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材料.doc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材料.doc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材料.doc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材料.doc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大题P1、7、9章】

第一章:导论第1节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

1、公共事务: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2、【大题】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规模性。

3、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

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

4、公共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5、公共产品的特征:

(1)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在消费公共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

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可以排斥他人的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迁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

(2)非竞争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所具有的竞争性来说的,这里所说的竞争性是指消费上的竞争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有两层基本含义:边际生产成本为0;编辑拥挤成本为0.

r纯公共产品f公共产品t

准公共产品

6、社会总产品< 丁俱乐部产品

〔私人广?品■纯私人广?品

7、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8、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1)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不充分;

(2)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第三者的福利的影响。

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的社会成本小土私人成本,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下降。

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表现为社会对该商品需求的下降。注:公共产品也具有负外部性,如行政处罚。

9、准公共产品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外部性(具体分析)

10、【选择题】公共事业产品基本性质:

(1)纯公共产品性质(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

(2)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以及基础设施)。

第2节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11、公共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指不以营利为F1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与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技监局、消协、商检局、行业协会残联、经济仲裁委员会)。

12、【大题】公共组织的特征:

(1) 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

(2)活动受到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

(3)受到高度的公众监督;

(4)活动具有政治性;

(5)旦昼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组织行为结果评判较苦难;

(6)具有一定的独占性。

13、公共权力:用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14、公共权力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权力来源于氏族权力,并经过其异化形式——国家演化而来。

15、【大题】公共权力(强制性权力、非强制性权力)的特征:

(1)社会性;(2)政治性;(3)综合性;(4)约束性。

16、公共事业管理: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

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17、【大题】现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1)具有公共性;(2)具有强制性;(3)具有非营利性;(4)具有服务性。18、【大题】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I)以公众为本原则;(2)服务原则;(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4)法治原则。

第3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19、【大题】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1)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含、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2)区别:A、管理对象,前者是狭义的,后者是匚义的公共管理;B、政府职能的角度,前者主要与社会管理职能相关,后者与政务管理、宏观调控等职能相关;C、管理手段,前者偏至于柔性管理,后者刚性

手段和柔性手段得到广泛的使用o

20、【大题】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

(1)联系:

A、管理目的是相同的,最终目标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持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B、管理范围上有联系,管理公共事业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C、管理主体上,并不完全一致,但却有密切联系。

(2)区别:

A、管理对象上,前者是特定的公共事务,后者是广义的公共事务;

B、管理主体上,前者是整个的社会公共组织,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

C、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前者手段丰富,后者较单一。

2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区别:

(1)管理ri的:是否盈利?

(2)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前者是公共权力,后者主要是私有权中的财产所有权;

(3)'管理的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管理,后者是经济管理;

(4)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是税收,后者是“内部事务”;

(5)管理的限制I因素不同,前者主要是法律,后者主要是利润;

(6)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前者遵守公共伦理和公共管理规范,遵守公务员相关管理的规定,职业化、终身化的倾向;

(7)绩效评估标准不同,前者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并重公平,后者经济效益是首要指标。

第4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22、【大题】意义: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

(2)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遂制的形成,极大的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促进社大的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名词解释、选择题】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1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

1、【重要】概念: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处部条件的总和。

2、【比较重要】特征:(1)广泛性;(2)复杂性;(3)差异性

3、分类:

(1)以层次为标准:宏观、中观、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2)以国别区域为标准:国际、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3)以作用和影响为标准:积极、消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4)以内容为标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4、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

(1)辩证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2)相互作用:通过特定资源和信息的交换,公共事业管理满足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需求。

第2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5、【重要】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公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诅形态。

6、文化环境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形式:

(1)文化环境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和解释;

(2)文化环境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管理价值取向;

(3)文化环境规定着公共事业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

7、【重要】公共管理文化:指公共管理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思想、

价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等。

8、公共管理文化的基本内容:

(1)公共管理的价值观;(2)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9、【重要】公众政治文化: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政治价值倾向和政治心理倾向的总和。

10、公共政治文化的内容:

(1)政治意识形态;(2)社会政治思想或政治思潮;(3)社会政治心理。

第3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11、【重要】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指在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组织并列且

对公共组织产生作用的诸种政治因素之总和。

12、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因素及其影响方式:(1)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2)政治关系的影响;(3)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组织 【名词解释、选择题】 政府与公共事业管理

1、 政府的基本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

2、 【重要】政府基本职能特性:整体性;适应性;差异性;统一性。

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识应确立在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基木观念,一方面 政府能够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改善和扩大市场的作用,另一 方面,市场力量在改善政府功能上有其重要作用,在国家控制的公共领域引入市

第1

13、 【重要】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经济背景,是制 约和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构成因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 成分、经济体制。

14、 经济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1)生产力发展方面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和效率;

(2) 经济成分方面决定着政府要有相应的经济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政策;

(3) 经济体制方面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的形态特征和制度特征,影响着公共事 业管理的行为特征和运行。

15、 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不同层次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对逾层次的影响是直 接的,对中低层是间接地、迂回的,且相对小一些。

第4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和国际环境

16、 【重要】公共关系环境:影响和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 总和。

17、 公共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1)公共事业主体与社区的公共关系对公 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决策和实施上;(2)公共事业管 理主体系统之间的公共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公共事业管理 的实施上。

8、 【重要】国际环境:是以国别区域作为标准来对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 因素进行分类的,它是指影响和制约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的全球性的各种因素的总 和。由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文化环境构成。

9、 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1)对公共事业管理基奎政筮的影响;

(2)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手段等产生影响;(3)本国国际地位对公共事业管理的 影响。

场竞争,有利于改善其低效率运转形态。

4、 【重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1)提供公共产品;(2)消除外部 效应;(3)调节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4)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概括为以下职 能:政务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

5、 【重要】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1)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2)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作 用;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政府决定 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 者。

第2节:非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6、 【重要】非政府组织:依靠社会权力,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非官 方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显然,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非营 利的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非政府组织。

7、【重要】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或正规性;(2)民间性或非政府性;

(3)非营利性;(4)自治性;(5)自愿性;(6)非政治性;(7)非宗教性。

8、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非政府组织是当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9、【比较重要】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1)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主体;(2)非政府组织能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3)非政府组织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4)扩大就业渠道;(5)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能力;(6)提高公民民主意识; (7)增加社会公民化程度等。

9、基金会案例:P141非政府组织:社会再分配的工具,社会的减压阀,公共或私人组织的公关工具。

10、事业单位的类别:P144

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第1节: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及其确认1、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界定:一定时期内产生的社会问题,只有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而且在汽时情况下公共部门有资源和能力能够予以解决的,才能进入公共事业产品政策的讨论范围,最终通过计划的制定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

2、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成立的前提条件:(1)它首先是必须是-?种客观存在的状态;(2)必须是公共事业管理决策者所察觉的、所认知的;(3)必须具有公共性; (4)它是一种有必要在当前加以解决的公共性问题。

3、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特点:(1)公共性(最基本);(2)可变性;(3)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4、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形成:(1)自然灾害;(2)经济的较显著变化;(3)技术的发展;(4)国际交往和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5、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提出:(1)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2)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3)大众传媒;(4)智库。

6、调查公共事业问题的基本方法:(1)直接调查法:观察法【无结构的参与观察法、无结构的非参与观察法、有结构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2)间接调查法。

第2节:公共事业中的公共项目管理

7、公共项目:根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

8、确立公共项目的基本要求:(1)划分必要的行为步骤或阶段;(2)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3)明确每一步的实施者和责任者;(4)有明确的时间表;(5)经常检查资源分配与预先计划是否相符合。

9、目标确立:根据公共政策或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战略,针对具体的公共问题或需求,选择一个公共事业管理行为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所期望的实施效果。

10、目标确立中中低层管理人员考虑的因素:(1)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战略、有关本机构及其管理权限和职责的法律规定;(2)本机构管辖范围内的社会需求和现实条件;(3)本社区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并考虑总和人们利益的最佳方法;(4)进行那个效果预测,包括对目标实现障碍的估计。

10、计划的形成:(1)阐述目标;(2)对客观的环境和各种主观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3)列出尽可能的运作方案,经过比较后选择适当的运作方案;(4)确定实施这一项目管理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高效率和资源的节省。

11、时间预算法:乐观、中性、保守。内涵是将一个项目的总目标,分解为若干与

12、 目标管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其基本 制定实施方案;思想

总目标相关联的具体目标,即一?种树 状的目标体系,并以目标即具体的管理结果为依据,明确每个具体H 标的负责人、 完成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13、 目标管理的优点:(1)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化,减少盲目性,节省资 源,提高管理的效率;(2)目标的制定者也是实现者,促进了对管理的参与;(3) 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成绩,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4)有利于对整个管 理里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和评估。

14、 目标管理的不足:(1)容易造成总目标就是小目标的简单相加的认识误区;

(2)对整个公共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 公共项目运作方案的决策:方案的拟定+方案的选择P232

16、 拟定方案的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限制因素分析、潜在问题分析、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详尽性原则;互不兼容原则

17、 公共项目运作方案选择的基本步骤:(1)综合分析:从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和 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分析;从成本和效果的对比进行分析;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 响的对比进行分析。对方案本身进行分析和对实施方案的环境进行分析。(2)运 作方案的选择:多种选一;合多为一;重新拟定;暂缓抉择。

15、公共事业管理运作方案的实施:(I )实施的准备阶段: 准备;组织与人力准备;财务准备。(2)实施的落实阶段:设立指挥中心,做好 沟通、协调工作,控制失效(早期失效;偶然失效一中期;耗损失效一后期)。

(3)评估阶段:效果检验和绩效考核。

【选择、名词解释】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费用及配置效率分析 第1节: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的及其价值

1

第2节:不同类别的公共事业管理经费分析

2、 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成本。

3、 公共支出的分类:(1)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2)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 支出;(3) 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之处。

4、 公共消耗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服务,国防、教育、公共保健)+公共投资 支出(资产,水电煤气通信)

5、 公具转移性支出:单方面的无偿转移,包括各种财政补贴、补助、养老金、 失业救济金、债务利息等。

6、 公共支出的原则:公平;效益;稳定。

7、 非政府组织投入:

(1) 非公共支出的内涵包括:溢余(净资产的增加);社会捐赠;政府拨款;

(2)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原则:非营利性原则;安全原则;

A

、 B 、

8、企业资金投入:

(1) 投资于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企业;

(2) 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BOT(建设一经营一转让)、 BOOT (建设一拥有一经营一转让)、BOO (建设一拥有一经营)、凭单、产权交 易、合资或兼并。

第九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和伦理

第1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责任和责任机制

1、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

2、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性质:公共性以及以这一?公共行为基础的效率标准时期 最基本的特征。

3、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基本内涵:

主观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对所从事的公共事业的忠诚、良心以及认同。

客观责任: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要求,以及上级交付的客观应尽的责任,只 要是指负责和义务。

4、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分为:(1)回应;(2)弹性;(3)胜任能力;(4)依据正 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5)廉洁。

第2节: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控制机制

5、 概念:指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或通过一定的行政层级,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履行责任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6、 包含:(1)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2)行政监督和检查:对具有隶属关 系的组织行使行政监督权;对具有无直接隶属关系的组织行使行政监督权;(3) 行政监察;

(4)审计;(5)行政复议。

6、 科层制的特点: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的额权责分配;完备的规则和程序; 层级节制;重视文件的处理和保存。

7、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

8、 公民参与控制机制:

⑴作用:

可以反应公众的需求和偏好,提高政府的代表能力和回应能力;

可以使公共事业管理者清楚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绩效评估的意见; 可以向公民提供有关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信息;

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 支持。

(2) 条件:要有必须的制度设计;要有相应的公共管理文化;公众必须具备参 与能力和信息。

(3) 基本方式: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利益群体。

第3节:公共事业管理伦理 9、 公共事业伦理的构成

(1) 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

(2)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公共事业管理实 践伦理;公共事业管理角色管理。

10、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具体内涵:

(1)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2)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4)勇于承担公共责任;(5)高尚的敬业精神。

11、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价值的功能:

(1)导向作用: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规范作用:通过伦理规范限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的范围、行为模式,使公共事业管理全过程程序化和规范化。

(3)选择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一定的伦理意识支配下,以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为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主、自控、的抉择,是对自己行为动机、意图、目的和行为方式、过程、结果的选择。

12、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1)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2)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3)行为守则;

(4)公民参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