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料工艺实习报告

肥料工艺实习报告

肥料工艺实习报告
肥料工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院

课程: 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

班级: 资环091

学号: 13609124

姓名: 倪妮

指导教师: 徐阳春、杨兴明职称: 教授实习时间2012 年06 月09 日

实习地点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普利登农业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名枫肥料有限公司

2012 年06 月09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是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和练习外,到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的第一线考察学习、设计试验、采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缩短理论理应用的距离。

学习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理解影响有机肥发酵的有关因素及其调控、加工技术;学习复混肥生产工艺流程,理解肥料造粒;学习有机无机掺混肥及鱼蛋白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

时间:2012年06月09日进行。

1、南京名枫肥料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南京名枫肥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50万注册资金,年营业额可达1亿元人民币。本公司生产销售各种高、中、低浓度的复混肥料,并代理销售美国进口的液体和固体有机肥。本厂产品为江苏省知名品牌。

(2)复合肥生产工艺介绍

①原料

氮素:来源于CO(NH2)2、NH3等;

磷素:来源于H3PO4、MAP;

钾素:来源于KCl、K2SO4;

其它辅助原料:硫酸、填料、水、蒸汽、煤气、空气、电等。

②生产工艺流程

配料经计量、粉碎后进入造粒机造粒,造粒后在大约25℃的条件下干燥,干燥后进行筛分,筛分后进行冷却,粉状的未得到造粒的重复以上过程,得到较好造粒的大颗粒进行粉碎、计量后再次进行造粒,造粒后干燥、筛分,筛分后冷却,得到的中颗粒作为进行BB肥生产的原料,小颗粒作为进行复合肥生产的原料,边冷却边喷洒抗粘粒剂(防止肥料结块),最后进行包膜、储藏。

③圆盘造粒机的造粒过程

中小型复混肥工厂使用的圆盘造粒机的造粒盘直径2-3.5m,盘沿高度0.35-0.5m。盘面的水平夹角在45°-55°,周边线速度在0.9-1.3m/s。圆盘造粒机一般均匀设置调整化倾角和调整转速的机构。圆盘转动时,用喷洒粘结剂(水或盐溶液)湿润了的成粒核心粒子,在表面挤压和搓擦作用下聚附成微粒,借助底板和盘内壁对物料所产生层的表面,并形成粒径差异的各自的运动轨迹。圆盘造粒的成粒率在

70%-90%,返料摩擦力,使物料产生了周向运动,同时颗粒之间发生了力的传递,产生颗粒间的摩擦力,内摩擦力出现了粒子相互挤压和搓擦作用,由于颗粒质量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重力和离心力,使质量大的颗粒和质量小的颗粒发生分级,较大颗粒“浮”在滚动的数量很少。

④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 → → →

→ → →

2、普利登农业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美国SW 投资公司及合作企业OMEGA 是世界最大的鱼油及鱼蛋白生产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精致鱼油,鱼蛋白系列产品及有机无机掺混肥。 (2)鱼蛋白有机肥及无机有机掺混肥的介绍 A 、普利登鱼蛋白有机肥的来源及主要成分

普利登鱼蛋白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墨西哥海湾特有的油鲱鱼中提炼的鱼蛋白,经现代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生化技术处理,变成作物易于吸收利用的氨基酸、小的肽分子、维生素等作物营养、保健物质;另一部分是采用生化萃取技术,从深海巨藻提炼出的中微量元素、植物生长因子、酶等催化剂,主要用于满足作物对中微量元素以及平衡生长之需。本产品是在美国生产,在南京市马群科技园分装。可以说是一种100%的美国进口产品。

美国普利登鱼蛋白有机肥是植物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完善源泉。该肥料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30%,游离氨基酸大于等于6%(其中含有19种氨基酸,10种维生素),氮磷钾总养分含量大于等于4%,pH 值为3-6。此外还含有钙、镁、硫、铁、锌、铜、硼、锰、钼等多种中、微量元素,营养均衡,最利于作物吸收利用。 B 、有机无机掺混肥产品介绍及作用机理

掺混肥料是有多种单一元素肥料和多种复合元素肥料配制掺混形成的一种配方肥料。其特点:生产过程简单,无污染,无排放,节省能源,精度较高。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配制,改良土壤的配方;也可以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的需要配制合适各种植物生长的营养套餐。其功能可以多样化。该公司使用的是PHB-50自动配料包装系统。

磷肥 干燥 粉碎 筛分 计量 钾肥 破碎 氮肥 混 合 搅

拌 造粒 干燥

破碎 冷却 包装

防结

掺混肥料糅合了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的特点: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养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达到丰收的效果。还含有丰富的蛋白有机质。氨基酸及各

种微量元素,施入土壤后极大增加了土壤有效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能充分激活土壤中北“套牢”的化肥,达到“激活”,“降解”及“促溶”作用,土壤

根际微生物以蛋白有机质为载体加速增殖,微生物新陈代谢旺盛,大大提高了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增加了土壤肥力,使作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同时有效改良了土壤,使土壤良性循环。

3、参观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1)公司介绍

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引进荷兰先进生化处理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中外

合作专业生产有机肥料的企业,是南京农业大学肥料生产与科研的教学实习基地,是

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是江苏省测土配方施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南京市土壤肥料行

业协会会员,南京市测土配方施肥定点生产企业,并于2002年与荷兰的牛糖公司成立

股份制公司。本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合作研制开发了中药渣与无害化的畜禽

粪便混合生产出合格精制有机肥料的技术,该发明技术于2004年3月获得了南京市科

技成果鉴定,同年获得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获得江苏省

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入选“第二届(2005)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候选品牌。公司

多年来多次承担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并多次协办全国性的大型肥料专业会议,接待部、省、市、区的领导、专家的视察及外国专家、同行的考察。目前已生产出“地

得益”的精制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销往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

广东、海南、辽宁、吉林等省份,而且还出口到东南亚,并连续获得“中国国家环保

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及“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有机农业

生产资料”的认证。

(2)产品介绍

“地得益”牌精制有机肥不仅含氮、磷、钾三元素和钙、镁、硫、硅、铁、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而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有效生物菌和其它含碳高分子化合物

及腐植酸,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有效性,使土壤能

够达到透气、保肥、保水的作用。科学实验证明,长期施用“地得益”牌精制有机肥

能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减

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地得益”牌产品共分三大系列:

A、无公害型精制有机肥:标准符合NY525-2002标准N+P2O5+K2O≥8%,有机质≥30%

B、有机农业专用精制有机肥:标准符合NY525-2002标准;GB19630-2005认证标准;OFDC有机认证标准(N+P2O5+K2O≥6%,有机质≥30%,氨基酸≥4%)

C、有机无机复混肥:标准符合GB18877-2002标准(N+P2O5+K2O≥20%,有机质≥20%,氨基酸≥6%)

(3)该公司有机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工艺 A 、有机肥生产工艺之堆肥工艺流程

该公司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是中药渣有机废弃物,发酵场地是太阳能发酵车间,最高温度可达75℃,分为高、中、低温间。在发酵过程中的非也会进入有机肥发酵液回收利用循环系统来生产发酵型有机液肥,可用作滴灌和叶面肥。发酵大约20-30天,手性相比酸、碱解要高。 a 、前处理

由于原料中药渣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进行水分调节就会因通气不良而出现堆肥温度上升慢、臭气产生量大,并且搬运搅拌也不方便等。因此前处理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水分含量、材料通气性和C/N 比调节。同时也可以顺便除去那些较大而不适合堆肥的物质如铁丝、砖瓦、石块、塑料膜、绳索等杂质,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搅拌、通气等过程。 b 、一次发酵

在特定的发酵场所或装置内进行,通过搅拌和强制通风向堆肥内部通O2,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

堆肥原料、空气和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各种微生物,所以堆肥原料投入后很快就进入发酵阶段。首先微生物利用易分解性有机物进行繁殖,产生CO2和H2O ,同时产生热量使堆肥升温。发酵初期有机物质的分解主要是靠中温型微生物(30~40℃),随着温度的升高,最适宜生活在45~65℃的高温菌逐渐取代了中温型微生物。在此温度下,各种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均可被杀灭。温度开始上升到温度开始下降的阶段为一次发酵阶段。 c 、二次发酵

将经一次发酵后的堆肥送到二次发酵场地继续堆腐,使一次发酵中尚未完全分解的易分解的、较易分解的与难分解的有机物质继续分解,并将其逐渐转化为比较稳定和腐熟的堆肥。

B 、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工艺

该公司的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设备将申请江苏省专利 。经发酵后的原料可以进入有机肥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 → →

↓ ← ←

四、实习感想

实习是一个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通过此次实习可以亲身体验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在实际中的各项应用,亲身体会到“变废为宝”

发酵 配料 搅拌 造粒

干燥 冷却 包装

的科学性及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

老师的一丝不苟、同学们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和团结合作都让我印象深刻!我看到了专业的前景和自身的不足,受益匪浅。

最后,感谢徐老师安排的宝贵实习机会!

学生自我鉴定:

本人在此次实习中表现良好,服从老师安排,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参观和记录、整理笔记。在实习前期,积极进行准备工作,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并积极和同学讨论,投入阅读和思考。在实习结束后,总结实习中所学的相关工艺流程和原理并与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对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谢学院安排本次实习。

实习单位考核意见评语(在校内实习本栏不用填):

考核等级(五级记分制):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签名):

实习单位(盖章)

年月日

指导教师考核意见评语:

考核等级(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备注

集成电路工艺认识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工艺认识实习报告 1.专题一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认识 1.1 重庆大学微系统研究中心概况 重庆微光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重庆大学,主要合作单位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等。中心主要从事MEMS设计、研发及加工关键技 术研究、产业化转化和人才培养。 中心建立了面向西南地区的“MEMS器件及系统设计开发联合开放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MEMS和CMOS电路设计及模拟软件,MEMS传感器及微型分析仪 器的组装和测试设备。 1.2主要研究成果 真空微电子压力传感器、集成真空微电子触觉传感器、射频微机械无源元件、硅微低电压生化分析系统、折衍混合集成微小型光谱分析仪器、全集成硅微二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硅微机械光压力传感器、硅微加速度阵列传感器、硅微力平衡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反射式混合集成微型光谱分析系统、微型振动式发电机系统、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 1.3微系统中心主要设备简介 1.3.1. 反应离子刻蚀机 1.3.2双面光刻机 1.3.3. 键合机 1.3.4. 探针台

1.3.5. 等离子去胶机 1.3.6. 旋转冲洗甩干机 1.3.7. 氧化/扩散炉 1.3.8.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系统 1.3.9. 台阶仪 1.3.10. 光学三维形貌测试仪 1.3.11. 膜厚测试仪 1.3.1 2.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机

1.3.13. 箱式真空镀膜机 1.3.14. 槽式兆声清洗机 1.3.15.射频等离子体系统 1.4MEMS的主要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材料省,能耗低;完整的MEMS一般是由微动力源、微致动器、微传感器组成,智能化程度高,集成度高;MEMS整体惯性小,固有频率高,响应快,易于信号实时处理;由于采用光刻、LIGA等新工艺,易于批量生产,成本低;MEMS可以达到人手难于达到的小空间和人类不能进入的高温,放射等恶劣环境,靠MEMS的自律能力和对微机械群的遥控,可以完成宏观机械难于完成的任务。 1.5MEMS器件的应用 1.5.1 工业自动控制领域 应用MEMS器件对“温度、压力、流量”三大参数的检测与控制,目前普遍采用有微压力、微流量和微测温器件 1.5.2生物医学领域 微型血压计、神经系统检测、细胞组织探针和生物医学检测,并证实MEMS器件具有再生某些神经细胞组织的功能。

土肥实习心得

土肥实习心得 篇一: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姓名:熊涛 学号:200913020113 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农学09101 指导老师:郭春秋 实习地点:常德周边地区 实习时间:2011-6-25----2011-6-27 1.实习目的 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它主要针对各地土壤性质的不同,来计划种植何种农作物及对地施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解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还有土壤的基本性状及土壤肥力。就土壤的物质组成而言,我们在课堂上就了解到其中有豫让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在其中又以土壤矿物质讲

解最为深刻,因为老师讲解到了它的来源、组成、性质、及其改良方法。在实习后,我们必须学会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要掌握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其中就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比如实习中看到的紫色砂页岩及红壤等。还要学会野外始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标本采集。 2.实习计划及组织 本次实习分三次进行,以三天的时间去三个不同的地点。第一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慈利,傍晚时分回到学校。第二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德山,傍晚回到学校。第三天早上8点半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太阳山,由于该地貌属于垂直分布,整片山都是红壤,除了半山腰有一点点页岩,所以在体力不支下,下午回到了学校。

3.实习方式 实习老师通过仔细认真地实地考察以及以往实习经验确立实习路线与地点。每次到达实习地点后,老师会讲解实习目的、任务、内容等及安全问题。 同学们各自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络进行资料查找,以及查阅大一所学的关于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教材及课堂笔记,大家经过实地测定时按照实习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操作实习。 实习过程对常德周边地区桃园、花岩溪、太阳山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实地访问。实习中尽量让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及感受,让每位同学能实实在在学到这方面的实习学习,以便以后同学们能够自己独立学会这方面的调查工作,使同学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习课程完成后,同学们应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进行总结及完成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 4.实习内容

《机制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制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设计“P46法兰盘(CA6140车床,83100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的专用夹具(生产纲领:中批) 设计要求: 零件图1张 毛坯图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专用夹具装配图1张 夹具体零件图1张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 1.1零件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工艺规程设计 (1)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2.2基面的选择 (1) 2.3制定工艺路线 (2)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3.夹具设计 (25) 3.1问题的提出 (25) 3.2夹具设计 (25) 4.参考文献 (28)

1.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0.045 为中 心 ,包括:两个Φ100-0.12 0.34mm 的端面,尺寸为Φ450 -0.017mm 的圆柱面,两个Φ90mm 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 的透孔。Φ450 -0.6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 的销孔,Φ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 和24mm 的两个平面。 这组加工表面是以Φ20+0.045 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 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年产量为1000件,已达到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着,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现选取Φ45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光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光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实习报告 孙宇声0804520143 再次回到熟悉的金陵城,发现大学的课程已经寥寥无几了,生产实习已经是我们倒数第二门课了,而且有机会了解我们未来可能的工作环境,所以我们还是很期待的。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新模范马路的南京解放军1002厂。一直听说我们专业和军工有着不解之缘,看来这是真的。而且听带队的乌兰老师说她在南理工学习的时候也是来这里实习的,看来和我们专业的缘分更是不浅。 所以1002厂对我们也是蛮重视的,第一天给我讲课的就是1002厂的公

会主席。胡主席先是给我介绍了1002厂的长久的历史,才发现这个厂比我们学校的“年纪”还大,早在国民时期就诞生了,那时候由于战乱这些精密仪器从国外进口的难度很大而且价格不菲,所以当时的1002厂是国内精密仪器的主要生产者,而且具有相当的规模,很受当时政府的重视。印象中中国第一台水准仪就是这里生产的,前一段时间新模范马路这边要进行展览,组织者特意来1002厂希望能借出那台水准仪,不过厂领导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不借出,毕竟这个东西就这么一台,一进一出很难不磕磕碰碰的,如果一定需要的话,可以仿造一台用来展出。这足以见得这台仪器的珍贵。接着胡主席为我们深入的讲解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的原理和构造,老爷子对我们非常的负责,一直讲了一个上午,我们发现我们学的东西原来只是一点点的皮毛。 下午我们分批参观了工厂里的车间,我们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的观察仪器

了,而且是仪器的每个部分。说实话看来某一份的时候反应不出来那是神马部分,但是经过讲解才发现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接着我们回到教室,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动手拆装水准仪和经纬仪。我们平时都只是看看书然后考考试,最多就是几个光学实验。所以动手能力不足的现实就完全暴露出来了,螺丝刀用的就有点笨。不过师傅说装要不拆难很多的,开始我们还不当回事,以为按部就班的装就好了。但是等我们拆完了,面对这么一大堆的零件就傻眼了,根本无从下 手了,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它们的顺序,只好想师傅求助了。最后在师傅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装配,不过还是多出来几个螺丝。之前听乌兰老师说每届学生装完后都会多出来几个螺丝,开始我们还不信,这下子完全信了。看来我们真的还是缺乏足够的实践,以后我们要抓住一切的机会来好好锻炼自己。 我们的第二站也是最后一站,就是

基础光学工艺.3第十三章 转向屋脊棱镜

第十三章转向屋脊棱镜 已经设计了许多带90°屋脊 棱镜用于观察仪器。这类屋脊棱镜 使象上下颠倒和左右反转,同时可 以在45°到120°范围内以各种角 度偏转视线。最常用的转向屋脊棱 镜是45°(施密特)、60°(2号军 用夫兰克福德)、80°、90°(阿米 西)、115°、120°(1号夫兰克福 德)棱镜。五角棱镜是一种特殊情 况。显然,经棱镜后的视线可以根 据仪器的要求设计其偏转角。记住 任何一种带90°屋脊角的转向棱 镜均称为阿米西(90°)棱镜。这 种棱镜的制作方法与其他的屋脊棱 镜的制造方法相同,但是入射面与图13.1 典型的90°转向棱镜施密特(45°)、 出射面间的夹角却有差别(见图13.1) 2号夫兰克福德(60°)、阿米西(90°)、1号 夫兰克福德(145°)和(120°) 1.玻璃的均匀性 玻璃的均匀性、气泡、条纹等等的检验是重要的。第五章已详细地讨论了均匀性的检验方法,必须强调在三个方向检验玻璃毛坯。 由生产厂检验合格的玻璃,即使属于1-A级且符合JAN174-AI标准的规定也必须再作检验。我记得了“了解他使用的玻璃”,结果使一批直角棱镜报废。在干涉仪上检验时这些无法挽回的棱镜,因有细小的条纹,不能满足OPD(光程差)小于1/4λ的要求。 玻璃毛坯在布朗查德铣磨机或其他允许坯料翻转加工,如果仔细操作,可以达到极好的平行度。大多数棱镜都有两个互相平行的侧面,所以第五章介绍了玻璃成型毛坯三种特殊的检验方法。平行平板有面形质量为两个波长、平行度高于15″的两个粗抛光表面。与标准角度棱镜光胶的表面的面形质量应优于1个波长(由大的玻璃毛坯上切下的单个棱镜,其面形质量与大棱镜有比例关系)。一个较好的抛光侧面应作为检验棱镜反射角的90°侧面角的参考面。菲索干涉仪用于检验平行平板的平行度(见第十四章)。 2.切过程 经均匀性检验得到无条纹或无其它缺陷的毛坯或圆盘 后,道德切划两块方的平板玻璃用来保护两个抛光表面。用 低熔点沥青胶在抛光表面间粘上一张透镜纸(见附录3)。简 单地说,放在石棉板上的玻璃毛坯用可调电炉缓缓加热到 85℃,平板玻璃片大的玻璃毛坯一起加热,在毛坯的一个面 上轻轻地涂上一层沥青胶,然后放上一张透镜纸,再盖上一 片保护玻璃。翻转玻璃组件,再把第二片保护玻璃粘于玻璃 毛坯上。注意:操作时应戴上棉手套,因为厚的玻璃毛坯太 热不能用赤裸的手操作。还应避免水或潮湿毛巾接触高热玻璃,图13.2 从粗抛光的平行平板锯 否则因应力集中而使玻璃毛坯炸裂。切棱镜的一种排样方法玻璃组合件冷却到室温后,贴上大的防水胶带纸。用硬纸板或聚酯薄剪出留有余量的棱镜

土壤学实习报告模板

一些简单资料如下,请大家结合实习的内容并联系教材,认真归纳总结,写下自己的实习总结。切忌全部照搬照抄,实习总结部分切忌过分口语化。下周二交到我办公室。 ——秦华 土壤学实习报告 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秦华、徐涌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野外对土壤的观察和分析,掌握由岩石发育来的土壤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污染土壤的特征以及植被生长状况,掌握植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本次实习要求学生掌握由石灰岩发育来的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认识土壤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学生学会野外采样、掌握记载描绘环境污染状况的技术;要求学生了解污染土壤修复的几种主要植物。 二、实习内容 1、上甘林场观察石灰性土壤剖面 上甘林场:上甘的土壤性质是石灰岩风化形成的石灰性土壤。石灰性土是在各类石灰岩风化的残积体上发育而成的。因为石灰岩的风化是一个溶蚀过程,所以石灰性土体和母岩界限清楚,其间基本上无母质层发育。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被淋失,真正的成土物质是石灰岩中夹杂的一些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因此土壤质地一般较为粘重。由于上甘林场石灰性土的主要母岩岩性不纯,所以土体中混杂有较高含量的粉砂、砾石。土壤发育普遍处于较年幼阶段。石灰性土含矿质营养较为丰富,有效阳离子交换量多在20 mmol/kg以上,保肥性能较好;盐基饱和度超过90%乃至于饱和。交换性盐基组成中,以钙、镁离子为主。根据发育程度,该土类分为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两个亚类。 (一)黑色石灰土亚类。这是石灰性土发育的第一阶段。原石灰岩中的碳质成分风化后仍残存于土体之中。土体含钙质丰富,土壤腐殖质性质表现稳定,其上植被茂盛,生物累积强大,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整个土体呈黑色或棕黑色。 (二)棕色石灰土亚类。这是石灰性土发育的第二阶段,在亚热带湿热气候下,黑色石灰土开始稳定地向当地的地带性土壤——红壤发展,土体颜色逐渐由暗转棕,剖面分异趋于清晰。随着淋溶强度的增大,土体中石灰性反应自上而下明显减弱,部分土体中上部已基本无石灰性反应,pH值上低下高。棕色石灰土亚类是上甘林场的主体。 讲的山上哪些树种,怎么种的,什么历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富阳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用自己的话描述,不要大家都一样。下面是部分补充资料,还有现场看的时候记载的口述的资料补充进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玻璃厂实习报告三篇

玻璃厂实习报告 1 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 实习地点:灵川铭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实习目的:通过参观实习,我们充分了解到了啤酒瓶以及其他饮料瓶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的主要设备,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能够理论结合实践,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公司简介:灵川铭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座落在桂林市灵川县城湘路5号,是一个年产10万吨的一个日用玻璃瓶生产公司,公司有两条生产线,一条是年产3万吨普白料啤酒瓶生产线,另一条是其他饮料瓶的生产线。公司排放的污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排放的烟尘、SO2浓度和烟气黑度达到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厂界昼间夜间噪声排放达到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区标准,同时达到GB12348-20xx《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排放限值。 实习主要过程: 今天我们主要是实地参观玻璃的整个生产过程,铭浩公司的副总接待了我们,并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啤酒瓶生产工艺过程,下面我就按照参观的主要顺序详细叙述啤酒瓶生产工艺的过程。

首先玻璃是一种具有各种优良性能和易加工的材料,它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啤酒瓶的生产是运用玻璃吹制成型的方法生产的。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加工、配料添加、熔制、成型、退火处理、制品以及制品检测。 原料:碎玻璃、白云石、方解石、锂长石、硝酸钠、纯碱、小料、尾砂等。配料:小料。燃料:煤粉煤气 碎玻璃:通过回收旧玻璃瓶,经过破碎、粉碎,清洗处理,检测合格。 可降低成本80%以上。引入SiO2。 尾砂:引入SiO2。 白云石(MgCO3·CaCO3)、方解石CaCO3):引入MgO和CaO。 锂长石:引入Li2O、Al2O3。 硝酸钠(Na2CO3)、纯碱(Na2CO3):引入Na2O。 小料:为了工艺上某种需要或使玻璃具有某种特性而加入的,有芒硝、碳粉、萤石、脱色剂、着色剂等。其中芒硝作为澄清剂,碳粉作为还原剂,萤石作为助熔剂,脱色剂有化学脱色剂和物理脱色剂,成分因产品而异,着色剂有铬矿料等。 燃料:煤粉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煤气,然后经过净化除去煤气中含有的煤灰粉尘等固体杂质,以防引入杂质。玻璃中各种氧化物的作用: 二氧化硅(SiO2)是玻璃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玻璃的主要骨架,能增加玻璃液的黏度,降低玻璃的结晶倾向,提高玻璃的化学稳

基础光学工艺.30附录 用威廉姆斯干涉仪制造分光板

基础光学工艺附录 附录11 用威廉姆斯干涉仪制造分光 第235页 附录11 用威廉姆斯干涉仪制造分光板 制作干涉仪的分光板是一项专门的光学加工技术,只有对各种尺寸各类形状的光学零件的光学修磨经历过数年的尝试和失误才能具有这项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大多数分光板是作为干涉仪的整体来修磨的,即使使用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困难。困难之一是由于需要用大的入射角和厚度使之在大口径干涉仪中产生透射缩小效应。虽然Saundetrs 和Post 系列干涉仪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而且性能稳定、结构紧凑,然而对普通光学车间来说这种光学元件生产量极大,用8in 的干涉仪使化费太大。 威廉姆斯干涉仪是一种廉价的制造分光板的测量工具。两个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762in ,孔径为12in ,适用于检验0.5~2.5in 厚的玻璃平板。可参阅刊载在Appl.Opt. 1963,2, P1337~1340 M.V.R.K.默泰(Murty )所写的文章。该装置及使用方法在第五章中已经叙述。图A11.1中的条纹是经光学修磨后 平直、等距的条纹。例如,观察 到的条纹数为半个光圈,这样的 面形误差虽已在光学窗口玻璃的 容许误差内,但对分光板而言则 是不允许的。将其某一面再进行 光学修磨就可以将光学窗口制成 公光板。 修磨任何光学零件之前,总 要先检验两个面的质量。当然可 以用平面干涉仪或用直径足够大 的光学平晶来进行检验。分光板 的两个面都有应优于1/10光圈而 且没有象散,因为零件的一面总 是凸面而另一面为凹面(即使质 量好的零件也是如此)。在凸面上 应贴一张胶带纸,以防止在光学 加工中搞错。一般来说是修改凸 面。检验的环境也十分重要,必 图A11.1 威廉姆斯干涉仪的透射与反射条纹图样 须没有空气流动和漂移。所有的玻璃夹具都必须 固定在防振台上以形成蜂房式的稳定结构。检验时必须将分光板放回到原来已检验过的位置上,以提高测量的重复性。 操作者要知道表面的高低,只要用一根棒向减小光程的方向上压一下反射镜(因而增加了光程差),光圈扩展则表面为高;反之,如果光圈缩小则表面为低。 显然,如果分光板中心区域较低,应再加以修磨使之凸出1~2个波长(2~4个光圈)。以后会认识到只有高出的区域才能用小型抛光模作局部修磨。操作者必须有在光学修磨期间需等待的习惯,所以说一个好的操作者应知道什么时候加工该停止,使最后能观察到的剩余误差呈微小的凸点,一般可磨前需将它搁置几个小时或一夜。如果修磨过头了,应将表面重新磨到原来的状态。 参考文献--附录11 Saunders,J.B.”In-Line Interferometer ”J.Opt.Soc.Am.,44,241(1935) Post,D.”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ies Interferometer,” J.Opt.Soc.Am.,44,243(1935)

机制工艺与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摇臂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者: 所在班级: 1机制 1 班 指导教师:尹成龙、方梁菲 提交日期: 2013年12月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3页第1章零件分析…………………………………………………………5页 1.1 零件的作用……………………………………………………5页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5页第2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6页 2.1 选择毛坯………………………………………………………6页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6页 2.3 绘制摇臂座锻造毛坯简图 (7) 页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8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8页 3.2 拟订工艺路线…………………………………………………8页 3.3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11页 3.4 切削用量的计算………………………………………………11页 3.5 时间定额的计算………………………………………………12页第4章专用铣床夹具设计………………………………………………13页 4.1 夹具设计任务…………………………………………………13页 4.2 拟定铣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13页 4.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15页 4.4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及技术要求…………………15页第5章设计总结…………………………………………………………16页参考文献………………………………………………………………17页附件…………………………………………………………………………18页

实习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含真空专业) 专业:真空专业 班级:机设十一班 学号: 姓明 实习日期:2012.4.9~~2012.4.13

一、实习目的 这次实习是我们入学来的第一次综合性实习。本次实习为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我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真正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学校允许我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及兴趣爱好寻找单位实习,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前的准备 在参加实习之前我们对此次所要做的事和参观的地点都做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做好各方面准备,带着我们的疑惑和我们的不解前去参观各个场所,另外带好笔纸以便对途中所遇到的感兴趣和不明白的问题作好记录,另外就是做好自身的安全,毕竟工厂实验室之类的都有一些危险性。 三、实习的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主要分以下两点,第一,在学校教室里听一些有关国家先进科学研究方面的报告,其主要的报告认识一些研究所的在职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博士和博士后。首先我们听的报告是有关我国人在小太阳的,这只是一个通俗的叫法,其真正的原理是通过原子的聚变反应来实现巨大的能大量转化的,在这一点上将是主要是讲解我国的核聚变装置,虽然大家庭的不一定很懂,但是在这个报告上可以看出大家的热情和对中国科技的巨大兴趣。当然在此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但对老师说的也不是很了解。首先在这里说说我到底听懂了什么和理解了什么吧!老师讲的主要是我国的托克马克装置,其原理是利用磁约束原理将其轰击从而发生巨变反应。在这里我也再写一下准确的原理吧,再次比对一下我的理解在那里有偏差。托卡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有点像轮胎),外面缠绕着多组一定形态的线圈。真空室内充入一定气体,在灯丝的热电子或者微波等预电离手段的作用下,产生少量离子,然后通过感应或者微波、中性束注入等方式,激发并维持一个强大的环形等离子体电流。这个等离子体电流与外面的线圈电流一起,产生一定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约束住,并使其与外界尽可能地绝热。这样,等离子体才能被感应、中性束、离子回旋共振、电子回旋共振、低杂波等方式加热到上亿度的高温,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原理就说到这里,再来说一下通过这次讲座我们都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吧!第一、为我们国家的巨大进步和发展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与之前相比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进步是令人敬佩的是世界罕见地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企及的。第二,这次讲座让我们感受到我国的极大潜力和同学们的巨大热情,这是一个领前辈欣慰的消息,或许带领中国托克马克的人将在我们这群人当中产生。第三,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也生科的认识到我国与世界的差距,在看着如此巨大的进步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之所以这么说有两点原因,首先我国不管是建设还是制造托克马克装置确实与国外先进的技术有很大差距,很多关键技术和产品还要依靠人家的供应和支持,这个说好听点是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友好援助,

光学薄膜工艺基础知识

光学薄膜工艺基础知识 工艺因素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机理大致为: 一、基片材料 1、膨胀系数不同热应力的主要原因; 2、化学亲和力不同影响膜层附着力和牢固度; 3.、表面粗糙度和缺陷散射的主要来源。 二.、基片清洁 残留在基片表面的污物和清洁剂将导致: 1、膜层对基片的附着力差; 2、散射吸收增大抗激光损伤能力差; 3、透光性能变差。 三、离子轰击的作用 提高膜层在基片表面的凝聚系数和附着力;提高膜层的聚集密度,氧化物膜层的透过率增加,折射率提高,硬度和抗激光损伤阈值提高。 光学镜片小知识 镜片材料分类 玻璃镜片包括光学玻璃镜片及高折射率镜片(即通常所称的超薄片),其硬度高、耐磨性能好,一般其质量及各项参数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但是玻璃镜片的抗冲击性及重量方面要略逊于树脂镜片。 树脂镜片一般要比玻璃镜片轻得多,且抗冲击性能要优于玻璃片,防紫外线能力强,但其表面硬度较低,比较容易被擦伤。树脂镜片及镀膜镜片由于其特性较软,所以平时应注意不要让镜面直接接触硬物,擦洗时最好先用清水(或掺合少量洗洁精)清洗,然后用专用试布或优质棉纸吸干眼镜片上的水滴。此外,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方应慎用镀膜镜片,以免沾上污物难以清洗。 宇宙(PC)镜片:折射率高,牢固,但易磨损.多数使用于小孩子的眼镜片,无框架的装配或运动员的护眼罩。 镜片镀膜后有哪些优点? 镀膜镜片可以降低镜片表面的反射光,视物清楚,减少镜面反射光,增加了光线透过率,也解决戴眼镜在强光下照像的难题,增加美感。镀膜眼镜能防止紫外线、红外线、X线对视力的伤害。配戴镀膜眼镜不易疲劳。对荧光屏前工作人员的视力可受到保护。 镀膜树脂镜片除应避免划碰高温外,亦应避免酸类油烟等侵蚀,如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戴镜下厨,尤其是通风不好油烟大时;同时亦不能戴(带)镜进(近)热水淋浴环境,平常临时放置时应将镜片凸面向上,随身携带时应将眼镜放入盒内,不要随便放入口袋中或挂包中,那样极易使膜层擦伤。

最新河海大学水文综合实习报告

第一章前言 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专业课的学习已经完毕,但是光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使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水文工作者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上的知识要靠实践来检验。综合实习是将前三个学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联系仪器的课程,不仅如此它还使我们对本专业认识更加深刻。为我们走出社会奠定基础。 1.1 实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综合实习,进一步加深本专业学生在水信息采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调度管理、防洪减灾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了解本专业的一些新成果,扩大视野。 1.2实习安排 日期时间主要行程及安排 4月4日下午实习动员 4月8日上午参观污水处理厂 下午参观江宁节水园区和铁心桥自动测报系统4月9日上午乘车赶赴上海 下午在同济大学听报告 4月10日上午参观梦清园 下午参观松浦水文监测中心和原水厂 4月11日上午参观黄浦江防洪工程和苏州河治理工程 4月12日上午乘车返回南京 4月14日至18日回顾实习过程,完成实习报告 第二章南京市城东污水处理厂 2.1南京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简介 城东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 达20万立方米/日。服务范围为南京市东 南片区,东起马群,西南至雨花台宁南小区, 以紫金山麓、绕城公路、城东南护城河、城 东干道、纬八路和共青团路围合而成的南京 市东南片区,约41万平方公里,规划人口 50-60万人。 该厂采用A2O工艺,来自各个区域的污

废水首先经过粗、中格栅的拦截,由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水中杂质,经过沉砂池处 理后,污水进入二期池,去除污染物,再经紫外线消毒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 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区环保局对该项目环评的批复要求后排入红水河的下 游段。 城东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污水处理标准为 二级处理,由市市政公用局负责建设。它包 括建设一座占地275亩、日处理能力20万 吨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厂外约110公里的污 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后的回用等配套工 程。 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进水集水井进水泵房旋流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曝气生物滤池紫外消毒池 渗滤液剩余污泥 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出水 泥饼(排入河流) 外运(填埋等) 2.3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1)集水井 收集来自南京市东南片区生活污水,并在此处还设有COD检测装置,检测污水中的生物量,以确定各个子过程的工艺参数。 (2)粗格栅 集水井之后是粗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间距是2cm,有耙齿。主要功能:截留污水中较大的漂浮 物和悬浮物,防止水泵机组的堵塞,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 常运行。 (3)进水泵房 之后是进水泵房。其最主要的设备就是提升泵,提升泵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的水位提高到所需要的高度。城东污水处理厂使用了六台提升泵。 (4)滚筒式细格栅

光学冷加工工艺和设备

光学冷加工工艺和设备现状及其发展 张曾扬 ▲历史的回顾 我国光学仪器的加工技术,虽然有较长历史但形成批量生产并具有完整的工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光学冷加工工艺在解放前虽然已有所采用,但缺乏完整性。解放后经过光学行业各方面人士及职工的努力,方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加工方法。 五十年代初期,光学行业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加工工艺主要是采用“苏联”的工艺,设备也是由苏联引的和按“苏联”图纸制造的专用设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内个别厂家由德国引进了先进设备(如铣磨机和光学对中心磨边机),受到这些设备的启示,国内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工艺科研和研制新设备。首先进行的是研究粗磨机机械化和设计粗磨机,由于设备和工艺的改进,加工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后来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光学工艺的革新受到冲击,刚见成效的工艺革新,就此停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光学冷加工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出了“四化”目标,即毛坯型料化、粗磨机械化、精磨高速化、定心磨边自动化。经过努力,这些目标全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光学工业实现了光学冷加工“四化”,为军转民生产光学仪器奠定了有力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当时民用光学仪器生产,又提出了光学零件制造的新四化,即抛光高速化,清洗超声化,辅

助工序机械化和辅料商品化。“新四化”,虽然受到了管理体制改变的影响,在研制设备和进行工艺科研的时间和深度不够理想,但全部实现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点是对光学加工机理和工艺因素的研究和探讨,通过科研人员和课题组的努力,均取得了理想的科研成果。在光学零件的定摆磨削和光学零件加工中不同牌号玻璃与不同结合剂的丸片之间的合理匹配都在光学加工方面有了突破,引起光学界的重视。这些科研的成果对光学加工工业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我们进一步提高光学加工的科研水平,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新的创新开辟了道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们光学技术和工艺科研硕果累累的时期。不但在光学加工的基础理论方面,而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模具,以及辅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如光学加工机理,光学零件加工工艺因素,光敏胶,PH值稳定剂,光学导电膜,易腐蚀玻璃保护膜;PJM-320平面精磨机,QJM220球面精磨机,QJP-100与QJP-40光学中球面与小球面精磨抛光机;光学零件复制法;光学零件超声清洗代替清擦,光学零件真空吹塑包装以及自聚焦透镜制造等等,真是不胜枚举。这些科研成果,不但通过了部级鉴定,而且均获得子部级奖励或国家发明将。 进入九十年代后,在中国光学行业有了更大的进展,这是由于光学产品出口,光学工艺也随着有了更大的改变和进展。我们采用了几十年的成盘加工工艺受到了冲击,而单件光学加工在光学批量

真光学冷加工实习报告

光学冷加工实习报告 一:前言 光学加工设备和光学工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孔夫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说明设备在工艺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国光学加工设备和国际上光学设备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即脚踏、机动、电动。基本是两大系列,一是德国系列、二是日本系列。解放前主要是德国设备为主,即从1936年云光厂成立,从国外引进的德国设备如:单轴粗磨机、二轴精磨抛光机、四轴精磨抛光机、五轴精磨抛光机等。二是伪满的大陆科学院为维修使用的光学仪器从日本购进的设备。解放后156项中的西光厂又从苏联购进了光学加工设备、它的原型机亦是德国设备、如ЩМ-500和ЩnМ-350型单轴粗磨机、ЩnМ-350三轴精磨抛光机、ЩnМ-200中型六轴精磨抛光机、和ЩnМ-60小型六轴抛光机以及Ц-2型定心磨边机等。 由古典方法转向机械化粗磨(铣磨)、准球心抛光,是光学制造业的一次重大的变革. 对光学加工改革起着推动作用的是兵器工业“739”会议。上世纪七十年中期是我国光学制造技术大变革的时期。八十年代光学制造技术最大变革由成盘加工转向单件加工。 单件加工很早就在日本采用,1983年“北总”是从日本引进PenTaxK1000相机开始引进这种技术和设备的。而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早在这以前从事劳务出口时,在日本已经接确此项工艺,但由于我们在八十年代初期,虽然引进了设备,而在工艺结构上还不完善,没有相应配套的工装和辅料,所以采用上述设备后,生产效率并不高。

加之当时,生产批量不大,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足够的认识。但是一些专家看到了此种工艺的特点,它很适合中国国情。因此北总在1983年于江西召开的工艺研讨会上把它列入了三条高效生产线之内。这三条生产线即:平面高效生产线(228厂承担)、球面单件生产线(308和598厂承担),刚性上盘球面零件高效生产线(248和原5208厂承担)。

基础光学工艺.3009附录9 光胶法

附录9 光胶法 操作者在光学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将 组件的,两个以上表面与另一个光学夹具的 表面光胶。有关该项技术的专着极少,但是 能记住一些基本的要点还是很容易学会的。 这些要点是:两个要光胶的表面必须优于 1/4光圈;必须保持玻璃高度的清洁;必须 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最好有一间清洁的工 作室,也可以制作或选用一只有机塑料柜或 玻璃柜,柜上钻有一个孔以供空气缓慢流出 (见图A9.1)。不寒而栗应配上两只以上未 镀膜的管状荧光灯及一张描图纸以获得散 射光线。 1.所需仪器 1)一只大于1m见方的塑料箱,箱子 前面装有活页门和一只小的电风 扇,将空气通过滤波器吸入箱内。 2)一只手提式廉价单色光源,这可 以从爱德芒德科学公司买到图A9.1 光胶时使用的层流式检验箱 3)一台聚焦光源。可以美国光学公司(American Opticailo.)的显微镜照明器。 4)一只双筒放大镜(Watchmatkcr 2*) 5)重复蒸馏过的丙酮分别贮存于两只棕色瓶子中 6)六块毛巾或三块经洗涤剂清洗或蒸馏水冲洗过的鹿皮。 7)一把静电式万能驼毛刷(核工业产品,Costa Mesa CA)。用丙酮清洗刷子。 8)几根桔色木棒或塑料棒,棒的一端作成尖臂状。 9)半打小型手指套和一些棉花球。 2 准备工作和光胶 1)检验所有的倒角面,用挖字刀和日用胡须刀片清除抛光粉和沥青胶。 2)用沾有二甲苯的棉花球擦洗所有倒角面两次。在温热的洗涤剂中洗净,并用热的自来水冲洗,然后用人柔软清洁的干毛巾和清洁的透镜纸团擦干所有光学零件。馏 3)用套有指套的大姆指或中指拿住棱镜,取出放大镜。 4)用沾有蒸馏过的丙酮的棉花团擦拭零件表面。丙酮应从储瓶倒入小烧杯中使用,以避免贮藏着的丙酮受到污染。 5)将零件在显微镜照明器的照明下,用干净的毛巾或鹿皮揩去零件上所有的纤维丝。在表面上用哈气检验时要达到干净的程度,呈灰色表面则表明已清洁。 6)用静电式万能毛刷清除带电荷玻璃零件吸附的纤维丝。抗静电溶液可用来防止零件带电,但应加以检验。因为有些溶液会影响增透膜的牢固度。Sema Products, Chicago.Ill.溶液是一种质量好的溶液。 7)将用于光胶零件的平行平板或光胶板揩干净。 8)将揩干净的零件在单色光源下再检验一次,然后轻轻地放上光胶板,如果观察不到条纹或条纹过多,说明光学表面上有纤维丝或尘埃。应用静电刷再刷一上。将带电零件与装在检验箱中的接地铝箱联接是有利的。

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八、心得体会 土壤是在岩石风化的基础上受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地形、母质、植被、时间以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认清这些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和土壤性质作用,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控制土壤形成因素并发挥有力的因素的作用,是土壤的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了解岩石特性、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性质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我们认识土壤本质,促进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增加我们对土壤学新的认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土壤学对实际农林生产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了花溪主要地质地貌和所发育而成的土壤类型。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初步掌握了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外出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土壤剖面观测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兴趣。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可课本知识的良好巩固。同时,懂得和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端盖

·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 设计者: 郑四成 学号: 33 指导教师: 郭强 : ;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系

机电091班 2012年12月02日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 、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套 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周一:绘制零件图 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 周三:修订并完成科技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三、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 ¥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 !

年月日 : 目录 1端盖的零件图 (5) 2 零件的分析 (6) 零件的作用 (6) 零件的工艺分析 (6) 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 ( 4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8)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选择毛坯 (13) 毛坯材料的分析 (13) 毛坯的结构简图 (13) 端盖的技术要求 (13)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 (13) 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14) ~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粗基准的选择 (14) 精基准的选择 (14) 工序顺序的安排 (15) 机械加工工序 (15) 热处理工序 (15) 辅助工序 (15) 确定加工的设备、刀具、和夹具 (15) ] 6、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 (17)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