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新增地方、不同整理

本次桥规内容修改得比较多,从大的章节、到章节的细部内容都作了很大的修改,我们一下子学不了很多,现只学习关于试验检测工作中要用的相关的一些内容,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的部份,大家自己以后慢慢学习。

一、在章节上原规范为22章,现在为26章,比老规范增加了四章内容。分别是第1 3章“扩大基础”,第20章“海洋环境”,第25章“安全施工”,第26章“工程交工”。附录也调整了,由原先的28个附录调整为17个附录。不是内容少了,而是多了,以前在附录内讲的东西,现在调到规范内了。

二、几个重大调整(试验检测相关的)

1、章节内容调整较多,如增加了环氧涂层钢筋、高性能混凝土、真空辅助压浆、无粘结预应力、体外预应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束筋施工等都。这些全是施工上的。(这里少说了)

2、混凝土工程;对水泥的的检测增加了指标。小于0.6%。

3、集料的有关指标全按方孔筛标准列出,不再是圆孔筛了。同时列出了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等指标的要求。

4、对掺合料和外加剂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5、配合比设计增加了耐久性的指标的要求。氯离子的含量规定。学习一下耐久性的概念。的

6、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的几个系数比以前小多了。

7、后张法的孔道压浆提高了要求。增加的指标很多,大家可以认真看看,实际做起来,可能有点难。

其它还有很多,这里不讲。总的调整内容有15项。

三、几个具体的内容修正

6.3 细集料

在细集料的检测指标中的坚固性,增加了最大压碎值指标,分三级技术要求。增加了亚甲蓝试验。当然特别提出的还是碱集料反应。以前不作要求的。级配要求取了10mm孔径,别的区间的数据没有变化。

6.4、粗集料

粗集料的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之比就应不小于1.5,老规范是2.0,大家可以

想想为什么下调了。这个在条文说明中有解释。

混凝土的最大粒径现在为75mm。以前是100mm。级配范围没有变化。

6.5 、水

比以前详细多了,增加了氯化物含量指标,硫酸盐含量的指标以前是0.27mg/cm3,现在分得更详细了,分别是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6.5.2又增加了二项规定,油脂、泡沫、颜色、海水都作了规定。

6.6、外加剂

在第一条中增加了相容性的要求。

6.7、掺合料

本节内容是新增的,老规范没有。外掺料:粉煤灰、矿渣、硅灰等。

6.8、混凝土配合比

1、增加了氯离子的含量指标。

2、水泥用量少了不宜超过500kg/m3,大体积不宜超过350 kg/m3的规定,但这规定现仍有用。还要执行的。

3、泵送混凝土的规定,砂率为35-45 以前是40-50。出机坍落度为100-200。

6.9 混凝土的拌制

1、时间要求,以前桥规有详细的要求,如我标段的拌和站,1方强制式的,坍落度一般在100mm以上,应当是90秒。新桥规不作此规定,按拌和机产品说明书,和施工经验确定拌和时间。

2、要求检测混凝土均匀性。每个台班两次,前后场子全要测。但从搅拌到浇筑不超过15min,可测后场的。前场就不测了。

3、二次搅拌不宜加水,如加水,要同时加相应的胶凝材料。和外加剂。

4、在新桥规中6,12.4条新增了混凝土处于冻融循环作用环境是地,宜在结冰到4周前完成浇筑施工,而且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不得受冻。(达80%的强度,一般是几天?)去年冬天要指挥部要我们做防冻混凝土,试件一脱模就要放冰箱内是不对的,无任什么混凝土在没有达到强度前都不能受冻,受冻全不行。

6.14、高强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新规范60以上的混凝土。老规范是C50-C80混凝土。

这个改了以后很好。粗集料的强度要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50%。这个在江海高速工地,监理把我们累死了。天天要粗集料的强度。

6.16、质量检验

这个大家自己要看看,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多讲了。

7.3.6、锚具、夹具、连接器。

静载锚固试验,特大桥、大桥、重要桥梁要做。中、小桥梁要提供证明。老桥规,不是强制要求做的。

7.6、施加预应力

千斤顶新规定是6个月,或300次。老规定是6个月或200次。

7.9.2 孔道压浆

减水剂为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达20以上。

水胶比要求在0.26-0.28,老桥规是0.4-0.45,如加适量的减水剂可减到0.35。这个变了。

新桥规的流动度为10-17秒,这个很难办。老桥规是14-18秒。就不是太好做的,现在新桥规水胶比下降服了,流动度的时间更少了,也不知如何办了?

对泌水率、膨胀率、凝结时间也规定了更加详细。

增加抗折强度。明确了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来测定。这个是以前桥规上没有的、或

是不一样的。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

标签:杂谈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 (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

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

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联系方式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联系方式,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图片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图片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图片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

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61. 问:请教怎么把Origin 中的图表拷贝到Word?

答:点origin 的Edit 菜单里的copy page 到word 里粘贴就行了

62. 问:把origin 的图复制粘贴到word,总有一大块的空白,这个空白有什么工具可以去掉吗?还有就是用word 自带的图表工具画图时,也是有一大块空白去不掉,这个可以解决吗?

答:右键选择图片工具栏,点裁减

63. 问:插入的图片为什么老是处于页面的顶端,想拖下来放到其他地方,却又自动跑到顶端去,就是拖不下来,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改变图片的属性,就可以了。

64. 问:如何保证一幅图像固定在某一段的后面,另一段的前面,而不会因为前面段落的删减而位置改变?

答:右键点击图片-设置对象格式―版式―嵌入型

65. 问:如何把在WORD 里面图形工具画的图转化为jpg?

答:另存为html 格式,然后在html 文件对应的文件夹里找

66. 问:请问什么格式的图片插入word 最清晰?手头持有png 和tif 格式,复制粘贴到word 中模糊一片,请问转换成什么图片格式用于word 最清晰?什么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是直接复制粘贴)对清晰度有否影响?

答:emf,eps 等矢量图最清晰,不会因为缩放损失分辨率,而jpeg,bmp 等点阵图就不行了。

67. 问:在WORD 中如何让图片的左、上、下边都是文本?

答:在分栏的数量为1的情况下实现。图片选中后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就可以了

68. 问:jpg 文件插入word 文件以后怎么让文件变小?jpg 格式图片插到word文件以后文件变的巨大,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小一点?最好能一张软盘放的下。

答:两个方法:●用photoshop 改变图片的分辨率,当然要看得清楚,然后插入word●word 有强大的压缩功能,把文档另存为比如:temp.doc,看看是不是小了很多。

69. 问:Matlab 仿真图片大家一般怎么弄到word 里面的相对横轴和纵轴修改一下的说答:一般都是在Matlab 里面把所有的直接修改好了,然后再保存的时候用jpg 格式,在word 中间导入就好了

70. 问:如何向WORD 中的图片添加文本?想在图片上输入一些说明文字

答:插入文本框,将版式设成“悬浮”在WORD 的绘图工具里面有个自选图形,找到你要的括号,直接在页面上画就可以了。可以移动,大小也可以改。然后把他挪到文字边上,即可。一个小窍门就是用CTRL+箭头可以进行微调。如果你觉得经常需要对这些文字编辑,怕图形错位的话,可以将需要的文字打在一个文本框里,记得将文本框设置成透明无色的(这样就看不见文本框了),然后将文本框和你的括号(或其他符号)组合成一个图形,就万无一失了

71. 问:AUTOCAD 的图拷贝到WORD 下如何处理

答:有几种办法:一是可以在WORD 中进行CAD 编辑的方法:将CAD 的背景设为白色,然后将CAD 窗口缩小,到你想复制的图形的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就可以了,否则WORD 里面有很大的空白,然后,拷贝,选中所有的图形中的线条,右键。到WORD 中粘贴。二是,先转为wmf 文件,具体先将窗口缩小,如上,然后,按emport,选中线条,存储。WORD 中,插入,图形,来自, 文件,找到文件就可以插入了。

72. 问:文章用WORD 打开时,原有的公式全是红叉,以及WORD 中图变成red cross(红叉)怎么办?

答:基本上没有办法挽救回来了,只能重新插一遍图。据微软的技术支持所说,红叉是由于资源不够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编辑的文档过大,可能因为资源问题导致图片无法调入,从而显示红叉。可是实际情况是,有时候所编辑的文档并不大,可是还是出现红叉。这就可能是因为你设置了快速保存,在选项菜单中可以找到。这是由WORD 的文档结构所决定的。当你设置为快速保存时,每次保存的时候只是把你改动过的部分添加到文档尾部,并不重写文档本身,以达到快速的目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本来并不长的文档的实际大小可能有好几兆。当取消了快速保存后,文档长度将大大减小。还有一个减小红叉出现可能性的办法是把图片的属性中的浮动去掉。这样可能在编辑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避免红叉的出现确实很灵。再说一句,一旦红叉出现了,应该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只有再重新贴图。

73. 问:如果Word 突然定在那里了怎么办?

答:重新打开会回复,或者在word自身的templates 里面找到近期文件,重写的不用太多。

74. 问:如何解决word 说磁盘已满不让保存的问题?

答:有时候,当要保存一个文件时,Word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说是磁盘空间已满,无法保存文件,可实际上磁盘上空间还很大。这是非常令人恼火的一件事情。这一信息最常见的原因是Temp 文件夹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件夹中可以包含的最多文件数的上限。这时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安装有Windows 系统的磁盘,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将出现【属性】对话框,从【常规】选项卡中选择【磁盘清理】按钮,此时将出现【磁盘清理】对话框。执行磁盘清理完毕以后,Windows 会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在【要删除的文件】框中选中【临时文件】选项,然后选择【确定】。Windows 将删除临时文件。要人工删除临时文件,进入临时文件夹,删除任何旧的临时文件(临时文件以波浪号开始,以.tmp 扩展名结束),返回Word,再次试着保存文件。如果此时还不能正确保存文档,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步骤如下:(l)按Ctrl+A 选定整个文档。(2)按Ctrl+C 将整个文档复制到内存中。(3)关闭Word 程序。此时系统会提示:您将大量文本放在了'剪贴板'中,是否希望在退出Word 后这些文本仍可用于其他程序?。(4)选择【是】按钮。(5)重新打开Word 程序。(6)按Ctrl+V,将复制下来的文本粘贴到新文件中。注意:在删除临时文件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不能删除正在使用的文件。这是因为Windows 运行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用到一些临时文件。因而,在人工删除临时文件时,试着在开始时只删除几个文件,然后对桌面上的回收站进行清空。否则可能无法删除所有选择的文件。

建筑识图心得体会

建筑识图心得体会 财务管理131 黄贤贤2013112410 大三第一学期,接到建筑识图这本课本的时候心里是这样想的,一个学财务的怎么还要学工程呢?有点意外,后面经过任课老师这么一番解释,才理解学校的用意,其实工程很多方面也设计财务,况且学多一门对于我们以后的就业也是有帮助的。 建筑识图这门课程是覃攀登老师任教,我个人对于这个老师印象还是很好的,就在大二第二学期他也教过我们工程项目审计,当时这门课学得还不错。第一堂课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眼前一亮,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俊茂的男老师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脾气好好的老师,结果真没看错,真的就是一个脾气超好的老师,而且课堂上也很尽职尽责,偶尔会停下来讲下课堂纪律,教学方式也可以,不过就是太依赖PPT。 建筑识图分为16个任务,分别是项目组的成立,探索建筑,职业岗位规划,建筑分类及构造组成,建筑制图基本技能,建筑施工图的组成,建筑首页图的识读,建筑总平面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的抄绘,建筑立面图的识读,建筑剖面图的识读,建筑剖面图的抄绘,建筑详图的识读,建筑详图的抄绘。在建筑识图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从投影图、轴测图、剖面图、断面图到平面图、立面图以及详图,我们要轻驾基础知识,就熟到工程图的每个细节中同时我们也要持有想象与创新能力,想象深入到剖面图、断面图中,把握好各个建筑功能和构造,在创新上,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建筑体系,表达最新的建筑美、艺术美. 识图也是基础知识深浅的反映在这里,我就识图基 础作一个概述它主要包括投影图、剖面图、断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等 一般建筑工程图样,是按照投影原理和投影作图的基本规则形成的,所以学习投影就知识是学习识图的基础而投影原理是光线透过物体上的各个点和线承接影子的平面上,投落下它们的影子,从而使这些点和线的影子组成能反映物体

平法钢筋识图算量课程设计心得

平法钢筋识图算量课程设计心得 周第九周时,老师布置下来了课程设计的任务,也是检验我们专业知识学好与否的一次机会。 在刚接触到课程设计时,一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看到老师发下来的图纸也不知道该从哪一根钢筋开始计算,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没办法,为了完成了老师的任务,我仔细翻阅书本,查找资料,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在完成这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之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没有理解透彻的,依旧有很多知识需要巩固和加强。每当在课程设计作业的完成中遇到瓶颈时,会用更多的时间来翻阅专业书,会不自觉地开始把每一节专业课程的知识一个个联系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进度很慢,但是随着对钢筋的认识越来越深,对计算公式的越来越熟悉,我的速度渐渐的加快了很多。 在课程设计中,我总结了一下课本中的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 一、箍筋表示方法: 二、⑴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10 ,加密区间距100, 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8@200(2) 表示箍筋为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11G101-1图集与03G101-1及04G101-4图集100...

11G101-1图集与03G101-1及04G101-4图集 100项不同之处(带页码)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新图集13页)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新图集16页)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新图集86页、91页注10)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新图集36页)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新图集43页)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新图集92页注8)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53页)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 两种。(新图集54页)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新图集54页)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54页)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新图集55页)

16G101系列新平法知识体系---新旧平法对比解析

16G101系列新平法知识体系---新旧平法对比解析 目录 第一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概述-------------------------------2 第二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总则和一般构造------------------ 5 第三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柱部分---------------------------12 第四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剪力墙部分----------------------22 第五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梁部分---------------------------38 第六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板、楼板-------------------------53 第七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2)楼梯部分-------------------------60第八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3)基础部分 (包括总则、墙柱插筋构造、独立基础、条形基础)-------------------63 第九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3)基础部分 (包括基础梁、桩、桩承台、基础相关)------------------------------74

第一章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概述 一、实施时间 新平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替代11G101-1、11G101-2、11G101-3) 二、变化及影响 16G101-1不适用于非抗震现浇混凝土墙、梁、板等主体结构的设计;锚固搭接长度及做了局部的调整;抗震等级、钢筋种类、保护层等方面影响不大。新增连梁(LLK)、楼层框架扁梁(KBL)、托柱转换梁等墙梁、梁、柱类型。 三、图集主要设计依据 本次图集的修编按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等新标准,结合近年来工程实践对图集处理的反馈意见,对原有图集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同时考虑实践工程应用需要又新增了框架扁梁等内容。 四、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原11G101-1; 16G101-2;适用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原11G101-2; 16G101-3;适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替代原11G101-3 五、柱 1.新增柱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 (2)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3)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 2.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3.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4.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平法识图认识总结备课讲稿

平法识图认识总结

平法识图的认识及总结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件中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建筑识图的知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学习平法图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平法的真正内涵。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集中标注 (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 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 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 标准构造详图。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 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 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 筋写在前面。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 同时, 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2/4: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 座;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平法识图认识及总结

平法识图之认识与总结 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的学习,对平法识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课本的介绍加上自己的查阅也进一步学习到它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价值。平面表示法,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一、梁平法 1、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靠近支座。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 下一排纵筋为2φ25。同排纵筋有两种直 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2)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 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 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 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6φ25 2 (- 2)/4, 则表示上排纵筋为 2φ25, 且不伸入支座, 下排纵筋为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3)若集中标注的内容在原位标注中出现,且内容不同时,以原位标注为准。 2、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 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 箍)、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当同排纵筋中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 筋时,应用加号“+”将贯通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 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如2φ22 +2φ12)。 二、板平法 1、板块集中标注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穿纵筋和板面标高高差(指相对 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板面没有高差时不标注)。

新旧平法对比解析 (16G101-1)

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概述 一、实施时间 新平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替代11G101-1、11G101-2、11G101-3) 二、变化及影响 16G101-1不适用于非抗震现浇混凝土墙、梁、板等主体结构的设计;锚固搭接长度及做了局部的调整;抗震等级、钢筋种类、保护层等方面影响不大。新增连梁(LLK)、楼层框架扁梁(KBL)、托柱转换梁等墙梁、梁、柱类型。 三、图集主要设计依据 本次图集的修编按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等新标准,结合近年来工程实践对图集处理的反馈意见,对原有图集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同时考虑实践工程应用需要又新增了框架扁梁等内容。 四、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原11G101-1; 16G101-2;适用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原11G101-2; 16G101-3;适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替代原11G101-3 五、柱 1.新增柱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 (2)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3)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 2.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3.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4.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5.修改:梁上柱LZ纵筋构造:伸至梁底且≥20d,弯折12d改为15d; 6.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平法识图认识总结

平法识图的认识及总结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件中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建筑识图的知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学习平法图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平法的真正内涵。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集中标注 (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 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 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 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 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 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 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如φ 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 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 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

新旧101图集对比10页word文档

汇总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 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 1、旧的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 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18、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 19、柱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老图集弯折入200,新图集弯折总长12d(L ae、La)。 20、墙上柱锚固,老图集锚固1.6Lae搭接5d,新图集锚固1.2Lae弯折1 50mm。 21、小墙肢概念,老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新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 22、老图集中没有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新图集增加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 23、柱顶锚固,老图集为3个节点,新图集增加加锚头(锚板)构造节点。 24、剪力墙端部暗柱节点,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老图集弯折15d,新图集弯折10d。

11G101-1新平法的应用与对比

11G101-1新平法的应用与对比针对规范和新平法相关的变化,产品部先给各分支公司下发一些概要介绍:三大规范陆续实施引起了一些重要变化;11G101系列图集在规范的基础上做了修订,替代了原来的6本平法图集,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锚固、搭接、节点构造的变化。广大造价工作者都会受到影响,需要重新学习,需要应对新规范新平法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注:相关的宣传资料会通过《用户挚友》传递给用户! 三大规范陆续实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011年7月1日实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0年12月1日实施 《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2011年10月1日实施 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方面,归纳有以 下几点: 一、材料变化: 钢筋和混凝土都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材料,持续的大规模基建已难以为既;新规范GB 50010-2010坚持“四节一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国策,混凝土结构必须走高效节材的道路。 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 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高至C60,强度的优化选择:经济性(强度价格比)随强度递增;淘汰低强度混凝土;

结构混凝土选择:素混凝土C15,钢筋混凝土C20,高强度钢筋混凝土C25,疲劳混凝土构件C3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C30、不宜C40,删除原规范中的山砂混凝土。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 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根据受力性能选择适当的牌号钢筋。选择月牙肋钢筋及光圆钢筋作为普通受力钢筋。选择螺旋肋钢丝、光圆钢丝、钢绞线以及螺纹钢筋作为承载预应力的受力钢筋。 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 HPB300—Φ HRB335—B HRBF335—B F HRB400—C HRBF400—C F HRB500—D HRBF500—D F RRB400—C 二、基本构造变化: 放宽伸缩缝间距控制,增补控制措施,引导缝的概念; 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一般情况稍增,恶劣环境增加较多; 基本锚固长度及修正系数,采用机械锚固以适应高强钢筋应用; 钢筋接头传力性能削弱及控制原则,对搭接、机械连接及焊接的限制; 最小配筋率的双控原则,大截面配筋率的调整原则; 1、混凝土保护层 保护层定义不以纵向受力钢筋而以最外层钢筋至构件表面的距离定值-普遍增加辅助钢筋的直径。

平法识图框架梁常见注写方式与意义

平法识图框架梁常见注写方式与意义

————————————————————————————————作者:————————————————————————————————日期: 2

题目 注写内容可能出现类型含义备注 集中标注1 编号 KL2(2A) L1(3B) 2 截面尺寸 300*700 300*700 GY500*250 300*700 PY500*250 300*700/500 3 箍筋 A10@200(2) A10@100(4) A10@100/200(2) A8@100(4)/150(2) 13A10@150/200(4) 18A12@150(4)/200(2) 4 贯通筋 (上部架立筋) 2C25 设原位标注为4C25 (2B16)设原位标注为2C20 2C25+(2B16)4肢箍,原位标注4C25 2C25;2C20 2C25+(2B16);2C20 4肢箍,原位标注4C25 5 侧面钢筋 G4B12 梁腹板高大于450mm N6B22 6 高差(选注)(-0.100) 相对于标准结构标高 原 位标注7 支座上部筋 2C25 设集中标注为2A16 4C25 设集中标注为2C25 2C25+2C16 设集中标注为2C25 6C25空4/2 设集中标注为2C25 2C18+3C20空3/2 设集中标注为2C18 8 下部筋2C25 设集中标注2C25;2C25 3

4C25(-2)设集中标注2C25;2C25 2C25+2C16 设集中标注2C25;2C25 6C25空2/4 设集中标注2C25;2C25 6C25空2(-2)/4 设集中标注2C25;2C25 2C25+3C22(-3)/5C25 设集中标注2C25;5C25 9 附加钢筋 10 高差(选注)(-0.100) 相对于标准结构标高 11 截面尺寸(选注)400*800 设集中标注为300*700 4

11G101图集详解

11G101图集详解 1.锚固长度及修正系数,在P53页。新图集细化了锚固长度,分清了在不同情况下锚固长度的应用也不同,使钢筋的锚固参数的应用条件趋于精准。在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表中,还有三个修正系数没有包含在内,即:一、二、级为一个等级修正系数为1.15.三、四级抗震的修正系数分别为,1.05、和1.00,基本锚固长度是按照四级抗震标准制定的。 2.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的重大变化,在53页表。钢筋种类由原来的5种增加到7种,不再包含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钢筋强度有所提升,新增了HRB500两个钢种;混凝土强度增加4种类型到C60,这些改变使新版图集适用范围得到扩展。 3.最小锚固长度有变,在53页。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老图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新图集仅“在非抗震条件下规定不得小于200mm”。在抗震条件下,必须执行基本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再没有不得小于 250mm这个说法。 4.保护层定义: 原来的保护层是指“纵筋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现在的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P54注4说明:只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保护层数值都要增加5毫米,54页右上方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表是按照等于和大于C3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制定的。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5.机械锚固形式,在55页左上。原来只有三项,新图集增加了三项,锚头和锚板还有两侧贴焊的方式非常实用,新图集的缺点是在机械锚固形式的

应用方面没做详细说明,实际采用时理由不充分,这6种机械锚固来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这本规范中也没有应用场合的说明,机械锚固长度,老图集为0.7Lae,新图集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老图集规定在机械锚固长度范围内要设置箍筋,新图集统一规定在53页左下角的注2内,按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构件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mm(d为锚固钢筋的最小直径)。 6.梁柱纵筋搭接区箍筋加密及相关要求,在54页右下方注。新图集将梁与柱纵筋搭接区加密,集中放在一处详解,并增加了搭接区范围的箍筋直径的不小于纵筋直径的4分之一倍(最大钢筋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或5d(d 为搭接钢筋的最小直径),还增加了注3.“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毫米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最后这第3条有深刻的含义,关键是受压两个字,因为受压钢筋或者说钢筋在受压区内才允许搭接,而在受拉力区、受剪力区、受扭力区,是不允许搭接的,这样才能理解明白。 7.焊接封闭箍,在56页左上。焊接封闭箍,括号工厂加工,节省了两个135弯钩增加一次对焊工序,相比之下,必有划算之处,绑扎既有省工处也有为难处,没有了135弯钩活计相当好干,但不能掰口套得事先计划好。对于新工艺应当大力提倡。 8.梁并筋,在56页左下。并筋,非常好理解,如同搭接处的钢筋其实就是并筋的表现形式。并筋应不宜再有搭接,会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力。9.非抗震箍筋弯钩,在56页上方。在原图集没有非抗震字样。新图集无论抗震与非抗震,135度的弯钩角度是不变的,只是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同,现在,非抗震的建筑物极为少见,至少是四级抗震。

新旧规范对比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规范) VS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老规范) 一、材料变化: 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 4.1.2 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 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 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 HPB300—Φ HRB335—B HRBF335—BF HRB400—C HRBF400—CF HRB500—D HRBF500—DF RRB400—C 增加了以下几条: 4.2.7当采直径50mm的钢筋时,宜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2 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 基本构造变化 1、混凝土保护层:

对平法识图的总结

陈建喜造价1班学号:20123003143 对平法识图的总结 今天是2014/5/13,星期二,在第二节课的时候邱小文老师说平法这门课今天上完就结束了,我这才觉得时间过的是那么的快,13周就这样的从我的指间溜走。想想这学期就快结束了。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建中的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建筑识图的知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示方法,是将建筑构件的尺寸和钢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结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结构施工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学习平法图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平法的真正内涵。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梁板等构件结构施工图。 邱老师不是第一次带我们课,在上学期的时候就曾近为我们讲授了一个星期的课程,邱老师我认为他上课的

风格是与其他老师不同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幽默的语言,以及平时一些网络语言运用都是恰到好处。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和自嘲的方式来缓解班级课堂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或者说不和谐的氛围。这里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刚开始上平法课程时有同学总是迟到老师就会说“一般项目经理都是比较忙,我们在开会就没有等你们对不起”。还有很多例子这里只是点滴,我们有时上课大家的情绪不是很高,或者大家有时下午上课有瞌睡的现象,老师就会停下来给我们讲讲他的见闻或者讲个小笑话来提起大家听课的兴趣,我认为老师有时的话语看似随便说的但是都是在点上的,有种点睛之笔,我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氛围也很喜欢这样的语言。 接下来我来谈谈平法,对于刚开始学习平法不只是我当然很多人都喜欢看三维的图形结合平法图集来讲解,但是学习这门课那种方法只是开始,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平法他摆脱了传统的方式,以一种很简单的形式表达很大的信息量,他就像一场寻宝活动,当你觉得你可以认识他的时候其实你只是了解它的皮毛而已,越是深入细节你越是觉得我其实并不了解它,你就会去想办法去了解它,我想这就是人的成长,就是一点点的进步。也即是老师经常会问一些问题往往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当老师解惑了以后你就会觉得天空豁然

新旧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集解读100条Microsoft Word 文档

新旧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集解读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转帖或复制本帖请注明出处。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

建筑识图实训总结2000字6篇范文

建筑识图实训总结2000字6篇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建筑识图技能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便于以后的工作展开。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建筑识图实训总结,仅供参考。 建筑识图实训总结篇一在教师宿舍楼处,我们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实习。对于之前学到的结构类知识,我从中得到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关于平法规范的了解,如何识图以及对结构的认识,我都收获了不少。 “平法” 就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对于梁的平法施工图,它是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如: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二级钢筋)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二级钢筋)25,下一排纵筋为2(二级钢筋)25。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等等。 此宿舍楼主要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

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 建筑结构如楼盖是由梁、板等水平方向的构件组成的水平承重结构体系,其基本作用是: 1. 在竖向,直接承受楼盖中梁、板构件及装修面层的重量;承受施加在楼面、屋面上的使用荷载,并传给竖向结构。 2. 在水平方向,把水平力传给竖向结构或分配给竖向结构构件,同时楼盖结构在房屋中起到水平隔板和连接竖向构件的作用,以保证与竖向结构构件空间工作和整体稳定 对于现浇肋梁楼盖结构一般由板、次梁和主梁三种构件组成,在肋梁楼盖结构布置时,首先应根据房屋的平面尺寸、使用荷载的大小以及建筑的使用要求确定承重墙位置和柱网尺寸。 在肋梁楼盖中,柱或墙的间距往往决定了主梁和次梁的跨度,根据设计经验及经济效果,一般次梁的跨度以4~6m为宜,主梁的跨度以5~8m为宜。 本次实习,时间虽短,但基本达到了为实习目的,进一步完善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重目的。 在实习工程中,我了解了房屋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同时给我们后面要学的专业课打下了基础。

钢筋新旧图集对比100条

03G101与11G101对比100条 1. 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 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 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 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 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 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 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 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 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 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 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 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 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 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 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 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7. 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18. 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 19. 柱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老图集弯折入200,新图集弯折总长12d(Lae、La)。 20. 墙上柱锚固,老图集锚固1.6Lae搭接5d,新图集锚固1.2Lae弯折150mm。 21. 小墙肢概念,老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新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 22. 老图集中没有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新图集增加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 23. 柱顶锚固,老图集为3个节点,新图集增加加锚头(锚板)构造节点。 24. 剪力墙端部暗柱节点,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老图集弯折15d,新图集弯折10d。 25.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交错搭接,老图集外墙转角处为1.2Lae,其它位置为Lle,新图集统一为1.2Lae。

建筑识图心得

建筑识图心得 建筑识图心得一:建筑识图心得 在本学期十七周我们迎来了这次珍贵的建筑实图实训的机会,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一周我收获的许多,对建筑图纸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由于我们接触的建筑图纸不多导致实图期间困难重重,甚至开始都不知从何看起,什么都得借助老师的指导、翻阅资料才能得到答案。刚开始拿到图纸都不知道看什么,只是乱翻一气毫无思绪,慢慢通过问老师一些问题,逐渐的对图纸有些了解。并借助大一上学期的《建筑工程制图》与大二上学期学的《建筑力学》。对图纸中的标注、配筋、构造要求对图纸有一些更加深刻的了解。 经过这一周的实训,我懂得了从最基本的识图顺序,拿到图纸,首先要看的就是图纸的目录,其次就仔细看图纸的总说明,懂得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相应区别,在看图纸的过程中应结合图纸里面的说明进行观察,同时在图纸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好多细节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所以在识图过程中细心是很重要的!再者,我们在识图中相信大家也有所感触就是不知道要看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有好多同学在实训过程中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识图是靠自己去观察,利用空间想象结合实际你就会发现自己有所进步了。 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图纸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什么都不懂了,很多施工方面的做法都一窍不通,只是机械的看着说明文字,头脑一点概念都没有,期待明年的顶岗实习,联系实际,相信会学到很多课堂里没有见过的东西。 实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我对此话深有感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沮丧。 此次的识图实训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