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1.1 我上中学了

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P5-6)

(1)学习科目增多了。

(2)学习难度加大了。

(3)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

(3)社团活动更丰富多彩了。

2.中学生应怎样积极适应新生活?(如何顺利度过中学新生的“适应期”)(P6)(1)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

(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3)主动迎接学习的新挑战。

(4)积极、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

1.2认识新伙伴

1.闭锁心理的含义和危害(P12)

(1)含义:将自己闭锁起来、抗拒与外界接触的心理状态。

(2)危害:闭锁心理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孤僻冷漠的性格,将他人的关怀、友情拒之门外。

2.怎样克服闭锁心理?(P12)

(1)认识到人际交往是双向的。拿出自己的真诚、信任。

(2)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3)认识闭锁心理危害,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敞开心扉,主动伸出温暖友爱的手。

(4)交往中要信任对方。

(5)消除戒备心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人际交往。

3.如何才能结识新伙伴?(结识新伙伴的方法或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金钥匙”)(P12)

(1)热情开朗。如真诚、坦率、大方等。

(2)主动交流。如主动介绍自己、记住小伙伴的名字等。

(3)关心他人。如在同学需要时主动给予帮助、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等。(4)方式恰当。如与人交谈时注意力集中、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等。

(5)打开“心锁”,克服闭锁心理

4.热情开朗的性格的作用(热情开朗的性格的意义)

(1)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容易被人接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

1.3融入新集体

1.个人和集体的关系:(P19)

个人和集体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2)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因为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个人也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者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3.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学校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P19)

(1)学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人生的第二个家,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

(2)在学校,我们拓展了视野、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3)在学校,我们找到了新朋友、学会了悦纳自己。

(4)在学校,同学与老师平等相处,同学之间充满友爱。

(5)生活在活力四射的学校里,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

4.集体荣誉感的含义、作用(P19-20)

(1)含义: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兴衰成败的道德情感。(2)作用: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个人为集体的事业奋发努力,做出贡献的强大精神动力。集体荣誉会给我们带来自豪感和归属感。班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我们的班级就具有向心力和亲和力。5.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维护集体荣誉感的做法)(P20)

(1)集体的荣誉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每一个人都应该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自己的行动维护和增添集体的荣誉,不做损害集体的事情。

(2)在集体里,除了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外,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

6.团结的重要性(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1)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2)①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②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7.建设良好班集体的目标(P20)

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8.怎样建设良好班集体?(怎样尽快融入新集体,实现我们良好班集体的目标?)(P20)

(1)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班集体的生机活力,来自每位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自觉遵守班集体规则。维护班级秩序需要每一位同学的自觉自律。(3)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凝聚力需要我们团结友爱、求同存异、分工合作、成果共享。

(4)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建设增添光彩。每个人的优点、特长发

挥的越充分,集体越坚强,越有活力,班集体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变得更加优秀。

9.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1)个人离不开集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集体,正是由于全国人民所发扬的“抗震救灾”精神,才使得一个个被埋在废墟下的生命得到救助。

(2)集体离不开个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离开了集体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努力,集体的环境、成绩、荣誉都无从谈起。正是由于一个个热血的有凝聚力的中国人的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光辉形象。

(3)英雄人物在集体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或核心作用,同时也离不开集体的环境和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为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4)我们要同心同德,在集体中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自己的兴趣,张扬自己的个性。

第二单元认识自我

2.1 悦纳自己

1.正确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正确评价自己有何积极意义?)

(1)恰当的自我评价是悦纳自我、快乐生活的前提。

(2)使人有自知之明,避免自负和自卑。

(3)使人扬长避短,恰当地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

(4)能使人自尊自信,并赢得别人的尊重。

(5)使人充分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取得成功。

(6)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怎样客观全面认识自我(怎样正确认识自己?)(P26)

(1)观察和认识自己包括三个方面:

①外在的体征───生理自我的认识。包括外貌、体能、健康状况等。

②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理自我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情绪、爱好、性格、能力特长等方面的体验和认识。

③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社会自我的认识。包括自己在同学中的影响,

在班级和学校中的作用,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等。

(2)通过三种途径认识自己:

①自我评价。

②他人评价。

③集体评价。(与他人作比较)

(3)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也要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

3.如何做到悦纳自己?(做到悦纳自己的做法)(P27)

(1)客观地评价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能使我们自爱、内心体验到自尊和充满自信。

(2)欣赏自己的优点。学会发掘自己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3)接受自己的不足。珍惜自己,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为这独一无二的“我”而欢呼。

4.如何完善你自己?(P27-28)

(1)发扬优点。要找出自己的优点,强化它,发扬它。

(2)克服缺点。要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克服它,改善它。

(3)追求进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培养自己开放的胸襟,既要了解昨天的“我”,又要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争取不断进步,完善自我。

5.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2)在自己的心中想象出一个更好的“自我”,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3)在实践中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6.请你说说“同学心目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我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均可)

(1)开朗活泼、帅气健康。

(2)尊重老师、文明礼貌。

(3)热爱学习、团结同学。

(4)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5)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7.如何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1)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出发,确立成才目标。

(2)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3)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优点、长处喝彩。

(4)勇于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

(5)学会塑造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完善自我形象。

2.2 调控情绪

1.情绪的含义、特点及种类(P32)

(1)含义:情绪是伴随着我们生活经历过程中自然而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些体验就是情绪。

(2)特点:多样性和复杂性。

(3)种类:基本情绪种类只有四种──喜、怒、哀、惧。但是,随着我们内心体验不断变换,这四种情绪会演变为又惊又怒、喜忧参半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2.情绪对人产生的影响(作用)

(1)积极影响: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2)消极影响: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3.为什么我们(特别是青少年)需要调控情绪?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有着丰富的情绪变化。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任何人都一样,对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更应如此。

4.我的情绪我做主:

(1)情绪需要调适。不论何种情绪,均需要调适。

(2)情绪可以调适。

5.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控情绪的方法)(P33)

(1)输入自我调控的意识。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注意言行,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拥有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2)转换角度看问题。如果我们转换角度看问题,改变不正确的想法,就能改变我们的情绪。

(3)用行动调控自己的情绪。

①烦恼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倾诉,去运动场跑步。

②痛苦的时候可以在合适的场合哭一场,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让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

③悲伤的时候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亲情友情的关怀可以让我们更有力量。(4)保持乐观健康心态。

6.当自己情绪冲动或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宽慰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1)倾诉:在情绪低落时,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感受以及接下来的打算向亲人、好友、老师、同学倾诉,以达到宣泄情绪、舒缓心情的目的。

例如:认真复习,但考试却没有考好,可以向好朋友说说,也可以和老师交流、沟通。(2)转移:在情绪低落时,采用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方式,把给自己带来不良情绪的事情暂时放下,改做别的事情,或者思考别的问题,以达到宣泄情绪、调整心态的目的。

例如:

A.军军没有被选上“优秀学生”,心情低落,去操场打球,转移注意力,释放不良情绪;

B.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放松心情;或者去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步。

(3)换位:在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者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有助于情绪宣泄,使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享受快乐的生活。

例如:当朋友因为考试失败对自己有所冷落时,自己可以换位理解一下朋友的心情,原谅朋友的态度。

7.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

8.养成乐观健康心态的作用?(P33)

(1)乐观健康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建立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人生。

(2)情绪与人的心态紧密相联。在中学阶段,以饱满的精力、充沛的热情,

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9.如何培养乐观健康的心态?(P33-P34)

(1)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

(3)学会爱和感恩。

2.3 感受青春

1.青春期的含义(P39)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2.青春的喜悦有哪些?

(1)身体的变化。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嗓音也发生了变化,第二性征出现,感受到了身体生长的力量。

(2)感觉特别敏锐发达。

(3)兴趣广泛。

(4)思维特别活跃。

(5)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了别样的感觉。

3.青春的烦恼(P39)

(1)自尊心增强。

表现为越来越喜欢照镜子;开始关心自己在班里受不受欢迎;希望能引起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的注意。

(2)产生逆反心理。

不大愿意和爸妈谈心了,有心事宁愿找好朋友聊聊;越来越不喜欢爸妈

的管教。

(3)独立意识增强。

盼望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有“安全保障”的小天地。

(4)成人感增强。

想象着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和长辈们平等地交流。

4.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

(1)生理变化: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2)心理的变化:①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②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逐渐增强,容易产生“逆反

心理”。

③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5.如何促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在青春期,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难以适应,经常会产生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困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青少年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正常现象;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心理矛盾,正确看待心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

6.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有哪些?

(1)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2)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3)正确处理男女同学关系,克服闭锁心理,养成开朗性格。

(4)理智对待青春叛逆。

(5)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7.如何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1)学习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

(2)学会与父母、同学、老师等正确交往。

(3)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陶冶情操。

(4)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8.青春期心理冲动的表现

(1)有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

(2)遇事不够冷静,容易急躁。

(3)有时候分不清是非,搞“哥们”义气。

(4)大局观念不够,容易陷入“小团体”的氛围中。

(5)容易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迷失自己。

9.如何调控心理冲动?

(1)学会保持乐观心态。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遇事冷静、有主见。

(3)与异性建立健康、正常的友谊关系。

(4)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

(5)多读书、多运动,提高个人修养。

10.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或我们应该如何珍惜青春?)(P40)

(1)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真诚地交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2)努力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和文明的举止,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从生活小事做起。我们要善于发现,敢于实践,从平凡之中感受伟大。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

3.1我和父母

1.家对我们的重要作用(P47)

(1)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

(2)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

(3)家是人生的港湾。

2.如何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1)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改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有时免不了多叮嘱几句,我们就觉得父母唠叨、啰嗦。

(2)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尊重、孝敬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

3.“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危害

(1)表现: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

②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

③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2)危害: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还会造成亲子隔阂。如果任其发展,就有可能造成心理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4.如何调试“逆反”心理?

(1)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2)培养冷静思考分析问题、明辨是非、正确处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心胸宽广,积极乐观,与长辈不必太计较。5.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与父母相处?

(1)尊重父母,听从父母教导。

(2)孝顺父母,不顶撞父母,克服逆反心理。

(3)懂得感恩父母,心理想着父母,关心体贴父母。

(4)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5)多跟父母沟通交流,能谅解父母的过错等。

6.孝敬父母的原因

(1)天下父母无不疼爱子女,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对子女的奉献是无保留的。

(2)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被视为做人的本分,成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3)法律也规定子女要孝亲敬长。

7.怎样孝敬父母?(P47-48)

作为道德要求,孝敬父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

(1)在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

(2)当父母年老,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时,就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

(3)孝敬不仅对父母,对家庭其他长辈也应该同样做到。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要有

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

8.“爱的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消极影响(P48)

(1)产生的原因:当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能力逐渐增强,独立性逐渐显现,坚持以自己的意见为准,对父母惯常的关切、要求、管教可能越来越不以为然,回避矛盾,漠然置之;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代沟”的分歧出现了,“爱的冲突”发生了。

(2)消极影响:使父母忧心,使自己烦恼,使家庭气氛紧张,消极后果显而易见。

9.列举中学生常见的对待父母冲突的错误做法

与父母发生冲突,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转移到对父母本人的厌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只会给父母和自己带来极大的伤害。

10.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P48)

(1)总的方法: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2)具体方法:

①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发脾气,不闹对立。

②经常与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朋友关系。

③遇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一些重要是事情,不要自作

主张。

④对父母作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

⑤做了错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

⑥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他们的难处和心情。

⑦学习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

朋友。

⑧发现父母言行有误,敢于指出,耐心说服纠正,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坚持正

确的原则。

11.遇到下列情景时,我们应当采取的做法

3.2师生情谊

1.老师的地位:人生不能缺少教育,教育不能没有老师。

2.老师的角色和作用(P56)

(1)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为我们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方法。

(2)老师是我们道德人格形成的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3)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体察我们的内心,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4)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

(5)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生。

3.老师工作的特点:平凡、辛苦又责任重大。

4.进入中学后,我们和老师的关系发生的变化(P57)

(1)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到自己更加受尊重,和老师的关系变得平等了。

(2)在课程学习中,老师带我们进入自主学习的新天地。

(3)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常常只充当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

5.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

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6.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民主、平等、和谐。

7.如何正确认识教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是为了我们好。

(2)面对老师的表扬,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而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不能顶撞、记恨、自卑,而要虚心接受,勇于改正缺点,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当老师的批评有错的时候,要原谅老师的错误,尊重老师,主动与老师沟通,用恰当的方式指出来。

8.如何化解师生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P57-58)

(1)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2)尊重与信任老师。当老师的某些要求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我们可以先检查自己是否错了。当自己受了批评,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时,更需要冷静反省,体会老师的批评与表扬都是出自同样的目的,让我们成长的更好。

(3)理解与体谅老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理解老师,经常和老师交流,主动取得老师的帮助。当老师做错了某些事,我们也应该善意指出。

(4)关心和帮助老师,和老师做朋友。亦师亦友是师生关系的美好境界,只要你乐意了解老师,找机会和老师谈心,欣赏老师的优点,当老师有困难的时候,真诚地关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能建立起来。

3.3文明交往

l.社会交往的必要性(为什么人要交往?)(P63)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

(2)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友谊、信任、肯定,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3)人们在寻求和创造生存发展的各种条件时,几乎都离不开社会交往。(4)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必然越来越频繁,交往的能力对于现代人越来越重要了。

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学习、思考和实践交往的艺术。

(2)交往的前提是尊重。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不欺负弱小,不歧视体力劳动者。

(3)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在与人交往时要有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还要有彬彬有礼的形象。讲文明、讲礼貌等。交往中礼貌的行为能够显示一个人良好的文化内涵和修养,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3.为什么说交往的前提是尊重?(P63-64)

(1)人与人之间,无论在职业、财产、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智能、生理方面有怎样的差异,但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不以自己的某些长处自居自傲,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3)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懂得信任和友谊。

4.怎样理解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P64)

(1)礼貌是人们在交往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

(2)礼貌是谦虚恭敬地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形式。

(3)交往中礼貌的行为能够显示一个人良好地文化内涵和修养,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一个彬彬有礼的形象是交往成功的第一张“通行证”。5.请你谈谈文明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

(1)文明礼貌是人们在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文明的体现。(2)文明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地修养。

(3)文明礼貌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4)文明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5)讲文明、懂礼貌,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

6.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培养自己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2)向榜样人物学习。

(3)从一言一行开始,不能只说不做。

(4)经常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自我。

7.怎样做到讲究礼仪?

(1)个人礼仪

①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

②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我们要通过日常的有意锻炼逐步养成好习惯。

(2)社交礼仪

①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

②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

③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做到“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

8.日常礼貌用语

(1)见面语:您好、早、好久不见、幸会、很高兴认识您、久仰、久违……(2)问候语:您好、见到您真高兴、您近来好吗……

(3)感谢语:谢谢、辛苦了、不胜感激、让您费心了、多亏您帮助、谢谢您的关照……

(4)致歉语:对不起、不好意思、请原谅、很抱歉、打扰您了、请不要介意、请多包涵、失礼了……

(5)告别语:再见、再会、慢走、走好、失陪、告辞……

(6)请人帮助:麻烦您、劳驾、请您帮助我一下好吗、拜托了……

(7)接受别人道歉、道歉:不用谢、没关系、别客气……

9.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

(1)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是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

(2)维护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

(3)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0.为什么说“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1)公共环境和设施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

(2)我们参与社会活动,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尊重道德、遵纪守法。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尊重社会的具体体现。

(3)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4)我们尊重社会,就表现为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维护权利等方面。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尊重。11.列举不遵守公德秩序的表现

随地吐痰;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车站买票时插队;

随意乱扔垃圾;在图书馆、阅览室大声喧哗;课堂上不遵守纪律;

不遵守交通规则;在景区攀爬红军雕塑留影等。上下楼梯时追逐打闹;12.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有哪些?(针对不文明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做一个好公民?)

(1)遵守社会规则、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承担社会责任。

(2)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

(3)践行道德、遵纪守法是我们履行的义务,也是我们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1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P64-65)

(1)积极方面(利):

①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限广阔的交往空间。

②网络仿佛给了我们自由飞翔的翅膀,只要有了网络,我们就能到达许多想

去的目的地,做成许多想做的事。

③网络交往的快捷便利是无可比拟的,它让我们瞬间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能够即时与或近或远的亲友进行联系,还能与完全陌生人们进行必要的交流。

④网络还是一个平等开放的交往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

点,发表各种意见,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同时也能获得他人提供的意见和信息。

(2)消极方面(弊):

①网络是以信息技术造就的交往方式、虚拟空间,在网名背后,交往者的身份经常是隐匿的。如果对网络交往对象缺乏分辨能力,毫无防范,可能带来严重

后果。

②虚拟性的网络交往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如果沉迷网络交往,很可能影响心理健康,造成社会交往能力障碍。

14.网络交往应遵守的规则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

(2)网络交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3)不轻易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4)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15.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谣言?

(1)努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文明上网。

(2)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利,做到不造谣、不传谣。

(3)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理性分析和选择,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做到不信谣。

(4)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散步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16.就促使青少年文明上网的问题,请你对政府、学校、家庭、青少年分别提出一些建议

(1)政府:抓好社会治安管理,整顿网吧市场,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地社会环境。

(2)学校:创造良好地学习条件,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影响。(3)家庭:引导未成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控制不文明上网的行为。(4)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认真学法、自觉守法。1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往?(意识+行动)

(1)思想上:树立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的意识;

(2)行动上:

①上网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不做违法行为。

②自觉规范上网行为,遵守网络规则,有网络道德,做文明上网人。

③对网上的信息要有分辨能力,避免清新盲从。

④不能沉迷网络,上网时要限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⑤进行网络交往时,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

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第四单元学会学习

4.1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学习的内涵:学习是个人经过练习,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

2.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方式(P72)

(1)类型:语文学习、技能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品德学习等。

(2)方式:学校学习、个人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等。

3.学校学习的涵义和特点(P72)

(1)涵义: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2)特点:①学习内容:帮助我们系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

②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一定时期内有计划完成一定

的学习任务。

4.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意义(对个人、国家)?(P72-73)

(1)学习是我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2)学习是我们在未来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3)学习也是国家、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前提条件。

5.如何做学习的主人?(如何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只有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才能更好地进行终身学习。

(1)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就要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每个人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德行的养成,都必须由自己完成,任何人不能代替。

(2)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就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能够享受学习的人,兴趣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就能自觉地、积极地追求知识。

(3)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不断引发自己的学习需要,对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4)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把自己的学习动机与国家与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强大、更持久。

6.终身学习的含义

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一生的持续学习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