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模型(讲义及答案)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模型(讲义及答案)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模型(讲义及答案)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模型(讲义及答案)

.

D D

E

O C

B

O

相似模型(一)(讲义)

课前预习

1. 请证明以下结论:

①如图 1,在△ABC 中,DE ∥BC ,求证:△ADE ∽△ABC . ②如图 2,在△ABC 中,∠B =∠AED ,求证:△AED ∽△ABC . ③如图 3,在△ABC 中,∠B =∠ACD ,求证:△ACD ∽△ABC . ④如图 4,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O ,连接 AC ,BD ,且 AC ∥BD ,求证:△AOC ∽△BOD .

⑤如图 5,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O ,连接 AC ,BD ,∠B = ∠C ,求证:△AOC ∽△DOB .

⑥如图 6,在 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 D , 求证:△ADB ∽△CDA ,△ADB ∽△CAB .

A A

B

C C

图 1

图 2

图 3

D B

A

A

D

图 4

图 5

图 6

.

D

D

G

知识点睛

1. 六种相似基本模型:

A A

E

DE ∥BC ∠B =∠AED

∠B =∠ACD A 型 C

A

B O A D

AC ∥BD

∠B =∠C

AD 是 Rt △ABC 斜边上的高

X 型 母子型

2. 相似、角相等、比例线段间的关系:

角相等

性质

角相等

比例线段

列方程(或表达边) 比的传递转移

相似往往与 等信息组合搭配起来使用.多个相似之间一般会通过 来转移条件.一般碰到不熟悉的线段间关系时,常需要还原成 来观察和分析. 3. 影子上墙:

、 、 是影子上墙时的三种常见处理方式,它们的实质是构造三角形相似.

D

A

G

F

B

C

D

D

D H

H

G

G

E F H E F △DEH ∽△ABC △DHG ∽△ABC △HEF ∽△ABC

E D F

D

E

G

精讲精练

1. 如图,在△ABC 中,EF ∥DC ,∠AFE =∠B ,AE =6,ED =3,

AF =8,则 AC =

A

, CD = . BC

B

C

1 题图 第

2 题图 2. 如图,AB ∥CD ,线段 BC ,AD 相交于点 F ,点 E 是线段 AF

上一点且满足∠BEF =∠C ,其中 AF =6,DF =3,CF =2,则AE = .

3. 如图,在 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 D ,BD =2,

AD =8,则 CD = ,AC = ,BC = .

A

C

B

C D

F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4.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和

AFG 摆放在一起,A 为公共顶点,∠BAC =∠AGF =90°,它们的斜边长为 2,若△ABC 固定不动,△AFG 绕点 A 旋转,AF , AG 与边 BC 的交点分别为 D ,E (点 D 不与点 B 重合,点 E 不与点 C 重合).

①请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

②若 BD = 1

,则 CE = .

2

4 5 5

5. 如图,M 为线段 AB 上一点,AE 与 BD 交于点 C ,∠DME =

∠A =∠B =α,且 DM 交 AE 于点 F ,ME 交 BD 于点 G . (1)写出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

(2)连接 FG ,当 AM =MB 时,求证:△MFG ∽△BMG .

6.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E 为

AD 的中点,连接 BE 交 AC 于点 F ,连接 FD .若∠BFA =90°, 给出以下三对三角形:①△BEA

与△ACD ;②△FED 与△DEB ;

③△CFD 与△ABO .其中相似的有 (填写序号).

A E D

F

O

B

C

7. 如图,在△ABC 中,∠ACB =90°,CE ⊥AB 于点 E ,D 在 AB

的延长线上,且∠DCB =∠A ,BD :CD =1:2, AE

,则 △BCD 的面积是( ) A .

1 3

B .

5 3

C .

2 3

D . 2 5 3 C

A E

B D

E

A

N M

A

E

8.如图,在Rt△ABD 中,过点D 作CD⊥BD,垂足为D,连接

BC 交AD于点E,过点E 作EF⊥BD于点F,若AB=15,CD=10,则BF:FD= .

A

C D

B B E C

第8 题图第9 题图

9.如图,在□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连接AE,AC,分别

交BD 于M,N,则BM:DN= .

10. 如图,直线l1∥l2,若AF:FB=2:3,BC:CD=2:1,则

CE:AE= .

2

第10 题图第11 题图

11.如图,在□ABCD 中,E是BA 延长线上一点,CE 分别与AD,

BD 交于点G,F.则下列结论:①EG

=

AG

;②

EF

=

BF

GC GD

③FC

=

BF

;④CF 2 =GF ?EF .其中正确的是

GF FD

FC FD

12.如图所示,AB∥CD,AD,BC 交于点E,过E 作EF∥AB 交

BD 于点F.则下列结论:①△EFD∽△ABD;②EF

=

BF

③EF

+

EF

=

FD

+

BF

CD BD

= 1 ;④

1

+

1

=

1

.其中正确的AB CD BD BD

有.

AB CD EF

C

B F D

13.如图,在△ABC 中,CD⊥AB 于点D,正方形EFGH 的四个

顶点都在△ABC 的边上.求证:1

+

1

=

1

.AB CD EF

C

A H D G B

14.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

得一根长为1 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 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这部分影长为1.2 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 米,则树高为.

A

D

B C

第14 题图第15 题图

15.小阳发现电线杆AB 的影子落在土坡的坡面CD 和地面BC 上,

量得CD=8 米,BC=20 米,CD 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得

1 米杆的影长为

2 米,则电线杆的高度为()

A.9 米B.28 米

C.(7 + 3) 米D.(14 + 2 3) 米

E F

16.如图,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B 是CD 的中点,CD 是

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若铁塔底座宽CD=12 m,塔影长DE=18 m,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

1.6 m,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

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 m 和1 m,则塔高AB 为()

A.24 m B.22 m C.20 m D.18 m

A

C B D

E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证明略;

知识点睛

2.角相等、比例线段,比例的传递与整合,比例形式

3.推墙法、抬高地面法、砍树法

框内答案

框1:AC 2 =BC ?CD ;AD2 =CD ?DB .

精讲精练

1. 12,

3

4

2. 10 3

3. 4,4 5 ,2

4.①△ABE∽△DA E;△D AC∽△D EA;△ABE∽△DC A;△ABC

≌△GAF.

②2 .3

5.(1)△AMF∽△BGM;△AME∽△MFE;△BMD∽△MGD;

(2)证明略.

6. ①②③

7. A

8. 3:2

9. 2:3

10. 1:2

11. ①②③④

12. ①②③④

13. 证明略

14. 4.2 米

15.D

16.A

5

E

F

B

相似模型(一)(习题)

例题示范

例 1:如图,某一时刻,旗杆 AB 的影子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

分在建筑物的墙面上.小明测得旗杆 AB 在地面上的影长 BC 为 9.6 m ,在墙面上的影长 CD 为 2 m .同一时刻,小明又测得竖立于地面长 1 m 的标杆的影长为 1.2 m .请帮助小明求出旗杆的高度.

解:如图,过点 D 作 DE ∥BC 交 AB 于点 E ,则四边形 BCDE 为

矩形.

由题意,BC =9.6,CD =2, ∴BC =DE =9.6,CD =BE =2 由题意,

AE ED 1 1.2

∴AE =8

∴AB =AE +EB =8+2=10 ∴旗杆的高度为 10 m .

巩固练习

2. 如图,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高 CD ,BE 相交于点 H ,则图

中与△CEH 相似(除△CEH 自身外)的三角形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A

A

D D

E H

C

B

C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3. 如图,E 是□ABCD 的边 CD 上一点,连接 AC ,BE 交于点 F .

. 若DE:EC=1:2,则BF:EF= .

E

M N F

A F

G

D

4.如图,小明在A 时刻测得某树

B时A时

的影长为2 m,B 时刻又测得

该树的影长为8 m,若两次日

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

度为.

5.如图,在Rt△ABC 中,∠BAC=90°,AD⊥BC 于点D,若

BD:CD=3:2,则AC:AB=()

A.

3

2 B.

2

3

A

C.

6

2

D.

6

3

B C B

第4 题图第5 题图

6.如图,已知□ABCD,过点B 的直线依次与AC,AD 及CD 的

延长线相交于点E,F,G.若BE=5,EF=2,则FG 的长为.

7.如图,梯形ABCD 的中位线EF 分别交对角线BD,AC 于点

M,N,AD=1,BC=3,则EF= ,MN= .

A D

B C E B C

第6 题图第7 题图

8.如图,D 是AB 的中点,AF∥CE,若CG:GA=3:1,BC=8,

则AF= .

9.如图,P 是□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一直线过点P 分别

交BA,BC 的延长线于点Q,S,交AD,CD 于点R,T.

有下列结论:①△RQA∽△RTD;②PS ?PD =PR ?PB ;

③PQ

=

PB

;④PQ ?PR =PS ?PT .其中正确的是. PT PD

G

A

F

D

E

C

E G

A D

C

9.如图,在△ABC 中,D 为 AC 边的中点,AE ∥BC ,ED 交 AB 于点 G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 .若 BG :GA =3:1,BC =10, 则 AE = .

B

10.

11.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垂足为 D ,E 是

AC 上的点,若 AF ⊥BE ,垂足为 F .求证:∠BFD =∠C .

A

E

F

D

C

12.如图,一同学在某时刻测得 1 m 长的标杆竖直放置时影子长

为 1.6 m ,同一时刻测量旗杆的影子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栋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 11.2 m ,留在墙上的影子高为 1 m ,则旗杆的高度是 .

A

D

B

C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13.如图,小明想测量电线杆 AB 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

在土坡的坡面

CD 和地面 BC 上,量得 CD =4 m ,BC =10 m , CD 与地面成 30°角,且此时测得 1 m 杆的影子长为 2 m ,则电线杆的高度为 . 14.如图,在斜坡的顶部有一竖直铁塔 AB ,B 是 CD 的中点,且 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 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 CD =14 m ,塔影长 DE =36 m ,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 1.6 m ,小明站在点

E 处,影子也在斜坡面上,小华站在沿 DE 方向的坡脚下,影子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 4 m , 2 m ,那么塔高 AB= .

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

得一根长为 1 m 的竹竿的影长为 0.4 m ,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子长为 0.2 m ,一级台阶高为 0.3 m ,如图所示,若此时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 4.4 m ,则树高为 .

思考小结

4.相似基本模型除了图形本身往往有公共角、对顶角相等之外,

还需要满足一些其他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验证模型.

①平行线,往往配合对顶角相等(X 型)、有公共角(A 型)

②一组角对应相等,往往配合对顶角相等(X 型)、有公共角

(A 型)

③多直角结构,往往利用互余关系得到角相等后,配合有公

共角(母子型)

5.影子上墙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推墙法、砍树法、抬高地面

法,这三种方法的实质都是构造三角形相似,在构造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想办法构造出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 C

2. 3:2

10.4 m

11.D

5. 21 2

6. 2,1

7. 4

8. ①②③④

9.5

10.证明略

11.证明略

12.8 m

13. (7

14. 20 m

3) m

15. 11.8 m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一章 数与式 第一讲 实数 【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 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 实数 【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如: 2 π 是 数,不是 数, 7 22 是 数,不是 数。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 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 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b 互为相反数? 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 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a =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分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 ? ????正数正无理数零 负有理数负数 (a >0) (a <0) 0 (a=0)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精华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 实数 ★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1/a (a ≠±1);B.1/a 中,a ≠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0时,a ≠-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0 实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正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a │ 2 a a (a ≥0) (a 为一切实数) a(a≥0) -a(a<0) │a │=

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 │≥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 实数的运算 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5 1×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 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 已知:a 、b 、x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 │+│x-b │=b-a. 2.已知:a-b=-2且ab<0,(a ≠0,b ≠0),判断a 、b 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 x 2=x,2x =│x │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a x b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 分式样 有理式 无理式 代数式

中考数学专题讲义直角类

垂直(直角)类 联想融通:试试看,与垂直(直角)相关的知识与题型能想起多少? 与垂直(直角)相关的知识极多,如:三线合一、角平分线性质及其逆、三角的比中大数等于两小数之和的三角形形是Rt △、勾股定理、勾股数与特殊三角形(3:4:5,5:12:13,2:1:1,2:3:1,5:2:1,10:3:1等)、见特殊角与三角函数构造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面积及其中点四边形的特殊性、直角梯形可分割成矩形和直角三角形,正八边形可拼成一个直角、HL 判全等、等腰三角形两腰上高相等、垂直出相似、三角形的两高交出六对相似三角形、摄影定理及其逆、面积公式可建立方程、轴对称、绕直角顶点旋转三角形形连结另两对对应点的线段相互垂直、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90°与自身重合、垂径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及其逆、知圆周角所对的弦长求直径时转化为以直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的两组分别相交时得四点共圆、切线切点、两圆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还有很多,随便写出30条. 本单元只对“过直角顶点的直线类、直角边相交成的双直角四边形类、用面积法建立方程类、重合直角顶点的双直角类。勾股定理”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见过直角顶点的直线 解法归一:见过直角顶点的直线l ,从直角两边上的点分别向直线l 作垂线,必得全等或相似;然后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进行转换. 例5-1-1 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C =BC ,直线MN 经过直角顶点C ,分别过A 、B 作直线MN 的垂线AD 、BE 分别交MN 于D 、E . 图5-1-1① 图5-1-1② (2)如图5-1-1②,当垂线段AD 、BE 在直线MN 的异侧时,试探究线段AD 、BE 、DE 长度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资料

浙教版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实数 1.实数的有关概念,,,,,,,,,,,,,,,,3 2.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5 第二章代数式 3.整式及运算,,,,,,,,,,,,,,,,,8 4.因式分解,,,,,,,,,,,,,,,,,,,11 5.分式,,,,,,,,,,,,,,,,,,,,13 6.二次根式,,,,,,,,,,,,,,,,,,,16 第三章方程(组)与不等式 7.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19 8.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21 9.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24 10.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27 11.分式方程及其应用,,,,,,,,,,,,,,,29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2 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35 第四章函数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38 15.一次函数,,,,,,,,,,,,,,,,,,,41 16.一次函数的应用,,,,,,,,,,,,,,, 44 17.反比例函数,,,,,,,,,,,,,,,,,47 18.二次函数及其图像,,,,,,,,,,,,,,50 19.二次函数的应用,,,,,,,,,,,,,,,53 20.函数的综合应用(1),,,,,,,,,,,,,56 21.函数的综合应用(2),,,,,,,,,,,,,59 第五章统计与概率 2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1),,,,,,,,,,62 23.数据的分析(统计2),,,,,,,,,,,,, 65 24.概率的简要计算(概率1),,,,,,,,,,, 68 25.频率与概率(概率 2 ,,,,,,,,,,,,,,71 第六章三角形 26.几何初步及平行线、相交线,,,,,,,,,,, 74 27.三角形的有关概念,,,,,,,,,,,,,,,77 28.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80 29.全等三角形,,,,,,,,,,,,,,,,,, 83 30.相似三角形,,,,,,,,,,,,,,,,,,,86 31.锐角三角函数,,,,,,,,,,,,,,,,,,89 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92 第七章四边形 33.多边形与平面图形的镶嵌,,,,,,,,,,,,,95 34.平行四边形,,,,,,,,,,,,,,,,,, 98 35.矩形、菱形、正方形,,,,,,,,,,,,,,,101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教案17

y x O 课时17.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课前热身】 1.将抛物线y =-3x 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 =ax 2-3x +a 2-1的 图象, 那么a 的值是______. 3.二次函数y =(x -1)2+2的最小值是() A.-2B.2C.-1D.1 4.二次函数y =2(x -5)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5,3) B.(-5,3) C.(5,-3) D.(-5,-3) 5.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0,b <0,c >0B.a <0,b <0,c >0 C.a <0,b >0,c <0D.a <0,b >0,c >0 【知识整理】 1.解析式: (1)一般式:y =ax 2+bx +c (a ≠0) (2)顶点式:y =a (x -h )2+k (a ≠0),其图象顶点坐标(h ,k ). (3)两根式:y =a (x -x 1)(x -x 2)(a ≠0),其图象与x 轴的两交点分别为(x 1,0),(x 2,0). 注意:①一般式可通过配方法化为顶点式.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由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得.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和

y x O 对称轴,可用顶点式;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可用两根式;若已知三个非特殊点,通常用一般式. 2.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和性质 a >0 a <0 图象 开口 对称轴 顶点坐标 最值 当x =_______时,y 有最 _____值为________. 当x =_______时,y 有最 _____值________. 增 减 性 在对称轴左侧 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y 随x 的增大而 ______ 在对称轴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y 随x 的增大而 ______ 3.二次函数y =a (x -h )2+k (a ≠0)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 4.二次函数y =ax 2+bx +c 用配方法可化成y =a (x -h )2+k 的形式,其中 h =____,k =________. 5.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图象和y =ax 2图象的关系.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pdf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 ?? ????????????? ????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 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 ????==0 ,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个专题知识复习讲 义(精华版) 中考总复习1 有理数 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和负数 定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 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 =-a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很显然,a =0。

4、绝对值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如果a >0,那么|a |=a ; 如果a =0,那么|a |=0; 如果a <0,那么|a |=-a 。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相等。很显然,a ≥0。 5、倒数 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很显然,a =±1。 6、数的比较大小 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 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43421Λa n n a a a a 个???=读作a 的n 次方(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 做指数。 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8、科学记数法 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 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 实数 【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如:2π是 数,不是 数,2 π 是 数,不是 数。 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 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 b 互为相反数2π 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2π 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π =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无限不循环小数 (a >0) (a <0) 0 (a=0)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名师提醒:1、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较大的数,也可以表示较小的数,其中a 的取值范围一样,n 的取值不同,当表示较大数时,n 的值是原整数数位减一,表示较小的数时,n 是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整数数位上的零)。2、近似数3.05万是精确到 位,而不是百分位】 四、数的开方。 1、若x 2=a(a 0),则x 叫做a 的 ,记做±2π ,其中正数a 的 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做 ,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互为 ,0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2、若x 3=a,则x 叫做a 的 ,记做2π ,正数有一个 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 ,负数 立方根。 【名师提醒: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个,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无理数的识别。 例1 (2012?六盘水)实数2 π 中是无理数的个数有( )个. A . 1 B . 2 C . 3 D . 4 解:2π,所以数字2 π 中无理数的有:2π ,共3个. 故选C . 点评: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 对应训练 1.(2012?盐城)下面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B ) A .0 B .2π C .﹣2 D . 2 π 考点二、实数的有关概念。 例2 (2012?乐山)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500 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 ) A .﹣500元 B . ﹣237元 C . 237元 D . 500元 解:根据题意,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 故选B . 点评: 此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例3 (2012?遵义)﹣(﹣2)的值是( ) A .﹣2 B . 2 C . ±2 D . 4 解:∵﹣(﹣2)是﹣2的相反数,﹣2<0,∴﹣(﹣2)=2. 故选B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例4 (2012?扬州)﹣3的绝对值是( ) A .3 B . ﹣3 C . ﹣3 D . 2 π 解:﹣3的绝对值是3. 故选:A .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讲义方程(组)与不等式(组).docx

2019 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讲义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是解决应用题、实际问题和许多方面的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知识,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很多数学问题,特别是有未知数的几何问题,就需要用方程(组)与不 等式(组)的知识来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把某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根据有关的性质、定 理或公式,建立起未知数和已知数间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出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来解决,这对解决和计算有关的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题,是非常需要的。 近几年中考注重对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考查,实际问题中往往蕴含着方程与不等式,分 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和不等式(组)模型,从而把实际问 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有的已知方程(组)的解求方程(组)、应用题的条件编制、也有根据方程进行数学建模等等.解决有关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的试题,首先弄清题目的要求;其次,充分考虑结果的多样性,使答案简明、准确. 类型之一根据图表信息列方程 ( 组 ) 或不等式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生活中根据图示得到方程或不等式,由此解决实际问题,根本在于 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 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g. 2.教师节来临之际,群群所在的班级准备向每位辛勤工作的教师献 一束鲜花,每束由 4 支鲜花包装而成,其中有象征母爱的康乃馨和象征 尊敬的水仙花两种鲜花,同一种鲜花每支的价格相同.请你根据第一、 二束鲜花提供的信息,求出第三束鲜花的价格. 3.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 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 20~12∶ 00,下午 14∶ 00~16∶ 00,每月25 元; 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 件. 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生产甲产品件数 ( 件 ) 所用总时间生产乙产品件数 ( 件 ) ( 分 ) 1010350 3020850 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 1.50 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 2.80 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 (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

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备考大全)

2011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q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2)a 和b互为相反数?a+b =0 2、倒数: (1)实数a(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的立方根。

2019中考数学总复习汇总专题

中 考 总 复 习 专 题 汇 总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增减性】 1.点A(2,1)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上,当10,x>0)的图象上,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延长线段AB 交x 轴于点C ,若OM=MN=NC ,△AOC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AB 的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OC 是△OAB 的中线,点B 、C 在反比例函数x k y (x>0)的图象上,若△OAB 的面积等于6,则k 的值为( ) A.2 B.4 C.6 D.8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题】 8.如图,直线y=kx 与双曲线x y 2(x>0)交于点A(1,a), 则k= .

9.如图,一次函数y=-x+b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x>0)的图象交于点A(m,3)和B(3,1). (1)填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P 是线段AB 上一点,过点P 作PD ⊥x 轴于点D ,连接OP ,若△POD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 10.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2,3).双曲线x k y (x>0)的图象经过BC 的中点D ,且与AB 交于点E ,连接DE.(1)求k 的值及点E 的坐标;(2)若点F 是OC 边上一点,且△FBC ∽△DEB ,求直线FB 的解析式 11.如图,一次函数y 1=k 1x+2与反比例函数x k y 22 的图象交于点A(4,m)和B(-8,-2),与y 轴交于点C 。(1)k 1= ,k 2= ;(2)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3)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点P 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 上一点.设直线OP 与线段AD 交于点E,当S 四边形ODAC :S △ODE =3:1时,求点P 的坐标. 12.如图,反比例函数x k y (k ≠0,x>0)的图象与直线y=3x 相交于点C, 过直线上点A(1,3)作AB ⊥x 轴于点B,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 D,且AB=3BD.(1)求k 的值;(2)求点C 的坐标;(3)在y 轴上确定一点M , 使点M 到C. D 两点距离之和d=MC+MD 最小,求点M 的坐标.

中考数学专题讲义中点用法类

中点类 联想融通:试试看,与中点有关的知识与题目能想起多少? 中点等分线段,是线段的对称中心、是线段中垂线的垂足,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垂径定理、中点加平行可出现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过中点的中线等分该三角形面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由两条同圆直径共中点得矩形;由圆弧中点可得相等的圆心角、圆周角、角平分线...... 本单元只对“中线等分三角形面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中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见中点造全等、见中点作中位线”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中线等分三角形面积 我们知道:对称轴平分轴对称图形的面积、过对称中心的直线平分中心对称图形的面积.下面研究的是“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的用法. 解法归一:遇等分多边形面积题目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多边形先转化为三角形,再借助中线等分三角形面积来解决. 例3 -1 -1 (1)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图3-l-l①~图3-l-1③中△ABC的面积四等分. 图3-l-l①图3-l-1②图3-l-1③ 交流分享: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面积!连续使用中线,可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n等分. (2)请你在图3-1-1④~3-1-1⑥中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梯形ABCD的面积二等分. 图3-l-2④图3-l -2⑤图3-l -2⑥ 交流分享:(1)先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再利用中线,可等分一个多边形的面积;(2)借助一腰中点,把梯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梯形常用的辅助线之一.

例3-1-2 (1)如图3-1-2①,过点A画一条平分△ABC面积的直线;(2)如图3-1-2②,已知l1∥l2,点E、F在l1上,点G,H在l2上,试说明△EGO 与△FHO面积相等的理由; (3)如图3-1-2③,点M在△ABC的边上,过点M画一条平分三角形面积的直线,写出画法. 图3-1-2①图3-1-2②图3-1-2③ 交流分享:解决(3)需要把(1)、(2)结合起来用.即从图中给定的一点等分图形的面积时,先用中线找出一种分割法,再在此基础上利用“平行线下的同底等高面积相等”进行等积转化,根据定点的不同,可得不同的面积等分线. 体验与感悟03-1 1、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 (1)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分别所在的直线一定是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线的是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是________; (3)请你尝试用不少于三种方法画出下列图形面积等分线.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重新整理(超经典)+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数与式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重新整理(超经典)+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数与式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大全 目录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章数与式 第1讲实数83 第2讲代数式84 第3讲整式与分式85 第1课时整式85 第2课时因式分解86 第3课时分式87 第4讲二次根式89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 第1讲方程与方程组90 第1课时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90 第2课时分式方程91 第3课时一元二次方程93 第2讲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4 第三章函数 第1讲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97 第2讲一次函数99 第3讲反比例函数101 第4讲二次函数103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第四章三角形与四边形 第1讲相交线和平行线106 第2讲三角形108 第1课时三角形108 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110 第3讲四边形与多边形112 第1课时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112 第2课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14

第3课时 梯形116 第五章 圆 第1讲 圆的基本性质118 第2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20 第3讲 与圆有关的计算122 第六章 图形与变换 第1讲 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24 第2讲 视图与投影126 第3讲 尺规作图127 第4讲 图形的相似130 第5讲 解直角三角形132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 第七章 统计与概率 第1讲 统计135 第2讲 概率137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 第一章 数与式 第1讲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实质,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 -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信息题教学资料.doc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信息题教学资料 【简要分析】 信息题就是根据文字、图表、图形、图象等给出的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处理等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题. 解答信息题时, 首先要仔细观阅读题目所提供的材料, 从中捕捉有关信息 (如数据间的关系与规律图象的形状特点、变化趋势等) ,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联系相关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信息的转换,使问题顺利获解. 【典型考题例析】 例 1:长沙市某公司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购票人数, 1~50 人 51~100 人 100 人以上 票价 10 元 /人 8 元 /人 5 元 / 人 某校初三年级甲、乙两个班共 100 多人去该公园举行毕业联欢活动,其中甲班有 50 多 人,乙班不足 50 人.如果以班为单位分别购买门票,两个班一共应付 920 元;如果两个班 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一共只付 515 元.问甲、乙班分别有多少人? ( 2005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答 通过阅读题中文字和力表信息可知, 门票的价格是根据人数多少分段定价 的甲班人数超过 50 人,门票的价格是 8 元 /人,乙班人数不足 50 人,门票价格是 10 元 /人. 设甲、乙两班分别有 x 人和 y 人,依题目意,得 8x 10y 920 x 55 5x 5 y .解得 515 y 48 答:甲班有 55 人,乙班有 48 人. 说明: 本题书籍条件由图表给出, 题型新颖,是近年来的热点题型. 解这类问题要学 会读懂图表信息,分析题设与图表信息的联系,巧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 例 2:张欣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城去买书,请你根据全心全意的对话内容(图 2-4-4 ),, 图出李明上次买书籍的原价.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一道图形信息题, 懂图中两人对话的内容,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 ( 2005 年安徽省中考题) 所有有都是以漫画形式给出的, 解题的关键是读 设李明上次购书的原价是 x 元,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得 0.8x 20 x 12 .

中考数学第一轮思维方法复习讲义第6讲中期专题训练.doc

状元廊数学思维方法讲义之六 年级:九年级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思维方法复习讲义:第 6 讲中期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如果 a 、 b 是方程 x 2 x 1 0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 a 3 a 2 b ab 2 b 3 的值为 . 22.已知 x 关于的方程 x 2 3x 2k 1 0 有实数根,反比例函数 y 1 2k 的图像在各自象限内 y x 随 x 增大而减小,则满足上述条件的 k 的整数值为 . 23.如图,在等腰 Rt △ABC 中,∠ C=90o , D 是 BC 的中点,将 △ABC 折叠,使 A 点与 D 点重合, EF 为折痕,则若 sin ∠ BED 的值为 , DE 的值为 。 DF C F D A E B 23 小题图 24 小题图 25 小题图 二、(共 8 分) 26.建设北路街道改建工程指挥部, 要对该路段工程进行招标, 接到了甲、 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 . 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 2 ; 3 若由甲队先做 10 天,则剩下的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 30 天就可以完成 . (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 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 0.84 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 0.56 万元 .工程预算的施工 费用为 50 万元 .为缩短工期以减少对住户的影响,拟安排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则工 程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 24.Rt △ABC 中, AB =AC ,点 D 为 BC 中点.∠ MDN =90 °,∠ MDN 绕点 D 旋转, DM 、DN 分别与 边 AB 、AC 交于 E 、F 两点.下列结论:① BE+CF = 2 1 AD ·EF , BC ,② S AEF S ABC ,③ S 四边形AEDF 2 4 ④ AD ≥EF ,⑤ AD 与 EF 可能互相平分。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番号) 25.如图, 点 A ,B 为直线 y=x 上的两点, 过 A ,B 两点分别作 y 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 y k ( x > 0) x 于 C ,D 两点.若 BD =2AC ,则 4OC 2- OD 2的值为 _________.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题型专题讲义12 一元二次方程(教师版)

专题12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总结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一般形式 概念: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式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 20(0) ax bx c a ++=≠。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注意】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3)整式方程。 1.(2019·四川中考模拟)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①3x2+x=20,②2x2-3xy+4=0,③x2-1 x =4,④x2=0,⑤x2- 3 x +3=0 A.①②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⑤ 【答案】B 【详解】 ①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一元二次方程;②含有两个未知数x、y,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③方程中含有分式,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④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一元二次方程;⑤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一元二次方程;综上,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①④⑤,故选B. 2.(2019·广西柳州二十五中中考模拟)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判断方程ax2+bx+c=0(a≠0,a、b、c为常

数)一个解的范围是( ) A .3<x <3.23 B .3.23<x <3.24 C .3.24<x <3.25 D .3.25<x <3.26 【答案】C 【详解】 观察表格可知ax 2+bx+c 的值与0比较接近的是-0.02和0.03,相对应的x 的值分别为3.24秘3.25,因此方程ax 2+bx+c=0(a≠0,a 、b 、c 为常数)一个解的范围是3.24<x <3.25; 故选C. 3.(2019·广东中考模拟)方程2x 2﹣3x ﹣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A .3、2、5 B .2、3、5 C .2、﹣3、﹣5 D .﹣2、3、5 【答案】C 【详解】2x 2﹣3x ﹣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2、﹣3、﹣5. 故选C. 4.(2018·湖南中考模拟)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 2 1 0x x + = B .20ax bx c ++= C .()()121x x -+= D .223250x xy y --= 【答案】C 【详解】 A. 是分式方程,故此选项错误; B. 当a≠0时,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 C. 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正确; D. 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2018·湖北中考模拟)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1=0 B .x 2+3x ﹣5=0 C .x 3+x=3 D .ax 2+bx+c=0 【答案】B 【详解】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之专题训练含答案

数学中考总复习 数学中考总复习YOUXUE ZHONGKAO ZONGFUXI 数 学专题训练1 三角板与作图

1. 如图Z1-1,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纸片的一边上.若∠1=35°,则∠2= .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Z1-2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3. 已知a//b,某学生将一直角三角板按如图Z1-3放置,如果∠1=40°,那么∠2= .4. 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55° 75° 50°B

5. 已知△ABC(ACAC,∠CAD为△ABC的外角,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AE=∠B B.∠EAC=∠C C.AE//BC D.∠DAE=∠EAC D

8.如图Z1一5,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5 连接DE.若BC=10cm,则DE= cm. 10.如图Z1-7,在矩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AC长为 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②作直线MN交CD于点E.若DE=2,CE=3,则AC= .

11.如图Z1-8,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 顶点上. (1)在图中画出以线段AB为一边的矩形ABCD(不是正方形),且点C和点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在图中画出以线段AB为一腰,底边长为2/2的等腰三角形ABE,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CE,请直接写出线段CE的长. 解:(1)如图Z1-8T,矩形ABCD即为所求; (2)如图Z1一8T,△ABE即为所求,CE=4.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精品复习讲义(完整版)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精品复习讲义 (完整版) 一有理数 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和负数 定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 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很显然,a =0。 4、绝对值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如果a >0,那么|a |=a ; 如果a =0,那么|a |=0; 如果a <0,那么|a |=-a 。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相等。很显然,a ≥0。 5、倒数 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很显然,a =±1。 6、数的比较大小 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 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 a n n a a a a 个???=读作a 的n 次方(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8、科学记数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