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11神奇的极光45分钟过关检测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高中语文11神奇的极光45分钟过关检测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高中语文11神奇的极光45分钟过关检测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高中语文11神奇的极光45分钟过关检测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11神奇的极光

基础过关

看一看,很简单!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俯瞰.(A.kānB.kàn)②萦绕.(A.rǎoB.rào)

③高纬.地区(A.wéiB.wěi)④辐.射(A.fúB.fǔ)

⑤蚩.尤(A.chīB.chǐ)⑥晨曦.(A.xīB.xǐ)

⑦秉.性(A.bǐnɡB.bìnɡ)⑧贮.存(A.chǔB.zhù)

答案:①B;②B;③B;④A;⑤A;⑥A;⑦A;⑧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安祥萦绕晖光如烟似雾行云流水

B.秉性聚集皓月清晰分明苍白无力

C.屏幕辐射收缩变换莫测五颜六色

D.电缆耀斑园弧辽阔无垠语竭词穷

答案:B

解析:祥—详换—幻园—圆

3.从运用修辞格的角度审视,与例句画线部分不相同...的一项是()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

A.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

B.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

C.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如雾。

D.夜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显得广阔,安详而又神秘。

答案:B。

解析:例句中画线部分为比喻;A中“巨大无比的电视显象管”,C中“彩虹般”,D中“无边无际的大海”,均为比喻,与例句相同;而B中“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为比拟,与例句不同

4.请从A、B、C、D中选出一项填入下文空缺处,使前后文语气连贯得体()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

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A.极光可真是这样,名副其实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

B.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

C.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甚至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

答案:D

巩固提高

想一想,没问题!

阅读课文,完成5~10题

5.作者认为附宝所见到的景观就是极光的根据是。

答案:这是北斗星(大熊星座)出现时肉眼能够看到的高空大气放电辐射现象。

6.古代,人们为什么把极光称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

答案:因为古代人们没有极光这个概念,只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

7.作者介绍极光,为什么要写古老的神化传说

答:①

答案:①生动形象、增强人们对极光的感性认识,使文章蒙上古老神奇的浪漫色彩。

②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表明古人对极光的观察由来已久。

8.简述极光形成的原理。

答案:极光是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聚集在地磁的极区上空所造成的一种大气发光现

象。

9.极光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磁层太阳风粒子流电子束B.电视显像管极地高空大气粒子束C.磁层太阳风粒子流分子和原子D.磁场大气太阳风

答案:D

解析:A项“电子束”不是基本条件;B项“电视显像管”是比喻说法,“粒子束”即电子束;C项“分子和原子”是化学单位,此处应指大气物质。

10.极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案:极光不仅是光学现象,而且是个无线电现象,极光还有许多未解开的谜。

拓展应用

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

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

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

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

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

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

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

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

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

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

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

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

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

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11.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原文第二段说“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偷换概念,有助于防止不等于“有效防止”。

12.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吸入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

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

答案:B

解析: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

13.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的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答案:C

解析: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