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分基础知识常见问题

波分基础知识常见问题

波分基础知识常见问题
波分基础知识常见问题

波分基础知识常见问题30问答

波分基础知识常见问题30问答

问题001:光功率单位dBm和mW之间怎么换算?

问题002:光功率单位dBm和dB之间的关系?

问题003:光纤传输的非线性效应对系统有什么影响?

问题004:OTU单板上不同光模块有什么区别?

问题005:功放板的输入光功率范围怎么测量?

问题006:320G设备对接入业务的类型和容量有什么要求?

问题007:功放板拉手条上条形码附加信息有什么意义?

问题008:320G系统的功放板与80G和40G的区别?

问题009:在现场调测中,是否可以用OTU的强制发光来调测?

问题010:耦合型合波器波长端口不区分波长,端口与波长是否可以不对应?

问题011:波分设备的备件怎么进行储备?

问题012:单纤双向和双纤双向有什么不同?

问题013:不同的仪表测量OSNR(信噪比)的值在MPI-S点为什么会不一样,而在MPI-R 点则差不多?

问题014:功放板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时候,输出为什么有光?

问题015:1310nm的固定光衰能用在波分设备中吗?

问题016:ALC是怎么实现的

问题017 测试光纤一般要测试什么指标

问题018:功放板的增益为什么不是标称值?

问题019:调测的时候能否用SC1/SC2的输出光做光源接入OTU进行光路调测?

问题020:波长转换板上的拨码开关的作用?

问题021:G.655光纤有什么优点?

问题022:怎样进行色散补偿?

问题023:开放式、半开放式、集成式系统的区别?

问题024:前向纠错(FEC)功能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吗?

问题025:带内FEC、带外FEC两者区别是什么?

问题026:现场尾纤上标签怎么做?

问题027:网管所在站的监控怎么建立?

问题028:光纤头SC/PC中“SC”和“PC”的含义?

问题029:ALS(自动激光器关断)和APSD(自动光功率减少)的区别?

问题030:串行OADM和并行OADM有什么区别?

问题001:光功率单位dBm和mW之间怎么换算?

答复:

在实际光功率的测量中,光功率的单位经常可以选dBm和mW,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1、dBm的定义为10×lg(P/1mW),其中的P单位为“mW”。根据定义,1mW换算为0dBm,另外几个常见功率dBm和mW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如:0.5mW=-3dBm,0.1mW=-10dBm 等等。

2、在波分系统里,光纤中总的光功率应该是频率轴上信号光功率的积分,包括各波光功率

和噪声之和,在理想状态下(没有噪声),总的光功率就是各波光功率总和。如WBA的单波光功率要求输入为P1(mW)(典型值为-18dBm),那么有N个波长输入时,总光功率应该是N×P1(mW)。在实际工程中,总是以dBm为单位来衡量光功率大小。理想状态下总输入光功率为10×lg(N×P1/1mW)=10lg(P1 /1mW)+10×lg(N)=-18+10lg(N)。同样道理,可以大致算出其它点的光功率。

3、在发送端,信号噪声较小,一般可以忽略噪声的影响。在实际系统中噪声会积累,接收端噪声的影响就不可以忽略,系统光路调测阶段可以采用光功率计测量,配合网管,根据经验值调高光功率,一般经过一个WPA/WLA,光功率提高1dB。在系统验收阶段中要求用光谱分析议来进行调测,以单波的光功率的典型值为准。

问题002:光功率单位dBm和dB之间的关系?

答复:

dBm是光功率的单位,定义为dBm=10lgmW。dB为光功率的比值,换算关系为dB=10lgmW1/mW2=10lgmW1-10lgmW2=dBm1-dBm2,如果用dBm来表示光功率的话,dB数为两者差。

我们在测合波器合分波器的插损的时候,只需将输入与输出的光功率的dBm数相减即可。问题003:光纤传输的非线性效应对系统有什么影响?

答复:

在SDH系统中,我们主要考虑光纤的衰耗系数和色散系数,但在WDM系统中,由于再生段的距离比较长,波分系统光器件的插损比较大,为了解决光纤衰耗的问题,采用EDFA 进行放大补偿,在放大光功率的同时,也使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大大增加,成为限制再生中继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

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包括:①散射效应(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和受激拉曼散射SRS等)、②与克尔效应相关的影响,即与折射率密切相关(自相位调制SPM、交*相位调制XPM、四波混频效应FWM),其中四波混频、交*相位调制对系统影响严重。

320G 设备的WBA板的标称输出光功率一般为5dBm,16波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单波输出8dBm,32 波系统不得大于5dBm,+8dBm输出的功放板不能用在32波系统。可以知道16波系统最大输出光功率为5+10lg16=17dBm,特殊情况下可以到达20dBm。32波系统则最大不能超过5+10lg32=20dBm。

实际波分工程中,发送端光功率为5dBm,也会出现由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造成接收端出零星误码(信噪比满足要求)。不过出现非线性效应影响系统出现误码概率比较小,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处理方法是在保证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在WBA输出后加固定光衰进行解决。

问题004:OTU单板上不同光模块有什么区别?

答复:

开放式WDM 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OTU将非规范的波长转换为标准波长,在OTU单板上通过接收模块,完成信号的光电(O/E)变换,同时进行误码检测和平滑去抖动,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发送模块完成电光(E/O)转换过程,满足发送端信号的要求。通过OTU单板可以将误码定位在是DWDM传送过程产生还是客户侧的原因。

发光模块有三种,一种为OTL,主要用在DWDM侧,OTL是电吸收调制发送模块,传送的距离比较长,有640Km和360Km两种型号。一种为OTK,OTK是直调式发送模块,由于啁啾比较大,只在距离比较短的组网种应用,如果用户要求客户端也采用标准波长的信号,这时一般OTK的模块。另一种为OTH,主要用在客户侧,RWC的发模块采用的就是OTH模块。

收光模块即光电检测器,有两种,一种为光电二极(PIN)管,主要用在端站间短距离的传

输,其接收灵敏度偏低,一般为-21dBm,但过载点高,过载点在0dBm左右,实际测试结果为+4dBm左右;另一种为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其接收灵敏度偏高,一般为-28dBm,实际测试结果可达-31dBm左右,但过载点低,过载点在-9dBm左右,主要用在长距离传输中。

问题005:功放板的输入光功率范围怎么测量?

答复:

32 波和16波功放板的输入输出范围在国标里都是不要求的,但在验收测试的时候,如果局方要求对该指标进行测试我们可以测试给用户看,功放板输入功率范围的指标最好与厂验时定的指标一致。市场技术指导书里16波WBA板指标一般为-20~-6dBm,WPA指标为-28~-13dBm;32波WBA板为-20~-3dBm,WPA为-28~-10dBm;

正常的测量方法是将32波的业务配满,调节输入点的光功率,调整输入功率在上述指标范围内,满足功放板的增益在指标规定的范围内(20~25dB)变化就算合格。现场一般无法将所有的通道配满,这时我们可以调节单波的光功率来代替满波进行测量。

问题006:320G设备对接入业务的类型和容量有什么要求?

答复:

通过波长转换技术,320G设备目前可以接入1~32路的STM-64、STM-16、STM-4的SDH 光信号,也可接入千兆比特速率的IP数据业务等光信号,在实际使用中,这些业务信号都是混合传输的。不同厂家的光设备,只要是满足ITU-T G.957光接口规范的信号或IEE802.3标准的千兆比特速率的IP数据业务,都可以接入我司OptiX BWS 320G的波分设备。

问题007:功放板拉手条上条形码附加信息有什么意义?

答复:

OptiX BWS 320G系统的功放板WPA/WBA/WLA有多个种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为便于现场调测和设备维护。生产部门在功放板的拉手条的条形码上附加了单板的调测信息。举一个例子:某WPA在拉手条上有如此描述“SS75WPA03-W32G14I-18”,SS75WPA03为单板名称;W32表示用于32波系统;G14表示信号可获得14dB的增益;I-18表示单波输入光功率为-18dBm。可见,通过拉手条描述,现场调测以及维护中,可以非常方便定位该WPA 单板是否正常工作。WBA/WLA同样有类似条形码描述。

问题008:320G系统的功放板与80G和40G的区别?

答复:

用于16×2.5G和32×2.5G的WPA/WBA/WLA基本上都不能用在32×10G系统中,32×10G系统用了两种WBA,分别为WBA02和WBA04。WBA02就是32×2.5G系统的WBA,在32×10G 系统中,只能用在合波之后,很少用在分波之前。分波之前或者OLA站点都使用“WPA+WBA”方式,这种方式下的WBA就是WBA04,而WPA可以是WPA03或者WPA04。WBA02的GFF (增益平坦滤波器)用于调节自身,而WBA04需要和WPA03/04配合才有完整的GFF功能。所以,在320G系统收端WPA03/04+WBA04组合(部分订单也采用WPA02),WPA03的增益为14dB,WPA04的增益为20dB,WPA02的增益为23dB,调测的时候一定要分别处理。问题009:在现场调测中,是否可以用OTU的强制发光来调测?

答复:

不可以。OTU单板在没有输入光的时候激光器是自动关断的,用ptp命令可以让OTU单板激光器打开,强制激光器发光,但我们不用来进行调测。OTU单在强制发光的输出光功率比有输入信号的时候输出光功率要低1~3dB,且输出不稳定。这样调测后与上业务的实际情况不一致,上业务后必需重新调整光功率。而且在调测的时候,部分单板可能会报RLOS和RLOF告警。不好判断告警是什么原因。

建议给所有发端OTU提供输入信号来进行调试。信号源可以是实际的业务,也可以是SDH

仪表所发出的信号。如果SDH设备所提供的输入信号数量小于实际配置的发端OTU数量,可在对端OTM采用环回本端再给其它发端OTU的方式进行调试,或者把送给OTU 的信号通过分路器分成多个信号再送给发端OTU的方式进行调试。

问题010:耦合型合波器波长端口不区分波长,端口与波长是否可以不对应?

答复:

不可以,耦合型合波器是利用3dB耦合器经过多级级联起来的,16波为4级级连,32波为5级级连,而每一级级连耦合的损耗为3dB,再加上附加损耗,16 波耦合器总的损耗要大于12dB,32波耦合器总的插入损耗要大于16dB。耦合型合波器由于采用耦合技术,它只是将各个通道波长的功率简单地平均分配耦合到同一根光纤中,通道对波长不敏感,所以对于耦合型的合波板不需要测试隔离度、中心波长、通道带宽等特性。而AWG型合波板采用阵列波导光栅技术,它的插入损耗一般要小于10dB。

耦合型合波器的缺点是插损比较大,但由于价格便宜,目前使用比较多。由于输入端口对波长不敏感,不具有光路可逆的性能,所以它不能用作分波器。原理上各输入端口与波长可以不一一对应,早期的工程为了调测的方便,做法是第一期工程只上一波业务的时候,一般将耦合型合波器面板上的信号尾纤(不区分波长)都接入第1口。为了维护和以后扩容的方便,要求开局和维护的时候端口与波长必需对应起来。

问题011:波分设备的备件怎么进行储备?

答复:

无源光器件单板如M16、D16、SCA、MS2、MR2板,单板损坏率低,不需要备件。温控型的M32、D32板价格昂贵,因此备件最多只能储备一块。

不影响业务的OHP板,SC1/SC2,SCC板可以不储备备件,待网上运行损坏后在申请单板替换。对于发端波长转换板(TWC、TWB、TWF、LWC、LWE),备一波网上没有波长做备板。一旦网上波长转换板出现问题,本站换备板,对端站调纤,坏板送回公司维修。收端波长转换板根据模块类型,分别储备一块。

WBA、WPA、WLA板原则上不同增益的单板备1块,且要考虑单板的替代关系(若高、低版本网上同时存在,则只储备高版本作为备件;如同一版本功能有所不同,则只储备功能较强的单板作为备件)。

问题012:单纤双向和双纤双向有什么不同?

答复:

我司目前的波分设备采用双纤双向方式传输,目前暂不提供单纤双向的传输方式(即使用一根光纤传输双向业务)。

单纤双向传输的主要优势是节省光纤,由于单纤双向对于器件的要求比较高,价格比双纤双向要高出很多。同时单纤双向系统的成本高:要比双纤多出一些光器件,比如环行器等。同样容量情况下成本高,同样容量下也不省光纤,比如单纤双向320G实际上只相当于双纤双向的160G;系统不稳定,多了一些器件;另外由于单纤双向,所以对反射比较敏感。

问题013:不同的仪表测量OSNR(信噪比)的值在MPI-S点为什么会不一样,而在MPI-R 点则差不多?

答复:

光信噪比的定义为信号与噪声的功率之比。OTU发出的光,质量很好,噪声非常小,这样,测量的光信噪比很高。而光谱分析仪对小信号的测量精度并不高,不同光谱分析仪差异也大,所以用不同光谱分析仪测量同一OTU的光信噪比差别会很大。在系统的MPI-R点,光信号经过了EDFA的多级放大,积累了大量噪声,光信噪比下降非常明显。这时光谱仪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用两块光谱分析仪测量的光信噪比就非常接近了。

问题014:功放板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时候,输出为什么有光?

答复:

一般功放板输入会分出部分光用于光电PIN管检查上报输入光功率,如果输入低于门限,WBA输入为-25dBm左右,WPA输入为-28dBm左右时,单板会认为输入无光,相应的输出激光器会启动APR功能,输出激光器会自动减少输出功率,避免激光器损坏和对人眼造成伤害,但不是完全关掉激光器,会有部分光输出,光功率大约为-30dB左右,根据单板内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这部分输出光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一般不考虑。

如果组网较近,没有光输入时,该输出光功率还在下一站接收功放板输入功率的范围内,功放板指示灯运行正常,单板不会产生告警。在320G中,这种情况很少,我们一般不考虑。问题015:1310nm的固定光衰能用在波分设备中吗?

答复:

目前在设备维护和开局中使用高回损固定光衰的外形和法兰盘的形状差不多,不同的地方是光衰的一个角上有一红色的标识,光衰上标识了光衰的衰减量和波长信息。一般波长信息有两种,一种为1310nm,另一种为1550nm。该光衰对波长并没有选择作用,只是表示在衰减量是在相应的波长窗口比较准,如果波长信息为1310nm的光衰用在320G系统中,实际光衰比衰减量要稍小一点,误差在1dB内,对信号没有任何影响。

问题018:功放板的增益为什么不是标称值?

答复:

有以下几个因素:

噪声的影响:信号经过功放板放大后,会引入ASE噪声,由于噪声的积累效应,收端的信号中有很多的噪声成分,用光功率测试的时候,会将噪声的功率也包括在内,这样输出与输入的功率差就稍大于增益。如果用光谱分析仪来测试,结果就很准确了。也可以用本站仪表输出信号做光源进行测量,这样误差会小一些。

波长的影响:功放板的增益在频域上不是一条曲线,不同的波长信号经过功放板的增益不一样,国标规定差异在1dB内。

功率范围的影响:不同的输入功率信号增益不同,大信号输入与小信号输入增益不一致,范围为20dB~25dB。

问题019:调测的时候能否用SC1/SC2的输出光做光源接入OTU进行光路调测?

答复:

不可以。

实际接入SC1的输出信号后,如TWC会出现LOS告警,我们知道OTU是波长转换单元,主要作用是把非标准的波长转换为标准的定波长信号。它将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具有监控B1字节和插入J0字节的功能,但是它是对STM-16的信号进行转换。对STM-1、STM-4、STM-64等不是STM-16信号不能识别,而SC1输出的是一个2M bit/s的光信号,当然也不能识别,所以有LOS告警。不同速率的信号必需接入不同信号的OTU。

问题020:波长转换板上的拨码开关的作用?

答复:

目前我们的激光器还没有做到通过网管或者命令行对波长进行控制的功能,我们在网管上查询OTU单板的波长信息是通过OTU单板上的硬件拨码开关,根据激光器的波长进行设置的,而OTU的波长是由光发送模块上的激光器所决定的。

我们可以在网管上查看这个单板的波长。如果激光器为第一波,拨码开关就应该设置为第一波。如果设置为第二波,那么实际发出的还是第一波,只是我们从网管上都到的数据显示为第二波。实际开局的时候我们要检查一下拨码开关是否设置正确。否则会出现网管上查询的波长信息与实际的波长不一致的情况。

OTU采用接收模块是PIN还是APD,也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拨码开关来识别的,我们可以重单板的开局指导书上查到相应拨码开关的设置信息。

问题021:G.655光纤有什么优点?

答复:

目前国内铺设的大部分都是G.652光纤,它的色散系数为17ps/nm.Km,比较大,而且光信号速率越高,色散的影响也越大,限制了再生段的距离,我们希望光纤的色散系数小一些。

G.653光纤在1550nm窗口色散为“零”,G.653光纤非常适合传送高速率的TDM信号,比如STM-64、STM- 256信号。但G.653不适合在波分系统中,多个波长很容易产生四波混频效应,限制G.653上传输DWDM信号。G.655光纤色散比较小,为6ps/nm.Km,衰耗系数与G.652光纤相差无几,有效抑制了四波混频效应,所以它是最适合于DWDM系统使用的光纤了。

问题022:怎样进行色散补偿?

答复:

10G 的信号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需要进行色散补偿,如果在G.655光纤上传输距离超过了100Km也需要进行补偿,如果采用STM-64,STM- 16,STM-4信号进行混传,必需按照STM-64信号进行色散补偿。10GOTU色散容限为800ps/nm,在G.652光纤上无补偿色散传输距离为30Km,超过30Km必需加色散补偿模块。

色散补偿公式如下:

色散受限距离=(色散容限/色散系数)+DCM补偿-(10~30)Km

色散补偿的原则是色散补偿后必需留有10~30Km余量,要求补偿后系统中任何使用波长的剩余色散量不应超过光源的色散容限。

目前发货有4种不同规格的色散补偿模块,分别可以补偿20Km,40Km,60Km,80Km的色散距离,使用时灵活配置,最好是补偿到色散容限正负交替。

问题023:开放式、半开放式、集成式系统的区别?

答复:

波分系统使用的信号必需是标准波长的信号。一般的SDH的光口不满足这一要求,需要一个波长转换单元(OTU)。一般来说,在发送端使用了OTU,将非标准波长转换为标准波长,在接收端在把信号还原的应用形式,就是开放式应用。如果上波分的信号提供的光口本身满足G.692信号,那么不要这个光转换单元就可以使用了。这个时候,就是集成式应用。有的时候,在发送端,使用了转换单元,在接收端没有使用,这个时候就是半开放式应用。对我们的W32系统来说,使用了TWC和RWC的系统,就是开放式系统;TWC和RWC都没有使用的系统就是集成式系统;使用了TWC没有使用RWC的系统,就是半开放式系统。

问题024:前向纠错(FEC)功能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吗?

答复:

没有提高信噪比。

前向纠错不可能提高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只是降低了系统对信噪比的要求。如:LWC单板具有FEC功能,关闭FEC功能与打开FEC功能相比,系统对信噪比的要求从20dB下降到14dB,提高6dB,试验结果表明FEC功能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系统对信噪比的要求,使系统可工作于比较恶劣的环境和组网中。

在10G系统中,必需采用加有FEC功能的OTU,在2.5G系统中,在距离较长和线路衰减较大情况下,为保证系统能正常稳定运行,也采用带有FEC功能的OTU。

问题025:带内FEC、带外FEC两者区别是什么?

答复:

SDH信号帧结构是标准的STM-1的标准帧结构通过间插复用的方式形成的。

带内FEC,使用了标准帧内空闲字节做纠错字节,信号速率没有变,频宽的利用率提高了,北电的10G波长转换板就采用了带内FEC,但带内的FEC功能对信噪比需求改善有限,只能改善3dB。带外FEC,是在原来帧结构外通过数字包封技术加入了纠错字节,信号的速率增大。我司的LWC(2.5Gb/s->2.67Gb/s)、TWF/RWF/TRF (10Gb/s->10.67Gb/s)就采用了带外FEC。注意一点是收发必需同时都有FEC功能,否则收端会出现RLOS。

10G的OTU都带有FEC功能,但2.5G的LWC单板的FEC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切换,开局的时候将SW4拨码开关的前两位设置为00,缺省设置为FEC模式,上电后可以通过PTP命令切换FEC的工作模式,但不能在线进行操作,目前不要求对FEC模式进行操作。硬件掉电后,FEC模式会恢复。

问题026:现场尾纤上标签怎么做?

答复:

现场需要连纤主要有:

1、机柜间尾纤,包括监控信道,MS2连接,穿通波长,主从机柜间相应波长尾纤。

2、客户端尾纤,标签内容如下:

3、线路侧尾纤,标签内容如下:

问题028:光纤头SC/PC中“SC”和“PC”的含义?

答复:

“SC”表示尾纤接头型号为SC接头,业界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用SC接头,SC接头是工程塑料的,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ODF侧光接口一般用FC接头,FC是金属接头,但ODF不会有高温问题,同时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维护ODF尾纤比光板尾纤要多。其它常见的接头型号为:ST、DIN 、FDDI。

“PC” 表示光纤接头截面工艺,PC是最普遍的。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 型号。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斜度一般看不出来,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还有一种“UPC”的工艺,它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有特殊需求的设备其珐琅盘一般为FC/UPC。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问题029:ALS(自动激光器关断)和APSD(自动光功率减少)的区别?

答复:

ALS就是激光器自动关断功能,即无输入光时关断输出光信号;输入信号恢复后,输出光功率自动恢复。OTU单板激光器输入无光时,输出为零;对于EDFA放大器的激光器,输出降低到-30dBm以下。

APSD 就是自动光功率减少功能,主要指EDFA放大器,在双向系统中,首先配置一个APSD 的保护对,如果其中一个方向的光纤中断,另一个方向的线路会关闭输出或降低输出光功率在0dBm以下。自动减小耦合到通道的光功率。当线路恢复连接后,系统能够自动恢复到中断光纤之前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A站和B站的WPA和WBA都设成保护对,若A发B的光纤中断,B站的WPA 板接收无光产生R-LOS告警。若告警持续,B站将关断B站发A站的WBA板的发送激光器。A站WPA板将接收无光,产生R-LOS告警。若告警持续,A站将关断WBA板的发送激光器。这样在发生故障的这一段光纤上的光功率都处于安全水平,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能会出现信息阻塞,导致网管暂时无法监控网元;

2、DWDM处于网络的高端,网络的安全可靠是客户最关注的。

3、16波系统两个OTM地满配时为8网元,32波系统两个OTM满配是14个网元。

4、32波的监控信息按OTM分为两组,每组的网元监控信息是通过该OTM中有SC2的网元主控板送给SC2,两个SC2通过光路连接传送监控信息。也就是说16个网元的监控是通过两块主控板处理和传送的。

问题030:串行OADM和并行OADM有什么区别?

答复:

1、适合的范围

串行OADM适应于逻辑上呈汇聚型的网络,因为除中心站点外,一般来说其它节点分插的本地业务小于12波。并行OADM更适应逻辑上呈分散型的网络,因为多数站点多数情况下都可能超过12波。

2、成本

从成本上考虑,如果上下业务的数量少于10波,用串行OADM价格低;超过10波用并行OADM价格低。

3、扩容

采用串行OADM扩容时需要增加分插复用板,需要中断业务,操作的难度比较大;而并行OADM扩容时仅增加OTU板(集成式应用时连OTU板都不需要增加)。串行OADM节点上下最大能力为12波。采用并行OADM,最大上下业务能力为32波,采用C+L Band可以达到64波。

问题017:测试光纤一般要测试什么指标?

答复:

光纤指标需要考虑:衰减和偏振模式色散(PMD),其中衰减可以通过光功率计进行测试。PMD则需要测试光纤的仪表进行测试。PMD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非圆对称性进导致的,它是一个统计的概念。在工程设计中,对运行比较久的光纤一般要求用户给出光缆实测出的PMD系数,单位为ps/(Km)1/2,一般G.652光纤的PMD是0.5 ps/(Km)1/2 。对于2.5G系统,要求整段光纤的PMD小于40ps,而10G系统要求小于10ps.对于正常的G.652光纤,达到10ps 的光纤长度是400km,40ps是6400km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 风格的变化多样,给高层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就结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1.2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问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1.3 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

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1.4 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层建筑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二、根据不同类型高层建筑,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2.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2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 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 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 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给水排水专业

给排水专业常见问题 1. 给水 1.1.承接用水器与配水件出水口空气间隙不够,而且不采取措施 游泳池、水景观赏池、循环水冷却池、洗涤池(槽)等的配(补)水口空气间隙不够,且不采取措施。 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4条。(强制性条文)“3.2.4 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虹吸回流而受污染” 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配水件西湖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 倍; 3.特殊器具不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采取其他有效 的隔断措施。 1.2未设置倒流防止器 在规范要求的位置上,未设置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5条(强制性条文)“3.2.5 从给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 1.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的起端;(注:不含室外给水管道上接 出的室外消火栓) 2.从城市给水管道上直接吸水的水泵,其吸水起端 3.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观赏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 或补水管道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的2.5倍式,在充(补)水管道上; 4.由城市给水管道直接向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 密闭性容器注水的注水管上; 5.垃圾处理站、动物养殖场(含动物园的饲养展览区)的冲洗管道及动物饮水 管道的起端; 6.绿地等自动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其管道起端; 7.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居住小区供水,且小区供水管与城 市给水管网形成环状管网时,其引入管上(一般在总水表后)。” 按照规范要求,更改后见图下:

楼梯设计常见问题探讨(一)

21 We learn we go 张 伟,李 斌,黄 杰/0 前言 楼梯间的功能是解决建筑物竖向交通,对多层和高层建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时,楼梯间是紧急疏散人群的重要交通通道,其重要性更突出。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楼梯间是最能体现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密切配合的劳动成果。在满足楼梯间建筑功能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做到安全经济,是结构工程师最基本的职责。但是,若欠缺有关的设计经验,不但会影响到楼梯间正常使用和建筑功能的要求,而且有时会遗留安全隐患。楼梯间设计正确与否的问题涉及到与建筑专业的配合深度,而且针对结构专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故基于在实际工程中大量工程案例有关楼梯设计问题的归类和总结,通过一些常见问题的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供同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借鉴。 1 影响建筑功能的问题 1.1 净高不足 (1)存在问题 楼梯间净高不足是楼梯设计中常见问题之一,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建筑师对相关建筑规范中有关楼梯设计的规定尚未熟练掌握或对组成楼梯结构构件的空间关系缺乏必要了解;2)结构工程师对楼梯净高概念的要求未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对影响到净高结构构件的空间关系缺乏足够认识。 (2)应对措施 1)掌握有关楼梯净高概念的相关规定,《民用建筑设[1]第6.7.5条规定: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m 。其中,对梯段净高的概念解释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m 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上述解释的理由是基于一般应满足人在楼梯上伸至手臂向上旋升时手指刚触及上方突出物下缘一点为限,为保证人在行进时不碰头和不产生压抑感,故按照常用楼梯坡度,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m 。2)对遇到梯段净高余量较小的区域,上层踏步起跑位置的梯梁位置应仔细计算分析,遇到净高不足的情况,有两个途径可以选择:即取消起跑位置梯梁或将梯梁内退平移。前者适用于梯段和休息平台跨度之和较小的情况,此时该梯段转化为折线型楼梯,应重新复核计算,其梯板板厚和配筋均会有所变化。后者应特别注意,梯梁内退平移距离应将建筑面层厚度计算在内,以免余量太小,有可能仍旧不满足对梯段净高的要求。遇到休息平台下方净高余 各项因素,将上层位置的梯梁内退0.35m ,可有效解决该问题(图1)。 图1 梯段净高不足实例一 (4)工程实例2 某工程楼梯间,首层入户门和半层位置均存在净高不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入户门上方梯梁设计为反梁可使得净高大于2m 。半层位置梯段休息平台和起跑位置净高余量均较小,除将梯梁内退0.35m 外,尚要求梯梁梁高控制在0.3m 以内,方能满足最小净高的要求(图2)。 1.2 净宽不足 (1)存在问题

实例分析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实例分析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土方开挖边坡坍塌 1.现象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基坑(槽)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落或滑塌,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2.原因分析 (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坡度不够。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使土层湿化,粘聚力降低,在土层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车辆等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3.预防措施 (1)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密度、休止角等)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一般在1∶1.0~1∶1.5之间。 (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按规定采用,且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挖方深度不得

超过规定的数值,此时砌筑基础或施工其他地下结构设施,应在管沟挖好后立即进行。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规定数值时,应做成直立壁加设支撑。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造成边坡塌方。当基坑(槽)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离基底0.5m以下方可开挖,并持续到回填完毕。 (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及时做好基础或铺管,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4.治理方法 (1)对沟坑(槽)塌方,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编织袋或草袋、设支撑、砌砖石护坡墙等)措施。 (2)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可将塌方清除,用块石填砌或回填2∶8或3∶7灰土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 二、回填土密实度低 1.现象 回填土、灰土回填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室内地面空鼓、开裂及下沉。 2.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在如今的建筑工程中,设计复杂、时间短、任务大等原因使得混凝土结构设计经常会出现诸多的问题。笔者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方法 1 基础设计 1.1 在设计时缺少工程实地勘察报告或者临近建筑的勘察报告 对于基础设计来说,基础设计必须按照勘察—设计—施工的流程来进行,要坚决杜绝出现缺少地质勘察报告而进行设计的情况出现。而如果出现地质勘查不够全面,或者内容模糊的情况时,设计单位必须告知建设单位并要求勘察单位重新勘察或者进行补勘。 而目前在我国,仍存在很多基础设计缺少实地勘察报告或者缺少临近建筑勘察报告的现象出现,而这样的设计对于整体工程来说,无法做到经济、科学,甚至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1.2 未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或者验算的结构不符合要求 目前很多设计都未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或者出现验算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当设计等级为甲、乙级时,按照地基变形设计;而为丙级时,如果采取了地基处理,处理之前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简称《规范》)的规定;而对地基处理后的情况,应进行变形验算。 1.3 下卧层验算中的问题 计算下卧层顶地基承载力的时候,只能进行深度修正,而修正的系数应该根据土层来决定。也就是说当扩散角所取数值满足《规范》中的规定时就可以直接采用,不满足时根据附录中的平均应力系数来进行计算。针对复合地基来说,因选取承载力较高的土层来当做持力层,而当出现软弱下卧层时,应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如果是软弱下卧层控制其承载力,那么就代表持力层的选择需要进行调整。 1.4 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问题 一般来说,独立基础的厚度应由受剪切或者受冲切承载力来决定,并不是由受弯承载能力来决定,从而忽略基础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根据《规范》中的规定,扩展基础底板的受力钢筋的直径最小为10 mm为佳,间距尽量控制在100 mm~200 mm之间,且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

对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对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09T17:57:33.4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秦浩 [导读] 设计工作需要由多工种多专业合作共同完成,因此结构设计工作不是孤立的。 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用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设计工作需要由多工种多专业合作共同完成,因此结构设计工作不是孤立的。在设计方面,就需要与建筑设计或工艺设计、设备设计及建筑经济等工种紧密配合;在设计以外,它又跟很多专业,如结构材料、施工技术、分析理论和计算工具、检测手段等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结构设计水平,除做好自身工作以外,不管是正常的设计工作或者科学研究,都要取得这些工种与专业的支持。不要把结构设计工作自闭起来,应该认识到它的成果或者提高是与其他工种和专业的支持分不开的。 1.地基与基础方面 1.1对于独栋或单体数量较少的住宅,建设单位能委托地质勘察单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能为工程设计提供较为详细的勘察技术资料,而成片的多层房屋建筑往往因为地勘费用的问题,地勘单位的探点不能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布置,多栋建筑单体参考一个探点,使得实际的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相差较大。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详细、真实的地质勘察资料。 1.2软弱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级配砂石换填,仅仅简单提出换填深度和最终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技术上只是草草写上严格执行《地基处理规范》,而没有针对具体的建筑物画出详细的开挖边线,如轴线变化处,突出凹进墙体部分的开挖边线等,也没有明确砂石换填的应力扩散角具体数值。因此很多工程在地基基础施工中,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地基处理。 1.3在基础设计中,对于混凝土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条形基础,节点设计、构造设计中往往不明确应采用的具体技术参数,如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是采用抗震的还是非抗震的,造成具体实施阶段的扯皮现象 1.4在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设计中,往往梁柱混凝土的等级差别较大,那么在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怎么进行处理,在设计图中往往不作清楚地技术交底。梁柱节点本身就是个受力复杂的节点,而由于设计缺陷,造成此部位成为一个薄弱点。 2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2.1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按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配筋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2楼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楼板设计中,通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楼板的配筋计算。有些设计人员图省事,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该板块的总面积。这样会造成非承重隔墙分布宽度内配筋量不足,而此板块其它部分配筋过大,这样隔墙处楼板会出现裂缝。 2.3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由此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 d(d 为短向钢筋的直径)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致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3楼层平面刚度的问题 一些设计在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或结构布置、缺乏必要措施时,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结构设计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或者某些部位或构件安全储备过大等现象。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而不致于出现根本性的误差,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在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就避免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比如楼层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块体之间成“缩颈”连接、凹槽缺口太深等。其次,要从结构布置和配筋构造上给予保证,对于使用功能确实必需的,或者建筑效果十分优越的建筑设计,如果其平面无法完全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那么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增设连系梁板、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形式等方法,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或者弥补由于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计算“误差”。 4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固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4.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彻底的拉结和约束作和,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4.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部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被出现裂缝。本文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方可在粱下布置构造柱。 5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加之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刚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在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这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柱子已开始带铰工作。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这些错误你肯定也犯过!

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这些错误你肯定也犯过! 小七导读: 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化工项目设计更是难度大不说,每个细节都要求不能出差错。那么,化工工程设计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小七今天帮大家总结,学习了之后千万要记得避开误区哟~ 序号常见问题预防措施一设备布置专业 1设备布置图中未表示出换热器抽芯需要的空间,导致在设备布置、管道布置中占用抽芯空间,无法检修设备要求在设备布置图中必须标出换热器抽芯需要的空间,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发生2各单体装置的基准坐标点与总图不符各单体装置的基准坐标点与总图不符在成品布置图设置一个和总图一样的坐标点,会签时认真核对;各单体做三维模型时也必须设置基准坐标这样全厂模型和并时准确单体做三维模型时也必须设置基准坐标,这样全厂模型和并时准确无误,确保施工用图的准确性3大型设备如塔器等没有充分考虑运输、安装空间在设备布置时应和总图、设备、外管协商,充分讨论设备分节情况,在施工现场运输、存放和吊装空间,确保设备成功就位4建构筑物轴线号与建筑图不符成品布

置图应以建筑返条件为准5楼层高度没有考虑梁高,造成设备吊装时无法直接进入厂房,安装困难设备布置时必须考虑较大设备进场和吊装问题,必要时要召开方案论证6不同设备写成相同的位号和名称一定要避免拷贝错误,设计、校审都要仔细认真7消音器安全阀放空等布置应考虑合适高度避免动作时伤人消音器、安全阀、放空等布置应考虑合适高度,避免动作时伤人。严格按规范设置,并考虑实际操作情况8设备人孔、手孔或视镜高度不合适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调整管口或者楼面标高,必要时应该设置操作平台9有震动的设备和塔类,地脚螺栓没有采用双螺母加强学习,掌握布置专业各项设计规定10布置图门窗位置与建筑图不一致最终布置成品应以建筑专业返回的建筑图为准11换热器等设备下部净空不够设置设备支架时应充分考虑设备下部配管、保温层厚度及管架,避免到配管时再调整,或者将就凑合12由管道直联的塔类设备安装偏差较大在施工图说明和施工 交底时交待清楚。尽量做到在设备一次就位时 实现设备和塔直连管口的安装到位。设备与塔管口的直连短管建议改由设备出图,该短管在设备安装时与设备一并提供给设备安装单 位。否则要进行设备的二次吊装,增加不必要的安装费用。13和其他专业如粉体等出联合布置图时,设备位号、字体、标注等混乱不统一公司加强对统一字库的管理,设计经理也

基础设计常见问题

基础设计常见问题 1. 稳定性验算问题: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未验算其地基稳定性。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未进行抗浮验算(地下室车道、地下水池的抗浮验算比较容易漏掉)。 2. 液化土层计算问题:场地存在液化土层时,未对桩基础的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是经常发现的问题(目前桩基础大多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对根据试验确定的承载力如何考虑液化土层的影响规范未作出规定,抗震验算时单桩承载力可参照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第5.2.12条的规定扣除液化土层的侧阻力)。 3. 负摩阻力:地面堆载、大面积填土未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 4. 布桩计算问题:桩基础设计中,仅按竖向荷载作用进行布桩,未验算弯矩作用下承台底部边桩的反力。尤其是大跨度结构、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核心筒底部弯矩和剪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很大,不应遗漏。对于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和短肢剪力墙、大跨度结构等弯矩较大的承台底部桩基尚应验算是否存在向上的抗拔力(大跨度结构如影剧院、厂房等,柱底弯矩很大,轴力很小,计算结果甚至会出现抗拔桩,这时应加大桩距,即加大反力力臂,尽量避免出现抗拔桩。小高层建筑由于布置较少的剪力墙,且墙肢长度小,墙底弯矩大,

也容易出现抗拔桩,可同样处理)。根据电算结果进行基础设计时尚应计入底层隔墙及基础梁荷重或者承台及覆土荷重。 5. 抗拔桩设计方面的问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大跨度空旷结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厂房刚接柱脚,存在着抗拔桩受力状态,在设计中往往缺抗拔桩抗裂性验算、抗拔桩静载试验及其配筋做法等要求说明。抗拔桩设计时,桩身配筋量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计算,缺少裂缝宽度验算,按裂缝宽度控制计算结果的配筋量远大于按强度要求计算的配筋量。采用预制桩作为抗拔桩时,往往只注意桩身的抗拉强度要求,桩基与承台间连接钢筋的强度要求接桩段的裂缝宽度要求经常被忽视。 6. 抗拔桩计算问题:抗拔桩配筋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取1.0有误(审查中发现,抗浮计算时水浮力和压重分项系数均取1.0计算,当水浮力大于压重时,抗拔桩桩身配筋按“[水浮力-压重]/ 钢筋强度”计算,严重错误)。 7. 单柱单桩、一柱两桩基础存在的问题:目前建筑工程大量采用截面尺寸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且在多层建筑中采用单柱单桩或一柱两桩基础,柱底弯矩由基础梁和桩共同承受。单柱单桩或垂直于两桩连线方向的基础梁设计中,未考虑平衡该方向柱脚在水平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所产生弯矩因素,基础梁两端箍筋未按框架梁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根据福建省建设厅[2003]24号文规定,单柱单桩之间或垂直于两桩连线之间的基础梁宜按框架梁要求设计),基础梁的上下主筋在桩承台内锚固长度与构造做法要求未加说明。如果桩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1

1砌体结构 1.1 材料选用 1.1.1 砖型选用不当,地震区选用蒸压多孔和空心砖,水泥多孔砖等材料。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砌体规范》GB 50003、《多孔砖规范》JGJ l37和《小砌体规程》JGJ/T14的规定,由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类的灰砂实心砖和粉煤灰实心砖;以及由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制成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均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地区。 但蒸压类的空心或多孔砖,以及KPl型和M型以外的多孔砖型,均不得用于地震区作为承重墙体。 1.1.2 室外地面以下的墙体或基础采用烧结多孔砖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但没有相应措施。 原因分析:多孔砖砌体用于室外地面以下,由于±0.000下的湿度变化、水的化学浸蚀,以及自然风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多孔砖壁造成损坏,进而造成地下部分破坏,势必影响结构安全。因此,从结构安全的整体考虑,基础部分不应采用多孔砖砌体。 对于孔洞率达50%左右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来说,理由是相同的。小砌块的外壁厚度一般也不会超过30mm,因此它也存在同样的弊端。 改进措施:多孔砖或空心混凝土小砌块如果必须用于地下基础部分时,根据《多孔砖规范》JGJ l37第4.4.11条以及,《小砌块规程》JGJ/T14第5.6.2条第l 款的规定,对多孔砖砌体,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其孔洞灌芯混凝土应采用具有高流动度,低收缩性能,且不应低于C20,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直径5~10mm碎、卵石)、细集料和掺和料以及外加剂等配制成专用灌孔混凝土。 1.2 结构布置

波峰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波峰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焊锡问题。 1.假焊(虚焊)。<粗糙,粒状,光泽差,流动性不好> 名词解释: 凡是在钎接时连接界上未形成适宜厚度的铜锡合金层。 原因,1.钎接温度低热量供给不足。钎料槽温度低——夹送速度过快——设计不良。 2.PCB或元件器引线可焊性差。被接合的基本金属体氧化污染——钎料温度过高——钎料温度偏低——焊接时间过长。 3.钎料未凝固前焊接处晃动。 4.流入了助焊剂。 解决方案: 1.焊接前洁净所有被焊接表面。确保可焊性。 2.调整焊接温度。 3.增强助焊剂活性。 4.合理选择焊接时间。 5.改善储存条件缩短PCB和元器件的储存时间。 二.不润湿及反润湿。<表面严重污染而导致可焊性不良的极端情况下。同一表面会同时出现非润湿和半润湿共存状态> 名词解释:

2.1不润湿。波峰焊接后基本金属表面产生连续的钎料薄膜,在不润湿的表面,钎料根本就没有与基体金属完全接触,而可以棉线的看到裸露的基体金属表面。 2.2反润湿。波峰焊接种钎料首先润湿基体金属表面后同润湿不足而缩回从而在基体金属表面是留下一层很波的钎料,同时又有断断续续的有些分离的钎球,大钎球于基体金属相接触处有很大的接触角。 原因1.基本金属体不可焊 2.助焊剂活性不够或变质失效。 3.表面上油或油脂类物质使助焊剂和钎料不能与被焊表面接触。 4.波峰焊接时间或者温度控制不当。 反润湿类似不润湿基体金属表面上某种形式的玷污会产生半润湿现象 当钎料槽里金属杂质浓度到一定值后,也会产生半润湿。 解决方案: 1.改善被焊金属的可焊性。 2.改用活性强的助焊剂。 3.合理调整好助焊剂温度和时间。 4.彻底清除被焊金属表面污染物。 5.5.保持钎料槽中的钎料纯度。 三.焊点的轮廓敷形。(堆焊,干瘪) 钎料过对堆焊,钎料在焊点上堆集过多而形成凸状表面外形看不见元件器引脚线轮廓。、图1 钎料过少干瘪,吃席严重不足,不能完全封住被连接的导线,使其部分暴露在外。图2

山区建筑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山区建筑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8-12-18T10:21:41.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程强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湖北省荆门市三箭建设有限公司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建筑规模与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部分山区也被纳入了建筑施工的范围,但由于山区的地基状况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多的地基问题。本次研究对山区建筑地基基础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山区建筑;地基基础;常见问题;防治对策 一、山区建筑地基基础常见问题 (一)、山区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在山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不均匀沉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进行山区建筑进行设计与施工期间,一定要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计施工方案。根据目前山区建筑地基施工的形势来看,导致山区地基呈现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由于山区地基的构造较为复杂,起伏较大,且地面与基岩之间具有较强的层次感,这就会出现同一区域地质结构与土壤性质不同的现象[1]。若在这种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就会导致建筑地基一半于土层,一半位于基岩,从而导致地基受力不均匀,最终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②由于山区的地平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施工前期要进行场地平整,但由于山区地平面高地起伏不定,就形成了填方区与挖方区两种不同的区域,从而大大加大了地基平整的难度,最终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③大部分山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沟谷淤泥以及大块孤石及软粘土情况,这就会导致岩土地基的呈现出不稳定性,并会增加地基处理的难度。 (二)、山区建筑地基边坡滑坡问题 与平原地区不同,山区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且地势高地起伏加大,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山区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几率。一旦山区发生自然灾害就会直接导致建筑物出现滑坡与崩塌的危险。另外,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的地势较高,地质较为复杂,这就会增加山区地质结构的不稳定性,一旦发生暴雨,就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建筑物沿着软弱斜坡的岩体向下滑动。在山区场地平整期间以及挖填土方石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滑坡的问题[2]。出现建筑物滑坡的主要原因如下:将建筑物修建在岩石结构与土壤性质不稳定的山区斜坡上,再加上斜坡内部的水土流失严重与地震等原因,从而导致滑坡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为了防止山区建筑施工期间出现滑坡现象,就一定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的勘察。 (三)、山区建筑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与抗滑移问题 由于大部分山区建筑的地基为岩石地基,由于岩石地基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就增加了山区建筑施工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提高了施工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岩石地基的不稳定性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滑移问题。另外,建筑物周围有加层就会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或者在机械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者长时间的地下水浸泡都会导致地基土层的压密变形,最终造成地基发生滑移与沉降问题。 二、山区建筑地基基础问题的防治对策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解决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巩固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提高山区建筑的施工质量,首先就要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下:①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桩基础,充分桩基础的作用。由于桩基础属于一种可以多承与较硬的持力层,且竖向单桩以及群桩承载力均比较大,因此将其运用在防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山区建筑物出现偏心荷载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利用上覆土层以及浅基础来解决与预防地基的不均匀沉降;②其次就是合理应用换土法[3]。在换土法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不同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进行相应的换图。经过地基勘察,如果发现硬地较少,软地基较多,就要应用以软换硬的换土方式。如果地基的硬地较多,软地基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用以硬换软的换土方法,以此来确保地基的软硬平衡,并要在换土区域局部合理设置沉降缝;③对于宽度较小的软地基,可以选用梁板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二)、针对边坡滑坡问题的解决策略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边坡滑坡问题,就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对山区施工区域进行全面准确的地质勘查。同时地质勘查工作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山区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地质勘查。首先地质勘察人员要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结构进行全面的勘查与整体的评估,并要注重观察施工区域是否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滑坡、软土夹层以及土体斜坡等情况,特别是要对岩体斜坡的内部结构以及力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准确的计算[4]。最后施工单位也要科学评估地下水与裂隙水的活动与运动轨迹,并将其对斜坡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减少山区施工过程中出现边坡滑坡的危险。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科学的分析与准确的计算地基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在建筑物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尽量让建筑物沿着等高线进行设计与布置,并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深入挖掘地形地貌的可用价值,尽可能的避免填方区与挖方区施工,减少场地挖填作业对斜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以此来提高山区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最后,施工人员在发生滑坡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要先合理布设排水设施,最后进行档土作业。同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施工单位一定要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排水设施的布设以及档土构筑物,以此来应对雨季对施工区域地质的影响,避免水分充分渗透土层,对土层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5]。另外,在山区建筑物地基进行挖土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先高后低的挖土原则,先低后高的填土原则,以此来减少作业施工对斜坡坡脚造成破坏,同时要加强对填土质量的控制,防止填土与袁坡之间出现软弱面。 (三)、山地建筑岩石基础埋置深度问题和基础抗滑移问题解决措施 对于山区建筑来说,由于其质心较高,且荷载量加大。因此在满足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标准外,也要满足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基础应有一定的埋深,在确定埋深时,应考虑建筑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同时也要符合如下的两个要求:第一:对于天然地基或者是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第二:对于桩

水利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每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经济、生活和环境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水利工程的设计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并且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从开始的研究某个水利工程项目是否可行,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布局,进而设计这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初步纲要,这些前期研究工作结束后再进行现场施工。设计部门负责这些前期的设计工作,有的建设单位请专门的设计院来给某个项目进行设计,有的建设单位则由自己的基础建设部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但是,由于不同的专业设计人员的专业设计水平不同,所以,设计出来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也不同,会经常出现很多专业的问题困扰着设计和施工的进行。 1水利工程设计的常见问题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都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得到反映,给施工带来难度,或者由于设计的不当而使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很多:例如,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无法设计全面且合理的设计方案;其次,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的准备时,一些包括前期调研在内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或者,在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调研时,所进行的现场的勘察或取证与实际情况产生不一样的地方,与实际不符。这些常见的问题都严

重影响着一个项目的正常进行和施工,也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带来了麻烦、困扰和损失。 1.1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一个重点项目,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在设计的时候所涉及的工艺和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有些建设单位为了减少设计费用,聘请一些专业素质不合格或者专业水平较低的设计人员,为其设计某一水利工程项目。这些设计人员由于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素质,安排工程的施工工序上不够合理,前期安排的少,后期安排的过多或者反之;有时,在进行项目的衔接时,没有进行良好的设计,导致项目间衔接不合理;有时,这些设计人员在处理一些常见的设计问题时没有过硬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导致设计出的方案在施工时遇到了难度,给施工人员乃至施工单位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另外,由于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着差异,在共同完成某一水利项目的设计时,未能得到及时的、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导致设计的不配套,严重时会致使某一设计进行返工,大大地浪费了时间,损失了资源。 1.2设计人员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设计人员进行项目设计前,他们会对水利站所在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地形是否有利于项目的施工,此地点是否拥有充足的水资源,这一地带的气候环境如何。由于这些重要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水利项目的顺利进行,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必须要认真考察清楚。有的设计人员为了省时间、省金钱,在进行实地考察这一环节时,会寻找一个地形和环境很相近的地方进行测量等工作,导致测

波分设备常见的业务配置方法

一、GE业务 1、根据电路单找出两点所用TOM单板端口及占用的波道,配置TOM单板参数 进入网元管理器—选中设置的TOM单板—配置—WDM接口 每两个逻辑端口前两个业务类型设置为GE,(江门站点TOM单板按此设置) 2、配置TOM单板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交叉,每两个物理端口交叉到一个逻辑端口1、2时隙。

3、配置TOM与NQ2(线路板)交叉(线路板每个端口4*ODU1,根据需求进行配置,江门站点配置一样,占用波道配置时隙要一致,这样两端TOM之间业务才能通。)

4、中间站点为穿通波网管上不需要任何配置。 二、10G业务配置,(10G、10G WAN、10G LAN、10G POS 业务配置一样,只是支路板TQX、TDX端口业务类型设置根据需求进行配置, 单板—配置-WDM接口—基本属性—业务类型 线路板设置注意事项:业务为10G LAN 10G WAN 线路板线路速率设置为提速模式 业务为10G POS (也就SDH业务)线路板线路速率设置为标准模式 选中单板右击(或进入网元管理器选中单板)—WDM接口—高级属性

1、配置10G业务支路板TQX与线路板NQ2交叉(两端配置一样) 三、配置实现保护倒换的业务即新建业务时选新建SNCP业务 1、做SNCP保护业务时,首先将工作和保护的线路板对应级别的时隙PM段开销的非

介入监视打开。 2、配置SNCP业务,选ODUK SNCP 业务,SNCP类型:SNC/N,业务类型GE、2.5G的选ODU1 ,10G的选ODU2 级别的,OTN级别:PM 方向:双向。 配置10G的带保护倒换的SNCP业务

房屋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房屋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显著的提升,建筑的结构设计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具体的设计,常会面对很多的不利现象,进而干扰到建筑的品质和外形。文章重点的论述了一些不利现象。 标签:房屋;结构设计;问题 1 关于地基以及基础 对于多层的建筑来讲,只是凭借建设方的言语性的内容或者是模糊的靠着设计信息就开展设计活动的话,很明显是不合理的。对于地基和基础来讲,要确保其合理,要确保安全,设计者要结合勘察信息,全方位的分析多种要素,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的详细勘测方可设计,只是靠耐力的话是不综合的,同时也是不合理的,那种把耐力的许容数设置的最低的思想是错误的。 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对其进行设计,只是按照过去的工作经验来设置。一些时候设计人员意识不到此类地基容易带来的不利现象,只是靠着过去的活动思想来进行工作,未对垫层的尺寸等分析,这样的话,不但无法确保其稳定,同时还会耗费非常多的资金。 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当对多层的民宅开展设计的时候,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采用荷载乘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所以数据有失精准性。 2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具有成重特征 对于这类建筑,其构造柱不但具有提升抗震性的水平,同时还能和圈梁联系起来,此时就会对砌体产生约束力,其能够积极的应对缝隙现象,提升构造的抗震性特征。 对于现在的设计来讲,常将构造柱当成是承重柱,其必然会导致很多的不利现象。 如果将其当成是承重柱的话,此时它就会提前受到力的影响,这样不仅仅会使得其对墙体产生的约束等力下降,同时,如果受到地震的影响的话,其中会出现很多的应力,必然会受到影响。此时其不仅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特征,反倒是会成为建筑中最弱势的区域。 它通常设置在地圈梁里面,未单独的设置基础,当将其看成是承重柱之后,它的抗冲切强度就无法合乎规定了。如果基础出现了冲切力的话,就会发生缝隙。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

弱电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深化设计要点分析

弱电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深化设计要点分析 弱电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深化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根据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特点及深化设计的重要意义,从目前弱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出发,对弱电工程深化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弱电设计水平。关键词:弱电系统;深 化设计;要点弱电系统的子系统多,覆盖范围广,技术 和系统设备更新快。一般弱电设计人员,由于对弱电系统缺乏深入理解,且无法从专业角度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往往给出的方案和配置属于规划性的或初步的设计,不能满足用户最终的使用要求,所以大都数弱电系统都还需要深化设计。用户的需求存在变化多、要求高的特点,这就要求弱电系统深化设计人员不但需要熟悉相应的弱电系统设计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施工规范;还需要了解各子系统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更需要了解各子系统相关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参数,才能使我们的弱电系统设计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是 常说的系统深化设计。 1 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的意义 弱电系统工程深化设计是在项目中标后根据投标设计方案、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用户进一步的需求备忘录以及来自土建、装修和安装单位的技术资料,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系统方案、配置、施工图及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对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及规范进行细化,使系统满足实用性、合理性、可靠性、易维护性和规范化的基本要求。1/7 页通过深化设计形成的方案、配置、图纸及其他

技术文件,能够对工程管理、施工和调试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在技术上对施工质量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深化设计工作是一项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也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2 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现状2.1 前期设计阶段业主基建部门和相应设计部门对具体用户的需求分析不可能一步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户还会提出许多个性化需求,在后期的内装修设计完成后弱电前端点位(如报警探头、摄像机等)的点位设置和实际数量往往会有变化。因此,弱电深化设计阶段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用户新的需求明确合理的前端点位布置、与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强电配电箱予留信号触点)信息点的电源配置))主要机房及弱电间的位置及设备布置等,并绘制或修改施工图纸。 2.2 弱电系统的特点为子系统多,技术和系统设备更新快,也存在前期设计单位施工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深化设计根据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深化设计能力,对原设计方案和系统配置进行优化设计,凭借对各系统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价格等)和应用情况的深入了解进行更合理的配置,提出更合理化的建议,更直接、更经济地实现用户的需求。 2.3 由于设计人员缺乏弱电系统安装调试经验,忽略了对于施工现场必要的施工详图的设计(点位表或分区表、设备安装 大样图、系统接线图和设备平面布置图等),同时项目实施时施工现场实际情2/7 页况发生变化,原来对各系统 管线的布置可能会变得不够合理,存在位置冲突等问题。需要深化

地基基础设计常见问题的总结及关注

经常有设计人员询问如下问题: 1、筏板有限元设计为什么反力小的地方设计通不过,反力大的地方反而计算结果正常?对于计算结果不过的网格区域该如何处理? 2、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其取值范围如此宽广?比如在5000~20000之间,而不同的取值对基础沉降和内力计算影响很大? 该如何取值? 3、采用基础软件设计的结果为什么与经验差异那么大?其计算结果靠谱吗?能作为基础设计依据吗?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该如何判断? 4、地基或桩基规范提供的各种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什么叫文克尔地基模型?什么叫布辛奈斯克解?什么叫明德林解?什么叫等效作用法?什么叫实体深基础法?这一系列名词到底在说什么?有没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试想,如果连规范所说的这些名词都不清楚,基础设计又该从何谈起? 5、基础设计软件中的许多参数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填写?用缺省值行吗? 等等以上很多类似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广大设计人员。 本人以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围绕着基础设计的两大特点,从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出发,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才能对设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完成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地基基础设计。 本次讲座,将结合工程实例,主要讲解地基基础的基本原理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地基基础规范的正确理解;运用目前工程界广泛应用的基础设计软件,阐述独基、条形基础、弹性地基梁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等各种基础形式的正确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基础设计软件各种参数详解、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判断。 1、基础设计正确性判断的一般原则 (1)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如何运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这些基本特点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3)如何运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这些基本特点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 a、某主裙楼结构,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有限元设计为什么反力小的地 方设计通不过,反力大的地方反而计算结果正常?对于计算结果不过 的网格区域该如何处理? b、主裙楼结构,裙楼部分抗浮不满足要求可以打抗浮桩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