而招致一些抱怨; (5)做个常规的纯音测试可测知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控制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控制 关键词:道路交通;噪声污染; 控制对策 摘要 :指出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中所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 ,阐述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产生噪声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交通管制措施等方面从而提出了控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城市车流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日益严重。道路交通噪声具有强度高、覆盖面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其危害 所谓噪声从物理学观点讲,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念来看,就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而道路交通噪声一般指机动车辆在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 (白天70dB (A) ,晚间55dB (A) )的声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的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1)噪声能引起人们的精神、情绪、心理及身体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导致职业性的紧张、烦恼。实验表明, 40~50dB的噪声就开始对人的睡眠产生影响。在非睡眠状态下, 70dB以上的噪声就会对听力有损害, 80~85dB的噪声会造成听力的轻度损伤,长时间接触85dB以上的噪声,会造成少量噪声性耳聋。 (2)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紧张,使人心跳加快,心率不齐,血压升高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65~75dB的噪声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有影响。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噪声又是引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年老体弱者更是如此。 (3)噪声能影响驾驶者的心理变化 ,使驾驶者疲劳,思维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原因 (1)机动车本身是包括多种声源的噪声源总体,而城市的机动车车辆增加,使得车流量剧增从而使交通噪声污染加重。相关研究表明,车流量增加一倍,交通噪声增加3dB。(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交通路口平面交叉多而立体交叉少,多数城区道路两旁缺乏有效的隔声屏障和绿化带等,都会使交通噪声增加。(3)在城市交叉路口,大型车辆往往频繁减速、刹车和启动、加速,产生了很大噪声。另外大型车、拖拉机等不加节制地驶入市区并鸣笛,均会造成交通噪声的加剧。(4)个别驾驶员车速过快,也是噪声上升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车速增加一倍,交通噪声增加6~7dB。 (5)个别车辆超载,路面粗糙,车辆加速、制动等也会使噪声增加。众所周知,汽车在粗糙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常会发出“轰轰”的振动噪声,一般比路面好的行驶噪声要高出3~5dB。 (6)有些执法人员监管不力,个别值勤交警对汽车随意鸣笛和行驶噪声管理不严等也是造成交通噪声超标的重要原因。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在市区的敏感区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立隔声屏障,运域或交通噪声居高不下的交通干线的某些路段 降噪效果可达10dB以上。因此,,设用政策、法律法规、工程技术、监督管理和法制宣切断噪声的传播途径,可减少噪声对传等措施加以解决。道路两侧的影响,进行隔声降噪 。但对于暂时不建立城市环城立交公路,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规划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规划 正式版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规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施工噪声防治 对施工工地噪声,要严格建设审批,要求其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占地面积、施工总期限、各噪声期环境噪声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并要求其交纳保证金。 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执行“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采用突击抽查或检查方式监督其噪声,限制其施工机械与施工时间,并根据污染范围、强度、时间及建设规模向建筑单位征收建筑噪声排污费,以此对环境、社会和周围居民补

偿。 要求建筑单位开工前修建隔声墙,采用低噪声新技术和低噪声施工机械,采用吸声、隔声、隔振降噪技术。 2、交通噪声防治 敏感区域附近设禁鸣区和限速区,对路过的车辆吨位加以限制以改善附近的声环境。 加强交通管理,制定噪声违章收费标准,强化违反交通规则罚款制度。 加强机动车管理,合理分配各交通干道的车流量、车吨位和规定限速要求。 加强道路建设,完善道路系统,改善路况,对破损的道路路面及时修补,必要时交叉口设置立体通道。

关于噪音危害的作文

关于噪音危害的作文 关于噪音危害的作文 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着千奇百怪的声音:婉转悠扬的鸟啼,阴森恐怖的狼吼;气势磅礴的海啸,雷霆万钧的霹雳;工厂日夜轰鸣的机器,音乐厅中的琴声……。它们组成了“环境交响”的乐章。乐章中有时和谐宁静,有时热情奔放,有时还杂乱无章。有时妨碍人们休息与思考。 一些过响的妨碍人们休息与思考,令人们感到不愉快的声音,被称为环境噪声。环境噪声分为以下几类:工厂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以及自然噪声5类。 根据科学家证实,噪声能危害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但是,最直接的损害是听觉系统。强烈的噪声波,可直接使鼓膜破裂,出血,中耳听骨破坏,内耳组织出血,发生炸聋性耳聋。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的工作环境中,会产生噪声性耳聋,听力显着下降。 科学家在对噪声的研究中还发现:噪声使人对光亮度的反应灵敏度下降,影响人们的视力:损害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噪声污染作为公害,已经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并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 控制噪声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从声源上控制它,有以下几个方法:1。吸声:吸声的材料装饰在房间的内表面,或在室内悬挂空间吸声体,房间内的反发射就会被吸掉。房间内的噪声就会降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就叫吸声。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2。消声:消声就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方法。如果消声器安装在空气动力的设备气流通道上,就可以降低这种设备的噪声3。隔声:控制噪声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隔声。可以把发声的物体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中,使它与周围的环境隔绝,这种方法叫隔声。 4。隔振与阻尼:减少机器振动通过基础传给其它建筑物,通常的办法是防止机械基础与其它结构的刚性连接,这种方法叫做基础隔振。 城市的喧哗,是人类自发发展的产物,必定还要人类自己才能使它安静下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天并不遥远。 让我们多多宣传噪声的危害,让我们共同携手打败这个“大魔王”! 虽然有各种防噪声的武器,但是那远远不够。我们要自己先安静下来,这样才行! 关于噪音危害的作文 我的“大家”污染十分严重,最严重的就是噪音污染了。 许多居民的家在马路旁边,半夜汽车“嘟嘟”地响,会打搅我们儿童成长发育。 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旁边插上个夜晚发光的广告牌,一是让人类醒悟,而是可以给路人掌灯,让路人更快地回家,不让家人们担心。 我有一个梦想:要看见翩翩起舞的蝴蝶,听到鸟儿唱感谢人类的歌,闻到清新甜润的空气,望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风和日丽的天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