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 测评

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 测评

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 测评
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 测评

第六章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慧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C)

A.地球和小车

B.地面和小车

C.小慧和小车

D.小车和小慧

2.在一节手工课上,欣欣和同学们把橡皮泥捏成了许多小动物的形状,有小狗、小猫还有小老鼠等等,下列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同学们捏橡皮泥时相同的是(A)

A.坐沙发时,沙发向下凹陷

B.晓楠推开房间的门

C.守门员扑住飞向球门的球

D.用球拍改变球的运动方向

3.成语“以卵击石”比喻势力比较弱的一方去和势力比自己强得多的一方硬拼,注定要失败,是自讨苦吃,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该成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卵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卵和石之间产生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

C.卵受到的作用力先于石头受到的作用力

D.卵之所以碎,是因为它的硬度比石头的硬度小

4.篮球运动中有一种进球方式叫打板进球,篮球打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A)

A.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

B.改变篮球的运动快慢

C.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

D.改变篮球受到的重力大小

5.导学号03034024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运动员便可以向前行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手和脚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

C.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D.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

6.我们提起一张课桌需要的力与以下哪个数据比较接近(C)

N N N 000 N

7.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其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C)

A.老虎舌头表面有很多的肉刺

B.蛇体表的粗糙鳞片

C.泥鳅表面的黏液

D.人手指上的螺纹

8.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C)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让两球于离地等高处坠下,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9.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

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10.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C)

A.我们将无法走路,脚与地面间要打滑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来

C.传送带将可以更快速地传递货物

D.沿铁轨方向的微风能吹动火车

11.导学号03034025如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未超出量程),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D)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两弹簧测力计彼此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1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

B.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也受重力作用

C.在阿根廷,重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

D.水中的游鱼也受重力作用

13.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宇航员在该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D)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

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量结果和地球上一样

14.

如图所示,我们用双桨在水中划船时,为了使船头向右转,应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划水(D)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15.(2017·江苏宿迁中考)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A)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16

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C)

17.(2016·湖南益阳中考)使用下列简单机械费力的是(C)

18.(2016·天津中考)

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杠杆上的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 N/kg)(D)

N N N N

19.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

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0.(2016·山东滨州中考)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 g,A、B、C、D、E、F为挂钩,已知

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A)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

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

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1.成语“风吹草动”中的施力物体是风;受力物体是草。?

22.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均选填“静”“滑动”或“滚动”)?

23.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交警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找出那辆车。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是同时产生的。?

24.

小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他提着用细线吊着的物体从A处走到B处,再从B处走到C 处,如图所示。该现象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当小李松手之后,重物就会落下,这又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5.导学号03034027(2016·江苏镇江中考)

如图,轻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用细线将15 N的重物挂在A处,小林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住轻杆,OB和BA长度之比为3∶5,下列问题中,轻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

(1)此杠杆类型与钓鱼竿(选填“钓鱼竿”或“羊角锤”)相同;?

(2)拉力大小为40 N;?

(3)若仅增加物重,则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8∶3;?

(4)若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则拉力将变大。?

26.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 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

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 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16 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m,则物体移动距离为 m。?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7.(2015·湖南张家界中考)如图所示,在某些喷泉景观中,石球能在喷泉上方滚动,请在简图中画出石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28.(2016·四川广安中考)如图所示,想要在B点施加最小的动力撬起铁路上报废的道钉,请画出该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l。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29.导学号03034028小明弯曲手中的钢锯片,感觉到弹力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同时他猜想,弹力大小可能还跟钢锯片的长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钢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侧移量x表示,钢锯片的弹力用F表示,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1)由第1、2、4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形变量x一定时,弹力F随长度l的增大而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

(2)由第3~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长度l一定时,弹力F跟形变量x成正比;?

(3)请用表中钢锯片长度l为25 cm时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弹力F跟形变量x关系的图像;

答案如图所示:

(4)分析图像,进一步归纳得出:x≤5cm时,弹力F与x成正比;x>5cm时,弹力F与x不成正比。?

30.(2017·吉林中考)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N;此时,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0 N。如果将长木板表面铺上毛巾,重复上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将变大。?

31.导学号03034029(2016·辽宁丹东中考)下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如果杠杆的右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3个相同的钩码。?

(3)在(2)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将A、B两处钩码同时减去1个,那么杠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4)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拉动改为逐渐倾斜时,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32题6分,33题7分,共13分)

32.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20 N,该测力计下端最多挂几个300 g的钩码?(g取10 N/kg)

33.已知作用在某杠杆上的动力是2 N,阻力是5 N,阻力臂长10 cm,为使杠杆平衡动力臂长多少 cm?若将阻力增大 N仍使杠杆平衡,不改变力臂长短,动力应增大多少?

cm1N

?

?

?

?

?

?

?

?

?

?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