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5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三)

数 学 试 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

上的注意事项; 3.作图(包括作辅助线),请一律用黑色..签字笔完成; 4.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

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2

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对称轴公式为

2b

x a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1.实数4的倒数是( )

A .4

B .

1

4

C .4-

D .14

-

2.计算32(2)x 的结果是( )

A .64x

B .62x

C .54x

D .52x

3.下列商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4.在代数式

2

1

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0x ≤ C .1x ≠- D .0x ≠

5.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市场上粽子的质量情况

B .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C .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D .调查我市市民收看重庆新闻的情况

6.△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3:4,则△ABC 与△DEF 的周长比为( )

A

2

B .3:4

C .4:5

D .9:16

7.如图,//a b ,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 上,若∠1=42°,则∠2的度数为( ) A .46°

B .48°

C .56°

D .72°

8.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ACB=40°,则∠AOB 的度数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9.不等式组220

1213

x x x -≤??

+?>-??的解集是( )

A .1x ≥

B .41x -<≤

C .4x <

D .1x ≤

10.五一假期,刘老师开车自驾前往荣昌,他开车离开家时,由于车流量大,行进非常缓慢,十几分钟后,终于形势在畅通无阻的告诉公路上,大约五十分钟后,汽车顺利到达荣昌收费站,经停车缴费后,进入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很快就到达了荣昌县城。在以上描述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 (千米)与所经历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大致函数图象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由3颗棋子,第②个图形一共有9颗棋子,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棋子,…,则第⑥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 )

A .63

B .84

C .108

D .152

12.如图,Rt OAB ?的直角边OA 在x 轴正半轴上,60AOB ∠=,反比例函数

0)y x =

>的图象与Rt OAB ?两边OB ,AB 分别交于点C ,D 。若点C 是OB 边的中点,则点D 的坐标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 13.化简(1)(1)a a +-的结果为_______

14.某校乒乓球训练队共有7名队员,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2,13,14,12,13,15,13,则他们年龄的众数为_______岁

15.计算201511

(1)|2|()

3

--+--的值为______

16.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D与半圆O相切于点D,切24

AB C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

17.从

3

2

-,1-,0,1这四个数中,任取一个数作为m的值,恰好使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

32

x y m

x y

-=-

?

?

-=-

?

有整数解,且使以x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

(1)33

y m x m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取到满足条件的m值的概率为______

18.如图,ABC

?中,4

AB AC

==,BAC

∠=120°,以A为一个顶点的等边三角形ADE绕点A在BAC

∠内旋转,AD、AE所在的直线与BC边分别交于点F、G,若点B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B,当'

FGB

?是以点G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时,BF的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解答时每小题都必须

写出必要的盐酸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

...中对应的位置上。

19.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

AD BE,AD BC

=,

AB BE

=,求证:BD CE

=。

20.化简:

2

2144 ()

11

x x

x x x

-+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每小题都必须写出必要的盐酸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

...中对应的位置上。

21.迅猛发展的快递业,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产生的快递包装“垃圾”也不可小看。据了解,市民收到快递后对包裹的处理方式分别为A、B、C、D 四类(A:直接丢弃;B:收集整理后作为废品卖掉;C:留着下次寄件使用;D:其他)。其中学有3000名在校学生,小民在该中学随机对部分同学就对快递包裹的处理方式展开问卷调查,并对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在本次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据了解,每次快递专用包装的平均价格为1.2元,则该中学3000名同学直接丢弃快递包装造成的损失约有多少元?

(3)在被调查的同学中,C类同学有3名来自初三(1)班,其中2名男生,D 类同学中有4名来自初三(1)班,其中3名男生。现要从C类与D类的初三(1)班同学中分别选择一名同学参加“快递垃圾循环利用和分类回收”交流会,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的两名同学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

22.如图,重庆某广场新建与建筑物AB 垂直的空中玻璃走廊PD 与AB 相连,AB 与地面l 垂直。在P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的仰角为37°,测得建筑物C 处的仰角为26.6°(不计测量人员的身高),CD 为25米。图中的点A 、B 、C 、D 、P 及直线l 均在同一平面内。

(1)求A 、C 两点的高度差(结果精确到1米);

(2)为方便游客,广场从地面l 上的Q 点新建扶梯PQ ,PQ 所在斜面的坡度

i =P 到地面l 的距离PE 为10米。一广告牌

MN 位于EB 的中点M 处,市政规划要求在点Q 右侧需留出11米的行车道,请判断是否需要挪走广告牌MN ,并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sin 26.60.45≈,tan 26.60.5≈,

sin 370.6≈,tan 370.75≈ 1.414≈)

2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学校决定购进相同数量的名著《平凡的世界》(简称A)和《恰同学少年》(简称B),其中A的标价比B的标价多25元。为此,学校划拨了1800元用于购买A,划拨了800元用于购买B

(1)求A、B的标价各多少元?

(2)阳光书店为支持学校的读书活动,决定将A、B两本名著的标价都降低m%后卖给学校,这样,A的数量不变,B还可多买2m本,且总购书款不变,求m 的值。

24.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解形如221025x y x y ?+=?-=?

②的二元二

次方程组,实质是将二元二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其解法如下:

解:由②得:25y x =- ③ 将③代入①得:22(25)10x x +-= 整理得:2430x x -+=,解得121,3x x ==

将121,3x x ==代入③得11253y =?-=-,22351y =?-=

∴原方程组的解为1113x y =??=-?,22

3

1x y =??=-?

(1)请你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22

234630x y y x x -=??-+-=?①

; (2)若关于,x y 的二元二次方程组22

21210x y ax y x +=??+++=?①

②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都必须写出必要的盐酸过程或推理步骤,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

...中对应的位置上。

25.如图1,ABC

?中,BE AC

⊥于点D,连接DE。

⊥于点E,AD BC

(1)若AB BC

BE=,求ABC

?的周长;

DE=,3

=,1

(2)如图2,若AB BC

∠的角平分线DF交BE于点F,求

=,AD BD

=,ADB

证:BF=;

(3)如图3,若AB BC

?,连

?沿着AC翻折得到AGC

=,将ADC

≠,AD BD

接DG、EG,请猜想线段AE、BE、D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6.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4,0),点B坐标为(0,4)

-,

C为y轴负半轴上一点,且OC AB

=,抛物线2

=++的图象经过A,C

y bx c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OAB

∠的大小不变,∠的顶点A沿AB平移,在平移过程中,保持OAB

顶点A记为A1,一边AB记为A1B1,A1与B重合是停止平移。A1B1与y轴交于点D. 当△A1OD是以A1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A1的坐标;

(3)在(2)问的条件下,直线A1B1与x轴交于点E,P为(1)中抛物线上一动点,直线PA1交x轴于点G,在直线EB1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

得△PDA1与△GEA1的面积之比为(1:1

+,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5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三)

数学试题部分答案

17、1 4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第一章证明(二)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6、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初三数学几何综合练习题

初三数学几何综合练习题 1.在△ABC中,∠C=90°,AC=BC,点D在射线BC上(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将A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连接BE. (1)如图1,点D在BC边上. ①依题意补全图1; ②作DF⊥BC交AB于点F,若AC=8,DF=3,求BE的长; (2)如图2,点D在BC边的延长线上,用等式表示线段AB、BD、BE之间的数量关系 (直接写出结论). 图1图2

B A C 2. 已知:Rt △A ′BC ′和 Rt △ABC 重合,∠A ′C ′B =∠ACB =90°,∠BA ′C ′=∠BAC =30°,现将Rt △A ′BC ′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60°≤α≤90°),设旋转过程中射线C ′C 和线段AA ′相交于点D ,连接BD . (1)当α=60°时,A ’B 过点C ,如图1所示,判断BD 和A ′A 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必证明; (2)当α=90°时,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必证明; (3)如图3,对旋转角α(60°<α<90°),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1,已知线段BC =2,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是点D ,点E 为射线CA 上一点,且ED =BD ,连接DE ,BE .

(1) 依题意补全图1,并证明:△BDE 为等边三角形; (2) 若∠ACB =45°,点C 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为点F ,连接FD 、FB .将△CD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α度(0°<α<360°)得到△''C DE ,点E 的对应点为E ′,点C 的对应点为点C ′. ①如图2,当α=30°时,连接'BC .证明:EF ='BC ; ②如图3,点M 为DC 中点,点P 为线段'' C E 上的任意一点,试探究:在此旋转过程中,线段PM 长度的取值范围? 4.(1)如图1 ,在四边形ABCD 中,AB=BC ,∠ABC =80°,∠A +∠C =180°,点M 是AD 边上一点,把射线BM 绕点B 顺时针旋转40°,与CD 边交于点N ,请你补全图形,求MN ,AM ,CN 的数量关系; 图1 图2 图3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外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学习方法: 引导—探索法. 学习过程: 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你能比较两个梯子哪个更陡吗?你有哪些办法? 2、生活问题数学化: ⑴如图: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⑵以下三组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Rt △AB 1C 1和Rt△AB 2C 2有什么关系? ⑵ 2 2 2111B AC C B AC C 和有什么关系? ⑶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B 3C 3)呢?

三、例题: 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例2、在△ABC中,∠C=90°,BC=12cm,AB=20cm,求tanA和tanB 的值. 四、随堂练习: 1、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2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55m,求山的坡度.(结果精确到0.001) 3、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10米,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 升高________米.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6和12.较长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θ,则 tanθ=______. 5、如图,Rt△ABC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的长为12 m,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比为1:1.5的斜坡AD,求D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五、课后练习: 1、在Rt△ABC中,∠C=90°,AB=3,BC=1,则tanA= _______. 2、在△ABC中,AB=10,AC=8,BC=6,则tanA=_______. 3、在△ABC中,AB=AC=3,BC=4,则tanC=______. 4、在Rt△ABC中,∠C是直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24,c= 25,求tanA、tanB的值.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 b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李艳娟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仍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此外,面临中考阶段对学生要有总体的掌握,使之考出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只剩两章,:圆与统计与概率。 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本章设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统计与概率这章有总体与样本、用样本估计这两节内容。统计是统计理论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部分估计全体。本章在介绍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后,先后以百分比、平均数和方差为例,介绍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 除了这两章,还要复习初中数学教材其他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AS 、ASA 、HL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2、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三、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三线合一”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5、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两直角边的积=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五、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与判定 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1所示,AO=BO=CO ) 3、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2所示,OD=OE=OF)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初三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初三数学期末测试题 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86分,B 卷满分34分;考试时间l20分钟。A 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8.0 (B )π (C ) 4 (D ) 7 2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3)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3,4,6 (B )7,24,25 (C )6,8,10 (D )9,12,15 4.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43=-y x 的解的是( ) (A )???-==11y x (B )???==12y x (C )? ??-=-=21y x (D )???-==14y x 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各为720°,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6.如果03)4(2 =-+-+y x y x ,那么y x -2的值为( ) (A )-3 (B )3 (C )-1 (D )1

c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的是( ) (A )k >0,b >0 (B )k >0, b <0 (C )k <0, b >0 (D )k <0, b <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B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C )有两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 边,如果b =2a ,那么 c a =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 (-2,3),如果将OM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O M ',那么点M '的坐标为 。 11.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90°,现有四个条件: ①AC ⊥BD ;②AC=BD ;③BC=CD ;④AD=BC 。如果添加这四个条件中 的一个条件,即可推出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写出所有可能结果的序号)。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x y 3=沿y 轴向下平移后 得到直线AB ,如果点N (m ,n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且3m -n =2,那 么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 三、(第13题每小题6分,第14题6分,共18分) 13.解下列各题: (1)解方程组??? ??-==-+13 6)1(2y x y x (2)化简:3 11548412712-+ +

2020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

2020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 第1课时 §1.1.1 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 2、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 3、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4、 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 难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 教学过程设计 ?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无论是边;还是角;它都有其它三角形所没有的性质。这一章;我们继续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 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 梯子的倾斜程度 在很多建筑物里;为了达到美观等目的;往往都有部分设计成倾斜的。这就涉及到倾斜角的问题。用倾斜角刻画倾斜程度是非常自然的。但在很多实现问题中;人们无法测得倾斜角;这时通常采用一个比值来刻画倾斜程度;这个比值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倾斜角的正切。 1) (重点讲解)如果梯子的长度不变;那么墙高与地面的比值越大;则梯子越陡; 2) 如果墙的高度不变;那么底边与梯子的长度的比值越小;则梯子越陡; 3) 如果底边的长度相同;那么墙的高与梯子的高的比值越大;则梯子越陡;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刻画梯子倾斜程度的几种方法;以便为后面引入正切、正弦、余弦的概念奠定基础。 2、 想一想(比值不变) ☆ 想一想 书本P 2 想一想 通过对前面的问题的讨论;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确定。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3、 正切函数 (1) 明确各边的名称 (2) 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tan (3) 明确要求:1)必须是直角三角形;2)是∠A 的对边与 ∠A 的邻边的比值。 ☆ 巩固练习 a 、 如图;在△ACB 中;∠C = 90°; 1) tanA = ;tanB = ; 2) 若AC = 4;BC = 3;则tanA = ;tanB = ; 3) 若AC = 8;AB = 10;则tanA = ;tanB = ; b 、 如图;在△ACB 中;tanA = 。(不是直角三角形) (4)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4、 讲解例题 A B C A B C ∠A 的对边 ∠A 的邻边 斜边 A B C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 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个内角为直角 菱形 一组邻边相等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上)数学知识点答案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把抛物线y=2x 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_____________ ,把抛物线y=-2x 2?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 抛物线 _________ . 2 ?抛物线y=3x 2-1的对称轴是 ______ ,顶点坐标为 ________ ,它是由抛物线 y=3x 2?向 _________ 平移 _____ 个单位得到的. 3 .把抛物线y=J 2x 2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_____________ ,把抛物线y=-J2x 2?向右平移3个单位, 得到抛物线 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抛物线y=j 3 ( x-1 ) 2的开口向 _____________ ,对称轴为 ,顶点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它是由抛物线 y=乔x 2向 _______ 平移 _______ 个单位得到的. 1 1 1 5 .把抛物线y=- 1 (X+1) 2向 __________ 平移 _______ 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 y=-」x 2. 3 2 3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抛物线y=4 (x-2 ) 2向 平移 个单位,就得到函数 y=4 (x+2) 2的图象. 1 2 1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y=- (x- 1) 2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函数y=-x 2- 1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3 &若抛物线y=a (x+m ) 2的对称轴为x=-3,且它与抛物线y=-2 x 2的形状相同,?开口方向相同,则点(a , 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抛物线y=a (x-3 ) 2过点(2, -5 ),则该函数y=a (x-3 ) 2当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有最 __ 值 _______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二次函数y=ax 2+b ,当x 取X 1, X 2 (X 1^x)时,函数值相等,则x 取x 什X 2时,函数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11. 一台机器原价50万元.如果每年的折旧率是 x ,两年后这台机器的价格为 y?万元,则y 与x 的函数 关系式为( ) A . y=50 (1-x ) 2 B . y=50 (1-x ) 2 C . y=50-x 2 D . y=50 (1+x ) 2 12.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13 .顶点为(-5 , 0)且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 1 1 A . y=- (x-5) 2 B . y=- x 2-5 C 3 3 .抛物线 y=- J 3X 2-1不与 x 轴相交; 2 .抛物线 尸孚2-1与 y= 3 (x-1 ) 2 2 形状相同,位置不同 .抛物线 .抛物线 1 y=-- 2 1 y= 2 (x- 1) 2 1 (x+ —) 2 2 的顶点坐标为 2 的对称轴是直线 1 , 0); 2 1 x=— 2 1 y=- =x 2的图象相同的抛物线是( ) 3 1 1 y=- (x+5) 2 D . y= (x+5) 2 3 3

北师大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仍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此外,面临中考阶段对学生要有总体的掌握,使之考出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只剩两章,:圆与统计与概率。 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本章设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统计与概率这章有总体与样本、用样本估计这两节内容。统计是统计理论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部分估计全体。本章在介绍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后,先后以百分比、平均数和方差为例,介绍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 除了这两章,还要复习初中数学教材其他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应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起看看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 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06学年初三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仙村中学)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无论x 取什么值,下列分式中总有意义的是 ( ) (A )22x x + (B )35+x (C )1 32+x x (D )11-+x x 2.下列变形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33++=y x y x (B )my mx y x = (C )xy x y x 2= (D )2y xy y x = 3.方程22=x 的根是 ( ) (A )x = 2 (B )x =-2 ; (C )x 1=2,x 2=-2; (D )2,221-==x x 4.若b <0,那么关于x 的方程b x 2-2x +1 = 0的根的情况 (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5.一元二次方程x 2-6x +1 = 0配方后变形正确的是 ( ) (A )8)3(2=-x (B )35)3(2=+x (C )35)3(2=-x (D )8)3(2=+x 6.如图,CA 为⊙O 的切线,切点为A ,点B 在⊙O 上,如果∠CAB = 55°, 那么∠AOB 为 ( ) (A )55 (B )90° (C )110° (D )120° B C A

7.如上图,AB 是⊙O 的直径,弦C D ⊥AB ,垂足为E ,若AB = 10,CD = 8, 那么AE 的长为 ( ) (A )2 (B )3 (C )4 (D )5 8.如图,△ABC 中,AB = AC ,BE = CF ,AD ⊥BC , A 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B E D F C 9.下列调查方式中,你认为合适的是( ) (A )为了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普查的方式; (B )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采用普查方式; (C )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D )对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10.有两组扑克牌,每组三张牌,它们的牌面数字分别都是1、2、3,那么从 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奇数的概率是 ( ) (A )95 (B )94 (C )92 (D )3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D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00168 = ;

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2014年(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 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九年级数学综合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补习试题 (天柱县爱心启航社 何臣明) 【例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是方程0862=+-x x 的解,则这个三个形的周长是( ) A .11 B.13 C. 11或13 D. 12或14 【练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21102=+-x x 的两个解分别是等腰△ABC 的腰长和底边长, 则△ABC 的周长是( ) A 、13 B 、17 C 、13或17 D 、无法确定 【练2】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 ,13,若x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 2.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其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练3】分解因式:①=-+302a a ②=--12522x x 【例2】如图所示,在△ABC 中,AB=3,AC=4,BC=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 E ⊥AB 于E ,PF ⊥AC 于F ,则EF 的最小值为( )A 、2 B 、2.2 C 、2.4 D 、2.5 【练4】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 、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 3:4:5 D 、三内角之比为 3:4:5 【练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是_________. 【练6】矩形的一组邻边长分别为3cm 和4cm ,则它的对角线长______cm 。 【练习】菱形的周长是20,一条对角线长是6,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 【例3】如图所示,把矩形ABCD 沿EF 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 边B 1处,若AE =2,DE =6,∠EFB=60°,则矩形ABCD 的面积是( )A 、316 B 、24 C 、312 D 、12 A B C E F P A B C D E B1 F A1 (第3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 锐角三角函数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3 三角函数的计算 4 解直角三角形 5 三角函数的应用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一. 正切: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 ,记作tanA ,即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 tan ;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 不表示“tan ”乘以“A ”; 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 ∠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二. 正弦.. :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 斜边 的对边 A A ∠= sin ; ※三. 余弦: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 斜边 的邻边 A A ∠= cos ;

※余切: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 的对边 的邻边 A A A ∠∠= cot ; ※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 0o 30 o 45 o 60 o 90 o sin α 0 2 1 2 2 2 3 1 cos α 1 23 2 2 2 1 0 tan α 0 3 3 1 3 — cot α — 3 1 3 3 0 (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若∠A 为锐角,则 ①)90cos(sin A A ∠-?=; )90sin(cos A A ∠-?= ②)90cot(tan A A ∠-?=; )90tan(cot A A ∠-?= ※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 ※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俯角..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 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0≤sin α≤1,0≤cos α≤1。 ※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倒数关系:tg α·ctg α=1。

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慧学云教育 九年级数学试题(图形与证明二) 一.选择题 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A 平行四边形B 菱形C 矩形D 正方形 2、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风光秀丽,花木葱茏.某广场上一个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种颜色的花.如果有AB EF DC ∥∥, BC GH AD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花、绿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B .绿花、黄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C .红花、蓝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D .蓝花、紫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3.如图,直线1l ∥2l ,若155,265∠=?∠=?,则3∠ A 50? B 55? C 60? D 65?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顶角为() A .50° B .100° C .80° D .65° 5、如图1,□ABCD 的周长是28㎝,△ABC 的周长是A .14㎝B .12㎝C .10㎝D .8㎝ 12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周长为() A .20B .30C .40D .10 8、如图2,在菱形ABCD 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 .AC ⊥BD C .△ABD 是等边三角形 D .∠CAB =∠CAD 9、如图3,在ABC △中,点E D F ,,分别在边AB ,BC ,CA 上,且DE CA ∥,DF BA ∥. 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 的是() A.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90BAC ∠=o ,那么四边形AEDF 是矩形 C.如果AD 平分B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菱形 D.如果AD BC ⊥且AB 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在AB 边上,四边形EFGB 也为正方形,设△AFC 的面积为S ,则() A .S=2 B .S=4 C .S=2.4 D .S 与B E 长度有关 二.填空题 1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4cm,BC =16cm,则此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cm. 1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0,较短的边长为12cm,则对角线长为cm. A F C D B E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