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改善方案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精益改善方案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精益改善方案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精益改善方案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精益改善方案怎么提高

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提高生产品质

众所周知“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有一流的品质,才会有广阔的市场。那企业如何才能提高产品品质,将是每个企业永恒的话题。

首先须从原材料把关,严格杜绝不良品入库,并进入生产线。那如何才能把好这第一关呢?(责任部门:采购、品管)

采购人员需挑选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所购买的物料,品质达到要求。品管人员协助采购督促供应商提高品质。物料到货后,品管需严加把关。合格品方可入库。

第二关:物料的储存(责任部门:仓储部门)

物料的储存在品质管理中同样很重要,因搬运、储存不当而造成物料的不良时有发生。所有仓管人员一定须按照重下轻上的原则,注意轻拿轻放。还要做些“防尘、防潮、防晒、防锈等”工作。不定期对物料进行查看。确保物料储存的质量。

第三关:制造生产(责任部门:制造生产部门)

物料进入生产线后,首先须避免因为操作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物料作业不良。每工段及相互工段需进行自检、互检及抽检。成品需品管进行检查,合格品才可以入库、进行销售。

第四关:产品的运输(责任部门:物流)

为什么把产品的运输也放在品质管理当中?因为运输不当,同样会造成产品的损坏。所以物流部门,须选择有资质、信誉高的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另外有的企业,把售后服务同样放在品质管理的范围当中)。其实只要企业内部门各尽其职、相互监督、人人参与品质管理,相信产品的品质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定会飞黄腾达。

二·提高生产效率

对企业来讲,致力于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成本,经受得住价格竞争的压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价格不变的话,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利润的增加。只有较高的生产率,企业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才能不被国外竞争同行所替代。国内印包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低,应该注重生产率

的提升,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和资金都投入到市场中,生产是业务的基础。如果没有较高的生产率作保障,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意味着较高的利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生产率一般用来反映产出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之间的关系,它只是一个相对的衡量指标。一般的生产率常用下面的公式表示:生产率=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消耗的资源总量。

考虑多因素的影响,必须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即TFP模型)来计算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销售收入+库存变化+企业和设备原值的增加值)/[(基期资产回报率)X(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员工薪金和福利)] TFP模型中,所有的部分都必须用货币来计量,并且要按照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后才能得出有效的TFP值。由于所有的生产率计算都有缺陷,TFP模型也有不足,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慎重。在TFP模型中,如果库存迅速增加,TFP值要相应地增大,但是可能企业正面临着产品积压的难题。此时,仅仅看TFP值容易引起误解。生产率对任何企业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讲,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得以提升。生产率的下降,意味着生产中出现了问题,运营部门可以通过检查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来确定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并据此进行相应地改进以提高生产率。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比较多,一般包括资本、方法、技术、质量、员工工作绩效、企业文化。其中,资本投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投资以及设备的利用情况。技术因素主要是指技术的应用情况,只有技术被充分地应用,才能发挥技术的优势。员工工作绩效主要是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企业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组织的生产率。

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1.工作环境包括物料、作业规划及设计、机器设备、照明、温湿度、环境颜色等。

2.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程度越高,产品的质量越高,生产率越高。

3.质量差别造成生产率比较时的失真。

4.废品率废品率的高低表示了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显然过高的废品率意味着资源的浪费。产品的返工也会影响生产率。

5.员工的流动性员工流动频繁,不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新招聘的员工必须经历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并且员工的流动还可能造成技术、经营的情况的外泄,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率的保持和提高。

6.员工的激励制度它直接影响着生产率高低。

7.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是持续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8.设备故障在制造业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将严重影响生产率。

9.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以上只是影响生产率的常见因素,涉及到具体的行业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因素。

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比较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行业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抓住关键因素来提高生产率。

1.投资

投资在最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上,能有效提高生产率。新设备和技术是最有效提高生产率的方法之一。美国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投资10%—15%,用于提高其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每年5%的生产率的增加。如软包装印刷厂采用中山松德的无轴传动的凹印机,生产速度可以提高到350m/min,比一般凹印机的200m/min快了75%,显著提高了生产率。

2.消除瓶颈

生产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生产率往往是由瓶颈生产率决定的。提高任何非瓶颈生产率不能提高系统整体的生产率,瓶颈生产率的提高才能提高整体的生产率。只有瓶颈的产出率和所有向其输入的产出率之和相等时,系统才是最具效率的。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实行源头质量控制,它要求必须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如果出现错误,就马上停止该工序的生产。一线员工,不仅仅是生产者,同时也充当质量监督者的角色。由于员工只是注意该部分,容易发现质量问题,有利于反量的提高。印包企业在生产包装盒时,如果印刷时质量就不合格,一线员工没有把不合格印张及时抽出,由于印张检查比较困难,很可能检查不出来。交货后,在客户使用时被检查出,影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采用 JIT生产

JIT(Just—in—Time)生产是一系列生产活动的组合,其目的是在保持库存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进行大量生产。该过程中,零件准时到达下道工序,并在该工序迅速被加工,然后往下道工序转移。JIT 生产的理念是:只在需要的时候生产,决不过量生产。超过最低需求数量的任何东西都是浪费。

5.设计员工的工作

由于生产一线的工作相对比较单调乏味,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一般不高,尤其是流水线的工作更是如此,即便是工资较高时,也不能保证较高的生产率。可以采用工作扩大、工作加深、工作轮换和团队生产的方式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6.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提高一个操作或者一组操作的生产能力、减少成本和提高质量来提高生产率。员工在使用机器、工具、材料和工作方法时有一套习惯的动作模式,它直接影响了生产率。必须对员工所有的动作进行重新分析,去除没有必要的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必要时,采取新的更具效率的动作模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7.员工培训

增加员工的培训,改变员工的错误认识,减少犯错误的概率,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有效提高生产率。员工培训成本比较低,却可以每

年提高6%左右的生产率。

8.激励员工

企业可以使用以团队为导向的激励性报酬机制有效提高生产率。该机制强调团队工作,通过认真评价,并根据团队中个人对团队目标贡献进行相应的奖励。管理者必须明确鼓励生产率的提高,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激励,包括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

9.管理员工每天的工作

企业必须对每天的生产进行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设备出故障时间,减少闲置的资产,使员工和资本发挥最大的效率。

10.企业文化

在企业文化中倡导提高生产率的理念,使所有的员工在意识中形成提高生产率是优秀员工的强烈意识,群策群力,形成提高生产率的大环境。提高生产率对利润日益减小的印包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的产品,谁的价格低,谁就具有竞争优势,就能赢得订单。在价格竞争中,生产率是其基础。可以说谁提高了生产率,谁就有了价格竞争的最终优势。

生产效率评价表

目录项次内容页码 1 前言 (4) 2 管理绩效指标分析 (5) 2.1 生产效率分析………………………………………………………………5-7 2.2 生产力分析…………………………………………………………………………7-9 2.3 质量效率分析………………………………………………………………………10-12 2. 3.1 进料检验分析 2.3.2 制程检验分析 2.3.3 成品检验与客诉分析 2.4 人力资源分析………………………………………………………………………12-14 2.4.1 间接人员比率分析 2.4.2 人员知识结构分析 2.4.3 人员流动率分析 2.5 资材库存分析 (15) 3 管理系统运作分析 (16) 3.1 业务 (16) 3.2 工程 (17) 3.3 生管 (17) 3.4 物控 (17) 3.5 采购 (18) 3.6 仓储 (17) 3.7 生产 (18) 3.8 品管 (18) 3.9 财务 (18) 3.10 人资 (19) 4 绩效管理改善简介…………………………………………………………………20-23 5 评估总结陈述 (24) 6 绩效管理体系推行计划表…………………………………………………………25-30 7 绩效管理体系推行辅导协议书……………………………………………………31-34 8 绩效管理公司资证数据 (35)

1. 前言 在X总: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规范管理的管理部署下,〖深圳市聚人众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朱毅顾问,何国清副总和邵波专员于2010年11月3日对〖深圳市XXXXXX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运作流程以及管理效率方面进行了初步了解和评估。 评估形式:现场查看 / 调阅报表 / 询问相关人员 评估原则: 1. 不锦上添花,不述说公司已用现实证明的优点和成功之处; 2. 择主要评述,非直接影响到业绩的小缺微弊留待日后顺机解决。 数据源:本报告中引用的资料,除有另行注明外,均来自公司 评估内容:陈述如后------ 面对不断往下压价的市场和客户,面对不断往上增长的物料和人工成本,作为企业经营者,逆境之中将面临3种选择: 1. 糟糕的公司在抱怨中消亡; 2. 普通的公司在逆境中辛苦的经营; 3. 而卓越的公司则因此在变革中成长和壮大. 不要盲目把管理不善归咎于人员素质,其影响力无论如何都是小于组织的,企业管理的真相是: 组织流程决定竞争力,管理工具决定执行力.

精益生产推行计划

精益生产体系推行计划书 一、序言 承蒙公司器重,担任公司精益生产推行办经理一职,主导负责公司精益生产体系的建立。在此之前,并未对精益生产有过太多的想法。如今身处其位,方知责任重大,压力山大。 从入职**以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踏实勤恳的态度去做事、做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今身居要位,此种责任感更甚。深知压力就是动力,挑战等于机遇的我,此时此刻不会有半点退缩,打点行装迎接新的挑战。 二、**的精益生产 **公司从2011年开始推行精益生产,经过3年的努力,已经具备雏形,初见成效。 各种精益生产活动,如6S、提案改善……等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然此种成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也未完全深入人心。各种浪费、异常频发、模具不良多等仍是目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以上种种,均要求我们持续推行、深入推进精益生产。通过精益生产体系的建设,灵活运用精益生产各种工具来达到减少甚至消除问题根源的目的。将精益生产进行到底。 三、推行办的定位 精益生产推行办作为精益生产推行的专职部门,负责精益生产项目推行方向的制定及把控,就像一艘船的船长,牢牢掌控船的航向,确保其不偏离既定轨道,直达目的。 推行办负责精益氛围的营造,各种推行工具的导入,最终目的是将精益生产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个员工内心当中。并指导如何去找出浪费,消除浪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价值。最终使精益生产成为公司的文化,持续改善的文化。 四、推行方向及规划 (一):旧有推行工具、项目的改良完善,最终达到完全沉淀。 1、6S文化:

2、提案改善: 3、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4、精益生产报: 5、三大课题推进 (二):新推行工具、项目的设计导入,确保精益生产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保证推行

精益生产推行方案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实习研讨文件 精益生产方案设计与实施 姓名:邓东平 指导教师: 时间:2015年10月15日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增强,企业的经营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在公司中实施精益生产,是目前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当务之急。 下面我们将跟随公司灯具的生产现状,运用价值流图析技术,识别出当前流程活动中的浪费现象;使用作业测定方法,测定生产线作业时间并计算其标准工时和生产节拍,发现生产线的平衡性差、员工工时利用率低下;使用工序分析方法,发现了在制品停滞、搬运时间过长等问题。 我们利用工业工程和精益生产工具,制定并实施了一套精益生产方案。首先,对工序流程进行改善,利用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和5W2H方法,减少流程当中半成品的停滞时间,清除不必要的搬运活动。其次,通过作业改善和优化,平衡生产线,使员工平均利用率得以提高。接着,为了充分实现工序流程改善效果,公司还可辅以生产布局的改善,对生产线进行消除合并、重排优化、作业设计改进,提高了生产线利用率;同时,我们通过生产看板系统和准时化供货,保证可视化管理和生产准时化。总结改善结果,绘制改善后的价值流程图。最后,通过调整组织机构和实施5S、TPM等措施,保证精益生产的持续进行。 关键词:精益生产方案设计生产线平衡价值流图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随着市场趋向全球化,摆在所有制造业面前的将是更为激烈和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品竞争。为提高竞争力,制造企业必须以最快的上市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及最清洁的环境来满足不同顾客对新产品的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为了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它必须将精益生产理念作为经营战略中的一个首要因素来对待。支撑创新力经济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获取与提升各类组织自主创新力的四大技术群之一。正如詹姆斯·沃麦克等人指出的那样,精益生产的理念“可以适用于任何国家与地区的不同制造业和不同的工厂和不同的企业文化”。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低廉的工资基础上在全球竞争中建立长时间的绝对优势”,“但可以通过精益生产和精益理念来维持优势”。 1.1研究目的和必要性 1.1.1研究目的 A.嘉利公司提高效益的需求: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对未来市场竞争的压力。公司领导最关心的是经营业绩和投资回报率,要求企业不断地提高盈利能力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了保证企业良好发展的态势,需要通过推进精益生产,来进一步降低在制品和成品的库存,消除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B.生产车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保证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够持续盈利,必须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元器件价格的不断上涨,材料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嘉利公司作为加工企业,成本的降低主要是生产成本的降低,这就需要通过实施精益生产来实现。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效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 - 损失工时)X100% 生产率用来考核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是制造成本的标示之一。 生产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X100% 案例分析: 如果整个车间的月度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超过100%意味着什么?Productivity: 123% Production Efficiency: 142% Productivit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Over Tim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Downtime + Overtime)) 所有的乘积都是相乘相加的结果,即Excel 中的sunprodut()函数。 我想一定在什么上面出了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 * 每个机型的标准工时定的太高了 * PCBA 和 FA中的标准工时有重复 * Oracle 中标准工时的定义是瓶颈时间*所有人数,还是每个工位时间*每个工位人数的累加 * 工作时间定低了 * Working Time 的定义,是按照劳动法的每日8小时,还是需要去除吃饭,休息时间

精益生产推行方案20140219

精益之道 一、精益核心:精益求精,持续改善; 二、精益之道:依靠忠诚实干的员工,通过暴露问题,解决根因,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建 立稳定连续的增值流程。 三、推行精益生产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一个企业发展良好的原因在哪里? 二、一个企业发展不好的原因在哪里? 三、公司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企业存在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四、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目的是什么?追求利润还是员工的福利?共同繁荣。 五、如何对待流程?依靠忠实的员工,暴露问题,持续改善,稳定持续增值的流程。 六、如何对待问题?如何对待员工的错误?暴露问题,持续改善。 七、如何看待员工和机器的关系?人使用机器;不能人成为机器的奴隶。 八、如何对待员工?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关怀、激励、鼓励。 九、当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冲突时,怎么来解决?改善&管理;共生共赢; 十、领导者和员工之间是什么关系?利益?交换?雇佣?剥削?矛盾对立?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十一、公司如何看待员工的学习?员工为什么而工作? 十二、若何落实企业的使命、价值、信念、宣言及目标?制度、文化及理念,如何支持实现精益? 十三、企业需要精英还是耕耘者? 十四、企业如何尊重员工?以问题教导员工思考,并让员工负责持续改善。 四、精益前提:如何才能成功实施精益生产? (一)高层的支持:决策、决心、危机。愿力!!!竞争激烈、订单丢失、成本攀升、利润 下降; (二)顾问的专业:战略、方向、计划。智力!!!精益之道、现实调查、整套方案、推动 有方; (三) 中层的配合:信心、行动、支持。压力!!!高层的压力、顾问的推动、实践的成效、 专业培训及理念教育;样板试行。 (四)基层的落实:兴趣、意愿、合作。动力!!!学习长进、承担责任、积极动力、成效 助兴;和合互助,集体力量。信仰、价值观、责任感、主人翁精神。 (五) 核心人员的稳定:专业顾问、中层执行、基层行动。 (六) 专业培训及理念教育:IE&Lean、工具的应用、现场改善及培训;标杆参观。 (七) 扎实的基础:人才、文化、理念、意识、态度、责任、立场、方略;改善环境和氛 围;士气和干劲。 (八) 企业的精益愿景及共同繁荣; (九) 领导的决心&理念;领导的德行管理及智慧教导; (十) 中层的积极执行及热情带动; (十一) 员工的改善才能及责任态度; (十二) 责任/立场/态度/理念/意识/文化→基础/环境/文化/资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持续改善→指标达成。 五、鸟瞰精益: (一) 客户的要求:零缺陷的产品、准时顺序的交货、较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

精益生产推进计划完整篇.doc

精益生产推进计划1 精益生产推进计划 2007.11.15 ~2007.12.15 通过5S活动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11.15 ~11.24 现场1S(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资源);——11.25 ~12.04 现场2S(整顿:对现场资源进行三定管理);——12.05 ~12.14 现场3S(清扫:彻底清除现场污染源,并加以控制)。 2007.12.15 ~2007.12.22 装配工时测算、价值流分析并制定改善计划。 2007.12.23 ~2007.12.31 生产线布局调整。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IE)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IE则是为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IE又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的一门学科。 日本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运用基础IE中大量的作业研究、动作研究、时间分析技术,使精益生产始终站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生机勃勃、卓有成效。日本企业在运用IE方面有极大的创造,使得精益生产不仅带来了生产组织方式的质变,而且带来了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内外协作管理、与用户关系等一连串带根本性的企业组织体制、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变化和企业经营

价值观的重大改变,其中最受影响的还包括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丰田汽车公司生产调查部部长中山清孝认为,丰田生产方式(JIT)就是IE在企业中的应用。 日本从美国引进IE,经过半个世纪发展,形成富有日本特色的IE,即把IE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现场管理优化。我国企业在实施推进精益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场IE,从基础IE的普及推广入手,进而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精益生产支柱与终极目标 Posted by iezhangliluo under [ 精益生产] [ (0) 评论] | [ (0) 引用] 精益生产支柱与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目标细述为: (1)“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3)“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应该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

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Part six 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推进式控制系统与拉动式控制系统 第一种 推进式(PUSH )控制系统 [] 图6-1推动式生产系统 信息流 物流 工作点

信息流 物流 第二种 拉动式(PULL )控制系统 指令信息流 6-2 拉动式生产系统 Note:

6.2 精益生产中计划的特点 精益生产计划中最独特之处是,只向最后一道工序以外的各个工序出示每月大致的生产品种和数量计划,作为其安排作业的一个参考基准,而真正作为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如总组装线)。 图6-3 后工序按看板生产 推进式与拉动式系统对生产管理指标的追求 原料库存周转率=上月末库存金额/本月使用总额 成品库存周转率=上月末库存金额/本月出货总额 推进式(PUSH )生产系统 库存太 多,受不 准 时 库存 超 产 单位生产时间

拉动式(PULL )生产系统 生产计划种类 1.长期计划:即年度计划或3年计划等,其主要作用为年度财务预算、固定资产(设备等)、不动产(厂房等)的投入、预定新开发新产品类别及预定淘汰目前在生产产品类别,生产布局规划等等提供依据。长期计划的内容主要是预测各大类产品系列在市场要销售的数量,见图6-5。 图6-5 长期计划 2.中期计划:即未来数月的生产计划如季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等,评价在未来数月里,生产能力是否不够或有富余、供应商及采购部门能否对应、各部门人员是否不足(或富余)等等。 3.短期计划即当月计划、周计划、即日计划等。主要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在精益生产方式里称之为主生产计划),

精益生产推行计划书

精益生产推行计划书

精益生产体系推行计划书 一、序言 承蒙公司器重,担任公司精益生产推行办经理一职,主导负责公司精益生产体系的建立。在此之前,并未对精益生产有过太多的想法。如今身处其位,方知责任重大,压力山大。 从入职**以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踏实勤恳的态度去做事、做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今身居要位,此种责任感更甚。深知压力就是动力,挑战等于机遇的我,此时此刻不会有半点退缩,打点行装迎接新的挑战。 二、**的精益生产 **公司从2011年开始推行精益生产,经过3年的努力,已经具备雏形,初见成效。

各种精益生产活动,如6S、提案改善……等也在有条不 紊的进行。然此种成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也未完全深入人心。各种浪1、实现6S以自主检查为主,外部检查为辅。 2、人人参与的6S文化。 3、通过6S的建设,带动人员素质的提升。

费、异常频发、模具不良多等仍是目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以上种种,均要求我们持续推行、深入推进精益生产。通过精益生产体系的建设,灵活运

用精益生产各种工具来达到减少方 向 规划1、6S标准的修订。 2、6S检查评分标准的修订。 3、6S分组及检查方式的优化。 4、车间、仓库等现场部门大力推进6S 自主检查。 5、职能部门落实6S的日常点检。 6、6S竞赛、各种趣味活动的设计导入。 2、提案改善: 现状每月提案改善活动持续进行,但仍有以下不足点: 1、参与者集中于脱产人员,普通员工的参与度不够。 2、集中于现场车间,职能部门参与程度低。 3、案例等级基本处于5-8级,缺乏高等级的改善案例。

数据生产效率分析报告

数据生产效率分析报告 1数据生产效率整体情况 1.1各工序间平均生产效率基线 数据大赛已经结束,根据大赛积累的数据结果统计,各生产工序之间的生产效率基线,如下表1: 表1 内业一天平均生产效率 单位:平方公里 根据表1得出以下结论: 1)信息录入一天平均生产效率为4.07平,按90%折算,为3.66平。 2)影像处理一天平均生产效率为72.25平,按90%折算,为65.03平。 3)更新一天平均生产效率为5.88平,按90%折算,为5.29平。 4)矢量化一天平均生产效率为2.58平,按90%折算,为2.32平。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按90%折算),内业一天的平均生产效率为1.61标准平方公里/人日,如果加工一个300平方公里的项目,内业生产约为186天。(未包含嵌道和配图) 1.2项目评审时生产效率之间对比 目前毛利润评审时内业平均生产效率按1.4标准平方公里/人日进行评审,根据数据技能大赛数据统计结果建议在以后的毛利润评审过程中可以提高内业生产效率的评估,可以按整体内业一天的平均生产效率,建议值为1.6标准平方公里/人日,也可以按各个工序的一天平均生产效率,最后进行累加来评审项目的毛利润。 2影像矢量化数据分析 因信息录入、影像处理、更新嵌道等工序员工参与较少,在这里将不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可详见原始数据的统计,《数据技能大赛效率分析.xlsx》。影像矢量化作为数据加工主要工序,本次对矢量化做主要分析,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1)最快用时与最慢用时进行了对比; 2)最快一天生产效率与最慢一天生产效率进行了对比; 3)排名靠前与排名靠后之间进行了对比; 4)根据现有员工工资水平对比; 5)根据员工学历进行了对比; 6)根据员工入职年限进行了对比分析; 7)根据部门分工对比; 8)根据地区状态进行了对比。 说明:因考题题量较大,有部分员工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根据评分结果分析,后面完成矢量成果质量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最后在统一时间内提交比赛成果,这样会造成统计的生产效率会偏高。 2.1矢量化最快用时与最慢用时之间对比 1.制作1.17平方公里矢量化最快用时及最慢用时,并根据大赛时间原始数据,折算成一天8小时计算,统计 出一天的平均生产效率,见表2: 表2 最快与最慢用时对比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最快一天与最慢一天的平均生产效率之差为1.82平,速度快了近43.75%,说明排后的员工技能提升的空间很大。 2.2前10名与后10名之间对比 1.分别统计前10名,前30名,前50名以及后10名,30名,后50名的生产效率,见表3: 表3 前10名与后10名之间对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前10名生产效率与后10名生产效率之差为1.23平,速度快了近34.45%,后50名员工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1.精益生产作为当今最为先进的制造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改善实施必须始终围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即消除浪费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精益生产思想作为工作指导的有力武器。 2.任何一项管理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适用每一个企业。在应用精益生产理论进行改善时,必须时刻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进行灵活应用,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一不至于在改善中生搬硬套,走错方向。例如由于手机行业存在市场机会成本,战略要求不能完全做到“零库存”管理。 3一个拥有卓越企业文化和管理的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积淀才能实现。 丰田公司自成立初期就开始不断探讨生产模式,历经四十年时间才一逐步形成了初步成型的丰田方式。时至今日,丰田方式仍在不断改善进步中。因此,没有那个企业的实现是一瞰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卓越企业管理需要系统性的全面进行改善,但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分步骤分门别类的逐步改善进而达成阶段目标并最终实现总目标。 4.改善不能脱离现场。所有数据必须现场测量,所有问题必须现场观察,充分与一线员工交流并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结论。脱离现场,脱离实际,脱离基层员工,任何改善都只是纸上谈兵。 5.改善成果必须实现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的改善不是完美的改善。 6.精益生产的改善需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改善才能处处开花。 7.改善是一个持续创新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善,不断进步,这是丰田方式的精髓。只有深深理解这一精髓,并将其作

为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心中,才能够在精益生产的实践应用中取得长久发展。 二、实施方案指导框架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的精益生产理论指导和实践案例研究,研究将精益生产的各钟软硬件技术进行分类,提出了新的改善模型,作为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指导框架。改善模型称为新“TPS”模型,T代表技术(Technology ),P代表人员(Person ),S代表系统(System,如图4-1所示。改善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技术改善、系统支持以及人才培养,如图4-2所示。制造技术的改善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改进,而支持系统则是从流程设计上来进行优化,而人才培养正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人的能力、意愿和文化进行培养熏陶,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精益生产管理模型 以新“TPS”管理模型作为公司精益生产应用推广的指导框架,针对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造技术、支持系统以及人才培养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及改善方案研究。 精益生产管理模型构造 三、制造技术改善 (一)生产模式优化 从当前的生产模式来看,产品从原材料入库到产品最终出货,中间需要五处等待,半成品需要入暂存仓两次,等待时间占整个生产周期的96.5%,浪费巨大。 依照精益生产单件流和连续流的指导思想,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优化。当然,生产模式的优化需要逐步推进,结合公司现状,提出以下四步走的改善建议。 第一步,通过改善,将整机组装测试段与包装段连在一起,实现整机组装的连续流;第二步,通过改善,将主板加工测试段与整机组装测试包装段连在一起,

精益生产管理办法(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精益生产管理规范 目的: 为建立精益企业,有效的管理、开展精益生产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生产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的运行成本,特制定本规范。 定义: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管理机构及职责 公司应成立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组员为各部门负责人。 组长职责: 指导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方向; 对精益生产项目管理成果的监督及评价; 组织架构的确定及资源支持的保证; 最终确定精益生产推行项目。 组员职责: 行政中心负责人职责: 负责推动各部门对年度精益目标的分解及部门年度计划推进,建立各项目推进组; 组织召开精益月会、季度会及年度汇总,并对精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及督促; 负责各部门精益项目指标的考核。 其他部门负责人职责: 负责各自部门精益项目方案与计划的申报、实施,效果验证及标准化维持; 负责本部门日常6S管理及员工行为规范监督与整改。 精益生产管理推进步骤: 精益生产管理项目输入:

降低成本:效率提升,作业方法改善,工艺流程改善,工具或设备改善,物流改善,布局改善,降低消耗品使用量,其它成本降低方法的项目; 品质改善:降低不良损失金额,降低材料不良率,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等方面的项目; 生产技术:生产方式改善与变革的方法与建议,新生产技术的建议、实施方案等; 管理体制:有利于公司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现场、行政、财务等管理,提高团队士气等方案; 有关安全生产、生产环境改善、6S改善之项目。 选定及提出精益改进项目 ?根据公司总的经营目标或精益生产管理项目输入的要求,各 部门每年年底应选定下年度精益改进项目(每个部门不少于2个),并确定改进目标; ?针对每个选定的项目确定改进计划、资源需求和时间进度; ?公司鼓励员工向本部门或上级领导提交精益改进建议,可直 接向部门负责人提交或通过公司意见箱提交,对采纳的精益改善建议相关部门安排在部门的精益改进项目中落实。 5.2.2 精益改进实施计划的编制 精益改进项目负责人编制精益改进项目实施计划,该计划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精益改进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 ?项目进度安排; ?是否达到目标的验证。 5.2.3精益改进实施计划的批准 精益改进项目负责人编制精益改进项目实施计划后,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并报行政中心备案。 日常工作中的小的精益改进项目,如强化GMP管理、在线QC 监控、现场的6S管理等,由各部门、各班组内部推行,相关活动可记录在周例会中。 5.2.4 精益改进项目的实施 ?精益改进项目负责人按批准项目实施计划中规定的时间进 度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偏离计划

精益生产管理办法

精益生产管理规范 目的: 为建立精益企业,有效的管理、开展精益生产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生产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的运行成本,特制定本规范。 定义: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管理机构及职责 公司应成立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组员为各部门负责人。组长职责: 指导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方向; 对精益生产项目管理成果的监督及评价; 组织架构的确定及资源支持的保证; 最终确定精益生产推行项目。 组员职责: 行政中心负责人职责: 负责推动各部门对年度精益目标的分解及部门年度计划推进,建立各项目推进组;组织召开精益月会、季度会及年度汇总,并对精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及督促;负责各部门精益项目指标的考核。 其他部门负责人职责: 负责各自部门精益项目方案与计划的申报、实施,效果验证及标准化维持;负责本部门日常6S管理及员工行为规范监督与整改。 精益生产管理推进步骤: 精益生产管理项目输入: 降低成本:效率提升,作业方法改善,工艺流程改善,工具或设备改善,物流改善,布局改善,降低消耗品使用量,其它成本降低方法的项目; 品质改善:降低不良损失金额,降低材料不良率,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等方面的项目; 生产技术:生产方式改善与变革的方法与建议,新生产技术的建议、实施方案等;管理体制:有利于公司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现场、行政、财务等管理,提高团队士气等方案; 有关安全生产、生产环境改善、6S改善之项目。 选定及提出精益改进项目 根据公司总的经营目标或精益生产管理项目输入的要求,各部门每年年底应选定下年度精益改进项目(每个部门不少于2个),并确定改进目标;针对每个选定的项目确定改进计划、资源需求和时间进度; 公司鼓励员工向本部门或上级领导提交精益改进建议,可直接向部门负责人提交或通过公司意见箱提交,对采纳的精益改善建议相关部门安排在部 门的精益改进项目中落实。

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word范本

精益化生产实施方案 前序: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可以使企业实现下列目标: ①在制品数量及其占用资金降低50 %; ②产品质量损失降低30 %以上; ③订单交货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④设备故障停机率比目前减少30 %; ⑤生产耗用工时比目前降低10 %?30%; ⑥人员减少30 %; ⑦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员工士气明显提升。目的: 『精葢生产的架构」 TPS 提高效率,社绝浪费 防绪沬事能工作业研究 快速换产主产布局动柞研究 自 时平准比提案一个谏 化Aswi ser. com化 标准化看扳lifts 目视管理TPM 5S 精益思想

第一、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提升产品质量;第三、改善生产现场,提升企业形象;第四、最终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公司效益,确保公司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精益生产指导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费。精益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精益生产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精益生产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部门职责: 精益生产部: 1、负责精益化生产推行整体规划,部署和决策 2、决定精益化生产推行过程中的奖惩 3、协助各部门精益化生产工作 4、统筹公司精益化生产宣导,各部门精益化生产培训 5、制定精益化生产月度工作计划、考核指标,并监督、指导、协助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Implementation plan of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 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 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 修改及打印。 20XX年公司全面推进精益管理工作,为适应公司精益管 理的要求,有效减少窝工和生产不均衡带来的浪费,向厂房平面布置要效益,向工艺流程要效益,向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要效益,向科学发展要效益,切实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最终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公司效益的目的。DXC公司生产部结 合公司客车修理生产实际、认真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主要部门及重点工作 生产部是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精益生产 的整体推进工作,制定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表,编制公司精益生产流程和规范,并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技术中心、质量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成立各专项工作组,并按照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表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二、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精益生产推进组”,具体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 组员:生产部、技术中心、质量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城轨市场部、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管理部、各生产单位。 “精益生产推进组”职责:负责制定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控制精益生产推进进度,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三、缩短厂修车在厂平均周期 20XX年4-8月份厂修车待修周期26天,检修周期43天,竣工出厂周期18天,厂修车在厂平均周期共计87天(均含休息日) (一)压缩待修周期 具体实施方案:1、要求市场部门制定方案,按照年度进厂车生产计划中的需求计划均衡催车入厂。

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

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精益化生产实施方案 前序: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可以使企业实现下列目标: ①在制品数量及其占用资金降低50%; ②产品质量损失降低30%以上; ③订单交货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④设备故障停机率比目前减少30%; ⑤生产耗用工时比目前降低10%~30%; ⑥人员减少30%; ⑦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员工士气明显提

升。 目的: 第一、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提升产品质量; 第三、改善生产现场,提升企业形象; 第四、最终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公司效益,确保公 司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 精益生产指导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费。精益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精益生产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

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精益生产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部门职责: 精益生产部: 1、负责精益化生产推行整体规划,部署和决策 2、决定精益化生产推行过程中的奖惩 3、协助各部门精益化生产工作 4、统筹公司精益化生产宣导,各部门精益化生产培训 5、制定精益化生产月度工作计划、考核指标,并监督、指导、协助各部门精益生产情况的落实。 各部门(管理部供销部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仓储物流财务部)负责人 1.落实该部门精益化生产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本部门相关体系文件、制度、流程并贯彻落实,按标准对违规情况提出书面处理建议。 3.每月定期制定精益化生产推行计划,每周定期向总经理汇报精益化生产推行总结 4.配合精益生产部每月定期进行的精益化生产全面的检查评比。实施步骤: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一、公式: 生产效率=标准总工时÷实际总投入工时*100% 标准总工时=标准工时*实际产出数 实际总投入工时=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二、定义: 生产效率: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 标准工时:根据PIE提供产能表所计算出来的工时。 总投入工时:是指当日考勤表上的总工时。 损失工时:因生产异常或其它原因使生产受影响的工时。 补助工时:每个订单在排拉时所需的工时。 三、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损失工时的计算 ①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影响生产效率时所损失的工时,由生产线申请,PIE确认。 ②生产过程中因异常而停线所损失的工时,由生产线申请,PMC确认。 ③其它原因所造成的生产过程中所损失的工时,由生产线申请,责任部门确认。 2、补助工时的计算 ①新订单生产成品,排线时补助1小时,由生产线申请,PMC确认。 ②新订单生产半成品或包装排线时分别补助半小时,由生产线申请, PMC确认。

③同一订单非因本生产线原因而停线,然后又重新排线生产,按①② 进行计算补助工时,由生产线申请,PMC确认。 3、生产效率按订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一个订单只计算一次生产效率; 生产半成品时只需如实统 计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4、生产线生产好半成品后将半成品转至其它生产线包装时,生产效率由 生产半成品的生产线进行计 算,负责包装的生产线提供包装时所用的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5、生产好的成品因本生产线作业不良而造成重工的,重工时所用到的工 时将计算到生产该成品的实际投入总工时内进行计算生产效率,由生产该成品的线别承担工时。 6、计算损失工时和补助工时时由生产线填写<组装课损失/补助工时申请 书>,按计算时注意事项的第1、2项规定进行计算与确认。

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91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正式 样本

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20xx年公司全面推进精益管理工作,为适应公 司精益管理的要求,有效减少窝工和生产不均衡带来 的浪费,向厂房平面布置要效益,向工艺流程要效 益,向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要效益,向科学发展要效 益,切实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最终达到提高劳动 效率,增加公司效益的目的。DXC公司生产部结合公 司客车修理生产实际、认真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主要部门及重点工作 生产部是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精 益生产的整体推进工作,制定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表, 编制公司精益生产流程和规范,并对各单位完成情况

进行监督考核。技术中心、质量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成立各专项工作组,并按照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表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二、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精益生产推进组”,具体如下: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 组员:生产部、技术中心、质量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城轨市场部、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管理部、各生产单位。 “精益生产推进组”职责:负责制定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控制精益生产推进进度,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三、缩短厂修车在厂平均周期

精益化管理方案实施优质规划方案.docx

精益化生产实施方案 前序: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可以使企业实现下列目标: ①在制品数量及其占用资金降低50 %; ②产品质量损失降低 30 %以上; ③ 订单交货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④设备故障停机率比目前减少30 %; ⑤生产耗用工时比目前降低10 %~30%; ⑥人员减少 30 %; ⑦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员工士气明显提 升。 目的:

第一、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提升产品质量; 第三、改善生产现场,提升企业形象; 第四、最终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公司效益,确保公 司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 精益生产指导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费。精益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精益生产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 的低成本生产。精益生产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 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 部门职责: 精益生产部: 1、负责精益化生产推行整体规划,部署和决策 2、决定精益化生产推行过程中的奖惩 3、协助各部门精益化生产工作 4、统筹公司精益化生产宣导,各部门精益化生产培训 5、制定精益化生产月度工作计划、考核指标,并监督、指导、协助

各部门精益生产情况的落实。 各部门(管理部供销部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仓储物流财务部)负责人 1.落实该部门精益化生产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本部门相关体系文件、制度、流程并贯彻落实,按标准 对违规情况提出书面处理建议。 3.每月定期制定精益化生产推行计划,每周定期向总经理汇报精益 化生产推行总结 4.配合精益生产部每月定期进行的精益化生产全面的检查评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2013 年 8 月,初步阶段 1、精益生产部就公司开展精益化生产的目的、思路、推行方式等进 行宣传培训; 2、明确精益化生产推行工作的各部门的职责 3、精益生产部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状况制定精益生产推进计划,召开 部门讨论会议,并制定考核标准 第二阶段: 2013 年 8 月— 11 月,实施阶段 1、依据精益生产推进计划对各部门进行专项培训,并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制定“精益化生产改善计划表” 2、各部门依据“精益化生产改善计划表”对本部门管理文件,工作 流程,现场管理等进行改善工作 3、考核 : 本实施阶段起,将按照“精益化生产改善计划表” ,由精益

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正式版

精益生产实施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20xx年公司全面推进精益管理工作,为适应公司精益管理的要求,有效减少窝工和生产不均衡带来的浪费,向厂房平面布置要效益,向工艺流程要效益,向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要效益,向科学发展要效益,切实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最终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公司效益的目的。DXC公司生产部结合公司客车修理生产实际、认真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主要部门及重点工作 生产部是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主管部

门,负责精益生产的整体推进工作,制定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表,编制公司精益生产流程和规范,并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技术中心、质量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成立各专项工作组,并按照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表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二、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精益生产推进组”,具体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 组员:生产部、技术中心、质量部、物资部、市场营销部、城轨市场部、资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