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蓄电池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批准: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 初审: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 跌水电站 2017年制

概况:跌水电站中控室蓄电池组为德国阳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阀控铅酸蓄电池组,于2007年安装投运,已连续运行9年,虽至今未出现任何异常,但迄今为止未对电池组进行过任何相关安全检测试验。为掌握设备真实状况,排查损坏、失效的单瓶电池的可能,计划于跌水电站对机组例行检修时进行一次蓄电池设备的排查、摸底、修复充放电检修,拟以核对性充放电实验进行电池组维护,制定以下技术措施,在充放电维护工作中执行。 1充放电前的准备工作: 1.1清扫集控蓄电池本体、蓄电池配电室墙面、地面内积灰,清理室内杂物,保持蓄电池室内通风。 1.2 外观及接线检查 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表1要求。 1.3 测量蓄电池单瓶电压,电池组端电压。

1.4 检查主充放装置及其它工具材料,如下:智能充放电试验仪一台,万用表一台,绝缘手套一双。相色胶带各一卷,智能测温枪一把。 1.5 人员配置:操作员一名,监护人一人,值班员4人。 2 蓄电池组放电 断开蓄电池组后静置2小时即可进入初放电过程,其目的一是检查整组电池是否存在“落后”电池,二是检查蓄电池的容量。放电试验采用10小时放电率,大部分电池低于 1.80V或者整体电压降至185.4V (1.80V*103节)时停止放电,若通过容量测定合格,蓄电池转入均充状态。 2.1 用插拔器将电池出口处熔断器(现场位置附图一)按先小后大的顺序拔出; 2.2将放电设备接入熔断器下端头,以及其他辅助接线。注意正负极性; 2.3开启蓄电池放电装置,设置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单组标准容量为200Ah的蓄电池,以20A恒定电流进行放电;若温度低于20°应根据具体温度补偿公式计算实际容量: C t=C20*[1+k(t-20)] (其中:Ct:t温度下实际容量 C20:20℃是标准容量 t:当前温度值 k:温度补偿系数,通常取0.006) 2.4 放电过程严密监视电池电压、温度的变化,放电期每小时记录测量数据一次,若温度超过45度应立即停止放电,当蓄电池组某单节电池电压接近1.80V时,要对该电池每隔30分钟测量数据一次。当某单节电池电压低于1.80V时,暂停放电,把该电池退出,直至大部分电池电压接近1.80V截止,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放电容量: Cn=In×Tn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 一、目的 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 (一)组织管理组 组长: 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 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 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 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 组长: 成员: 三、编写依据 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四、工作范围 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

1.方案学习 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 六、工作项目及内容 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

2.外观及接线检查 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 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 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

蓄电池容量测试及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容量测试及充放电维护方案 1. 概 述 该方案采用世界专利技术,“逆变放电法”,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放电测试。利用公司开发的先进软件,可以在7分钟内快速地预测被测电池组的容量,找出落后的电池;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额定电流恒流放电,一方面可以精确地测出蓄电池组的容量,同时也可以完成对蓄电池的一次放电维护,然后用充电模块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维护。 2.系统组成及原理 智能化蓄电池容量放电测试系统由蓄电池监测仪(简称PBM),蓄电池容量测试放电仪(简称容测仪)以及配套的测量软件组成,该系统的问世,为通信电源系统的用户提供了一套维护和测试蓄电池容量的新颖有效的手段。利用这套仪器可以有效解决通信设备领域中,目前唯一无法解决而长期困扰维护人员的难题——蓄电池的容量测试。 蓄电池监测仪可以用于监测单体电池端电压、电池温度、电池电流和24V或48V总电压;可以监测的单体电压范围从2V到12V,适用于48V电池组;监测仪体积小,携带方便,具有远程和近程通信功能。 蓄电池容量测试放电仪采用了使蓄电池的放电直流输出逆变为交流,并能长期同步地将交流电回送入交流电网的最新技术,从而达到使蓄电池恒流放电和高智能化的先进性。它完全避免了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变量的不确定性,克服了电压、温度、内阻、电流、电解液纯度等多种变量的影响,以其恒定的直流放电电流,能十分精确地测得蓄电池组的容量。 它更完全避免了传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方式对周围设备和人体的不安全性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在7分钟内快速预测蓄电池的容量,实现对蓄电池容量的初测,也可以通过长时间深度放电,实现对蓄电池容量精确测量。在测试过程中,能看到每节电池的情况,直接找出落后电池。可以配置打印机,打印出各种图表文件,可以查询先前测试的历史记录,也可以将其用软盘进行备份和携带移动。软件采WINDOWS操作平台,友好的中文界面,操作简单直观明了,容易掌握等功能和特点。 蓄电池 容量测 试及充 放电维 护方案 3.性能及应用范围 3.1具体性能如下: (1).恒流放电: 该系统通过在放电仪上设置放电电流,可以实现恒流放电,精度高达90%以上,而且 利用监测软件可以观察到放电电流的曲线。 这种恒流放电功能的实现是利用该测量系统中的电压逆变,即从48V到220V的变换来 实现,这种逆变式放电以交流电网负载作为放电负载,通过内部的控制模块可以很方便 地进行负载调节,从而保证了恒流放电。 由于实现了恒流放电,使整个系统的测量准确度得到了保证,可以保证按照蓄电池标称 电流进行放电,从而可以准确地评价和测量蓄电池的性能容量。 (2).发现落后电池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05月

一、工程概况: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直流系统运行时间久远,严重老化,为 了解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状况,故进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施工任务: 本期工作内容: 220V主蓄电池组一套,共104只,每只2V,容量为 300Ah。UPS及通讯蓄电池组各一套,容量为100Ah。 计划施工时间: 2018年05月23日——2018年05月26日 施工阶段(大致分为以下2个阶段) A、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2018年05月23日以前) 进行:材料及工器具的准备、施工三措的编制、审批、学习 B、第二阶段(2018年05月23日至2018年05月26日) 进行:主蓄电池组、UPS、通讯蓄电池充放电调试 第一阶:(施工准备阶段,2018年05月23日以前)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熟悉图纸、查勘现场,确定施工方案,排查危险点(源), 拟定预控措施 2、编制施工“三措”并报审批 3、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措”学习并交底 需交底安全注意事项: (1)在现场发生或发现的危及施工安全、设备安全时,任何人有权及时制止并上报,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设备细小损伤,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 或延时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对策或补救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影响整 个施工的进程。 (2)相关工种、前后工序间要做好适当的交接与确认,工种负责人要对本工种的所有工作负责,对同一间隔同一工种现场负责人前后不是同一 人的,后一负责人必须向前一负责人进行询问和确认,以防造成工作 (如试验)漏项。 (3)工作票经值班人员确认开工后,工作票负责人对班组成员进行工作票交底;每天开工前明确工作分工及工作内容,并交待危险源及预控措 施。并在每天收工前确认完成情况及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做书面记录。

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信息工程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研究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队) 专业 学号 申请学位级别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姓名 技术职务 二○11年五月

信息工程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地方学生) 课题名称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研究 学生姓名xxx 所在院、系(队)xxx 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学号2007530110 申请学位级别xx 指导教师单位xx 指导教师姓名xx 技术职务xx 二○33 年五月

摘要 电动汽车是以动力电池作为能源的环保型汽车,动力电池的寿命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动力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即使同一批次的电池,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即容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直表现在电池的端电压上。在充电过程中,容量小的电池电压上升比较快,即当其它电池尚未充满时,容量小的电池已经充满,继续充电将会造成容量小的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这种差异的直接后果容量小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经常处于过充状态,在放电过程中处于过放状态,致使寿命明显缩短,从而导致整组蓄电池寿命降低。 本文中采用串并联转换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在充电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联接方式是并联联接的,当检测到某个单体电池充满电时,就把该单体电池从电池组中撤出来;在放电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联接方式是串联的,当检测到某个单体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就把该单体电池从电池组中撤出来。实现这种串并联转换的电路即使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电池串并联转换寿命充放电管理

Abstract Electric automobile is environment-friendly as it is operated by power battery, the life of which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automobile. One aspect i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power battery, differences in workmanship lead to differences in battery capacity even the same batch will be no exception. The differences are manifest in the terminal voltage straightly. During charging, the small capacity batter y’s voltage rise quicker, that is, it need less time to reach full than the others. Stop timely, or it will be over-charging. The immediat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ces are that small capacity storage batteries are always over-charging in the charging process while over-discharging in the opposite process, which shorten lifespan evidently and of course life of the full group of storage battery will be influenced. In this article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transformation is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During charging, each single battery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and if one of them is detected having been charged fully, it will be took out of the battery pack. In the discharging process, single batteries are in series connection and once some battery lacks power, it will be took out.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ries parallel connection. Key word: Battery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transformation life spa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anagement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309-13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xx年04月07日--20xx年04月09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22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 安全技术措施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cheme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storage battery in DC system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13年04月07日--2013年04月09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

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源做准备,当在充放电过程#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充电装置发生故障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法

蓄电池充放电 阀控式蓄电池俗称“免维护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系统中,“免维护”仅指无需加水、加酸、换液,而日常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仍是不可缺少的。因蓄电池在运行中欠充、过充、过放、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使蓄电池的性能劣化,所以只有对其进行核对性放电才能客观、准确地测出蓄电池的真实容量, 才能保证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步骤/方法 1.放电前,应提前对电池组做均充,以使电池组达到满充电状态,一般以 2.35V/单体充电12小时,静置12-24h。 2.记录电池组浮充总电压、单体浮充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以及整流器 (或开关电源)的其它设置参数,同时检查所有的螺钉是否处于拧紧状态。 3.结合基站/交换局的实际情况,断开电池组和开关电源之间的连接,确认 假负载处于空载状态后,把假负载正确连接到电池组正负极上,15分钟后记录电池的开路电压。 4.根据情况需要,确定电池组的放电倍率,一般以3小时率或10小时率放 电(3小时率放电电流为0.25C10,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0.10C10),在假负载上选择相匹配的负载档,对电池组进行放电。 5.在放电过程中,考虑到假负载上的电流表显示准确度不够,需用钳形电流 表对放电电流进行检测,根据钳形表的实际显示,对假负载进行调整,使电池组放电电流到要求的放电电流,等放电5分钟左右,开始记录电池组的总电压、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以及连接条的温度等。

6.若是选择10小时率放电,应每1小时(3小时率放电,则每30分钟)测量 一次电池的放电总压、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等:在放电的后期应提高测量的频率,10小时率是在9小时后每30分钟测量一次;3小时率是在2小时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放电过程中,同时应重点监控环境温度、电池单体和连接条的温度,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同时电池组中放电电压最低的单体电池。 7.对于新安装的电池组,放电结束条件是电池组放出容量达到额定容量要求 或电池组中有一个单体达到1.80V,而对于已经在线使用的电池组是以总压达到43.2V(48V电池系统)为放电结束。 8.对于放电过程中的情况,如在到放电终止时,电池组放出的容量经核算没 有达到所规定的额定容量,电池组的出厂容量可能存在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厂家前来处理。 9.放电结束,先让假负载空载,接着再断开电池组与假负载的连接,把电池 与开关电源连接上,此时应注意已经放过电的电池组与整流器之间的压差较大,连接时可能会出打火现象,最好是先调低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值,使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值尽量接近电池组的开路电压,以减小火花。 10.若放电情况正常可观察和记录充电开始的情况,若放电情况不正常,应监 测电池组的充电情况,确保电池的正常充电。 注意事项:

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方案

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方案(1) 2012-07-30 21:59:37 来源:21ic 关键字: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 1 引言 锂离子电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很快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获得广泛应用,也获得了锂电池生产商的青睐。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活性材料,易燃有机电解液和碳负极等构成。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主要是由这些组件间的化学反应引起。 在使用中,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低于4.2 V,绝对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锂离子拿走太多,产生危险。其充放电要求较高,一般应采用专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通常恒流充电至设定值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至0.1 A 以下时,应停止充电。 锂电池的放电由于内部结构所致,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下次充电时锂离子能够畅通地嵌入通道。否则,电池寿命会缩短,因此在放电时需要严格控制放电终止电压。 因此,设计一套高精度锂离子充电管理系统对于锂离子电池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的智能化锂电池充电系统是专门为锂电池设计的高端技术解决方案。该系统适用于锂离子/镍氢/铅酸蓄电池单体及整组进行实时监控、电池均衡、充放电电压、温度监测等,采用了电压均衡控制、超温保护等智能化技术,是功能强大、技术指标完善的动力电池充电管理系统。 2 系统构成与设计 充电系统主要由n 个(可扩充)充电模块和上位PC 机监控软件组成。支持充电过程编程,可按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等多种工况进行相应组合设置工作步骤,除了具有硬件过压过流保护,还允许用户定义每个通道的过电压、过电流等参数值,具备数据采集、存储、通讯及分析功能,具有掉电保护功能,不丢失数据。另外还配置锂电池管理系统,它主要由充电机、主控单元、数采单元和人机界面组成,硬件组成框图如图1 所示。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一、电池主要技术参数 1、铅酸蓄电池单格标称电压为2V(每槽),12V电池=2V×6槽,6V电池=2V×3槽。 2、电池安时容量(Ah)=放电电流(A)×放电时间(h) 。放电时间根据标准的要求选择,一般有5小时率、10小时率、20小时率。 3、充放电流(A)=电池安时容量(Ah)÷小时率(h) 。小时率(h)=电池安时容量(Ah)÷充放电流(A) 。 二、电池安时容量测试与判定(以12V10Ah 为例) 一般应根据要求的小时率容量进行恒流放电计算连续放电时间来判定是否合格。 例1、10小时率容量:10Ah=1A×10h 12V10Ah电池用1A电流放电应≥10小时为合格,若<10小时为不合格。 例2、20小时率容量:10Ah =0.5A×20h 12V10Ah电池用0.5A电流放电应≥20小时为合格,若<20小时为不合格。 例3、5小时率容量:10Ah=2A×5h 12V10Ah电池用2A电流放电应≥5小时为合格,若<5小时为不合格。 三、电池放电生产工艺(以12V10Ah为例) 1 、一般用5 小时率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为1.6V时终止放电,若电池完全充足电后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2、例:12V10Ah电池放电电流设置为2A,终止电压设置为1.6V×6格=9.6V,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3、若采用1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7V,则1.7V×6格(12V)=10.2V,放电电流设置为1A,放电时间设置≥12小时。 4、若采用2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8V,则1.8V×6格(12V)=10.8V,放电电流设置为0.5A,放电时间设置≥24小时。 5、新装未充电电池根据极板带电量放电容量一般小于额定容量,根据实际测试而定。 四、电池充电生产工艺(以12V10Ah为例,指完全放电后。) 1、以10小时率的电流(1A)充电1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5V×6格(12V)=15.0V。 2、以5小时率的电流(2A)充电5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4V×6格(12V)=14.4V。 3、以10小时率的电流(1A)充电2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5V×6格(12V)=15.0V。 4、以20小时率的电流(0.5A)充电2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6V×6格(12V)=15.6V。 5、以50小时率的电流(0.2A)充电4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75V×6格(12V)=16.5V。 五、例:12V10Ah铅酸蓄电池30台串联电池组充放电生产工艺(仅供参考) (电池组总标称电压12V×30台=360V,选用PCF-5A500V型充放电机。)

UPS蓄电池组维护方案

UPS蓄电池检测维护方案 在UPS电源中,广泛使用的是无需维护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由于蓄电池故 障引起电源不能正常工作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正确对蓄电池组的维护保养,是延长UPS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关键.。蓄电池都会有自放电现象(SELF-D1SCHARGE),如果长期放置不用,会使能量损失掉,因此需定期进行充放电ZHCH518蓄电池组充放电综合测试仪。工程人员可以通过测量电池开路电压来判断电池的好坏,以12V电池为例,若开路电压高于12.5V,则表示电池储能还有80%以上,若开路电压低于12.5V,则应该立刻进行补充充电ZHCH517智能蓄电池充电机,若开路电压低于12V,则表示电池存储电能不到20%,电池有不堪使用之虞。免维护电池由于采用吸收式电解液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任何气体,但是如果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电池过充电,就会产生气体,此时电池内压就会增大,会将电池上的压力阀顶开,严重的会使电池鼓涨、变形、漏液甚至破裂,这些现象都可以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电池。为此,应做到: 1、严禁对UPS电源的蓄电池组过电流充电,因为过电流充电容易造成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板弯曲,板表面的活性物质脱落,造成蓄电池可供使用容量下降,以致损坏蓄电池. 2、严禁对UPS电源的蓄电池组过电压充电ZHCH517智能蓄电池充电机,因为过电压充电会造成蓄电池中的电解液所含的水被电解成氢和氧而逸出,从而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严禁对UPS电源的蓄电池组过度放电ZHCH516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因为过度放电容易使电池的内部极板表面的硫酸盐化,其结果是导致蓄电池的内阻增大,甚至使个别电池产生"反极"现象,造成电池的永久性损坏. 4、对于长期闲置不用的UPS电源,为保证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特性,在重新开机使用之前,最好先不要加负载,让UPS电源利用机内的充电回路对蓄电池浮充电10~15小时以后再用;对于长期工作在后备工作状态的UPS电源,通常每隔一个月,让其处于逆变器状态工作至少2~5分钟,以便激化UPS的蓄电池(即UPS长期闲置不用,应每隔3~6个月充电一次). 5、实践发现,随着UPS电源使用时间的延长,总有部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减弱,进入恶化状态,这种变化趋势在后备式UPS电源及部分的在线式UPS电源中尤为突出.因此应定期对每个电池作快速充放电测量ZHCH533蓄电池单体充放电设备,检查电池的蓄电能力和充放电特性,对不合格的电池,坚决给予更换,更不应将其与另外的蓄电池混合使用,以影响其它蓄电池的性能. 6、正常时,电池每隔3~6个月带载充、放电一次,放电后标准机的连续充电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 7、电池使用环境要求温度在0℃到40℃之间,避免阳光直射并且保持清洁。 8、一般在室温条件下,正常使用时密封免维护铅酸电池的浮充使用寿命为7~12年,目前常用的M型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为10年。 9、蓄电池过度放电和蓄电池长时间的开路闲置不用,都会使得蓄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的硫酸铅,并吸附到蓄电池阴极上,形成所谓的阴极“硫酸盐化”,结果造成了电池内阻增大,蓄电池的可充放电性能受到影响 。

蓄电池的充放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放电 1.浮充电压 12V,6V电池:正常的浮充电压为2.35~2.40V/单格(环境温度25℃)温度补偿系数为:每格3mV/℃。当蓄电池单只在线电压低于2.20V/单格,则需要进行均衡充电。 2V电池:12V,6V电池:正常的浮充电压为2.35~2.40V/单格(环境温度25℃)温度补偿系数为:每格3mV/℃。当蓄电池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格在线电压不应低于2.2V,如果单格电压低于2.2V,则需要进行均衡充电。 2.均衡充电(时间约为8~16小时) 12V,6V电池:均衡充电一般采用恒压限流进行充电,充电电压按 2.35~2.40V/单格(环境温度25℃)温度补偿系数为:每格5mV/℃。充电频率:半年/每次。(注:每单格5V/℃意为温度每增加1℃,均充电压降低5mV/单格) 恒压限流充电:以2.35~2.40V/单格电压充电,同时充电电流不超过0.25C(注:C为电池容量)直到充电电流降到0.006C以下3小时不变,就认为电池充足。 限流限压充电:即先限定电流,将充电电流限制在0.25C以下(一般推荐0.20C充电)12V,6V电池待电压上升到2.35~2.40V/单格,立即以 2.40V/单格电压恒压连续充电;2V电池待电压上升到 2.30~2.35V/单只时,立即用2.35V/单只恒压连续充电,直到充电电流降到0.006C以下3小时不变,就认为电池充足。

3.放电时间在20小时以上,电压降到1.8V/单格应终止放电;放电 时间在2-20小时,电压降到1.7V/单格应终止放电,放电时间在2小时以内,电压降到1.6V/单格时应终止放电,否则电池将收到损坏,放电完毕应立即充电。 4.库存中的电池每月应检查一次,发现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应立 即补充电,否则自放电引起的过放电可能造成无法再充电,一般要求每三个月补充充电一次。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3.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 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 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 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 二、组织措施 现场指挥:李正家 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 三、试验前准备工作 1、设备部

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 料应具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 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 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 下完全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 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 8mV; 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 蓄电池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 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 1、蓄电池核容试验: 1)以×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 72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时,停止放电,记录连续放电时间,由此算出容量。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DOC)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一、电池主要技术参数 1、铅酸蓄电池单格标称电压为2V(每槽),12V电池=2V×6槽,6V电池=2V×3槽。 2、电池安时容量(Ah)=放电电流(A)×放电时间(h) 。放电时间根据标准的要求选择,一般有5小时率、10小时率、20小时率。 3、充放电流(A)=电池安时容量(Ah)÷小时率(h) 。小时率(h)=电池安时容量(Ah)÷充放电流(A) 。 二、电池安时容量测试与判定(以12V10Ah 为例) 一般应根据要求的小时率容量进行恒流放电计算连续放电时 间来判定是否合格。 例1、10小时率容量:10Ah=1A×10h 12V10Ah电池用1A电流放电应≥10小时为合格,若<10小时为不合格。

例2、20小时率容量:10Ah =0.5A×20h 12V10Ah电池用0.5A电流放电应≥20小时为合格,若<20小时为不合格。 例3、5小时率容量:10Ah=2A×5h 12V10Ah电池用2A电流放电应≥5小时为合格,若<5小时为不合格。 三、电池放电生产工艺(以12V10Ah为例) 1 、一般用5 小时率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为1.6V时终止放电,若电池完全充足电后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2、例:12V10Ah电池放电电流设置为2A,终止电压设置为1.6V ×6格=9.6V,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3、若采用1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7V,则1.7V×6格(12V)=10.2V,放电电流设置为1A,放电时间设置≥12小时。 4、若采用2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8V,则1.8V×6格(12V)=10.8V,放电电流设置为0.5A,放电时间设置≥24小时。 5、新装未充电电池根据极板带电量放电容量一般小于额定容量,根据实际测试而定。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为了保障发供电安全,编写了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一、测试前准备 1 测试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试所需工具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万用表、扳手、测试记录表、警示标示、手电筒。 2 环境检查 环境检查:房内应该凉爽、干燥,通风需运行正常。 3 电池检查 电池外观检查: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有无液体或污渍,并做好设备间的清洁工作帮助对故障点的判断。 电池连接检查:对电池间的连接铜排是否紧固做检查,检查组间接线应无扭力及腐蚀。 二、蓄电池充、放电注意事项 1)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如搁置时间长,即使再充电也不能恢复其原有容量。 2)在施工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密切监视各断路器的运行状况 三、技术措施

1开工前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施工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制定三措计划、施工计划(步骤)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2开工前应准备好工具、仪表、仪器和辅助材料。 3开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相关说明书,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4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查。 5壳体应无变形、裂纹、损伤,密封良好、外观清洁。 6蓄电池的正、负极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 7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8检查蓄电池是否有漏液现象。 四、测试方案 1 放电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包括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 在电池浮充状态下测量并记录电池的电压。(单只电池电压及总的端电压) 3 放电前,应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单只电池电压。 4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流,其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蓄电池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维护 一、蓄电池充放电维护的概论 二、IEEE1188之相关规定 三、中国移动公司电源维护规程 四、蓄电池维护方案

一、蓄电池充放电维护的概论 1、电源维护的必要性 在电力和通信企业中,各种通信设备必须有交流或直流电源供给,方能完成通信工作。 蓄电池可以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而储存起来,在用电时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是一种供电方便、安全可靠的直流电源。它具有较稳定的电压和较大的容量;蓄电池可与整流模块并联浮充供电,也可以作为市电中断时的备用电源,它不受市电突然中断影响,因此,一直在通信系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浮充供电、事故照明、信号指示、摇控、油机发电机组和汽车等的起动点火等都离不开蓄电池。因此,作为储能装置的各种蓄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中是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蓄电池在电信企业中的重要性越加显明。 蓄电池使用得好坏,对于能否保证通信的安全可靠关系极大,而且对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维护蓄电池要保证使它经常处于良好可靠的状态,在任何情况下应保证供电不中断。 对蓄电池运行和维护的基本要求是:要使蓄电池经常处于充分充满的状态,而又不产生过充电,在单独向主机供电时,应放出额定容量的80%以上。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因为有突出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制造和运行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时刻牢记它决不是"免维护"电池。为此,在1994年2月22日,原邮电部电信总局(1994)108号文下发各省,指出目前装有安全阀的阴极吸收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不是"免维护"蓄电池(称为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不要被"免维护"所误导。 2、充放电维护的必要性 对于蓄电池维护,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放电试验,采取用实际负载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及组织措施方案

市区2015年变配电站直流系统维护保养、充放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编制单位:久隆电力(集团)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管理目标、指标要求 四、资源配置 五、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 六、施工进度控制 七、检验、试验项目划分及检查验收标准 八、信息沟通 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 十、应急预案及事故、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十一、记录及归档资料要求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市区2015年变配电站直流系统维护保养、充放电 建设单位: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 设计单位:久隆电力(集团)设计分公司 监理单位:市区电力工程建设监理 施工单位:久隆电力(集团)市区工程分公司 工程规模:市区供电公司辖区变配电站直流系统维护保养及充放电等。 开工日期:2015年 1 月 1 日;竣工日期:2014年12月31日。 (1)合同规定的质量等级: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GBJ172-1992)规定验收为合格。 施工环境:按《施工环境管理规定》要施。 二、编制依据: 1.按照合同、协议、图纸和往来文件; 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3.按照项目有关施工及验收适用的规、标准、规定、规程; 4.结合工程现场特点、设备特殊情况和资源配置情况。 三、管理目标、指标要求: 质量目标: 1、工程项目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2、工程创优计划完成率100% 3、工程合同履约率100% 4、送变电工程启动一次成功率100%

蓄电池充放电规范

蓄电池充放电规范 我公司使用的电瓶为D-560-KT型防爆特殊型,机运工区充电工、电瓶司机、调车员必须严格依照蓄电池的使用维护规范进行。 1、电解液配制时,应将硫酸缓慢倒入盛有蒸馏水的耐酸容器中,并以耐酸棒(玻璃棒)不断搅拌至均匀,不准将水倒入硫酸内,以防酸液飞溅伤人, 蓄电池初充电时加入电解液的密度与充好后电解液密度表 2、新蓄电池开箱后,先把表面灰尘拭干净,检查电池槽、盖有否损伤,封处有否开裂,如有上述现象,应在注入电解液前先行处理好。 3、把各蓄电池排气栓旋下,将事先配好已冷却的电解液(温度在35℃以下)注入蓄电池,注入量控制在液面高于多孔保护板15~20㎜为宜,静置4~6小时后,即可进行初充电。 4、蓄电池的充电分初充电与日常充电,初充电就是蓄电池注入电解液后的第一次充电,初充电后的各次充电均称为日常充电,初充电及日常充电电流与时间依下表严格执行。 充电电流与时间表

5、蓄电池的初充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影响到电瓶的容量与寿命,充电工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执行规程,蓄电瓶的充入电量应为蓄电池的5~6倍,分两个阶段进行,当每只单体瓶端电压上升至2·4V以上时,改用第二阶段充电电流,总充电时间70小时左右,无特殊情况严禁中途停充,电瓶达到充足现象为:电瓶电压及电解液的密度在3小时不再上升,电解液表面冒出大量均匀的气泡。 6、蓄电池初充电后,应按下表进行5小时率练习放电,作到三充三放。当放电容量能达到额定容量后,方可投入使用,此过程在邵阳灯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电瓶5小时率放电电流 7、蓄电池经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日常充电,充电量应为上次放电量的~倍,充电电流与时间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而且要分为三个阶段,注意电瓶千万不可过量充电。 8、在充电过程中应检查电解液液面的高度,如有不足的现象,应在充电后期补充蒸馏水(补水)切忌加酸,充电终期电解液密度应达到第1条所规定的范围,否则,可充电电流未切断之前,以蒸馏水或密度为左右的硫酸进行调整,经调整后再继续充电一小时左右,使电解液上下均匀。 9、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50℃,如温度降不下来,则应减小充电电流或暂时停止充电,待电解液温度下降后,再继续充电。

蓄电池的充放电使用及维护

南阳技师学院实习课授课教案 课题名称:蓄电池的充放电、使用及维护 目的要求:1、学会正确检查蓄电池液面高度。 2、学会正确检查蓄电池性能。 课前准备:1、汽车电气实习教室 2、实车一辆、蓄电池检测仪、相关维修资料等 组织教学:1、列队检查出勤情况并记录。 2、检查工作服穿戴是否整齐,是否符合规定。

入门指导 一、复习提问 汽车蓄电池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技能训练】 1、清洁蓄电池 1.1用抹布擦净蓄电池外部的灰尘、泥土,若表面有电解液溢出,可用抹布擦去脏污或用热水清洗(用温水和小苏打水的混合溶液进行清洗,然后用布擦干,在接头外部涂润滑脂以防进一步腐蚀)。 1.2清除极桩桩头上的脏污和氧化物,擦净连接线外部及夹头,清除安装架上的脏污。 1.3检查蓄电池的接线端子,使用铁刷子刷除接线端子上的积污。若接线卡箍积污严重,可用砂纸顺着内壁擦拭,磨掉污物。 1.4疏通加液口通气孔,并将其清洗干净。 2、检查蓄电池外部 2.1检查蓄电池各极桩和导线夹头的固定情况,应无松动现象。 2.2检查蓄电池壳体应无开裂和损坏,极桩和夹头应无烧损,否则,应将蓄电池从车上拆下进行修复。 2.3检查蓄电池固定是否可靠,紧固蓄电池支架紧固螺栓。 3、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及检视窗的颜色。 3.1非免维护蓄电池,须定期检查其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1)用热水清洗蓄电池外壳和极桩,用抹布清洁蓄电池外壳,用砂

纸清洁极桩。 (2)如果蓄电池壳体是透明的,可观察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应在壳体的两刻度线之间。若电解液液面过低,需向电解液不足的单格加注蒸馏水至规定的液面高度。 (3)如果蓄电池壳体是不透明的,可找一根透明的玻璃管(或塑料管,下同),垂直插入加液口内,直至极板上缘为止,然后用拇指压紧玻璃管的上口,再将玻璃管夹出,玻璃管中电解液的高度即为蓄电池内电解液的高度,应为10 ~ 15 mm。最后将电解液倒回原单格电池中。 3.2对于免维护蓄电池,观察蓄电池检视窗的颜色即可判断蓄电池出电量。不同国家和厂家出产的免维护蓄电池,比重检视窗的颜色有所不同,具体信息请查阅车辆的《用户使用手册》。 4、检查蓄电池性能 4.1使用高率放电计测量蓄电池空载端电压,判断蓄电池性能。 4.2将高率放电计的正、负极连接线夹子夹到蓄电池正、负极桩上,按压测试开关,保持5S后放开,待测试仪上的指针静止不动后,迅速读取电压值,并记录。 (1)若端电压能保持在:10.5V~11.6V以上,表示电量充足,蓄电池无故障; (2)若端电压能保持在:9.6V~10.5V,表示电量不足,蓄电池无故障;(3)若端电压降到:9.6V以下,表示电量严重不足,蓄电池有故障则应更换蓄电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