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现代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 —课程作业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简称 DTC ( Direct Torque Control) 系统,在它的转速环里面,利用转矩反馈直接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因而得名。直接转矩控制是标量控制。它借助于逆变器提供的电压空间矢量,直接对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定子磁链进行二位控制,也称为砰-砰(bang-bang )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表达式为:

)(sin m t K r s θψψ= (1.1)

r s ψψ、分别为定子、转子磁链的模值,)(t θ为定子、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

称为磁通角。

对式(1.1)分析,电磁转矩决定于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的矢量积,即决定于两种幅值和其间的空间电角度。若r s ψψ、 是常数,改变转矩角可改变转矩。而且Ψr 的变化总是滞后于Ψs 的变化。但是在动态过程中,由于控制的响应时间比转子的时间常数小得多,在短暂的过程中,就可以认为Ψr 不变。可见只要通过控制保持Ψs 的幅值不变,就可以通过调节转矩角来改变和控制电磁转矩,这是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在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根据磁链给定值与异步电机的实际磁链观测值相比较得到磁链误差,进而确定磁链的调节方向,根据给定的电磁转矩值与异步电机的实际电磁转矩观测值相比较得到转矩误差,进而确定转矩的调节方向,然后根据定子磁链信号、转矩信号以及定子磁链所在位置确定选择合适的电压空间矢量,从而确定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使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快速跟踪外部给定的电磁转矩值。

由图1.1得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构框图

2、单元模块说明

2.1 定子电压与定子电流的三二变换

三相/两相变换矩阵如式(2.1),其仿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

???

???--

-=23230212113223c (2.1)

图2.1 三相/两相变换矩阵仿真结构框图

2.2 磁链估算模型

经计算得定子磁链计算公式为(2.2)(2.3)(2.4),结构框图如图2.2、2.3所示。

dt

i R u s s s s ?-=)(αααψ (2.2) dt i R u s s s s ?-=)(β

ββψ (2.3)

图2.2 定子磁链模型的结构框图

22βαψψψs s s += (2.4)

图2.3 定子磁链幅值计算模型

2.3 转矩估算模型

静止两相坐标系下的电磁转矩表达式为(2.5),仿真结构框图如图2.4所示。

)(βααβψψs s s s p e i i n T -= (2.5)

图2.4 转矩模型的结构框图

2.4 磁链给定值的控制

仿真中加入了一个S 函数,其输入是转速的给定值,而其输出则是磁链的给定值,当转速给定值在-3400到3400之间时,磁链给定值为1.2,当转速给定值为其他值时,根据函数给出相应的磁链给定值。

当转速给定值大于3400时,磁链的给定值会减小,相当于是弱磁升速。 使得电机能够达到的最高转速进一步提升,大概能够达到5000r/min 。

2.5 转矩给定值的控制(转速调节器)

比例积分(PI )速度调节器的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p k 为比例增益系数,i k 为积分增益系数,)(t e 为该时刻输入的速度偏差值,)(t u 为输出的给定转矩值。

采用积分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消除稳态误差,但由于积分作用加强将产生过大的超调,引起系统振荡,为避免产生超调,提高转速调节器的性能可采用积分分离式PI 调节器。

其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q 可以表示为:

1 0)(e t e ≤

0)(e t e ≥

*s ψ=1.2 -3400<*n <3400

4600

)8000(2.1**n s

-=ψ *

n >3400

4600

)8000(2.1**n s

+=

ψ *

n <-3400

其中,0e 为需要加入积分作用时刻的速度给定值与实际反馈值间的误差限定值。

图2.5 积分分离式控制器的仿真结构图

2.6 磁链调节器

对磁链值进行两点式控制,使之与给定值相比较,

通过磁链调节器给出所希望的磁链调节开关信号。

图2.6 磁链两点式控制

2.7 转矩调节器

转矩调节器选择用双滞环控制器,对转矩进行三点式调节,其输入为e T ?,输出值为转矩控制信号-1、0、1。

图2.7 转矩三点式控制

2.8 扇区判断

对磁链的计算不仅包括幅值,还包括相位角,使用相位角判断磁链所在的扇区,并将结果送到电压矢量选择(查表)模块。360°被划分成六个扇区)1(θ、)2(θ、)3(θ、)4(θ、

)5(θ、)6(θ,每个扇区宽度为60o ,本仿真中所采用的扇区划分方法如下,即:

3

3>αβψψ 位于扇区二 3

3

33<<-

αβψψ 位于扇区一 当0>αψ时,若

ε0 ψε

3

3

-<αβψψ 位于扇区六

图示如下:

图2.8 磁链扇区分段图一

从αβ坐标轴的角度来看此扇区分段图,整个坐标轴平面被分成了六等分: 当-30°<θ<=30°时,处于扇区1 当30°<θ<=90°时,处于扇区2 当90°<θ<=150°时,处于扇区3 当150°<θ<=210°时,处于扇区4 当210°<θ<=270°时,处于扇区5 当270°<θ<=330°时,处于扇区6 以αβ坐标轴画出的圆形扇区分段图如下:

图2.9 磁链扇区分段图二

2.9 逆变器开关电压选择

经过分析得如表2.1所示的开关信号选择表一。

表2.1 开关信号选择表一

3

3>αβψψ 位于扇区五 3

333<<-αβψψ 位于扇区四 当0<αψ时,若

3

3

-<αβψψ 位于扇区三

与磁链调节器的输出

Q 、转矩调节器的输出

Q

结合起来,开关状态表形成下面的表

格:

3、仿真结果及分析

3.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整体仿真图

经过以上分析,建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如下:

图3.1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整体仿真图

3.2 仿真图及结果分析

图3.2 异步电动机is,wm,Tm 的仿真结果

图3.3 实际转速波形

可以看出,由于积分分离式控制器的作用,转速基本上是无静差的。通过调节转速PI 调节器的比例与积分参数,使得转速上升速度较快且基本上无超调。当1s加负载后转速有所下降但很快跟随到给定。当给定速度下降时,系统也能很快的跟随,虽然有一个小的超调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又跟随给定,结果表明应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后系统的静动态性能较好。

图3.4 估算转矩波形与给定转矩波形

将图3.4中两个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电机的启动转矩较大,启动完成后,电机的估算转矩始终与给定转矩保持近似平衡。同时采用三点式转矩调节器,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

图3.5 磁链估算值与磁链给定值

由图3.5所得磁链仿真图可知,磁链估算值能够始终跟随给定值的变化,维持恒定。

图3.6 磁链轨迹图

定子磁链的幅值由0开始增长,很快就达到了给定值。在电机启动阶段,由于速度低以及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使得磁链轨迹向中心偏,有向中心运动的趋势,但随着转速的升高,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故磁链的轨迹近似圆形。

基于MATLAB的异步电动机仿真

目录 1 引言1 2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1 2.1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1 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2 2.2.1电压方程2 2.2.2磁链方程3 2.2.3转矩方程6 2.2.4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7 2.2.5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7 3 坐标变化和变换矩阵8 3.1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8 3.2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10 3.2.1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10 3.2.2两相静止坐标系中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状态方程11 4 软件介绍及模型实现11 4.1 Matlab/Simulink简介11 4.2模型实现12 4.2.1 Simulink模型设计12 4.2.2模型参数设置14 4.2.3仿真结果16 5 结论19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1985年,由Depenbrock 教授提出的直接转距控制理论将运动控制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接着1987年把它又推广到弱磁调速范围。不同于矢量控制技术,它无需将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作比较、等效和转化,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1]。它只是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强调对电机的转距进行直接控制,省掉了矢量旋转变换等复杂的变换与计算。直接转距控制从一诞生,就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系统建模与仿真一直是各领域研究、分析和设计各种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建模可以超越理想的去模拟复杂的现实物理系统;而仿真则可以对照比较各种控制策略和方案,优化并确定系统参数。长期以来,仿真领域的研究重点是放在仿真模型建立这一环节上,即在系统模型建立以后,设计一种算法,以使系统模型为计算机所接受,然后再将其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运行。显然,为达到理想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编制与修改仿真程序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也大大阻碍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逐渐被大家认识的Matlab 语言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2.1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直流电动机的磁通由励磁绕组产生,可以在电枢合上电源以前建立起来而不参与系统的动态。 过程(弱磁调速时除外)。因此,它的动态数学模型只有一个输入变量——电枢电压和一个输入变量——转速,在控制对象中含有机电时间常数m T 和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l T ,如果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也计入控制对象,则还有滞后的时间常数s T 。在工程上能够允许的一些假定条件下,可以描述成单变量(单输入单输出)的三阶线性系统[2],完全可以应用经典的线性控制理论和由它发展出来的工程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与设计。 但是,同样的理论和方法用来分析与设计交流调速系统时,就不那么方便了,因为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直流电机模型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需要进行电压(或电流)和频率的协调控制,有电压(电流)和频率两种独立的输入变量。在输出变量中,除转速外,磁通也得算一个独立的输出变量。因为电机只有一个三相输入电源,磁通的建立和转速的变化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分析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分析 作者:尚敬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610031 刊名: 电机技术 英文刊名:ELECTRICAL MACHINERY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2) 被引用次数:17次 参考文献(4条) 1.沈本荫现代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 1997 2.陈坚交流电机数学模型及调速系统 1989 3.阮毅异步电机非线性解耦控制与矢量控制系统的解耦性质 1996 4.陈桂明应用MATLB建模与仿真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郑修艳.曹立莉.杜冠华新型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临床前药理及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新药杂志2004,13(4) 2.贺超英.黄美成基于MATLAB/SIMULINK的鼠笼异步电动机仿真[期刊论文]-微电机2004,37(6) 3.周立求.沈记全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电机电器技术2003(4) 引证文献(12条) 1.陈四连,林瑞全,丁旭玮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MATLAB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电工电气 2009(11) 2.李建华基于S函数的异步电机SPWM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机电技术 2007(04) 3.韩林,赵荣祥,柳鹏基于Saber Sketch/Scope的无刷直流电机仿真分析[期刊论文]-微电机 2004(05) 4.勇娅询,刘维亭,魏海峰,陈源船舶电力推进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期刊论文]-电气自动化 2015(5) 5.朱元玉,杨先海,董敏基于MATLAB的大型动态雕塑交流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6.祝敏泵用电动机技术改进研究[期刊论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7.赵射带指针指示的数字式显示记录仪[学位论文]硕士 2004 8.刘红星异步电机自适应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 9.姜辉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匹配及优化[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0.王宏亮纯电动汽车整车建模与仿真[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1.徐鲁辉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变频调速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1 12.郭爽静止进相器的仿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引用本文格式:尚敬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分析[期刊论文]-电机技术 2002(2)

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MATLAB仿真

辽宁工业大学 实验室开放课题设计(论文) 题目: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MATLAB仿真》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 131 学号: 0 ` 学生姓名:徐峰 指导教师:赵丽丽

起止时间:

摘要 异步电动机以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电动机控制系统在追求更高的控制精度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仿真是对其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MATLAB是一个高级的数学分析和运算软件,可用动作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在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简历了相对应的仿真模型;在加入相同的三相电压和转矩的条件下,使用实际电机参数,与MALAB给定的电机模型进行了对比仿真。 第一章对异步电机的实验要求做出了相关的描述,第二章对MATLAB仿真软件做了一定的介绍,第三章是对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启动、制动和正反转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以及仿真结果的分析。 经分析后,表明模型的搭建是合理的。因此,本设计将结合MATLAB的特点,对三相异步电机进行建模和仿真,并通过实际的电动机参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异步电机、数学模型、MATLAB仿真、三相异步电动机

目录 第1章实验任务及要求 (1) 第2章 MATLAB及SIMULINK的介绍 (2) MATLAB介绍 (2) S IMULINK模块的介绍 (3) 第3章仿真实验 (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的仿真 (6) 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仿真 (8)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仿真 (10) 第4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和仿真研究报告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仿真研究 摘要: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在交流传动领域内发展迅速的一种高性能调速技 术,该控制方法以其思路新颖、结构简单及性能良好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与矢量控制技 术不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采用定子磁场定向,直接将磁通和电磁转矩作为控制量,对电磁转矩的 控制更加简捷快速,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由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本身的固有优势,使直接 转矩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本文将直接转矩控制技 术应用于异步电机中,从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出发,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在深入 剖析原理的基础上将直接转矩算法模块化,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异步电机直接转矩近似圆形 磁链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动态响应能力快,控制方法直接,但是 低速性能较差,低速状态下存在转矩脉动过大,定子电流畸变严重等缺点。 关键字:直接转矩控制,异步电机,simulink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Direct Torque Control Kong Fei,Ye Zhen,Shao Zhuyu technology is a high-spee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AC drive following the technique of vector control and it has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This control strategy attracts wid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for its novel idea,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performance. Differ from the vector control technologies, DTC technology uses the stator flux orientation and directly makes the flux and electromagnetic torque as the control volume, therefore the contro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is simple and fast, the system dynamic response capability is improved. Due to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of DTC technology, it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lso the pace of progress faster and faster.In this article, we make direct torque control techniques applied to asynchronous motors. From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duction motor starting, introduced the basic theory of DTC technology. Based on depth analysis of the basis and principles, we module the DTC algorithm. In the Simulink environment, the asynchronous motor direct torque control system of quasi-circular flux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TC technologies has fast dynamic response capability and directly control method, but the low-speed performance is poor, such as torque ripple is too large in low speed state and the stator current distortion is serious. Key words: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asynchronous motor,simulink 1前言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电机控制策略,基本思想就是直接将电磁转矩作为被控制量,与矢量控制相比,无需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对电机的控制更加快捷迅速,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应用于异步电机中,我们在分析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详细阐述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将各个部分模块化,在MATLAB/S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直接转矩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 2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模型 2.1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仿真图 2.1.1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Matlab仿真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综合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题目:三相异步电机直接启动特性实验模型 学生姓名:潘伟鹏 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年级: 2012级电气工程专业专升本2班 指导教师:王铭

2013年 6 月 27日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普通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6--7倍,起动转矩能达到额定转矩的1.25倍以上。过高的温度、过快的加热速度、过大的温度梯度和电磁力,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缩短了定子线圈和转子铜条的使用寿命。但在电网条件和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异步电动机也可以直接启动。本次课程设计通过MATLAB软件建模模拟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时的各个元器件上的电量变化。 参考: 电力系统matlab仿真类书籍 电机类教材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就是利用开关或接触器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到具有额定电压的电网上。 由《电机学》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M与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有相似的表达形式。它们都与电机结构(表现为转矩常数)和每级下磁通有关,只不过在三相异步电动机中不再是通过电枢的全部电流,而是点数电流的有功分量。三相异步电机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 (1-1)式中——转矩常数 ——每级下磁通 ——转子功率因数 式(1-1)表明,转子通入电流后,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因此,反映了电机中电流、磁场和作用力之间符合左手定则的物理关系,故称为机械特性的物理表达式。该表达式在分析电磁转矩与磁通、电流之间的关系时非常方便。 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等值电路可知, (1-2) (1-3)将式(1-2)、(1-3)代入(1-1)得:

三相异步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仿真及应用B》题目 学号: 姓名: 班级: 任课老师: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 一.实验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 二.实验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也被称作感应电机,当其定子侧通入电流后,部分磁通将穿过短路环,并在短路环内产生感应电流。短路环内的电流阻碍磁通的变化,致使有短路环部分和没有短路环部分产生的磁通有相位差,从而形成旋转磁场。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即旋转磁场与转子存在相对转速,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起来,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制造,使用和维护方便,运行可靠以及质量 较小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缝纫机,食品加工机以及各种电动工具,小型电机设备中,因此,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 三.实验步骤 1. 选择模块 首先建立一个新的simulink 模型窗口,然后根据系统的描述选择合适的模块添加至模型窗口中。建立模型所需模块如下: 1) 选择simPowerSystems 模块库的Machines 子模块库下的Asynchronous Machine SI Units 模块作为交流异步电机。 2) 选择simPowerSystems 模块库的Electrical Sources 子模块库下的Three-Phase Programmable Voltage Source 模块作为三相交流电源。 3) 选择simPowerSystems 模块库的Three-Phase Library 子模块库下的Three-Phase Series RLC Load 模块作为串联RLC 负载。 4) 选择simPowerSystems 模块库的Elements 子模块库下的Three-Phase Breaker 模块作为 三相断路器,Ground 模块作为接地。 5) 选择SimPowerSystems 模块库的Measurements 子模块库下的Voltage Measurement 模块 作为电压测量。 6) 选择Sources 模块库下的Constant 模块作为负载输入。 7) 选择Signals Rounting 模块库下的Bus Selector 模块作为直流电动机输出信号选择器。 8) 选择Sinks 模块库下的Scope 模块。 9) 选择SimPowerSystems 模块库的Measurements 子模块库下的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s 用于创建子系统。 2. 搭建模块将所需模块放置合适位置,再将模块从输入端至输出端进行相连,搭建完的串电阻起 动simulink 模型如图 1 所示

直接转矩控制

太原科技大学 题目:直接转矩控制 专业:电气工程 班级:研1403 姓名:安顺林 学号:S2*******

直接转矩控制 摘要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具有宽调速范围、高稳速精度、快动态响应控制等优点,是交流调速领域中一种新颖的控制算法。直接转矩控制技术采用空间矢量分析的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并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计算所得的转矩和磁链分别与给定值进行施密特调节产生脉冲信号,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本文从异步机数学模型出发,系统阐述了异步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理论,详细分析了空间电压矢量与定子磁链、电动机转矩的关系。针对异步机的特点,分析讨论了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及实现方法,包括参考矢量的生成及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方法。 关键字直接转矩控制,异步电动机 一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介绍 1.1 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发展状况 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变频调速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调速技术,也是最有希望取代直流调速的调速方式。就变频调速而言,其形式也有很多。传统的变频调速方式是采用v/f控制。这种方式控制结构简单,但由于它是基于电动机的稳态方程实现的,系统的动态响应指标较差,还无法完全取代直流调速系统。 1971年,德国学者EBlaschke提出了交流电动机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理论,标志着交流调速理论有了重大突破。所谓矢量控制,就是交流电动机模拟成直流电动机来控制,通过坐标变换来实现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的解藕,然后分别独立调节,从而获得高性能的转矩特性和转速响应特性。 矢量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和转差频率矢量控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转子磁链的准确检测是实现矢量控制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矢量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一般地,转子磁链检测可以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来实现。 直接法就是通过在电动机内部埋设感应线圈以检测电动机的磁链,这种方式会使简单的交流电动机结构复杂化,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磁链的检测精度也不能得到长期的保证。因此,间接法是实际应用中实现转子磁链检测的常用方法。

最新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1]。在研究异步电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时,常作如下假设: (1)三相绕组在空间对称互差ο120,磁势在空间按正弦分布; (2)忽略铁芯损耗; (3)不考虑磁路饱和,即认为各绕组间互感和自感都是线性的; (4)不考虑温度和频率变化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仿真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物理的或数学的模型来类比模仿现实过程,以寻求过程和规律。在实际过程中,系统可能太复杂,无法求得其解析解,可以通过仿真求得其数值解。计算机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所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主动者——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的比较和模仿,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可将系统过程演示出来。 系统仿真软件MATLAB 不但在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在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方面有着其他类似软件难以匹敌的优势。界面友好,编程效率高,扩展性强。MATLAB 提供的SIMULINK 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SIMULINK 的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模型设计本身。它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模块,这些模块放在浏览器里面,用户可以随时调用。当模型构造之后,用户可以进行仿真,等待结果,或者改变参数,再进行仿真。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其动态和静态特性都相当复杂。以下将介绍用SIMULINK 如何来建立三相异步电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为以后的系统仿真做好准备。 经过三相静止/两相静止坐标变换及两相旋转/两相静止坐标变换,可得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电压方程: ?????? ? ???????????????????+--+++=??????????????βαβαβαβαωωωωr r s s r r r m m r r r r m r m m S m S r r s s i i i i P L R L P L L L P L R L P L P L P L R P L P L R u u u u 22110000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分解

运动控制论文 课题: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和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技术研究 姓名:xxxxxxxxx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097 学号:0912002167 日期:2013年3月30日

摘要 由于直流调速的局限性和交流调速的优越性,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之中。目前广泛研究应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技术有恒压频比控制方式,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本论文中所讨论的异步电动机调速技术叫做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SVPWM)。相对于直接转矩控制,它有可连续控制,调速范围宽等显著优点。 本文首先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动态电磁关系的分析以及坐标变换原理概念的介绍,逐步引出了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在不同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表达方程式,指出了异步电动机的模型特点是一多变量、强藕合的非线性系统。采用MATLAB /SIMULINK软件包,实现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仿真。仿真研究显示,该方法简洁、方便、实时交互性强,能充分融合到其它控制系统中,并具有良好地扩展性。 其次阐述了异步电动机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矢量变换方法实现的步骤,据交流电机坐标变换及矢量控制理论提出了异步电机在任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仿真结构图的建模设想,得出了一种按转子定向磁场下的动态结构图,利用该结构图可以方便的构成电机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然后运用MATLAB软件搭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 通过对仿真软件的应用也表明在进行复杂系统设计时运用仿真工具对设计进行仿真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设计效率,缩短系统设计时间,并能够较好的进行系统优化。经试验表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方法正确可行, 可调高电压利用率和系统精度。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数学模型;仿真

直接转矩控制仿真

为了能让大家在已经泛滥的知识上少走弯路,本人把自己在SVPWM上的认识与看到此贴的读者们一起分享,废话少说,切入正题:在看下面内容之前,您应该至少对SVPWM的原理有大致的了解,如果不了解也没关系,你只要按照我交给你的步骤来做,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跨过SVPWM这道坎,在仿真之前您必须安装MATLAB7.0或以上版本,必须确保simpowersysm工具箱已被安装,如果以上要求已经达到,那么就可以执行以下步骤了: 步骤1:打开matlab主界面,然后在command window界面中的“>>”旁边输入simulink,打开simulink开发环境后新建一个mdl文件,在simulink下拉菜单中的ports&subsystems中找到subsystem模块,用其建立一个如图1的总的模块,这个模块有两个输入口,一个输出口(实际上包含六路PWM信号),接来的东西都将在这个模块中添加,输入输出模块的名称可以在双击模块后自己更改,其中Vahar,Vbetar是需要输出的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个分量,输出是控制逆变器六个IGBT的pwm脉冲信号。 也许有人会问,输入参数不是还包括直流电压和功率开关频率吗?别急,下面接着让您看到上述模块的内部情况 步骤2:根据图2,添加subsystem的内核模块,里面用到的模块有以下几种:in,out,mux,demux,repeatingsequence,rationaloperator,logical operator 和里面的主角S-Function builder模块。

可以看到输入有四个参数Vapha,Vbeta,Tz,Vdc,输出为六路PWM信号,这个仿真模块没考虑死区的问题; 取Tz为1/(1e+4)这就是说开个频率是10kHz,Vdc为500,这两个参数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置,这里是我任意设的,repeating sequence的设置如图3所示,这样设的目的是想产生一个周期为Tz,峰值为Tz/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调制波,接下来设置两个比较模块和取反模块,比较模块是大于等于关系,各模块的其他参数,我没说的就当默认设置,细心的读者会在图4中的第一幅图中看到仿真时间设为Ts,这是我设的系统仿真步长,这里就用默认值-1,此外比较模块和取反模块的信号属性signal atrributes均应设为Boolean格式。 图3

基于MATLAB的异步电动机仿真

课程报告 COURSE REPORT 课程名称:—— 课程号:—— 授课教师:—— 学号:—— 姓名:西木小卒 所属:上大桂树林

基于MATLAB的异步电动机仿真 1.电机仿真模型 一台三相六机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为Y型连接,额定电压为U N=380V,额定转速n N=975r/min,电源频率f1=50Hz,定子电阻R1=2.08Ω,定子漏电抗X1=3.12Ω,转子电阻折合值R2、=1.53Ω,转子漏电抗折合值X2、=4.25Ω。 要求:绘制以上参数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定子串电阻人为特性曲线、电子串电抗人为特性曲线、转子串电阻人为特性曲线、降电压人为特性曲线;给出仿真源代码。 2. 仿真代码实现 clc clear m1=3;%%电机相数 U1=220;%%额定定子相电压 n1=[-1000,1000];%%两个相的同步转速,+为规定正相,-为反相 p=3;%%电机极对数 f1=50;%%输入电流频率 r1=2.08;%%定子侧电阻 r2=1.53;%%转子侧电阻折合值 w1=2*pi*f1/p;%%电机同步角速度 x1=3.12;%%定子侧电抗 x2=4.25;%%转子侧折合电抗 s=-1:0.001:1;%%设定转差率,是画图的关键自变量 ns=[-1,1];%用来标定转矩的方向,规定ns=1为正,-1为反 %%绘制定子串电阻前的固有机械特性曲线 figure(1); for i=1:length(n1); n=n1(i)*(1-s);%%计算转速 T=ns(i)*(m1*p*U1^2*r2)./s./(w1.*((r1+r2./s).^2+(x1+x2)^2));%%计算转矩 plot(T,n,'--'); if i==1 text(max(T),800,strcat('r1=',num2str(r1),'\Omega'),'FontSize',9,'Color','black'); %%曲线标注位置设置,每条曲线的标注横轴上对齐其Tm以便于区分,纵坐标无严格限制 end hold on;

正版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目录 1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与规律 (1) 1.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原理与特点 (1) 1.2直接转矩系统的控制规律和反馈系统 (3) 2系统建模与仿真 (5) 2.1模块模型实现 (5) 2.1.1电机模型 (6) 2.1.2磁通和转矩滞环控制器 (7) 2.1.3磁链选择器 (8) 2.1.4电压矢量选择 (9) 2.1.5其他模块 (10) 3感受和体会 (11) 附录 (12) 参考文献 (18)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仿真分析 1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与规律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简称DTC(Direct Torque Control)系统,是继矢量控制系统之后发展起来的另外一种高动态性能的交流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在它的转速环里面利用转矩反馈直接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因此而得名为直接转矩控制。 1.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原理与特点 如图1-1为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框图,和VC系统一样,它也是分别控制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磁链,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作为电磁转矩的给定信号* T,在* T后面设置转矩控制内环,它可以抑制磁链变化对于转矩的影响,从而使得转速和磁链系统实现解耦。因此,从整体控制结构上来看,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和矢量控制系统(VC)系统是一致的都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动态性能以及静态性能。 图1-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图 的幅值从图中中可以看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就是通过使定转子磁链 s 保持恒定,然后选择合理的零矢量的作用次序和作用时宽,以调节定子磁链矢量的运动速度,从而改变磁通角的大小,以实现对电机转矩的控制。在直接转矩控

制技术中,其基本控制方法就是通过电压空间矢量来控制定子磁链的旋转速度,控制定子磁链走走停停,以改变定子磁链的平均旋转速度的大小,从而改变磁通角的大小,以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直接转矩控制作为一种交流调速的控制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①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直接控 制电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做比较等效简化,不 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它 省掉了矢量旋转变换等复杂的变换与计算。因此,它所需要的信号处理工作特别 简单,所用的信号使观察者对于交流电动机的物理过程能够做出直接和明确的判 断。 ②直接转矩以定子磁场定向,只要知道定子参数就可以把它观测出来。而 矢量控制磁场定向所用的是转子磁链,观测转子磁链需要知道电动机的转子电阻 和电感。因此,直接转矩控制大大减少了矢量控制技术中控制性能易受参数变化 影响的问题。 ③直接转矩控制采用空间电压矢量和六边形磁链轨迹,直接控制转矩。 ④转矩和磁链都采用两点式调节,把误差限制在容许的范围内,控制直接 又简化。 ⑤控制信号的物理概念明确,转矩响应快,具有较高的静、动态性能。由于以上的优点所以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指导老师: 班级:机检1112班 组员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机检1112 班学生 课程设计课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一、课程设计工作日自 2015 年 1 月 12 日至 2015 年 1 月 23 日 二、同组学生: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 间、主要参考资料等): 1、目的和意义 交流调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加深对所学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的理解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际系统的能力,特开设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 2、具体内容 写出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 (1)各主要环节的工作原理; (2)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启动、制动以及逻辑切换过程); (3)调节器参数的计算过程。 2.画出一张详细的电气原理图; 3.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计算得到的调节 器参数进行校正,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将Simulink仿真模型,以及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波形图附在设计说明书中。 4、考核方式 1.周五采用口试方式进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其中小组分数占60%,个人成绩占40%(包括口试情况和上交材料内容); 2.每天上午8:30--11:30在综合楼226房间答疑。 五、参考文献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转 矩控制系统仿真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报告 摘要:利用直接转矩控制( DTC )理论,研究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 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 /Simulink软件对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 DTC系统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易于实现的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MATLAB仿真 1 引言 自从20世纪70年代矢量控制技术发展以来,交流拖动技术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交流调速系统在静动态性能上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的问题。所谓矢量控制,就是将交流电动机模拟成直流电动机来控制,通过坐标变换实现电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的解耦,然后分别独立控制,从而获得高性能的转矩和转速响应特性。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是在矢量控制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继矢量控制以后提出的又一种异步电动机控制方法。其思路是把异步电动机和逆变器看成是一个整体,采用电压矢量分析方法直接在静止坐标系下分析和计算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通过磁链跟踪得出PWM逆变器的开关状态切换的依据从而直接控制电动机转矩"与矢量控制相比,直接转矩控制的主要优点是:在定子坐标系下对电动机进行控制,摒弃了矢量控制中的解藕思想,直接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并用定子磁链的定向代替转子磁链的定向,避开了电动机中不易确定的参数(转子电阻)"由于定子磁链的估算只与相对比较容易测量的定子电阻有关,所以使得磁链的估算更容易、更精确,受电动机参数变化的影响也更小"此外,直接转矩控制通过直接输出转矩和磁链的偏差来确定电压矢量,与以往的调速方法相比,它具有控制直接!计算过程简化的优点"因此,直接转矩控制一问世便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围绕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十分活跃。 2 三相异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组成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模块图标如图1所示,其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由7个主要模块组成:三相不控整流器

ABB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国外的原文有的也称为Direct self-control——DSC,直译为直接自控制,这种“直接自控制”的思想以转矩为中心来进行综合控制,不仅控制转矩,也用于磁链量的控制和磁链自控制。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区别是,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控制,其实质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以定子磁场定向方式,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进行直接控制的。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坐标变换,而是直接在电机定子坐标上计算磁链的模和转矩的大小,并通过磁链和转矩的直接跟踪实现PWM脉宽调制和系统的高动态性能。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变频调速,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又一新型的高效变频调速技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德国鲁尔大学的M.Depenbrock教授和日本的I.Takahashi教授分别提出了六边形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和圆形直接转矩控制方案。1987 年,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又被推广到弱磁调速范围。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与控制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Band-Band)产生PWM 波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它省去了复杂的矢量变换与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简化处理,没有通常的PWM 信号发生器。它的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信号处理的物理概念明确。直接转矩控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即:转矩和磁链脉动。针对其不足之处,现在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相对于早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速度传感器会增加系统成本,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速度传感器不实用于潮湿、粉尘等恶劣的环境下。因此,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便成了交流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转子速度估计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卡尔曼滤波器位置估计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磁链位置估计法、状态观测器位置估计法和检测电机相电感变化法等。有的学者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出发,利用转子磁链方程构造了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只要选择适当的参数自适应律,速度辨识器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辨识出电机速度。 (2)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建模与仿真.docx

目录 1 设计意义及要求 (3) 1.1设计意义 (3) 1.2设计要求 (3) 2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4) 2. 1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4) 2. 2 异步电动机的三相数学模型 (5) 2.3坐标变换 (7) 2. 3.1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 (7) 2. 3.2三相 - 两相变换( 3 / 2 变换) (7) 2. 3.3静止两相 - 旋转正交变换( 2 s / 2 r 变换) ...................................... 2.4状态方程 (10) 3 模型建立 (12) 3. 1 ACMo t o r 模块 (12) 3.2坐标变换模块 (13) 3. 2.1 3/ 2 t r a n s f o r m 模块 (13) 3. 2.22s/2rtransform 模块 (13) 3. 2.32r / 2s t r an s f or m 模块 (14) 3. 2.4 2/ 3 t r a n s f o r m 模块 (15) 3. 2.5 3/ 2 r t r a ns f o r m 模块 (16) 3.3仿真原理图 (17) 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0) 5 结论 ........................................................ 参考文献..................................................... 摘要 对一个物理对象的数学模型,在不改变控制对象物理特性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变换手段,可以获得相对简单的数学描述,以简化对控制对象的控制。对异步电机的数学分析也不例外,在分析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时主要用到的是坐标变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调速 实验项目:三相异步电机恒压频比调速系统仿真专业班级:自动化1303班 姓名:任永健学号:130302307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成绩:

沈阳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适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 专业班级:自动化1303班学号:130302307 姓名:任永健 实验名称:三相异步电机恒压频比调速系统仿真 1.实验目的: 熟悉SIMULINK环境。 建立三相异步电机恒压频比调速系统模型并仿真分析。 2.实验内容: 设计并在simulinnk下搭建三相异步电机恒压频比环调速系统 3. 实验方案(程序设计说明) 异步电机的调速有多种方法,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是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最基本的一种控制转速方式,在一般的变频调速装置里面都嵌入有这项功能,工作方式为恒压频比的调速方式能满足大多数场合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的要求,使用起来也相对方便,是通用变频器的基本模式。但在低压时候需要一定的补偿电压,采用恒压频比控制,在基频以下的调速过程中的转差率会保持不变,电动机的所以会机械特性会相对较硬,电动机有较好的调速性能。 正选脉冲宽度调制三相逆变电路,是一种以三角波做载波的应用冲量等效原理而获得理想交流电源的电路装置,在调制比与载波比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外加直流电源的大小就可以获得在额定频率下产生额定电压的正选电压波,通过调节正弦波的频率就可以得到理想的电压频率波,而且调节输入正弦波的频率能得到线性的输出电压幅值。MATLAB在电气领域中的运用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运用MATLAB里的Simulink仿真出具体的模型,通过示波器来观察具体的波形,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4. 实验原理(系统的实现方案分析) 首先采用三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产生三相交流电源,全控型器件可以选用IGBT,这样通过调节外加直流电源的大小便可获的理想的输出交流电压源幅值,然后通过改变给定的频率信号来改变异步电机的转速,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现代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 —课程作业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简称 DTC ( Direct Torque Control) 系统,在它的转速环里面,利用转矩反馈直接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因而得名。直接转矩控制是标量控制。它借助于逆变器提供的电压空间矢量,直接对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定子磁链进行二位控制,也称为砰-砰(bang-bang )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表达式为: ))()((m e t t K T r s ΨΨ?= )(sin m t K r s θψψ= (1.1) r s ψψ、分别为定子、转子磁链的模值,)(t θ为定子、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 称为磁通角。 对式(1.1)分析,电磁转矩决定于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的矢量积,即决定于两种幅值和其间的空间电角度。若r s ψψ、 是常数,改变转矩角可改变转矩。而且Ψr 的变化总是滞后于Ψs 的变化。但是在动态过程中,由于控制的响应时间比转子的时间常数小得多,在短暂的过程中,就可以认为Ψr 不变。可见只要通过控制保持Ψs 的幅值不变,就可以通过调节转矩角来改变和控制电磁转矩,这是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图1.1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原理图 ω

在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根据磁链给定值与异步电机的实际磁链观测值相比较得到磁链误差,进而确定磁链的调节方向,根据给定的电磁转矩值与异步电机的实际电磁转矩观测值相比较得到转矩误差,进而确定转矩的调节方向,然后根据定子磁链信号、转矩信号以及定子磁链所在位置确定选择合适的电压空间矢量,从而确定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使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快速跟踪外部给定的电磁转矩值。 由图1.1得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构框图 2、单元模块说明 2.1 定子电压与定子电流的三二变换 三相/两相变换矩阵如式(2.1),其仿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