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

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是投机造成,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持,这种价格上涨会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造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虚假繁荣[3]。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梁云芳,高铁梅(2006)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只存在局部泡沫,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是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大的影响[4]。许经勇、马原(2005)认为应当把宏观调控的切入点放在直接调控房地产供求上。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在于实现有效供求平衡[5]。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聂学峰等(2005)运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效应与时滞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房地产投资和价格,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比利率政策更为显着[6]。李健飞等(2005)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了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7]。对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何艳(2006)认为:一是普通商品房供应增加,小户型房价上涨得到一定控制;二是投机行为得到抑制,外资炒房更为规范;三是信贷收紧,购房者更为谨慎;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囤房受到抑制[8]。杨玉珍、文林峰(2005)认为在金融政策方面,可以采取严控信贷政策的措施。在土地政策方面可以实施最严格的土地控制政策[9]。张琦(2006)认为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决策层对市场判断有分歧;政策执行环节(管理机制)有问题;房价信息失真;宏观调控政策在综合应用中不协调、不规范[10]。程建胜(2007)认为2003年以来,国家综合运用行政、财税、金融、土地等手段逐步加大了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房价持续上涨、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依旧比较突出[11]。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存在分歧,对房地产市场宏观

调控的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解决措施。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及现实生活经验,我认为这些因素为:

1、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购买力的体现,居民购买房屋一般是在其购买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因此分析、房价影响因素需要考虑人均可支配收入

2、房屋平均造价,房地产行业属于成本投入比较大的行业.研究房价就必须考虑其单位成本,即房屋平均造价。

3、房屋销售面积,房屋销售面积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直观体现

4、房屋竣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主要体现

二、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初步提出

为全面反映我国房屋价格的现状,选择分地区的“商品房平均售价”为被解释变量.包括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商品房平均售价。令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X1.“房屋平均造价”为 X2,“房屋销售面积”X3为,“房屋竣工面积”为X4。从(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如下数据,见表1

表1 2006年我国房屋价格及影响因素数据

地区人均可支配收

房屋平均造

房屋销

售面积

房屋竣

工面积

商品房平均

售价

北京23938280天津232727234774河北14232111山西13501988

内蒙古112042221811

辽宁13363073

吉林12012010黑龙江12302196

上海30897196

江苏1502170563592

浙江1679149254774

安徽12352322

福建13723994

江西8671708

山东12792541

河南11002012

湖北16082556

湖南11721928

广东21424853

广西9142195

海南14913787

重庆14152269

四川9482271

贵州9431780

云南14132380

西藏16201976

陕西15872461

甘肃9571780

青海13111921

宁夏10212063

新疆10761858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为:

Y= β0+β1X1+β2X2+β3X3+β4X4+U i (二)参数估计

利用Eviews 软件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Eviews 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2数据.模型估计的结

果为:

y=+++ (381.4455) (0.061330) (0.370257) (0.149396) (0.037343) t=(一5.357468)(5.783840) (2.155982) (O .621738) (一 R 2=0.907951,F 检验值df= (三)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该模型表明R =,R2=,可决系数较高F 检验值=,大于(4,26)=,明显显着。但是当显着性水平a=时(27) =,x3、x4系数的t 检验不显着,可能存在着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相关关系矩阵,结果见表3。 表3 解释变量的关系矩阵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7/11 Time: 20:17

Sample: 1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1 X2 X3 X4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7018247.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由解释变量的关系矩阵可以看出,有些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进一步精确地研究该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需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分别做Y对X1 X2 X3 X4 的一元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解释变量的一元回归

变量x1x2x3x4

参数估计量

t统计量

R2

Adjusted R-

squared

其中,加入x1的方程Adjusted R-squared最大,以x1,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见表5

比较得知,新加入X2的方程修正的可决系数 =0.8874,改进最大,且各参数的t检验显着,选择保留x2再加入其他新变量逐步回归,结果见表6

表6

在x1 x2 基础上加入 x4后的方程的修正可决系数明显增大,且当可决系数仅=的时候,(27)=使得各个参数的t检验都显着。加入X3之后虽然有所增大,当但当可决系数为的时候,参数的t检验不显着。这说明X3引起多重共线性,应予以剔除。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Yi=+十—

t= (一6.3340)(6.4968)(2.1826)(-1.8313)

R2 =0.9065 F=87.2759

(四)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采用怀特检验的估计结果如表7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Obs*R-squared Probability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9/11 Time: 00:16

Sample: 1901 19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1

X1^2

X2

X2^2

X3

X3^2

X4

X4^2

.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

squared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12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Prob(F-statistic)

stat

由表7可以看出Obs*R-squared=<所以不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

六、自相关检验与修正

对样本量为31、三个解释变量的模型,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查DW 统计表可知dL=.dlx=,模型中DW=,dlx

Yi=+十—

t= (一

R2 = F=

其经济意义为: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商品房销售价格就增加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房屋平均造价每增加1元,商品房售价就增加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房屋房屋竣工面积面积每增加1万平方米商品房售价就减少元

结论:经检验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竣工面积对房价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屋造价对房价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房屋竣工面积与房价具有负相关的关系。面对我国房价飞涨的局面,这个模型对于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建议

一、最高限价法的调控

地方政府在土地拍卖时,明确所建房产的房价上限,然后在此基础上以价高者购得。这样有利于资源更合理的分配,房地产开发商不能再盲目抬高拍卖价格,而必须进行开发核算,这样一来土地开发权将流入到具有开发成本和开发质量优势的开发商手中,这不仅可以很好的遏制房价而且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当然最高限价法调控政策是一剂猛药,使用需谨慎。

二、政府必须加快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需求旺盛。住房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保障人民的住房需求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在商品房价格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加大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力度,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公共产品性质的住房,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

参考文献:

[1]庞皓.2007计量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晓峒.2004计量经济软件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王维国.2002计量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4]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

[5]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怎样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J]·中国房地产信息 2004 (12)

[6]沈悦、刘洪玉·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 1995-2002年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4 (6).

[7]梁云芳等·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6 (3).

[8]聂学峰·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4).

[[9]何艳:当前宏观调控对我国房地产业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6 (1).

[10]张琦·房地产投资与价格宏观调控效果如何[J]·经济管理, 2006 (21).

[11]程建胜·关于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 2007 (16).

[12]格林: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3]靳云汇,金赛男等·高级计量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4]杨玉珍,文林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建议[J]·管理世界, 2005 (6).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引言: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业每年都是“第一名”。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状况。房地产的问题,在开发商,政府,购房者三者来看,就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焦点则是房价问题。如果说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围绕“土地”这个关键词,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则在价格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对峙。先是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价涨跌上僵持不下;再有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土地成本论;最后则是关于房地产是否归为暴利行业的争执,“价格”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房价的构成因素,至今仍然是不透明的。公布房价成本成为另政府极为头疼的一件事。房价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并且项目间差异性较大,同时还有软资产、品牌等组成部分,特别是现在的商品房,追求品质、功能完善以及个性化成本构成越来越难衡量。 写作目的:通过对一系列影响房价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在一定层面上分析房地产如此暴利的因素。当然笔者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全面的分析这一问题。仅仅就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写作方法:理论分析及计量分析方法,将会用到Eviews软件进行帮助分析。 关键词:房价成本计量假设检验最小二乘法拟合优度 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0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在Eviews软件中选择建立截面数据。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1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令Y=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万元)X1=各地区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X2=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人)X3=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元/人)X4=各地区人均住宅面积。(平方米)X5=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如下: Y X1 X3 X2 X4 X5 12698521 4254.800 569767.0 129961.0 24.77140 13882.62 5208402. 1465.800 238957.0 147063.0 23.09570 10312.91 7799313. 4748.300 989317.0 70048.00 23.16710 7239.060 5401279. 1313.300 591276.0 89151.00 22.99680 7005.030 2576575. 1450.700 265953.0 61074.00 20.05310 7012.900 10170794 3957.100 966790.0 82496.00 20.23510 7240.580 3469281. 1626.800 303837.0 77486.00 20.70590 7005.170 4401878. 2181.300 441518.0 68033.00 20.49200 6678.900 11958034 3609.200 505185.0 153910.0 29.34530 14867.49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房价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房价 刘英英 1102204112 淮阴工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中国房价一路走高,可谓是风光无限。但也让无数的潜在购房者望而却步,造就了无数的“房奴”为房梦而奔波。许多到了已婚年龄的80后青年一房难求,导致“蜗居”“蚁族”“裸婚”等现象的产生,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本文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浅析其原因和影响,以及其给人的思考。 关键词:供给与需求,生产成本,经济学,危害,措施 正文: 一)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在经济学家的眼中,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的变动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而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必然会对住房产生大量需求,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在城市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买房、扎根、建立自己的家庭,导致了城市住房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更优越的居住环境静,这也促进了房产的需求。另外,投机炒房减少供给。受前几年房价涨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投机炒房的行列,低价买入然后弃之不用或出租出去,从而影响了市场的供给,导致了房产价格的增长。因此,近些年中国房价一路飙升。 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可知,商品价格是指有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价格。由于房地产供给的有限性和房地产商的极力宣传,大家错把需要曲线(需要是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因素)看做需求曲线(需求是指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形成需求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手中的收入。),需要曲线的需求量大于需求曲线,同等供应曲线条件下,商品房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形成了高房价。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房的需要量不断加大,而需要住房的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商品房的高价位一次次被刷新。 按照常理推断,既然我国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市场需要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市场需求量被高估了,那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会冲低商品房的价格并形成商品房滞销的局面。但现实为什么常常出现商品房热销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利润的趋势,大家认为商品房的价格会持续走高。因为按照现实中参照的市场需要量,商品房市场的供应量还较小,商品房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存在升值的空间。而且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随价格变动不敏感。同时,由于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商品房不可能实现无限的供给,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对商品房升值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商品房极度热销的场面。 二)生产成本的增加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土地,甚至可以说地理区位因素可以决定房地产的价格及档次。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一区位的土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见,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发展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对GDP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是近期以来房地产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房价也有所回落,这到底是福是祸,对中国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通过分析房价下跌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标签:房价下跌;影响;对策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例为23%左右,对总投资的拉动约为25%,在GDP中占比约10%,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但是2011年12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回落13.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7704亿元,全年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7.5%,比上年水平低9.4个百分点。无独有偶,2012年1月以来,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连续第5个月环比下跌,环比跌幅为0.18%。2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67元/平方米,环比1月下跌0.30%。至此,百城房价已经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同时跌幅创2011年9月开始下跌以来最高水平。房地产投资明显下降,房价也出现回落,中国房地产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2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价下跌无疑为那些天天因购房难而苦恼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春风,低收入群体可以买到心仪的房子,也可以使一些购房者改善居住条件。有数据显示,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中国城镇中等收入居民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只能购买3平方米上下的住宅面积,这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我国居民的收入不足以承担如此高的房价,房价下跌无疑让房奴看到了希望,让老百姓能够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房价仍然有下调的空间,房价的合理回归应该是涨幅介于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之间,2012年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下跌10%是可以接受的。房价的合理下跌对于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人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住房消费的增加无疑加重了人们的负担,房价下跌,让中国人能够有更大的支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但是房价暴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所回落。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旦房价出现暴跌,就会拖累其它行业,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欧债危机仍在延续,国际大宗商品仍在高位,美元面临升值周期,诸多因素都对中国的外需很不利。中国2011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是投机造成,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持,这种价格上涨会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造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虚假繁荣[3]。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梁云芳,高铁梅(2006)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只存在局部泡沫,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是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2010年3月 第47卷第2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ar.2010 V01.47NO.2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张振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主张,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而应该经济对策和政治对策并举。 [关键词]高房价;利益集团}房地产市场}政治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2—0086—05 一、高房价的三种经济解释视角 (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一 苗天青的《我国房地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和李伯含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是这种研究的代表。这种分析视角主张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SCP)模式出发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房地产商的市场行为和房地产产业的经济绩效。 苗天青和李伯含都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房地产产品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国性市场,而是区域市场。而区域市场中的竞争体现为相邻的房地产产品之间的竞争,在构成竞争关系的临近区域或临近地段,房地产企业及其房地产产品的数量是很少的,区域内少数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就是寡头竞争。由此在一定区域市场范围内形成的市场结构就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蚍13(P63) 由于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对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厂商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因为其他厂商的反应又决定了厂商行动对其自身所带来的后果。[2](PP.88—89)因而,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下,市场存在着普遍的合谋。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策略是房地产企业的占优策略。[1】(P1)苗天青还认为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存在隐瞒盈利的情况,其目的是偷逃税款,房地产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不仅远远高于现有的统计数据,而且普遍存在着暴利。 然而,该理论在推导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时,遭遇了困难。[33市场结构有三个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很低。且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进入壁垒方面,土地的协议出让曾是最大的壁垒,然而随着土地“招拍挂”的普遍实施,此种壁垒逐渐消减。经济学者显然回避了这一问题:“这种统计和计算在中国房地产业目前所处的初级阶段显然意义不大”。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结构来自于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位置的固定性。[11(P52)然而如果仅从这一点就能够推导出房地产市场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的话,我们便可认定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时期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因为不仅中国的房子不能动。美国的房子也不能动I不仅现在的房子不能动,过去的房子也不能动。如果再深究一步的话,还会发现,这种研究办法是“借”来的。SCP范式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分析,这样在对房地产业进行研究时,就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二)供求关系与高房价: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二这种理论倾向于从供求关系失衡、供小于求的角度来解释高房价。典型的计算办法是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为潜在需求、真实需求、被动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其他需求。 [收稿日期]2009—09-14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NKQ09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振华(1979一),男,山西繁峙人,法学博士,南开大学讲师,从事政府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研究86 万方数据

2020年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摘要:房价关系着和影响着每个家庭,房价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从供需、消费者和博弈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关键词:房价供需消费者博弈机制 一、供需影响着房价 1.住房供给影响房价。这里主要从供给结构来谈。我国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绝对住房供给水平并不高,供给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空置。这里引入空置这一概念。①空置一词来源于西方,指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未得到使用,处于等待出租状态或者出售状态。由此可见,空置一方面表明房屋未被使用,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所有权人准备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只有两方面都满足的房屋才是空置房屋。否则,不能称其为空置。空置也是一种供给,且:供给=需求+空置率。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当市场交易以买卖为主且购买者就是房屋将来的实际使用者时,使用者注重的是房屋的服务功能,价格直接体现了使用者对房屋的支付意愿。从卖方角度看,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将房屋销售出去,因为销售时间越长,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价格风险不断增加;同时,空置期越长,管理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在预计销售时间较长时,卖方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降低销售价格;相反,空置面积减少,购买者增加时,卖方就有可能提高价格。 2.土地的供给影响房价。土地的供给总量影响着房地产产品供应总 量。土地供给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就是指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经过开发,可为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数量。 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供给总量为有效供给总量。土地供给总量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是影响生产和预期。但影响力的时效不同,对房地产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原因,要在1~2年之内才能显现出来,但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却是当期的。由于房、地的紧密关系,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供给量是房地产增量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容积率来反映。 设房地产增量为QR,土地供给量为QL,容积率为F,则有QR=F×QL。 则当容积率不变时,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

计量经济学实践报告-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实践报告: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商学院 专业: 国际贸易 指导教师:

摘要:房地产,一个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的名词,一个牵动许多购房者神经的名词。眼下的房价无疑是最火热的焦点。本文选取1991-2005年相关的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所学知识对根据经济理论选取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各因素进行检验,并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修正等一系列的工作,最后确定一个较好的拟合模型,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以上过程都通过EVIEWS在计算机上实现。最后,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物价城镇居民收入建材价格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使得房地产问题变得异常尖锐。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七大以及年初的两会,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持有肯定的表述,房地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增长,全面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状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近几年房地产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得出来,城乡住宅的建筑量每年保持在13亿平方米,城镇是 5.5—6亿平方米,竣工量是很大的。过去有厂房集中建房,商品房的比例不大,最近的比例很多,达到了80%。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的提升,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是2.6平方米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27平方米/人均,这在世界上也是令人瞩目的。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是伴随着人口快速增加提升的,房地产业发展给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对GDP的贡献率,最高峰达到了5.2%,平均水平是4.5%。 我国房地产还是一个年轻产业,自从1990年国务院55号令对土地交易的法律承认开始,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年的发展历史了。这15年来,我国房地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就是说1990至1996年为一个阶段,这时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高,还仅仅只是提供一个居所,对劣质产品、市场需求不是太看重,但市场在起步,总的来说是卖方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至2000年,随着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以后,房地产市场的购房主体发生了变化,集团购买基本退出市场,而个人消费成为主体,购房主体个人化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除国有、集体所有的房地产公司外,大量的中外合资、合作、独资、私营的房地产企业参与房地产的开发销售。房地产市场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和购房主体需求的多样化,房地产市场开始完全市场化。第三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快速发展,我国地产市场进入到大规模的市场化开发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度过了地产15年这场大戏中分量最重的五年,房地产进入以“ 新产品主义” 为开发导向。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快速发展,这时不仅要有理念,还要有文化,还要讲产品,是我国房地产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二、经济理论陈述 无论是以攫取高额利润还是以快速回笼资金为主要目标,厂商在为楼盘确定价格时通常需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成本——地价、建安成本、税收及其他费用的总和。二是竞争——市场供求总量、直接与间接竞争对手们的价格情况。三是消费者——目标消费者能够接受何种价格。三种因素在楼盘最终定价中所起的作用显然不一样,一般说来市场供求总量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只是参考,而成本与消费者则是决定价格策略的根本因素。因此,我选取了建筑材料价格,城镇居民收入,城镇物价指数,城市人口四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一方面,资本

星光小论文——中国房价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中国房价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9013班万雪吟 摘要: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房地产业是暴利产业,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现象:如透支中国未来购买力,贫富差距拉大而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巨大财产的重新分配,改变居民消费意识,改变物价水平等,也将在现在和不远的未来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由中国的高房价引发的种种问题以及现象,观察其目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中国房价在未来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宏观影响,最终提出一些浅显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运用商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对当前房价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价虚高中国经济通货膨胀负面影响 (以下斜体下划线为引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化开发的逐渐深入,住房需求的增多和购买力的加强,使得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房价居高不下,尽管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在户型,配套,环境规划,物业管理,卫生等方面相较于以前有不少的提高,但这并不是房价能够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的理由,高房价的出现,是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的。而在这个非理性现状出现之后,也必然会导致更多严重的后果。 1.虚假购买力,透支未来中国经济 中国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住房市场化一开始马上就引进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居民的购买力和需求被人为的多倍放大,虽然在最初对房地产业的兴盛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但时间一长,其弊端也逐渐显现,过早的引用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供需矛盾被快速的激化,而在暴利的刺激下,许多房地产商捂盘销售,控制房源,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房价也随之直线上升,住房需求大是肯定的,大学生毕业,婚龄青年结婚,这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多数都无法接受如此高的房价,承受如此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按揭购房就成了必然的付款方式。虽然这样能够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些人每个月都要用收入的很大部分来还款,必然会使其在未来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都要依赖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也就是透支了未来的中国经济。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房地产的暴利是房地产业持续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巨大的财富向房地产商集中,而这巨大的财富,是从无数普通人身上得

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投资学 年级 2014 学号 201424015118 学生姓名黄锦恒 完成时间 2016 年 12 月

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摘要:2015年以来全国整体的楼市销售在政策不断利好的刺激下,温和回暖。201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的关键之年。虽然此前国企改革进度总体来说低于预期,但从2015年年初至今,尤其是两会以后,相关政策密集出台,“1+N”国企改革文件出台的预期逐渐加强。由于一线城市在经济增长、产业聚集以随着政府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政策的出台,我国房地产行业出现回暖迹象,许多城市的房价都在上升期。2015年1至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而1至5月份为下降0.2%,热点城市住宅交易量明显上升。在住宅交易回暖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出现新的运行特征,将对房地产业数量型增长模式提出巨大挑战,值得高度关注。 关键词:房价成本;计量假设检验;拟合优度 1.引言 近年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为此基于对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房价问题的对策建议2.理论基础 房产是指建筑在土地上的各种房屋,包括住宅、厂房、仓库和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办公用房等。地产是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间,包括地下的各种基础设施、地面道路等。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变化决定。若供过于求,则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升。供给与需求理论就是通过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使产品达到一种均衡价格,住房作为

房地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具,都会对房地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炒房投机的行为。而对于购买首套住房等出于生活必须的购房者,应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2、扩大低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缩小供需缺口。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只有政府有能力进行调整,要解决房地产市场上的根本问题,平抑房价上涨过快的有效手段,就是扩大低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政府要提供充足的土地用于低价商品房建设,以缩小供需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投机炒房失去市场,从而有效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 3、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和住房制度。房价不是一个政策就能决定升降的,调控房价需要财政、税务、土地等各方面互相配合,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法律、行政等手段,在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各项改革措施与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出台和落实,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房地产业合理健康发展。 4、加快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对住宅地产的过度依赖,激发商业、工业地产在创造税收、解决就业方面的长效作用,适时考虑通过税收等手段帮助工商地产走出低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资金的流向保持密切监管和掌控,确保资金能最大限度流入实体经济。 总之,我国投资炒房过热,吸取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政府让利于民,使开发商用最低的本钱价出售,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使房价回归理性,使房地产业和实体经济都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才元.中国房地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袁志刚.樊潇彦;房地产市场理性泡沫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洪静.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新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李熙娟,李斌.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国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日以不断的增长,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 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的经济现状中,国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 资之间存在共存趋势。本文从国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出发,通过对 数据模型的设立,讨论了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 关键词:国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发展; 目录 一、引言 (3) 二、国生产总值与入境旅游的关联性分析 (3)

(一)理论依据 (3) (二)实证分析 (5) 1.模型指标选择 (5) 2.数据来源 (6) 3.模型的设定 (6) 4.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8) 三、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3)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强,我国经济也快速增长。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带动总产出的水平的增长,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生产总值的相关性研究有很多,大多为回归分析,协整方差等。并对它们进行了序列相关系检验及修正,异方差检验及其修正,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修正模型(ECM)。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综上,推断国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有影响,国生产总值的提高会引起固定资产的增长。本文借鉴他人在针对相对国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国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有影响的论点,之后通过模型对此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梳理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二者的关联性分析;第三部分,结论。 二国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分析 (一)理论依据 1.根据哈罗德--萨缪尔森效应理论论证相对劳动生产率与汇率的关系。 唐旭和钱士春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中从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的影响、国际中两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两国相对价格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研究了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文章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作为贸易与非贸易部门,通过构造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价格缩减指数等数据,发现我国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非贸易部门相对于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也在上升,符合哈罗德--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对相对价格影响显著,两者呈正向关系,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

高房价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高房价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2009年年初以来,上海房价连破2万和2.2万两个关口,与去年13665元/平方米的均价相比,分别大涨46%和61%。我来到上海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的确有一种2003年下半年那种感觉。什么感觉?房价在加速上涨!而最近有关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频繁出台,但上海楼市近期并未出现明显降温趋势。很多人对此有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我的分析很简单,经济学的供求分析。经济学里面讲供求,也就是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升;需求小于供给,价格下降。房子作为一种商品,也应该如此。这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价格上升下降因素,就从供给和需求开始。 可如果我们就说,房价上升过快,是因为买房子的人多,可卖的房子少,对是对,可有点流于表面了。看问题应该深入,要深入分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上海包括北京、深圳主要城市,房价高的根源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于投机者炒房,如温州炒房团。还有人一直把矛头指向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是他们抬高了房价。 上述两种分析我认为都不正确。先分析第一种。在上海,工作10年以上的人基本都有房子,其中一部分也许拥有2套以上房子,这些人买第二套房子肯定是为了投资,这也无可非议。党的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鼓励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我以前的专栏也分析过,财产性收入就包括房产。我一直不认为这些白领投资者拉高了房价,甚至就是温州炒房团,我也认为他们总体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价格炒起来。房地产的投资者无非是预测未来房价上升,是房价的被动接受者。 接下来,我们看看房地产开发商。改革开放30来年,没有房地产的商业化,我们哪里会住上外观不错的商品房呢?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住什么样子的房子?作为一种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报出高房价似乎也无可非议。有些开发商用一些销售策略炒楼花,房号,捂盘,自己买卖制造虚假繁荣现象,诱骗大家去买,我看也不可怕。这些手段可以去揭露和打击,但我想不能杀鸡取卵,我们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房地产价格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毕业论文

房地产价格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各种基本配套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住房的需求。由于住宅市场与攻击结构不匹配,出现严重供小于求的现象,导致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地王”。此时此刻房地产的价格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大环境。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经济环境影响对策

目录 一、房地产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 1 - (一)房地产的含义................................ - 1 - (二)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1 - 二、房地产价格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 3 - (一)房地产价格适度涨跌对我国经济环境的积极影响 .. - 3 - (二)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环境的消极影响 .. - 3 - 三、房地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 - 3 - (一)房地产价格是否会下降........................ - 3 - (二)房地产价格下降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 3 - (三)房地产市场走势与我国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 - 3 - 四、我国应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对策.................... - 3 - (一)政府应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作为................ - 3 - (二)企业应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作为................ - 3 - (三)个人应对房地产价格过高的作为................ - 3 - 参考文献........................................ - 15 -

影响房价七大因素分析

影响房价的七大因素分析 一、重庆人口因素对住房的影响 1997——2008年城镇人口增长数与新增住宅面积 1997——2008年城镇人口增长数与新增住宅面积趋势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的增长敢不上住房面积的增长,因为人均住房面积也在不断的加大,人口的增长只是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而间接影响房价。 人口结构;

图中可看出,从2004年开始,供需开始失衡,按照人均居住面积和城镇增长人数求得的实际需要面积与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开始分化,即供过于求,但房价依然上涨,显然重庆2004年后开始有大量热钱投资于房地产,致使二套房的增多。其中07年最为火热,08年有趋于平衡的走势。因此城镇新增人口加大了住房的需求从而推高房价,但在热钱涌动的投资时代,供需平衡只是决定房价的走势因素之一。 二、重庆城市化率的需求 重庆1996—2008年城镇化率

根据国外的经验,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四个阶段: 1、农村进入城市:一般情况下,城市人口低于50%时,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入城 市为主。 2、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当城市人口超过50%之后,人口迁移以城市的相互移动 为主,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小城市迁入大城市为主,农村迁入小城市填补小城市迁出后的空白。 3、大城市郊区化:当城市人口超过70%后,人口迁移以大城市城区人口迁入大 城市郊区为主,而且数量巨大。但事实上,早在人口超过50%的时候,大城市就开始了郊区化的进程。 4、郊区城市化,形成大都市圈。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郊区功能开始由居住拓 展到工商业,郊区成为中小型城市,与原来的城市城区形成互补,随着交通的完善和成本的降低,城市与农村融合形成大都市圈。 从图中看,截止2008年,城区的城镇化率为49.99%,基本完成农村向小城市的过度,开始建设大城市的步伐。 在重庆被确定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成为特大城市,那么城镇化率要达到70%才合适,按照以前的城市化进程来计算的话,还需新增城镇人口567.8万人,重庆现在城镇人口是1419.09万人,实际住宅面积为30137.40万平方米,按照全国人均住宅面积28平方米计算,重庆还要建15898.4万平方米,根据目前重庆每年新增住宅面积3000万平方米的快速进程,需要5年多时间,在这五年时间,重庆将迎来供需两旺的局面,房价上涨也成自然。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房价问题

形势与政策 浅谈当前中国的房价问题 院系:X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授课教师:XXX 姓名:XX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随波而起,扶摇直上。当前国内的高房价与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关,其实,住房本身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从而不能简单地放任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在此,我们只知道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房价增高的原因和本质所在,配合国家的相应有效策略的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民生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关键字:高房价,原因,本质,有效策略 近年来,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地稳定房价,但效果甚微。房价的急速上涨已经成为笼罩在社会大众心头的巨大阴影,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样认识它?让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 一、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房价非理性狂飙过程中,支持房价走高的有两种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机需求。由于在住房的供给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有关住房紧张之类虚假信息比较容易误导人们的房价预期,从而人为地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这是近来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现状【1】。但是,当房价上涨预期破除之后,在房价下跌过程中阻碍房价下跌的“抗跌”力量却只有一个:居民的自住性需求;这就是房地产中的所谓“不对称原理”:富人的投机行为产生房价的峰值,而穷人的购买力产生房价的“抗跌值”。显然,居民的自主性需求主要与其未来可支配收入变化有关,在一个收入不断拉大的社会里,理论上房价是应该很低的,或者说,当前国内的房价应该会迅速下降;但是迄今国内房价还没有形成快速下降的局面呢?这里从两方面加以剖析。 一方面,就住房的真实需求而言。任何商品的价格上涨都跟供求有关,而房地产中土地的有限性制约了住房的供给,因而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巨大需求,这是住房市场面临的真实需求。而这里就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何有如此大的住房需求,这就涉及到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住房需求为何集中在这段时期,这就涉及到前端时期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缺陷问题。 另一方面,就住房的需求结构而言。当前的房价剧涨并不是全面性的,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是就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其实,房屋本身存在明显的外部性,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家庭的外观,也会关心整个街区的观瞻,关心整个地区的地理人文;因此,如果整个地域的环境和设施很差,那么,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会下降。显然,当前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根源就在于,中国小城市或农郊地区的住居环境、交通设施与大中城市相差太远了【2】。正因如此,在城市土地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只要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解决,城乡之间就会呈现出反差极大的二元结构,城市住房也就必然会不断上涨,从而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住者有其房”。 二、认识房价问题的本质 当前,住房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住房问题的本质缺乏了解,住房问题被过度市场化。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摘要:房价关系着和影响着每个家庭,房价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从供需、消费者和博弈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关键词:房价供需消费者博弈机制 一、供需影响着房价 1.住房供给影响房价。这里主要从供给结构来谈。我国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绝对住房供给水平并不高,供给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空置。这里引入空置这一概念。①空置一词来源于西方,指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未得到使用,处于等待出租状态或者出售状态。由此可见,空置一方面表明房屋未被使用,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所有权人准备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只有两方面都满足的房屋才是空置房屋。否则,不能称其为空置。空置也是一种供给,且:供给=需求+空置率。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当市场交易以买卖为主且购买者就是房屋将来的实际使用者时,使用者注重的是房屋的服务功能,价格直接体现了使用者对房屋的支付意愿。从卖方角度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将房屋销售出去,因为销售时间越长,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价格风险不断增加;同时,空置期越长,管理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在预计销售时间较长时,卖方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降低销售价格;相反,空置面积减少,购买者增加时,卖方就有可能

提高价格。 2.土地的供给影响房价。土地的供给总量影响着房地产产品供应总 量。土地供给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就是指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经过开发,可为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数量。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供给总量为有效供给总量。土地供给总量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是影响生产和预期。但影响力的时效不同,对房地产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原因,要在1~2年之内才能显现出来,但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却是当期的。由于房、地的紧密关系,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供给量是房地产增量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容积率来反映。设房地产增量为QR,土地供给量为QL,容积率为F,则有QR=F×QL。则当容积率不变时,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容积率越大,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建筑容量,即建筑面积就越大。以今年一季度为例,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61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0%,土地购置费1203亿元,同比增长56.5%,2010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2%,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9%。②综上所述,土地的供给直接影响着住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