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冶金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

《冶金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

《冶金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
《冶金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1 冶金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冶金动力学、冶金热力学、冶金溶液。

2 金属熔体指________、________。液态的金属、合金。

1、冶金原理是提取冶金的主要基础科学,它主要是应用_______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取冶

金过程,为解决有关_____问题、开拓____的冶金工艺、推进冶金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物理化学、技术、新

2、根据组成熔体的主要成分的不同,一般将冶金熔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种类型。金属熔体、熔渣、熔盐、熔硫。

3、冶金原理按具体的冶金对象分为______冶金原理及_____冶金原理。钢铁、有色金属。

4、根据熔渣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熔渣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种。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根据各种冶炼过程的特点,合理地选择_____,使之具有符合冶炼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冶炼渣、精炼渣、富集渣、合成渣。熔渣。

5、熔渣是_______和_______的重要产物之一。金属提炼、精炼过程。

6、熔渣是指主要由各种______熔合而成的熔体。氧化物。

7、________的作用在于使原料中的某些有用成分富集于炉渣中,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将它们

回收利用。富集渣、

8、_______的作用是捕集粗金属中杂质元素的氧化产物,使之与主金属分离。精炼渣。

9、在造锍熔炼过程中,为了使锍的液滴在熔渣中更好的沉降、降低主金属在渣中的损失,

要求熔渣具有较低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粘度、密度、渣-锍界面张力。

10、为了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降低冶炼过程的能耗,必须使锍具有合适的______.

物理化学性质。

11、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根据各种冶炼过程的特点,合理地选择________,使之具有符

合冶炼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熔渣成分

12、冶金过程热力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有:1)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根据的正负判断该条

件下反应能否自发地向________进行: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平衡常数,确定反应进行的______;3)分析影响反应的和平衡常数,为进一步提高________指明努力方向。预期方向;限度;转化率。

13大多数有色冶金炉渣和钢渣的主要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CaO、SiO2

14高炉渣和某些有色冶金炉渣的主要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Al2O3、SiO2

15熔盐——盐的熔融态液体,通常指________ 无机盐的熔融体

16在高温冶金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或反应产物叫________ 冶金熔体

17

1、应为熔盐有着与水溶液相似的性质,因此熔盐电解成为了铝、镁、衲、锂等金属唯一的

或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法。错

2、对于软化温度低的炉渣增加燃料耗量不仅能增大炉料的溶化量,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炉

子的最高温度。错

3、熔锍的性质对于有价金属与杂质的分离、冶炼过程的能耗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对

4、冶金熔体——在高温冶金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或反应产物。对

5、金属熔体不仅是火法冶金过程的主要产品,而且也是冶炼过程中多相反应的直接参加

者。如炼钢中的许多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都是在钢液和炉渣之间进行的。对

6、常见的熔盐——由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碳酸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等组成。对

7、非金属熔体包括:熔渣、熔盐、熔硫对

1、什么事冶金熔体?它分为几种类型?

2、什么事富集渣?它与冶炼渣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3、为什么熔盐电解是驴、镁、钠、锂等金属的唯一的或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法?

4、熔渣的副作用?

5、熔盐的冶金应用?

6、熔剂在精炼中的作用?

1、我们把在火法冶金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和反应产物(或中间产品)称为冶金

熔体。它分为①金属熔体②熔渣③熔盐④熔锍四种类型。

2、富集渣是冶炼过程中把品味低的矿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调高品味的方法,它是熔炼过程

的产物,它是颜料中的某些有用成分富集于炉渣中,以便在后续工作将它们回收利用,而冶炼渣是以矿石或精矿为原料,以粗金属或熔锍为冶炼产物的冶炼过程中生成的,其主要作用在于汇集炉料中的全部脉石、灰分及大部分杂质,从而使其与熔融的主要冶炼产物分离。

3、铝、衲、镁、锂等金属都属于负电性金属,不能从水溶液中电解沉积出来,熔盐电解往

往成为唯一的方法。

4、熔渣对炉衬的化学侵蚀和机械冲刷?大大缩短了炉子的使用寿命、炉渣带走了大量

热量?大大地增加了燃料消耗、渣中含有各种有价金属?降低了金属的直收率

5、①在冶金领域,熔盐主要用于金属及其合金的电解生产与精炼②熔盐电解法广泛应用于

铝、镁、钠、锂等轻金属和稀土金属的电解提取或精炼③其它的碱金属、碱土金属,钛、铌、钽等高熔点金属④利用熔盐电解法制取合金或化合物如铝锂合金、铅钙合金、稀土铝合金、WC、TiB2等⑤某些氧化物料(如TiO2、MgO)的熔盐氯化,适合处理CaO、MgO含量高的高钛渣或金红石⑥用作某些金属的熔剂精炼法提纯过程中的熔剂,例如,为了降低粗镁中的非金属杂质和某些金属杂质,采用由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物、氟化物的混合熔剂进行精炼。

6、①除去镁中的某些杂质②在熔融的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将镁与空气隔绝防止其燃

烧。

第二章

1、三院系中的界线有低共熔线和转熔线两种。为了区分这两种性质的界线,在三元系相图中规定了用___箭头表示低共熔线下降的方向,用___箭头表示转熔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单、双。

2、渣型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熔炼时冶金炉内要求达到的温度。如果熔炼的温度较高,渣型的选择便___一些,反之渣型的选择范围要____一些。宽;窄。

3、________三元系是十分重要的冶金炉渣体系,该三元系相图是研究大多数有色冶金炉渣和碱性炼钢炉渣性的基本相图。Cao-feo-sio2。

4、三元凝聚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平衡共存的相属最大为___,最大自由度数为___。4,3

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才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描述三元系的相平衡。平面投影图,等温截面图。

6、_________反映了体系在指定温度下所处的相图以及体系相态随组成的变化。等温截面图

7、一般来说,在三元相图中,对应于每一个______都有一个子三角形。无变点

8、工业铝电解质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和_______是熔剂,

________是炼铝原料。冰晶石、氟化铝、氧化铝,冰晶石、氟化铝,氧化铝

9、______是硫化铜矿造锍熔炼的产物,主要组成为CU2S和FeS。铜锍

10、三元凝聚体系的自由度数最多为______,即体系的平衡状态决定于温度和两个组元的浓度。 3

11、要完整地表示三元系的状态,必须采用______ 三维空间图形

12、由浓度三角形中任一顶点向对边引一射线,则射线上所有各点含三角形其余二顶点所表示的组元的数量比例______ 均相等

13、用三方棱柱体表示——以浓度三角形为底面,以垂直于浓度三角形平面的纵坐标表示______温度。

14、在简单三元低共熔体系内,液相面和固相面之间所围的空间是由六个不同的______所构成,而不是一个整体。结晶空间

15、在冷却析晶过程中,不断发生液、固相之间的相变化,液相组成和固相组成也不断改变,但体系的______是不变的总组成(即原始熔体的组成M点)

16、按照直线规则和杠杆规则,液相点、固相点和体系点在任何时刻都必须处于______ 一条直线上。

17、在析晶的不同阶段,根据液相点或固相点的位置可以确定______组成点的位置。另一相

18、利用杠杆规则,可以计算出某一温度下体系中的______ 液相量和固相量

19、一般来说,在三元相图中,对应于每一个无变点都有______ 一个子三角形

20、如果原始熔体的组成落在某个子三角形内,则液相必定在其相应的无变点(低共熔点)______ 结束析晶

21、判断界线上的温度走向的规则______ 连线规则

22界线上温度降低的方向用______表示箭头

23、在浓度三角形的边线上,箭头由三角形顶点(化合物组成点)指向转熔点(如,再由转熔点指向______低共熔点

24、在浓度三角形内部,界线上的箭头由二元低共熔点指向______ 或由二元转熔点指向三元转熔点,再由三元转熔点指向三元低共熔点三元低共熔点

25、三元低共熔点是所划分的独立三角形中温度的______ 最低点

26三元系中有低共熔和______两种不同性质的界线转熔

27、判定界线性质的一般方法______ 切线规则

28、用______表示低共熔线上温度降低的方向,用______表示转熔线上温度降低的方向单箭头双箭头

29、三元相图中的每一个无变点都对应于一个子三角形,它是由与该无变点液相平衡的______连成的三个晶相组成点

30、转熔点不一定是析晶过程的终点,视______是否在对应的子三角形之内而定物系点

1.等温截面图:在一定温度下的等温截面与立体相图相截,所得截面在浓度三角形上的投影。

2、结晶区:在液相面与固相面之间的空间。

3、界线:两个液相面相交得到的空间曲线。

4、一致熔融化合物:在熔融时所产生液相的组成与化合物固相的组成完全相同的化合物。

5、温度最高点规则:让一界线与其相应的连线相交,所得交点既是该界线的温度最高点,同时也是该连线上的温度最低点。

6、凝聚体系:不含气相或气相可以忽略的体系。

7、不一致熔融化合物:如果一个化合物被加热至某一温度是发生分解,形成一个液相和另一个固相,且二者的组成皆不同不同于化合物固相的组成,则该化合物为不一致熔融化合物。

1、如果三元系中之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那么久可以将该三元系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简单子三元系。对

2、不一致熔融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它既可以是二元化合物,也可以是三元化合物。对

3、C2S、CS、C3S2均为一致熔融化合物。错

4、当电解温度大于960时,三氧化二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不大。错

5、从Fe-S二元系相图可知,含硫量增大将导致铁的熔点降低。对

6、在一定的温度下,随着含铁量得增加,将不断有铜铁合金相析出;而当含铁量一定时,随着温度的降低,铜铁合金也会从熔体中析出。对

7、相律是多相平衡中最基本的规律,其一般的规律为:f=c-¢+2,其中¢为组分数。错

8、重心原理所讲重心是浓度三角形的几何重心。错

9.、在分析三元系相图过程中,要注意:界线性质与相应化合物的性质没有明显关系。生成不一致化合物的体系不一定出现转熔线,而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体系中一定之出现低共熔线。错

10、在火法冶炼过程中,渣型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冶金炉内要求达到的温度,如果熔炼的温度较高,渣型的选择范围可窄一些。错

1、式说明绘制三元系状态图的等温截面图的主要步骤。

2、浓度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3、简述重心原理。

4、分析实际三元系相图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5、分析复杂三元系中任意熔体M的冷却结晶步骤有哪些?

1、若绘制该体系在T4温度下的等温截面图,则步骤如下:首先将图a中除T4外的等温线去掉,找出T4温度下的等温线与界线的交点d,连接交点与界线两边的固相组成点构成一个接线三角形,所围成的区域为(L+B+C)三项区,扇形区域AabA、CcdC分别是固相A/B 和C的液相平衡共存两项区(L+A)、(L+B)、(L+C)区域abcdea显然是一个单一液相区,最后去掉所有的界线,并在每个区域内标出所存在的物相,这样就得到了等温截面图。

2.浓度三角形的性质有等含量规则、等比例规则、背向规则、直线规则、交叉位规则、共轭位规则和重心原理。

3、在浓度三角形ABC中,当由物系M、N和Q构成一新物系P时,则物系P的组成点必定落在三角形MNQ的重心位置上,这就是重心原理。

4、1)判断化合物的性质;

2)划分三角形

3)确定界线的性质

4)判断无变点的性质

5、1)根据给点熔体M的组成,在浓度三角形中找出M点的位置;

2)由M点所在的等温线,确定熔体M开始结晶的温度;

3)根据M点所在的初晶面,确定开始析出的晶体组成;

4)根据M点所在的子三角形,确定冷却结晶的终点以及洁净中辽的固相组成。

6图为生成一个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1)判断三元化合物N 的性质 (2)标出界线的温度降低方向

(3)指出无变点K 、L 、M 的性质,写出它们的平衡反应; (4)分析熔体1、2的冷却过程 解:(1)因N 点不在(N)初晶面内,故三元化合物为不一致熔融化合物 (2)见图

A B

C

D

e 1e 3

e 2

E 1

E 2

m 1C B

D A

m 2t

P

(3)L 点位于相应的子三角形CNB 之内,因此是低共熔点,L →C+N+B ;M 点位于相应的子三角形ACN 之内,因此是低共熔点,L →A+C+N

(4)熔体1,液相:1→(L →N,f=2)g →(t →C+N,f=1)L(L →C+N+B),固相:N →(N+C)d →(A+N+C)1

熔体2,液相:2→(L+B,f=2)C 1→(L →A+B,f=1)k(L+A →V+B,f=0) →(L →N+B,f=1)L(L →C+N+B)

试说明绘制三元系状态图的等温截面的主要步骤?

答:1将平面投影图中给定温度以外的等温线,温度高于给定温度的部分界限(f e1)去掉。

2 将界限与给定温度下的等温线的交叉点(f )与该界限对应的二组元的组成的连接,形成结线三角形BfC.

3去掉余下的界限(Ef,Ee2,Ee3)

4在液-固相区画出一系列结线

5标出各相区的平衡物相

6用边界规则检查所绘制的等温面图

在进行三元系中某一熔体的冷却过程分析时,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1背向规则 2杠杆规则 3直线规则 4连线规则

5 三角形规则 6重心规则 7切线规则 8共轭规则等

分析熔体冷却过程时

a:液相点总是沿着温度下降的方向移动的,液相点,原始点与固相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且原始物系点必定在固相点与液相点之间,他们之间的质量关系符合杠杆原理。

b:结晶终了时,液相点与固相点的变化路径首位相连,合为一条折线。

C:在包括三元转熔反应的冷却结晶过程中,如果被回吸组分在析晶过程中消耗完,则剩余的液相发生穿越所生成组元初晶区的现象。

8试根据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系相图说明组成为(W B/%)氧化钙40.53二氧化硅32.94三氧化二铝17.23氧化镁2,55的熔渣冷却过程中液相及固相成分的变化。

解:

炉渣的∑WB=93.25%,需将其重新换算,使三组分(MgO计入CaO组分之内)之和为100%,因此∑WcaO=46.20%,∑SIO2=35.32%,∑Al2O3=18.48%,因此,炉渣的组成点位于ACS-C2AS-C3S2内的O点当组成点为O的此渣冷却到此渣系所在的等温线所示的温度时,开始析出C2AS相,温度下降时不断析出C2AS相,液相沿O-O/-P-E变化,在O/P段析出二元共晶C3S2-C2AS,在P点进行转熔反应L+ C3S2= C2AS+CS,沿PZ线段析出二元共晶体CS- C2AS,在E点析出三元共晶体CS- C3S2- C2AS.而固相成分沿C2AS-a-b-c-o变化

7如何判断无变点的性质?它与化合物的性质和界限的性质有何关联?如果某三元系中只

生成了一致熔融化合物,该体系中有可能出现转熔点吗?

答:在浓度三角形中,一致熔融化合物的组成点落在自己的初晶面之内,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组成点都落在自己的初晶面之外。

根据无变点与其相对应子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该无变点的性质,即是低共熔点还是转熔点。

无变点的性质与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和界限的性质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某三元系中只生产了一致熔融化合物,该体系中有可能出现转熔点。

第三章

1、一般来说,在发生相变时物质的各种性质都会发生变化,相变过程的热效应可视为原子间结合力变化的标志。对

2、液体的性质和结构究竟更接近于固态还是更接近于气态,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结构特点。错

3、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的原子间结合力差别很小。对

4、液态金属与熔盐的结构相同,均为进程有序,远程无序。对

4、熔渣从金属液中吸收有害杂质硫及磷的能力决定于渣中存在的自由CaO。对

5、温度对不同种类的熔体的电导率的影响相同。错

6.结构起伏的尺寸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结构起伏的尺寸越大。错

7、阴离子与阳离子间的库伦作用力是决定溶液热力学和结构性质的主要因素。对

8、大多数金属熔化后电阻减小,并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

9、金属在液态和固态下原子的分布答题相同,原子间结合力相近。对

10、熔盐熔化时的体积增加是自由体积的增加。错

11、一般认为空穴是在作为谐振子的球状的阴阳离子间形成的,空穴体积相当于熔融时体积膨胀量,空穴的分布是均匀的。对

12、金属原子与氧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越大,离子键分数越大,氧化物离解为简单离子的趋势也越大。对

13、氧化物离解为简单离子的趋势取决于氧化物中阳离子与氧离子的作用力。对

14、一般来说,场强越大则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场强越小则氧化物的碱性越小。错

单键强度越大,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反之,单键强度越小,氧化物碱性越强。对

15、对于同一种金属,通常其高价氧化物显示酸性或两性,低价氧化物表现为碱性。对

16、随着温度升高,低聚物浓度降低。错

17、温度对不同种类的熔体的电导率的影响相同。错

18、冶金熔体的结构主要取决于质点间的交互作用能。对

19、冶金熔体的结构:指冶金熔体中各种质点的排列状态。对

20、熔体结构主要取决于质点间的交互作用能。对冶金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结构密切

相关。对

21、相对于固态和气态,人们对液态结构,尤其是冶金熔体结构的认识还很不够对

22、不同的冶金熔体具有明显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对

1、典型的晶体结构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密堆立方

2、根据氧化物对氧离子的行为,可以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电荷小、半径大、活动性较大的阳离子,争夺氧的能力很弱,这种阳离子称为_____。

便网离子

4、通常熔渣的热力学模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子理论模型、聚合

物模型、理想离子溶液模型

5、马森模型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直链模型、支链模型

6、熔体结构主要取决于质点间的_________交互作用能

7、金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_________密切相关结构

8、通常情况下,冶金熔体的结构和性质更接近于其_________固态

9、在熔点附近液态金属和固态金属具有相同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结合键近似的原

子间结合力

10、原子的热运动特性大致相同,原子在大部分时间仍是在其平衡位(结点)附近振动,

只有少数原子从_________位以跳跃方式移动一平衡位向另一平衡位

11、金属熔体在过热度不高的温度下具有_________的结构准晶态

12、熔体中接近中心原子处原子基本上呈_________的分布,与晶体中的相同(保持了

近程序);在稍远处原子的分布几乎是_________的有序无序

13、熔渣的氧化能力决定于其中未与SiO2或其他酸性氧化物结合的_________的浓度

自由FeO

14、熔渣从金属液中吸收有害杂质S及P的能力决定于渣中存在的_________ 自由

CaO;

15、只有在_________的情况下,熔渣才能被视为理想溶液稀溶液

16、可用_________表示阳阴离子间的作用力——阳离子的静电场强。z c/d2

17、酸性氧化物的阳离子静电场强一般大于 1.0?10-12m-2,场强越大则氧化物的酸性

_________ 越强

18、碱性氧化物的阳离子静电场强一般小于0.6?10-12m-2,场强越小则氧化物的碱性

_________ 越强。

19、对于同一种金属,通常其高价氧化物显_________,而其低价氧化物显_________

酸性或两性碱性,

20、渣中阳离子及阴离子的分布显示_________,出现了有序态的离子团。微观不均匀

1、冶金熔体的结构:是指冶金熔体中各种质点的排列状态。

2、成网离子:电荷大、半径小、电离势大的阳离子,争夺氧的能力强。

1、熔体的聚合程度是如何表示的,它与熔体的结构有何关系?

2、简述捷母金理想离子溶液模型的要点。

3、简述弗鲁徳离子溶液模型的要点。

1、熔体的聚合程度通常是用平衡常数表述的,平衡常数越大,其聚合程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其聚合程度越低。

2、1)熔渣完全由离子组成,包括简单阳离子、简单阴离子和复杂阴离子;

2)熔渣中阳离子与阳离子、阴离子与阴离子的混合分别为理想混合。

3、1)熔渣完全由离子组成,包括简单阳离子、简单阴离子和复杂阴离子。

2)阳离子与阳离子、阴离子与阴离子的混合分别为理想混合。

试分析Ba-O,Al-O键的性质?

解:要判断键的性质,首先计标其离子键分数

离子键分数=1-exp[-1/4(x A-x0)2] x A和x0分别表示金属(或准金属)原子积和原子的电负性

由教材P60求3-2知 x0=3.44 x Ba=0.98 x Al=1.61

对于Ba-O而言

离子键分数=1-exp[-1/4(0.98-3.44)2]=1-exp(-1.626)=0.803

对于Al-O而言

离子键分数=1-exp[-1/4(1.61-3.44)2]=1-exp(-0.837)=0.567

某矿渣成分(w b/%)FeO 13.3,MnO 5.1,CaO 38.2,MgO 14.7,SiO2 28.1,P2O5 O.6.分别用捷姆金和弗鲁德理想离子溶液模型计算渣中FeO的活度

解:1 捷姆金理想溶液模型:

假定熔渣中存在Fe2+、Mn2+、Cu2+、Mg2+、O2-、SiO4-、PO43-、

溶液中碱性氧化物按下列反应离解为相应的金属阳离子和氧阴离子

FeO=Fe2++O2- MnO=Mn2++O2- CaO=Ca2++O2- MgO=Mg2++O2-

因此,个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Fe2+)=n(FeO)=0.185 mol n(Mn2+)=n(MnO)=0.072 mol

n(Ca2+)=n(CaO)=0.682mol n(Mg2+)=n(MgO)=0.368 mol

∑n i+= nFe2++ nMn2++ nCa2++ nMg2+=1.037 mol

复合阴离子的生成反应为:

SiO2+O22-=SiO44- P2O5+3O22-=2 PO43-

故n(SiO44-)=n(SiO2)=0.468 mol n(PO43-)=2n(P2O5)=0.008 mol

熔渣中O2-的物质的量为碱性氧化物离解出的O2-的物质的量之和减去复和阴离子生成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

n=(O2-)= n(FeO)+ n(MnO)+ n(CaO)+ n(MgO)- 2n(SiO2)-3 n(P2O5+)

=0.359 mol

∑n i-= n(SiO44-)+n(PO43-)+n(O2-)

=0.835 mol

X(Fe2+)=n(Fe2+)/∑n i+=0.142

X(O2-)= n(O2-)/∑n i-=0.428

因此,炉渣在FeO的浓度为a(FeO)=x(Fe2+)*x(O2-)=0.142*0.428=0.016

2弗鲁德理想溶液模型的离子摩尔分数表达式为:

x i v+=v i n i v+/∑v i n i v+ x j v-=v i n j v-/∑v j n j v-

式中v i、v j分别为第i种阳离子和第j种阴离子的电荷数

X(Fe2+)=2 n(Fe2+)/[2 n(Fe2+)+2 n(Mn2+)+ n(Ca2+)+ n(Mg2+)]

=2*0.185/(2*1.307)=0.142

X(O2-)=2 n(O2-)/[2 n(O2-)+4 n(SiO44-)+3 n(PO43-)]

=2*0.359/(2*0.359+4*0.468+3*0.008)=0.275

因此,炉渣中FeO的活度为:x(FeO)= x(Fe2+)*x(O2-)=0.142*0.275=0.039

为什么同一种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呈碱性,而高价氧化物呈酸性?、

答:对于氧化物,阳离子O2-,Z a=a,r a=1.4*10-10m,均为确定值,因而可用Z a/d2表示阳离子与阳离子间的作用力,称为阳离子的静电场,即

Z a/d2= Z a/(r c+r a)2

显然,阳离子的电荷数大,半径越小,其静电场强越大,随着阳离子静电场强的增大,阳离子与氧离子作用时的氧化能力增强,使得Me-O键的共价键成分增长,因此氧化物离解为简单离子的趋势减小,而有利于复合粒子的形成。

金属的焙烧熵和融化热远小于其蒸发熵和蒸发热,这说明液态金属在什么方面跟接近于固态金属,为什么?

答:应为金属在其热度不高的温度下具有准晶态的结构,即熔体中接近中兴原子处原子基本上呈有序分布,与晶体中相同,而在稍远处原子的分布则是无序的。

试比较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及液态金属与熔岩结构的异同点

答:

熔岩熔化时体积增大,但离子间的距离反而减小,为什么?

答:因为熔岩熔化时的体积增加不是自由体积的增大,而是熔岩熔化时有空穴生成。

熔体的聚合程度是如何表示的?它与熔体结构有何关系?

答:采用多个四次配位阳离子所拥有的非桥氧数目来描述熔体的聚合程度,一般用符号NBO/T来表示。四次配位阳离子通常是Si4+离子。熔体的NBO/T值与其O/Si有关,O/Si较小,其NBO/T值也越小,说明熔体中非氧桥越少,因此,熔体的混合度越高;反之,O/Si 越大,NBO/T值也越大,熔体的聚合程度越低。

NBO/T=[2n(O2-)-4n(Si4+)]/n(Si4+)

第四章

1、金属熔体的密度与其中溶解元素的种类有关,当几种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金属形成金属熔体时,其密度具有加和性,即_______________。

2、黏度由平缓增大到急剧增大的转变温度常称为_________温度。熔化性

3、在一定范围内,导电性越好,极间距离可以越大,电流效率就_____。越高

4、熔渣的导电率随温度的增加而______。增大

5、当金属熔体与沉渣接触时,若二者间的_________太大,则金属易分散于沉渣中,造成有价金属的损失。界面张力

6、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张力______。减小

7、______等元素是铁液的表面活性物质。N、O、S

8、阳离子半径越大,表面张力越____。大

10、电解质对碳素材料的润湿性能与电解质的组成、______和______有关。添加剂、温度

11、液体与固体材料间的界面张力越小,接触角也______,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____.。越小、越好

12、当时,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好;当________时,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差;当______时,固体被液体完全润湿;当________时,固体完全不被液体润湿。

13、在铜、镍硫化矿的造锍熔炼过程中,共存的两个熔体为______和_______。熔锍、熔渣

14、冶金熔体由其固态物质完全转变成均匀的液态时的温度叫______ 熔化温度

15、冶金熔体在冷却时开始析出固相时的温度叫______ 凝固温度或凝固点

16、高硅渣和高钙渣两种渣型都能______氧化镁和磁性氧化铁的有害作用抑制

17、高钙渣的熔化温度比高硅渣______ 低

18、密度影响金属与熔渣、熔锍与熔渣、金属与熔盐的分离,影响金属的______ 回收率19熔融金属的密度与原子量、原子的半径和______有关配位数

20、在层流流体中,流体是由无数互相_____的流体层组成的平行

21、粘度的意义是在单位速度梯度下,作用于平行的液层间单位面积上的______ 摩擦力

22、升高温度有利于克服熔体中质点流动的能碍______ 粘流活化能。

23、对于大多数冶金熔体,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均遵守______关系式指数

24、温度降低时,酸性渣中质点活动能力逐渐变差,粘度平缓______ 上升

25、熔锍的粘度远______熔渣的粘度,与熔融金属和熔盐比较接近小于

26、熔渣的电导率差别很大,取决于其中氧化物的______ 结构

27、熔渣的电导率随着______的增加而增大碱度

28、熔锍的电导率远______熔盐和熔渣的电导率,但明显______金属熔体的电导率。高于、低于

29、对于一定组成的熔盐或熔渣,降低粘度有利于离子的运动,从而使电导率______ 增大

30、溶液中的组分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流动叫______ 扩散

31、在存在着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称为______ 互扩散系数

32、温度升高,扩散系数______ 增大

33、熔体中组元的扩散系数随着熔体粘度的增高而______ 减小

34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张力______ 减小

35、表面活性物质在纯粹状态时的表面张力______ 很小

1、冶金熔体的熔化温度:是指由其固态物质完全转变成均匀的液态时的温度。

2、表面活性物质:能导致熔剂表面张力剧烈降低的物质。

1、冶金熔体的熔化温度与其组成无关。错

2、熔渣的熔化性温度决定了冶炼时所采用的温度制度。对

3、熔体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

4、金属熔体的密度与其中溶解元素的种类及浓度无关。错

5、在熔盐电解过程中,在一定的电流密度和温度下,极间距离起决于电解质的导电率。对

6、酸性氧化物浓度的增加将导致熔渣的电导率下降。对

7、电导率越大,熔体的导电性越大。对

8、熔体中组分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熔体组成及黏度无关。错

9、质点之间键的强度越大,液体的表面张力也越大。对

10、当温度升高到临界温度时,汽-液相界面消失,液体的表面张力为零。对

11、同种金属卤化物的表面张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溴化物﹥氯化物﹥氟化物。错

12、温度对不同种类的熔体的导电率的影响相同。错

13、润湿性好,容易发生阳极效应。错

14、熔渣-金属液间的界面张力与熔渣及金属渣的组成和温度有关。对

1、什么是熔化温度?什么是熔渣的熔化性温度?

1、熔化温度是指由其固态物质完全转变成均匀的液态时的温度。熔渣的熔化性温度是指黏度由平缓增大到急剧增大的转变温度。

试利用熔渣的等粘度曲线图(p19,4-2)估计组成为(w b%)CaO 38.0,SiO2 38.39,Al2O316.0,MgO 2.83,的高炉渣在1500度时的粘度,如果将温度提高至1900度,此熔渣的粘度降低到多大?解:炉渣总组成w(B)=95.22,需重新换标,使组分之和为100%。有:

∑w(CaO)= w(CaO)+w(MgO)=(38.0+2.83)/95.22%=42.88%

W(SiO2)=40.23% w(Al2O3)=16.8%

查4-12得 1500度时η=0.7Pa.S

将温度提升到1900度,查4-12得η=0.1+0.05*0.3/0.4=0.138Pa.S

试利用加和性规则计标1400度时,组成为(wB%):CaO 35,SiO2 50,Al2O3 15表面张力,并与由等表面张力曲线图所得结果(p97图4-23)进行比较

解:首先计标组成的摩尔数(以100g炉渣计)

n(CaO)=35/56=0.625mol n(SiO2)=50/(28.1+16*2)=0.832mol n(Al2O3)=15/(2*27+3*16)=0.147mol

x(CaO)=0.625/(0.75+0.832+0.147)=0.390

x(SiO2)=0.832/(0.75+0.832+0.147)=0.518

x(Al2O3)=0.147/(0.75+0.832+0.147)=0.092

根据加和性规则δ=∑x i*δi

δ(CaO)=0.52N/M δ(SiO2)=0.40N/M δ(Al2O3)=0.72N/M

δ=0.39*0.52+0.518*0.40+0.092=0.467 N/M

利用内插法查(p97 4-23)得

δ=0.42 (1600度)

比较得知,1400度时黏度高于1600时。

解:根据阿罗尼乌斯表达式η=Aqexp(En/RT) 有

ηAl,800=0.1492exp(16.5/9.314*1073)=0.1495 (Pa.s)

ηCa.1200=0.3009exp(30.6/8.314*1473)=0.3041 (Pa.s)

ηFe.1650=0.3699exp(41.4/8.314*1923)=0.3789 (Pa.s)

实验测得组成为(W B%)CaO42.5、sio242.5、MgO9.5、Al2O35.5的熔渣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如下表,试求出黏度与温度的指数方程及黏流活化能。

解;黏度与温度及黏流活化能的关系为

η= Aqexp(En/RT)

Lnη= En/RT+LnAq

现计标各温度的Lnη及(1/T)*104,如下表,以计标的Lnη-(1/T)*104作图,得图①,

En=( Lnη1- Lnη2)/(T1-1-T2-1)*10-4

-4

Aη=[(5.82+6.07+6.204+6.432+6.503)/5]* 10-4

=6.206*10-3

故黏度与温度的指数方程为

η=6.204*10-3exp(103925/T)

黏流活化能为103925 J.mol

采用线性回归

Lnη= En/R *1/T+Ln Aη

Y=A + Bx(Y= Lnη,A= LnAη)

A=-6.426 B=10897.9

因为B = En/R

En=8.314*B=90605 J.mol

A= LnAη Aη=e A=1.624*10-3

采用指数回归

Y=A*e Bx

R=0.997 A=1.6913*10 B=10820.832

因为B=Eη/R Eη=B*8.314=89964J/mol

所以,指数方程为:η=1.6913*10-3Exp(89964/T)

高炉低钛渣的成分(w b/%):TiO2 2.0,CaO 46.11,SiO2 35.73,MgO 3.99,Al2O3 9.99.用毛细

D=Aηexp(-Eη/RT)

两边取对数有

LnD=LnAη- Eη/RT

LgD=LgA D/2.303-E d/(2.303*R*T)

LgD=A+B/T(A= LgA D B=-E d/(2.303*R))

已题目所给表格中的数据计标LgD对(1/T)*104作图,可求得上式,作图数据如下表,(Lg 4

用线性回归有

Y=a+bx

这里y= Lgk a= LgA D b=- E d/(2.303*R) x=1/T

有a=-3.53 b=-8508.06 r=0.99993

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LgD=-3.53-8508.06/T=-8508.06/T-3.53

E A=b*(-2.303R)=-8506.06*2.303*8.314=162905.03(J/mol)

根据CaO-Al2O3-SiO2系熔渣的等黏度曲线(图4-12),分别讨论碱度为0.2和1时,增大Al2O3含量对熔渣黏度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

解:当碱度为0.2时,即CaO/SiO2=0.2时,此时等黏度曲线几乎与SiO2-Al2O3边平行,增大Al2O3含量对熔渣黏度几乎没有影响。

当CaO/SiO2=1时. 增大Al2O3含量熔渣黏度减小,主要原因是,低碱度情况下Al3+可以取代硅氧阴离子中的si4+而形成硅铝氧阴离子,即Al2O3呈碱性。在碱度为1时,增加熔渣中Al2O3含量,熔渣的溶化性温度增加,粘度增加。

1、什么是熔化温度?什么是熔渣的熔化性温度?

解:熔化温度是指由其固态物质完全转变成均匀的液态时的温度。熔渣的熔化性温度是指黏度由平缓增大到急剧增大的转变温度。

何为表面活性物质,哪些元素是铁液的表面活性物质?

解:能剧烈地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在纯粹状态时表面张力很小,O、S、N是铁液的表面活性物质。

实验发现某炼铅厂的鼓风炉炉渣中存在大量的细颗粒铅珠,造成铅的损失,你认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因采取何措施降低铅的损失?

解;当金属熔体与熔渣接触时,若两者的界面张力太小,则金属易分散于熔渣中,造成有价金属的损失,只有当两者的界面张力足够大时,分散在熔渣中的金属微滴才会聚集长大,并沉降下来,从而与熔渣分离。

造成该厂铅损失的原因是因为鼓风炉炉渣与铅熔体两者界面张力太小,采取的措施为调整炉渣的组成。

第五章

1、在高炉冶炼及炼钢生产中,高碱度渣有利于金属液中硫和磷的脱除。对

2、一般来说,酸度小于或等于1的渣属于碱性渣。对

3、熔渣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越低,熔渣的氧化性越强。错

4、随着熔渣氧势和碱度的提高以及温度的降低,熔渣的氧化性降低。错

5、熔渣的氧化性只与其中能提供氧的组分的含量有关。对

6、随着CaO含量的增大,硫容迅速增大。对

7、氧化渣能很好地阻隔炉气中的氮与金属液的作用。对

1、熔渣的碱度:是指熔渣中主要碱性氧化物含量与主要酸性氧化物含量之比。

2、熔渣的酸度:熔渣中所有酸性氧化物的氧的质量之和与所有碱性氧化物的氧的质量之和。

3、氧化渣:是指能向与之接触的金属液供给氧,使其中的杂质元素氧化的熔渣。

4、还原渣:能从金属液中吸收氧、使金属液发生脱氧过程的熔渣

1、熔渣的氧势是熔渣氧化能力的标志,其值越大,熔渣的氧化能力______。越强

2、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硫容_______。增大

3、熔渣的碱度或酸度表示炉渣酸碱性的______ 相对强弱。

4、熔渣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中占优势的氧化物所显示的______ 化学性质。

5、用熔渣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浓度的______表示熔渣的碱度或酸度相对含量

6、对于高炉渣,碱度大于1的渣是______,碱度小于1的渣是______ 碱性渣酸性渣

7、对于炼钢渣,碱性渣的碱度约为______ 2~3.5。

8、有色冶金中,习惯上用______表示熔渣的酸碱性酸度(硅酸度)

9、在离子理论中,用渣中自由O2 的活度的大小作为熔渣酸碱性的______。活度越大,则熔渣的碱度越大;反之,活度越小,则熔渣的酸度越大。量度

10、熔渣可分为两种:______ 和______ 氧化渣、还原渣

11、熔渣的供氧能力或吸收氧的能力取决于熔渣中与金属液中______的相对大小氧势

12、当熔渣中的氧势大于金属液中的氧势时,此炉渣为______ 氧化性渣

13、当熔渣中的氧势小于金属液中的氧势时,此炉渣为______ 还原性渣

14、熔渣的氧化性用渣中______的含量进行表征能提供氧的组分

15、钢铁冶金中,用渣中______的含量来表示熔渣的氧化性氧化亚铁(FeO)

16、离子溶液模型的作用是计算熔渣组元______ 活度

17、经典热力学模型——假定硅酸盐熔渣中的各种______之间存在着聚合型的化学反应平衡。利用这类聚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计算熔渣组元的活度。复合阴离子和氧离子

18、碱度高时,A12O3呈酸性,与渣中CaO结合,故a SiO2随着A12O3含量的增加而_____

增大

19、碱度低时,A12O3呈碱性,与渣中SiO2结合,故a SiO2随着A12O3含量的增加而_____

减小

20、统计热力学模型——利用统计方法分别由离子间的作用能(用混合热表示)和离子分布的组态来计算离子溶液形成的偏摩尔焓变量和偏摩尔熵变量,再由此计算出熔渣组元的_____ 活度。

1、熔渣的氧化性是如何表示的?

1、熔渣的氧化性表示当熔渣与金属液接触时,熔渣向金属液提高氧的能力,一般以熔渣中能提供氧的含量来表示。

2、什么是熔渣的碱度和酸度?

2、熔渣的碱度是指熔渣中主要碱性氧化物含量与主要酸性氧化物含量之比;

熔渣的酸度:熔渣中所有酸性氧化物的氧的质量之和与所有碱性氧化物的氧的质量之和。

一工厂炉渣的组成为(W B%)sio244.5、CaO13.8、FeO36.8、MgO4.9,试计标该炉渣的酸度和碱度。

解:R=(W cao+W Mgo)/W SIO2=(13.8+4.9)/44.5=0.42

r=∑Wo(酸性氧化物)/∑Wo(碱性氧化物)

=Wo(sio2)/[Wo(CaO)+Wo(MgO)+Wo(FeO)]

=(44.5*32/60)/(13.8*16/56+36.8*16/71.8+4.9*16/40)

=1.68

已知某炉渣的组成为(W B%)CaO 20.78 sio220.50 FeO38.86 Fe2O34.98 MgO10.51 MnO2.51 P2O51.67,试用四种不同的碱度表达式计标该炉渣的碱度。

解;1) R=W cao/ W SIO2

=20.7/20.5=1.01

2)对于Al2O3或 MgO含量较高的渣

R= W cao/(W SIO2+W AL2O3)

R=( W cao+W MgO)/( W SIO2+W AL2O3)

此题中无Al2O3,仅MgO含量较高,故

R=( W cao+W MgO)/ W SIO2

=(20.78+10.51)/20.50=1.53

3)对于含P2O5较高的渣

R=W cao/ (W SIO2+W P2O3)

=20.78/(20.50+1.67)=0.94

4)一般炉渣,既要考虑CaO和sio2对碱度的影响,也要考虑其他主要氧化物如MgO、MnO、P2O5、Al2O3等对碱度的影响

R=(W cao+W Mgo+W MNO)/( W SIO2+ W AL2O3+ W P2O3)

=(20.78+10.51+2.51)/(20.50+0+1.67)=1.52

利用CaO-Al2O3-SiO2系等溶度曲线图求1600℃时组成为(W B%)CaO26、sio243、MgO4、Al2O320、P2O57的熔渣中SiO2 和Al2O3的活度

由表中数据可得

∑xCaO=x(CaO+MgO)=0.370

∑xSiO2 =x(SiO2+ P2O5)=0.502

x Al2O3=0.128

由CaO-Al2O3-SiO2等活度曲线图查得:

аSiO2=0.2+0.2/5=0.24

аAl2O3=0.03+0.02/3=0.037

已知某熔渣的组成为(W B%):CaO 35 Sio220 FeO20 Fe2O34 MgO 5 MnO8 P2O5 8.试利用CaO-FeO-SiO2系等活度曲线图,求1600℃时渣中FeO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解:由教材图5-9中熔渣组分的浓度是用摩尔分数(x B)表示的,因此需先算出各组分的摩

由表中数据可得:

∑x CaO=x(CaO+MgO+MnO)=0.546

∑X Sio 2=x(Sio 2+ P 2O 5)=0.246

由5-9得氧化铁的活度аFeO=0.663 则аFeO=x FeO*γFeO →γFeO=3.19

已知某炉渣的碱度为2.5,x FeO 为15%,试利用CaO-Fe-SiO 2系等活度曲线图,求1600℃时熔渣中FeO 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解:因为x CaO/ X Sio 2=2.5 x CaO+ x Sio 2+x FeO=1

所以x CaO=1- x Sio 2-0.15

而2.5 x Sio 2+ x Sio 2=1-0.15 x Sio 2=0.243=24.3% x CaO=60.7%

查图5-9得аFe=0.61

аFeO= x FeO*γFeO →γFeO=0.61/0.15=4.07

什么是熔渣的碱度和酸度?

答:碱度——熔渣中主要碱性氧化物含量与主要酸性氧化物含量(质量)之比,用R (B 、V )表示。当R>1,呈碱性。R<1,呈酸性

酸度 —— 熔渣中结合成酸性氧化物的氧的质量与结合成碱性氧化物的氧的质量之比,一般用 r 表示。一般说来,酸度小于或等于1的渣属于碱性渣。 某铅鼓风炉熔炼的炉渣成分为(质量百分数):SiO 236%、CaO10%、FeO40%、ZnO8%。试计算此炉渣的酸度。

解:此炉渣中的酸性氧化物为SiO 2,碱性氧化物为CaO 和FeO ,ZnO 在SiO 2含量高的渣中可视为碱性氧化物。故此炉渣的酸度为 该炉渣为酸性渣

熔渣的氧化性是如何表示的?

答:熔渣的氧化性表示当熔渣与金属接触时熔渣向金属液提供氧的能力,一般以熔渣中能提供氧的组分的含量表示。

熔渣的氧化性只与其中能提供氧的组分的含量有关,所以用氧化物的活度表示。而熔渣当

中аO 2-值的大小与其中各种氧化物的数量及种类有关,因此不能用аO 2

表示熔渣的氧化性。

第六章

1、减小系统的总压强不利于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错

2、反应的平衡常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

已知反应:Ni(CO) 4(g)→ Ni (s) + 4CO (g) 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r G θ与温度的关系为 ?r G θ =133860 – 368.1T J·mol –1 试分析:(1)分别在300K 和400K 时,在标准状态下能否利用上述反应制取金属镍。 (2)在400K 时反应进行的限度及当系统中总压力为p θ时Ni(CO)4 转化成镍粉的理论转化率。

44

.14.8116

08.08.711640.0561610.06032

36.0=?+?+??

=r

(3)进一步提高理论转化率的途径。 解:(1)温度为300K 时: ?r G θ = +23430 J·mol –1

400K 时: ?r G θ = –13380 J·mol –1

所以 在标准状态下,300K 时反应不能自发向生成金属镍方向进行。 400K 时反应能自发向生成金属镍的 方向进行。 根据等温方程

400K 时, = 55.9

当反应进行到使系统中 达到55.9时,达到平衡; 400K 时反应进行的限度为 =55.9。 (3)进一步提高转化率的途径:根据计算,反应的K P θ 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00K 时: K P θ = 55.9

450K 时: K P θ = 4.8×103 提高温度可提高转化率。

钛冶金中为从钛原料制得金属钛,首先要将原料中的TiO 2转化为TiCl 4,试根据热力学分析提出可能的方案 解

(1)方案一: TiO 2(s)+2Cl 2(g)=TiCl 4(s)+O 2(g) ?r G θ =199024–51.88T J·mol –1

373K 时: ?r G θ = +179672 J·mol –1,K P θ = 6.76×10–26

1273K 时: ?r G θ = +132980 J·mol –1,K P θ = 3.46×10–6 → 在工程上易达到的温度范围内,不可能按方案一将 TiO 2转化为TiCl 4。 (2)方案二: TiO 2(s)+C (s)+2Cl 2(g)=TiCl 4(g)+CO 2(g) (或CO)

?r G θ = –194815–53.30T J·mol –1

373K 时: ?r G θ = –214696 J·mol –1,K P θ = 1.1×1030

1273K 时: ?r G θ = –262666 J·mol –1,K P θ = 6.0×1010 → 在工程上易达到的温度范围内,按照方案二可将 TiO 2转化为TiCl 4。

第七章

1、研究生成-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任务之一。冶金、材料工程

2、在冶金中常用______作为评价金属氧化物相对稳定性的标志。氧势

3、金属氧化物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降低

4、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增大 5当温度在570℃以上时,Fe 氧化成Fe2O3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Fe FeO Fe3O4 Fe2O3

6、化合物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或在一定真空条件下分解为一种更简单的化合物(或金属)和气体的一种过程叫_________ 分解反应

7、?f G *– T 直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反应前后气体________ 摩尔数的变化 θ

θP T r K RT G ln )(-=?4

Ni(CO)3

4CO /)(P P P K P -?=θθ4

Ni(CO)34CO /)(P P P K P -?=θθ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2、完成下列数制之间的转换。 (1)01011100B=92D (3)135D=10000111B (5)10110010B=262Q=B2H 3、组合型BCD码和非组合型BCD码有什么区别?写出十进制数254的组合型BCD数和非组合型数。 答:组合型BCD码用高四位和低四位分别对应十进制数的个位和十位,其表示范围是0~99;非组合型BCD码用一个字节的低四位表示十进制数,高四位则任意取值,表示范围为0~9。 组合型:254=(001001010100)BCD 非组合型:254=(00000010 00000101 00000100)BCD 7、计算机为什么采用补码形式存储数据?当计算机的字长n=16,补码的数据表示范围是多少? 答:在补码运算过程中,符号位参加运算,简化了加减法规则,且能使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可以简化机器的运算器电路。+32767~ -32768。 9、设计算机字长n=8,求下列各式的[X+Y]补和[X-Y]补,并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X=18,Y=89 [X+Y]补=00010010+01011001=01101011B=107D 正确 [X-Y]补=10111001B=00010010+10100111=(-71D)补正确 (2)X=-23,Y=-11 [X+Y]补=11101001+11110101=11011110B=(-34D)补正确[X-Y]补=11101001+00001011=11110100B=(-12D)补正确 (3)X=18,Y=-15 [X+Y]补=00010010+11110001=00000011B=(3D)补正确 [X-Y]补=00010010+00001111=00100001B=(33D)补正确 (4)X=-18,Y=120 [X+Y]补=11101110+01111000=01100110B=(102D)补正确[X-Y]补=11101110+10001000=01110110B=(123D)补由于X-Y=-138 超出了机器数范围,因此出错了。 1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CPU字长、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制造工艺、扩展能力、软件配置。 第二章 2、8086标志寄存器包含哪些标志位?试说明各标志位的作用。 答:进位标志:CF;奇偶校验:PF;辅助进位:AF;零标志:ZF;符号标志:SF;溢出标志:OF。 5、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有什么区别?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答:物理地址是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一个存储单元对应唯一的一个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是对应逻辑段内的一种地址表示形式,它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地址两部分组成,通常表示为段基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 6、写出下列逻辑地址的段基址、偏移地址和物理地址。 (1)2314H:0035H (2)1FD0H:000AH 答:(1)段基址:2314H;偏移地址:0035H;物理地址:23175H。 (2)段基址:1FD0H;偏移地址:000AH;物理地址:1FD0AH。 8、设(CS)=2025H,(IP)=0100H,则当前将要执行指令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物理地址=(CS)*10H+(IP)=20350H 9、设一个16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70A0H:DDF6H(段基址:偏移地址),求这个数据区的首字单元和末字单元的物理地址。

理论力学课后题参考答案

1.1 沿水平方向前进的枪弹,通过某一距离s 的时间为t 1,而通过下一等距离s 的时间为2t .试证明枪弹的减速度(假定是常数)为 由题可知示意图如题1.1.1图: { { S S 2 t 1 t 题1.1.1图 设开始计时的时刻 速度为0v ,由题可知枪弹作匀减速运动设减速度大小为a .则有 :()()??? ??? ? +-+=-=2 21210211021221t t a t t v s at t v s 由以上两式得 1102 1 at t s v += 再由此式得 ()() 2121122t t t t t t s a +-= 1.26一弹性绳上端固定,下端悬有m 及m '两质点。设a 为绳的固有长度,b 为加m 后的 伸长,c 为加m '后的伸长。今将m '任其脱离而下坠,试证质点m 在任一 瞬时离上端O 的距离为 解 以绳顶端为坐标原点.建立如题1.26.1图所示坐标系. 题1.26.1图 设绳的弹性系数为k ,则有 kb mg = ① 当 m '脱离下坠前, m 与m '系统平衡.当m '脱离下坠前,m 在拉力T 作用下上升,之后作简运.运动微分方程为 ()y m a y k mg =-- ② 联立①② 得 b b a g y b g y +=+ ③ 0=+y b g y 齐次方程通解 t b g A t b g A Y sin cos 2 11+= 非齐次方程③的特解 b a Y +=0 所以③的通解b a t b g A t b g A Y +++=sin cos 2 11 代入初始条件:0=t 时,,c b a y ++=得0,21==A c A ; 故有 b a t b g c y ++=cos 即为m 在任一时刻离上端O 的距离. O m m ' T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解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 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1答: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2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1.2)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答:(1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又是用于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2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1.3答: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广泛交流中才能充分发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广义的信息系统概念已经延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挥出来,其中包这里的通信不仅是通讯,而且意味着人际交流和人际沟通,伸到与通信系统相等同。广义的沟通系统强调“人”本身不仅是一个重含思想的沟通,价值观的沟通和文化的沟通。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要使资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要的沟通工具,还是资讯意义的阐述者,觉与阐述,方算是资讯的沟通媒介。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1.4工具与技能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答: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中义而言,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传输与使用的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由此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对控制职能的支持。信息技术对计划职能的支持;现代管理要依靠信息系统来实现其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可见,职能,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1.5?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获得,它既涉及客观环境,又涉及人的主观因素。等等也由于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待选择的解决方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原因,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1 因依靠计算机也无法解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此仅靠管理信息系统是无法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的。不仅要运用这种人们在实施管理的时候,可以说,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方法,还要运用一套技术和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及的。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1.6答: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开发好,使用好与人的行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不积极领导系统的开发和或者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例如,如果管理人员不愿意用信息系统,或者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能接纳不认真宣传和组织职工学校和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也是很难运行那么,即使该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是很过硬的,和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开发,往往会产生消极对当管理人员很担心使用计算机后,自己的工作可能被计算机代替,好的。不及时输入数据。不如手工处理,或者不好好配合,抗情绪,如提出开发的软件系统不好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分析

第五章 Lt 习题5-2.重为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摩擦系数为 所需拉力T的最小值是多少,这时的角9多大? 解:(1)研究重物,受力分析(支承面约束用全反力R表 示), (2)由力三角形得 sin(a +甲」gin[(90J - a + (a + 6)] 千曲")& 皿0 -

??0=甲聽=arctgf T=Gsin(tt +(pJ

习题5-6.欲转动一放在V形槽中的钢棒料,需作用一矩M=15N.m勺力偶,已知棒料重400N,直径为25cm;求棒料与槽间的摩擦系数f。 解:(1)研究钢棒料,受力分析(支承面约束用全反力R表示),画受力图: (2)由力三角形得: R广护血(4亍-趴)& =0co昭5—忙) (3)列平衡方程: Vm o (F) = 0: - M+K血礼x/*+&$in化xr = O 由⑵、(3)得: M=FT[sin(45tf -(p H) + cos(45J -(p fl)]xrx sin(p w =JP>sin(p… x2sin45L,cos(p K 化35° (4)求摩擦系数: Wr =04243

习题5-7. 尖劈顶重装置如图所示,尖劈 A 的顶角为a ,在B块上受重物Q的作用, A、B块间的摩擦系数为f (其他有滚珠处表示光滑);求:(1)顶起重 物所需力P之值;(2)取支力P后能保证自锁的顶角a之值。 解:(1)研究整体,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审":-S+JV X=O ■^ = Q 由力三角形得 P 二JV 勰(a+w)二伽(d +v)^?r(ff+) 1 (2)研究尖 劈

微机原理课后作业答案(第五版)

6、[+42]原=00101010B=[+42]反=[+42]补 [-42]原=B [-42]反=B [-42]补=B [+85]原=01010101B=[+85]反=[+85]补 [-85]原=B [-85]反=B [-85]补=B 10、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框图 微处理器通过一组总线(Bus)与存储器和I/O接口相连,根据指令的控制,选中并控制它们。微处理器的工作:控制它与存储器或I/O设备间的数据交换;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等操作;判定和控制程序流向。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指令,其内容以二进制表示。每个单元可存8位(1字节)二进制信息。 输入——将原始数据和程序传送到计算机。 输出——将计算机处理好的数据以各种形式(数字、字母、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送到外部。 接口电路是主机和外设间的桥梁,提供数据缓冲驱动、信号电平转换、信息转换、地址译码、定时控制等各种功能。 总线:从CPU和各I/O接口芯片的内部各功能电路的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部件间的数据传送和通信,乃至计算机主板与适配器卡的连接,以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间的连接,都要通过总线(Bus)来实现。 13、8086有20根地址线A19~A0,最大可寻址220=1048576字节单元,即1MB;80386有32根地址线,可寻址232=4GB。8086有16根数据线,80386有32根数据线。

1、8086外部有16根数据总线,可并行传送16位数据; 具有20根地址总线,能直接寻址220=1MB的内存空间; 用低16位地址线访问I/O端口,可访问216=64K个I/O端口。 另外,8088只有8根数据总线 2、8086 CPU由两部分组成:总线接口单元(Bus Interface Unit,BIU) BIU负责CPU与内存和I/O端口间的数据交换: BIU先从指定内存单元中取出指令,送到指令队列中排队,等待执行。 执行指令时所需的操作数,也可由BIU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中获取,再送到EU去执行。 执行完指令后,可通过BIU将数据传送到内存或I/O端口中。 指令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EU) EU负责执行指令: 它先从BIU的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送到EU控制器,经译码分析后执行指令。EU的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完成各种运算。 6、见书P28-29。 7.(1)1200:3500H=1200H×16+3500H=15500H (2)FF00:0458H=FF00H×16+0458H=FF458H (3)3A60:0100H=3A80H×16+0100H=3A700H 8、(1)段起始地址1200H×16=12000H,结束地址1200H×16+FFFFH=21FFFH (2)段起始地址3F05H×16=3F050H,结束地址3F05H×16+FFFFH=4F04FH (3)段起始地址0FFEH×16=0FFE0H,结束地址0FFEH×16+FFFFH=1FFD0H 9、3456H×16+0210H=34770H 11、堆栈地址范围:2000:0000H~2000H(0300H-1),即20000H~202FFH。执行两条PUSH指令后,SS:SP=2000:02FCH,再执行1条PUSH指令后,SS:SP=2000:02FAH。 12、(2000H)=3AH, (2001H)=28H, (2002H)=56H, (2003H)=4FH 从2000H单元取出一个字数据需要1次操作,数据是283AH; 从2001H单元取出一个字数据需要2次操作,数据是5628H; 17、CPU读写一次存储器或I/O端口的时间叫总线周期。1个总线周期需要4个系统时钟周期(T1~T4)。8086-2的时钟频率为8MHz,则一个T周期为125ns,一个总线周期为500ns,则CPU每秒最多可以执行200万条指令。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_____第6章析

第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 0。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c o 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 (2) 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2 1t α?= (3) 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 θ??+=A 因动齿轮纯滚,故有? ? =CP CP 0,即 θ?r R = ?θr R = , ??r r R A += (4) 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 ??? ? ?? ??? +=+=+=22 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 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θ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心。则角速度杆AB 为 h v AC v AP v AB θθω2 000cos cos ===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 ω R v R v B B 22==ω B A ωω2= 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60?,BC =270mm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 习题6-2图 习题6-2解图 习题6-3解图 习题6-3图 v A = v v B = v ωA ωB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_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答案 一、简述题 1.管理信息 答: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一种资源。 2.决策支持系统 答:DSS以MIS管理的信息为基础,是MIS功能上的延伸。DSS是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具有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DSS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3.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答:一般来说,依据信息系统的不同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5.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 答: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对我国各类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般认为诺兰阶段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是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6.信息系统 答: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8.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答: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在于: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范钦珊)

C (a-2) D R (a-3) (b-1) D R 第1篇 工程静力学基础 第1章 受力分析概述 1-1 图a 、b 所示,Ox 1y 1与Ox 2y 2分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试将同一力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习题1-1图 解:(a )图(c ):11 s i n c o s j i F ααF F += 分力:11 cos i F αF x = , 11 s i n j F αF y = 投影:αcos 1F F x = , αs i n 1F F y = 讨论:?= 90°时,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代数量。 (b )图(d ): 分力:22)cot sin cos (i F ?ααF F x -= ,22sin sin j F ? α F y = 投影:αcos 2F F x = , )cos(2α?-=F F y 讨论:?≠90°时,投影与分量的模不等。 1-2 试画出图a 和b 习题1-2图 比较:图(a-1)与图(b-1)不同,因两者之F R D 值大小也不同。 (c ) 2 2 x (d )

1-3 试画出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 习题1-3图 B 或(a-2) B (a-1) (b-1) F (c-1) 或(b-2) (e-1)

F (a) 1- 4 图a 所示为三角架结构。荷载F 1作用在铰B 上。杆AB 不计自重,杆BC 自重为W 。试画出b 、c 、d 所示的隔离体的受力图,并加以讨论。 习题1-4 图 1- 5 图示刚性构件ABC 由销钉A 和拉杆D 支撑,在构件C 点作用有一水平力F 。试问如果将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D 或E (如图示),是否会改为销钉A 的受力状况。 解:由受力图1-5a ,1- 5b 和1-5c 分析可知,F 从C 移至E ,A 端受力不变,这是因为力F 在自身刚体ABC 上滑移;而F 从C 移至D ,则A 端受力改变,因为HG 与ABC 为不同的刚体。 1 (f-1) 'A (f-2) 1 O (f-3) F F'F 1 (d-2) F y B 21 (c-1) F A B 1 B F Dx y (b-2) 1 (b-3) F y B 2 A A B 1 B F 习题1-5图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最新)

一、单选题 1. 发现原始数据有错时,其处理方法为()。 A)由输入操作员进行修改 B)由原始数据检查员进行修改 C)应将原始单据送交原填写单位进行修改 D)由系统自动检错并更改 2.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基本逻辑结构不包括( ) A)顺序结构 B)随机结构 C)选择结构 D)循环结构 3. 决策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 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计算方法 4. 校验输入的月份值最大不能超过12是属于( )。

A)重复校验 B)视觉校验 C)逻辑校验 D)格式校验 5. 工资系统中职工的“电费”数据(每月按表计费)具有( )。 A)固定值属性 B)随机变动属性 C)固定个体变动属性 D)静态持性属性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B)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所采用的开发策略不同 C)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相比,原型法不太注重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D)原型法适用于开发大型的MIS 7. ()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A)数据字典 B)记录 C)投影 D)数据项

8. 在诺兰(Nolan)阶段模型中,“集成”阶段之后是( )阶段。 A)蔓延 B)数据管理 C)初装 D)控制 9. MIS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位于底部的为()的管理过程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三者都有 10. 在绘制DFD时,应采取()的办法。 A)自下而上 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C)先绘制中间层 D)可以从任一层开始绘制 11. 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 A)抄写错 B)易位错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1.2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将二进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__5B.8H_____。 2.将十进制数199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 11000111____B。 3.BCD码表示的数,加减时逢__10____进一,ASCII码用来表示数值时,是一种非压缩的BCD 码。 4.十进制数36.875转换成二进制是___100100.111____________。 5.以_微型计算机____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构成了__微型计算机系统____。6.十进制数98.45转换成二进制为__1100010.0111_B、八进制__142.3463________Q、十六进制__62.7333________H。(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二、选择题 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__B_________。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随机读写D)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2.八位定点补码整数的范围是____D_________。 A)-128-+128 B)-127-+127 C)-127-+128 D)-128-+127 3.字长为16位的数可表示有符号数的范围是___B___。 A)-32767-+32768 B)-32768-+32767 C)0-65535 D)-32768-+32768 三、简答题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输入输出设备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思想? ●将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条指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并放入存储器保存 ●指令按其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 ●由控制器控制整个程序和数据的存取以及程序的执行; ●以运算器为核心,所有的执行都经过运算器。 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4.什么是溢出? 运算结果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范围。 2.2 一、填空题 1. 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___4____个时钟周期组成,若CPU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为___0.1μs_____。 2. 在8086CPU的时序中,为满足慢速外围芯片的需要,CPU采样___READY_________信号,若未准备好,插入___TW__________时钟周期。 3. 8086系统总线形成时,须要用_____ALE__________信号锁定地址信号。 4. 对于8086微处理器,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加在_____INTR__________引脚。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集标准答案全集第6章刚体平面运动分析

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 0。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co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 (2) 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2 1t α?= (3) 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 θ??+=A 因动齿轮纯滚,故有? ? =CP CP 0,即 θ?r R = ?θr R = , ??r r R A += (4) 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 ??? ? ?? ??? +=+=+=22 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 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θ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心。则角速度杆AB 为 h v AC v AP v AB θθω2 000cos cos ===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 ω R v R v B B 22==ω B A ωω2= 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60?,BC =270mm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 A B C v 0 h θ 习题6-2图 P ωAB v C A B C v o h θ 习题6-2解图 习题6-3解图 习题6-3图 v A = v v B = v ωA ωB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 1.什么就是信息,什么就是数据?简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什么就是信息循环? 3.简述信息的层次与信息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4.简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6.简述信息系统的定义。 7.什么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有什么特点? 第2章 1.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应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什么? 4.什么就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5.什么就是快速原型法? 6.简述在系统分析阶段使用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7.试述本教材为什么选择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为重点讲述内容。 8.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 第3章 1.试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2.试述系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与关键问题。 3.什么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系统分析?其主要目标与活动内容有哪些?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什么? 4.初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什么?

6.可行性研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察?简述其内容。 第4章 1.简述需求分析中现行系统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的详细内容、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及其描述方法。 2.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 3.简述分层数据流图的组成与基本符号以及绘制步骤。 4.简述数据词典在需求分析中的作用与编写数据词典的基本要求。 5.什么就是基本加工?描述表达基本加工逻辑功能的结构化工具有那些?特点 就是什么? 6.某银行发放贷款原则如下: (1)对于贷款未超过限额的客户,允许立即贷款; (2)对于贷款已超过限额的客户,若过去还款记录好且本次贷款额在2万元以下,可作出贷款安排,否则拒绝贷款。 请用结构化语言、决策表来描述该原则。 7.依据如下决策表,画出决策树。 信件收费决策表 8.下面就是对银行取款活动的描述: 储户携带存折前去银行,把存折与填好的取款单一并交给银行工作人员检验。工作人员需核对帐目,发现存折有效性问题、取款单填写问题或就是存折、

微机原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1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10 (2)1 039 (3)0.75 (4)0.156 25 1-2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BCD 码。 (1)129 (2)5 678 (3)0.984 (4)93.745 1-3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0101010 (2)10000000 (3)11000011.01 (4)01111110 1-4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 (1)8E6H (2)0A42H (3)7E.C5H (4) 0F19.1DH 1-5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BCD 码。 (1)1011011.101 (2)1010110.001 1-6 将下列BCD 码转换为二进制数。 (1)(0010 0111 0011) BCD (2)(1001 0111.0010 0101) BCD 1-7 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运算。 (1)1001.11+11.11 (2)1101.01-0110.11 (3)1000.011-1001.101 (4)1111+1101 1-8 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1)6AH+0A6H (2)0AB1FH+0EFCH (3)12ADH-1DEH (4)117H-0ABH 1-9 已知X=01H,Y=0FFH ,在下面的情况下比较两数的大小。 (1)无符号数 (2)符号数 (均为补码) 1-10 计算下列各表达式。 (1)101+‘A’+01101001B+0D5H+57Q (2)127.8125+10111101.101+375.63Q+1FC.8AH 1-11 写出下列字符串的ASCII 码。 (1)HELLO (2)A8=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1章 动量矩定理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质点系对某固定点(或固定轴)的动量矩,等于质点系的动量对该点(或轴)的矩。 (×) 2. 质点系所受外力对某点(或轴)之矩恒为零,则质点系对该点(或轴)的动量矩不变。(√) 3. 质点系动量矩的变化与外力有关,与内力无关。 (√) 4. 质点系对某点动量矩守恒,则对过该点的任意轴也守恒。 (√) 5. 定轴转动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该轴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之积。 (×) 6. 在对所有平行于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中,以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最大。 (×) 7. 质点系对某点的动量矩定理e 1d ()d n O O i i t ==∑L M F 中的点“O ”是固定点或质点系的质 心。 (√) 8. 如图所示,固结在转盘上的均质杆AB ,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20A J J mr =+ 221 3ml mr =+,式中m 为AB 杆的质量。 (×) 9. 当选质点系速度瞬心P 为矩心时,动量矩定理一定有e 1d ()d n P P i i t ==∑L M F 的形式,而 不需附加任何条件。 (×) 10. 平面运动刚体所受外力对质心的主矩等于零,则刚体只能做平动;若所受外力的主矢等于零,刚体只能作绕质心的转动。 (×)

图 二、填空题 1. 绕定轴转动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 2. 质量为m ,绕z 轴转动的回旋半径为ρ,则刚体对z 轴的转动惯量为2ρm J z =。 3. 质点系的质量与质心速度的乘积称为质点系的动量。 4. 质点系的动量对某点的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只与系统所受的外力对该点的矩有关,而与系统的内力无关。 5. 质点系对某点动量矩守恒的条件是质点系所受的全部外力对该点之矩的矢量和等于零,质点系的动量对x 轴的动量矩守恒的条件是质点系所受的全部外力对x 轴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6. 质点M 质量为m ,在Oxy 平面内运动, 如图所示。其运动方程为kt a x cos =,kt b y sin =,其中 a 、b 、k 为常数。则质点对原点O 的动量矩为abk L O =。 7. 如图所示,在铅垂平面内,均质杆OA 可绕点O 自由转动,均质圆盘可绕点A 自由转动,杆OA 由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已知杆长为l ,质量为m ;圆盘半径为R ,质量为M 。 则当杆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杆OA 对点O 的动量矩O L =ω231 ml ;圆盘对点O 的动量矩 O L =ω2Ml ;圆盘对点A 的动量矩A L =0。 图 图 8. 均质T 形杆,OA = BA = AC = l ,总质量为m ,绕O 轴转动的角速度为ω,如图所示。则它对O 轴的动量矩O L =ω2ml 。 9. 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质圆盘,在其上挖去一个半径为r = R /2的圆孔,如图所示。 则圆盘对圆心O 的转动惯量O J =232 13 mR 。 图 图 10. 半径同为R 、重量同为G 的两个均质定滑轮,一个轮上通过绳索悬一重量为Q 的重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_____第3章静力学平衡问题习题解

F DB CB DB F ' 习题3-3图 第3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3-1 图示两种正方形结构所受荷载F 均已知。试求其中1,2,3各杆受力。 解:图(a ):045cos 23=-?F F F F 2 2 3= (拉) F 1 = F 3(拉) 045cos 232=?-F F F 2 = F (受压) 图(b ):033='=F F F 1 = 0 F 2 = F (受拉) 3-2 图示为一绳索拔桩装置。绳索的E 、C 两点拴在架子上,点B 与拴在桩A 上的绳索AB 连接,在点D 加一铅垂向下的力F ,AB 可视为铅垂,DB 可视为水平。已知α= 0.1rad.,力F = 800N 。试求绳AB 中产生的拔桩力(当α很小时,tan α≈α)。 解:0=∑y F ,F F ED =αsin αs i n F F ED = 0=∑x F ,DB ED F F =αcos F F F DB 10tan == α 由图(a )计算结果,可推出图(b )中:F AB = 10F DB = 100F = 80 kN 。 3-3 起重机由固定塔AC 与活动桁架BC 组成,绞车D 和E 分别控制桁架BC 和重物W 的运动。桁架BC 用铰链连接于点C ,并由钢索AB 维持其平衡。重物W = 40kN 悬挂在链索上,链索绕过点B 的滑轮,并沿直线BC 引向绞盘。长度AC = BC ,不计桁架重量和滑轮摩擦。试用角?=∠ACB 的函数来表示钢索AB 的张力F AB 以及桁架上沿直线BC 的压力F BC 。 (b-1) 习题3-1图 (a-1) (a-2) '3 (b-2) 习题3-2图 F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1-12章)第一章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答:(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2)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答: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由于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广泛交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广义的信息系统概念已经延伸到与通信系统相等同。这里的通信不仅是通讯,而且意味着人际交流和人际沟通,其中包含思想的沟通,价值观的沟通和文化的沟通。广义的沟通系统强调“人”本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资讯意义的阐述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要使资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阐述,方算是资讯的沟通媒介。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答: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信息技术对计划职能的支持;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对控制职能的支持。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对管理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现代管理要依靠信息系统来实现其管理职能,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获得,它既涉及客观环境,又涉及人的主观因素。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由于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择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依靠计算机也无法决,因此仅靠管理信息系统是无法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的。可以说,管理不 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们在实施管理的时候,不仅要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还要运用一套技术和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及的。1.6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答: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开发好,使用好与人的行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如果管理人员不愿意用信息系统,或者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不积极领导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认真宣传和组织职工学校和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或者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能接纳和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开发,那么,即使该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是很过硬的,也是很难运行好的。当管理人员很担心使用计算机后,自己的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