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1.6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在我们今后的编程中会经常使用到的。

本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使用二进制保存,但是这些复杂的电路又是如何做运算的呢?

1.6.1【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是CPU运算的本质,不管是计算机能处理多么复杂的事情,它最终还是通过电路的开关来实现的。逻辑是指对某个事物的推理,“真”和“假”是两个对立的逻辑状态,逻辑运算是指用数学符号来表示逻辑状态,以便于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我们通常将电路通电状态表示为“真”,用数字“1”表示,不通电表示为“假”,用数字“0”表示。“或”、“与”、“非”是三种基本逻辑运算,计算机逻辑运算也包含“异或”、“位”。

1、或运算

或运算:汇编中用“OR”表示,C语言中用“|”来表示,可以理解为“或者”,即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就为“真”,用电路来描述:只要有一条电路通电这条总电路就能通电,原理如图1-6-1:

图1-6-1:OR运算等效电路

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图,不管是A为闭合状态、还是B为闭合状态,还是AB都处于闭合状态,电灯泡都能亮。我们把电路图用符号0和1来表示,或运算表示只要有一个为1,结果就为1。我们来看一个宽度为8的或运算:

1 0 1 1 0 1 0 0

or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0

总结:或(or)运算“有1为1”。

2、与运算

与运算:汇编中用“and”表示,C语言中用“&”来表示,它表示两个条件都成立才能为真,即两个都为1结果为1,其他为0,电路实现原理如图1-6-2:

图1-6-2:AND运算等效电路

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图,A和B都为闭合状态,灯泡才能亮。如果有一个开关没有闭合,灯泡是不能亮的。即两个都为1,结果为1,只要有一个为0 ,结果为0。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1 0 1 1 0 1 0 0

and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0 0

总结:与(and)运算的法则:“有0为0”。

3、异或

异或:汇编用“xor”表示,C语言中用“^”表示,这个不是太好理解,但是它很有用。它表示两个值不同为真,相同为假。即两个值如果都为0或者1,结果为0。一个为0,而另一个为1,结果为1。如图1-6-3所示;

图1-6-3:XOR运算等效电路

这条电路A和B必须是相反的两种状态灯泡才能亮,如果AB都断开,灯泡无疑是不亮的,如果AB都连上,正负极抵消,灯泡同样不能亮。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1 0 1 1 0 1 0 0

xor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总结:异或(xor)运算的法则:“不同为1,相同为0”。

4、非运算

非运算:汇编中用“NOT”表示,C语言中用“!”表示,它是对某个值求反的运算。如!

0 = 1;!1 = 0;非真即为假,非假即为真。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not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5、左移运算

左移运算:在右边添0,数据往左移动,用符号“<<”表示,如“0010 << 1 ”表示将0010左移1位,结果为0100。

6、右移运算

右移运算:在左边添0,数据往右移动,用符号“>>”表示,如“0010 >> 1”表示将0010右移1位,结果为0001。

1.6.2【逻辑运算的具体应用】

例1:计算机通过逻辑运算实现四则运算。

计算机的本质是逻辑运算,不管多么复杂的运算最终都回归到逻辑运算。可是我们生活当中的计算并不是逻辑运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么CPU是如何通过逻辑运算做“+、-、*、/”的呢?虽然我们平常生活中并不会碰到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了解,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计算机的本质。

我们来看一下CPU是如何算出2+3等于5的。

计算机如果要做运算,必须要把2和3分别存储下来,就是先用几条线路来表示它们。前面我们学数据宽度时讲到容器,那我们就用最少的容器来保存2和3。假设有BYTE x保存2,BYTE y 保存3,那这两个容器里的数值是这样的:

x: 0000 0010

Y:0000 0011

CPU先将它们异或:

0000 0010

xor 0000 0011

0000 0001

这个结果放在哪呢?我们再拿一个容器R来保存,假设它的宽度也是8位,此时R的值为:0000 0001。

第二步,CPU再让它们进行与运算:

0000 0010

and 0000 0011

0000 0010

这一步是为了测试上一步有没有结束。

再将这个结果左移1位,如果这个值等于0,那R就是计算的结果,不为0重复之前的操作。0000 0010左移1位等于0000 0100,不为0,所以继续运算,将R容器里的值放到x容器中,把与的值放在Y里,

X: 0000 0001

Y: 0000 0100

继续之前的操作,先将它们异或,值为0000 0101,将这个值存到R容器。再将x容器和y容器里的与运算,值为0000 0000。将它左移一位还是0,所以R的值就是我们计算的结果,即为0000 0101,转换为十进制就是5。

2+3对于我们来说,幼儿园就会算了,而计算机却要执行如此多步骤。其实计算机很笨,它只会按照一定规则去操作,但是它却靠着比我们人类快无数倍的速度帮我们人类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

例2:获取某个数的第N位的值。

比如我们的寄存器每一位代表不同的含义,假如需要判断某一位的值,或者更改某一位的值、而其他的值保持不变,那怎么才能做到呢?如有个数值,我想知道它的第3位是否为1,应该怎么运算呢?根据前面的逻辑运算,我们知道与运算的法则是“有0为0,两个都为1才为1”,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第3位为1的值,无论我们要测试的值是几位数,我们只需要将它与0100进行与运算即可。当这个值与“0100”进行与运算,只能是两个结果,一个结果为0,一个结果为0100,也就是结果只有两种情况:“0”和“非0”,若为0,这个数值的第3位为0,反之,不为零。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与、或的特点,我们来验证一下,假设有个要测试的值为8F,我们要测试它的第5位是否为0。

根据之前的方法,我们将它和“0001 0000”相与:

8F: 1000 1111

and 0001 0000

0000 0000

结果为0,所以这个值的第5位也是0。

例3:加密解密

异或在加密算法里经常遇到,两次异或同一个值,就会还原成异或原来的值。这个需要异或的值我们叫做密钥。采用异或加密的时候,密钥的作用很关键。谍战片里的那些电报也是加密的,常常因为一本密码本剧情起伏不断,可见密钥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要加密0x2015,密钥为:0x54计算如下:

加密:每两位十六进制数分别与54进行异或:

20:0010 0000 15: 0001 0101

54:xor 0101 0100 xor 0101 0100

0111 0100 0100 0001

加密后的数据为:0111 1000 0100 1101即0x784D。

解密:加密后的数据再次异或密匙,等于原来的数据。

78:0111 0100 4D: 0100 0001

54:xor 0101 0100 xor 0101 0100

0010 0000 0001 0101

解密后的数据为:0010 0000 0001 0101,即0x2015。

下一节进入汇编章节。

练习:

1、八进制数2-5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是:1777777777777777775,为什么?

2、使用异或对87AD6进行加密后再解密,加解密密匙:5

3、只用逻辑运算计算2-3=?(涉及内容:逻辑运算、移位、数据宽度)

基本逻辑门电路运算复习资料

基本的逻辑运算表示式-基本逻辑门电路符号 1、与逻辑(AND Logic) 与逻辑又叫做逻辑乘,通过开关的工作加以说明与逻辑的运算。 从上图看出,当开关有一个断开时,灯泡处于灭的,仅当两个开关合上时,灯泡才会亮。于是将与逻辑的关系速记为:“有0出0,全1出1”。 图(b)列出了两个开关的组合,以及与灯泡的,用0表示开关处于断开,1表示开关处于合上的; 灯泡的用0表示灭,用1表示亮。 图(c)给出了与逻辑门电路符号,该符号表示了两个输入的逻辑关系,&在英文中是AND的速写,开关有三个则符号的左边再加上一道线就行了。 逻辑与的关系还用表达式的形式表示为: F=A·B 上式在不造成误解的下可简写为:F=AB。 2、或逻辑(OR Logic) 上图(a)为一并联直流电路,当两只开关都处于断开时,其灯泡不会亮;当A,B两个开关中有一个或两个一起合上时,其灯泡就会 亮。如开关合上的用1表示,开关断开的用0表示;灯泡的亮时用1表示,不亮时用0表示,则可列出图(b) 的真值表。这种逻辑关系通常讲的“或逻辑”,从表中可看出,只要输入A,B两个中有一个为1,则输出为1,否则为0。 或逻辑可速记为:“有1出1,全0出0”。 上图(c)为或逻辑门电路符号,通常用该符号来表示或逻辑,其方块中的“≥1”表示输入中有一个及一个的1,输出就为1。 逻辑或的表示式为: F=A+B 3、非逻辑(NOT Logic) 非逻辑又常称为反相运算(Inverters)。下图(a)的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非运算的功能,从图上看出当开关A 合上时,灯泡反而灭;当开关断开时,灯泡才会亮,故其输出F的与输入A的相反。非运算的逻辑表达式为 图(c)给出了非逻辑门电路符号。

基本逻辑运算

好吧.我们直接一些一个mov看一下效果,我想直接写二进制数,怎么办呢,直接搜索P1,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呢? , 好明白了,写一个看看。 看起来太费劲了,求反应该如何做呢?搜logic好像,and、or、xor都有,求反在哪里,一个一个的找,搜logic找,是最基本的逻辑操作,再找找。。。 好像在这里

于是, 好像是只能对于Accumulator进行这个操作,什么是Accumulator?在pdf中搜索

那我能不能先把这个东西mov到A里面,然后对于A求反,再把A里面的东西mov回到P1? 成功, 如果直接对于P1内容与11111111进行异或呢?与1按位异或其结果就是求反。

可以么? 效果是可以的但是用了6个字节这个明显反而把程序变大了。。。为什么刚才4句话,5个字节;现在3句话反而6个字节呢? 那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MOV P1,#01011100B对应着5790 5C, 7590对应着什么? 57知道了,而且它对应着3个字节,是一条三个字节的指令,于是会比较大么?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指令都有相应的周期和大小,有的24个周期,有的12个周期,这恐怕就是优化程序的方法。 6390FF XRL P1,#11111111B 这个63恐怕就是, 这也是3个字节的,所以一共就是六个字节???

90显然对应的就是P1,为什么呢?如何对应的呢?

那我们来看一下刚才那个5个字节的 蓝色的是这次的,我们来分析一下,745C MOV A,#01011100B 2个字节 F4 CPL A 对累加器求反,一个字节。 F590MOV P1,A 两个字节 所以一共是5个字节。 同样是求反操作,为什么对A求反,和对P1求反就完全不一样呢? 我们看一下其他操作,比如与And操作。 应该如何做呢,我们搜索一下and 找到logic里面有很多

与或非l逻辑运算

与或非逻辑实验(第二次) 姓名学号2008112020324 星期星期二日期2011月11月8日 一、目标 实验说明:完成与或非的逻辑控制,用按钮做输入,LED灯做输出。 1、利用GX Developer写出实验所需程序; 2、利用GT Designer设计出控制面板; 3、仿真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4、连同源程序上交到FTP中(学号+姓名,压缩文档); 例:与逻辑的梯形图 二、实验程序截图 图1 梯形图 图2 指令编程 三、实验仿真界面截图 1)软件测试方法:

打开被仿真的GT Developer,右击某开关{如X000},再点击软元件测试(D),出现如下图3的对话框 图3 软元件测试对话框 2)仿真结果: 通过软元件对话框将X000、Y000、X002强制ON,其仿真结果如下图4所示:X000、X001、Y000变蓝色 图4 X000、Y000、X002强制ON时的仿真结果 图4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如下图5所示:灯点亮

图5 图4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 通过软元件对话框将X000、X002强制ON,X001强制OFF,其仿真结果如下图4所示:X000变蓝色,Y000没有变蓝色 图6 X000、X002强制ON,X001强制OFF时的仿真结果 图6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如下图7所示:灯灭 图7 图6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 通过软元件对话框将X000、X001、X002强制OFF,其仿真结果如下图4所示:X002变蓝色,Y000变蓝色 图8 X000、X001、X002强制OFF,其仿真结果 图8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如下图9所示:灯亮

数字信号及基本逻辑运算

数字信号是时间上和数值上均离散的一种信号,对该种信号进行传递、处理、运算和存储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运算不仅有普通的算术运算而且有逻辑运算 一、数制在数字电路中,数以电路的状态来表示。找一个具有十种状态的电子器件比较难,而找一个具有两种状态的器件很容易,故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二进制。 二进制的数码只有二个,即0和1。进位规律是“逢二进一”。 二进制数1101.11可以用一个多项式形式表示成: (1101.11)2=1×23+1×22+0×21+1×20+1×2-1+1×2-2 对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表示为:∑- - =? =1 22 ) n m i i i a N (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用二进制表示一个大数时,位数太多。在数字系统中采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作为二进制的缩写形式。 八进制数码有8个,即:0、1、2、3、4、5、6、7。进位规律是“逢八进一”。十六进位计数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进位规律是“逢十六进一”。不管是八进制还是十六进制都可以象十进制和二进制那样,用多项式的形式来表示。 数制间的转换 计算机中存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运算采用的是二进制数,当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或者从计算机中输出数据时,要进行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二、编码 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十进制数或其它特殊信息如字母、符号等的过程称为编码。二—十进制码(BCD码) 二—十进制码是用四位二进制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的代码,简称为BCD码。这种编码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8421码、5421码和余3码等。 8421码是最常用的一种十进制数编码,它是用四位二进制数0000到1001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权。从左到右,各位的权依次为:23、22、21、20,即8、4、2、1。可以看出,8421码对十进数的十个数字符号的编码表示和二进制数中表示的方法完全一样,但不允许出现1010到1111这六种编码,因为没有相应的十进制数字符号和其对应。

逻辑运算

例 1. 设A=B=D=true,C=false,以下逻辑运算表达式值为真的有()。 A. (? A∧B)∨(C∧D) B.? ((A∨B∨D)∧C) C. ? A∧(B∨C∨D) D. (A∧B∧C)∨? D 2.设A=B=True,C=D=False,一下逻辑运算表达式值为假的有()。 A.(﹁A∧B)∨(C∧D∨A) B.﹁(((A∧B)∨C)∧D) C.A∧(B∨C∨D)∨D D.(A∧(D∨C))∧B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运算运算对象结果类型符号 not逻辑非布尔型布尔型? and逻辑与布尔型布尔型∧ or逻辑或布尔型布尔型∨ xor逻辑异或布尔型布尔型 ^ 运算法则: 操作数A :boolean 运算符not 表达式:not A 操作数A :boolean B:Boolean 运算符and 表达式:A and B (A∧B) And 只有两个都是真时结果才是真。

操作数A :boolean B:Boolean 运算符or 表达式: A or B (A∨B) or 只要有一个真时结果就是真。 xor 异或,二进制运算.可逆运算.1 xor 1=0, 0 xor 0=0, 1 xor 0=1, 0 xor 1=1. a xor b的运算方法:将a, b 转化为2进制数,再进行对比,每个数位上的0或1如果相同,那么结果就取0,如果不同就取1,将得到的结果转化为原来进制的数,就是结果.一句话:只有当两个不相等时才为真。 在oi中,常用于位运算 当逻辑运算的对象是数字时,应该先转化为2进制数,在进行运算。1表示真,0表示假。 例如: 1、在Pascal语言中,表达式(23 or 2 xor 5)的值是()。 A.18 B.1 C.23 D.32 2、在Pascal 语言中,表达式(21 xor 2)的值是() A. 441 B. 42 C.23 D.24

C语言中的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符总结

一、逻辑运算符: 包括:1。&&逻辑与 2。||逻辑或 3。!逻辑非 逻辑运算符用于对包含关系运算符的表达式进行合并或取非 对于使用逻辑运算符的表达式,返回0表示“假”,返回1表示“真”。关于逻辑运算符的解释 请注意:任何使用两个字符做符号的运算符,两字符之间不应有空格,即将==写成= =是错误的。 假设一个程序在同时满足条件a<10和b==7时,必须执行某些操作。应使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与”来写这个 条件的代码。用&&表示“与”运算符,该条件代码如下: (a<10) && (b==7); 类似地,“或”是用于检查两个条件中是否有一个为真的运算符。它由两个连续的管道符号(||)表示。如果上例 改为:如果任一语句为真,则程序需执行某些操作,则条件代码如下: (a<10) || (b==7); 第三个逻辑运算符“非”用一个感叹号(!)表示。这个运算符对表达式的真值取反。例如,如果变量s小于10,程序 程序需执行某些操作,则条件代码如下: (s<10) 或 (!(s>=10)) //s不大于等于10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一般都低于算术运算符。例如,5>4+3的计算与5>(4+3)运算符是一样的,即 先计算4+3,再执行关系运算。此表达示的结果为“假”,即,将返回0。 下面的语句 printf("%d",5>4+3); 将输出 0 可以总结为:&&的结果是真真为真。||的结果是假假为假。 与A&&B 只有A B都为真才是真 或A||B 只有A B都为假才是假 非 ~A A为真时,此式为假 二、位运算符: 包括:1。&位与符 2。|位或符 3。^位异或符 4。~位取反符 以操作数12为例。位运算符将数字12视为1100。位运算符将操作数视为位而不是数值。数值 可以是任意进制的:十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位运算符则将操作数转化为二进制,并相应地返回1或0。 位运算符将数字视为二进制值,并按位进行相应运算,运算完成后再重新转

基本逻辑运算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教 案 试讲教师:孙发贵 工作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讲解新课 逻辑运算:当0和1表示逻辑状态时,两个二进制数码按照某种指定的因果关系进行的运算。即逻辑运算表示的是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逻辑运算与算术运算完全不同,其采用的数学工具是逻辑代数。 逻辑代数——又称布尔代数或开关代数,是按一定逻辑规律进行运算的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逻辑代数与普通代数的异同: 相同点:变量与函数均用字母表示 不同点:ⅰ) 无论变量与函数均只有0、1两种取值 ⅱ) 0、1只表示两种对立的逻辑状态, 无数量大小的意义。 一、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1、与逻辑(逻辑乘) (1)定义:只有决定事物结果的全部条件同时具备时,结果才发生。 L何时点亮?只有开关A、B全部闭合时。 (2)逻辑式:L= A·B = AB (3)真值表:表示变量与函数关系的表格。 逻辑赋值:设开关A、B:闭合为“1”,断开为“0” 灯L:亮为“1”,灭为“0”。讨论与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 逻辑功能口决:有“0”出“0”,全“1”出“1”。 即当逻辑变量A、B同时为1时,逻辑函数L才为1。其它情况下,L均为0。

(4)逻辑符号 (国标):(国外): 推广到n个逻辑变量情况,“与运算”的布尔代数表达式为:L=A1A2A3… A n 2、或运算(逻辑加) (1)定义:在决定事物结果的诸条件中只要任何一个满足,结果就 会发生。 (2)逻辑表达式:L=A+B (3)真值表:逻辑赋值:设开关A、B:闭合为“1”,断开为“0” 灯L:亮为“1”,灭为“0”。 讨论或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 逻辑功能口决:有“1”出“1”全“0”出“0” (4)逻辑符号 (国标):(国外): 若有n个逻辑变量呢? L=A1+A2+A3+…+A n 3、非运算(逻辑反) (1)定义:条件与结果反相 A具备时,事件L不发生;A不具备时,事件L发生。 电阻的作用:防止整个电路短路 L (2)逻辑表达式:A (3)真值表:逻辑赋值:设开关A、B:闭合为“1”,断开为“0” 灯L:亮为“1”,灭

逻辑运算真、假断

逻辑运算真、假断

————————————————————————————————作者:————————————————————————————————日期:

逻辑运算是对真或假的运算,我将列表说明: A B Not A 非And 与 Or 或 Xor 异或 Eqv 相等 Imp 蕴含 T T F T T F T T T F F F T T F F F T T F T T F T F F T F F F T T T――True F――False True(真)False(假)Null(无效)result(导致)两个表达式A B And 运算两个表达式的值都为True,则result 是True。 Eqv 运算有一个表达式是Null,则result 也是Null。如果表达式都不是Null,则两个表达式都为真或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result才为真。其余都为假。 Imp 运算 Not 运算 Or 运算两个表达式中至少有一个为True,则result 为True。 Xor 运算符两个表达式中有且只有一个值为True,则result 为True。 逻辑运算符包括6个。 And 运算符 Eqv 运算符 Imp 运算符 Not 运算符 Or 运算符 Xor 运算符

===========True(真)False(假)Null(无效)result(导致) 〔And〕 如果两个表达式的值都是True,则result 是True。如果其中一个表达式的值是False,则result 是False。下列表格说明如何确定result: 如果expression1 为且expression2 为则result 为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True Null Null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False Null True Null Null False False Null Null Null And 运算符还对两个数值表达式中位置相同的位进行逐位比较,并根据下表对result 中相应的位进行设置:如果在expression1 的位为且在expression2 中的位为result 为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 〔Eqv〕 如果有一个表达式是Null,则result 也是Null。如果表达式都不是Null,则根据下表来确定result:如果expression1 为且expression2 为则result 为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Eqv 运算符对两个数值表达式中位置相同的位进行逐位比较,并根据下表对result 中相应的位进行设置: 如果在expression1 的位为且在expression2 中的位为result 为 0 0 1 0 1 0 1 0 0 1 1 1 =============== 〔Imp〕 如果expression1 为且expression2 为则result 为

mrp基本原理构成和运算逻辑

mrp基本原理构成和运算逻辑 ERP是一个庞大的治理信息系统,要讲清晰ERP原理,我们第一要沿着ERP进展的四个要紧的时期,从最为差不多的六十年代时段式MRP原理讲起。 差不多MRP的原理 我们都明白,按需求的来源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刻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修理需要的备品备件等;相关需求是指依照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MRP的差不多任务是:⑴从最终产品的生产打算(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刻(相关需求);⑵依照物料的需求时刻和生产(订货)周诶慈范ㄆ淇忌?订货)的时刻。 MRP的差不多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打算和采购打算。然而,要正确编制零件打算,第一必须落实产品的出产进度打算,用MRPⅡ的术语确实是主生产打算(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这是MRP展开的依据。MRP还需要明白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才能把主生产打算展开成零件打算;同时,必须明白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运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差不多MRP的依据是:⑴主生产打算(MPS);⑵物料清单(BOM);⑶库存信息。它们之间的逻辑流程关系见下图。 MRP差不多构成 (1)主生产打算(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 主生产打确实是确定每一个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个体时刻段内生产数量的打算。那

个地点的最终产品是指关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那个地点的具体时刻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形下,也能够是日、旬、月。主生产打算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该产出,它是独立需求打算。主生产打算依照客户合同和市场推测,把经营打算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打算的要紧依据,起到了从综合打算向具体打算过渡的承上启下作用。 (2)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 MRP系统要正确运算出物料需求的时刻和数量,专门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刻,第一要使系统能够明白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产品结构列出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要求。它是MRP产品拆零的基础。举例来说,下图是一个大大简化了的自行车的产品结构图,它大体反映了自行车的构成: 图1 自行车产品结构图 因此,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所要的BOM。为了便于运算机识别,必须把产品结构图转换成规范的数据格式,这种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确实是物料清单。它必须说明组件(部件)中各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组成结构关系。下表确实是一张简单的与自行车产品结构相对应的物料清单。 表1 自行车产品的物料清单

逻辑运算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B)。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 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 D. 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2.如果希望查找“玻璃复合薄膜的研究”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B )。A.玻璃,复合,薄膜,研究 B. 玻璃,复合,薄膜 C.复合,薄膜,研究D.玻璃,薄膜,研究 3.机检的效果与检索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 D )。 A.对检索策略的掌握程度B.对数据库的掌握程度 C.对检索语言的掌握程度D.A、B、C三项 4.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C )。 A.不同检索概念,用于扩大检索范围B.相近检索概念,扩大检索范围 C. 不同检索概念,用于缩小检索范围D.相近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 5.《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 )使用的优先算符是合理的。 A.(文学)*(翻译)B.(文学+小说)*(翻译) C.(文学+小说)*翻译D.文学+(小说)*(翻译) 6.逻辑“或”算符是用来组配( B )。 A.不同检索概念,用于扩大检索范围B.相近检索概念,扩大检索范围 C.不同检索概念,用于缩小检索范围D.相近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 7.具有相近含义的同义词或同族词在构成检索策略时应该使用( B )算符予以组配。 A.逻辑“与”B.逻辑“或” C.逻辑“非”D.位置 8.若想排除某概念,以缩小检索范围,可使用(B)算符。 A.逻辑“与”B.逻辑“非”C.逻辑“或”D.位置 9.当某些检索词词干相同、词义相近,但词尾有变化时,可采用( B )方法表示。 A.逻辑“与”B.截词C.位置算符D.字段限定 10.右截词的含义是检索所有含有与检索词(A )的记录. A.前方一致B.中间一致C.后方一致D.与输入的检索词完全一致 11.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绝密)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在计算机中,除了能表示正负、大小的“数量数”以及相应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外,还能表示事物逻辑判断,即“真”、“假”、“是”、“非”等“逻辑数”的运算。能表示这种数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在逻辑运算中,都是用“1”或“0”来表示“真”或“假”,由此可见,逻辑运算是以二进制数为基础的。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区别于算术运算的主要特点是: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的,位与位之间不像加减运算那么有进位或借位的关系。 逻辑运算主要包括的运算有:逻辑加法(又称“或”运算)、逻辑乘法(又称“与”运算)和逻辑“非”运算。此外,还有“异或”运算。 (1)逻辑与运算(乘法运算) 逻辑与运算常用符号“×”、“∧”或“&”来表示。如果A、B、C为逻辑变量,则A和B的逻辑与可表示成A×B=C、A∧B=C或A&B=C,读作“A与B等于C”。一位二进制数的逻辑与运算规则如表1-2所示。 表1-2 与运算规则 [table=548][tr][td=1,1,187]A [/td][td=1,1,177]B [/td][td=1,1,184]A∧B(C) [/td][/tr][tr][td=1,1,187]0 [/td][td=1,1,177]0 [/td][td=1,1,184]0 [/td][/tr][tr][td=1,1,187]0 [/td][td=1,1,177]1 [/td][td=1,1,184]0 [/td][/tr][tr][td=1,1,187]1 [/td][td=1,1,177]0 [/td][td=1,1,184]0 [/td][/tr][tr][td=1,1,187]1 [/td][td=1,1,177]1 [/td][td=1,1,184]1 [/td][/tr][/table] 由表1-2可知,逻辑与运算表示只有当参与运算的逻辑变量都取值为1时,其逻辑乘积才等于1,即一假必假,两真才真。 这种逻辑与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计算机的电源要想接通,必须把实验室的电源总闸、USP 电源开关以及计算机机箱的电源开关都接通才行。这些开关是串在一起的,它们按照“与”逻辑接通。为了书写方便,逻辑与运算的符号可以略去不写(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即A×B=A∧B=AB。 例:设A=1110011,B=1010101,求A∧B。 解: 1 1 1 0 0 1 1 ∧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结果为:A∧B=1010001。 (2)逻辑或运算(加法运算) 逻辑或运算通常用符号“+”或“ ”来表示。如果A、B、C为逻辑变量,则A和B的逻辑或可表示成A+B=C 或A B=C,读作“A或B等于C”。其运算规则如表1-3 所示。

Matlab中的逻辑运算&&与&与的区别

Matlab中的逻辑运算"&&"与"&","||"与"|"的区别 逻辑运算符: & 与| 或~ 非 “&”和“|”操作符可比较两个标量或两个同阶矩阵.对于矩阵来说必须符合规则,如果A和B都是0-1矩阵,则A&B或A|B也都是0-1矩阵,这个0-1矩阵的元素是A和B 对应元素之间逻辑运算的结果,逻辑操作符认定任何非零元素都为真,给出“1”,任何零元素都为假,给出“0”. 非(或逻辑非)是一元操作符,即~A:当A是非零时结果为“0”;当A为“0”时,结果为“1”.因此下列两种表示: p | (~p) 结果为1. p &(~p) 结果为0. any和all函数在连接操作时很有用,设x是0-1向量,如果x中任意有一元素非零时,any(x)返回“1”,否则返回“0”;all(x)函数当x的所有元素非零时,返回“1”,否则也返回“0”.这些函数在if语句中经常被用到.如: if all(A<5) do something end 另外,还有"&&"和"||"运算符,Matlab中的逻辑运算"&&"与"&","||"与"|"的区别如下: &&和||被称为&和|的short circuit形式, A&B (1)首先判断A的逻辑值,然后判断B的值,然后进行逻辑与的计算。 (2)A和B可以为矩阵(e.g. A=[1 0],B=[0 0])。 A&&B (1)首先判断A的逻辑值,如果A的值为假,就可以判断整个表达式的值为假,就不需要再判断B的值。 (2)A和B不能是矩阵,只能是标量。 "|"与“||”同理。 A&&B 首先判断A的逻辑值,如果A的值为假,就可以判断整个表达式的值为假,就不需要再判断B的值。这种用法非常有用,如果A是一个计算量较小的函数,B是一个计算量较大的函数,那么首先判断A对减少计算量是有好处的。另外这也可以防止类似被0除的错误:

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 、 和 。 2、逻辑函数B A B A F +=的反函数 。 3、组合逻辑电路在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只取决于 。 4、A/D 转换器主要有 、 和 等三种形式。 5、在集成门电路应用时,对集成门的多余输入端必须处理恰当。TTL 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通过上拉电阻(1K Ω ,3K Ω)接电源正极。CMOS 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直接接 ;CMOS 或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接 。 6、T 型电阻D/A 转换器引起转换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 、 和 等。 7、CMOS 电路特点是:静态功耗 ,抗干扰能力 ,电源电压范围 等。 8、当JK 触发器的输入端满足 关系时,JK 触发器转为T 触发器。 9、施密特触发器的主要应用有 、 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n 个变量可构成 个最小项。 A 、n B 、2n C 、 2 n D 、 12?n 2、逻辑函数F=A ⊕B 和G=A ⊙B 满足关系 。 A 、 F=G B 、 F= G ⊕0 C 、F = G 3、在下列触发器中,不能作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存储元件 。 A 、基本RS 触发器 B 、D 触发器 C 、JK 触发器 D 、T 触发器 4、在下列触发器中 解决了一次翻转问题。 A 、基本RS 触发器 B 、同步RS 触发器 C 、主从RS 触发器 D 、边沿JK 触发器 5、设计一个模为6的同步计数器,至少要 触发器。 A 、 6个 B 、1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集成门电路中,可以实现“线与”功能的是 。 A 、DTL 门 B 、三态门 C 、TTL 与非门 D 、普通的CMOS 门 7、单稳态触发器与一般双稳态触发器不同之处在于 。 A 、有两个暂稳态; B 、有两个稳态; C 、只有一个稳态,还有一个暂稳态。 8、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器,能产生 。 A 、矩形脉冲波 B 、三角波 C 、正弦波 D 、不连续尖脉冲 9、在下列位数不同的D/A 转换器中,分辨能力最低的是 。 A 、4位 B 、8位 C 、10位 D 、12位

逻辑运算和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符 C语言提供了3种逻辑运算符,如下表。 优先级由高到低 逻辑运算符!(逻辑非)高于&&(逻辑与)高于││(逻辑或)说明: “&&”和“||”是双目运算符,要求要有两个操作数,而“!”是单目运算符,只要求有一个操作数即可。以上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是:“!”(逻辑非)级别最高,其次是“&&”(逻辑与),“||”(逻辑或)级别最低,逻辑运算符中的“&&”和“||”低于关系运算符,“!”高于算术运算符。 即:“!”(逻辑非)>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逗号运算符。。 逻辑表达式 “&&”和“||”的运算对象有两个,故它们都是双目运算符,而!的运算对象只有一个,因此它是单目运算符。逻辑运算举例如下: ①a&&b: 当&&两边都为“真”时,表达式a&&b的值才是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中,关系式0

计算机的逻辑基础

第三章计算机的逻辑基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逻辑代数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 (2)初步了解复合逻辑运算与逻辑门 (3)掌握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基本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4)初步掌握复合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5)初步掌握逻辑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6)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并理解相关概念 (2)掌握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基本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3)初步掌握复合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4)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函数的方法 (2)逻辑函数的化简的概念 四、教具使用: 计算机一台,数字投影仪,EWB电子仿真软件(可选用)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学生思考、记忆、随堂练习、提高性练习;教与学对应的全双向互动教学法 六、教时安排:10课时 七、教学过程: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第三章 计算机的逻辑基础 本章教学内容引入:围绕本章的章图(生活中的逻辑)展开讨论,思考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如何进行判断?如何进行算术运算?并且在知道了计算机内部只能采用二进制形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进而归结到实际上计算机内部的运算归根到底就转化为最基本的逻辑运算:与、或、非逻辑运算。 3.1 基本逻辑运算 以图3-1说明实际上计算机能进行复杂的运算,也只是将复杂运算转化为简单运算。 3.1.1 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过程: 计算机运算过程: 数字逻辑电路是开关电路,只有两种相互对头的逻辑状态(用“0”和“1”表示)

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

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二进制数1和0在逻辑上可以代表“真”与“假”、“是”与“否”、“有”与“无”。这种具有逻辑属性的变量就称为逻辑变量。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的算术运算的主要区别是: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的,位与位之间不像加减运算那样有进位或借位的联系。 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三种基本运算:逻辑加法(又称“或”运算)、逻辑乘法(又称“与”运算)和逻辑否定(又称“非”运算)。此外,“异或”运算也很有用。 1、逻辑加法(“或”运算) 逻辑加法通常用符号“+”或“∨”来表示。逻辑加法运算规则如下: 0+0=0,0∨0=0 0+1=1,0∨1=1 1+0=1,1∨0=1 1+1=1,1∨1=1 从上式可见,逻辑加法有“或”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给定的逻辑变量中,A或B只要有一个为1,其逻辑加的结果为1;两者都为1则逻辑加为1。 2、逻辑乘法(“与”运算) 逻辑乘法通常用符号“×”或“∧”或“·”来表示。逻辑乘法运算规则如下:

0×0=0,0∧0=0,0·0=0 0×1=0,0∧1=0,0·1=0 1×0=0,1∧0=0,1·0=0 1×1=1,1∧1=1,1·1=1 不难看出,逻辑乘法有“与”的意义。它表示只当参与运算的逻辑变量都同时取值为1时,其逻辑乘积才等于1。 3、逻辑否定(非运算) 逻辑非运算又称逻辑否运算。其运算规则为: 0=1 非0等于1 1=0 非1等于0 4、异或逻辑运算(半加运算) 异或运算通常用符号"⊕"表示,其运算规则为: 0⊕0=0 0同0异或,结果为0 0⊕1=1 0同1异或,结果为1 1⊕0=1 1同0异或,结果为1 1⊕1=0 1同1异或,结果为0 即两个逻辑变量相异,输出才为1

逻辑运算

1.6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在我们今后的编程中会经常使用到的。 本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使用二进制保存,但是这些复杂的电路又是如何做运算的呢? 1.6.1【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是CPU运算的本质,不管是计算机能处理多么复杂的事情,它最终还是通过电路的开关来实现的。逻辑是指对某个事物的推理,“真”和“假”是两个对立的逻辑状态,逻辑运算是指用数学符号来表示逻辑状态,以便于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我们通常将电路通电状态表示为“真”,用数字“1”表示,不通电表示为“假”,用数字“0”表示。“或”、“与”、“非”是三种基本逻辑运算,计算机逻辑运算也包含“异或”、“位”。 1、或运算 或运算:汇编中用“OR”表示,C语言中用“|”来表示,可以理解为“或者”,即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就为“真”,用电路来描述:只要有一条电路通电这条总电路就能通电,原理如图1-6-1: 图1-6-1:OR运算等效电路 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图,不管是A为闭合状态、还是B为闭合状态,还是AB都处于闭合状态,电灯泡都能亮。我们把电路图用符号0和1来表示,或运算表示只要有一个为1,结果就为1。我们来看一个宽度为8的或运算: 1 0 1 1 0 1 0 0 or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0 总结:或(or)运算“有1为1”。 2、与运算 与运算:汇编中用“and”表示,C语言中用“&”来表示,它表示两个条件都成立才能为真,即两个都为1结果为1,其他为0,电路实现原理如图1-6-2:

图1-6-2:AND运算等效电路 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图,A和B都为闭合状态,灯泡才能亮。如果有一个开关没有闭合,灯泡是不能亮的。即两个都为1,结果为1,只要有一个为0 ,结果为0。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1 0 1 1 0 1 0 0 and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0 0 总结:与(and)运算的法则:“有0为0”。 3、异或 异或:汇编用“xor”表示,C语言中用“^”表示,这个不是太好理解,但是它很有用。它表示两个值不同为真,相同为假。即两个值如果都为0或者1,结果为0。一个为0,而另一个为1,结果为1。如图1-6-3所示; 图1-6-3:XOR运算等效电路 这条电路A和B必须是相反的两种状态灯泡才能亮,如果AB都断开,灯泡无疑是不亮的,如果AB都连上,正负极抵消,灯泡同样不能亮。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1 0 1 1 0 1 0 0 xor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总结:异或(xor)运算的法则:“不同为1,相同为0”。 4、非运算 非运算:汇编中用“NOT”表示,C语言中用“!”表示,它是对某个值求反的运算。如! 0 = 1;!1 = 0;非真即为假,非假即为真。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基本逻辑运算教案

《基本逻辑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基本逻辑运算》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第二章第4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数字电路的概念及数值编码的内 容,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 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深刻理解逻辑代数、逻辑变量、逻辑函数、逻辑关系的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三种基本逻辑运算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扩展思路,培养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与、或、非三种逻辑运算的概念; 2、掌握与、或、非三种逻辑运算的函数表达式、真值表、逻辑符号的表示。教学难点:1、逻辑关系、逻辑变量、逻辑函数三个基本概念; 2、通过基本的逻辑运算组成复合逻辑运算。 课时分配:1学时 教学过程: 一、逻辑代数 1、逻辑代数:按一定逻辑规律进行运算的代数(也称开关代数或布尔代数)。参 与逻辑运算的变量叫逻辑变量,用字母A,B……表示。每个变量的取值非0 即1。 0、1不表示数的大小,而是代表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亮与灭、黑与白、高电平 与低电平等。 2、逻辑代数与普通代数区别: 逻辑代数的逻辑变量、逻辑函数的取值只有“0”和“1”(逻辑零、逻辑壹), 普通代数则是普通的数学代数,满足数学代数中的加减乘除。 二、基本逻辑函数及运算 一)、基本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 基本运算: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 二)、基本逻辑运算 1、与运算(逻辑乘、与逻辑、逻辑与) 1)、当决定事物结果的全部条件同时具备时,结果才发生。 2)、开关闭合为条件,灯亮为结果。

基本逻辑运算说课稿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一节内容,《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的课程,掌握了基本电路特点和二极管、三极管的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是模拟电子技术向数字电子技术过度的一节内容,也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在整个《电子技术》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逻辑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和复合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运算;善于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逻辑推理的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基本逻辑门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拉近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和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3.教学重点 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A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和运算。 B 几种复合逻辑运算。 4.教学难点:总结逻辑运算规则。 下面,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讲清重点和难点,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二教法分析 1. 学情分析 A 学生行为特点分析 这是中专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一般的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年少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或很少能进行自我学习和总结,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对感兴趣的知识点有很高的学习热情。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广泛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 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在知识的掌握上,多数学生会忘记以前的知识,所以应该全面系统的去讲述本节内容,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障碍是不同逻辑运算的规律容易混淆。所以教学中老师应采用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2. 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逐渐由浅入深的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谈中发现学生的遇到的障碍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问问题时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全体,使基础差是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各种逻辑运算的规律,编成简单且朗朗上口的口诀,便于记忆。

逻辑运算

3.2 复合逻辑运算 复合逻辑运算由基本逻辑运算组合而成,如与非、或非、同或、异或等。 3.2.1 与非逻辑 与非逻辑是与逻辑运算和非逻辑运算的复合,将输入变量先进行与运算,然后再进行非运算。 逻辑表达式: 真值表:与非逻辑真值表如表3.2.1所示。 逻辑符号:与非运算的逻辑符号如图3.2.1所示。 表3.2.1 两输入变量与非逻辑真值表 图3.2.1 与非运算逻辑符号语句描述:只要输入变量中有一个为0,输出就为1。只有输入变量全部为1时,输出才为0,这种运算关系称为与非运算。 3.2.2 或非逻辑 或非逻辑是或逻辑运算和非逻辑运算的复合,将输入变量先进行或运算,然后再进行非运算。 逻辑表达式:

真值表:或非运算的真值表如表3.2.2所示。 逻辑符号:或非运算逻辑符号如图3.2.2所示 表3.2.2 两输入变量或非逻辑真值表 图3.2.2 或非运算逻辑符号语句描述:只要输入变量中有一个为1,输出就为0。或者说,只有输入变量全部为0时,输出才为1,这种运算关系称为或非运算。 3.2.3 与或非逻辑 与或非逻辑是与逻辑运算和或非逻辑运算的复合。它是先将输入变量A、B及C、D分别进行与运算。然后再进行或非运算。 逻辑表达式: 真值表:与或非运算的真值表如表3.2.3所示。 表3.2.3 2-2输入变量与或非逻辑真值表 3.2.4 同或逻辑和异或逻辑 同或逻辑和异或逻辑是只有两个输入变量的函数。 1.同或运算: 当两个输入变量A和B值取值相同时,输出P才为1,否则P为0,这种逻辑关系称为同或运算。 逻辑表达式:

“⊙”符号是同或运算符号。 真值表:同或运算真值表如表3.2.4所示。 逻辑符号:其逻辑符号如图3.2.3所示。 表3.2.4 同或逻辑真值表 图3.2.3 同或运算逻辑符号 2.异或运算: 只有当两个输入变量A和B的取值不同时,输出P才为1,否则P为0,这种逻辑关系称为异或运算。 逻辑表达式: “⊕”是异或运算符号。 真值表:异或运算真值表如表3.2.5所示。 逻辑符号:其逻辑符号如图3.2.4所示。 表3.2.5 异或逻辑真值表 图3.2.4 异或运算逻辑符号 3.小结 由上分析可见,同或与异或逻辑正好相反,有时又将同或逻辑称为异或非逻辑。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