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使得消费者获得同样效用的所有消费产品的组合。

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也可以间接地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ivity):花费1小时劳动力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生产一单位的小麦所牺牲的布匹的生产量。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比较优势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

封闭经济: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并末存在密切的往来,称该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mercantilism):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风行于16-18世纪的欧洲主要君主国,既是一种经济学说,也是一种政策实践。重商主义将一国财富直接等同于它拥有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力图通过获得与维持巨额的贸易顺差来增进一国的财富。这一理论把贸易看成一种零和博弈,主张实时系统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最终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以用于生产的要素总量,这些要素可以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劳动-资本比:每台机器上操作工人的人数,或者劳动人数相对资本数目的比例。

H-O定理(H-O theorem):任何一个国家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定是密集使用它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

特定要素模型:即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ial trade):在同一个产业不同类商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贸易。缩写IIT

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当生产要素增加一定比例时,产量会增加更大的比例。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当一个企业规模扩大时,它的生产成本会降低。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当整个产业的规模增加时,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

福利恶化性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是他获利,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利益损失超过增长本身带来的利益,反而减少了他的福利。

进口替代政策(import-substitution policy):即通过国家政策,如进口关税等,使生产要素流向进口竞争行业,从而达到分散产业结构的目的。

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20世纪的60年代,荷兰在北海领域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能源为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导致了一批崭新的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荷兰的传统制造业却迅速发生了萎缩,大量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这种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的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荷兰病。即某行业生产要素的迅速增加可能会对其他传统行业产生挤压的作用。

出口进口相对价格(TOT):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产品价格之比,tot的增加可以带来福利的增长。

关税(tariff/custom duty):指一个政府附加在进口或者出口产品上的一种税,可以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指一个国家因为征收关税而导致一个行业的附加值的变化率。为了正确反映一个行业的世界保护程度。缩写ERP =(V'-V)/V

配额(quota):是一个政府为了控制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施加的对商品或服务进出口量的限制。

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即本国政府不施加任何进口限制,而是要求国外政府自行限制出口。

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生产一种产品所带来的附加的负面社会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也叫外部不经济。

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所带来的附加的正面社会效益,私人成本要大于社会成本,也叫外部经济。

针对性原理(specificity rule):如果有市场失灵的现象,我们必须找出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最佳的政策应该是直接针对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并加以更正。如果直接针对市场失灵的政策不存在,那么越接近于更正市场失灵的政策越好。

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夕阳产业(senile industry):是对趋向衰落的传统工业部门的一种形象称呼,指产品销售总量在持续时间内绝对下降,或增长出现有规则地减速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长减速或停滞,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

倾销(dumping):指的是国外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或者“公平市场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格歧视。

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一个企业在国外暂时把价格压低,其目的是把国外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一旦国外竞争者退出市场后,该企业就变成了垄断者,便可以设定垄断价格以牟取垄断利润。

周期性倾销(cyclical dumping):因为经济周期而导致企业在国外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

季节性倾销(seasonal dumping):指企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里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来销售产品。是一种无害行为。如年后大甩卖,冬季过后冬衣的价格会打折……

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企业因为国外需求弹性较高而进行的倾销。与季节性倾销一样对进口国是有益的。

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反倾销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是进口倾销产品的正常价值和实际销售价格的差值。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成员国之间没有贸易壁垒,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实行自由贸易,但是每个国家对于来自区域外的进口都保持了各自的壁垒。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自由贸易区内的成员国不但废除正对各自间的贸易壁垒,而且对来自区域外的产品采用相同的关税。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在一个关税同盟里,所有成员国允许联盟内的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力和资本自由跨境流动,这样的关税同盟称为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是独立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层面,成员国统一了对外关税,而且还有一个统一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和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是,经济同盟内成员国所有的关于货币、财政和福利等方面的政策都一致。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 加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进口控制,实行较高程度的保护,鼓励满足本国需求的生产,抑制出口,属于()类型的贸易战略。 A、强外向型经济 B、中度外向型经济 C、强内向型经济 D、中度内向型经济 2.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结果是: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3.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A.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B.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 C.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 4.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5.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赫克歇尔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6.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 ) A.趋于上升 B.趋于下降 C.保持不变 D.升降不定 7.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 ) A.高于其进口商品 B.低于其进口商品 C.低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D.高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8.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是( ) A.土地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劳动密集型产品

9.关税配额的含义是指( ) A.对进口品既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不许进口),又要征收进口关税 B.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征收低关税,对关税配额外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C.一国免税进口的数量限额,超过限额的进口要缴纳常规关税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优惠限额,超过限额的不能享受优惠待遇 10. 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 A.卖方负担B.买方负担C.承运人负担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 11. 墨西哥拥有丰裕的非技术工人,而美国拥有丰裕的技术工人。在开放贸易后,从长期看,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将 A.在两国都下降。 B.在美国上升,在墨西哥下降。 C.在美国下降,在墨西哥上升。 D.在两个国家都上升。 12. ( )是指以物易物,即货物出口的一方在进口某一价值货物的同时,向对方提供等值的出口货物,通常不涉及到第三方 A. 补偿贸易 B. 易货贸易 C. 抵消贸易 D. 互购贸易 13. 进料加工是指( )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简称料件)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销往国外的一种贸易方式 A. 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给有关经营单位 B. 可由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也可由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C. 我国加工单位用外汇购买 D. 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14. 某进出口公司6月间在现货市场上出售钢板一批,进货价为每公吨1150美元,9月份交货,为了避免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公司以相同价格和数量在期货市场购进9月份交割的期货合同,这种做法被称为( ) A. 卖期保值 B. 买期保值 C. 多头 D. 空头 15. 寄售协议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代理关系 B. 买卖关系 C. 委托与受托关系 D. 上下级关系 16. 补偿贸易是买方以( )形式从卖方购进机器设备等 A. 赊销 B. 代销 C. 返销 D. 信贷 17. ( )是指不享有独家经营权的代理。 A. 购货代理 B. 独家代理 C. 一般代理 D. 销售代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 A 、嘉图 B、赫克歇尔 C、里昂惕夫 D、亚当.斯密 2、从世界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 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B ) A、3.3万亿美元 B、 1.6万亿美元 C、 1.7万亿美元 D、 1.5万亿美元 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 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 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某公司,该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 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 A、 2% B、 4% C、 10% D 、20% 二、多选题

国际贸易理论重点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重点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一、五章): 1.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货物交换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 察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家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3.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又称为对外贸易值,它是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货物 与/或服务)与出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 一。 4.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 易量。 5.贸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国家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总贸易体 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专门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 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计入进口贸易,凡通过办理海关手 续出口的货物计入出口贸易。 6.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 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7.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称为直接贸易。 8.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过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 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9.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与进口总额(货物与/或服务)之 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 10.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与/或进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 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口(与/或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口(与/或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 表示。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名词解释(英to英)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名词解释(英to英) What’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one country for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another country. EXPORTING Exporting is the process of earning money by providing the right product at the right price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 beyond your home boundary.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make sure that the exporter is to be paid for the goods he sells. EXW EXW means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he places the goods at the disposal of the buyer at the seller’s premises (法定地址) or another named place. The seller doesn’t not declare the goods for export and he needn’t load goods on any collecting vehicle. FAS Free alongside ship means that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the goods are placed alongside the vessel at named port of shipment. This means that the buyer has to bear all costs and risks of the goods from that moment. FOB Free on Board means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the goods pass the ship’s rail at the named port of shipment. This means that the buyer has to bear all the costs and risks from that point. The FOB terms require the seller to clear the goods for export. CFR Cost and freight means that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the goods pass ship’s rail at the named port of shipment CIF CIF means that the seller bears the same obligations as under CFR. In additional that he has to procure marine insurance against the buyer’s risk of loss or damage to the goods during the carriage. The seller contracts for insurance and pay the insurance premium. FCA, Free carrier (…Named place) It means that the seller fulfils his obligation to deliver when he has handed over the goods, cleared for export, into the custody of the carrier named by the buyer at the named place or point. If no precise point is indicated by the buyer, the seller may choose within the place or range stipulated where the carrier shall take charge of the goods. When, according to commercial practices, the seller’s assistance is required in making the contract with the carrie r, the seller may act at the buyer’s risk and expenses.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小论文

浙江GDP增长代价与对策 10012135 张佳萍 [摘要]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负效应,如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等,这些都成为经济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形成这些负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一味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绿色GDP是一个衡量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本文根据浙江省GDP增长的情况,分析了GDP增长中的代价并对如何减少GDP增长中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对如何构建绿色GDP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绿色浙江的建设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浙江经济,GDP,增长代价,绿色GDP 一.浙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之快 用“快速列车”来形容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恰如其分的。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达到13.1%,人均GDP从40美元增加到2 44O美元。2004年浙江成为中国第4个GDP超过万亿元的省份。目前,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比2002年又增加了4个,达到30个,占了全国的近1/3。[1]浙江经济发展一直以快速、稳健而闻名,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四个超万亿的省份,浙江经济模式曾经全国闻名。浙商也成为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经营者群体。 (二).经济发展之险 浙江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就人均而言却是能源缺乏、土地资源有限、森林资源与环境容纳力极不充裕。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浙江经济发展是快中有险,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一系列负效应就是经济发展的为线所在。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使得浙江经济发展快而无险。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新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后,向买方提交包括物权 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需保证到货。实际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 2.询盘:是指为了试探对方对交易的诚意和了解其对交易条件的意见。 因多数是询问价格,故通常称之为询价。 3.发盘:是指交易一方即发盘人向另一方即受盘人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 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意按这种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行为。 4.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人在发盘中提出的条件, 为进一步协商对发盘提出修改意见。 5.接受:是指受盘人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 愿意与对方达成交易并及时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出来。这在法律上称作承诺。 6.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质量指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有 所机动。 7.品质公差:是指在工业制成品中,国际同行业公认的产品品质误差。 8.对等样品的含义是:当买卖双方采用凭样成交时,卖方为了减少交货 时的风险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商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也有的称其为确认样品或回样。 9.以毛作净:指的是以毛重作为计算价格和交付货物的计量基础,这种

计重方法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以毛作净”。 10.标准回潮率: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在标准温度、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 平衡时的回潮率。 11.公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抽干商品中所含水分,然后再上一定标准的 水分所得出的重量。 12.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 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13.运输标志又称(Shipping Mark),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 和一些英文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14.FAQ是FarAverageQuality的简称,它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 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习称“良好平均品质”,一般是指中等货或大路货而言。 15.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 或者品牌的包装。(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16.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给 船方造成经济损失,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金。17.速遣费:如果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提前完成装卸任务,使船 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将其获利的一部分给租船人作为奖励,叫速遣费。 18.划拨:货物正式划归合同项下的行为。 19.装运合同:利用贸易术语表示交货发生在装运时间前或装运时间的 合同。 20.到岸合同:利用贸易术语表示交货发生在货物到达目的地时的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际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额、出口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4.调拨价格:也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化生产与经营中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扶植幼小的海外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对研究、开发、生产、出口进行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和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 6.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达成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该决议规定,发达国际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原则) 7.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的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 8.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9.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倾销,并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是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重要条件。 10.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范围:国际服务贸易指涉及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的交易。具体的解释是: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邮电、网络提供的境外服务;2:境外消费消费者在境外得到服务而进行的消费;3商业存在:允许外国投资者到本国开设服务型企业;4自然人流动:允许国外单独个人到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11.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以技术壁垒为核心,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二、问答题: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标准答案-(1)

第一章货物的品质和数量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文字说明、样品 2.规格、等级、标准、牌号 3.良好平均品质、上好可销品质 4.溢短装百分比、机动幅度的选择权和溢短部分的计价方法 5.重量单位、容积单位、个数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6.公制、美制、英制、国际单位制 7.按实际皮重、按平均皮重、按约定皮重、按习惯皮重 三、选择题 1.C 2.C3。C 4.C 5。B 6.B 7.C 四、判断题 1.× 2.√3。×4.×5。√6.× 五、问答题 1.答:主要有:按货物的主要用途命名、按货物的主要原材料命名、按货物的主要成分命名、按货物的外观造型命名、使用褒义词命名、以人物名字命名、按货物的制作工艺命名。

2.答:品名条款必须明确、具体规定货物的名称;适合货物的特点;采用外文名称时,要做到译名准确,与原名意思一致,避免含糊不清或过于空洞。 3.答:国际货物买卖的交易双方首先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的名称,才能进一步确定货物的质量。而货物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价格的高低、销售数量,而且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因此,品质条款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内容。 4.答:表示货物品质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包括:文字说明和样品。其中,文字说明的方法主要有规格、等级、标准、商标或牌号、产地等。在使用是应该根据货物的特点、市场习惯、实际需要和交易的具体情况选用. 5.答:合同中规定数量机动幅度一般使用溢短装条款,多装或少装数量的价款在合同中作相应的规定. 6.答:国际贸易中重量的规定方法有:毛重、净重、公量、理论重量、法定重量等。 7.答:有区别。《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About表明数量可有上下10%的伸缩,因此,“About 500m/t”的交货数量可在450-550m/t之间,而“500m/t 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卖方最多可交525m/t,最少可交475m/t,多交或少交部分一般按合同价格计价。 六、案例分析题 1.答: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品质是买卖双方交易的重要条件,品质条款是买卖合同中的主要条款,也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重要依据,对双方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交易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否则,就会造成违约,引起

国际贸易常用术语(中英)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惯例(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 2000) FOB ( Free On Board ) https://www.doczj.com/doc/ba18094782.html,d port of shipment FOB 也称“离岸价”,实践中的使用通常为“FOB……港(出发地)按FOB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成员图片(4张) FAS ( Free Alongside Ship ) https://www.doczj.com/doc/ba18094782.html,d port of shipment FAS(Free Alongside Ship)是国际贸易术语之一,《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对其规定如下:“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船边,即完成交货。买方必须承担自那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FCA ( Free Carrier ) https://www.doczj.com/doc/ba18094782.html,d place FCA是国际贸易术语之一,《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对其规定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的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 该术语可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承运人”指任何人在运输合同中,承诺通过铁路、公路、空运、海运、内河运输或上述运输的联合方式履行运输或由他人履行运输。若买方指定承运人以外的人领取货物,则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此人时,即视为已履行了交货义务。 CFR ( Cost and Freight ) https://www.doczj.com/doc/ba18094782.html,d port of destination 在《2000年通则》中,明确规定CFR术语只能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如合同当事人不采用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CPT术语。 CIF (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 https://www.doczj.com/doc/ba18094782.html,d port of destination CIF到岸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目的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 FOB、CFR和CIF三种术语的换算: 1.FOB价换算为其他价CFR价=FOB价+国外运费CIF价=(FOB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2.CFR价换算为其他价FOB价=CFR价-国外运费CIF价=CFR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3.CIF价换算为其他价FOB价=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国外运费CFR价=C 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4. CFR计算报价 1.净价CFR=FOB+F 2.含佣价CFRC=CFR/(1-Rc)=FOB+F/(1-Rc)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学时:68 课程学分:4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前提知识储备的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积分、国际经济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工具,掌握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熟练掌握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经济特区等贸易政策与措施,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发展,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并把握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和趋势以及WTO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与现象,为进一步完善相关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了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2.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3.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 (1)“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2)“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3)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 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和简答

内部规模经济:指来源于单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报酬的递增。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悲惨的增长:在极端的情况下,大国的经济增长使贸易条件发生很大的恶化,贸易条件的恶化对该国社会福利的负面效果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效果,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就会因增长而下降,这种情形就是所谓悲惨的增长。 保护产业选择的“穆勒标准”:如果某个产业由于缺乏技术方面的经验,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在一定时期的保护下,该产业能够提高效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存在下去,并取得利润,该产业即为幼稚产业。概括如下几点为:(1)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时期就应取消保护。 (2)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 (3)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 经济同盟: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 18.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19.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个由各国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协调下,通过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等政策,消除国别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实现区域内共同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20.自由贸易区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 21.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国间彼此消除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实现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22.共同市场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 23.经济同盟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逐步废除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便一体化的范围由货物生产、交换扩大到分配领域。 24.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经济政策。 27.跨国公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一国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28.斯密绝对优势:一国生产某商品花费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称为绝对优势,如是该国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优势,就该充分利用发展该产品生产和出口,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对贸易双方都有利。 29.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0.H-O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

“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相互承担义务,货物买卖同时都享有权利,一方所承担的义务正是另一方所享有的权利。在合同中,卖方的基本义务是交出货物的所有权,买方的基本义务是支付货款,这是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特点。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按照《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的内容:又称合同条款,是确定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判断合同是否有效的客观依据。 接受:就是交易的一方在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以声明或行动向对方表示同意的行为。 交易磋商:指买卖双方以买卖某种商品为目的而通过一定程序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洽商并最后达成协议的全过程。 逾期接受:又称迟到的接受,是指受盘人未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接受,如发盘没有规定时限,未在合理时限内接受。按各国法律,一般认为逾期接受不是有效的接受,而只能视做一个新的发盘。 贸易术语:又称“价格术语”或“价格条件”,它是以简明的外贸语言、或缩写的字母、或国际代号,来概括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交货的地点、货物交接的责任、费用,以及风险的划分和表明价格构成等诸方面的特殊用语。 INCOTERMS:是国际商会(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制定的“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的缩写形式。中文称作“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通则”。最早的“通则”是国际商会于1936年为统一世界各国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而制定的,后来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对通则进行了多次修订。最新的通则是于2000年1月1日生效的《2000通则》。 象征性交货:指卖方只要按合同规定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FOB: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的缩写,意为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它是《2000通则》的13个术语之一,是一个常用术语。它指卖方将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后,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就算完成交货义务。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交易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价格上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影响商品差价的主要因素是所使用的贸易术语的不同,此外还包括质量与档次、运输距离、交货地点和条件、季节性需求、成交数量、支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佣金(Commission):是代理人或经纪人为委托人进行交易而收取的报酬。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往往表现为出口商付给销售代理人、进口商付给购买代理人的酬金。根据在合同中佣金的不同规定方法,佣金分为“明佣”和“暗佣”两种。 折扣(Discount、Allowance):是卖方给予买方的价格减让。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优惠。根据在合同中折扣的不同规定方法,折扣分为“明扣”和“暗扣”两种。 标的物:是指用于换取对价的货物。 商品的品质: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样品:通常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取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加工、设计出来的,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FAQ:(Fair Average Quality)是指“良好平均品质”,一般是指中等货。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二是指某一季度或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 公量:在国际商品贸易中,有些商品,如棉花、羊毛、生丝等有比较强的吸湿性,所含

国际贸易术语中英文精修订

国际贸易术语中英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外销员辅导物流货运费英文术语大全 海运费oceanfreight 集卡运费、短驳费Drayage 订舱费bookingcharge 报关费customsclearancefee 操作劳务费labourfeeorhandlingcharge 商检换单费exchangefeeforCIP 换单费D/Ofee 拆箱费De-vanningcharge 港杂费portsur-charge 电放费B/Lsurrenderfee 冲关费emergentdeclearationchange 海关查验费customsinspectionfee 待时费waitingcharge 仓储费storagefee 改单费amendmentcharge 拼箱服务费LCLservicecharge 动、植检疫费animal&plantquarantinefee 移动式其重机费mobilecranecharge 进出库费warehousein/outcharge 提箱费containerstuffingcharge 滞期费demurragecharge 滞箱费containerdetentioncharge 卡车运费cartagefee 商检费commodityinspectionfee 转运费transportationcharge 污箱费containerdirtynesschange 坏箱费用containerdamagecharge 清洁箱费containerclearancecharge 分拨费dispatchcharge 车上交货FOT(freeontrack) 电汇手续费T/Tfee 转境费/过境费I/Ebondedcharge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大纲 一、论述部分: 1.试论述21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 ①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 ③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 2. 试述H—O 理论的基本原理。 (1)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不变以及既定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余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2)根据要素富裕度的价格定义,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更便宜,资本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更便宜,可见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产生不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也就是说各国的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3)因此,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双方获益。 3.试述关税同盟效应 (1)关税同盟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导致贸易规模的增加,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贸易转移指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 (2)关税同盟除了具有上述静态效应外,还有动态效益。 ①建立关税同盟能够加强同盟内的竞争,够消除贸易壁垒; ②各国生产者面临同盟国低成本产品的威胁,必须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③关税同盟形成的市场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贸易壁垒取消后,同盟国低成本的生产者面对更大的市场,可以出口更多商品,所以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 ④同盟内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强,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产品单位成本降低;⑤刺激非成员国到关税同盟内投资设厂,就地销售,避免关税同盟对非成员国产品继续保持歧视性贸易壁垒; ⑥建立关税同盟后,劳动力和资本可以使同盟内各国的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4.试述倾销的认定与反倾销的实施条件 (1)倾销指出口国以比国内更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是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2)由于倾销经常被企业用来作为争夺国外市场的手段,这时倾销变成了一种不公平竞争,为此,关贸总协定在努力降低各国关税壁垒的同时,允许各国对倾销征收关税,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 (3)如何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 WTO 反倾销协议》明确规定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的正常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来说,看这一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价格,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①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②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 (4)进口国是否对倾销采取反击措施还要看倾销是否真正伤害了本国产业。根据 WTO 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倾销成立;②国内产业受到损害;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如果调查结果表明倾销存在、产业受损,进口国政府就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一般是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出口国厂商不合理的价格。 5.试述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由汉密尔顿提出,经过李斯特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易保护理论。 (2)其基本理念就是,当处于幼稚阶段的国内产业无法与成熟的国外产业相竞争时,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实施保护,给国内产业足够的时间成长,直到具有和国外产业同样的竞争力之后,就可以取消保护。 (3)李斯特的理论一直被经济落后国家广泛引用,成为他们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论据。

国际贸易七-八章试题

《国际贸易》7-8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名词解释(4×4=16) 1.无条件最惠国待遇 2.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同盟 4.贸易条约和协定 二、填空题(1×20=20) 1.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____(1)。 2.世界贸易组织于_______(2)年_______(3)月_______(4)日建立,取代了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机构。 3.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5)和_______________(6)体现的。

4.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共进行了________(7)轮多边贸易谈判。 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国只能通过________(8)来保护本国产品。 6.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9)与(10)出现了新的变化。 7.(11)和(12)作为信息时代最有活力的两个因素已经成为创造价值和取得财富的源泉,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大提高。8.发展(13)并实现其(14),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9.公平贸易原则主要体现在(15)、 __ (16)和减少其他(17),以保证公平贸易。 10.国际技术贸易由(18)和(19)两方面组成。 11.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国际间的商业行为,它以(20)为主要交易标的。 三、单项选择题(1×15=15分) 1.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 ( )。 A.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同盟国内部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 C.同盟国外部实行统一的关税 D.同盟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 2.目前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C.欧洲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3.下述一体化经济组织中,( )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 (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东南亚国家联盟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名词解释英to英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名词解释(英t o英) What’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one country for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another country. EXPORTING Exporting is the process of earning money by providing the right product at the right price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 beyond your home boundary.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make sure that the exporter is to be paid for the goods he sells. EXW EXW means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he places the goods at the disposal of the buyer at the seller’s premises (法定地址) or another named place. The seller doesn’t not declare the goods for export and he needn’t load goods on any collecting vehicle. FAS Free alongside ship means that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the goods are placed alongside the vessel at named port of shipment. This means that the buyer has to bear all costs and risks of the goods from that moment. FOB Free on Board means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the goods pass the ship’s rail at the named port of shipment. This means that the buyer has to bear all the costs and risks from that point. The FOB terms require the seller to clear the goods for export. CFR Cost and freight means that the seller delivers when the goods pass ship’s rail at the named port of shipment CIF CIF means that the seller bears the same obligations as under CFR. In additional that he has to procure marine insurance against the buyer’s risk of loss or damage to the goods during the carriage. The seller contracts for insurance and pay the insurance premium. FCA, Free carrier (…Named place) It means that the seller fulfils his obligation to deliver when he has handed over the goods, cleared for export, into the custody of the carrier named by the buyer at the named place or point. If no precise point is indicated by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