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实践

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实践

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实践
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实践

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实践摘要: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的管理系统和建库系统为基础,在rs和gis支持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为例,介绍二调数据库建设的方法和步骤,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对提高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第二次土地调查;mapgis;数据库建设;建库流程

abstract: basing o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mapgis management system and database system of the china geosciences university develop, in support of the rs and gis, taking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iand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wo databas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teps, discusses and summers up a set of mature county rural land investigati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n improving the land investigati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level.

key words: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econd land survey; mapgis; databas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国家第三次土地调查

一、目标 依据《土地调查条例》 利用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计划将于2017年启动,2019年12月31日完成。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全国城乡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 获取国土资源管理专题数据,专题分析自然生态状况、建设用地等,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 别。 二、主要任务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含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不动产权籍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专项调查 5.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其中:国家部署地方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其它四项工作由国家组织地方开展,建设四级 数据库,并全国汇总。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以外) 分辨率:采用优于1米和2米的卫星影像 比例尺:以不小于1:5000比例尺为主 (林区或牧区采用1:10000比例尺、沙漠无人区采用1:50000比例尺) 调查分类标准: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标准) 实地调查城镇以外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类型、范围、面积、分布等状况。 同时,开展耕地细化调查,查清蓄滞洪区内耕地、内陆滩涂上耕地、林区内开垦耕地的位置、范围、面积和分布等状况。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分辨率:采用优于0.2米的航空影像, 比例尺:以1:2000比例尺为主, 结合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查清全国城镇内部商服用地、住 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空闲地等各类土地的利用和分布等状况。 2.不动产权籍调查(部署地方开展) 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土地征收等成果资料,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人、界线、面积等信息,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数据库; 以不动产权籍调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充分利用已有不动产权籍成果,以宗地、宗海为 基础,组织开展土地、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权籍调查,为不动产登记提供基础和依 据。 3.基本农田调查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 资料,将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范围界线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MAPGIS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利用MAPGIS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方法探讨 一,扫描矢量化前的准备工作: 1,关于mapgis软件和土地利用数据库: 本次矢量化过程主要涉及到mapgis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1),图形处理=》输入编辑:这个部分是我们矢量化的主体部分,几乎90%的工作在这个部分完成; (2),库管理=》属性库管理:有少部分工作要用到这个工具,现在也可以用LANDTOOL软件来代替; (3)mapgis中的快捷键: shift+鼠标左键:捕捉线上点或者线的端点(必须放大足够倍数); ctrl+鼠标右键:闭合线; F5:图面放大; F6:图面移动; F7:图面缩小; F8:加点(如果你选择交互式矢量化,必须用这个键,不能用鼠标左键加点);F9:撤销上一段所画的线; F10: 画线方向反向; F12:选择造线捕捉方式(如下图,用的比较多的是“靠近线(母线加点)”)

Ctrl:按下CTRL的同时选择图元,可以多个选择; Ctrl+C:拷贝,Windows命令使用于mapgis; Ctrl+X:剪切,Windows命令使用于mapgis; Ctrl+V:粘贴,Windows命令使用于mapgis; (4),矢量化方式:交互式矢量化和输入线; (5),标准的矢量化后,拓扑建区后的图形(见图); 2,关于本次江西省统一入库的几点要求: (1),首先要求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mapgis的安装必须先安装mapgis虚拟狗,再安装mapgis软件,具体步骤软件中有文档介绍。注意:必须把mapgis安装在除C盘以外的盘符下面,在画图中间不推荐用卡巴斯基杀毒,或者用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进行系统优化; 第二,在除C盘以外的盘符下面建立“兴国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文件夹,再在此文件夹目录下建立“过程数据”和“管理数据”两个文件夹;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技术报告 XXX国土资源局 二○○九年七月 目录

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技术报告 洛阳市XXX第二次土地调查外业工作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数据库建设工作从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28日,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工程现已全部结束,特编写本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实施过程、技术方法、技术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1.建库概述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及《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要求,按照《XXX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具体方法,进行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程,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洛阳市XXX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库建库目的和任务 第二次土地农村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通过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建立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权属和基本农田、后备资源为一体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体系,为我局实现高效、准确的动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为城市建设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制订土地利用计划提供依据。

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后备资源等内容,集图形、图像、属性、表格和文档资料等数据为一体的、互联共享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依据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属性表描述

土地利用数据库作业流程 1、土地利用数据库属性表描述 序号要素类型编码要素类型名称几何类型缺省颜色属性表名 1 A11 行政区 Polygon XZQY 2 A12 行政界线 Line XZJX 3 A21 等高线 Line DGXB 4 A22 高程点 Point GCDB 5 B10 权属区 Polygon QSQY 6 B20 权属界线 Line QSJX 7 B30 权属拐点 Point QSGD 8 C10 图斑 Polygon DLTB 9 C20 线状地物 Line XZDW 10 C30 零星地类 Point LXDL 11 C40 地类界线 Line DLJX 12 D00 注记 Annotation ZJFH 在属性表中:字段名称如下 XZQY(行政区域) 目标标识码(字段类型Int)(字段长度6)以下类同,要素代码(char 4),区划代码(char 9) ,行政区名(char 60),计算面积(float 16),平差面积(float 16),控制面积(float 16) XZJX(行政界限)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境界名称(char 80),境界长度(float 10),境界性质(char 1)

DGXB(等高线)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等高线类型(char 20),标示高程(int 4) GCDB(高程点)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高程点名称(char 60),标示高程(float 7) QSQY(权属区域)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权属区代码(char 8),权属区名(char 60),计算面积(float 16),平差面积(float 16),控制面积(float 16) QSJX(权属界限)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界限名称(char 60),界限长度(float 8),界限类型(char 1) QSGD(权属拐点)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拐点点号(char 4),点位记录(char 80),X坐标值(float 16),Y坐标值(float 16) DLTB(地类图斑) 目标标识码(int 6),要素代码(char 4),地类代码(char 4),地类名称(char 60),权属性质(char 3),权属单位代码(char 12),坐落单位代码(char 15),坐落单位名称(char 60 ), 所在图幅(char 60),图斑编号(char 7),坡度级别(char 1),田坎系数(char 5),计算面积(float 14),平差面积(float 14),线状地物面积(float 12),零星地类面积(float 10),田坎面积(float 10),图斑净面积(float 14),原有线状地物面积(float 12),原有零星地类面积((float 10)),原有田坎面积(float 10),原有图斑面积(float 14),(土地分类,新增建设用地状况,当年新增耕地类型,当年耕地减少类型,新增原地类型,备注可以不填) XZDW(线状地物)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自然资源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

最新6月mapgis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流程操作手册汇总

2012年6月M a p g i s 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流程操作手册

中地Mapgis 湖南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库 操 作 手 册 武汉中地数码集团 湖南中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软件安装 (3) 二、数据转换 (3) 三、数据建库 (6) 1.数据准备 (6) 2.新建工程 (9) 3.数据入库 (12) 4.数据处理 (14) 四、影像资料管理 (19) 1.挂接扫描影像资料 (19) 2.集体土地所有权图斑照片查询 (21) 五、数据检查 (22) 六、报表输出 (24) 七、图件输出 (26) 一、软件安装 1.安装系统之前请先安装2011年12月30日版本的SP2版的Mapgis K9平台(另附K9安装说明),并且农村两权系统必须安装在其默认所指的K9安装目录下的Program文件夹中。 2.安装数据转换软件Mapsuv,先将加密狗对应的w00文件覆盖到Mapsuv安装包里,点击安装,然后将安装文件中自带的Mapsuvpatch解压,在安装目录下进行覆盖。 二、数据转换 在转换前需要说明的是,在建库过程中,除了所有权的权属专题数据需要

由cass转mapgis数据外,其他包括基础数据,现状数据,湖南地区采用的都是mapgis数据,不存在转换的问题。所以本系统中提到的文件转换专指外业测绘的cass转mapgis。 先是cass数据处理,由于mapsuv是根据实体编码对数据进行转换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保证cass数据是有实体编码的。如果没有,就需要进行赋值。将界址点实体编码赋为301000,界址线赋为192100.操作流程如下:打开cass数据-【数据】-【加入实体编码】-【输入代码】-301000或192100-【选择对象】-界址点或界址线层。 需要注意的是,界址线所赋192100是【线地形要素】的实体编码,转换后的图层名称【线地形要素】。这是由于如果根据界址线实体编码输出,同时会生成一个界址点图层,但这个图层是不完整的。 本系统提供了两个模板,一个是针对cass7.0湖南城镇二调的,一个是针对cass6.1长沙版的。 先确定cass数据的版本类型,再选择对应的模板进行转换。 打开mapsuv,点击新建测量工程 单击载入模板,载入cass数据对应的模板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属性数据结构、图形数据结构、影像数据结构、文件命名规则、元数据和数据交换格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级(含和乡镇级同比例尺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同时也适用于仅包含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指标、影像等要素的市级、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2007 3.4要素] 3.2 要素性质feature arribute 要素的性质。[GB/T 17798-2007 3.5要素性质] 3.3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要素集合。 3.4 对象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GB/T 17798-2007 3.6对象] 3.5 实体entity

MapGIS数据库建库实习指导

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习指导讲义 第一讲实习 1、实习目标: 了解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建库对数据的基本要求。掌握图像校正---DRG生产的具体操作步骤。 2、实习内容 将两幅1/万影像数据k50g092035、k50g092036,进行图象校正。 DRG生产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mapgis主菜单,选择图像处理\图象分析模块。 (mapgis主菜单\图象分析) 2、文件转换: 打开文件\数据输入,将两幅tif图像转换成msi(mapgis图象格式)文件类型。

选择“转换数据类型”为“TIF文件”,点“添加目录”选择影象所在目录,点“转换”。 3、选择文件\打开影象,打开转换好的msi文件k50g092035.msi,再选择镶嵌融合\DRG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点“输入图幅信息”。

4、输入图幅号信息,输入图幅号k50 g092035,系统会利用此图幅号自动生成图幅的理 论坐标。 5、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象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位置。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精确位置后,点击上图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完成参数设置和内图廓点信息的输入后,点击生成GCP,将自动计算出控制点的理论坐标,并根据理论坐标反算出控制点的图像坐标。 6、顺序修改控制点。 选取镶嵌融合\DRG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则弹出控制点修改窗口,如下图所示:

7、逐格网校正 选取镶嵌融合\DRG生产\逐格网校正,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输入结果影像文件名为“K50 G 092035”,点“保存”后,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出于精度考虑,可以将“输出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8、DRG生产完毕。为了以后线文件要与内图框闭合成区,接着生成单线内图框。生成单线内图框的方法如下: 1)选择镶嵌融合\ 打开参照文件\自动生成图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二次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 建设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对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管理,借助于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国家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建成长效的数据上报和快速更新机制,保持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广泛需求。 (二)任务 1.建设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县为单位进行成果统一汇交和整合集成,对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在平面方向,保证各区域数据成为逻辑无缝的整体。在垂直方向,通过统一的空间坐标定位保证各类数据能够实现空间上的叠加和套合。在数据内容上,实现对土地调查的图形、属性、影像等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逻辑一体化管理。 2.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按照土地调查和软件开发的有关标准和程序,开展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等建设工作,开发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统计汇总、更新交换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国土资源日常应用需求。 3.长效的数据更新和上报机制建立。 开展土地调查数据上报及更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更新和上报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实现对变更信息的及时汇总统计,以及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维护,保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 二、原则与依据 (一)原则 1.统一标准。

MapGISK基本农田建库流程

MapGIS K9基本农田建库流程 ☆☆☆本文档基于2012年1月的MapGIS基本农田监管系统(通用版)给出了供参考的基本农田建库流程。由于国家尚未确定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的检查方法和汇交格式,现阶段建库流程还有一些不太明确的地方,软件的功能也有待完善。 ☆☆☆各地用户应在先掌握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划定基本农田技术规程、本省规划数据库建设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建库工作路线,灵活选用软件的各项工具。 ☆☆☆如果大家有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发往中地国土一号邮箱:whmapgis@https://www.doczj.com/doc/ba12560801.html,。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4008809970或者当地服务机构的热线电话(软件帮助中有详细的联系方式)。 ☆☆☆文档还在不断建设中。 一、软件的安装 安装基本农田监管系统之前必须确保有K9的许可证服务、本机上安装K9平台。下面分别介绍安装许可证服务和K9平台的步骤。 (一)许可证服务安装 MapGISK9许可证服务器可以安装配置在任何一台装有MapGISK9USB加密狗的Windows电脑上。许可证服务器可以单独安装在服务器上,也可以和MapGISK9应用产品一起安装在服务器上。 您可以按下述方法安装许可证服务管理器: 1、插入MapGISK9USB加密狗; 2、执行安装光盘中的许可证服务器安装程序开始安装: 3、根据安装向导的提示信息继续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请根据所示的界面中输入安装密码继续进行安装:

4、一旦您安装完毕,安装程序会在您的服务器上自动运行MapGIS许可证服务,如下图: (二)K9平台安装 在安装好的MapGISK9SP2平台之后才能安装MapGISK9基本农田监管系统。安装MapGISK9SP2平台之前需要卸载以前安装的MapGIS7.x以上平台产品。如果您的电脑上安装有MapGIS7.x产品,或者MapGISK9SP2版本以前的MapGISK9产品,您需要将已安装的平台软件卸载之后才能再次安装MapGISK9产品。如果您的电脑上只安装有MapGIS6.7产品,您可以不用卸载以安装的MapGIS6.7产品直接安装MapGISK9产品。 您可以按下述步骤准备安装MapGISK9平台产品: 1.关闭您的电脑上所有打开的应用程序; 2.验证您的电脑满足系统需求中的要求; 3.决定使用哪一个许可证服务器(也就是确定加密狗所在位置); 4.执行安装光盘中MapGISK9平台产品目录中Setup.EXE开始安装; 5.首先您将看到的是欢迎界面,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 6.您需要接受许可协议才能安装和使用MapGISK9产品。 7.请在注册信息界面中输入您的注册信息,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 8、选择安装目录。 9、选择安装选择许可证服务器。如果许可证服务器装在本机上就选“使用本机许可证”如果没有安装在本机上就不要选择这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服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管理和使用保密协议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管理和使用保密协议 甲方:市国土资源局 乙方: 为确保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安全保密,根据国家《保密法》、《测绘法》、《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为防止数据丢失、拷贝或者被盗等泄密问题发生,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保密协议: 第一条:保密的内容和范围 保密数据指甲方提供给乙方的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标准时点)标准分幅图幅,图幅号。 、 第二条:保密数据使用范围 仅允许乙方在项目中使用该成果。 第二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从事涉密测绘成果生产、加工、保管和使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生产、加工、提供、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成果,应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必须按照保密要求,对数据严格管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该数据。 2、乙方必须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密级按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严防泄密。

3、乙方对数据只享有有限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不得擅自将数据转让、转卖、借给他人(第三方),该数据的任何格式或者任何复制品视同原始数据;乙方可根据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但未经许可,不得将修改、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发布和提供,并应将修改、转换的情况及修改、转换的内容向提供单位备案;不得将原始数据或者其衍生成果在计算机互联网上登载。确需委托第三方加工生产的,经甲方同意后必须与第三方签订成果保密责任书,并报甲方备案。乙方应监督第三方在项目实施中加强数据保密管理,并在项目完成后监督其销毁,项目实施过程中和事后发生的该数据相关的泄密事故,乙方应承担连带责任。 4、甲方要按照项目的要求,及时向乙方发放数据。 第三条责任 * 1、甲方因管理数据不善,造成泄密损失,由甲方承担。甲方不因该数据本身的瑕疵而对使用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2、乙方在使用该数据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管部门的规定,其使用权即无条件终止;乙方因管理数据不善,造成泄密损失,由乙方承担一切法律责任。第三人擅自将数据转让、转卖、借给他人,使资料所有权人和国家蒙受重大政治、经济损失,由泄密方负全部法律责任,乙方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条协议时效 本协议长期有效。 第四条其他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试行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试行)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6) 6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5) 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28) 8 元数据 (28)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空间要素分层、要素属性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14 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 10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 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ISO 19101] 3.2 要素属性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质。[ ISO 19109] 3.3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4 对象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装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GB/T 17798] 3.5 实体 entity 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类。[GB/T 1779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 建设方案 根据上报的确权登记数据资料,经过检查后,进行数据入库,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 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符合农业部第2062号公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等3项农业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建立覆盖各中标乡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所有资料达到符合录入数据系统软件要求,进行数据导入和地块对接 处理、全县数据对接及现场安装调式并可以打证颁证。 1.数据库内容 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承包土地权属要素、栅格数据以及相关附属信息。 2.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法 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平行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层次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其中:

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信息专业码为10,承包土地信息专业码为2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b)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代码中。定位基础业务代码为01,境界与政区业务代码为02,地貌业务代码为03。一至四级类要素代码直接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c)承包土地信息代码中,承包土地权属信息业务代码为01,承包土地调查遥感背景的业务代码为08,其他要素为99。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c)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3.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表3.1 控制点属性结构

建库流程-------

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发证系统 操 作 手 册 成都中地六合科工贸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八月

系统总述 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是在MapGisK9平台上,运用设计模式、元数据和软件构件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并结合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实际需求开发完成。系统具有“多级用户,适用面广”、“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数据丰富,拓展性强”的特点。 本系统分为两部分: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建库系统与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建库系统主要是数据入库、数据转换、数据检查、成果管理、汇总出表、等功能。管理系统主要数据汇总、报表输出、宗地统一编码、土地登记、变更管理、成果管理、打证发证等功能。 本文档主要介绍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文档中提到的集体土地确权系统涵盖所有权。(确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也包括个别地方提到的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 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标准 为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城乡一体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包括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处理、管理、交换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栅格要素,以及

房屋等附加信息。 1.1依据标准 主要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汇交办法》、《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和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开展系统建设工作。 1.2土地利用行业规范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国家主席令第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6号)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规范》; 《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川办函[2007]239号); 《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 1007-200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999)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XX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0日

项目名称:XX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文档日期:2007年01月20日 10:37 编写人员:张海龙、闫磊 修改历史: 文档备注:

前言 (5) 1 数据库字段数据字典描述 (5) 2 农村专用图形表 (6) 2.1 表索引 (6) 2.2 表结构 (6) 2.2. 1 影像图(dom) (6) 2.2. 2 宗地(NCR_Parcel) (7) 2.2. 3 注记属性表(NC_Annotate) (7) 2.2. 4 辅助层(NC_Asst) (8) 2.2. 5 行政区划属性表(NC_Canton) (9) 2.2. 6 行政界线属性表(NC_CanVerge) (10) 2.2. 7 等高线属性表(NC_Contour) (10) 2.2. 8 边框注记(NC_frame) (11) 2.2. 9 高程点属性表(NC_HgtPoint) (11) 2.2. 10 线状地物属性表(NC_Line) (12) 2.2. 11 图斑属性表(NC_Parcel) (13) 2.2. 12 权属界线拐点属性表(NC_RgtBLPot) (15) 2.2. 13 权属单位属性表(NC_RgtUnit) (16) 2.2. 14 权属界线属性表(NC_RightBL) (16) 2.2. 15 零星地类属性表(NC_Sporadic) (17) 2.2. 16 地类界面属性表(NC_TerrRgn) (17) 2.2. 17 地类界线属性表(NC_TerrTpBd) (18) 2.2. 18 植被符号(NC_VGT) (18) 3 公用表 (19) 3.1 表索引 (19) 3.2 表结构 (19) 3.2. 1 十字丝(S_cross) (19) 3.2. 2 网格(S_Grid) (20) 3.2. 3 接幅表(S_MapUn) (20) 3.2. 4 鹰眼窗口(TBL_EagleWindow) (21) 3.2. 5 要素表(TBL_Feature) (22) 3.2. 6 要素编码分级表(TBL_FeatureGrade) (22) 3.2. 7 图层元数据信息表(TBL_LayerMdInfo) (23) 3.2. 8 图层关系表(TBL_LayerRelation) (24) 3.2. 9 地图窗口表(TBL_MapWindow) (25) 3.2. 10 地图窗口图层关系表(TBL_MapWindowLayer) (25) 3.2. 11 比例尺字典表(TBL_Scale) (26) 3.2. 12 符号表(TBL_Symbol) (26) 3.2. 13 符号库(TBL_SymbolLib) (27) 3.2. 14 专题图(TBL_Thematic) (28) 3.2. 15 专题图符号化表(TBL_ThematicSymbol) (28) 4 农村地籍元数据表 (29) 4.1 表索引 (29)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 送方案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成果资料报送时,应同时报送资料清单(见附录1),报送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原始矢量数据格式、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和权属代码表等。 (一)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包括县级全辖区标准分幅DOM及其元数据。使用国家统一提供的正射影像图建库的县级单位,可不提交;经全国土地调查办同意使用原有影像数据为调查底图的县级单位,需提交相应影像数据。 (二)原始矢量数据格式。必须带明确的空间参考信息和图幅接合图表,并包括省级下发的县级行政辖区界线面状图层。数据文件名称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 )。 (三)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 )规定的VCT格式,原则上一个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提交一个VCT文件。

(四)元数据。存储描述矢量数据的元数据,格式为XML。矢量数据元数据依据《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 )。 (五)权属单位代码表。包括乡(镇)级行政区名称及编码、村级行政区划名称及编码、权属单位名称及代码,格式为EXCEL。 二、扫描资料 格式为JPG,内容包括“批而未用”土地审批资料等。 三、文字报告 格式为WORD,内容包括: (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二)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三)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四)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五)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验收报告。 (六)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报告(见附录2)。 四、汇总统计表格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一、基本要求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成果汇总统计上表之前,应对数据库成果进行检查,数据满足如下要求: (一)数据库图形面积计算要求 数据库中图形的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的要求进行,经过控制修正的图斑面积应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椭球面积检查规则的要求。 (二)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要求 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的要求,进行图幅面积控制和分幅累加计算,并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三)各级面积统计逻辑基本要求 1.县辖区控制面积应等于村级单位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全县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2.村级单位控制面积应等于本村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3.乡级控制面积等于各村级单位控制面积汇总值。

二、基本步骤 (一)建立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从数据库中各图层生成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检查基础计算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二)将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的单位转换为公顷,强制调平小数位取舍造成的误差,形成基础统计表,检查确保基础统计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三)基础统计表是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的基础,在基础数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类面积统计报表均由该基础统计表生成。 三、基础计算表结构 基础计算表按村级单位为单元,分组统计排列。基础计算表的单位为平方米,参考表结构如下(基础调平的基表结构仅供参考,各软件可接合自身软件特点设计基表,调平方法需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mapgis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 〈一〉数据准备任何一个系统的建立,都离不开数据的准备工作。土地利用系统的数据准备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一?空间图形数据的准备在准备空间数据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数据文件分层:图形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层:行政辖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所有权 层、争议层、海域陆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注意:与MAPGIS中的图层概念不同,这里指土地管理中的专 题数据层,一个数据层就是一个文件。 2?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分层后的数据文件名规则为:按照汉字首字母+时间年份。 3?空间图形数据的采集及入库。图形的采集范围如下: ①行政辖区:行政辖区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分别以相应的线型符号表示。在系统中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 面拓扑关系,即凡是由行政界线构成封闭域的就将其作为一个村级单位对待,行政级别向下顺延。行政辖 区内部的飞地和插花地不在该层中表示,而在下述所有权”层中表示。 ②所有权:所有权在系统中主要用于飞地的处理。③图斑层:图斑是指相同用途的地块所构成的区域。 ④线状地物层:线状地物是由各类线状地类构成的。凡是难以在常规图上按范围进行表示,只能通过长度 与宽度来描述其占地范围的地类都称为线状地物。 ⑤零星地物:零星地物是指面积小,无法在图上依比例尺表示的图斑。⑥海域与陆地:海域与陆地层以低 潮线为准,海岸线以内为陆地范围,海岸线以外为海域,海域中包括海岛。 ⑦坡度图: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要求,将坡度分6个级别。与此相对应,在详查系统采用6个级别对坡度进行编码。其中,“0”示0 —2度,“1‘表示2 —6度,“2表示6 —15度,“3‘表示15 —25度, “ 4表示25 —35度,“ 5表示35度以上。坡度的区域划分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⑧其它。其它主要是地形图和便于看图的符号、注记等,它们无属性,不参与详查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4?变更图形数据的采集:采集对象仅包括图形或属性发生变化的部分。变更数据的采集是以年度为单位进 行的,从初始化数据库到变更年度之间的资源变更为多年度变更,初始变更以后每年度进行一次变更。变更数据采集的内容仅仅是变化的部分,各图层是分开来进行处理的。具体如下: ①行政辖区的变更:行政辖区变更的数据采集只采集发生变化的那一部分现状。 ②所有权变更:所有权变更主要是飞地调整,征用等原因引起的,其主要是影响土地产权关系和按权属统 计的结果。所有权也是做为单独的图层。其变化也是单独处理。 ③图斑变更:图斑变更主要由于土地利用类别发生变化引起的,其影响是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变化。图斑变化与行政辖区、线状地物及零星地物的变化会相互影响。由于采用分别处理和各自分层以及综合分析技术, 使得其相互影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得以解决,对数据采集来说,变更图斑的采集包括属性(指地类等)和形状发生了变化的部分。 ④线状地物变更:只采集新增的线状地物和经过改造发生变化的线状地物。 ⑤零星地物变更:新增零星地物的数据在零星地物变更数据时采集。 ⑥陆地、海域及海岛变更:陆地、海域及岛屿变更的数据采集只表示相对变化部分的现状数据。 ⑦坡度图的变更主要是由地形变化引起的,对资源信息而言,其变化过程不明显,而且资源信息中坡度信 息只对耕地类的数据处理有影响,对其它地类不产生作用,因此暂时不对坡度图做变更处理,必要时可以对局部坡度图单独进行更新处理。 二?属性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是系统进行年度统计并输岀成果的依据,图形只有输入准确无误的属性后,系统才能进行正确的处理。本系统的每个数据文件都有特定的属性结构。在属性数据录入前,各文件必须建立相应的属性结构。 1.编辑属性结构。考虑到本系统的文件属性结构多且繁杂,系统提供了建立属性结构”这一工具来为本系 统的数据建立标准的属性结构。从而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文件属性结构与系统要求不一致,保证了系统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河南省××县二调文字成果 ××县第二次土地调查 成果分析报告 (农村部分) 组织实施单位:××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承担单位:××××××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四月

目录 一、概述 (1) (一)县域概况 (1) (二)土地利用特点 (1) 二、农村调查成果 (2) (一)外业调查成果 (2) (二)数据成果 (2) (三)图件成果 (2) (四)文字成果 (3) (五)数据库成果 (3) 三、成果分析 (3) (一)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分析 (3) (二)土地利用权属结构分析 (6) (三)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7) (四)与前成果对比分析 (7) (五)成果应用前景分析 (16) 四、土地利用的经验及问题 (17) 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18) 六、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0) (一)向居民点要潜力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21) (二)向违规用地要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1) (三)向低效土地要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2) 七、结论 (22)

一、概述 (一)县域概况 ××县位于豫东平原,…………。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 ××县全县未利用地仅有3161.64公顷,土地开发利用率高达97.77%,土地垦殖率70.65%。 2、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量少 ××县人均耕地量已接近土地承载极限。××县总人口131.56万,人口密度为896.28人/ Km2,是河南省人口密度(554人/Km2)的近一倍,人均土地资源量仅为0.11公顷(1.65亩);人均耕地量为0.08公顷(1.20亩),是全国人均耕地量(0.11公顷)的72.73%,河南省人均耕地量(0.09公顷)的88.89%。 3、城镇村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大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110.58公顷)比重较大,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41981.39公顷)的15.57%,高于河南省平均比重(11.08%)约4个百分点;纯农村居民点用地19993.4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08%,人均居民点用地0.0171公顷(171m2),远远超出了《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农村居民用地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