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摘要:中学生厌学心理主要是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要消除中学生厌学心理就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培养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讲究方法,让学生自觉克服厌学心理。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教育对策

从心理学角度讲, 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 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学习过程是“有机体为了生存与适应,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经验积累而引起的行为倾向变化的过程”,[1]是一个不断的在心理上调整自我以引起行为倾向变化的过程。而厌学(有时也叫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导需求发生转移。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对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持冷漠和放纵的态度,且通过不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近年来,中学生厌学人数迅速增加,很多学生无所追求,浮躁不安,生活消极而颓废。主要表现为:迟到、旷课,上课讲话、听音乐或闷头睡觉,课下泡网吧、打牌,作业不认真、相互抄袭,厌学现象比较严重。那么,学生厌学心理成因是什么?我们又该采取那些对策呢?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1、外在原因

(1)学生心理压力太重

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学生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特别是家长教子心切,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又毫无心理学知识。所以,总是无休止地埋怨、挑剔,使孩子产生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使家长满意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心理产生太大压力,必然造成厌学心理。学生厌学达到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不听讲、破坏课堂纪律、和老师顶撞,有的甚至还会出现逃学、弃学和离家出走的情况。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

有些家长在平时从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孩子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3)教师原因

常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也有厌其师而倦其道。教育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有些则是过分的看中分数,使学生感到厌烦。

(4)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

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教育法》的规定,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知道,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至少要九年的持续学习呢?

(5)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

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运转着,很少发生变化,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厌学心理。

2、内在原因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会太高。

(2)人际交往问题

青少年更渴望寻求同龄人的接纳、陪伴和友谊,倾向于从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则学生会觉得孤单无助,自尊心受到打击,就开始讨厌学习。他不是真的讨厌学习,只是不喜欢学校环境。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3)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难时就产生逃避的想法。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造成精神苦闷,觉得难以学习下去,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极重要。

二、消除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对策

第一,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没有动机或者负动机是不可能

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要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则起决定作用。

第二,成功强化。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1、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改变家长观念,让家长给学生恰当的成长期待;建立支持型的同伴关系;教师或家长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成就感和价值感,逐渐将自尊恢复到常态水平。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都适当降低了要求,减少了教学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充裕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生活。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第三,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他们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表现的往往是以苦为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法,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变化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第四,情感补偿。情感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

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良好的境界,其实“诲人得法” ,方能“学而不厌” ,才是学习生活的逻辑。

总而言之,学生的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则更应该正视这一现象,做到一视同仁,不另类对待,不打击,多关心,不责难,多耐心,不以已有的成见圈定学生的类别,让他们始终置身于集体当中,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切实感受到集体的阳光,陶冶于知识的海洋,那么,厌学对于他们而言,也只不过是促其成长的成熟剂。

参考文献:

1、施良方. 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

2、袁东华.大学生厌学根源初探[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3、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日升,咨询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心理学论文

恩平市体育学校

冯惠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