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械套路名称汇编

编辑整理陈余军

为了方便【中国太极拳网】的读者朋友,方便各位武术爱好者,特地挤出一点时间,将陈式太极拳械名称进行汇总,希望给朋友们带来便利,闲话少说,开始编辑咯,嘻嘻,有空再聊哦,……..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2正面单手缠丝3侧面单手缠丝4正面上下缠丝绸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8正面双手缠丝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12斜步双手缠丝13斜步左右缠丝1 4前后缠丝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2上下缠丝3上步缠丝绸4倒步缠丝5拗步缠丝6定步缠丝

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出庙3懒扎衣4上步斜行5上三步6左掩手肱拳7双推手8倒卷肱9闪通背10右掩手肱拳11六封四闭12运手13高探马14右蹬一跟15左蹬一跟16野马分鬃17玉女穿梭18金刚捣碓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捣碓3白鹤亮翅4上三步5斜行6搂膝7前蹚拗步8掩手肱拳9撇身捶10双推手11三换掌12肘底捶13倒卷肱14退步压肘15白蛇吐信16闪通背17前蹚拗步18左青龙出水19击地捶20二起脚21护心拳2 2前招23后招24右蹬一跟25左蹬一跟26玉女穿梭27懒扎衣28六封四闭29单鞭30雀地龙31上步七星32小擒打33运手34高探马35双摆莲36当头炮37金刚捣碓38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鹤亮翅8

斜行9搂膝10上三步11斜行12搂膝13上三步14掩手肱15金刚捣碓1 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鹤两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运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上三步33神仙一把抓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

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运手53双摆54跌岔55金鸡独立56倒卷肱57白鹤亮翅58斜行59闪通背60掩手肱拳61六封四闭62单鞭63运手64

高探马65十字脚66指裆捶67猿猴献果68单鞭69雀地龙70上步七星71下步跨肱72双摆莲73当头炮74金刚捣碓75收势

五、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二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套路中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更多,并且是向不同的角度、方向发出的弹簧劲,更加体现了快、刚、跃的特点。在运动时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静百骸皆随,一动全动的螺旋运动。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起势3金刚捣碓4懒扎衣5六封四闭6单鞭7翻花舞袖8护心拳9斜行10回头金刚捣碓11撇身捶12指裆13斩手14翻花舞袖15掩手肱拳16腰拦肘17大肱拳小肱拳18玉女穿梭19倒骑龙20掩手肱拳21里变里变22兽头式23披架子24翻花舞袖25掩手肱拳26伏虎27抹眉肱28

黄龙三搅水29左冲30右冲31掩手肱拳32扫堂腿33掩手肱拳34全炮捶35掩手肱拳36捣叉捣叉37左二肱右二肱38回头当门炮39窝底大捉炮40腰拦肘41顺拦肘42窝底炮43左右三法44回头井拦直入45金刚捣碓46收势

六、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新架一路更加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螺旋劲,增加了发力的连续性,提高陈氏太极拳的劲力。而且此套路手法多、变化快、胸腰运化突出、松活弹抖、螺旋缠丝劲更加明显,练习起来非常复杂、困难。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鹤亮翅8

斜行拗步9初收10前蹚拗步11斜行拗步12再收13前蹚拗步14掩手肱捶15金刚捣碓16披身捶17背折靠18青龙出水19双推手20三换掌21肘底

捶22倒卷肱23退步压肘24中盘25白鹤亮翅26斜行拗步27闪通背28掩手肱捶29六封四闭30单鞭31运手32高探马33右擦脚34左擦脚35蹬一跟36前蹚拗步37击地捶38翻身二起脚39兽头势40旋风脚41蹬一跟42掩手肱捶43小擒打44抱头推山45三换掌46六封四闭47单鞭48前招49后招50野马分鬃51六封四闭52单鞭53双震脚54玉女穿梭55懒扎衣56六封四闭57单鞭58运手59摆脚跌岔60左右金鸡独立61倒卷肱62退步压肘63中盘64白鹤亮翅65斜行拗步66闪通背67掩手肱捶68六封四闭69单鞭70运手71高探马72十字摆莲73指裆捶74白猿献果75六封四闭76单鞭77雀地龙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双摆莲81当头炮82金刚捣碓83收势

七、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新架二路动作要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其外形上以发劲、跳跃为主,以缓柔沉稳为辅;运劲方法要求以内劲为统驭,内不动,外不发,一动全动,节节贯串,一气呵成。此套路中多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主,棚、捋、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辅。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发力,闪战腾挪、窜蹦跳跃,着重于松活弹抖劲道的练习,从而得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统一功法。学习新架二路拳应在练好新架一路的基础上进行。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搬拦捶7护心捶8凤凰展翅9拗步斜行10煞腰压肘拳11井缆直入12风雪梅花13金刚捣碓14披身捶15背折靠16七寸靠17指裆捶18斩手炮19翻花舞袖20掩手肱捶21

跃步拗鸾肘2运手23左转肱掌24运手25高探马26双拿双分27连珠炮2 8倒骑麟29白蛇吐信30闪通背31掩手肱捶32转身六合33左裹鞭炮34右裹鞭炮35兽头势36迎门铁扇37劈架子38翻花舞袖39掩手肱捶40伏虎41抹眉肱42饿虎跳涧43左黄龙三搅水44右黄龙三搅水45左蹬一跟46右蹬一跟47海底翻花48掩手肱捶49穿心炮50转胫炮51掩手肱捶52左冲53右冲54海底翻花55掩手肱捶56倒插花57夺二肱58连环炮59玉女穿梭60四头当门炮61玉女穿梭62四头当门炮63撇身捶64拗鸾肘65顺拦肘66穿心肘67窝里炮68井缆直入69风扫梅花70金刚捣碓71收势

八、陈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

陈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五十六势是由五十六个动作组成,属于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此套路多以陈氏太极拳新架为主组成,其功架舒展,动作优美,劲道明显,动作连贯、紧凑,左右并用。同时不丢掉陈氏太极拳的独有风格及特点,另外对于所有参赛者来说,不论是在动作的规范上,还是评分的标准上都是公平、公正的。对推广和普及陈氏太极拳起到重要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五十六势动作名称;

1起势2右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右单鞭6搬拦捶7护心拳8白鹤亮翅9斜行拗步10提收11前趟12右掩手肱拳13披身捶14背折靠15青龙出水16斩手17翻花舞袖18海底翻花19左掩手肱拳20左六封四闭21

左单鞭22右运手23左运手24高探马25右连珠炮26左连珠炮27闪通背28指裆捶29白猿献果30双推手31中盘32前招33后招34右野马分鬃3

5左野马分鬃36摆莲跌岔37左右金鸡独立38倒卷肱39退步压肘40擦脚41蹬一跟42海底翻花43击地捶44翻身二起脚45双震脚46蹬腿47玉女穿梭48顺鸾肘49裹鞭炮50雀地龙51上步七星52退步胯虎53转身摆莲4当头炮55金刚捣碓56收势

九、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

陈氏大架一路是陈家祖传套路简化而来,多以“太极”运行培元养气之功用,达强身健体与医疗保健之功用,陈氏太极拳养生功主要是以意引气,以气催形,形与呼吸配合运行,此套路柔寓变刚,具有行气易掌握,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养生套路,此套路亦称陈氏太极养生功。

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出庙3六封四闭4三换掌5单鞭6转身合手7白鹤亮翅8斜形9初收10前蹚步11上步钩手12神仙一把抓13拦门捶14护心拳15十字脚16单腿托日月17前后招18缠丝手19云步合手20收势

十、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是由陈家祖传套路演变而来,此套路多以发劲为中心,更加体现出武术中的攻防意识形态,把陈氏太极拳中的跌、打、摔、拿及身法的变化以简便的方法表现出来,套路虽短,却不失陈氏太极拳“二路”的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金刚捣碓3单鞭4雀地龙5上步捣叉6左右三法7裹鞭炮8兽头势9劈手翻捶10掩手肱拳11十字手12伏虎势13立门肘14单腿展翅15转腰穿掌16迎面斩身炮17弹腿当门炮18扫荡腿19上步推掌20收势

十一、陈氏太极单刀

陈氏太极单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器械的一种,刀在冷兵器时代是常规兵器,常常使用于战场拼杀格斗,所以刀的演练风格更贴近实战,格架扫进,神出鬼没,劈砍撩扎、威猛异常,因而武术谚语中有“刀如猛虎,剑似游龙”描诉。单刀在练习时,不但要有逼人的气势和简明的节奏,更强调的是刀法的实用性,所以非常强调刀和手的相互配合,刀和身的相互配合,从而要达到刀身合一的境界。

陈氏太极单刀套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单刀起势3护心刀4青龙出水5风卷残花6白云盖顶7黑虎搜山

8苏秦背剑9金鸡独立10迎风滚避11腰斩白蛇12日套三环13拔云望日14左拔草寻蛇15右拔草寻蛇16青龙出水17风卷残花18雁别金翅19

夜叉探海20左翻身砍22右翻身砍22白蛇吐信23怀中抱月

十二、陈氏太极双刀

陈氏太极双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双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此套路布局合理,刀法清晰,它以劈、砍、撩、挂、扎等刀法及刀舞花为主,同时结合了陈氏太极拳手、眼、身法、步,再运用太极的独有劲力,练起来威武有力,协调一致。练好双刀的基本要求:两刀不论从里往外,从上倒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要经过后脑缠绕而过,方可发力;再加上套路拳术中的要求,所以想练好双刀实属不易;想体现出刀如流水、步法如飞,双刀交叉而不乱,双刀先后缠头裹脑快速发力,达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的境界更是难上加难。

陈氏太极双刀套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起势3全舞花朝阳4切三刀5一刀跃步6上三刀7雁别金翅8

孤雁出群9一刀朝阳10左插花11右插花12双刀朝阳13双刀蝴蝶戏水14拥一刀朝阳15左插花16右插花17双刀朝阳18双刀伏虎19一刀朝阳20双刀楚汉21两刀朝阳22古树盘根23翻身砍24双刀朝阳25古树盘根2 6翻身砍27左右搅项28古树盘根29翻身砍30双刀朝阳31左右转向32霸王举鼎33罗汉降龙34左右片马刀35双刀朝阳36连环刺虎37左扑38右扑39上步七星40下步跨虎41一刀下势42收势

十三、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

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套路是太极拳短兵器的一种。三十六剑招势缓慢、匀柔,优美大方,刚柔并用,练习起来玲珑多变,柔和自然,阴阳开合,最终把剑舞的像游龙一样,使人剑合一。

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套路动作名称:

1太极剑初势2拦门剑3朝阳剑4肘底藏花5仙人指路6青龙出水7护膝剑8海底捞月9金鸡展翅10倒卷肱11虎抱头12野马跳涧13白蛇吐信14二龙戏珠15坐身勒马16钟魁仗剑17罗汉降龙18金蜂点芯19灵猫扑鼠20顺水推舟21鹰熊斗智22燕子啄泥23金鸡独立24犀牛望月25劲风偃草2 6斜飞27左右托千斤28左右截腕29横扫千军30金针倒挂31猿猴缩身32落花势33哪叱探海34黄蜂入洞35交剑摆莲36收势

十四、陈氏太极四十九势单剑

陈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此剑法结合陈氏太极拳的身法、步法、窜蹦跳跃和运用陈氏太极的螺旋缠丝劲,劲达腕关节,从而用手腕来控制剑的形状,把剑的崩、挂、撩、劈、刺、点、托、架、扫、化等剑法运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轻快、飘洒、自然,演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人剑合一,方能真正体现出这套剑法的精华和奥妙。

陈氏太极单剑套路动作名称:

1单剑起势2朝阳剑3仙人指路4青龙出水5护膝剑6闭门势7青龙出水8翻身下劈剑9青龙转身10斜飞11展翅点头12拨草寻蛇13金鸡独立14仙人指路15盖拦势16古树盘根17饿虎扑食18青龙摆尾19倒倦肱20野马跳涧21白蛇吐信22乌龙摆尾23钟馗仗剑24罗汉降龙25黑熊翻背26燕子啄泥27白蛇吐信28斜飞29鹰熊斗智30燕子啄泥31摘星换斗32海底捞月33仙人指路34凤凰点头35燕子啄泥36白蛇吐信37斜飞38左托千斤39右托千斤40燕子啄泥41白猿献果42落花流水43上下斜刺44斜飞45哪叱探海46怪蟒翻身47韦驮献杵48磨盘剑49太极剑还原

十五、陈氏太极五十四势单剑

陈氏太极五十四势单剑是陈氏剑法最古老的套路,此剑法是由陈氏太极拳法中的手、眼、腿、身法、步和运用陈氏太极独有的螺旋缠丝劲,劲力用于腕部,从而用手腕控制剑的姿态,把剑的点、刺、劈、挂、托、扫、游、让、划等剑法使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自然、飘洒、小巧玲珑多变,阴阳开合有度,演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最终把剑舞的游龙一样,使人剑合一的境界

陈氏太极五十四单剑动作名称:

1陈氏太极单剑起氏2朝阳剑3仙人指路4肘底藏花5魁星氏6哪吒探海7青龙出水8护膝剑9闭门氏10青龙出水11翻身下劈剑12青龙转身13斜飞氏14展翅点头15拨草寻蛇16金鸡独立17哪吒探海18盖拦氏19古树盘

跟20饿虎扑食21青龙摆尾22倒卷肱23野马跳剑24白蛇吐信25乌龙摆尾26钟馗仗剑27罗汉降龙28黑熊翻背29燕子啄泥30摘星换斗31鹰熊斗智32燕子啄泥33灵猫扑鼠34金鸡抖翎35海底捞月36哪吒探海37犀牛望月38劲风偃草39斜飞氏40左托千斤41右托千斤42左右截腕43横扫千军44金针倒挂45白猿献果46落花氏47上下斜刺48斜飞氏49哪吒探海50鹞子翻身51韦驮献杵52磨盘剑53金针指南54陈氏太极单剑还原

十六、陈氏太极双剑

陈氏太极双剑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双器械的一种,此套路是由太极双刀演变而来,双刀是从周身旋转一圈方可发力,双剑却截然不同。双剑是以剑法中的刺、点、撩、挂等用法,配合太极拳中的太极劲道,动作灵活多变,力透于腕,用腕控制剑的形状,在身前旋转一周而发,使两剑交叉使用,从而达到攻防并用;更加体现了剑术中的灵活、飘洒、自然、轻快、优美大方等特点。

陈氏太极双剑套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起势3落花流水朝阳剑4转身美女望月5夜叉探海6黑熊翻背朝阳剑7转身凤凰双展翅8上三剑9古树盘根10日套三环11黑熊翻背朝阳剑12左罗汉降龙13右罗汉降龙14转身蝴蝶戏水15黑熊翻背朝阳剑16左罗汉降龙17右罗汉降龙18转身十郎担山虎19黑熊翻背朝阳剑20钟馗仗剑21古树盘根22翻身下劈剑23黑熊翻背朝阳剑24右翻身下劈剑25左翻身下劈剑26转身朝阳剑27左右磨盘剑28霸王举鼎29护膝剑30白蛇吐

信31左凤凰双展翅2右凤凰双展33转身朝阳剑34连环刺虎35左右双舞剑36左盘龙剑37右卧虎剑38狮子滚绣球39拨云望日40怀中揽月41双剑还原

十七、陈氏太极春秋大刀

陈氏太极春秋大刀套路亦称青龙偃月刀,此器械属于太极器械中的长器械,又属于重器械。太极大刀挥舞是时气势雄伟,力大沉稳,有“兵中之帅”之美誉,出于它结合了太极拳术中的悬腕转膀、窜蹦跳跃、旋腰转背和刀法中的劈、砍、抹、推、架等刀法,因此练习时步法稳健、灵活。同时该套路动作紧凑、协调,呈现出勇猛彪悍的气势,犹如“猛虎下山”此外,它还有长兵短用之法。

陈氏春秋大刀套路动作名称:

1关公提刀上大霸桥2白云盖顶呈英豪3举刀磨旗怀抱月4上三刀吓杀许褚5下三刀惊退曹操6白猿拖刀往上砍7全舞花8一掤虎就地飞来9分鬃刀难摭难挡10转身一刀往上砍11十字刀劈砍胸怀12磨腰刀回头盘根13舞花撒手往上砍14举刀磨旗怀抱月15舞花撒手往下砍16落在怀中又抱月17全舞花刷刀翻身砍18刺回一举挑人魂19舞花往左定下势20白云盖顶又转回21右插花翻身砍22再举青龙看死人23舞花向右定下势24白云盖顶又转回25接酒挑袍猛回头26花刀转下铜判竿27舞花双脚谁敢阻28花刀转下铁门栓29卷帘倒退难遮闭30十字一刀忙举起31转身再举龙探水32收势

十八、陈氏太极二十四势枪

陈氏太极二十四枪套路是以太极功法与枪的拦、拿、扎有机的结合,套路虽然短小,但不失枪法之精要。对初学者来说简单易学,同时不能对太极枪的特点和用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学习和掌握梨花枪起到重要作用。

陈氏太极二十四枪套路动作名称:

1起势夜叉探海风2中平枪3上平枪4下平枪5青龙献果6边拦枪7黄龙点杆8裙拦枪9朝天枪10铁牛耕地11滴水枪12骑枪13猿猴拖枪14抱琵琶15灵猫捉鼠16泰山压顶17美女纫针18苍龙摆尾19刺闯鸿门20六封枪21护膝枪22鹞子扑鹌鹑23姜太公钓鱼24回马枪收势

十九、陈氏太极梨花枪夹白猿棍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是陈氏太极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此套路汇集枪棍之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能枪扎一条线,双能棍扫一大片,还可长器短用之法。要练好陈氏太极枪,必须先求稳,稳则准,准才能使出太极枪枪法之精华。太极枪在枪棍并用的风格中,使太极枪套路在太极拳术中手、眼、身法、步协调的配合下相互为用的独到之处,太极枪多以扎、拦、缠、挑、劈、架、绞等枪法以及多种舞花组成的独特用法,使枪棍之法在演练时变幻莫测,动如雷霆,势如游龙,节奏流畅,长器械之威武。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夜叉探海3全舞花4中平枪5点三枪6刺上平枪7卸下来珍珠倒卷帘8下平枪9掂腿搂一枪10扎青龙献果11上步戳一枪12扫地刺边拦枪13往前打两枪14黄龙点杆15挑一枪16扫一枪17半个舞花18摇裙拦枪1 9回头半个舞花20手按地蛇枪21崩一枪22刷一枪23掩两枪24左摇旗一扫朝天枪25右摇旗一扫铁牛耕地26回头半个舞花27下滴水枪28掩两枪2 9上骑龙枪30上一步拨草寻蛇31下一步白猿拖枪32回头乌龙入洞33崩一枪34横扫两枪35掂回枪抱琵琶势36回头半个舞花37灵猫扑鼠38转身卸下刺一枪39左扑一枪40右扑一枪41回头蹬踢一棍子42单手出枪43全舞花44二郎担山45横扫一枪46半个舞花47六封枪48半个舞花49鹞子扑鹌鹑50崩一枪51转身旋腿挑一棍子52扎一枪53全舞花54二郎担山55横扫一枪56半个舞花57美女纫针58玉女穿梭59刺闯鸿门60泰山压顶6 1半个舞花62护膝枪63掩两枪64苍龙摆尾65右侧前挡枪66左侧前挡枪67扫一枪68崩一枪69半个舞花70姜太公钓鱼71回马枪72收势

二十、陈氏太极球

陈氏太极球套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产物,它主要是用来锻炼底盘、手指、手腕、大小臂及腰腿之力,对练习陈氏太极拳套路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对拳理拳法的认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氏太极球套路动作名称:

1起势2太极推磨3单手托日月4天地乾坤5倒转阴阳6阴阳在手7旋转乾坤8龙凤天地9收势

二十一、陈氏太极双锏

陈氏太极双锏是陈氏太极套路中的双器械之一,双锏多以打、压、砸、挡、戳等锏法为主,同时结合陈氏太极拳功法,编出来的双锏套路。此套路对练习太极拳的功架,周身协调一致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加强攻防意识。由于对身法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想练好此套路,必须有较好的拳术功架方可习练。

陈氏双锏套路动作名称:

1起势2兽头锏3左右搅项锏4乾坤锏5美女纫针锏6夙矜背锏7盘龙锏

8舞花锏9鸡锏10腿转身压双锏11伏虎锏2雄鹰展翅锏13罗汉降龙锏14

左右十字锏15地趟锏16转身腾空翻身锏17四方舞花锏18仆步枷锏19收势

二十二、陈氏太极齐眉棍

陈氏太极齐眉棍套路是所有器械中属于不长不短的器械,此棍与眉齐高,故称齐眉棍。此套路把棍法之中的横扫、劈、顶、挡等棍法与太极中的独有步法、身法等相融合组合而成短而精的套路。若想练好此套路必须把棍的认识与对拳术中的理解合二为一,才能使出此棍法中:棍扫一大片之精华所在。

陈氏太极齐眉棍套路动作名称:

1起势2盘腿背山3棍扫中原4泰山压顶5反手棍6猿猴缩身7横扫千军8开山劈地9缠手架棍10转腰戳棍11顶天立地12齐眉腿13秋风扫落叶14收势

二十三、陈氏太极梢棍

陈氏太极梢棍是祖传传统套路,“梢”产生于农间,此器物用于收豆子等农作物,后来衍变为器械。此物分两种:一种为梢杆,另一个为梢棍。起因世间万物分阴阳,此物也分大小,杆者为大,棍者为小。此套路也是由陈氏太极套路功法与梢中的劈、压、缠、绞等梢法与梢舞花相互结合组成,具有长兵器械短用及软器械之用法。

陈氏太极梢棍套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2梢杆起势3梢花4天地梢5退步压梢6翻身梢7侧缠梢8梢棍定势9上旋梢10中原一点红11侧踢梢12鲤鱼打挺13退步定梢14收势

二十四、陈氏太极梢杆

陈氏太极梢杆是祖传传统套路,“梢”产生于农间,此器物用于收豆子等农作物,后来衍变为器械。此物分两种:一种为梢杆,另一个为梢棍。起因世间万物分阴阳,此物也分大小,杆者为大,棍者为小。此套路也是由陈氏太极套路功法与梢中的劈、压、缠、绞等梢法与梢舞花相互结合组成,具有长兵器械短用及软器械之用法。

陈氏太极梢杆套路动作名称:

1起势2梢舞花3侧旋梢4雀梢5右缠6摔踢梢7翻地梢8盘步梢9缠步定梢10展翅梢11吐缠梢12连环三梢13翻天梢14惊天两梢15定步梢16旋转梢17梢棒归一

二十五、陈氏太极推手

陈氏太极推手也称“搁手”,是双人相互攻防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独特技击训练方法,现在推手对练方式因练习目的可分为四种:⑴健康推手,⑵实践推手,⑶实战推手,⑷散手推手。陈氏太极推手多以螺旋缠绕、粘连相随为中心,采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技法,结合游、闪、腾、折、空等身法,运用跌、打、摔、拿等技击方法,习练时能感觉身体内外的变化。陈氏太极推手与陈氏太极拳套路是分不开的,套路功夫不到,推手时就会出现破绽,容易给对手造成可乘之机,因此,推手与套路练习不可过偏。练习陈氏太极推手是检验自己功夫的有效方法。

陈氏太极推手共有五种对练方法:⑴单手推手,⑵双手推手,⑶活步推手,⑷大捋推手,⑸花脚步推手。

五种推手方法简介如下:

⑴单手推手,是初学者的练习方法,两人各用一只手,彼此相互来回滑空牵牛之法,无功夫者,脚跟多被牵制,有功夫者,可随对方变化而变化。单手以手背为阴,手掌为阳。手法采用平圆、立圆、侧圆等方法,步法采用逆步法、顺步法及交叉步法等方法,在练习中互相结合运用。

⑵双手推手,是熟练单手推手后的进一步练习,主要突出练习者两手同时并用之法,攻防意识较明显,经过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开合等方法循环练习,能进一步提高练习者的攻防技击方法。

⑶活步推手,是陈氏太极推手更深一层次的练习,练习者可逐渐掌握陈氏太极推手的各种技击方法,把肩、胯、肘、抓、拿、摔、打等技法灵活运用,以灵活掌握左右两边挽推的实用及应用方法。

⑷大捋推手,是在掌握活步推手之后为进一步提高腿部力量,使更加灵活稳固的练习方法,大捋推手以扎实稳健与左右两边的铺步滑牵推挽两手的变化,包括各种攻防技击意识。

⑸花脚步推手,是在练习好单手、双手、活步、大捋等推手后,缩小步法,以锻炼游、让等步法,以灵活、滑、漂而稳健等身法,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可用垫步、偷步、跃步等步法,把陈氏太极推手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技法用于实战,切记要随机应变、乘虚而击、能攻善防,守不住则走,不可求胜心切,失掉重心,花脚步推手多以旋身、直攻等方法相互结合运用。

推手口诀:

单手推手:未会牵牛意何在,单手犹如弄丝罗,年年祈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更多。

双手推手:滑如冰凌粘似胶,软似棉花硬似铁

活步推手: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你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大捋推手:两腿铺地如顽石,下盘稳固如地基,身上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花脚步推手:二人推手如围棋,一来一往费心机,围到山穷水尽处,陡然一势分高低。

总之,推手的要点是:心要静,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以形引气,以气催形,上面要轻、灵、活,中间要合,下面要沉、重、稳,不丢不顶,回转自如。正是:千转万转多演练,巧到熟时巧自生。

二十六、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是由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小架一路练习时小巧玲珑,柔和自然,阴阳开合,动静分明,发力要内外协调,配合一致,才能达到回转自如,浑然一体。动作名称:

1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鹤亮翅8搂膝拗步9初收10斜行拗步11再收12前蹚拗步13掩手肱拳14金刚捣碓15披身捶16背折靠17肘底看拳18倒卷肱19白鹤亮翅20搂膝拗步21闪通背22掩手肱拳23懒扎衣24六封四闭25单鞭26左右云手27高探马28右插脚29左插脚30中单鞭31下掩手32二起脚33兽头势34踢左一脚35蹬右一脚36掩手捶37小擒打38抱头推山39六封四闭40单鞭41前招42后招43野马分鬃44六封四闭45单鞭46玉女穿

梭47懒扎衣48六封四闭49单鞭50左右云手51摆脚52跌岔53金鸡独立54朝天蹬55倒卷肱56白鹤亮翅57搂膝拗步58闪通背59掩手

捶60懒扎衣61六封四闭62单鞭63左右云手64高探马65十字脚66指裆捶67青龙出水68六封四闭69单鞭70铺地锦71上步七星72下步胯虎73当头炮74金刚捣碓75收势

二十七、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是由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小架二路须在小架一路的基础上方可练习,小架二路以虚实变化,动静结合,呼吸深沉,动作要一气呵成,发劲刚勇,收蓄兼并,运行疾速,外刚内柔,形成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达到刚柔变化有度,形成一动全动的螺旋运动。动作名称:

1金刚捣碓2懒扎衣3单鞭4护心拳5前蹚拗步6回头庇身7指裆捶8斩手炮9翻花10舞袖11埯手肱拳12拗拦肘13大肱拳14小肱拳15玉女穿梭16倒骑龙17连环炮18掩手肱拳19左右裹鞭炮20兽头势21劈架子22掩手肱拳23伏虎势24抹眉肱25左右黄龙三搅水26前冲27后冲28掩手肱拳29上步转胫炮30掩手肱拳31全炮捶32掩手肱拳33上步倒34左右二肱35抹眉肱36上步当头炮37变势大捉炮38斩手炮39顺拦肘40窝底炮41井拦直入42金刚捣碓

二十八、陈氏太极大杆对练

陈氏太极大杆对练套路,以陈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结合陈氏大杆套路基本技法,以螺旋缠丝劲与陈氏太极大杆的刺、崩等技法为主,其特点是:粘连相随,或扫、或披,招势多变而简练。通过双人演练,身体可达到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爆发力的提高,使攻防意识进入更高的境界。

动作名称:1陈氏太极大杆预备势2陈氏太极大杆起势3左青龙出水4右刺崩杆5拦路虎6饿虎扑食7上缠崩杆8斜劈杆9十字架杆10翻手崩杆11压杆12下劈杆13转身缠杆14攻防杆15转身崩挡杆16搅水杆17缠手崩刺杆18俊鸟入巢势19中心入碓20童子拜观音21旋身刺杆22上刺架杆23

下缠杆24上缠崩杆25大杆向夹26下虎势27大杆收势

二十九、陈氏太极梢杆对练

陈氏太极梢杆对练套路,以大杆用法与梢杆用法相互结合,演练时须把陈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用于实战,使对练者更好的掌握陈氏太极兵器中实战技法,使对练者技法与器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动静分明,实战时灵活多变的作用。

动作名称:1梢杆起势2梢把势3梢头架杆4盘腿拨杆5上步平杆6搅梢压梢7梢杆定势8跃步雀梢9蹬腿翻梢10展翅梢11反手缠梢12左手梢13定步架梢14旋转梢15攻防步16连环梢17太极步18梢杆交叉19杆缠梢20梢杆分势21梢杆收势

三十。陈式太极单刀

1、单刀起势

2、护心刀

3、青龙出水

4、风卷残花

5、白云盖顶

6、黑虎搜山

7、苏秦背剑

8、金鸡独立

9、迎风滚避 10、腰斩白蛇 11、日套三环 12、拨云望日 13、左拨草寻蛇 14、右拨草寻蛇 15、青龙出水 16、风卷残花 17、雁别金翅 18、夜叉探海 19、左翻身砍 20、右翻身砍 21、白蛇吐信 22、怀中抱月 23、收势

三十一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从老架中精选而出,陈正雷创编。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的创编主要是为了陈式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因为对于不懂武术的初学者而言,陈式太极老架一路是一套动作非常复杂而变化多端的内家拳种,普通人是极难在短期入门掌握的,因此也就有了“太极十年不出门”一说。为了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陈式太极拳,由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掌门人陈正雷大师创编浓缩老架一路精要而成。

陈式太极十八式动作具有老架一路各种特点及诸多动作精华,非常适合初学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习练。

拳式口诀如下:

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白鹅亮翅

第七式:斜形

第八式: 搂膝

第九式: 拗步

第十式:掩手肱拳

第十一式:高探马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第十四式:云手

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

第十六式:当头炮

第十七式:金刚捣碓

第十八式:收势

三十二陈式太极拳养身24式(陈式太极拳简化24式)

第1式起势

第2式金刚捣碓

第3式揽扎衣

第4式六封四闭

第5式单鞭

第6式白鹤亮翅

第7式斜行

第8式搂膝拗步

第9式掩手肱捶

第10式摆莲跌叉

第11式金鸡独立

第12式翻花舞袖

第13式海底翻花

第14式二起脚

第15式玉女穿梭

第16式顺鸾肘

第17式裹鞭炮

第18式护心捶

第19式穿心肘

第20式揽扎衣

第21式云手

第22式当头炮

第23式金刚捣碓

第24式收势

三十三太极散手四十五式

太极散手四十五式

为了更好地辅助太极拳架的劲力练习,整理出太极散手四十五式发劲套路,分享给各位武友,共同研讨。此拳可整套发劲亦可缓慢练习或者单操练习。在

不断的训练中去体会,去领悟,对太极劲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预备式16迎门掌31左棚

2拦腰肘17左採32左履摔

3上挑肘18索摔33外摆里摔(左)

4摘星掌19撩阴掌34挂肘摔

5穿心肘20前肩靠35左臀靠

6左背靠21拦腰掌36右棚

7左挒22连环肘37右履摔

8右背靠23上掼拳(左)38双峰贯耳9右挒24外摆拳(左)39双崩拳

10上掼拳(右)25里合拳(左)40双拳迎门11外摆拳(右)26右採41双按掌

12里合拳(右)27索摔42迎门靠

13前肩靠(右)28外摆里摔(右)43双推掌

14索喉掌29挂肘摔44当头炮

15背摔30右臀靠45收势

2011-9-23日整理于杭州三堡

三十四陈式四十八式太极扇(动作名称)

前不久我拜读了马春喜老师亲自编写并讲解的陈式四十八式太极扇,收益颇丰。这套太极扇编排新颖、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充分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折叠缠绕、松活弹抖、快慢相间等特点,不失为太极拳爱好者的收藏佳品。

根据光盘我整理了这套太极扇的动作名称,以飨读者。

陈式四十八式太极扇(动作名称)

1、腰横玉带;

2、怀中抱月;

3、青龙探爪;

4、悬崖勒马;

5、左右摇旗;

6、

风火车轮;7、鹞子翻身;8、叶底藏花;9、倒插杨柳;10、金鸡独立;

11、黄莺落架;12、古树盘根;13、乌龙摆尾;14、张飞蹁马;15、蹬

转乾坤;16、凤凰点头;17、叶底藏花;18、云燕归巢;19、大鹏展翅;

20、猛虎出洞;21乳燕斜飞;22、黄龙搅水;23、白蛇吐信;24、二郎

担山;25、狮子摇头;26、英雄坐山;27、行步撩衣;28、打虎登山;2

9、燕子抄水;30、带马勒缰;31、推窗望月;32、灵猫扑鼠;33、轻摆

荷叶;34、霸王捆肘;35、金鸡独立;36、鱼跃龙门;37、蛟龙出海;3

8、力劈华山;39、抱虎推山;40、凤凰点头;41、天王打闪;42、神龙

回首;43、脑后摘盔;44、玉女穿棱;45、白鹤亮翅;46春回大地;47、

力挽狂澜;48、玉龙还珠。

三十五陈式太极短棍【鞭杆】

先编辑到此,以后有时间再进行补充。难免有误,谨望批评指正。敬呈。

2011-10-30整理于杭州墨憨斋陈余军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2010-10-2716:00 第一势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 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 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头套)虽无六封四闭之名,但在揽擦衣与单鞭连接之处有掤捋挤按的动作练法,今命名为“六封四闭”。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 - -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 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闭29单鞭 30雀地龙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运手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标签:金刚玉女一枪太极陈式2010-12-13 11:16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养生功) 预备式:压腿 第一部分:关节放松 1、手指交叉手腕摇摆放松 2、手臂肘部摇摆放松 3、肩部摇摆放松 4、手臂伸展侧身摇摆放松 5、腰部转动手臂摇摆放松 6、手按腰部腰部转动放松 7、手按膝关节转动放松 8、手臂侧摇摆伸腿放松9、脚关节摇摆放松 第二部分:缠丝劲 1、逆缠 2、顺缠 3、上缠 4、下缠 5、左缠 6、右缠 7、前缠 8、后缠 第三部分:静养功 1、采气 2、 3、丹田内转运气功 4、盘坐养生功 5、平坐养生功 6、太极浑元桩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 太极初式 2. 金刚捣椎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椎 7. 白鹤亮翅 8. 斜行 9. 搂膝10. 上三步 11. 斜行12. 搂膝13. 上三步14. 掩手肱拳15. 金刚捣锥 16. 撇身捶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19. 肘底看拳20. 倒卷肱 21. 白鹤亮翅22. 斜行23. 闪通背24. 掩手肱拳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27. 运手28. 高探马29. 右擦脚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32. 上三步33. 击地捶34. 翻身二起脚35. 护心捶

36. 旋风脚37. 右蹬一跟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 后招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 六封四闭 51. 单鞭52. 运手53. 摆莲脚54. 跌岔55. 金鸡独立 56. 倒卷肱57. 白鹤亮翅58. 斜行59. 闪通背60. 掩手肱拳 61. 六封四闭62. 单鞭63. 运手64. 高探马65. 十字脚 66. 指裆捶67. 猿猴探果68. 单鞭69. 雀地龙70. 上步七星 71. 下步跨虎72. 转身摆莲脚73. 当头炮74. 金刚捣锥75.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 1. 太极初势 2. 金刚大捣锥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护心拳 7. 斜行 8. 回头金刚捣锥 9. 撇身拳10. 指裆斩手 11. 翻花舞袖12. 掩手肱拳13. 腰拦肘14. 大肱拳15. 小肱拳 16. 玉女穿梭17. 倒骑龙18. 掩手肱拳19. 裹身鞭20. 兽头势 21. 披架子22. 翻花舞袖23. 掩手肱拳24. 伏虎25. 抹眉肱 26. 黄龙三搅水27. 左冲右冲28. 掩手肱拳29. 扫蹚腿30. 掩手肱拳 31. 全炮捶32. 掩手肱拳33. 捣岔捣岔34. 左二肱右二肱35. 回头当门炮 36. 变式大捉炮37. 腰拦肘38. 顺拦肘39. 窝底炮40. 回头井拦直入 41. 金刚捣锥42.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1. 金刚捣锥 2. 懒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金刚捣锥 6. 白鹤亮翅 7. 搂膝拗步 8. 初收 9. 上三步10. 斜行拗步 11. 再收12. 上三步13. 掩手肱拳14. 金刚捣锥15. 撇身拳 16. 青龙出水(出手花) 17. 肘底看拳(叶底花) 18. 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19. 白鹤亮翅20. 搂膝拗步

陈氏太极拳拳谱口令

老架一路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堂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四十六六封四闭47、单鞭 48、玉女穿梭19、懒扎衣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叉步)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太极拳交流QQ群:521776104

老架二路 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护心拳 7、斜行 8、回头金刚捣碓 9、撇身拳 10、第十式指裆 11、斩手 12、翻花舞袖 13、掩手肱拳 14、腰拦肘 15、大肱拳小肱拳 16、玉女穿梭 17、倒骑龙 18、掩手肱拳 19、里变里变 20、兽头式21、披架子 22、翻花舞袖 23、掩手肱拳 24、伏虎 25、抹眉肱 26、黄龙三搅水 27、左冲 28、右冲 29、掩手肱拳 30、扫堂腿 31、掩手肱拳 32、全炮捶 33、掩手肱拳 34、捣叉捣叉 35、左二肱右二肱 36、回头当门炮 37、窝底大捉炮 38、腰拦肘 39、顺拦肘 40、窝底炮

陈氏太极单刀13式拳谱(套路)

陈氏太极陈氏太极单刀单刀单刀简介简介 陈氏太极单刀是太极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陈氏太极单刀是太极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原套路只有13个动作个动作,,故称十三刀故称十三刀。。 1930年至1938年,著名太极拳师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在南京授拳时著名太极拳师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在南京授拳时,,在原套路的基础上基础上,,增加了9个动作个动作,,成为现在陈家沟所流传的太极单刀套路成为现在陈家沟所流传的太极单刀套路。。 陈氏太极单刀套路短小精悍陈氏太极单刀套路短小精悍,,势势用法逼真势势用法逼真。。它的滚它的滚、、团、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13种刀法种刀法,,真正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真正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慢相间,,窜蹦跳跃窜蹦跳跃,,松活弹抖松活弹抖,,沾粘连随沾粘连随,,缠绕落空的特点缠绕落空的特点,,确有刀如猛虎确有刀如猛虎,,力劈华山之势山之势,,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 在练习时在练习时,,要求手要求手、、眼、身法身法、、步要密切配合步要密切配合,,一动全动一动全动,,劲力连绵不断劲力连绵不断,,完整一气整一气,,刀法清晰刀法清晰,,用意明确用意明确,,合乎规范合乎规范。。练刀要缠头裹脑练刀要缠头裹脑,,律背缠腰律背缠腰,,大劈大砍大劈大砍,,气势磅礴气势磅礴。。拳谚云拳谚云::“单刀看手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双刀看走””,所以在单刀练习时所以在单刀练习时,,强调手与刀配合的重要性重要性,,右手持刀右手持刀,,左手成掌左手成掌,,随刀法变换随刀法变换,,时而托刀上架以助刀力时而托刀上架以助刀力,,时而手按刀背左右滚团左右滚团,,时而屈肘横架头部上方防护头顶时而屈肘横架头部上方防护头顶,,劈刀掌上撩劈刀掌上撩,,扎刀掌后推扎刀掌后推。。总之掌与身法完整协调 练习时必须在拳术功夫扎实的基础上练习时必须在拳术功夫扎实的基础上,,劲能一动发于梢劲能一动发于梢,,一静复归丹田一静复归丹田。。套路练熟后练熟后,,身催刀动身催刀动,,刀领手转刀领手转,,处处以腰为轴处处以腰为轴,,劈砍撩扎劈砍撩扎,,蹿蹦跳跃蹿蹦跳跃,,弹抖发劲弹抖发劲,,威风凛凛风凛凛。。 陈氏太极陈氏太极单刀单刀单刀名称名称名称:: 1 单刀单刀起势起势起势 9 迎锋滚迎锋滚闭闭 1717 雁别金翅雁别金翅 2 护心刀护心刀 1010 腰斩白蛇腰斩白蛇 1818 夜叉探海夜叉探海 3 青龙出水青龙出水 1111 日套三环日套三环((一、二、三) 1919 左翻身砍左翻身砍 4 风卷残风卷残花花 1212 拨云望日拨云望日 2020 右翻身砍右翻身砍 5 白花盖顶白花盖顶 1313 左拨草寻蛇左拨草寻蛇 2121 白蛇吐信白蛇吐信 6 黑虎搜山黑虎搜山 1414 右拨草寻蛇右拨草寻蛇 2222 怀中抱月怀中抱月 7 苏秦背剑苏秦背剑 1515 青龙出水青龙出水 2323 收势收势 8 金鸡独立金鸡独立 1616 风卷残花风卷残花

陈氏太极拳老架十三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十三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十三式十三式太极拳中的金刚捣硾,掩手肱拳为陈氏太极拳独特刚柔并用的动作,可刚柔并用也可柔而不发。单鞭、揽扎衣的左顾右盼;单鞭、六封四闭的大开大合;雀地龙和金鸡独立的下势与独立的上下屈伸;倒卷肱和白鹅亮翅的退中有进,进中有退等,组合成了一套完美的套路。几十年来在世界上传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练习者的喜爱。为练好陈氏太极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陈氏太极拳老架十三式拳谱起势 亦静亦动两仪生,阴阳开合立身正, 气沉丹田周天转,不知不觉得功成。 1、金刚捣硾 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 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 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2、揽扎衣 揽扎衣式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 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 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4、单鞭 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5、雀地龙 雀地龙势低身法,意在攻下将敌挫,右手抓住他手臂,猛然铲他脚底窝。 6、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身法正,左右平衡象杆秤,中处摆开劲要猛,引带击摔在于拧。 7、倒卷肱 说说守势倒卷肱,前腿弓来后足登,双手左右相照应,一边引来一边攻。 8、白鹅亮翅 白鹅亮翅用劲巧,左右上下妙在腰,右撑左按无定势,遇顶则丢劲要轻。 9、斜行 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10、掩手肱拳 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蓄而后发劲贯足,转腰出拳击敌胸。 11、双摆莲 甩起右脚双摆莲,意在胯处右脚悬,先合后开猛用力,双手拍脚响震天。

第一课 _张志俊陈式太极拳新架八十五式讲解 (新)

第一课 一、预备式:(注意整套拳双脚抓地) 1、两手自然下垂两大腿外侧,肩下沉,目视前方,下颌微收,百会穴虚虚迎起,颈部拉长,牙齿微闭,舌顶上颚。 2、重心向右移,左脚尖领劲,徐徐提起松胯,提脚向左平行迈出,脚跟着地,踏实合好,动作的宽度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脚尖平行向前。

二、金刚捣碓:(核心) 1.左转右移: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双手划弧线提起(手提多高,松胯多少),完成以后,左虎口向前,右虎口向侧,两肘乍开,腋下空,身体正,下蹲,同时,面向左前方; 11分 (1) (1) (2) .1 2.按:手指领劲、上翘、画圆(金丝缠腕),同时身向右转(双手高度不变转至右边),向右前下按出(两手之间是自己的膝盖,双手指斜相对,手像按一个瓢一样),重心左移,目视双手;

3.捋起:改变顺逆缠(右向拇指,左向小指),身向左转,继续下沉,松垮,重心右移,双手走下弧线,向自己左侧上方托起(左手上升,左肘下沉),左手指斜向前,右手在胸前中线,肘乍开,左里膊半圆(大于90度,肘低于肩,手指高于肩)左外膊成弓,目视左前方双手中间; 16:30分 4. 旋转开步:双手变顺逆缠旋转(右向拇指,左向小指),捋,开右臂,同时身向右转,重心左移,以右脚跟为轴,脚尖外摆约90 度(没有脚尖上翘,见图4.1)右膝弯曲;左手掌向里,右手掌朝外,右掌与膝相对。 19分 起势方向右转90度(图4.1)

5.提膝:重心向右,裆走下弧,下沉,重心移右腿,双手向右引,提左脚。20分 5.(1) 5.(3) 5.(2) 5.(4)

6.迈步:逆缠向自己的左前方45度角迈步,左脚尖上翘里合,脚尖相对与小腿,左膝盖弯曲,跨放松,两眼目视前方。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分析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好东东哦) 标签:马步金刚陈式太极拳陈式转身2008-10-03 08:18 前几天休假无事,将以前学习的陈式太极56式拳谱翻出来整理了一下,自己添加了每招之间的演变动作,无私贴出供太极虫们共享,呵呵,不对之处请及时指出。 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套路 第一组: 1.起势 (分脚开立) 2.右金刚捣碓 (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3.擦步推掌4.躬腿前棚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 (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 (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4.虚步按掌) 5.左单鞭 (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6.搬拦捶 (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4.马步横击) 7.护心捶 (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 (1.擦步插掌 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 (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 10.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 (1.落脚擦步下捋2.转体搭手3.转腰翻掌 4.提腿擦步5.马步分掌) 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 (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4.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 (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14. 背折靠 (1.折叠缠绕 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 (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4.马步迸掌) 16.斩手 (1.提脚翻掌 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 (1.旋臂伸掌 2.挑掌抢劈) 18.海底翻花 (1.转腰提臂 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 1.震脚收掌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闭 (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 4.虚步按掌) 21. 右单鞭 (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第三组 22.右云手 (1.收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擦步右云4.开步左云 5.转腰摆掌 6.缠臂横击)23.左云手

太极拳经典书籍230本

太极拳经典书籍230本 [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何明.扫描版.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 《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 《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 《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 《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 八式太极拳.八式太极剑(徐伟军).pdf 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 陈氏太极拳 4册合集.pdf 陈氏太极拳(沉家桢 顾留馨).pdf 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手抄本).pdf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

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pdf 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 陈氏太极拳图说 简体版(陈鑫着).pdf 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 陈式太极功夫 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 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精选.pdf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1.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 吴自立着.pdf 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1).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 陈式太极拳图说.pdf 陈式心意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 陈照奎《陈式太极拳》复写纸誊写本.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1).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pdf 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pdf 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 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 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 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1].pdf.pdf 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doc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 古拳谱第三辑之一《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二卷·陈鑫.pdf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6式)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6式)动作名称第一段∕综合训练第二段∕身法训练第三段∕独立训练 0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第二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拗步 9."初收 1 0."前趟拗步

1."第二斜行拗步1 2."再收 1 3."前趟拗步 1 4."掩手肱锤 1 5."十字手 1 6."第三金刚捣碓1 7."披身捶 1 8."青龙出水 1 9."双推手 2 0."三换掌 2 1."肘底捶

2."倒卷肱2 3."退步压肘2 4."中盘 2 5."白鹤亮翅2 6."斜行拗步2 7."闪通背2 8."掩手肱捶2 9."六封四闭3 0."单鞭 31."运手 32."高探马 33."左擦脚

34."右擦脚 35."蹬一根(左) 36."前趟拗步 37."击地捶 38."翻身二起脚 39."兽头式 40."旋风脚 41."转身十字手 42."蹬一根(右) 43."海底翻花 44."掩手肱捶 第四段∕跳跃训练4 5."小擒打 4 6."抱头推山 4 7."小三换掌 4 8."六封四闭 4

9."单鞭 5 0."前招 5 1."后招 5 2."野马分鬃 5 3."大六封四闭 5 4."大单鞭 5 5."双震脚 5 6."玉女穿梭 5 7."懒扎衣 5 8."六封四闭 5 9."单鞭第五段∕复习训练

6 0."运手 6 1."摆脚跌叉 6 2."左右金鸡独立6 3."倒卷肱 6 4."退步压肘 6 5."中盘 6 6."白鹤亮翅 6 7."斜行拗步 6 8."闪通背 6 9."掩手肱捶 7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2009-10-17 13:40:13) 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套路 第一组 1.起势(分脚开立)(假设起势方向向南) 2.右金刚捣碓(1.转腰摆手2.转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 4.躬腿前棚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1.转腰托拳2.转腰分掌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1.转腕旋掌2.下捋前挤3.左刁右托4.虚步按掌) 5.左单鞭(1.左推右提2.提脚擦步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6.搬拦捶(1.转腰摆拳2.马步横打3.转腰翻拳4.马步横击) 7.护心捶(1.转腰塞拳2.跳转龙摆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1.擦步插掌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1.转腰绕臂2.踏脚擦步3.收掌扭腰提勾4.马步展臂) 10.提收(1.扣脚合手2.收脚收手3.提膝推按) 11.前趟(1.落脚擦步下捋2.转体搭手3.转腰翻掌4.提腿擦步5.马步分掌) 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1.提膝刁收2.震脚擦步3.马步掩手4.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1.右转腰掩肘2.左转腰掩肘) 14. 背折靠(1.折叠缠绕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1.转体绕臂2.转腰缠臂3.马步撩弹4.马步迸掌) 16.斩手(1.提脚翻掌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2.挑掌抢劈) 18.海底翻花(1.转腰提臂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1.震脚收掌2.擦步合臂3.马步掩手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闭(1.转腰下捋2.转腰前挤3.转身虚步刁托4.虚步按掌) 21. 右单鞭(1.右推左提2.提脚擦步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第三组: 22.右云手(1.收脚摆掌2.开步推掌3.擦步右云4.开步左云5.转腰摆掌6.缠臂横击) 23.左云手(1.震脚摆拳2.开步推掌3.擦步左云4.开步右云) 24.高探马(1.转身分手合掌2.马步分掌3.扣脚转身旋掌4.虚步推掌) 25.右连珠炮(1.转腰捋棚2.侧步刁托3.跟步推掌4.侧步刁托5.跟步推掌) 26.左连珠炮(1.退步左捋2.退步刁托3.跟步前推4.侧步刁托5.跟步前推) 27.闪通臂(1.转腰带掌2.弓步穿掌3.拧腰旋掌4.扫腿推掌) 第四组: 28.指裆捶(1.转身缠摆2.震脚擦步3.马步掩手、收拳3.弓步发拳) 29.白猿献果(1.转身左缠2.转腰右缠3.提膝上冲拳) 30.双推掌(1.落脚收掌2.虚步双推档) 31.中盘(1.换掌前推2.换掌前推3.换掌前推4.穿掌绕臂分手5.踏脚合臂擦脚6.马步拢手上提) 32.前招(1.转腰悬腕2.虚步摆掌) 33.后招(1.转腰活步2.虚步摆掌) 34.右野马分鬃(1.转体绕臂2.提脚绕臂3.马步穿靠)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 一、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三、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四、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五、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六、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七、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八、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马虹著 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式:金刚捣硾 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搬拦捶 第七式:跃步护心拳第八式:跃步斜行 第九式:煞腰压肘拳第十式:井揽直入 第十一式:风扫梅花第十二式:金刚捣硾第十三式:庇身捶第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五式:斩手第十六式:翻花舞袖第十七式:掩手肱拳第十八式:飞步拗鸾肘

第十九式:云手(前三)第二十式:高探马 第二十一式:云手(后三)第二十二式:高探马 第二十三式:连环炮(一)第二十四式:连环炮(二)第二十五式:连环炮(三)第二十六式:倒骑麟 第二十七式:白蛇吐信(一)第二十八式:白蛇吐信(二)第二十九式:白蛇吐信(三)第三十式:转身海底翻花 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转身六合 第三十三式:左裹鞭炮(一)第三十四式:左裹鞭炮(二)第三十五式:右裹鞭炮(一)第三十六式:右裹鞭炮(二)第三十七式:兽头式第三十八式:劈架子 第三十九式:翻花舞袖第四十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一式:伏虎第四十二式:抹眉红 第四十三式:左黄龙三搅水第四十四式:右黄龙三搅水第四十五式:左蹬跟第四十六式:右蹬跟 第四十七式:海底翻花第四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九式:扫蹚腿(转胫炮)第五十式:掩手肱拳 第五十一式:左冲第五十二式:右冲 第五十三式:倒插第五十四式:海底翻花 第五十五式:掩手肱拳第五十六式:夺二肱(一)第五十七式:夺二肱(二)第五十八式:连珠炮 第五十九式:玉女穿梭第六十式:回头当门炮 第六十一式:玉女穿梭第六十二式:回头当门炮

陈式太极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 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 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 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 教学口令: 第一式起势 1.并脚站立 2.开步(提-开-落) 3.两臂前掤 4.屈膝按掌 第二式金刚捣碓 1.右转松沉 2.左转前掤 3.右转平捋 4.提膝出步推掌 5.马步下捋 6.弓步分手 7.虚步前合-起-落 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 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 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 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 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 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 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 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 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1.合分掌右转虚步 2.手脚提震 3.收脚交掌 4.蹬脚开崩掌 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 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 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 第十七式金刚捣锥 1.右转后捋 2.左转马步下捋 3.弓步分手 4.虚步前合-起-落 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 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解读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解读 (北京陈飞鸿太极拳培训中心)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解读: 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 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 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 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 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 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弓步展臂 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 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十七、翻花舞袖 十八、右海底翻花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 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 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二十二、云手(向右) 1、收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5、旋掌平摆 6、提膝横击 二十三、云手(向左) 1、踏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二十四、高探马 1、转提旋掌 2、马步分掌 3、转身推掌 二十五、右连珠炮 1、转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六、左连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七、闪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转身推劈 二十八、指裆捶 1、转身旋掌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二十九、白猿献果 1、转提左捋 2、转提棚臂 3、提膝出拳 三十、双推手 1、落脚旋掌 2、虚步双推 三十一、中盘 1、转身挫掌 2、翻转挫掌 3、翻转挫掌 4、转身穿掌 5、绕臂擦掌 6、马步提手 三十二、前招 三十三、后招 三十四、右野马分鬃 1、转提绕臂 2、提膝绕臂 3、马步穿掌 三十五、左野马分鬃 1、提膝旋掌 2、马步穿掌 三十六、摆莲跌叉 1、转身旋掌 2、转身捋按 3、收脚摆掌 4、独立摆脚 5、震脚跌叉 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 1、提膝穿掌 2、落脚踏按 3、擦脚摆掌 4、收脚收掌 5、提膝穿掌 三十八、倒卷肱 1、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 三十九、退步压肘 1、转身旋掌 2、转体摆掌 3、退步横击 四十、擦脚 1、转身右捋 2、歇步叠臂 3、分脚拍掌 四十一、蹬一根 1、转身叠腕 2、撩拳揣脚 四十二、左海底翻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十字手 7、金刚捣碓 8、庇身锤 9、青龙出水 10、双推掌 11、三换掌 12、倒卷肱 13、退步压肘 14、中盘 15、白鹤亮翅 16、斜行拗步 17、闪通背 18、掩手肱锤 19、大六封四闭 20、单鞭

21、前招后招 22、野马分鬃 23、大六封四闭 24、单鞭 25、运手 26、双摆莲 27、铁叉 28、上步七星 29、退步跨虎 30、转身双摆莲 31、当头炮 32、金刚捣碓 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要领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鼻祖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王庭老年能够造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精湛,传说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李际遇被清政府镇村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拳谱

陈ch ?n 式sh ì 太t ài 极j í 拳qu án 新x īn 架ji à 一y ī 路l ù 83 式sh ì 1 预y ù备b ai 式sh ì 2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3 懒l ǎn 扎zh ā衣y ī 4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5 单d ān 鞭bi ān 6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7 白b ái 鹤h a亮li àng 翅ch ì 8 斜xi ? 行x íng 9 初ch ū 收sh ōu 10 前qi án 螳t áng 拗ào 步b ù 11 第d ì二ar 斜xi ?行x íng 12 再z ài 收sh ōu 13 前qi án 螳t áng 拗ào 步b ù 14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15 十sh í字z ì掌zh ǎng 16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17 庇b ì身sh ēn 锤chu í 18 青q īng 龙l ?ng 出ch ū水shu ǐ 19 双shu āng 推tu ī手sh ǒu 20 三s ān 换hu àn 掌zh ǎng 21 肘zh ǒu 底d ǐ锤chu í 22 倒d ǎo 卷ju àn 肱g ōng 23 退tu ì步b ù压y ā肘zh ǒu 24 中zh ōng 盘p án 25 白b ái 鹤h a亮li àng 翅ch ì 26 斜xi ?行x íng 拗ào 步b ù 27 闪sh ǎn 通t ōng 背b ai 28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29 大d à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30 单d ān 鞭bi ān 31 运y ùn 手sh ǒu 32 高g āo 探t àn 马m ǎ 33 右y ?u 擦c ā脚ji ǎo 34 左zu ǒ擦c ā脚ji ǎo 35 转zhu ǎn 身sh ēn 左zu ǒ蹬d ēng 脚ji ǎo 36 前qi án 螳t áng 拗ào 步b ù 37 击j ī地d ì锤chu í 38 翻f ān 身sh ēn 二ar 起q ǐ脚ji ǎo 39 护h ù心x īn 锤chu í 40 旋xu àn 风f ēng 脚ji ǎo 41 右y ?u 蹬d ēng 脚ji ǎo 42 海h ǎi 底d ǐ翻f ān 花hu ā 43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44 小xi ǎo 擒q ín 打d ǎ 45 抱b ào 头t ?u 推tu ī山sh ān 46 三s ān 换hu àn 掌zh ǎng 47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48 单d ān 鞭bi ān 49 前qi án 招zh āo 、后h ?u 招zh āo 50 野y ě马m ǎ分f ēn 鬃z ōng 51 大d à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52 单d ān 鞭bi ān 53 双shu āng 震zh an 脚ji ǎo 54 玉y ù女n ǚ穿chu ān 梭su ō 55 懒l ǎn 扎zh ā衣y ī 56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57 单d ān 鞭bi ān 58 运y ùn 手sh ǒu 59 双shu āng 摆b ǎi 莲li án 60 跌di ē 叉ch ā 61 左zu ǒ右y ?u 金j īn 鸡j ī独d ú立l ì 62 倒d ǎo 卷ju àn 肱g ōng 63 退tu ì步b ù压y ā肘zh ǒu 64 中zh ōng 盘p án 65 白b ái 鹤h a亮li àng 翅ch ì 66 斜xi ? 行x íng 67 闪sh ǎn 通t ōng 背b ai 68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69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70 单d ān 鞭bi ān 71 运y ùn 手sh ǒu 72 高g āo 探t àn 马m ǎ 73 十sh í字z ì单d ān 摆b ǎi 莲li án 74 指zh ǐ裆d āng 锤chu í 75 白b ái 猿yu án 献xi àn 果gu ǒ 76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77 单d ān 鞭bi ān 78 雀qu a地d ì龙l ?ng 79 上sh àng 步b ù七q ī星x īng 80 退tu ì步b ù跨ku à虎h ǔ 81 转zhu ǎn 身sh ēn 双shu āng 摆b ǎi 莲li án 82 当d āng 头t ?u 炮p ào 83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收sh ōu 势sh ì

陈氏太极拳一路83式拳谱

陈氏太极拳一路83式拳谱 第一式起式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第二金刚捣碓 第七式白鹤亮翅 第八式斜行拗步 第九式初收 第十式前蹚拗步 第十一式第二斜行拗步 第十二式再收 第十三式前蹚拗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第三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披身捶 第十七式背折靠 第十八式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双推手 第二十式三换掌 第二十一式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倒卷肱 第二十三式退步压肘 第二十四式中盘 第二十五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九式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单鞭 第三十一式运手 第三十二式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右擦脚 第三十四式左擦脚 第三十五式蹬一根 第三十六式前蹚拗步 第三十七式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翻身二起脚 第三十九式兽头势 (护心捶) 第四十式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蹬一根 第四十二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三式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式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前招 第四十九式后招 第五十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单鞭 第五十三式双震脚 第五十四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五式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单鞭 第五十八式运手 第五十九式摆脚跌叉 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一式倒卷肱 第六十二式退步压肘 第六十三式中盘 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掩手肱拳 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运手 第七十一式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十字摆莲 第七十三式指裆捶 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收式 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双眼平视心气静。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六封似闭周身合,合中寓开开中合,左足跟步虚实分,风吹杨柳天机动。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左右分,右勾左掌非马步,上下四旁扣如弓。金刚捣碓鬼神惊,心平气静把胯松,左手如鞭长空响,提膝震脚大地沉。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斜行拗步气要沉,手要搂膝身法正,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成勾右为掌。初收提膝双插掌,右脚抠地身不晃,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前趟拗步抖威风,两足平开两手分,眼随右手中指转,转到定式神可接。接到斜行拗步时,圆转随意运鸿蒙,动中有静静藏动,乾坤正气运周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