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3.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一换:“雷”的“田”换成“务”。)

3.齐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二、读文识字,合作交流(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

2.组织学生自由读,教

师巡视。

3.课件出示自学生字

的要求,组织学生小组

合作识记生字。

自学要求:拼一拼,记

一记,考一考。

4.开展小组识字擂台

赛。

课件出示游戏“送小青

蛙回家”。每片荷叶上

都有生字,正确读出该

荷叶上的字就可以把

小青蛙送回家。

5.“我说你找”游戏。

教师说出生字,请学生

快速举起字卡。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

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

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

文读得正确、流利。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小组长领学,出示生

字卡,组内成员一起拼一

拼。

(2)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

些生字,用的是什么方

法,然后给生字组词。

(3)组长出示生字卡考一

考小组成员生字掌握的

情况。

4.参加小组识字擂台赛。

小组成员轮流读荷叶上

的字,生字读正确最多的

小组为获胜组。

5.听老师说生字,快速从

字卡中找到相应的字,大

声读出生字的字音。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时,教师要讲清自学

要求。根据班级的实

际情况进行指导,必

要时可以请一个小组

做示范。

2.小组合作学习结束

时,教师可以相机总

结小组合作情况,对

于合作较好的小组给

予表扬,在识字游戏

中,相机指导个别生

字的读音:“梁”是

三拼音节的字,“甚、

至”都是翘舌音的字,

“散”是平舌音的字。

三、再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课文,重点点拨(用时:10分钟) 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淘、顽”,积累词语

“又淘气又顽皮”,扩

展“又____又____”结

构的词语。

2.指名读第2、3自然

段,学习生字“论”。

出示顿号,认识顿号,

引导学生观察顿号的

形状,指导朗读时注意

的地方。

3.读第4自然段,学习

生字“暗”。

出示对比图,引导学生

感受“明”“暗”的区

别。

4.指名读第5、6自然

段,学习相关内容。

(1)识记生字,重点点

拨:岸、街、切、梁、

屋、甚、至。

(2)出示“海岸、桥梁”

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出示句子:“房屋、

街道、树木、桥梁……

都看不见了。”教师范

读,指名读。

5.学习第7、8自然段,

识读生字。

(1)指名读第7、8自然

(1)识记生字“淘、顽”。

(换一换:淘——萄。加

一加:元+页=顽。)

(2)说几个“又____又

____”这样的词语。

2.读第2、3自然段。

(1)用多种方法识记

“论”。

形声字识记:“论”左表

形,表示与语言有关,右

表声。组词:无论,讨论。

(2)观察顿号,长得就像

小芝麻,在朗读时,停顿

的时间比逗号稍短。

3.读第4自然段,注意“躲

藏”的发音。识记生字

“暗”。(猜谜语识记:

明中月隐身,只有音相

伴。)

4.学习5、6自然段。

(1)找出第6自然段中出

现的生字。想办法识记。

(加一加:山+厂+干=

岸;顺口溜识:两土穿于

行之间。)

(2)看图片,弄清“海岸”

“桥梁”的意思。

(3)先自由读这个句子,

然后听老师读,注意顿号

的停顿,声调的高低和语

1.在拓展“又____又

____”这样的词语时,

告诉学生不能填反义

词。因为需要填写的

词语是形容一个事物

的,一个事物不可能

同时具备相反的特

性。

2.对于顿号的认识,

学生只要了解其名

称,知道朗读时停顿

的时间较逗号稍短就

可以,顿号的用法不

用涉及太多。

3.在指导第6自然段

的重点句朗读时,教

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停

顿,语调的高低变化。

同时注意“甚至、藏、

什么”的读音。

4.在指导朗读第7、8

自然段时,可以请学

生进行角色体验,启

发学生想一想:如果

段,请其他学生评议。

(2)指导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学习生字“躲”。

6.组织学习第9自然段。

(1)请学生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指导读好第1句话。

(2)字理识字:“散”和“步”。

出示“步”的字理图,启发学生观察、发现,甲骨文、金文的步字,像一前一后两个脚趾

的形状,表示一左一右两足交替前行的意思。

7.合作读第10自然段。气的轻重。可以把“甚至、

一切、什么”恰当地重读。

5.练习读第7、8自然段。

(1)读第7、8自然段,认

真倾听别人朗读,提出合

理的建议。

(2)想一想,雾会用怎样

的语气来说话,带着这样

的语气来读一读。

6.学习第9自然段。

(1)一边读一边思考,这

段话由两句话构成。第1

句较长,朗读时注意高低

变化。

(2)找一找第9自然段的

生字,想办法进行识记。

散:换一换,放——散。

步:猜谜语识记,正少都

缺一笔,行走从这开始。

做动作:请一名同学做散

步的动作。

7.师生合作分句读第10

自然段,注意要正确读出

问句的语气。

你现在就是雾,已经

没有什么可以再藏的

东西了,你会怎么想

呢?

5.指导朗读第9自然

段的第1句话时,引

导学生注意语调的高

低变化,必要时教师

可做示范。

四、练习巩固,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指导写独体字。

(1)出示生字:久、于。

请学生观察这些生字

重要笔画所占的位置。

(2)教师讲解要领。

(3)教师示范,学生书

1.写好独体字。

(1)仔细观察“于、久”

笔画所占的位置,把握好

独体字的书写要领。

(2)掌握重要笔画的位

置。(“于”的竖钩写在

1.分类指导后,教师

要适当进行总结。

强调独体字要关注重

要笔画所在的位置,

字的重心不要写偏。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

一、回顾特点,引入新课(用时:2分钟) 1.回顾课文内容,请学

生说一说雾是一个怎

样的孩子?

2.设置疑问:为什么说

雾是一个又淘气又顽

皮的孩子?

1.回忆第一课时的学习,

可以感受到“雾”是一个

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2.带着疑问再一次走进

课文。

注意抓住关键词“又

淘气又顽皮”这个切

入点引入新课学习。

二、细读课文,感悟特点(用时:20分钟) 1.指名读课文,思考开

课时提出的问题。

2.指名汇报自己对问

题的解决。

3.指导学生自学。

(1)课件出示自学提

示。

①找一找,画一画相关

句子,雾都把什么藏了

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

色是什么样的。完成活

动卡。

②小组内交流自己找

到的句子。

③选择一个方面进行

汇报。

(2)组织学生自学,教

师巡视指导。

4.组织学生汇报,教师

相机点拨。

(1)出示课文的重点句

子:“雾把大海藏了起

来。无论是海水、船只,

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

1.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

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

2.说一说为什么雾是一

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雾喜欢把东西藏起来。)

3.围绕自学提示,进行自

学。

(1)明确自学提示的要

求。

(2)自由读课文,画一画

相关的句子,并且完成活

动卡。结合活动卡的内容

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可以

根据他人的发言适当地

修改、补充活动卡。

4.小组中推荐出一个代

表汇报其中的一个方面。

先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

来了,再用文中的句子说

一说藏起来之后的景色

是怎样的。

(1)找出描写雾把大海藏

起来后的景色的句子,读

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1.在小组汇报中,教

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

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汇

报。

2.学生在汇报时,引

导学生表达有序,必

要时可先出示雾把大

海藏起来之后的景色

描写做示范。

3.在请学生表达自己

眼中的雾是什么时,

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请

学生说一说原因。如

“雾是一个捣蛋鬼。

因为雾总是喜欢藏东

西,有时会让人们很

着急。”只要想象合

理即可。但是,教师

要恰当引导,从天真、

调皮的角度来说明雾

不见了。”

指名读,引导学生总结回答问题的方法。(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子。

“雾把天空连同太阳

一起藏了起来。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指导学生理解“霎时”。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重点句子:“雾把海岸藏了起来……什么都

看不见了。”引导学生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4)引导学生思考:“雾”又把谁藏起来了,结果怎么样?

①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都露出来了。”

②指导学生发现句子

规律。

5.出示课文相关的几

幅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复述课文。(雾渐渐遮挡了大海、天空和太阳、海岸及城市、行人、在汇报相关内容时,可以

仿照这个句子进行汇报:

“雾把______藏起来。无

论是__________,还是

________都看不见了。”

(2)仿照刚才的句子,汇

报雾把天空连同太阳一

起藏起来后的景色。理解

“霎时”的意思,用“霎

时”造句子。

(3)找到雾把海岸藏起来

之后的景色的句子读一

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

来到海岸时,海岸发生的

变化。

(4)学习雾把自己藏起来

之后的景色。

①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相

关的句子。

②读句子,发现句子中用

了4个“连同”。

反复读这个句子,把句子

读通顺。

5.根据课件展示的图片,

复述相关内容。说一说雾

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

之后的景色怎么样?

6.齐读第一句:从前有一

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

皮的孩子。

的特点。

小黑猫等。)

6.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第一句。

7.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在自己的眼里雾是什么。7.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雾的特点发挥合理想象,来说明雾是什么。(魔术师、小捣蛋鬼……)

三、资料补充,拓展延伸(用时:6分钟) 1.请学生介绍自己搜

集到的有关于雾的资

料。

2.教师相机补充雾的

资料。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

的观察进行表达:雾还

有可能把什么藏起来,

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

怎样的。

1.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

于雾的资料进行汇报,尽

量用自己的话去说。

2.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

相关的知识。

3.回想自己生活中见到

的有雾时的情景,仿照课

文的句子进行表达。(雾

把马路藏了起来,把学校

藏了起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介绍相机补充雾的形

成原因、消失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写

的生字:岸、屋、步,

再次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

流书写注意点。

3.教师范写并指导临

写。

4.交流反馈。

(1)组织学生同桌互相

评议。

(2)投影展示,全班交

流。

5.再次练习书写,教师

1.认读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和同伴说一

说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

地方。

3.观察老师范写并临写。

4.学习他人写字的优点,

提合理建议。

(1)同桌互相评一评。

(2)学习他人的优秀书

写。

5.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再写一写,可以请老师进

注意强调三个字撇的

写法,都要写得长些。

“岸”的“山”不要

写得太大,“厂”的

撇要写得长一些,

“干”的小横写在横

中线上;“屋”是半

包围结构,“尸”要

包住里边的部件;

“步”下边不是“少”,

而是缺一个点。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 1.出示雪孩子图片并粘

贴在黑板上,学生猜出

后,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说

一说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1.观看图片,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知

道的、有价值的问题。(雪孩

子是怎么来的?发生了什么

事?雪孩子到哪里去了?雪

孩子还会回来吗?)

引导学生根据预习

提出有价值、有利

于思考的问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用时:8分钟) 1.教师范读。

2.组织学生自由读文。

3.引导学生自学生字。

1.听老师范读,注意生字的

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课

文,画出生字,并在自然段

前标上序号。

3.利用多种途径自主识记生

字。拼一拼生字的读音,口

头给生字组词。遇到困难时,

也可以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本篇课文的段落较

多,教师要注意了

解学情,帮助学生

明确文章一共是

14个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用时:12分钟) 1.给每个小组分发词语

卡片,组织学生在小组内

学习生字词,教师在各组

内巡回指导。

2.汇报小组内好的识字

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3.引导学生找出较难识

记的生字,教师点拨识字

方法。

4.巩固对生字的掌握情

况。

(1)出示不带拼音的字

卡,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一字开花游戏。

1.小组内选出一名小老师,

小老师带领组员识记卡上的

生字词。

(1)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

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还有哪些字没记住,小组内

的其他成员帮忙想办法。

(2)小组内熟读词语卡片。开

火车轮读;小老师领读;齐

读。

2.学生汇报在刚才的识字过

程中出现了哪些比较好的识

字方法,帮助自己记住了哪

些生字。

1.强调读音。

“柴、终、冲、

谁”都是翘舌音;

“奔”在本课中读

“bèn”。

2.引导学生采用多

种方法识记生字。

“加一加”识记

“柴、淋”;

“换一换”识记

“激”;

“想象法”识记

“烫”(火上煮着

(3)找朋友游戏。把能组成词语的生字卡片发给参加游戏的学生,组织游戏。

添浑扑烫冒

奔激终柴身

灭人出去动

于3.在小组学习生字后,还有

哪些生字记不牢、区分不开,

可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4.认读卡片,组词练习。

(1)开火车读字卡,注意要声

音洪亮,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由一名同

学读出生字,其他成员给这

个生字组词,看看能组多少

个词语。

(3)学生举起并大声读出自

己手中的生字卡片,然后迅

速找到能和自己组成词语的

同学,再大声读出词语。

添柴浑身扑灭烫人

冒出

奔去激动终于

汤,汤非常的烫);

讲述“冒”的字理

演变。

3.一字开花游戏组

词时,如果发现学

生有区分不开的同

音字,要加以指导。

四、再读课文,了解梗概(用时:6分钟) 1.教师指导读易读错的

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

3.开展朗读竞赛。请朗读

能手上台朗读,请学生当

评委打分,评选最佳选

手。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

要内容。

1.读句子,注意生字的读音,

句子的停顿。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顺课

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最好能读出感情。

当评委时,可以从正确、流

利、有感情几个方面进行打

分。

4.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

在指导读句子时,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

的情况,找到生字

较多的句子和含有

感叹号、问号的句

子来进行指导。指

导学生读准字音,

关注特殊标点符

号。

五、观察示范,指1.出示要写的生字“唱、

旺、浑、轻、汽”,指名

1.读生字,注意“唱”是翘

舌音,给生字组词。

提示学生书写时注

意合理安排生字的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 1.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读

课文。

2.探究雪孩子的由来。

(1)指名说一说,教师相

机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

子。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

了好几天。”指名说一说

自己的体会,用“一连”

造句。

(3)情境表演,指导学生

读好小白兔和兔妈妈的

对话。

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启

发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说一说“这是一个( )

的雪孩子。”

4.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

拨。

(1)体会雪孩子的可爱。

①课件相机出示重点句

子“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

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引导学生体会小白兔和

雪孩子在一起的快乐。

②引导学生想象小白兔

和雪孩子之间还可能有

哪些快乐的事。

(2)体会雪孩子的勇敢、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

问题。

2.了解雪孩子的由来。

(1)学生仔细阅读1~3自然

段,了解兔妈妈给小白兔堆

雪孩子的原因。

(2)读第1自然段,抓住“下

个不停”“一连”体会雪下

得很大。用“一连”练习说

话。

(3)学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和

兔妈妈表演当时的情景。注

意要读出小白兔“嚷”的语

气,读出兔妈妈的亲切、和

蔼。

3.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

先在小组里交流雪孩子给自

己留下的印象,读一读自己

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自己

的体会。

4.学生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汇

报。先总的说一说雪孩子留

给自己的印象,然后找到相

关句子读一读,最后具体谈

一谈自己的感受。可以相互

补充。

(1)这是一个给小白兔带来

快乐的雪孩子。

①读重点句子,体会小白兔

1.学生用“一连”

造句时如果有困

难,教师可进行示

范,要求学生说完

整话。

2.指导朗读时,要

引导学生注意感叹

号,读出强烈的语

气。

3.学生在阅读文

本,解读“这是一

个()的雪孩

子”时,尊重学生

的个性体验。在汇

报时,引导学生结

合课文内容,抓住

自己找到的句子来

谈自己的体会。

4.在体会雪孩子的

勇敢、善良时,注

善良。相机理解重点句子。

①“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引导学生抓住“奔”“一边……一边……”体会雪孩子急切的心情。指导朗读。

②“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请学生读句子,圈出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动词,指名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指导朗读。

③引导学生找一找表示当时情况紧急的语句,体会雪孩子的品质。

(3)探究雪孩子到哪里去了。

①指名汇报,出示重点句子,启发学生发现雪孩子的变化。

雪孩子→化成水→变成了水汽→白云。

②课件播放动画,介绍雪变成云的过程。

③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和雪孩子之间的快乐。

②学生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

之间快乐的事。(讲故事,背

诗,画画……)

(2)学生汇报能体现雪孩子

勇敢、善良的语句,谈一谈

自己的感受。

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通过

朗读再现雪孩子的急切。

②读描写雪孩子救小白兔的

句子,圈出动词。通过“冲、

冒、找、抱、跑”可以看出

雪孩子非常勇敢、善良。抓

住关键词语谈自己的感受。

有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读

出情况的紧急,读出雪孩子

的勇敢。

③快速读文找到描写火势很

大、情况紧急的词语,如“冒

出黑烟、蹿出火星、呛人的

烟、烫人的火”,练习朗读,

读出情况的危急。

(3)和同桌说一说雪孩子到

哪里去了,从哪里知道的。

①找到描写雪孩子变化的句

子读一读,了解经过。

②观看视频,了解云的形成

过程。

③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体会小白兔的心情,读出自

意让学生动笔去圈

一圈相关词语,画

一画有关的句子。

指导学生一边想象

画面,一边带着自

己的感受朗读,读

出自己的真情实

感。避免拉长音,

要防止矫情造作。

5.教师在通过课件

介绍云的形成时,

语言要生动、有趣,

不要讲过多的名

词,让学生初步了

解这一现象就可

以。

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用时:5分钟)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达训练:看着雪孩子

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

会想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说一说学完

这篇课文的感受。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

意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合

理想象,先跟同桌说一说,

再在全班说一说。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表

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可以借助图片、音

乐来创设情境,引

导学生进行角色体

验,把自己当成小

白兔,表达内心的

想法。

四、书写指导,提高能力(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

字:赶、旁、谁。

2.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

中的生字,教师讲解书写

要领。

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描

红、临写。

4.组织同桌互评,推荐写

得好的同学展示给大家

看。

5.指导写好句子。

(1)课件出示课后读一读

中的两组句子,引导学生

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更

好。

(2)指导抄写句子。

1.学生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注意间架结构安排。在

老师的讲解下,了解生字书

写时需要注意的书写要领。

3.观察老师示范,跟随书空。

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写

一写。

4.和同桌互相评价,学习他

人书写的优点。

5.练习写句子。

(1)读两组句子,体会到每组

的第2个句子写得生动,起

到了突出和强调的作用。有

感情地读一读每组中的第2

个句子。

(2)练习抄写句子,互相评一

评。

1.在比较两个句子

的不同时,引导学

生通过反复诵读来

体会句子表达的好

处。在理解“一朵

美丽的白云”时,

可引导学生结合雪

孩子勇敢、善良的

品质来感悟,从而

深刻理解“美丽”。

2.抄写句子时,可

提醒学生不要丢掉

标点符号。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用时:21.引导学生畅谈收获。

2.布置作业:讲故事。

1.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是课文内容方面的,也

可以是学习方法上的。

2.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小伙

提示学生给别人讲

故事时,精彩部分

要做详细的介绍。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写同音字。(6分) cù()酸急()zhàn()放()士 xuē皮()剥() guàn习()()溉 bì ()开()玉pì偏()开() 二、选择。(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长袍.(páo)锲.而不舍(qì) B.执.行(zhí)千锤万凿.(zuó) C.唠叨.(dáo) 重于泰.山(tài) D.点燃.(rán) 一言九鼎.(d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悬灯结彩 B.死得其所追根求原 C.热气腾腾洪堂大笑 D.无边无崖荒无人烟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想要,希望) B.燕山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C.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D.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 4.下列不适合用来描写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诗句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下列课外阅读书目和作者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B.《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 C.《骑鹅旅行记》——高尔基 D.《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三、读一读,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改为四字词语。(4分)

1.一支乡镇的小学生足球队竟能获得省冠军,这真是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2.我打算等他心情平静,态度温和的时候,再详细地和他谈谈。() 3.要学好一门语言很不容易,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总会有收获的。 () 4.咱们在日常工作中,要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句子练习。(8分) 1.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B.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需要不需要介意呢? C.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真的没有必要介意啊! D.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就没必要介意。 2.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B.我们要共同爱护集体的利益,珍惜班级的荣誉。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每年3月,金黄色的油菜花一齐盛开,五颜六色,十分绚丽。 3.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例句: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 链;,,。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石灰吟》,我想到了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读《增广贤文》,我明 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莫把无时当有时”的道理;从《周易》“穷则变,,”的思想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开学第一课(七年级)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自我介绍(略) 二: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 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 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 四、具体要求: (一)、我们的目的争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张能言会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笔好文章 (5)一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 (二)、我们的行囊: (1)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2)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强烈推荐)

期末综合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殷.红(yān)揩.桌子(kāi)仰之弥.高(mí)忧心忡.忡(chōnɡ) B.狂澜.(nán)嗥.鸣(háo)诲.人不倦(huì)悲天悯.人(mǐnɡ) C.污秽.(huì)燕.山(yàn)忍俊不禁.(jīn)血.气方刚(xiě) D.震悚.(sǒnɡ)愧怍.(zuò)海市蜃.楼(shèn)如释.重负(s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奠基绞肉字帖群蚁排衙 B.镐头云鬓响午大庭广众 C.商酌修葺鸿儒风餐露宿 D.孱头猥琐鲁莽心有灵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考场上静悄悄的,一片小心翼翼 ....的景象,大家都埋头努力解答着试题。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 C.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 D.做完这份工作,他精疲力竭 ....地躺在床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4.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4分) 留点时间来“浪费” 学业重要,分秒必争。然而,我想说:何不留点时间来“浪费”?(甲)因为“浪费”,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就拿我来讲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会去打篮球①,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动作,让球在众人瞩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线。尽管姿势很酷,进球却总与我无缘。(乙)③因为打篮球,使我身心愉悦。把时间留一点“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真好! 留点时间来“浪费”。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张有弛,生活才能更

快乐。 (1)第①处标点有误,应改为:。 (2)第②处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③句有语病,应改为:。 (4)第④句位置不当,应放在_______(甲、乙)处。 5.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______________。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回篱墙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④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长篇传记《三位大师》等。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D.《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7.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部编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详细版

部编201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详细版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 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 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201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升级考试 七年级语文 (本试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校对(jiào) 屏障(píng) 妥帖(tiē) 风餐露宿(lòu) B. 哽咽(yè) 砭骨(biān) 猥琐(wěi) 深恶痛疾(wù) C. 澎湃(pài) 炽热(chì) 羸弱(léi) 气冲斗牛(dǒu) D. 默契(qì) 亘古(gèng) 取缔(dì) 忍俊不禁(jīn)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2 分) A. 惊心动魄妇儒皆知仙露琼浆不以为然 B. 不耻下问如释重负大厅广众力挽狂澜 C. 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家喻户晓语无论次 D. 毛骨悚然颠沛流离微不足道忧心忡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C.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D.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 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5. 名句默写。(6 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数据: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①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而由城市数字化到城市智慧化,关键是要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其核心是引入了大数据处理技术,这必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新引擎。 ②从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来看,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础在于互联网技术,因此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互联网的体系结构相类似,也可分为四层,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智慧城市相对于之前数字城市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智慧的处理,因此也可以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 ③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海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产生。以视频监控为例,北京目前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有50万个,一个摄像头一个小时的数据量就是几G,每天北京市的视频采集数据量在3PB左右,而一个中等城市每年视频监控产生的数据在300PB左右,这些摄像头实时回传的信息,海量数据对数据存储、并发处理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同时,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不单是智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对IT投资的一种保护,否则非但不能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还将为海量数据所累。 图: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处理应用 ④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量各种类型的数据进入数据库,经过组织、分析、决策之后,将最后的处理结果提供给决策者供参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处理流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目前已经实现了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从而动态调节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实现缓解拥堵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为司机提供优化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由此可见,面对智慧城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⑤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⑥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中学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8.05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部编版教材研究组) 项 目 一 二 三 总分 核对 等 第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校.订(ji ào ) 气冲斗.牛(d ǒu ) 晌.午(sh ǎng ) B.挚.爱(zh ì) 忍俊不禁.(j īng ) 告罄.(q ìng ) C.商酌.(zhu ó) 锲.而不舍(q ì) 修葺.(q ì) D.震悚.(s ǒng ) 诲.人不倦(hu ǐ) 拖沓.(t 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严谨 鲁莽 怏怏不乐 毛骨耸然 B.模拟 辜负 语无轮次 千钧重负 C.俯瞰 竹篾 尽态极妍 略胜一筹 D.严谨 拯救 海市蜃楼 忧心仲仲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C.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D.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14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临沂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我市各区县新兴的“生态观光园”不但有养生休闲居住功能,反而能保持生态原貌。 C.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最后一课》的标题不但指出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7分)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1)本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复杂的心情?(2分) (3)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么?(2分) 7.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阅读活动主题,完成练习(5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孝亲敬老。 (1)请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2)摘抄两句以“孝”为主题的名言诗词。(2分) (3)搜集两则古代“孝亲敬老”的故事。(2分) 8.古诗文默写(10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出自杜甫《望岳》)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份乡愁,不同倾诉。李白化曲成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岑参遇使托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亲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情感。(分别出自《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二、阅读与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回答9—12题。(12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①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② 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③ 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同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杜处士好画》) 【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拊:拍。③搐(ch ù):收缩,此指“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 (2)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 (4)一日曝.十画: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部编版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吞噬shì字帖tiè鲜为人知xiǎn B.憎恶zēng 炽热z hì颠沛流离diān C.麂子jǐ默契qiè忧心忡忡chōng D.气氛fèn 俯瞰kàn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2分)() A.班斓霹雳家喻户晓慷慨淋漓 B.喧闹蒙眬颠沛流离以身作则 C.烦燥竹篾微不足道如释重负 D.遗撼磕头千钧重负屏息凝神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大帅张作霖寸土不让,有勇有谋、血气方刚 ....,赢得众人敬仰。 B.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 ....的技术“大佬”和故事。 C.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 ... 离.的。 D.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比赛中的不足。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 ....的是(2分)()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 中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粗俗的性格。作者对她充满了感激与怀念之情。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全诗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 生态度。 C.祥子是萧红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 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小说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 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 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 6.在下面语段中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 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月考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考号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请把下面一句话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2.依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拼音:(4分) (1)酝niàng()(2)chéng()清 (3)qiè()而不舍(4)hài()人听闻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讪(shàn)笑参差不齐(chā) B. 蓦然(mó)战栗(sù)众目睽睽(kuí) C.干涸(kū)深邃(suì) 怪诞不经(dàn) D.剽(piāo)悍缀(zhuì)行飘渺((piāo miǎo) 4.下面括号内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沧海》)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出珍惜时间的两句是 (5)《次北固山下》既是写景又蕴含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7、名著阅读。(2分)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在田字格里正确、工整地书写下列的词语。(2分) 翡翠咳嗽锻炼喧哗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dǎ jiǎo róu zhòu chū xún yōu yǎ ( ) ( ) ( ) ( ) 3.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下面的字。(2分) 祭 卧 4.查字典。(4.5分) “虚”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里“虚”字的解释有A.空虚(跟“实”相对); B.徒然,白白的;C.空着;D.虚假,不真实;E.虚心。理解下列“虚”字的不同意思,并选择序号填空。 虚度年华()座无虚席()弹无虚发()虚张声势() 暇()誉()框()煞()瑕()誊()眶()熬()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把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5分)鱼()而入专心()()垂头()气 童颜()发()烛夜游神机()算 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 7.按要求写成语。(2分) (1)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在毕业联欢会上,我想送给大家两个关于时间的成语:()() (2)我们在描写人们爱科学的时候,经常要用到这样的成语:见微知著、锲而不舍。你还能写出两个与科学精神有关的成语吗?、。8.古诗名言积累。(5分) (1)是值得宝贵的,,中国才有真进步。 (2)横眉冷对千夫指,。 (3),不应该随意虚掷。 (4)使卵石臻于完美的,,。(5)最伟大的见解。 (6)卧看满天云不动,。 (7)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 ”

(8)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在默默里算着,;,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我不禁”。这段话出自《》,作者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10.语言实践。(2分) 陈贝贝走进教室,掏出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后将纸团扔到地上。张老师看见后说:“贝贝,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啵。”陈贝贝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随即将纸团捡起来。 (1)张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2)陈贝贝怎么说才得体? 。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的意思是。(2分) 2.以上短文选自俄国作家的。(1分)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运用了人物的、、的描写,细致刻画了渔夫的品质。“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搔搔后脑勺”说明他在。“嗯,是个问题!”说明他在。“嗯,你看怎么办?”表示渔夫。“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说明渔夫为了准备过的日子。(5分) 4.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3分) 5.从这段文字的表达方法上你有什么收获?请举例说明。(3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经典版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 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 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 xǜ):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 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澄清(chéng qīng):1.清亮;清澈2.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 3.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空灵(kōnh líng):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dì tǎn):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资料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基础知识复习卷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元勋.( ) 奠.( )基 选聘. ( ) 谣y áo 言 背 诵s òn ɡ 昼zh òu 夜 挚zh ì 友 可歌可 泣q ì 鲜. ( )为人知 至死不 懈xi è 鞠躬尽 瘁cu ì 当之无 愧ku ì 家 喻y ù 户 晓xi ǎo 锋芒 毕b ì 露.( ) 妇 孺r ú 皆知 筹ch óu 划 殷. ( )红 秩.( )序 深 宵xi āo 小楷.( ) 硕shu ò 果 迭. ( )起 澎p én ɡ 湃p ài 锲qi è 而不舍 目不 窥ku ī 园yu án 沥l ì 尽心血 慷 慨k ǎi 淋漓 气冲斗. (、 )、牛 舀.( ) 揩.( ) 碗 碟di é 咳 嗽s òu 调羹.( ) 薪. ( )金 迥ji ǒn ɡ乎不同 校.( )对 草率.( ) 悠y ōu 然 吩 咐f ù 疙ɡē 瘩da 深恶. ( )痛绝 巅.( )峰 气魄.( ) 狂 澜l án 浊.( )流 屏p ín ɡ 障zh àn ɡ 哺. ( )育 峭qi ào 壁 骨ɡū 碌lu 咀j ǔ 嚼ju é 呜咽. ( ) 苛k ē 捐杂税 酣h ān 然入梦 碾.( ) 誓sh ì 言 嗥h áo 鸣 山涧. ( ) 高 粱li án ɡ 斑 斓l án 缠ch án 绕 亘.( )古 默 契q ì 田 垄l ǒn ɡ 镐ɡǎo 头 污秽.( ) 耻辱. ( ) 搁.( ) 掷.( ) 脐.( ) 憎恶.. ( )( ) 竹 竿ɡān 繁 琐su ǒ 辫bi àn 子 胸脯.( ) 疮.( )疤 诘.( )问 哀悼. ( ) 书 斋zh āi 霹 雳l ì 震 悚s ǒn ɡ 粗拙.( ) 守 寡ɡu ǎ 惧惮.( ) 蚱蜢.. ( )( ) 掳. ( ) 蹬.( ) 捎.( ) 惶hu án ɡ 恐 荒 僻p ì 取 缔d ì 镶xi ān ɡ 嵌qi àn 门框. (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8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lǒnɡ zhào ()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 ..()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ɡ dīnɡ()地挂在树梢,好像 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 ..()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节选自《紫藤萝瀑布》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颠沛流离莫明其妙以身作责忍浚不禁忧心忡忡海市圣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 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B. 他从提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人民币。 C. 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 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木兰诗》——南北朝——乐府民歌 B.《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C.《一棵小桃树》——贾平凹——现代 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6.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著名的和小说家,他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 ”。《》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是代表作。(3分)7.根据下列句子的语义、句式、结构和字数仿写一个句子。(2分)

(完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02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请根据原文内容默写。(10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2)谁家玉笛暗飞声,。(《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4),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5)《木兰诗》中从侧面反映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体现木兰女儿情态十足的诗句是:,。 (6)写出你积累的抒发爱国之情的两句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 蹒.跚(pán)尴尬.(gā)粗拙.(zhuō)垂涎.三尺(xián) B. 哀悼.(diào)门槛.(kǎn)字帖.(tiě)揩.桌子(kāi) C. 滞.笨(zhì)谰.语(lán)愧怍.(zuò)灸.疮疤(jiǔ) D. 镐.头(gǎo)哽咽.(yè)召.唤(zhāo)九曲.连环(qǔ)3.下列词语的书写,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烦燥微不足到锋芒毕露警报叠起 B. 选骋锲而不舍高山之颠家喻户晓 C. 怪诞蓬断草枯一反既往妇儒皆知 D. 高梁慷慨淋漓截然不同言外之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 ....的那一天。 B.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 ....,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

性使然。 C. 在露天演唱会的现场,五颜六色的灯光交替变幻,上下左右,忽暗忽明,真是扑朔迷离 ....,让人目不暇接啊。 D. 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 ....之下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我市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足球队92个。 B.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能否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C.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D.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6.“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的许多计谋是借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2分) () A. 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 B. 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 C. 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 D. 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写的《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邓稼先》是作者带有历史眼光、全球视野、传统意识、民族感情而写成的一篇小说。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D.《黄河颂》是一首反应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8.综合性学习。(6分)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的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风,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唱和(hé) 黄晕(yùn) B.竦峙(chì) 枯涸(hé) 斗笠(lì) 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 D.水藻(zǎo) 肌肤(fǔ) 娇媚(èi)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岛/竦峙 B.江春/入/旧年

c.我/寄愁心与明月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 B.诗人高雅风度 c.诗人反击艺术 D.诗人自命清高 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深切同情和关怀句子是。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 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一句古诗。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 点的比喻句是。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 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木兰诗》中反映出木兰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迅速,同时烘托 出木兰威武、矫健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想起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的山雕。(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 ò()。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à tíng guǎng zhòng()之下, 夫妇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B. 当然不排除有一见面就很默契的情况,但是那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C. 夜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小城,万籁俱寂,小小的青石街道上人迹罕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