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1、引言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城乡空间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演变的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但由于“Urbanization”一词中“Urban”包含有城市(City) 和镇(Town)[1] ,加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镇的规模一般都很大,不少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同时,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City)集中,而且还要向大量的城镇(City and Town)转移和聚集。所以,用“城市化”或者“城镇化”都不太准确,不能概括我国的城市和镇的“转移、集中与聚集”的整个过程,而如果选用“城镇化”一词则更能比较妥当的反映我国的实际状况。[2]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以家庭、作坊经济为主体的分散式城乡空间格局迅速瓦解,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导致了城镇的繁荣和乡村的衰败。随之关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以及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引起的后果等等的论述也出现在一些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也充分论述了城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城镇化目标。20世纪初,欧美大部分国家已初步实现了城镇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开始不断暴露,这不仅提出了对城镇化研究的理论需求,而且也为深入的城镇化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对城镇化的研究由传统的形态偏好开始转向功能空间研究。国外学者对城镇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等四大类型[3]。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与思想融入到城镇化的研究之中。美国规划大师赖特(H.Wright)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融合的区域城市。欧盟从1993年起开始了“欧洲空间展望”跨国空间规划工作,以实现区域与城市空间的集约发展。加拿大与美国也采取“生长控制”之类的措施,来调控区域城镇空间的演化。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驱动,也是我国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通过对城镇化发展理论的梳理,了解城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

2、城镇化发展演进理论

2.1区位理论

城镇化是城镇快速发展的结果,而城镇发展则与城镇所处空间区位有着密切联系。国外从区位理论角度研究城镇发展由来已久,主要以古典区位论和地域生产综合论为代表。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效益是促进经济要素集聚的决定因素,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促进了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4]

⑴古典区位理论[5]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由德国农业地理学家杜能(J.H.Thunen)奠基,经过阿尔弗莱德·韦伯(A.Weber)较为系统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廖什(A·Loseh)等进一步发展,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①农业区位论:

杜能根据以城市为中心的消费市场的远近,构建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同心环状农业圈图式(图1),形成了精细城郊农业区、林业区、集约的种植区、栅栏农业区、粗放的三年轮作区、牧业与粗放种植的序列布局。他的理论在实质上论述了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图1 杜能的农业同心圆经营圈

②工业区位论:

阿尔弗莱德·韦伯(A.Weber)是最早对有关城市工业区位的讨论进行系统整理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也成为现代城市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石。该理论的特点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着眼于成本最小、运费最省。进一步提出运费是重量与运距的函数,理想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低的地方。

图2 韦伯的工业区位模型

资料来源:张沛等.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③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它从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分析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探讨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论证了城市居民点及其地域体系,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提出了城镇体系发展的六边形模型。

④市场区位论:

廖什(A.Losch)在1940年发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把生产区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提出了市场区及市场网的理论模型,实质仍是工业区位论。其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特别重视市场区对工业布局的关系,即正确地选择区位是谋求最大市场和市场区,并获得最大利润,开辟了从消费地研究工业布局理论的新途径。

区位理论虽然不是专门谈城镇集聚的,但是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与城镇集聚过程并无本质差别。埃地温·米尔斯和布鲁斯·汗密尔顿的城市形成模型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图3)。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经济的作用成为促进要素集聚于特定区位的经济力量。[6]

图3 城市形成的米尔斯——汉密尔顿模型资料来源: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⑶地域生产综合论

该理论最早是由原苏联经济地理学家科洛索夫斯基在总结20世纪30年代原苏联经济区划和区域开发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按照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运输条件和地理位置,恰当地选择企业而实现一个工业点或整个区的企业经济组合。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①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 1989 年第 1 版,第 163~165 页。)

①综合体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主要根据企业的经济联系,实行生产联合,组成统一体,而不是企业、部门简单的空间集合。

②综合体的形成是要充分利用对该地域有利的条件,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③综合体是按国家生产布局计划建设起来的地域组织形式。

④综合体有不同等级规模。

⑤综合体是一个以专业化部门为核心的区域。

由此可见,按地域生产综合体原理规划建设的城镇,具有职能分工和等级规模差别,并构成空间分布上的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区域的、乃至全国的城镇体系。

以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为代表进一步发展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提出了区域发展总体空间平衡理论。着重研究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强调近代工业在城市区域基本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聚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出要考虑城市区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注意对个人和政府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决策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和阶层的作用;还探讨了区域发展中公共服务部门的活动和福利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等,使区域与城市关系的研究走上多层次、多元化、定量和动态综合分析的轨道①。(①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第 100 页。)2.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城镇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由“乡”到“城”的转化过程,国外由“乡”到“城”的结构转化理论有城乡二元论、就业结构转换论、城乡结构迁移论、劳动力迁移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从城乡人口迁移的角度来阐述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城乡二元论:

城乡二元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刘易斯(W.A.Lew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把劳动力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看作城镇化的基础和动力,由于乡村与城镇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并转化为城镇居民,推动了人口的城镇化进程。该理论在实质上探索了广大发展中国家

的城乡结构转型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⑵就业结构转换论:

(2)钱纳里、赛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

钱纳里和赛尔昆是在配第-克拉克的一、二、三次产业转换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就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产值结构转换与产业就业结构转换之间关系上的异同。认为在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农业产值与劳动力就业向工业转换基本上是同步的。但发展中国家,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转换。

这是因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作为后起的国家,可以模仿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工业技术,大幅度提升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使得工业部门创造产值的能力大大高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工业品价格偏高,农产品价格偏低。由此可见,就业结构变动指标比产值结构变动指标更能真实地反映产出结构的实际变动状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历史条件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现代大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大下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被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而是首先吸收到劳动密集性、技术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只有当工业化不断深化,社会分工细化,新产业不断产生尤其是服务业不断发展时,城乡二元结构将逐渐消失。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推动产业就业结构转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城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从培育区域增长极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城镇化发展规律,包括增长极论、循环累积论、“核心-边缘”论和非平衡发展论;协调发展理论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论述城镇化发展规律,包括田园城市论、卫星城市论和有机疏散论(表1)。

表 1 城镇化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1673 页。

[2] 张沛.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3

[3] 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4):1

[4] 张沛.区域规划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 赵国锋,段禄峰.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1(31):

[6]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2):18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文献综述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文献综述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思想是在批判吸收前人的的城乡思想、深刻剖析西 欧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弊端的基础上形成。当前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马恩城乡关系探究,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 了我国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思想的研究,列举了相关的文献综述,以便 更好的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马恩城乡思想;城乡融合;统筹城乡 我国对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80年代之后呈 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成果以论文为主,没有专门研 究这方面的的著作。通过相关文献的仔细查找,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 这方面的研究,有52篇期刊论文,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有38篇,博士论文比较少。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1945年-1978年主要侧重于对城镇化特点、动力进行量化实 证分析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有:周一星《城市地理》、费孝通 《论小城镇建设》等。周一星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为基础,创造性的提出“中国式”的都市连绵区,为中国城市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 第二阶段1978-2002年之前对我国城镇化的研究呈现出了繁荣的态势,这个 阶段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地理学和生态学这些学派,其中经济地 理学派以姚士谋、崔功豪和王振亮等为代表,侧重于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剖析 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方面的背景、宏观调控政策等。郑弘毅在《农村城市化研究》 一书中,提出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生态环境学派以周复多等为代表,坚持利用 生态学原理和山水城市理念,着重强调城镇化必须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主要侧重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研究,包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城镇化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但是各个学者 研究的重点和特点不同。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对城镇化发展进行 相关结果评价;有的概括了我国己经初步形成的几种城镇化的模式;其中周毅在《当代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张同升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存状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行对策进行了深刻的 分析和研究。 近五年内我们国家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好的理 论成果,主要是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的思想,从而整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丰富内容,并揭示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了对我国城乡发展 的重要理论和现实启示。主要理论成果如下: 第一方面是关于城乡基本概念界定、理论来源、现实条件的研究。 首先是有关城乡的相关概念的界定。李怀在《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观》 (甘肃社会科学)指出恩格斯这样定义城市:“只要它(乡村)用壕沟和墙壁防守起来,乡村制度也就变成了城市制度”。郭彩琴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所给出的定义:即城乡融合是: 城市和乡村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吸收对方的生活方式,城乡呈现一种步调一致的 发展状况,整个社会共同配合,统筹发展的结果。

城镇化文献综述

城镇化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对扩大内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存重大意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速,我国“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进一步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健全城镇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2% 上升到2010 年11 月的50.2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51%) 。虽然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还有一些的差距,但按照前30 多年约1%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超过这些高收入国家指日可待。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众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大幅提升。[1] 虽然城镇化有其必然性,但也呈现出多方面的问题。温立(2005)[2]认为尽管我国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像世界上其他国家城镇化进程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第一,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10 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20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小城镇规模偏小,形成不了规模,并阻碍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第三,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上的极度不均衡影响了中西部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第四,布局不尽合理,造成小城镇的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发展各自为政,遍地开花。 陈洪毅(2006)[3]认为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特别是“三农”问题,都直接、间接地与城镇化有关,因此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近期出版的主要书籍综述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著 该书根据省域、市域、重点地区、县域、村镇等五个层面,精心选取了来自全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25个案例,凝聚了众多“三农”领域、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实际工作者的才智与心血,展示了当前城乡统筹规划探索的多元化局面。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问题,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有机的社会整体,把城镇的繁荣发展与农村的转型发展作为互相关联的发展进程,实现城镇与农村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同时,该书还总结了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比较全面地、正面地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法理、基本技术和规划方法,对基层的大量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规划方法的升华,坚持保护农民利益、集约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为农村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科学指引。 《中国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和总体思路,展望了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李强著

新型城镇化概述

简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全国主要城镇化模式 成都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天津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

城镇化文献综述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与产业转移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现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好城镇化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产业转移;经济增长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课题。可见城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 城镇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城镇化的基本学科,以城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重点,国外学者从区位理论方面开展;对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众多。国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就是城镇化过程,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对于我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基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以城镇化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确定了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城镇化(费孝通,1986;辜胜阻,李正友,1998)。这些文献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方面。对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进行梳理。自上而的下模式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一般是从国家投资、政策、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带动以及大中型城市扩张等方面(薛凤旋,杨春,1995;刘红星,1987;齐康,夏宗玕,1985;张庭伟,1983);自下而上模式从农村富余的农副产品交换、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发展(刘传江,1999;费孝通,1984);

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

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 王贺资源与环境系地理科学专业 1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2 主题 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 3 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201301360011 陆媛媛 摘要: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文献综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一、研究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研究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文献综述 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并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赵锋(2010)确立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两个测评维度,再将其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陈俊峰(2012)对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安徽17地市城乡一体化指数,提出了要推动产业的互动融合。汪容容(2013)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

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与产业转移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现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好城镇化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课题。可见城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 城镇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城镇化的基本学科,以城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重点,国外学者从区位理论方面开展;对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众多。国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就是城镇化过程,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对于我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基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以城镇化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确定了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城镇化(费孝通,1986;辜胜阻,李正友,1998)。这些文献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方面。对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进行梳理。自上而的下模式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一般是从国家投资、政策、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带动以及大中型城市扩张等方面(薛凤旋,杨春,1995;刘红星,1987;齐康,夏宗玕,1985;张庭伟,1983);自下而上模式从农村富余的农副产品交换、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发展(刘传江,1999;费孝通,1984);李强等(2012)从动力机制和空间模式两个视角理解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特征,将我国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归纳为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文献综述

城镇化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文献综述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城镇化衍变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更为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也促使了学者加大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力争在维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前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 关键字: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内需的巨大潜力、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转变过程,意味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多。城镇化水平高低由一个重要指标即城镇化率来衡量,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1],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城镇化及相伴而行的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我国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1.38亩,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提出要严格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表明,建设用地供给已陷入“瓶颈”制约,土地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因此,我国必须要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农业地租问题的阐述中,其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并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将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工I和级差地租II,土地肥沃程度和区位优劣的不同产生了级差地租II,而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差别形成了级差地租II,同时,他明确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3]。针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虽涉及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但尚缺少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直接表述,如20世纪美国著名土地经济学家理查德·T·伊利曾指出:“地价昂贵的第一个后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文献综述

——环境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环境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这这现象的产生以及流动人口的动向 、流量等与社会竞技水平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其中首要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迁移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机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合理迁移,保证城镇的良好秩序,实现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无论是从不断破解我国长期村庄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还是就其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迁移生态系统 城镇化是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口的过程;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业转化为非农业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人口动向城镇的转移、集中、强化和分异等实体变化过程,还包括了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递级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由于城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人口学、生态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都已将城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走城镇化的道路使人口集中居住,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大自然修养生息、稳定人口、保护土地。 1.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与人口迁移 城镇化的数量指标是与它所希望反应的质量内涵是相对应的,即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同时反映了它的质量水平,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而人口的大量流动据直接影响到了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事实上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分省统计,就存在着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吻合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城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经验研究,而无法形成一种构建体系。 人口统计口径的差异会出现许多误会,使城镇化测度难以确信。例如, 重庆市管辖附近12个县后,总人口一下增加到1300余万,于是,宣布重庆 是只能够过人口最多的城市。所谓“农转非”家庭,即由于国家重点工程或城市建设占地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原来从事农业的农民转为非农业的城市居民。这些人原以农业为主,转入城市后因自身文化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就业或是只能从事收入较少的工作。。 2.城镇市场的引力与人口迁移 市场引力是城镇规模扩展,城镇经济繁荣,城镇功能增强,城镇中心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基本动力之一。 1989年学术界注重以国外较成熟的人口流动模型和理论对国内情况进 行分析的比较研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关于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完的一个重要课题。 郭熙保(1989)对发展经济学中四个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作了简要的论述,并且对它们各自的特点、意义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刘伟、平新乔(1989)从理论和政策选择上考察了我国流动人口。文 章从费希尔一克拉克假设讨论中国流动人口产生的必然性,提出解决我国流民 问题的若干政策选择:(1)再造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疏导流民;(2)完善 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与市场发育过程相一致,与现代商品经济对传统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改造、框正过程相一致,同时, 依靠市场力量来保证劳动力转移与结构性流动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3) 在城市规划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发展新的城市群未必没有前途,甚至形成新的 以千万人口计的大城市;(4)缩小农村居民收入与其对城市收入预期值间的 差距,从长期来说应积极地提高农村的收入及福利水平,在非常时期,则可以采取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