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制度1.目的

为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确保物料堆放安全,推进施工现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施工现场物料(含生产物资、建筑材料、构配件、周转料具等,下同)堆放管理。

3.引用文件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4.管理职责

公司设备运输物资部是本制度制定、修订和实施指导、监督、检查的主责部门。

项目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监督管理。

5.管理内容与要求

总体要求

物料堆放(存放)必须根据用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供应和运输等情况确定。用量大、使用时间长、供应运输方便的,应当分期分批进场。物料发放、取用时遵循“先入先出”原则,以防物料囤积、变质,尽量减少堆放、储存量及场地占用。

物料堆放(存放)必须统一布置场地、库房,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存放)。不同物料必须按照物理、化学属性和用途、使用部位的不同分类堆放(存放),并悬挂标牌。标牌应统一制作,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以及检验状态等。

物料必须做到安全、正确堆放(存放),不得超高,且应便于盘点和取用。

项目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物料收发管理制度,并建立管理台账。

常用物料堆放安全要求

砂石料应分类堆放于分隔式料仓内,堆料不超过隔墙高度,并挂牌标识。现场临时堆放砂石料时,应归堆整齐、无厚大底脚,并采取防雨水、防扬尘措施。

砖砌体应堆放整齐,不得歪斜,堆放高度不超过。

钢筋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分规格、品种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分层堆放(一般不超过三层)。现场使用后多余钢筋应及时清理归堆,主体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钢筋原材、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整齐堆放,挂牌标识。钢筋焊接场地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配置灭火器材。

木材应堆放在木工房内,分规格堆放整齐,设专人管理,木工房应配置灭火器材,周边10m范围内不得有明火。

钢模板、钢管、零配件应集中分类、分形状码放整齐,不得相互交错、埋压,防止变形、损坏。

散装水泥必须分类存放在稳固、密封的水泥罐中。袋装水泥应整齐码放于库房内,挂牌标识,库房应及时清理,并采取措施保持库房内干燥。

各种气瓶必须存放在气瓶房内,置于偏僻地点,有专人管理,不得露天暴晒,远离明火。各种气瓶应有明显色标和防震圈,进行金属切割作业时,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必须大于5m,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有毒材料应有专门库房存放,有专人保管,有明显标志;材料使用、移放有专人管理;需要通风的有毒材料库房必须设在生活办公区的下风口地带。

易飞扬的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物料仓储

物料库房应设在安全稳固的地点,并设置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雷击等安全设施,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物料库房应设专人看管,各类材料应台账齐全。仓库、工具间材料应堆放整齐。小型构配件应装袋入库存放。

易燃、易爆、危化物品的专用库房应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启用,并指派专人看守,负责库房安全管理。

现场管理

物料堆放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坚实、平坦、排水措施良好,并设置必要的防火防潮措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清扫制度,落实到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散落的包装袋应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清运。

物料堆放位置应远离基坑、边坡、河道等临边位置,避开消防、应急通道,同时

应选择便于装卸和管理、二次搬运较少的地点。

监督检查

各作业班组应在班前检查物料是否完好,有无缺失,班后应检查现场物料是否堆码整齐、覆盖良好或入退库,现场是否整洁,有无废料。

项目材料员应加强对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工作,每天对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项目安全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每日巡查时,应同时对现场物料堆放(存放)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各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时,应当把物料堆放(存放)安全管理列入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