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银川市第十八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宁夏银川市第十八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宁夏银川市第十八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宁夏银川市第十八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九年级语文一模测试卷

一、积累(36分) 1.默写。 (16分)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诗经》) ②学而时习之, 。 (《论语》) ③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④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⑥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⑦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⑨当朋友因挫折而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常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懈。 ⑩《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在乱世中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⑾杜牧在《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统治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表现军营生活和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他的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而生在苦难中的他依然不减忧学 号

姓 名 班 级 学 校

线

县 区 座位号

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令后世更为敬重。在漂泊一生的生活里,他看透了官吏腐败,也深尝了民间百姓疾苦,写下了1400多首诗,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创造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被称为“诗史”。“他”就是,其诗的艺术风格以“”为主。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

一()莫展食不()腹草()人命如火如()4.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 好男儿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下联: 俏巾帼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烛夜读

5.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①守公德②严私德③明大德

6.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15个字)(2分)

人民网北京11月24日电(汤诗瑶)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创建于1997年,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该项目每两年评审一次,我国上一次申

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20年入选。截止到2020年,中国已有十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7.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张留言条。(3分)

李红今天下午去王军家,想向他借《中华汉语辞典》一用,但是王军不在家,李红决定给王军留一张留言条,晚上八点再过来找他借,请你代李红写一张留言条。8.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4分)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1分)

答: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3分)

答:

二、阅读(40分)

(一)(16分)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门人弟子填.其室()(2)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3)学而不思则罔.()(4)初极狭,才通.人()

10. 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6分)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陛下亦宜自谋以自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 从炼字角度赏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字的表达效果。(2分)

1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运用了什么手法?作者借此想表达什么内涵?(2分)

13. 说说《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空游”的表达效果。(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0分)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朱永新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⑧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⑨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⑩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4. 文题中所说的“心力量”指的是什么? (2分)

答:

15. 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并为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 (2分)

答:

16. 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2分)

答:

17. 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分)

答:

18. 请谈谈你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2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9——25题(14分)

母爱浓浓柿子香

李忠元

①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②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

③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摘下一个,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

④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

⑤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家里的柿子树不算高,长势好的也就两人高,六棵树站成一排,好像一堵墙,成为小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⑥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

⑦童年时期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⑧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

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⑨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几个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⑩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母亲还将柿子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而今,立于自家的园中,望着母亲采摘柿子忙碌的背影,翻起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童年的一切是那么温馨难忘。

?我感恩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柿子的未了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13日,有改动)

19. 文章以“母爱浓浓柿子香”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0.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2分)

答:

21.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

....地读报纸了。

答:

22. 为什么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2分)答:

23. 简要分析文章第⑩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柿子的?(2分)

答:

24. 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顺序?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5. 联系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2分)

答:

三.作文(40分)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感谢我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感谢我们的学习环境、我们生活的社会;感谢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谢我们的梦想、勇气……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题目:感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