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 春天来了.春风 教案

六年级语文 春天来了.春风 教案

六年级语文 春天来了.春风 教案
六年级语文 春天来了.春风 教案

春风

教学目标:

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式问答式相结合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褒贬bāo 飘拂fǘ塞外sài 冰碴chá耗子hào 乍暖zhà

三、研读课文

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与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不是

(3)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齐读7、8、9、10段

①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国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

气势。

②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冰的家族只有当北国的春风来临了,一夜之间可以使他们降伏:他吹开了冰冻的河流,吹折了残枝病叶,吹醒了冬眠的生命。

人们开始走出温暖的家,“穿着老羊皮背心……把粪肥抛撒匀净”开始春耕了,人们规划着,忙碌着。

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渲染了氛围,使北国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引导学生体会北国春风的巨大威力、气势,欣赏这种并不优雅,并不柔婉的、粗犷的美。

③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北国风与杨柳风的不同。

归纳:A特点:具有粗犷之美、雄健之美、阳刚之美

B比较: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

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④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

(5)第10、11段,作者再次和江南春风作对比,同时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使江南春天那霉腐湿闷之感更为具体可感,通过对比使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抒写了怀念之情

总结:本文不写江南的春天,而写北国的春天;不写北国的春景,只写北国春风。作者从北方与江南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入手,对北方的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的描绘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最后呼应全文,在对比中强化对北方春风的赞美。

四、写作特点:

1、语言粗犷豪放透出。动词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问,使语言富于变化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2、语言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3、采用了对比烘托和先扬后抑的写法,突出了北国春风的阳刚之美。

五、作业;

1、思考:同样写“春回大地”,《春风》的写法《春》迥然不同,两种写法各有什么好处?

2、完成《中华一题》

板书设计:

春风

厌恶——怀念——喜爱

(北)(南)(北)

∣对比∣

︱扬———————抑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单元教学总目标: 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小朋友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小朋友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具体要求: 1、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柳树姑娘》。 2、背唱歌曲《柳树姑娘》。 3、认识沙锤的特性,能运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4、通过欣赏乐曲《春之歌》、《春天音乐会》感受音乐美和理解音乐内容。 5、用人声和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3、培养小朋友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小朋友的节奏律动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小雨沙沙沙》 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说出沙锤的名称学会演奏方法。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跟着老师动一动,等小朋友都走

到板凳边坐好。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律动:《小动物的歌》 四、复习歌曲 师让孩子边看红绿灯歌表演:《红眼睛绿眼睛》《小蚂蚁》《小胖胖》 五、新课教学: 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教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着老师模唱曲谱。 5、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7、分句弹奏旋律,生分句唱歌词。 8、生完整地齐唱歌词。 师:听听,歌曲中哪两句旋律完全相同,请涂上颜色? 六、器乐教学: 1、出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基本演奏法。 2、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3、学生选择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演奏。 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6、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 八、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 本来看上去比较复杂的歌曲,让孩子有点害怕,小朋友通过和老师一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六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老师们已经使用过五年级教材,对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

春天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天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春天来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9个字,正确书写8个字。 2朗读课文,读出儿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感情。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春天到来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正确书写本课会写字,尤其要了解撇的几种不同的写法:竖撇、斜撇、横撇、长撇、短撇。 四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实物投影 3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2、师生共同欣赏并演唱歌曲。 3、师:那么春天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歌,题目是《春天来了》。(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好指读的姿势。 2、师:这篇课文里面有些字啊,同学们不认识,就请你们把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读一读,并且标画出有几个小节。(自由读文) 3、师: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啊?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读儿歌中的生字词。(投影显示儿歌:小溪、流着、田野、鸟儿的家、动听的歌、充满、校园。)个人读、集体读。 5、读识字卡片:溪、着、田、野、的、听、园、充、满。(个人读、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 6、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词,全班讨论。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想,春天到了哪些地方?带来了哪些变化?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溪、田野上、鸟儿的家、校园里。 3、师:那你最喜欢春天来到了哪儿?请你把你喜欢的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读的时候要让大家听清楚春天来到这里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学生选读课文,其他同学说一说春天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春天来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流着、草绿花开、唱歌、欢声笑语) 5、配乐听读儿歌,看课件体会:春天天气变暖以后,小草钻出地面,花儿开放,小溪潺潺地流淌,树木发芽,百鸟争鸣。春天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 6、师:春天的景色真美啊!那谁能试着将课文美美地读一读?老是也给他配上音乐。 7、学生配乐朗读,师生评议。 8、看课件练习背诵 9、发散想象。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除了到过这些地方以外,还会来到什么地方?给那里带来哪些变化? 10、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11、小组汇报(如:春天来到了大山里,给大山穿上了新衣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天来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9个字,正确书写8个字。 2朗读课文,读出儿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春天到来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正确书写本课会写字,尤其要了解撇的几种不同的写法:竖撇、斜撇、横撇、长撇、短撇。 四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实物投影 3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2、师生共同欣赏并演唱歌曲。 3、师:那么春天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歌,题目是《春天来了》。(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好指读的姿势。 2、师:这篇课文里面有些字啊,同学们不认识,就请你们把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读一读,并且标画出有几个小节。(自由读文) 3、师: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啊?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读儿歌中的生字词。(投影显示儿歌:小溪、流着、田野、鸟儿的家、动听的歌、充满、校园。)个人读、集体读。 5、读识字卡片:溪、着、田、野、的、听、园、充、满。(个人读、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 6、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词,全班讨论。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想,春天到了哪些地方?带来了哪些变化?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溪、田野上、鸟儿的家、校园里。 3、师:那你最喜欢春天来到了哪儿?请你把你喜欢的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读的时候要让大家听清楚春天来到这里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学生选读课文,其他同学说一说春天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春天来

中班春天来了教学方案(活动za)

活动名称:花园里有什么 活动目标: 1、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2、尝试运用不同的图像或符号,表达自己在花园里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观察记录表、记号笔、小工具(放大镜、小棍等)。 2、见挂图“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 1、说一说:花园里有什么?我们是用什么发现的? 2、想一想:除了使用眼睛观察以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发现它们呢? 二、了解记录方法 1、熟悉《观察记录表》: 出示《观察记录表》,看上面都有哪些发现春天的方法?你会用吗?(眼睛用来看东西,耳朵用来听东西,鼻子用来闻东西,手是用来拿东东西,皮肤用来感触东东西,小棍可以戳东西,放大镜可以发现很小很小的东西)你还能想起其它的方法吗?把它们填在后面的空格里。 2、了解记录方法: 把自己在花园里的发现用简单的图像或符号表示在所用方法下面的空格里。 三、探索发现 1、带着记录表到花园里去寻找,边找边做记录。 2、尝试运用眼、耳、鼻等各种感官去感知周围事物。 3、与身边的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交流分享 1、按照记录表上的项目逐一介绍各自的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展示表上(已经有的 则不重复)。 2、进一步思考:花园里还可能有什么?怎样去寻找? 活动延伸: 将展示图表布置在活动室里,继续补充各自的发现。 附录:

活动名称:一颗想长大的种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种子能生长,思想到植物生长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2、尝试使用水彩渲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小菜园的记录图片(幼儿自己种植的小菜园)。 2、水彩笔、小毛笔、清水、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观赏自己种植的小菜园的图片:说说小菜园里种了哪些植物,它们有哪些变化? 2、谈论哪些朋友在帮助种子长大(水、泥土、阳光、动物等)。 二、观察操作 1、一颗小小的种子住在菜园里,它很想长大。 观察蚯蚓的插图:蚯蚓姐姐来了,她是怎么帮助种子长大的?(她在泥土里钻来钻去,泥土变松了。) 2、小种子“啵”地一声钻了出来,变成了小苗苗(对照小菜园记录图片,请一位幼儿师范小种 子变成小苗苗的过程)。 观察蚂蚁的插图:小苗苗还想长大,蚂蚁哥哥来了,他是怎么帮助苗苗长大的?(蚂蚁哥哥在泥土里钻进钻出,泥土变得更松软了,小苗苗又长高了) 3、小苗苗还想长大,谁还会来帮助小苗苗呢? 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自然界中可能会帮助小种子快快长大的其他的朋友。 4、小朋友也来了,给小种子浇浇水(教师示范水彩渲染的方法)。 5、小种子说:“谢谢大家,我要快快长,长得更高更大。”“ 三、表达想象 1、联系生活经验,将自己模拟成一颗小种子,想象种子渐渐长大的美好情景。 2、大胆画出帮助自己长大的朋友们。 3、尝试使用水彩渲染的方法表现小朋友为小种子浇水的情景。 活动延伸: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春天来了

小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 主题三 春天来了 4月3日—4月21日 主题思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幼儿的周围,大自然中,处处都表现出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和刚刚出壳的小鸡、小鸭以及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到处充满春天特有的景象。幼儿置身在春天的自然景物之中,真切地感知春天来了,春天多么美! 在本主题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春天来了(语言)

嫩芽(语言) 两片树叶(语言)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 感知积累洗澡(语言) 认识金鱼(科学) 种植洋花萝卜(科学) 小鸡和小鸭(科学) 花儿好看我不摘(社会) 发展线索去春游(社会)春天(音乐) 春风(语言)

表现表达蜜蜂做工(音乐) 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 小金鱼(音乐)。 开满鲜花的草地(综合) 环境设置 ●丰富自然角内容,饲养金鱼、蝌蚪、螺蛳等小动物,及瓜叶菊等春天的花卉供幼儿观察. ●开辟小园地,准备种植物的器皿(每个幼儿贴上一个标记),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 ●设置一面“我眼中的春天”主题墙面,让幼儿制作各种春天的动植物来丰富墙面。 家园共育 l 建议家长利用休息日接送幼儿的时间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并

和幼儿一起种植1"2种春季的植物或饲养1"2种春天的小动物。 l 出家长专栏介绍本主题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l 家园亲子活动“放风筝”。 l 幼儿口述春游见闻,家长帮助记录。 区域活动 语言区 l 提供有关春季的一些彩色图书。 l 提供《三只蝴蝶》《三只小猪》······桌面可操作的教具,幼儿讲故事。 l 提供头饰表演故事。 美工区 l 搓柳条,贴柳叶和桃花。

《春天来了》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

《春天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设想: 《春天来了》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内容。它以介绍春天景物为主,题中还附有插图,“讲给大家听”则提示了交际的对象,即让学生当众练说。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一年级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 《春天来了》的教学目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春天,并把自己眼中的春天介绍给大家听,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那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口语交际的特点,以达到教学目的呢? 一、走出教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春天来了》教材只配有一幅插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此时,我们的校园已是鲜花盛开,春意盎然,这不就是一个活的课堂吗?因此,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校园里,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就会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这时的学生已将感知转化为思维,通过积极动脑,积极动口,来再现

绚丽无比的春天。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二、巧妙激励,引发思维激qing。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春姑娘的礼物”为评价手段,既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又能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愿望。只要学生说得有特点,背得流利,想得独特,就可以获得一件春姑娘的礼物。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评价浑然一体。 三、蹲下身子,营造和谐自然的交际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注意力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就是学生的同学。可设计与学生一同手拉手找春天;师生同坐在草坪上说春天。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听课姿势;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小伙伴去找春天、说春天。在悦耳动听的歌声中,在优美的古诗中,在多姿多彩的图画中,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愉悦感受,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

《春天来了》语文课堂教学

《春天来了》语文课堂教学 《春天来了》语文课堂教学 【设计理念】 3.体现作文教学的综合性。实施三维目标整合,教学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整合。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通顺表达。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用完整、通顺的.话把自己喜欢 的春天的景物写一写。 【教学过程】 指导课 一、作前指导,储备表象 教师领学生实地春游,相机点拨,唤起学生情绪,激发观察兴趣,丰富事物表象。 二、作中指导,学习表达 1.巧设情景,引导交流。教师利用春游间隙,请学生席地而坐,互相交流春天的新发现。 2.渗透方法,指导表达。 ①学生自说。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喜欢的春天的景物。 ②指名口述。师生评论,教师相机点拨:“用完整、通顺的话,抓住事物特点,描述春天的景物。”

③同伴互说。抓住事物特点,用完整、通顺的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教师巡视点拨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④指名口述,师生评议,教师点拨“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⑤创设语言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教师在学生口语表达中,找准切入点,如通过对柳枝、桃花或小草的描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具体做法:学生半眯着眼,听老师描述春天里的一种景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⑥指名口述“想象”,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3.小结过渡,揭示写话要求,要求学生用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基础好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童话诗)描述自己喜欢的春天的景物。 讲评课 一、谈话深入 二、互赏选文 2.小组同学互相比较,推选优秀片断。同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典型缺点的语段,为导评导改作准备。 3.指名朗读优秀片断,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评价标准: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善于想象,语言优美。 4.大屏展示有典型缺点的语段。引导学生评点,教师利用学生善抓缺点、忽视优点的心理,相机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与做人”的道理,即看别人的作文既要看到缺点,也要看到优点,正如看待同学一样,既要看到缺点,也要发现优点,鼓励他发扬优点,帮助他改正缺点。 5.鼓励学生发现“优点”。 6.帮助改正“缺点”:要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7.对比评析,共同提高。

春天来了中班语言教案

春天来了中班语言教案 春天来了中班语言教案 春天来了中班语言教案【1】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年当中最美丽的季节,孩子们喜欢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下玩耍、做游戏。春天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季节,因为有小花、小草和小树,有蜜蜂、蝴蝶和燕子。通过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以后,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了春天的季节特征,更加喜欢春天了。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唱唱跳跳,表演的欲望较强,他们很乐意用自己的歌声和身体来表现春天的美丽事物,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春天的美,尽情地表现春天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美丽春天的感受。 活动名称:春天来了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尝试学唱歌曲。 2.学习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春天美好的事物。 活动准备: 1.已经了解了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如:嫩绿的柳树枝条在随风摇摆;燕子和蜜蜂.蝴蝶都飞来了;小草发芽了;春雨轻轻的下等等。

2.《春天来了》的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老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二、欣赏歌曲《春天来了》1、教师播放歌曲的录音,幼儿倾听一遍。 2、幼儿说说听到了歌中唱些什么?小鸟们聚在一起干什么?(说说小鸟们的心情)小鸟们还送给我们祝福呢,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春天来了,你们开心吗?为什么? 3、接着再听一遍歌曲录音。 4、老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歌词。 三、学唱歌曲1、幼儿再倾听歌曲《春天来了》录音一遍,听后可以让幼儿简单地讨论听歌曲后的感受。 2、让幼儿跟着歌曲录音数拍子,熟悉旋律。 3、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四、进行表演1、根据歌曲的内容自己自由地做表演动作。 2、请几位动作做得较好看的幼儿上来示范,大家跟着做。 3、你还能用什么好看的动作来表现美丽的春天呢?(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尽情地抒发对春天美的感受。)

中班教案春天来了

中班教案春天来了 中班教案春天来了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的天气与花草树木的特征,能发现身边自然景色的变化。 2、乐意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春天的景色,喜爱春天。 活动准备: 1、选择一处植物较多并有迎春花的地方。 2、日常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正在发芽的树。 3、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和冬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小结:春天真舒服,阳光照在身上非常暖和,小草和花儿都长出来了。 二、观察图片。 1.看,我把春天的景色带到了我们小1班。

2.提问:(1)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2)春天的花草和树木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春天小草、大树都长出来了,变成了绿色,花儿也都开了,五颜 六色非常漂亮。 三、感受春天。 1.我们看过了春天景色的图片,小朋友想不想到外面去感受一下,看看春天来了,我们的大地妈妈是什么样的、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迎春花,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边走边欣赏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 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 3.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4.进行游戏活动: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许多植物都长出了嫩芽,抽出了叶子,花儿也会在春天里开放,让 我们在春天里一起玩游戏吧。 中班教案春天来了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幼儿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来了教案及原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来了教案及原文 《春天来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的教学内容。那么,语文教师在讲解此课前该如何准备好教案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介绍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来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 学生 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寒假中刚刚过去的那个盛大节日是什么节?(春节。)

2、师: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表述。)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孩子自由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4、揭示课题:春天来了。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2、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学习生字,读准音,了解义,认清形。(介绍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 3、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 4、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5、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识记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 6、全班交流。如"冰"、"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冰"还可以猜谜语"两点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学生一起做"吹"的动作,再次感受字形。 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 1、看图读词语。(春风、桃花、小草、冰雪、燕子、柳树、蜜蜂。)师: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 如:粉红的桃花开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眯眯笑。 ? 春风轻轻地吹着,一只只风筝悄悄地飞上了天空。 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春天教案《春天来了》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春天教案《春天来了》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春天来了 教师:屈老师 第七主题:春天来了 (一)设置理由 "万物复苏"构成了春天的乐意,它的每一个"音符"都会给幼儿欢乐,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全面的营养。 (二)教育目标 1. 喜欢到户外去游戏,懂得多活动才能长高、长胖、身体好。 2. 知道春天很温暖,花儿开放,小草发芽,小树长新叶。 3. 愿意用唱歌、游戏、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4. 喜欢小花、小草,并知道要爱护它们。 5. 体验春天游戏的快乐,懂得外出活动时的简单规则和安全常识。 (三)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① 花儿真美丽 准备:确定观察的场所。 过程: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为什么这样漂亮。(引出花 这个主题) 2. 教师引导幼儿从朦胧到具体对花进行感知。 (1)哪里有花?(给幼儿一种百花盛开的感觉)幼儿四散跑开, 寻找各种各样的花。

(2)什么颜色的花?(只让幼儿说出他认识的颜色即可,引导幼儿对颜色的感知)"红花在哪里?"幼儿指出任何一朵红花,"黄花在哪里,幼儿便跑到任何一朵黄花前指出来。 (3)哪朵花最香?(引导幼儿运用嗅觉,感知各种各样"花"的气味) 3. 印章画:春天的花。 (1)出现印好的图画,请幼儿欣赏,猜猜是怎样画成的。 (2)教师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轻轻蘸颜色,重重印下去,注意一个印章上不能重复印多种颜色。 (3)幼儿自选印章和颜色印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不要玩颜色,注意干净、整洁。 (4)作业讲评展览。此活动可更换印章种类多次进行。 建议: 1. 可结合春游、逛公园等活动来进行以上内容。 2. 进行过程中,应突出活动的游戏性,可通过"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来进行找花的活动。教师可说一种颜色名称或拿出某色色卡让幼儿来找与之相应的花。 3. 日常生活中,可多次让幼儿进行感知。 活动② 栽花(体育游戏) 准备:在场地一端放许多枝花,另一端有沙池。 过程: 1. 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春天到了,花儿开了,我带小朋友去种花好吗?"

春天来了教案(5篇)

春天来了教案(5篇)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一): 教学设想: 《春天来了》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二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题。教学时,务必把握三点:一是紧扣题目,从资料入手启发引导打开“说路”。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力求让学生说好。首先,注意让学生说出春天特有的景色和搞笑的事。其次,结合教材描述的景物,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些。再次,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相机引导学生把话说规范。三是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交际。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目标: 观察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画,练习有顺序地说一段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带有歌曲《春天在那里》的磁带。 一、课前绘画丰富活源 教学本课时,正值春天。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能够用眼睛看,能够用鼻子闻,能够用耳朵听,能够用

手摸,让每一位学生用彩笔画两张画儿,分别把所看到的印象最深的景色和人的活动描绘下来。意在以此带给源头活水,为学生交际时的有话可说创造物质基础。 2.以前后桌同学为一组,就绘画的资料,互相说说春天里人的活动。要求:①说的务必是春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动。 ②说的活动要有人物、时间、地点。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上述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也能够让学生自愿到前面汇报,及时给予鼓励。)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明白的、画中以外的春天的景色或者发生在春天里的搞笑的事。 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明白的春天的景色或者春天里搞笑的事。意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炼,养成真正的交际潜力。 春天来了教案(二): 【活动目标】 1.用心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第一组 1山中访友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众 12* 用心灵去倾听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只有一个地球 14* 大瀑布的葬礼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 20* 有的人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诗海拾贝 诗经?采薇(节选)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 天上的街市 白桦 与诗同行 我们去看海 致老鼠 爸爸的鼾声 给诗加“腰” 诗中的“秋” 第七组 21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23最后一头战象 24* 金色的脚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林海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小抄写员 鹿和狼的故事 军神 我们的方阵 军犬黑子 看戏 生字表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天来了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天来了教案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9个字,正确书写8个字。 2朗读课文,读出儿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春天到来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正确书写本课会写字,尤其要了解撇的几种不同的写法:竖撇、斜撇、横撇、长撇、短撇。 四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实物投影 3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2、师生共同欣赏并演唱歌曲。 3、师:那么春天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歌,题目是《春天来了》。(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好指读的姿势。 2、师:这篇课文里面有些字啊,同学们不认识,就请你们把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读一读,并且标画出有几个小节。(自由读文) 3、师: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啊?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读儿歌中的生字词。(投影显示儿歌:小溪、流着、田野、鸟儿的家、动听的歌、充满、校园。)个人读、集体读。 5、读识字卡片:溪、着、田、野、的、听、园、充、满。(个人读、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 6、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词,全班讨论。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想,春天到了哪些地方?带来了哪些变化?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溪、田野上、鸟儿的家、校园里。 3、师:那你最喜欢春天来到了哪儿?请你把你喜欢的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读的时候要让大家听清楚春天来到这里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春天来了美术教案

《春天来了》美术教案 第三课春天来了一、教材分析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 美术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 重点大胆表现春天祖国各地美丽的花朵。 在观察大自然美丽花朵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花朵外形的方法和对花朵外形的感受、记忆及表现能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春天祖国各地美丽花朵的外形特点,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美丽的花朵。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花朵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黑白线条装饰画等,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所喜欢的春天的花朵。 二、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的美好,重点欣赏春天祖国各地美丽的花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花朵。 (3).提高学生对花朵美好外形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对春天花朵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方式。 难点: 运用恰当的美术手法表现一幅自己所喜欢的春天花朵的作品(恰当的美术手法包括: 美术媒材的选择、作品的构图、作品色彩搭配、作品内容的选择)。 四、教学准备学生: 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 PPT、范画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 现在是什么季节生: 春天。 师: 对,现在是春季,在我们的记忆里或者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春天应该是阳光灿烂,百花盛开,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我们今年的春天却是阴雨绵绵,不过没有关系,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这节美术课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出示课题: 《春天来啦》。 (二)、课堂发展1、伴着春天的乐曲欣赏春天美好的事物。 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谁知道“德高望重”的意思?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生齐读)

小班主题教案春天来了

小班主题教案春天来了 【篇一:主题春天来了教案】 第六周 一、主题名称:春天来了 二、主题说明: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万物复苏,草木争容,到 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最近我们带孩子在外出散步时,他们发 现有的桃花开了,蚕豆、油菜开花了,发现柳树发芽了,小蝌蚪游 来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为什么小草、柳树到了春天就会 发芽”“许多花为什么喜欢在春天开?”到了春天小蝌蚪就会游来了呢?带着这些问题并顺应《指南》中的要求:“让幼儿亲近自然,发现自 然中的许多现象,从而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能力”。我们 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将通过感受春天, 表现春天的活动,使幼儿了解一些春天的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观察 自然,观察生活,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主题目标: 了解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关注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象,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名称:找春天(远足活动)执教者:周群英 3/16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去周边的农田和工业园区里观各种花草树木的变化,感 受春天的来临。 2、远足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擦汗毛巾。 活动流程: 一、交代任务 1、提出活动的要求:到花园里去寻找小草、小花,树上的嫩芽等春的气息。 2、一起讨论远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排好队走路,一个一个跟好靠右走,穿马路时看好红绿灯等。 3、教师检查幼儿穿着是否合适,鞋子是否方便走路。 二、远足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马路边有什么变化:树、野花、小草等。 2、在花园里让幼儿分散找春天,教师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回园谈话:把自己看到的春天告诉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