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二、还朝任史馆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二、还朝任史馆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二、还朝任史馆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二、还朝任史馆

二、还朝任史馆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由凤翔还朝任史馆,次年苏洵去世,兄弟俩回乡守制三年(1066.04~1068.07),又还朝任史馆。这里神宗赵顼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召王安石进京,任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称王安石变法,也称熙宁变法。苏轼批评朝廷“求治太急,进人太锐,听言太广。”从此卷入了政汉斗争的漩涡。到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七月,自请外任,共计六年半的时间,其中还包括三年守制。这里收集了十一首诗词。

(一)凤翔还朝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还朝任史馆。

英宗赵曙治平二年(1065)五月,苏轼的妻子王弗病逝,次年苏洵去世,兄弟俩回乡守制三年(1066.04~1068.07)。

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娶王弗堂妹王闰之。

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神宗赵顼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王安石进京,任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称王安石变法,也称熙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苏轼兄弟虽然反对因循守旧,但也不同意变法理论,因此卷入了政争,批评朝廷“求治太急,进人太锐,听言太广。”他赞成“丰财”、“强兵”和限制贵族官僚的子弟,荫补官职而“择吏”的革新主张。苏辙对新法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吏掾为奸,虽重法不可禁”的局面表示担忧,并且认为严刑峻法会“起为他变”,最终也因批评新法而离开朝廷到陈州(河南淮阳)。

1《授经台(乃南山一峰耳,非复有筑处。)》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赏析】

前两句突兀而起,首句讲张旭草书与公孙剑舞之神相通,次句言伯牙学琴三年未成,后从师命在蓬莱山练琴终成天下之妙,在内容上似与诗题全无联系,然而正是这两句的铺垫,才使得三四两句之意得以升华。可谓形散而神不散,体现出以意贯通的散文笔法。

总之,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mò,病、疾苦)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蕴。【背景】

仁宗赵祯嘉祐七年(1062)大文豪苏东坡授任凤翔府通判。二月奉命分往属县(周至时隶属于凤翔府)减释囚禁,十六日到达周至,办完公事他与友人游览了周至的名胜古迹,沿途赋诗多篇。这首授经台诗,是他登上楼观台(楼观台是道教先祖老子李耳传经授道、著书立说之圣地,是中华道教的发祥地。)的说经台(古称授经台,该台系一座海拔560余米的峰峦,南依秦岭,北瞰渭水,树木葱茏,气势雄伟)时,远眺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苏文豪霎时情绪高涨,大为赞叹,即兴作此诗以记胜。

弟弟苏辙在京城开封作官,听说哥哥在凤翔办事毕后,游览楼观仙都道府后,羡慕不已,写下《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楼观》等诗歌作为互和。

《楼观》作者:苏辙

老聃厌世入流沙,飘荡如云不可遮。

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

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

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

于是,兄弟俩人一个亲身游历,一个精神云游;一唱一和又写下了《和子瞻读道藏》、《楼观次韵》等诗歌。乘着兴致,苏辙也赶到终南山,于是二人一同游览上清宫。苏轼又写了《上清辞》,弟弟苏辙和之。

苏轼和苏辙还去了唐时玉真公主的别馆,此时已变成延生观,在唏嘘之余,又游览了授经台,并受宫观住持之请,苏轼把自己和弟弟互和的诗句刻在碑上。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苏东坡再次和弟弟苏辙同游楼观,并邀请章子厚一同前往。这次游览他们在《老子显现碑》。阴面刻字56字于其上“章子厚自长安来终南,会轼西还歧下,因同西游南山。轼三年连三至此;然与子厚游,其乐如始至也。甲辰正月十一日,赵郡苏轼子瞻题。”这块碑至今仍在。也就在此时,苏轼站在终南山巅,看着楼观内前人的古碑,楼观外风云的变幻,一时间感慨万千。他觉得此情此景,不正是道德经中所传递清淡的境界吗?于是,他写下《授经台》一首,其字句空灵足以与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后两句:“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相媲美。

在凤翔任上,苏轼瞻仰了道家圣地楼观(今陕西周至),对老子顶礼膜拜。其《楼观》诗中写道:“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寞准识古皇尊”。并且在《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留恋之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屐”。在诗中,苏轼把功名视如鞋履,显然是受到道家蔑视功名富贵思想的影响。在《中隐堂诗》其一中苏轼写道:“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表明了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类似的诗歌还有《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日避世堂》:“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骊山三绝句》

2其一功成虽欲善持盈

功成虽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3其二几变雕墙几变灰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幽哉!

上皇不念前车鉴,却怨骊山是祸胎。

4其三万古明知去不还

万古明知去不还,咫尺秦陵是商鉴。

海中方土觅三山,朝元何必苦蹄攀。

5《骊山》

君门如天深畿重,君王如帝坐法官.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

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嵋栈,悲风遍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长杨五祚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可怜吴楚两醯难,筑台不就已悲堪。

由来流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衍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赏析】

《骊山三绝句》和《骊山》这两首诗讽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导致西周灭;秦二世宠幸“指鹿为马”的赵高而使秦亡;隋炀帝荒淫奢侈而隋灭;唐玄宗宠幸杨玉环而招致“安史之乱”。同时,苏轼借古讽今,希望当今统治者能以史为鉴,改变“后宫之费,不减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的不良状况,否则,将会亡国。

这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古代统治者的荒淫生活来讽喻当今,批判当今统治者不知以史为鉴,反而纵酒行乐,宠幸后宫的荒淫生活。

6《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释】

1.粗缯:zang,粗丝绑发,粗布披身。

2.裹:经历。

3.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

4.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

5.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

6.华:丰盈而实美。

7.老儒:博学而年长的学者。如:博学老儒。

8.瓠叶:hù,《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瓠叶》中的篇名,共四章。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瓠叶可食。

9.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

10.槐花: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皮、梗及杂质。前者称“槐花”,后者称“槐米”。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杜甫《空囊》:“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11.囊空不办:引用《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萧道成)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

12.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不直接引用其诗语,而引用其诗意,但转化为“寻春马”。以上两个典故合融为一句,语气转折。

13.择婿车:此指官贾家千金美女。官贾富家之千金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古有择婿楼。

14.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唐赵氏《闻夫杜羔登第》:“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15.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文子?道原》:“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

16.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诏黄皆其辞也。”

17.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唐 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添丁是卢仝儿子的名。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清谈“烹瓠叶”,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没钱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夸耀,诏书上如鸦黑字写着我的名字。

【赏析】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背景】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董传时与苏轼相随,董传当时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于仁宗赵祯至平元年(1064)回长安后作此诗。

仁宗赵祯嘉祐八年(1063)正月,陈希亮接任凤翔太守,苏轼在《陈公弼传》中说:“实从公二年”,所以应是仁宗赵祯至平元年(1064)回长安。

7《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役名则已勤,徇身则已媮。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

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

士方其未得,唯以不得忧。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

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

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鞅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

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

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鸠。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

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遑求。

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篘。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锼。

秋风迫吹帽,西阜可纵游。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注释】

1.愬:sù,同“诉”;shuò,恐惧的样子。

【赏析】

这里写的是仁宗赵祯嘉祐八年(1063)为了修建仁宗皇帝的陵墓,各地大兴徭役,劳民伤财,当时正值关中大旱,渭河干涸,修陵所需木材只能从旱路运送,老百姓“千夫拉一木,十步八九休”,十分艰苦。关中大旱,数月不雨。“自去岁九月不雨,徂冬及春,农民拱手,以待饥馑,粒食将绝,盗贼且兴。”面对此景,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情感,他十分渴望自己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该诗批判了朝廷摊派苛重杂徭,给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

【背景】

此诗应该是苏轼在凤翔期间写的。

8《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

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注释】

1.蝶恋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是晏殊取意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翻阶蛱(jiá)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雨霰:xiàn,细雨和雪珠。苏轼《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3.经:曾经,已经。

4.泼火:指寒食节,寒食节时下雨称为泼火雨。宋?陈正敏《遯(同遁)斋闲览》:“河朔谓清明桃花雨曰泼火雨。”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唐?彦谦《上巳》:“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5.巷陌:街坊。

6.香蕾破:芳香的花苞绽开了。

7.胭脂涴:wò,胭脂浸染。韩愈《合江亭》:“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8.被:bai,表被动。

9.折挫:折磨。

10.厌厌:精神萎糜貌。陶潜《和郭主簿》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11.浑似:简直像。

12.年时:一年时光。宋?史浩《千秋岁》:“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

13.个:语助词,相当于“的”。

14.还:hái,依然,仍然。

15.月笼:月色笼罩。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云暗:云层密布。

【译文】

经历了一场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夹雪。清明节还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荡起来了。

杏子梢头的一花蕾开放,淡红色的花脱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被王弗去世带来的痛苦折磨,精神不振,简直像度过一年时光似的。

夫妻二人跑遍长廊,还各自独坐回廊,已是“月笼云暗重门锁”的深夜。

【赏析】

这首词是写苏轼与王弗的生活景象,寄托了词人对妻子深深的怀恋。

上片回忆夫妻清明节前后美好生活情趣。“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写苏轼观看王弗等妇女秋千游戏。“雨霰”,“泼火”点气候;“清明”点时间;“巷陌”点地址。这个秋千游戏,不免含有一丝春寒气息,十分宜人。同时还看到另一种景色,即“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所写的杏花绽蕾的景色。一个“香蕾”“破”开了,杏子由胭脂一淡红一白色,美丽极了。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值得深深留恋。

下片回忆夫妻长年的多情苦恋。“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写夫妻的多情。多情一苦一折挫一病绪,像链条一样,套住这对年轻的夫妻,情感“折挫”难熬煎,度日简直如度年。“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写夫妻的苦恋,是通过一个典型的生活细节的刻画来完成的。“绕邀回廊”,荡气回肠;独坐长廊,春心荡漾;“月笼云暗重门锁”,宁静夜色绘遐想。这是一段深沉的回忆,丝思缕情尽在不言中。

全词运用回忆之笔,重现了苏轼夫妻两次典型的生活情趣画面,将多情苦恋的夫妻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多情变苦,苦恋成病,度日如年,是本词的中心题旨。

【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英宗赵曙治平三年(1066)清明节前。当时,苏轼已还朝,除判登闻鼓院,专掌臣民奏章。英宗赵曙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苏轼元配王弗逝世,作这首词以怀念妻子。

9《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注释】

1.石苍舒:字子美,京兆(即长安)人,善草书。人称得“草圣三眛”。

2.“姓名”句:据载,项羽年轻时候,对他叔父说:写字只要能记姓名就够了,不必再学下去了。

3.醉墨堂:斋号为醉墨堂缘起应是石苍舒藏有褚河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真迹。他得到这一墨宝时,曾大醉三日,酒醒后,就叫醉墨堂了。

4.惝恍:chǎng huǎng,模糊不清,这里形容草书变化无端。

5.瘳:chǒu,病愈。

6.至乐:最大最高层次的快乐。与下句的“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篇名,这里用其字面含义。

7.柳子:柳宗元。

8.“乃知”两句:这才知道柳宗元的话不差,只有得病的人才会把土炭当作美味。这里承上句谓石苍舒视墨汁如美酒而言。柳宗元曾说,他见过一位内脏有病的人,竟想吃土炭和酸碱之物,吃不到就很难受;凡是溺爱文辞、擅长书法的人,都像得了这种怪癖症。

9.“君于”两句:石苍舒书法造诣也达到极致,他用坏了的笔已堆成了小山,足见功夫之深。唐代草书名家怀素和尚,把用过的笔积埋在山下,称为“笔冢”。

10.“兴来”两句:用来形容书写神速。

11.倏:shū,极快地,忽然。

12.意造:以意为之,自由创造。

13.推求:指研究笔法。

14.假:宽容,这里是作者的自谦。

15.“胡为”两句说:为什么我的议论(即“意造无法”、“点画信手”之论)独独受到你的赞同,我的书法作品也受到你的偏爱,被你收藏?言外之意,石苍舒与自己观点一致。

16.钟张:指钟繇、张芝,皆汉末名书法家。

17.方:比。

18.罗赵:罗晖、赵袭,皆汉末书法家。这两句说石苍舒的书法是可以与钟、张相比,我的书法也比罗、赵略胜一筹。

19.“不须”两句:不必学张芝临池苦学书法;与其用绢素写字,还不如用作被单。据载,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家有帛绢,必先书写,后再炼制成衣。

20.完:完好。

21.衾裯:qīn dāo,泛指被子。

【译文】

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我每每自笑曾经爱好草书,不想你也有这个“毛病”,不知道哪年才能病愈?

还说这里面有什么最大的快乐,非常称心合意,和庄子的逍遥游没有什么不同。

最近,先生建造了醉墨堂,就像啜饮美酒能消愁销除烦恼一样。

看先生这个样子,我才领会到柳宗元说得不错:嗜好土炭的病人吃起土炭就像美味佳肴一样。

先生在书法艺术也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

兴致来时,挥动笔墨多少纸都用得完,就好像骏马一转眼就踏遍九州大地。

我的书法都是凭借想象力创造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仔细推敲琢磨。

为什么我的随口议论独独被先生所容纳,就连只字片纸也会收藏起来?

如果用“不低于钟繇、张芝”来评价先生,先生完全当得起;如果用“向下和罗晖、赵袭差不多”来评价我,我似乎还要好些。

从今后,先生不用再像张芝那样临池苦学,池水尽黑了;那些未曾染色的白绢与其先写字后再染色做衣服,不如直接拿来做被褥床帐。

【赏析】

苏轼是大书法家,有多篇诗谈到书法。像《凤翔八观》里的《石鼓文》、《次韵子由论书》、《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和《石苍舒醉墨堂》,都是脍炙人口的。那几首诗都涉及论书,而这首诗纯粹从虚处落笔,尤其特殊。

这是苏轼早期的七古名篇。他后来的七古中常见辩口悬河、才华横溢的特色,这首即是这种特色早期成熟的表现。堂名“醉墨”就很出奇,诗也就在这名字上翻腾。起首明要恭维石苍舒草书出众,却偏说草书无用,根本不该学。这种反说的方式前人称为“骂题格”。第一句是充满牢骚的话。这些牢骚是和苏轼那段时期的感受分不开的。在凤翔的前期,知府宋选对他很照顾。后来宋选离任,由陈希亮接任。陈希亮对下属冷冰冰的,又好挑剔,甚至苏轼起草的文字,他总要横加涂抹。苏轼对此很不满,在诗里也有所表现,如《客位假寐》。苏轼到了京城,正值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张变更法度,苏轼也不满意,以致后来因此而遭放逐。这时虽未到和王安石闹翻的地步,但心里有牢骚,所以借这首诗冲口而出。这句话表

面上不怎么样,但把“忧患”的根源归于“识字”,是有点惊人的。至于“忧患”到底何在,作者却一点即收,使读者自己领会。古人轻视识字的,要数项羽最有名气。他认为字不过用来记记姓名,不值得学(《史记?项羽本纪》)。作者巧妙地用了项羽这个典故而不落用典的痕迹。开头说,识字本是多余的事,更何况认草字;写草字,又写得龙飞凤舞,让人打开一看惊叹不已,那就更不对了。“惝恍”二字形容草书的变化无端。“令人愁”明贬暗褒。这两句紧紧呼应下文“兴来”两句。这四句破空而来,合写两人而侧重对方。

五六两句从诗人到对方,在章法中是转换之处。苏轼是书法家,《次韵子由论书》一开始就说“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用“我尝好之”对比“君有此病”,也是明贬暗褒。“病”指其好之成癖,暗伏对方草书功力之深,引出下面六句正面点明“醉墨”的旨趣。七八两句把《庄子》两个篇名用来赞美对方草书功力之深。九、十两句正面点明以“醉墨”来命名的用意,十一、十二两句又用柳宗元的比喻回应“君有此病何能瘳”,看似批评,实是夸奖。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不倦,造诣必深。下面四句即是正面赞美。这四句极有层次,首句总提,次句暗用前人“笔冢”(如王羲之、智永、怀素等)的故事写其用力之勤。接下来写其造诣之深,这是用力之勤的结果。这两句又和篇首“神速”句呼应,一正写,一比喻。条理井然,语言飞动。

“我书”四句回到诗人自己,呼应上文“我尝好之”句。诗人先谦称自己的书法“本无法”,即不合规矩,“点画”句和“惝恍”句相应。接下两句反问石苍舒为何对他的书法如此偏爱,表面上是诗人自我否定,实有自负书法之意。如果正写就显得乏味,而且易流为诗人的自我吹嘘,用反诘语气来表现,供人回味,深得立言之体。怀素说“王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不减钟张”句即翻用这个典故赞美石苍舒。汉末张芝(伯英)和罗晖(叔景)、赵袭(元嗣)并称,张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房玄龄等《晋书?卫恒传》)“下方罗赵”句即正用此典以评价“我书”。张芝人称“草圣”,《三国志?魏志?韦诞传》注说,张芝家里的衣帛,必定先用来写字,然后才染色做衣服。他临池学书,每天在池里洗笔,池水都成黑色了。结尾两句,诗人又反用此典回应篇首四句,既点到了石苍舒,又点到了自己。这四句都用写字的典故,出神入化而又紧扣主题。

这首七古体现出苏轼的作诗本领。赵克宜评价说:“绝无工句可摘,而气格老健,不余不欠,作家本领在此。”所谓不余不欠,就是既把题意说透,又没有多余的话。这正是苏轼风格的特色。善于在别人难于下笔之处着墨,把叙事议论抒情完全融为一炉。语言形象生动,结构波澜起伏,正说反说,忽擒忽纵,意之所向,无隐不达。如同天马行空,去来无迹;细加寻绎,却又纲举目张,脉络分明。正如作者所说的画竹之妙“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至于使用典故,更是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

【背景】

石苍舒,字才美(苏轼诗集作“才翁”),长安人。擅长草书、隶书书法,人称得“草圣三昧”。

苏轼在凤翔任签书判官时,往返汴京(也称东京,行政上归开封府管辖,是北宋王朝的建都之地。)都要经过长安,必定到石苍舒家。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苏轼守父孝期满还朝,在石家过年。石苍舒藏有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真迹,起堂取名“醉墨”,邀苏轼作诗。苏轼回到汴京,写此首诗寄给他。这是苏轼早期七古名篇。

10《沁园春?情若连环》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处增一暗韵者。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

2.沈郎:是指沈约,南朝梁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后人多用“沈郎腰瘦”泛指因故腰细的男子。

3.潘:指潘岳,潘岳在三十二岁时就见白发,是未老先衰的标志。后用“潘鬓”作为中年鬓发斑白的代称。

4.好事:到底是“好(hǎo)事”还是“好(hào)事”,根据“前欢”和“后会”应该是“好(h ǎo)事”,指男女之间欢会等情事。

5.杳杳:形容幽静深远。

6.悠悠:指遥远,或者长久。

7.谩:即莫,不要。

8.惹:触动。

【赏析】

上片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一曰瘦,有如沈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两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写遍”、“字了”,谓其如何倾诉衷情,将天下所有用来诉说“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

“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人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写了对方的相思,反过来,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这般病染,两处心头”说,这种相思要不得,两处挂心,将更加难以开解,道出了双方的共同心病。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这种作法是从柳永词中学得来的。因此,这首词,婉转言情,另有一副面目,非关西大汉所宜歌也。这是苏轼学柳七作词的一个明证。

【背景】

此诗应作于1066年前。

(二)守父丧还朝

神宗赵顼熙宁二年(1069)二月,守父丧期满回京还到朝,以殿中丞、直史馆授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这年四月,朝廷拟变革科举制度,神宗要求“两府、两省、待制以上,御史台、三司、三馆臣僚、各限一月,具议状闻奏。”苏轼当时的职衔是属“直史馆”的官员,亦是“三馆臣僚”。所以必须在一个月内发表见解,这就有了苏轼五月所上的《议学校贡举状》,苏轼在此状中阐述了自己反对变革科举制度的设想,独为废除诗赋试题辩护。大概在时人所上的议状中持此见解的较少,故马上引起了神宗的关注,将苏轼卷入了政局,他马上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召见,并被明确要求“为朕深思治乱,指陈得失,无有所隐”。甚至说:“方今政令得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看来励精图治又年青有为的神宗赵顼很希望像苏轼这样有才干有理想的年轻人才参加到其励精图治的大业中来的。

11《十八新娘八十郎》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赏析】

苏轼喜欢海棠花,诗咏海棠花,也栽植海棠花。“乌台诗案”后第三年(1083),苏轼到阳羡(今宜兴市)拜访老朋友,也是同科进士邵民瞻。苏轼带给老朋友的贵重礼品,便是他喜爱的海棠一株。深怕主人栽种海棠不得法,坚持自己亲自下地,栽在了邵家东苑“天远堂”。因苏轼名气大,后世人将这株海棠称之“东坡海棠”。以花树相赠,已经十分罕见,亲自种植更显珍贵。借力“苏轼海棠”,后人继而栽植海棠,使海棠成园,即现在的“海棠园”。苏轼在常州白云溪畔孙氏馆去世,相传他曾在此栽植一株香海棠,及至康熙年间枯萎。

苏轼对海棠有特殊感情,这也可以见之于“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调侃中。据说,张先(990~1078)80岁时迎娶了18岁小妾。兴奋之余,张先作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知道此事后,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将80岁老头比作梨花,18岁少女比作海棠。张先活到88岁,娶了18岁小妾之后仅活8年。让人惊讶的是,小妾生了两男两女。张先十子两女,大儿子和小女儿相差六十岁。张先死时小妾哭得死去活来,几年之后郁郁而终。

清 刘廷玑在《在园杂志》里写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发现“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为之失笑”,想起了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与苏轼意思相同,“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多指“老夫少妻”,也即现在常说“老牛吃嫩草”。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苏轼青少年时期可谓顺风顺水,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公元1056年3月,21岁的苏轼上京考取功名,轻而易举的征服了各位考官,连主考官欧阳修都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考试通过后,苏轼被派往凤翔府(宝鸡市下属县)上任,弟弟苏辙来送行,二人路经渑池这个地方,想当年他们赴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当时是求取功名,现在是去上任,心情大不一样,苏辙想起往事便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跟着就做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是苏轼在人生鸿旅起航之时的 一种心态感悟,也成为他早期的名篇,被广为流传。苏轼上任后不久便遇上了王安石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他的政友们纷纷被打压,一个个丢官弃爵,他自己也一样被贬,后来一道诏书将他贬为杭州通判,这是苏轼的政治生涯首次受挫。来到杭州后,他主持修浚西湖兴修水利,他主持从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筑成一条长堤,长达三公里,这便是著名的苏堤,直到今天这也是西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轼来到杭州,靠近西湖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总相宜”的千古名句,这被公认为描写西湖最好的诗篇,没有

之一,苏轼正是在这种被贬后又遇美景中写下来的。杭州任满后,苏轼被调往山东诸城一带,那里环境艰苦,又冷清寂寞,许多曾经的朋友都不得联系,甚至连自己的弟弟也少无来往,主要是地方太偏僻,而且公务又忙。那年中秋,苏轼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喝酒,续弦的妻子闰之看着他喝得酩酊大醉,正要上千搀扶,苏轼说:“快去拿纸笔来,我要给弟弟子由写信”,一篇旷世之作就此诞生,后人曾评论道:中秋词中,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一生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结发妻子王弗,他俩从小清青梅竹马,苏轼出仕前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苏轼刚刚踏入政坛,很多事情看不明白,幸得有这位贤内助在旁提醒,才不至于犯下过多大错,可惜王弗只跟了苏轼十年,27岁便英年早逝,王弗去世后苏轼常常想起他,午夜梦回之际,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被誉为中国史上悼亡词的绝响再后来苏轼继续被贬,贬到了黄州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一个很贫苦的小镇,在这里他搭建草屋、开荒种地,并在墙壁上绘制雪景,名日“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黄州是苏轼心灵得以成长到最高峰的地方,在这里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更能体现他一生超然之洒脱的词,当属这首《定风波》后来苏轼又被贬至惠州、海南岛上的儋州等地,但此时苏东坡早已是超然的心态,一生荣辱不惊,后来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归大陆,在回返的途中,到底常州时,66岁的苏轼去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 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 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 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 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封建官员对待人民都是作威作福的。可是这里的太守却不一样。他们想要口茶喝,还得“敲门试问”呢,在这一“敲门”、一“试问”里,既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谦让,也看到了他们的文明。历史已经证明,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上按照儒家的仁政爱民行事,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确实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得到了人民的普遍好感。所以他的“敲门试问”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这种处事待人的思想与苏轼的家庭文化有关。有一次,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颇深,不自觉的叹息起来,并对他的母亲说:“他日儿作范滂,母亲能作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倘若能作范滂,我怎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明,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得非常快。 这些都是苏轼人生志意的一面。他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庭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从那当权一派的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自己的理想、操守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笔者认为,苏轼的思想根源的产生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教育与父亲的指点,形成了性格耿直,敢说实话的个性特征;二是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内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牌,两者整合,形成了苏轼的思想根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根源”支配着人生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他坎坷的人生。

苏轼的诗词人生-四、知密州

四、知密州 由于在杭州工作已满三年,按宋朝的规定得换地方任职了。苏轼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于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到达密州任。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离开密州,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此介绍了他在密州期间写的十二首诗词和一篇赋。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九月,三十九岁的苏轼在结束了杭州通判的任期之后,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可是,已经有五年时间没有见面的兄弟俩。受诏移知密州(山东诸城),秋末离杭,十二月三日到达密州任。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兼怀子由,做《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他遣怀为主,遣怀什么?兼怀子由。 苏轼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不到时两个月,王安石又第二次罢相(1074年第一次罢相)。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离开密州,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次年苏辙改赴南京(今河南商丘)做签判。七月,兄弟会晤在徐州。夜晚共宿。想着当年的期约,如今又要分别,苏辙便写下了著名的两首诗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和《逍遥堂会宿》。 《雪后北台书壁》或《雪后书北台壁》 1其一黄昏犹作雨纤纤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虚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赏析】 此诗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作者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雪》:“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作者“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亦世称咏雪名句,但历来有歧解。南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色。”据此解,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盆”,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两句意思连贯。“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2其二城头初日始翻鸦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苏轼一生的启示

时值深秋,北京已经是秋风萧瑟,落叶满阶了,而三亚却是蓝天白云,椰风海韵,诗意海角,浪漫天涯。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晚上在大东海广场举行的群众诗会,家庭妇女、复转军人、退休职工,一个个登上台来,尽情朗诵他们喜爱的诗篇。三亚这颗海南明珠所充溢的浓浓的诗意,令我惊奇,也令我深思。是谁在海南人心中播撒了诗的种子 我的思绪回到了九百多年前。那时候,有一位诗、词、文、书法俱佳的大诗人被贬到海南,也把诗歌带到了海南,这位诗人就是苏轼。那年他已62岁,自认生还无望,他在给弟弟的一诗中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古真吾乡”。那时的海南还未脱蛮荒,苏轼说这里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尽管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苏轼依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写下了大量的诗篇。不仅如此,他在海南还培养后学,从他的学子有海南人,还有从内地不远千里追随而来的。苏轼向学子讲授为人之道与作文之法。 苏轼来到海南,给这片蛮荒的土地播撒了诗的种子,他的人生态度,他的诗学思想,到今天依然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是苏轼那种独立、健全的人格。由于坚持独立的人格,苏轼在新党旧党无论谁执政时,总是不得好,于是被一贬再贬,晚年一直被贬到海南。苏轼仕途坎坷,未能在政治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却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诗人。钱钟书编《宋诗选注》,苏轼名下第一首诗选的是《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可说是苏轼一生的浓缩写照,他不断地遭受打击,不停地被贬官,他把这些体验凝聚成一位在崎岖山道上骑着瘸驴,不停奔波的旅人形象。而诗中的“雪泥鸿爪”,早已成为一个成语,是对漂泊人生极富哲理的概括。陆游晚年的一首诗就讲到了这种现象:“天恐文人未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正是由于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成就了《离骚》这首伟大的诗篇。晚唐诗人司空图也说过:“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要做一个诗人,就不要想着高官厚禄;要保持诗人的高洁,就不能汲汲于世间的俗名。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诗人来说,当你的愿望和理想无从实现的时候,那么就把你的爱,把你的潜能,把你的全部才华通过诗的渠道释放出来吧。诗歌写作到一定程度,拼的不是技巧,不是修辞,而是人格。正如清代诗人沈德潜说的:“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坦率地承认:“我并不是一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精选】苏轼诗词与赏析-精心整理

苏轼诗词与赏析 【年代】:宋【作者】:苏轼【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 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 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才寸断。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发前人未发之语,寒风烈酒,尽洗绮罗香泽之态,大歌慷慨豪越之曲,此词也须执铁板唱来,方能入耳。气势如挟风雷,东坡为人豪爽豁达,才能作此等佳篇流传于世。 苏轼——《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

苏轼与他的诗词人生

正如你们所知,苏轼这个人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及到苏东坡这个人大家可能就会有印象了。苏东坡,这是苏轼给自己取的字,因为在为官被贬期间,在自家的茅屋东边有一坡,遂给自己取东坡,意在鞭策自己向阳。苏东坡生于眉县,也就是现在的眉山市。据不完全统计,眉州两宋间出进士人上千有余,苏东坡就在其中,也是当中的佼佼者。自古有千古诗书城,更有一门三父子的美谈,三父子中又以苏东坡的知名度最广,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谈及苏东坡,此人定是千古少有之人,对于仕途,他谈笑风生,对于爱情,他嬉笑怒骂,对于人生,他从容淡定。性情中人,豁达之人,豪放之人,定当居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苏东坡一身可谓身世坎坷,难入官人之流,几度升迁,几度贬谪,恍惚如梦,可就是这样的艰难路途也是那个拄着杖,穿着芒鞋的老叟,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浏览大好河山就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西湖就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赤壁就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大风起兮,乱我衣裙,拂我发髻,也不能阻挡苏东坡,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报效家国,杀敌立功,渴望如公瑾羽扇纶巾,谈笑于千军万马之间。即使身在朝堂之外,遭奸人陷害,生活潦倒也是如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做人如苏东坡足矣。谈笑风生,潇洒豁达。仕途不行那么总有一些有所得吧?有人不禁要如此说道,比如说情感方面,自古都是才子佳人。但我能够明确地告诉你,情感方面苏东坡亦是不在行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江城子》里面的悼念亡妻的句子,苏东坡与妻子王佛可以说是伉俪情深,情到深处自然真情流露,如此重情之人有超过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又有比过元稹的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即使后来苏东坡另取他人,但是对亡妻的那份情一直埋在心里,不然怎么会写出那样动容的千古佳句。性情中人,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苏东坡的人生,有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是可以与李太白媲美的豪放派大诗人,有杜子美悲天悯人的情怀,有辛稼轩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岭南,也是逍遥自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置身于残春里也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闲情逸致。后人评价苏东坡有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也有袁枚: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等等很多。倘若我来评价那便是:平身不识苏东坡,读尽诗书也枉然。苏东坡歌起《赤壁赋》,正向我们述说着,他自己的诗词,他自己的人生。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译文与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 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

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

新乡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清远与旷达,豪放与潇洒 ——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 姓名杨富霞 学号0902032019 所在学院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语文教育 年级09级 指导教师姓名王建亮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目录 内容摘要 2关键字 2 Abstract 2 Key word 2 一、人生的转折 3 1、早期的苏轼 3 2、不幸的开始 4 二、黄州的思索 5 1、初到黄州 5 2、思索人生 6 三、凝聚于赤壁 7 四、总结 8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他少年成名,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步入朝廷,踏进官场。但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相反他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不幸和打击,可谓是九死一生了。然而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击倒,随缘自适,随遇而安。在他的词作中处处体现出他达观、旷放、豪迈自信的人生观,展示出他超乎常人所拥有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坎坷旷达豪放人生观诗词 Abstract:Su shi is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a flower.He young famous, with "learning and optimal is shi" as the goal, to enter the court, and step into officialdom. But su shi's political career is not smooth, instead he has experienced many in their misfortune and strike, it may be said is dying. But he has never been the pain and sadness that down, according to situation since the comfortable, make the best of it. In his word is reflected in the desert, he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put the heroic confident outlook on life, showing he more than ordinary people have the personality charm. Key words: frustration broad-minded Bold and unconstrained Outlook on life poetry

苏轼十句诗说尽了人生

苏轼十句诗说尽了人生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逆旅”即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就像旅途反归家乡。《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人生就是一趟匆匆忙忙的旅程,我们只不过都是这条路上的行人,只是路过,不会留下什么,不要过于执着,徒增烦恼而已。 不要害怕尝试,事实上,我们一生只出发了一次,其余的时光,一直在路上。 《临江仙·送钱穆夫》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2、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

苏轼常常感慨世事如梦,是啊,升学、结婚、生子转瞬而过法,仿佛梦一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更加容易觉得浮生若梦,如梦一样飘渺。 “人生几度新凉”,“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季候的变化与人生的沉浮一样,不曾停歇,纵觉“事实如梦”又如何?下一个秋天的到来不会有任何改变。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3、人间有味是清欢。 乳色鲜白的好茶和新鲜的春蔬,这些都是美味,但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在经历过大风大浪、宦海沉浮之后,更容易觉得平凡的、细微的才是美。 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也是安于生命中点滴小确幸和小欢乐。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4、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经典诗词

苏轼经典诗词 苏轼经典诗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少年成名,二十二岁即中进士,二十六岁又入制科第三等,科考可谓是一帆风顺,但在仕途上他的一生却是大起大落,坎坷异常。宋神宗熙宁四年,由于与推行新法的王安石等新党人物政见不同,苏轼请调离京任地方官,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宋神宗元丰二年,

他因“乌台诗案”入狱,几乎送命,后在众人的说情下才免于一死,次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转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宋神宗又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太守,十余日后出任礼部郎中,同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神宗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开始重新任用旧党人物,史称“元佑更化”,苏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升三次官,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成为正三品的大员,离宰相仅一步之遥,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最顶峰。但此时苏轼发现他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的政见上同样有着较大的分歧,司马光病逝后旧党内部更是爆发了著名的“洛蜀. 党争”,让苏轼对官场深感厌倦,再次请求外任。元佑四年,朝廷终于同意苏轼的恳求,让他以龙图

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军浙西,后相继出任颍州太守、 扬州太守、定州太守等职。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改元绍圣,开始重新推行新法并大力打击元佑大臣,新一轮的政治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了苏轼的头上,绍圣元年四月他以“讽斥先朝”的罪名被贬至英州,未至贬所,八月即贬至惠州,绍圣四

年再被贬至儋州(今海南岛),流放到“天涯海角”。直至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召还,次年即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六十五岁。尽管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他在文坛上却光耀后世,成为不朽的大文豪:他的散文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皆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书法自成一派,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画也很有名,善画竹石,师于大画家文同却又自具风格;他的诗富有新的生命,具有新的境界,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为北宋的代表;他的词更是豁达豪迈、立意高远,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后来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中国历史上,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人物典范,他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庞丽 内容摘要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苏轼词风超然态度 一、苏轼的魅力人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苏东坡被贬了又贬。当初贬到黄州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杭州,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他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1) 二、苏轼的多样词风,突显其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三、与苏轼有关的一些人物和事件

十三、与苏轼有关的一些人物和事件 这里介绍了哲宗的孟皇后、车盖亭诗案、苏轼与前商洛令章惇、“乌台诗案”、苏轼与宿州、苏轼与保密工作、苏轼与欧阳修相聚于颍州、苏轼与王安石相会与江宁,以及与苏轼有关的一些人物:范镇、张方平、陈希亮、杨绘、郑侠、曾公亮、富弼、赵汴、唐介、陈襄、刘恕、吕惠卿、曾布。 附录一:哲宗的孟皇后 宋元祐皇后,昭慈圣献皇后孟氏,是哲宗的皇后,太皇太后高氏和哲宗嫡母皇太后向氏(钦圣宪肃皇后)都很喜爱她,教给她宫中礼仪。 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孟氏所生之女福庆公主重病,药石罔效,孟氏之姐持道家治病符水入宫医治。由于符水之事向来为宫中禁忌,孟氏大惊失色,命将符水藏之,等到哲宗到时,再一一说明原委,本来哲宗也认为是人之常情,并不怪罪。不料于公主病逝后,孟氏养母燕夫人等人为孟氏及公主祈福,此事正落人口实。得到哲宗专宠的刘婕妤趁此机会,将前后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在哲宗面前搬弄是非,说孟皇后这是在诅咒皇帝。哲宗听说后也开始怀疑起来,命梁从政、苏珪调查此案。在宰相章惇和刘婕妤的授意下,他们逮捕了皇后左右侍女及宦官数十人,并将这些人刑求逼供,史载“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太监、宫女们不愿诬蔑孟皇后,个个被打得体无完肤,割舌断肢者不在少数。最后,梁从政等人不得不伪造供词,才让哲宗相信孟皇后图谋不轨。其后位于是被废,将她安置在被废妃嫔出家所居的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由于当时北宋新旧党争正烈,孟氏是支持旧党的高太皇太后与向太后所立,高太皇太后去世后不久,哲宗亲政,欲极力摆脱这位祖母的阴影,改而支持新党,提拔新党的章惇做宰相,章惇也支持哲宗宠爱的刘婕妤,有废孟氏后位之图,遂酿成了这件冤狱。 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哲宗病逝,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徽宗。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持下重新抬头,孟氏时来运转,遂被复位,因其封后于哲宗赵煦元祐年间(1086~1094),故被称为元祐皇后。 不料,次年(1101)向太后病逝,其后于崇宁元年(1102)又发生“元祐党人”事件,徽宗重新任用新党蔡京等人,贬谪旧党(元祐党人),孟氏再受牵连,二度被废,重回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就这样过了20多年。 钦宗靖康初年,孟氏先因瑶华宫失火,移居延甯宫,后延甯宫又失火,出宫居住相国寺前之私宅。 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徽、钦二帝被掳,史称“靖康之祸”。当时六宫有位号者都随徽、钦二帝北迁,只有孟氏因被废而幸运地留下。由于宋皇室唯一的漏网之鱼,康王赵构远在济州(今中国山东巨野县),于是被金人立为楚帝的张邦昌接受吕好问建议,迎接孟氏入居延福宫,上尊号为“宋太后”,接受百官朝拜,但有人以这是张邦昌依宋太祖赵匡胤篡后周以后,尊后周的符太后为周太后,并迎入西宫居住的往例,认为张邦昌仍有代宋自立的野心。后来大臣胡舜陟、马伸又上书,政事应取得太后之命令才能决定,张邦昌不得已,乃恢复孟氏元祐皇后的尊号,并请其垂帘听政。 稍后,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是为高宗,元祐皇后撤帘不再听政,并被尊为元祐太后。不久,因“元”字犯其祖父孟元的名讳,再改为隆祐太后。 由于汴京已不可守,孟氏遂随高宗南渡至杭州。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兵变,高宗赵构迫退位,由年仅3岁的皇太子赵旉(fū)继位,赵旉就是宋简宗、正安帝。因乱军所逼,孟氏再度垂帘听政。孟氏曲加慰抚苗傅等人,并召韩世忠之妻梁红玉,勉令韩世忠速来勤王。后来,乱事平定,再度撤帘。 当初汴京城破,宋皇室几乎全数被俘北迁,孟氏与高宗是极少数幸免者,在绍兴十二年

10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

10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令人无限感慨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一生最智慧的十首诗词

苏轼一生最智慧的十首诗词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 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想成为苏轼这样的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潇洒人生。 01 往事,不可追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问:如何才算不辜负生活? 答:珍惜当下。 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最都会苦闷,可如果只是烦恼,并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 昨日像那东流水,只可逝,不可追。与其一味感怀过去,不如珍惜当下,幸福可期。 02

风雨,不足惧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人生总有风雨,苏轼却不以为意。 他说:我有草鞋轻胜马,我有蓑衣穿雨行,风雨自来,我自从容。 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人怎能不爱苏东坡? 正所谓: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习惯就好,看开就行。 03 看不透,就旁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最哲理的一首诗。为什么你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你就在其中呀。 有时候,我们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活中很多时候,换个角度,事情便大不相同。

苏轼的诗词人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18285210.html, 苏轼的诗词人生 作者:周维一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9年第03期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来由地想起这句诗。 案头上的青烟袅袅,窗外的是雨落黑瓦,与云缠绵忆晴天。案头前泛黄卷角的是那本《苏轼诗集》。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年少时的他,酷爱读书,以此为乐,即是天天读,夜夜读,似都不为够。他便把这副对联挂在门上,后经老者指点,加入“发愤”、“立志”以勉励自己。我本以为这是他年轻时的自大高傲,细细读来倒觉得这是少有的狂傲读书之气,若是没有这股“自大”的傲气,又哪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呢?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入朝为官的他,曾去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嘲笑他见识短浅,纵然有別的花落瓣,哪有菊花落瓣的呢?王安石觉得苏轼这番举动有些缺乏历练,故让他至黄州,直到苏轼看到那赤壁岩下第三道岩坎上的菊落瓣,才恍然大悟。 我本以为苏轼与王安石处处敌对,时间久了,看得多了,才发现他们是知己,在文坛上惺惺相惜,在政坛上相爱相杀。王安石死后,门生无一人来送葬,苏轼却为他这位“早年政敌,晚年诤友”请了谥号。此情以为珍贵。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指责“青苗法”的有名无实。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反对“农田水利法”。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讥刺“盐法”行之太急。 在批判面前,他的语言变得一文不值,他的诗倒成了“讽刺朝廷”的诗。乌台诗案使他开始认识到,他根本应付不了官场上极其复杂的斗争。由此,他开始对仕途心灰意冷,心中的壮志,最终是被他藏在了诗里。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写完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不过俩月,便撒手人寰,与世长辞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