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教学设计汇总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教学设计汇总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教学设计汇总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教学设计汇总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本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学课程是根据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的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本实验的理论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初步具有生

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实验特色:本课就是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围绕蚯蚓的

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认识和探究的,并亲自带领同学们到环境中去采集蚯蚓,实验结束后将蚯蚓放回大自然。通过实验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深刻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本课是苏科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三

章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根

据课程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

生亲身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并培养他们

保护小动物、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探究蚯蚓适应

土壤生活的特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它的主

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控制实验变

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初学生物,他们好奇心强,学习兴

趣浓厚,形象思维活跃,活动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应抓住学

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恰当引导并合理组织实验,将学生的

精力集中到要探究的主题上,避免学生探究活动中的随意

性和无序性。故课前教师先对全班学生合理分组,4人为

一个小组,并培训小组长。实验实施过程中,让小组长协

助教师对小组发挥监管作用,协调小组成员分工,并有序

地组织好小组内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

标。

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属于县级中学,来自于农村的同学比较

多,大多具有挖蚯蚓的经验,学生对于蚯蚓也有一定的认

识和了解,这为蚯蚓的采集提供一定的帮助。另外,实验

室也能找到相应的实验材料,能对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相

应的条件。

三、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2)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能力及相互协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实验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蚯蚓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一般过

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解决方法:设计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蚯蚓与土壤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亲手动手实

验、分析汇报等活动来解决。

2、难点:(1)蚯蚓在呼吸,运动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探究实验的设计,特别是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对变量的控制,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实验的组织和引导。

突破策略:课前准备蚯蚓呼吸和运动的视频资料、学生采集蚯蚓的视频资料等,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求知欲。

课前培训小组长,并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作用,

协助老师指导组内同学分工合作,积极实施实验计划,填写

实验报告单并汇报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教学准备:课件,蚯蚓呼吸和运动的视频资料、学生采集蚯蚓

的视频资料,活的蚯蚓,玻璃板、聚光小电筒、纸盒、镊子、培养皿、光滑玻璃板,硬纸板、玻璃棒等

六、教学过程:

附:实验报告单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实验探究一: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

实验探究二:蚯蚓的生活习性

实验探究三:蚯蚓的运动

实验探究四: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电机与变压器试题答案

电机与变压器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下图所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电压源的电压= (D ) A.9V B.3V C.-9V D.-3V 2. 把一个三相电动机的绕组连成星形接于UL=380V的三相电源上,或绕组连成三角形接于UL=220V的三相电源上,这两种情况下,电源输出功率(A )A.相等 B.差√3倍 C.差1/√3 倍 D.差3倍 3. 三相四线制的中线不准安装开关和熔断器是因为( C) A、中线上无电流,溶体烧不断 B、中线开关接通或断开对电路无影响 C、中线开关断开或溶体熔断后,三相不对称负载承受三相不对称电压作用, 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会烧毁负载 D、安装中线开关和熔断器会降低中线的机械强度,增大投资 4. 整流的目的是(A ) A、将交流变为直流 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5.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C )。 A、将交流变为直流 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 分滤掉 6.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C ) A、基准电压 B、采样电压 C、基准电压与采样电压之差 7.以下不属于变压器基本结构部件的是(C ) A、绕组 B、分接开关 C、转子

8. 一台频率为50 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为,该电机的极数和定子旋转 磁场转速为( C ) A、4极, B、6极, C、8极, 9. 单相变压器铁芯叠片接缝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空载电流(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0. 高频保护通道中耦合电容器的作用是( A ) A、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大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压侵入高频收发讯机; B、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小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压侵入高频收发讯机; C、对高频电流阻抗很大,高频电流不能通过; D、滤除高次谐波的作用。 11.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属于( B ) A、保护接地 B、工作接地 C、保安接地 D、接零 12. 对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B ) A、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u B、确定静态工作点Q C、确定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13.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C ) A、输出电压约为2UD B、变为半波整流 C、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4.变压器绝缘老化速度主要决定于( B ) A、湿度 B、温度 C、氧气 D、油中的分解物 15.新安装、检修后、长期停用和备用的变压器,超过(C)天,在投入运 行前,应测定绝缘电阻。 A、5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16.在同一个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所有出线装设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的电流保护,电流互感器装在同名相上,这样发生不同线路两点接地短路时,可保证只

《数据的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类汇总》 一、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EXCEL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技巧,学会对表格的格式进行简单的处理等基本操作,并能进行简单的排序、筛选及函数运用。但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起之前学习的word内容难度稍大,尤其是数据的计算和函数的应用会涉及到类似数学应用题的列式计算,我们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有些困难,再加上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教学中应该从简单操作入手,提起学生兴趣后再逐步深入,以便学生们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否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三章第六节《数据的查询和汇总》是整个EXCEL章节里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分类汇总又是这一节的难点,很多看似容易的内容学生却很容易会出错。比如,在进行分类汇总前先要对“分类项目”进行排序分类的操作,很多学生都会经常忘记;在进行分类汇总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套公式,却不会自己根据实际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职高阶段的必学内容,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又是必须要学好的一个模块,所以有必要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牢固掌握相关操作。 教学重点:1、分类汇总的意义。 2、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 3、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1、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 2、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类汇总。 三、教学目标 1、基本目标(认知与操作) (1)了解分类汇总的意义。 (2)了解“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汇总项”的意义。 (3)能正确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汇总项”。 (4)掌握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方法,基本学会根据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操作。 2、发展目标(情感) (1)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使用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数据中挖掘信息的能力。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教学评估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磁场是此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把电和磁联系到一起的纽带和桥梁,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磁场的概念和性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不过基础较为薄弱,容易凭想象和感觉去判断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磁场的性质,会画磁感线。 二、过程与方法:恰当的运用类比来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用实验进行探究总结,化无形为有形,化空泛为具体,把知识落实到点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拥有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信心和决心,产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行动,拥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磁场。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磁场的存在,同时怎样把无形的磁场转化成有形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 【教学准备】吹风机、布条、条形磁铁、磁针、铜、铝、铁、钢钉、大头针、橡皮筋、铁屑、牙签筒(用来装铁屑)、摆放小磁针的小底座、实验纸板、自制的内部具有磁铁的“地球”。 【教学过程】 教学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做演示实验,具有磁铁的小车靠近磁 铁就会运动起来,不让学生看到磁铁,给 学生猜想为什么小车会运动,从而导入新 课。 观察显现并 且进行思考 回答。 目的是调 动学生学 习积极 性。

新课教学1、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关于磁的知识。 2、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回顾磁铁的性质 (条形磁铁做实验,用磁铁吸引一个 小实验盒中的铁、铝、镍、橡皮筋、 钢钉、大头针等) 提问:*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各处的吸引力大小是否一样? *铁和钢靠近磁铁后有何性质,是否具有磁性? *指南针能指南北,实验中看看磁铁是否能指南北? 3、归纳出磁性,磁极和磁化的概念。(也 就是简单的表面磁现象) 4、指南针可以指南北,我们实验中的磁 铁做出来的是不是在指南北啊?做实验 指南北,该如何改进实验器材?把磁铁做 成磁针,放在几乎没有摩擦力的支架上, 红端总是指向北方,叫做北极,白端总指 向南方,叫做南极。 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 用指南针演示指南北,指南针指南北有 条件:不受到别的外界因素的干扰。 用木棍和气流来影响指南针,受到外界 干扰后不能指南北,说明磁铁周围存在 着物质干扰磁针,这种物质我们把它叫 做磁场。 磁场磁针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该如何去研究磁 场呢?类比于如何去研究风来研究磁场。 打开电吹风做实验,让学生猜想风是向哪 吹(利用自制的可以吹循环风教具),引 入风向线的概念,以及使用风向线有什么 好处。学生思考归纳得出研究风的方法。 风布条 同理也可利用磁针来研究磁场 磁场磁针 学生在老师 引导下思 考,由实验 回顾总结磁 的一些简单 现象,从生 活中如何去 判断风这种 看不见的物 质的经验去 考虑如何研 究磁场这种 看不见摸不 着的物质。 明确本节 课的目 的。试验 强化学生 的认识, 加深学生 的思考, 类比归纳 使得学生 由不同的 现象中得 出相似的 研究方 法,学会 把无形的 物质变得 具体化。 推测 作用 作用 推测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使用的教材,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二册,内容是该教材的第一章第四节中的“排序和分类汇总”,一个学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内容的重组。排序和分类汇总实用性强,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本节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Excel数据表的编辑,常用函数的使用后的学习内容,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知识迁移。并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含义有所了解,对数据输入、数据表的编辑、基本函数的应用等操作已掌握。本课重在学习“排序和分类汇总”方法以及函数的综合应用,让学生理解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思考并提高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会考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Excel对数据表排序。 2、掌握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例的操作掌握排序和分类汇总的实际应用; 2、使用信息技术课堂辅助系统引入积分竞争机制,学生做对题后会获得相应 的积分奖励。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排序和分类汇总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2、培养学生勤动手、爱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分类汇总的实际应用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法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运用讲授演示法以老师为主导边操作边讲解,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实时评测法: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运用启发引导法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学法 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参考课本知识,上机实践操作,从中探求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协作学习:指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 .

科目:电机与变压器 授课 班级 高二(12) 授课 时间 第2周星期二第3节第2周星期二第4节课 题 变压器的构造 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教材分析重点: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难点: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导入 讲授新课:第一节变压器的构造 一、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 变压器是利用互感原理工作的电磁装置,它的符号如图11-1 图11-1 变压器的符号 1.变压器的用途:变压器除可变换电压外,还可变换电流、变换阻抗、改变相位。 2.变压器的种类:按照使用的场合,变压器有电力变压器、整流变压器、调压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等。

教学内容 二、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变压器主要由铁心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铁心是变压器的磁路通道,是用磁导率较高且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制成,以便减少涡流和磁滞损耗。按其构造形式可分为心式和壳式两种,如图11-2(a)、(b)所示。 线圈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是用漆色线、沙包线或丝包线绕成。其中和电源相连的线 圈叫原线圈(初级绕组),和负载相连的线圈叫副线圈(次级绕组)。 作 业 画出变压器的符号 教学后记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兴趣大,教学情况较好。 图11-2 心式和壳式变压器

科目:电机与变压器 授课 班级 高二(12) 授课 时间 第2周星期五第3节第9周星期五第4节课 题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 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概念 3.掌握电压和电流变换公式,并能做相关计算 教材分析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难点:电压变换电流变换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导入 讲授新课: 第二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在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图11-3所示。 1.变换交流电压 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铁心中产生的交变磁通同时通过原、副线圈,原、副线圈中交变的磁通可视为相同。 设原线圈匝数为N1,副线圈匝数为N2,磁通为Φ,感应电动势为 t N E t N E ? Φ ? = ? Φ ? =2 2 1 1 , 由此得 2 1 2 1 N N E E = 忽略线圈内阻得 图11-3 变压器空载运行原理图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教案(2)

名 师 优 秀 教 案 执教者:xx 时间:20xx年

20.1 磁现象磁场基本思路: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磁性、磁极、磁体、磁化。 2、知道磁体的类型、磁性材料的分类。 3、认识此现象的应用:记录信息、磁动力。 4、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5、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6、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重点:熟练掌握磁性、磁极、磁体、磁化。 突破措施: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利用模型 难点:通过实验活动进行掌握。 突破措施:讲解典型例题 教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磁体上的两端,叫做磁极。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下来后会一端指南,这个磁极叫,又叫;另一端会指北,叫。又叫。 2、磁极间相互作用特点是:。 3、,这种现象叫磁化。 深入探究: 1、磁现象 〔演示实验〕:拿一块磁铁,分别让它去接触铁片、钢片、铜片、硬币、塑料片、纸片,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片、钢片、硬币。介绍磁铁还可以吸引金属钴。 课后练习 1、甲、乙两根钢棒,若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某一端时,有吸引作用;若用甲棒的(1)、叫磁性; 叫做磁体。 介绍不同形状的磁体。 〔演示实验〕:将一些大头针均匀撒在讲台上,用一块磁铁去接触或靠近大头针, 发现:磁体上吸引的大头针数目较多。 (2)、磁极:。磁体有个磁极。 〔演示实验〕: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让小磁针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 止后小磁针会。多做几次,也是如此。就是根 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3)、叫南极,又叫。 叫北极,又叫。 〔演示实验〕:将一根条形磁铁甲用细线悬挂起来,另一根条形磁铁乙的N极分别 去靠近甲的N极和S极,再用乙的S极分别去靠近甲的N极和S极,观察现象可得 去结论: (4)、、。 2、磁化 〔演示实验〕:拿一根铁棒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然 后在铁棒的上方放一根条磁铁,在让它去靠近或接触大头针,会发现大头针 被。 ,叫做磁化。介绍一些磁化方 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

《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 《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查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意义。 ②掌握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方法。 ③能利用这些操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④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操作主要围绕“高一年级成绩表”进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数据,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和适时引导,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EXCEL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 ②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③通过实践练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

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基本的数据排序。 2、数据的自动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 三、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筛选。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在上课之前,你们的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作业,请班长来说一下作业的内容是什么? 生:我这里有本次月考高一的各科成绩,老师交给我四个任务:(1)计算每个同学的总分; (2)将成绩按总分高低的顺序排序; (3)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60分的同学; (4)计算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 2、请看第一个任务,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完成。(请同学演示) (二)新授: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教案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教案 课程: 《电机与变压器》 课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方法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绘制定子绕组展开图的基本步骤和作图技巧,充分领悟电动机绕组的嵌线规律,为后期的电机实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正确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 教学难点: 1、电机定子铁心是圆的,而展开图是平铺的,二者如何关联? 2、怎样正确连接U相绕组?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 时间: 2014年2月25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者: 王泽忠 授课班级: 12电3.4班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复旧导入】 1、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 2、电动机定子铁心是圆的,如何正确表达其绕组的结构?——运用展开图【新授】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方法 一、展开图的含义 将电动机从两个定子槽之间沿着轴线方向切开,然后展开平铺于一个平面上,是一种直观的、方便同学们了解和学习电动机的平面图形。 注: 其切开开口处不是电动机的槽,而是两槽之间的硅钢片铁心。 ==> 二、展开图的绘制 以三相单层链绕组为例: 绘制方法第一步: 计算参数

极距每极每相槽数 第二步: 画槽划出24 根平行线段,表示电机的24 个槽,并在其上标明槽号 第三步: 分极将24个槽分成4极,每个极下6个槽,极距为6槽,每个极占有180度电角度,并标明磁极号 第四步: 分相带每个极分三相,每相为两个槽,每个槽占有30度电角度,并按相带排列顺序U1—W2—V1—U2—W1—V2标明相带 第五步: 标明电流参考方向假设某一瞬间电流从绕组的首端流入,尾端流出,根据同一个相带中有效边的电流参考方向相同,相邻相带有效边的电流参考方向相反,标明电流参考方向。 第六步: 画单个线圈U相绕组包括第1、2、7、8、13、14、19、20共八个槽四个线圈,从节省端部导线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最短节距y =5,故四个线圈为2和7、8和13、14和19、20和1.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本章的第一节,从整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初中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基本磁现象、磁效应和地磁场,特别是着重介绍了在科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奥斯特实验和STS的重要素材“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本节内容重点是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通过演示实验或视频,对初中知识复习概况并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提升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磁与电的相互作用相对抽象,学生对电与磁的研究不够深入。然而学生对磁场在生活中应用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了解地磁场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黑子、极光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电 与磁的现代技术发展。 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3.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4.理解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观看视频) 视频引入,播放4名小朋友在30秒钟内拉动整列磁悬浮列车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磁悬浮列车依据什么原理做成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获取你所想要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磁现象和磁场 、新课教学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设计

《电机与变压器》第四版教材教案 XX市XX学校XX教研室 使用班级 XX级X班 XXX教室 绪论 一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 电能在产生、传输、使用上拥有诸多的优势,这个过程中,电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现代各种生产机械都广泛应用电动机来驱动。 二、电能的产生 发电机: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火力发电:燃料的化学能→水和水蒸气的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⑵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⑶核能发电:核能→水和蒸汽的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三、变压器在电能的传输中的作用 1.减小输电线电阻的方法来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有色金属消耗大,安全系数低。 2.提高输电电压,有色金属消耗小,输电成本较低,安全系数高,故广泛使用。 四、电动机在电能的使用上的优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性能好、振动小、噪音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启动转矩大等优点。 五、电机发展概况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电机又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发展趋势:高密度、高效率、轻量化、低成本、宽调速。 第一单元变压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变压器的分类、结构、用途。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理解变压器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的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变压器结构、原理、阻抗变换、外特性、损耗与效率。 教学难点:变压器原理分析、电压方程式、效率分析。 教学容与步骤: 课题一变压器的分类和用途 变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除了用于改变电压之外,变压器还用于变换交流电流、变换阻抗以及相位等。变压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电压在35kv及以下,容量在5~500kVA称为小型变压器,630~6300kVA称为中型变压器。 2.大型变压器。电压在110kV及以下,容量为8000~63000kVA的变压器。 3.特大型变压器。电压在220kV及以上,容量为315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按用途可以把变压器分为 1.电力变压器:( 1)升压变压器(2)降压变压器(3)配电变压器(4)联络变压器。(5)厂用或所用变压器。 2.仪用变压器。诸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作为测量和保护装置。 3.电炉变压器。特点是输出电压低,限制短路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4.试验变压器。特点是输出电压很高,可以高达100万伏,而电流很小,用于电气设备和绝缘材料的工频耐压试验。

变压器》教学设计

第四节《变压器》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 “变压器”的教学围绕“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变压器是怎样改变电压、电流等问题为线索来展开教学过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先使学生理解互感现象,再通过学生探究活动,验证电压与匝数的关系,邂逅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推导出电压与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教材分析: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学习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本节教材配有小实验,思考与讨论,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贴近生活的图片生动而形象,开阔眼界的科学漫步。教材对变压器原理的表述比较浅,在处理时要将这部分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利于学生理解透彻。?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电磁感应》整章的学习,已经对磁生电以及涡旋电流有了基本的掌握,在《交流电?》前两节的学习,对交流电的特点也比较清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一节内容的必备知识。但对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关系这一知识点比较欠缺,在教学中需作出补充提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2)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探究并应用变压器的各种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能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多变量问题 2)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激发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 2)通过真实操作和记录,获得团队合作精神的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教学难点:(l)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l)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 (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 (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四、教学媒体 变压器模型、学生电源、闭合铁芯、小灯泡、导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互感现象?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磁 现象和磁场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

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 2、了解电机的发展概况 3、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 2、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三、教学时间:1学时 四、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 一)电能是怎样产生的? 一般情况下,水能、热能、核能等其他自然能源水水轮机、气轮机等原动机转动,再由原动机带动三相同步发电机转动产生三相电能。 二)变压器在电能的传输中有什么作用? 1、减少输电线电阻 2、提高输电电压 三)电动机在电能的使用上有什么优点? 二、电机发展概况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一)任务 1、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主要特性、使用和维护知识; 2、了解同步电动机和特种电动机; 二)要求 1、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 2、注重对电机故障的分析、判断和检修能力的培养 3、为生产实习课与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奠定理论和技能基础 第一单元变压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 课题一变压器的分类和用途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定义 2、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用途和分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变压器的用途和分类

三、教学时间:1学时 四、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变压器的主要用途 变压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将一定数值的电压、电流、阻抗的交流电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数值的电压、电流、阻抗的交流电的静止电器。在电力系统中,专门用于升高电压和降低电压的变压器统称为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静止电气设备。它能将某一电压值的交流电变换成同频率的所需电压值的交流电,以满足高压输电、低压供电及其他用途的需要。 二、变压器的分类 变压器可以按照用途、绕组数目、相数、冷却方式、调压方式分类。 1、按照用途分,主要有电力变压器、调压变压器、仪用互感器(如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供特殊电源用的变压器(如整流变压器、电炉变压器、电焊变压器、脉冲变压器)。 2、按照绕组数目分,主要有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自耦变压器。 3、按照相数分,主要有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多相变压器。 4、按照冷却方式分,主要有干式变压器、充气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按照冷却条件,又可细分为自冷、风冷、水冷、强迫油循环风冷、强迫油循环水冷变压器)。 5、按照调压方式分,主要有无载调压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自动调压变压器。容量大小:小型变压器、中型变压器、大型变压器和特大型变压器。 五、作业 变压器的分类方式有很多,按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种? 课题二变压器的结构与冷却方式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学生了解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3、熟悉变压器的主要附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变压器的主要附件 三、教学时间4学时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教学设计 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曲泳玥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一)》第98、99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统计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刚结束的运动会吗?虽然我们班没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是同学们为班级努力拼搏的画面却深深印在了老师的心中,了不起的孩子们。小动物听说我们召开了运动会,他们今天也要召开森林动物运动会。想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 2、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又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的。【设计意图:从动物运动会引入,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学习分类,建构模型 1、分类

师:瞧,大象伯伯来了,它说:“我想为每个运动员发一个号码牌,需要发多少个呢?”如果想帮大象伯伯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 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就行了。 师:怎么数? 生1:先数数跳高的有多少只?再数数跑步的有多少只?加在一起就行了。 师:不错的方法,你是按照它们运动的项目来分的。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生2:还可以先数数兔子有多少只,小狗有多少只,小猴子有多少只,加在一起就行了。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你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生2:我是按照小动物的种类来分的。 师:真有想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我是按照衣服颜色来分的,红色的在一起,绿色的在一起,蓝色的在一起。 …… 师:同学的想法可真不少,分的方法也不同。我们都先把这些小动物来分一分,(板书:分一分)分完以后再需要做什么呢?

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教案(详案) 三门职业中专何邦先 课程名称:《电机与变压器》(电类专业通用) 适用专业层次:中职电子专业所需课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纯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也相当的深奥,普遍认为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很容易失去这门的学习兴趣,但电机、变压器使用非常的普遍,特别是电动机工厂到处多是;不学又不行。没能打好基础,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考证和就业都带来不良的影响。 学生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理论普遍具有抽象性,而我们中职类学生基础较薄弱,所以中职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过程就较吃力。同时班级同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与价值观 认知目标:1、旋转磁场形成 2、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学会单相电动机三个接线端的判断 2、学会单相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理科思维;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单相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2、电容器大小对风扇运行的影响 教学难点 旋转磁场形成 课前材料准备(每组) 单相风扇一台(三根线),万用表一个,电源引线一个,小一字十字螺丝刀各一把 教学方法 做中学,任务驱动法 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 (1) 师生致礼(2) 考勤登记、清点人数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老师:你们家有单相电动机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那你们家有吊扇吗? 学生:有(没有)。 老师:你家新买的吊扇或者把吊扇移动位置,你会接线吗? 学生:不会。 老师:我们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这点小事该不该完成啊?有没有信心完成? 学生:有。

老师:下面我们就进行吊扇电动机的试接线。 三、讲授新课(约60分钟) 任务一风扇电动机的试接线 1、观察器材:风扇三个接线孔,电源和电容器共四个接线头,怎 么办? 老师:有些同学会想,学都没学过,怎么接啊?我告诉你,今天你必须得接,有些同学说:那我就乱接,没关系,你乱接好了;但是我先 要强调安全问题首先要注意人身安全,严防触电事故发生;其次要注意电路安全,不要出现短路事故,造成停电,所以电源的相线L 和零线N不能短接在一起。 2、开始接线(3-5分钟)(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只要接好的就请举手,结果怎样不要管。(叫一个学生) 老师:结果怎样? 学生:有响声,但不转。 老师:不同结果请举手

高中物理新课程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 计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案例 发布者:李昌茂 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

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第三章磁场 磁现象和磁场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在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多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地构建知识,从而启迪智慧,是学习过程充满个性和创造性。本节课在设计上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索意义的问题,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力图突出两点:1、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注重对

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背景分析 1、本章地位。磁现象和磁场是人教版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预备阶段,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的很重要的一节课。 2、教材内容。课本首先介绍了古人对磁现象的认识,回顾并介绍了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然后在探究电流的磁效应时回顾了电流磁效应的发展史,进而引入磁场的概念,最后讲了地球的磁场。 3、处理策略。针对本节课教材的地位和内容,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磁现象的认识,总结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其次,在实验探究磁场规律的过程中,通过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这两个知识点,让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也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4、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磁场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学生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在初中也做过很多次物理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素养。 思维障碍:对学生来说,电磁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很抽象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磁间存在着联系,但还是不能用一个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待电磁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用物理的思想去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

《电机与变压器》第四版教材教案 XX市XX学校XX教研室 使用班级XX级X班XXX教室 绪论 一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 电能在产生、传输、使用上拥有诸多的优势,这个过程中,电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现代各种生产机械都广泛应用电动机来驱动、 二、电能的产生 发电机:其她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火力发电:燃料的化学能→水与水蒸气的内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⑵水力发电: 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⑶核能发电: 核能→水与蒸汽的内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三、变压器在电能的传输中的作用 1、减小输电线电阻的方法来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有色金属消耗大,安全系数低。 2、提高输电电压,有色金属消耗小,输电成本较低,安全系数高,故广泛使用。 四、电动机在电能的使用上的优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性能好、振动小、噪音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启动转矩大等优点。 五、电机发展概况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电机又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发展趋势:高密度、高效率、轻量化、低成本、宽调速。 第一单元变压器的分类、结构与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变压器的分类、结构、用途。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理解变压器空载试验与短路试验的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变压器结构、原理、阻抗变换、外特性、损耗与效率。 教学难点:变压器原理分析、电压方程式、效率分析。 教学内容与步骤: ?课题一变压器的分类与用途 变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除了用于改变电压之外,变压器还用于变换交流电流、变换阻抗以及相位等。变压器的种类特不多,分类方法也特不多。电压在35kv及以下,容量在5~500kVA称为小型变压器,630~6300kVA称为中型变压器。2、大型变压器、电压在110kV及以下,容量为8000~63000kVA的变压器、3、特大型变压器、电压在220kV及以上,容量为315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按用途能够把变压器分为 1、电力变压器:( 1)升压变压器(2)降压变压器(3)配电变压器(4)联络变压器。(5)厂用或所用变压器。 2、仪用变压器。诸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作为测量与保护装置、 3、电炉变压器、特点是输出电压低,限制短路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4、试验变压器。特点是输出电压特不高,能够高达100万伏,而电流特不小,用于电气设备与绝缘材料的工频耐压试验。 5、整流变压器、一次侧输入交流,二次侧输出直流。用于需要直流电源的情况。 6、调压变压器。有自耦式调压变压器、感应式调压变压器与移圈式调压变压器等。

数据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数据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单位: 姓名: 联系电话:

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 2.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 ()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 4.学时数: 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课前实地调查,大约用60 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初步掌握建立工作表数据库的条件和工作表数据库的有关概念。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分类汇总的“分类”方法及“汇总”方式。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分类汇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工作表数据库的分类汇总等操作并能熟练运用。 (2)在小组配合与学生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认真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鼓励;通过自主实践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通过各小组互相帮助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统计数据表格》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单元探秘电子表格”中的第三节内容。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初识WPS、如何建立工作表、工作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工作表数

据的运算等知识的运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有工作表基础知识之上的延伸,并贯穿了WPS 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重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难点之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工作表数据库的分类汇总。通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3、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数据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 汇总的注意点和汇总的方式 (3)重难点突破: 力求通过个人、小组、教师帮助等不同的教学途径,上机实践强化练习突出本课的重点,通过完成任务,结合对于学生易出现的失误反复提醒,对于共性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解决,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爱表现、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除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试一试,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请部分学生把操作过程演示给全班同学看,让学生试有回报,比有收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也高低不一,个性特征更是多样化的,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给每个学生以重要感和成就感。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选用讲授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或网络广播等)。 (2).软件资源:WPS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