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判断计算题汇总

判断计算题汇总

判断计算题汇总
判断计算题汇总

12

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

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f

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T

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

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F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F

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T

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T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 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F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净投资?] F

13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

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

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f

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f

14

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机?f 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f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根据托宾的投资q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TFFTT FFTF 15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t

1如果税率降低,中央银行希望收入保持不变,因此减少货币供给。此时消费和投资同时下降。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

3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4存在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5如果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小,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那么,财政政策效果要比货币政策效果好。

6企业投资对于利率变动反应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7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FFF TFTT

16

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和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 t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R/D,R为存款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f

提高再贴现率将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一样? f

17

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GDP的影响越大。

物价水平下降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若中央银行仅仅关心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当石油价格外生性增长时,中央银行应该增加货币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利率调整机制。

凯恩斯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工资是刚性的(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不是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TFFFT

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升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

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价格水平的非预期上升会使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移动,而价格水平预期中的上升则只会使均衡点沿原总供给曲线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TFFT

18

自然失业率是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

由于怀孕待产,自愿失业在家,属于自愿失业。

失业保险可以降低失业率,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人更容易找到工作。XXX[摩擦性失业] X

奥肯定律意味着失业率降低个百分点,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3个百分点。f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长期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完全相同?t

20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ΔY/Y=ΔN/N=ΔK/K。(Y:产量;N:劳动;K:资本)T

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F

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一国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速度,即取决于储蓄率。?F

加速数原理的含义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导致资本需求曲线右移。?T

加速数指投资增减会引起收入更大幅度增减。?F

投资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的交互作用使国民经济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F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从总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T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的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源泉?T

22

是否坚持市场出清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在基本假设方面的明显分歧之一?T 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涨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T

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欺骗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F

1.教材P380-14。提示:s=yd-c

2.假定:c=300+,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T=。求:

①均衡收入为2000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政府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

②假定政府支出不变,而T=时,均衡收入是多少?[真题详解20]

3.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300,边际储蓄倾向为,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怎样变动?[典型题题解P196-26]

1。s=300 i=200 g=1100

2。yd= c=300+

y=c+i+g g=220

c=300+*=300+ y=720/=1800

3。Δy=1500[3000-1500-1200+1200]

1。P437-10[仅考虑r=3%时的情况,可先剔除通胀因素]

2。假定经济满足y=c+i+g,且c=800+,i=7500-20000r,货币需求L=,m=6000。求:当政府支出从7500增加到时8500时,政府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注,不考虑政府税收,典型题题解P221-23]

3。已知IS方程为y=550-1000r,MPS=,利率r=。

①如果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5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为多少?

②IS曲线如何移动?新IS方程?《典型题题解》P208-26

注:本题不考虑LM曲线,相当于第13章内容。

1。先剔除通胀。实际收入为、、,在此基础上贴现、、也可按7%的贴现率计算,计算结果有点差异。

2。y=c+i+g

g=7500 r= i=6500

g=8500 r=510/6950 i=6032[保留整数]

Δi=6032-6500=-468

3。y=550-1000*=500

y’=525

y’=575-1000r

1。P483-16

2。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名义货币供给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

[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收入和利率是多少?

[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是多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为多少?

[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学习手册P145-25。

3。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法定准备率由7%上调至%.

[1]对法定准备金有何影响?

[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学习手册P114-18

1。M=Cu+D=1000+400/=

1000+400/=3000

10/=

2。IS:Y=+

LM:Y=5M/(2P)+25r

Y= r=5 [M=90 P=2 G=20]

Y=200+75/p p=1 y=275

Y=235+40p

285=235+40P P= 代入LM方程 r= 将Y=285 r=代入IS方程:Y=+得G=35 ΔG=15

P= 代入IS方程 Y= r= M=ΔM=

3。20*%-20*7%=1000[亿元]

不影响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下降]

克鲁格曼学习手册提示

1。学习经济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需要对前面的知识点有良好的掌握,因为后面的知识大多基于之前的知识。

2。请清晰地理解所学习的新词语,确定自己已了解、掌握并且学会运用这些词汇。你的老师将会帮助你更好地定义和理解这些词汇,让你能够有能力在一定的语境下应用这些术语。3。请规划每天用来学习经济学的时间,复习笔记,温习新学习的术语,做课后练习题,并且总结发现课本中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一旦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参考教科书、笔记,问同学或者老师以确定自己的答案。

4。请思考那些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并且深刻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例如严格的名词定义,根据定义衍生出的理解应用型问题,以及需要根据所学知识扩展思维从而解决的问题等。大部分大学经济学试题都会设计一些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点的题目。

5。建立一些单词的闪卡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经济学名词。。。。每天复习巩固这些术语直到能够完全理解和熟悉。

第四次练习2014-05-19

1。P528-9

求:①人均生产函数

②稳态时两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3。假设产出中劳动与资本的份额是3/4、1/4。

求:①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产出增长率为4%时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②为什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一个残差项?

《题解》P286-18

1。6%,10%

周期性失业率=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2。y= sf(k)=δk

A:k=4 y=2 c= B:k=16 y=4 c=

3。%

资本、劳动和产出数据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而要素生产率却不能直接测量。由于要素生产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只能根据产出变动中不能被资本和劳动解释的那部分变动来推断,所以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残差项。

第六章_时间数列练习题及解答

《时间序列》练习题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A、B、C、D)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 B、变量和次数 C、时间和指标数值 D、时间和次数 2、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时点数列 B、绝对数数列 C、相对数数列 D、平均数数列 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数数列 D、时点数列 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6、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A、连续的 B、间断的 C、稳定的 D、均匀的 7、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8、时间序列最基本的速度指标是()。 A、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9、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 C、逐期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 D、累积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10、如果时间序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该商场第二季度平均完成计划为()。 A、100%124%104% 108.6% 3 ++ = B、 506278 108.6% 506278 100%124%104% ++ = ++ C、 506278 100%124%104%92.1% 506278 ++ = ++ D、50100%62124%78104% 109.5% 506278 ?+?+? = ++ 12、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增长量 增长速度 基期水平B、= 增长量增长速度 期初水平

专题一:时间计算

专题一:时间计算 一、考纲透析 1.什么是地方时,它是如何产生的。 2.地方时如何计算。 3.在光照图上的地方时信息有哪些。 4.区时的概念,时区是如何划分的,重要的时区有哪些。 5.已知经度,如何求所在时区? 6.区时如何计算? 7.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8.日界线有几条,如何求出日界线。 9.如何判断新旧一天的范围。 二、体验高考 (2008全国卷)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1-4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 B.45°~55° C.5°~15° D.60°~70°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5.(2010·全国II卷9题)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 B.13时C.16时 D.19时

(2011·重庆卷10-11题)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6~7题。 6.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B.沈阳C.成都 D.海口 7.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21时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8.(2010·天津卷1题)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9.(2010·福建卷11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 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统计学题目ch8时间数列

(一) 填空题 1、时间数列又称数列,一般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 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和 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平均数,或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各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增长量。 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以扶正其位置。 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法来计算季节比率。 20、商业周期往往经历了从萧条、复苏、繁荣再萧条、复苏、繁荣……的过程,这种变动称为变动。 (二) 单项选择题 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时间和指标数值 B、变量和次数(频数) C、主词和宾词 D、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 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 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 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 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 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 4、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时期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数列

时间计算题

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1=°4min ,15°=1h。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后天黑,即时间东方比西方要早。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1°,如果B在A的东面则用加,在西面则用减。经度差的计算,若都是在东/西经区则减,若分属东西经区则加。

【几个练习题练练。学习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注重基础很重要,还记得老师说的那个基础练出的状元彭蔚吧!】 1、当120o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20)2、当20oE为1 点时,求40 oW为几点?(前一天21点)3、当80oW为16点时,求70oE为几点?(第二天2点) 时区的换算 全球360个经度,若用360个时间标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麻烦。于是,我们人为将地球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对应24h每天,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有了划分的时区,计算两地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先求出两地所在时区,再用时区差来计算】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正中央的那根经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度的整数倍,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15°×8=120°)。①若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商为时区数②若所得余数> 7.5°时区数为所得商+1。 时区差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用时区数轴,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 ⑴在零时区两侧(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换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加减号选取的原则:东加西减时区差求法:同减异加若两地同时位于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减;若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则加.如下图1。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小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也不变.如果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那么日期

软件—会计基础计算题汇总

软件—会计基础计算题 汇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02年1月1日,B、C、D三个公司共同投资设立A企业,按出资协议,B公司以现金出资300万元;C公司以一套全新设备出资,价值为300万元;D公司以现金出资250万元,同时以一项专有技术出资,协商确定价值为150万元。款项与设备均已到账。2005年,经B、C、D三位股东协商,同意E公司投资320万元并占有A公司20%的股份,该款项已入账。2009年,A公司将200万元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已办完增资手续。请编制A企业2002年接受股东B、C、D投资;2005年接受股东E投资;2009年转增资本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2002年接受股东B、C、D投资: 借:银行存款5500000固定资产3000000无形资产1500000 贷:实收资本——B3000000——C300000——D4000000 “实收资本”。为了区分各个股东的权益份额,在实收资本总账下,设置明细账以明确不同股东的份额。 (2)2005年接受股东E投资: 借:银行存款3200000 贷:实收资本——E2500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700000 ÷×÷÷÷ (3)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00000 贷:实收资本——B480000——C480000——D640000——E400000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是所有者权益的相互转换,资本公积减少记借方,实收资本增加记贷方。另一方面,这种转换不应该改变B、C、D、E四位股东的持股比例。变B、C、D、E四位股东的转增数额分别为:480000、480000、640000、400000。 长江公司2011年12月末结账前的损益账户余额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贷) 786000 主营业务成本 (借) 505000 销售费用(借) 13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借)35370 营业外收入(贷) 3400 管理费用(借) 67630 营业外支出(借) 50400 财务费用(借) 9000 要求:(1)请根据上述账户余额计算当月利润总额,并编制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2)假定长江公司无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税率为25%,请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所得税,并编制计提、结转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结转本年利润的分录: 借:本年利润 680400

《统计学》 时间数列

第五章时间数列 (一)填空题 1、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两者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是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数时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数时序)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是不相同的。必须按照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宜采用累计法。 5、进行长期性趋势测定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线配合法、曲线趋势的测定与分析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某企业2000年利润为2000万元,2003年利润增加到2480万元,则2480万元是( A ) A. 发展水平 B. 逐期增长量 C. 累积增长量 D. 平均增长量 2、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增长速

度 3、已知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7%,8%,则该企业这三年的平 均增长速度为 ( D ) A. B. 4、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B )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平均增长速度 D 、静 态平均数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2年比1998年增加50%,那么 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 度为( D ) 6、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 列项数为( B ) A 、12项 B 、16项 C 、17项 D 、18项 7、累积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 A.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C. 累积增长率与其相应增长量之差 D. 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 8、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8%7%6??%8%7%6++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 一、我会填 148秒=()分()秒3分12秒=()秒90分=()时()分 100分=()时()分1时=()分4小时=()分 2分=()秒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1分=()秒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60分=()时 二、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5分○500秒240秒○4分4时○4分1分30秒○100秒1时○60分1分○100秒 10分○1时6分○36秒7分○70秒40秒○4分 250秒○4分150分○2时3时○240分250分○2时20分1分20秒○80秒90分○1小时30分180分○3小时 三、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1时20分+40分= 11时50分—6时= 5时45分—40分= 8时30分+50分= 9时10分—6时40分= 10时50分—7时30分= 9时25分+45分= 4时30分—2时25分= 1分-40秒= 35秒+25秒= 80分+40分= 2时-30分= 38分+23分= 1时-56分= 2分18秒+76秒= 1分35秒+100秒= 40秒+20秒= 23分+27分37秒= 4分17秒+54分83秒= 2时35分-47分= 1时45分-45秒= 74分24秒-84秒= 7时28秒+32分= 5分4秒+96秒= 10时-8时96秒= 2分30秒-150秒= 300分-3时= 四、解决问题。 1、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2、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

高考资料 二次函数基础练习题大全(含答案)

二次函数基础练习题 练习一 二次函数 1、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通过仪器观察得到 小球滚动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的数据如下表: 写出用t 表示s 的函数关系式: 2、 下列函数:① 23 y x ;② 21y x x x ;③ 224y x x x ;④ 2 1 y x x ; ⑤ 1y x x ,其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其中a ,b ,c 3、当m 时,函数2235y m x x (m 为常数)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4、当____m 时,函数2221m m y m m x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5、当____m 时,函数2564m m y m x +3x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6、若点 A ( 2, m ) 在函数 12-=x y 的图像上,则 A 点的坐标是____.

7、在圆的面积公式 S =πr 2 中,s 与 r 的关系是( ) A 、一次函数关系 B 、正比例函数关系 C 、反比例函数关系 D 、二次函数关系 8、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 ,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用余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1)求盒子的表面积S (cm 2)与小正方形边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 时,求盒子的表面积. 9、如图,矩形的长是 4cm ,宽是 3cm ,如果将长和宽都增加 x cm , 那么面积增加 ycm 2, ① 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 求当边长增加多少时,面积增加 8cm 2. 10、已知二次函数),0(2≠+=a c ax y 当x=1时,y= -1; 当x=2时,y=2,求该函数解析式. 11、富根老伯想利用一边长为a 米的旧墙及可以围 成24米长的旧木料,建造猪舍三间,如图,它们的平 面图是一排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1) 如果设猪舍的宽AB 为x 米,则猪舍的总面积S (米2)与x 有怎 样的函数关系? (2) 请你帮富根老伯计算一下,如果猪舍的总面积为32米2,应该如 何安排猪舍的长BC 和宽AB 的长度?旧墙的长度是否会对猪舍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资料讲解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时间的计算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汇总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破十法。 例如:15 - 8 =( 7 ) 13 - 7 =( 6) ( 5 )(10) ( 3 )(10) ( 2 ) ( 3) 练习: 1、填空后说说下列各题的计算方法。 (1)13 - 5 =( ) 16 - 8 =( ) ( )( ) ( )( ) ( ) ( ) 11 - 5 =( ) 14 - 7 =( ) ( )( ) ( )( ) ( ) ( ) (2)9+7=( ) 16-9=( ) 12-7=( ) 14-7=( ) 9+( )=15 ( )+8=13 13-( )=4 ( )-6=5 2、比一比。 多( )个, 比 少( )个。 比 比 比 比 多 多 少 少

3、应用题。 (1) (2) 小青要写斗7个生字,已经写了9个,还要写几个? 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不退位)和整十数: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十位上。 例如:73 + 4 =(77)68 - 7 =(61) (70)(3)(60)(8) (7 )(1) 43 + 20 =(63)98 - 30 =(68) (40)(3)( 90 ) ( 8 ) ( 60 ) ( 60 ) 练习: 1、62 + 4 =()58 - 7 =() ()()()() ()() 23 + 40 =()73 - 50 =()

( ) ( ) ( ) ( ) ( ) ( ) 2、在里填上“﹥、﹤、=”。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40=8 3+( )=53 85-( )=35 46+( )=49 ( )+40=70 ( )-( )=60 ( )+( )=50 4、请想一想,填一填。 9比59小 78比70大 58比4大 4比36小 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注意: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例如:30 + 60 =(90) 70 – 40 =(30) (9) (3) 练习: 1、口算。 50+50= 100-50= 20+40= 50+30= 50+20-30= 90-70+60= 2、判断对错,请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 40+1=50( ) 30+20=5( ) 40+8=48( ) 60-3=30( ) 3、用数学。 (1) 还剩多少个? 树上一共有93个松塔。 我们已经采了70个松塔。

电工基础的计算题大全

一.计算题 1.图示电路,求图中所示电压、电流未知量,然后求图中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2图示电路,试求: (1)当开关K 打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ab (2当开关K 闭合时, 流过开关的电流ab 3 4、写出电路的节点电压法方程组。仅要求列写方程组,不需求解。 。 ,总电流表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总电压表读数为5V ,第一个电压表读数为4V ,第 ,试用相量图分析并计算第三个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少?1题图 11、把某线圈接在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源上,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1A ;当把它改接到频率为50H Z ,电压有效值为1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测得流过线圈的电流为0.3A 。求线圈的直流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等于多少?(10分) 12、某R -L 串联电路接在100V 、50H Z 的正弦交流电源中,实测得电流I =2A ,有功功率P =120W ,求电路的电阻R 和电感量L 各为多少?(10分) 13、某三相对称感性负载连成Y 形,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电路的有功功率为P =5.28KW ,功率因数cos ?=0.8,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及电路的线电流。若将负载改接成?形,电源线电压仍为380V ,试求此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和有功功率。(10分) 2?+ - 2? - ? +15V - 题一图 6? 2A 10V + 35V - 题1图 3? 6? 4A b

14、对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四相制电路中,对称星形联接负载,每相阻抗Ω+=8060j Z 。求: 1)各相电流、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相量; 2)作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量图; 3)如去掉中线,各相负载的电压和电流为多少?(10分) 15、用三表法测感性负载的参数,在工频电压作用下测得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读数分别为:U=220V 、I=2A 、P=40W ,试求: 1)感性负载的参数的等效参数R 、L ; 2)画出实验电路接线图。(10分) 16、RL 串联电路,接在非正弦电压u 上,已知mH L R 10,20=Ω=, () 0301000sin 24050++=t u V ,求电路电流i ;I U 和;电路的平均功率P 。(10分) 17、已知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路如图,已知:R =8?,C =400?F ,f =50Hz , ()() V t t u 030sin 26020++=ω,求?电路总电流的有效值;?整个电路的有功功率。(10分) 18.电路如图所示,t<0 时电路处于稳态, t=0 时开关合上,求t ≥0时的u C 和i C ;并画出u C 和i C 的波形图。(10分) 2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读数为 2A , 求PV1的读数,电路参数R 、L 、C 21二个电压表读数为9V 22、图示并联电路中,电压V U 00220∠= 试求:1224、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线电压V U l 380=,负载阻抗Ω+=3040j Z 。求 1)星型联接负载时的线电流及吸收的总有功功率; 2)三角形联接负载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及吸收的总有功功率; 3)比较1)与2)的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26、功率为2.4KW 、功率因数为0.6的对称三相感性负载,接于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 的对称电源上,如图:(1)负载为星形联接时的线电流和每相阻抗 Z Y ; (2)负载为三角形联接时的线电流和每相阻抗Z ?。

《简单的时间计算》练习题

练习题 1.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从12起走到5,是( )小时; 时针从2起走到9,是( )小时。 (2)分针从12起走到4,是( )分钟; 分针从3起走到9,是( )分钟。 2.在○内填上 “>”“<”或“=”。 1时○100分 1时40分○60分 150分○2时 300分○5时 4时○4分 2时25分○225分 3.做晚餐。 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好三件事,算一算,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4.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辆火车从7:15出发,行驶了3小时20分到站,到站时刻是( ) ①10:55 ②10:35 ③11:25 (2)水上游艇每次限坐20分钟,小明11:30下艇,想一想他上艇的时刻( ) ①11:50 ②11:10 ③10:50 5.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15分钟。 ( ) (2)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在校时间是2小时30分。( ) (3)12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

参考答案: 1.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从12起走到5,是( 5 )小时; 时针从2起走到9,是( 7 )小时。 (2)分针从12起走到4,是( 20 )分钟; 分针从3起走到9,是( 30 )分钟。 2.在○内填上 “>”“<”或“=”。 1时< 100分 1时40分>60分 150分>2时 300分= 5时 4时>4分 2时25分<225分 3 15分钟 10分钟 5 分钟 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好三件事,算一算,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先烧水,烧水的同时再摘菜、淘米,一共需要15分钟。 4.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一辆火车从7:15出发,行驶了3小时20分到站,到站时刻是( ② ) ①10:55 ②10:35 ③11:25 (2)水上游艇每次限坐20分钟,小明11:30下艇,想一想他上艇的时刻(③ ) ①11:50 ②10:50 ③11:10 5.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15分钟。( × ) (2)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在校时间是2小时30分。( √ ) (3)12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 )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汇总

第六章《实数》计算题 1.计算: (1)||+|﹣1|﹣|3|(2)﹣++. 2.计算:﹣|2﹣|﹣. 3.(1)计算:++(2)(x﹣1)2=. 4.计算:﹣32+|﹣3|+. 5.计算+|3﹣|+﹣. 6.计算:+|﹣2|++(﹣1)2015. 7.计算:(﹣1)2015++|1﹣|﹣. 8.解方程(1)5x3=﹣40(2)4(x﹣1)2=9. 9.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①4x2=25②27(x﹣1)3﹣8=0. 10.求下列各式中的x(1)4x2=81;(2)(2x+10)3=﹣27.11.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1)2﹣3=0;(2)3x3+4=﹣20.12.计算(1)+()2+(2)+﹣|1﹣| 13.计算题:. 14.计算(1)+﹣;(2)+|﹣1|﹣(+1).15.. 16.计算: (1)(﹣)2﹣﹣+﹣|﹣6| (2)|1﹣|+|﹣|+|﹣2|. (3)4(x+3)2﹣16=0 (4)27(x﹣3)3=﹣8. 1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内:,﹣3,0,,,,﹣,,,||,,,,… 整数{ };

分数;{ }; 正数{ }; 负数{ }; 有理数{ }; 无理数{ }. 18.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7,,,0,,,,π,… ①有理数集合{ …} ②无理数集合{ …} ③负实数集合{ …}.19.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10,,﹣,0,﹣(﹣3),2.…,42,﹣2π,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20.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 ﹣5,|﹣|,0,﹣,,﹣12,…,+,﹣30%, ﹣(﹣6),﹣ 正有理数集合:{ …} 非正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21.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7,0,,﹣22,﹣…,,+9,…,+10%,﹣2π. 无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圆周运动典型基础练习题大全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 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 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A.(2m+2M)g B.Mg-2mv2/R C.2m(g+v2/R)+Mg D.2m(v2/R-g)+Mg 3.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 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5.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R = 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 ,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2,它的周期为______s。 6.在一段半径为R=15m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 =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m/ s 7.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 ,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θ ,试求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8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m,细线所 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 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求落地速 度?(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 9如图所示,半径R= 0.4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 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C点运动到A点, 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 过最高点B后作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AC = 2m,F = 15N,g取10m/s2,试求: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以及此时半圆 轨道对物体的弹力?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 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

时间计算题汇总

地理时间计算部分专题练习 1、9月10日在全球所占的围共跨经度90°,则时间为:( ) A. 10日2时 B. 11日2时 C. 10日12时 D. 11日12时 3、时间为2008年3月1日的2点,此时与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围约占全球的:( ) 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4、图中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月8时 D.8月4时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时才能看到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5—7题 5.图4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0 E )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时间)是( ) A .18时10分至19时 B .16时10分至17时 C .20时10分至21时 D.21时10分至22时 7.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 A .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 .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2002年)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8-10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0、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 答4-5题: 11、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0 )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 A.东京(东经139.50 ) B.(东经1140 ) C.伦敦 D.纽约(西经740 ) ① ④ ② ③

中考计算题汇总

1.(5分)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 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2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图-12 2.(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3.(6分)将7 g 废铁屑放入盛有100 g 7.3 %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此时测得烧杯 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106.8 g 。计算: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 2 + H 2↑) (1)稀释 g 20% 的盐酸溶液可得100 g 7.3% 的稀盐酸。 (2)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 (3)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 4.以下是金属锡纯度的一种测定方法:步骤i 将样品全部溶于盐酸生成SnCl 2溶液; 步骤ii 往所得SnCl 2溶液加入过量的FeCl 3溶液,发生反应:SnCl 2+2FeCl 3═SnCl 4+2FeCl 2 步骤iii 用K 2Cr 2O 7溶液测定步骤ii 反应生成FeCl 2的质量.现有金属锡样品1.20g ,经上述方法测得生成的FeCl 2质量为2.54g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并回答:(1)样品溶于盐酸生成的SnCl 2质量; (2)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5.(11 分)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14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 2SO 4=ZnSO 4+H 2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6.(11分)(2014?厦门)已知有些晶体按比例含有一定量特殊的水(称为结晶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脱去结晶水,为了研究草酸亚铁晶体的组成,称取54.0g 草酸亚铁晶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温度t 1℃时,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并生成草酸亚铁(FeC 2O 4)固体;温度t 2℃时,草酸亚铁完全分解,发生反应:3FeC 2O 4 Fe 3O 4+4CO ↑+2CO 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 2O 4的质量. (2)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 (3)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7.(5分)已知:Na 2CO 3 + CaCl 2 =CaCO 3 + 2NaCl 。根据图9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计算该样品中Na 2CO 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8.(6分)硅是支撑信息产业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在电炉中用炭粉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硅单质。若往电炉里加入125kg 含96%二氧化硅的石英砂(杂质不参与反应)和足量的炭粉,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SiO 2高温 Si+2CO ↑,计算: ①参加反应的SiO 2的质量; ②理论上可制得硅单质的质量。

(完整版)基础会计分录大全练习题汇总答案

基础会计会计分录(一) (一)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购入材料一批,货款18 000元,增值税率17%,另有外地运费700元,均 已通过银行付清,材料未验收入库。借:材料采购 18700 应缴增值税 3060 贷:银行存款 21760 2、用转帐支票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共计600元。借:管理费用600 贷: 银行存款 600 3、生产车间为制造A产品领用甲材料6 000元,为制造B产品领用乙材料8 000 元,管理部门一般耗用乙材料2 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B 产品 8000 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60000 乙材料10000 4.车间报销办公用品费300元,公司报销办公用品费500元,均以现金付讫。 借:制造费用300 管理费用500 贷:现金800 5.职工刘芳出差借款3 000元,以现金付讫。借:其他应收款 3000 贷:现金3000 6.以转账支票支付所属职工子弟学校经费50 000元。借:营业外支出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7.刘芳报销差旅费1 500元,余款退回现金。借:管理费用1500 现金 15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8.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100 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40 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3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0 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0 B产品30000 制 作费用10000 管理费用–企业20000 贷:应付工资100000 9.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借:生产成本-A 产品5600 B 产品4200 制造费用 1400 管理费用2800 贷:应付福利费14000 10.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设备折旧费3300元,管理部门办 公设备折旧费1200元。借:制造费用3300 管理费用1200 贷:累计折旧4500 11.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借:现金800 贷:800 12.预提本月银行借款利息3000元。借:财务费用 3000 贷:预提费用3000 13.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5000元。其中:A产品应负担9000元,B产品 应负担6000 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9000 B产品 6000 贷:制造费用15000 14.开出转账支票,以银行存款缴纳企业所得税18000元。借:应交税金-所 得税18000 贷:银行存款18000 15.通过银行转账,归还银行的临时借款20000元。借:短期借款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16.销售产品一批,货款1 000 000元,增值税率17%,款项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增值税170000

最新计算题汇总

2012计算题

2012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练习及解析 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8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2小时。如果2008年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9小时 B.9.09小时 C. 7小时 D.8小时 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那么他们生产M商品的平均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而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在一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2008年两企业总劳动量:10×8+10×12=200万小时 =2009年两企业总劳动量 2009年乙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产量:10+10×20%=12万 件甲企业:产量:10万件 用价值总量除以M商品数量就是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 每件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为200÷(12+10)=9。09小时 2、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80 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450元 B.500元 C.480元 D.425.5元 ①480÷(1+20﹪)=400 ②400÷(1-20﹪)=500 或 400×100=80X 3、假定去年生产A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B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3美元,4件B商品=21元人民币。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4件B商品的价格用人民币表示为 A.3元 B.21元 C. 8元 D.10.5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