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考试试卷Word版

《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考试试卷Word版

《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考试试卷Word版
《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考试试卷Word版

姓名: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

学号:________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下)试卷: A 考试形式:闭卷

院系:________ 授课院系:化工学院考试日期:2005年6月16日试卷共 7 页

____ 级____ 班

一、填空(30分)

1.在精馏操作中,由于工艺条件变化,进料状态由液相

变为气相,提馏段操作线斜率。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2.实际生产中进行间歇精馏操作,一般将

和两种操作方式结合起来。

3.常压板式塔进行精馏操作,通常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

触状态包括鼓泡接触状态、和喷射接

触状态。

4.清晰分割中,组分不在塔底出现。

5.连续精馏正常操作时,增大再沸器热负荷,回流液流

量和进料量和进料状态不变,则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

将,塔底采出液是易挥

成的摩尔组成x

D

将。

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W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6.平衡蒸馏(闪蒸)的操作温度是在操作压力下混合物

的。

(泡点温度,露点温度,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7.Fick定律表明,分子扩散通量与组分在扩散方向上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叫做。

8.应用停滞膜模型简化对流传质过程,可认为在停滞膜内传质方式是。

9.吸收操作中,如果以获得较大溶质回收率为目的,宜取吸收因子A 。

(大于1,小于1,等于1,任意取值)

10.吸收操作中,若操作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则吸收操作分离能力。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11.采用同样操作条件完成同一分离任务,若采用填料A需要的填料层高度为8米,如果选用填料B,需要的填料层高度仅为6米。请问填料B的理论级当量高度是填料A的理论级当量高度的倍。

12.易溶气体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在内(气膜,相界面,液膜,气膜和液膜)。操作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入口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

单元高度H

OG 将;出塔气体组成y

2

将。

(增大、减小、不变、变化不确定)

13.高浓度易溶气体逆流吸收过程,气膜传质系数由塔顶到塔底。

(减小,增大,几乎不变,变化不确定)

14.请写出两种常用的解吸操作方法:和。

15.石棉纤维在空气中干燥。如果空气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石棉纤维的平衡含水分量,结合水分含量。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16.一定状态的空气,仅升高空气温度,其湿球温度,其露点温度。

(增高,降低,不变,不确定)

17. 恒定干燥条件下,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为 。

(物料初始温度,空气干球温度,空气湿球温度)

18.已知湿空气总压为101.3kPa ,温度为30℃,空气的湿度为0.016 kg/kg 干空气,已查出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5 kPa ,则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 。

19.液-液萃取操作中,操作温度 ,有利于分离。

(降低,升高,保持恒定)。

20.多级逆流萃取操作,减少溶剂用量,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 。

(增大、减小、不变)

21.超临界流体具有近似气体的粘度和渗透能力,又具有近似 的密度和溶解能力。

(气体,液体,固体)

22.膜分离操作物质透过膜的三种传递方式为被动传递、促进传递和主动传递,其中 传递方式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23.干燥操作中,采用废气循环流程,将使进入干燥器的空气温度 。

(增大、减小、不变)

二.(25分)用一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进料量为200kmol/h ,其中

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为0.5,进料为饱和液体,塔顶采用全凝器且为泡点回流,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已知两组分间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0,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285.070.01+=+n n x y ,塔底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为0.05,试求:

(1)操作回流比、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2分); (2)塔顶产品的流量和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5分) ; (3)精馏段的气相负荷、提馏段的液相负荷(kmol/h )(2分); (4)实际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4分); (5)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 线方程(4分); (6)塔顶第2块理论板上升蒸汽的组成(4分);

(7)若塔顶第1块实际板的液相默弗里板效率为0.6,求塔顶第2块

实际板上升蒸汽的组成(4分)。

三、(20分)在一填料塔中,用含苯0.00015(摩尔分数,下同)的洗油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苯。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467.8m3/h(标准状态),进塔气中含苯0.05,要求苯的吸收率为90%。该塔塔径为0.6m,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e=26x,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 y a=0.045 kmol/(m3·s),实际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3倍,洗油摩尔质量为170kg/kmol。试求:(1)吸收剂用量(kg/h);

(2)出塔洗油中苯的含量;

(3)所需填料层高度,m;

(4)降低填料层高度,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定性分析出塔气组成和塔底吸收液组成的变化情况,并图示操作线的变化。

四、(5分)以200kg纯溶剂与200kg含A、B的混合液进行单级萃取,从中抽提溶质组分A。已知原料混合物中的A的质量分数为0.3,操作条件下的物系平衡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 萃取相及萃余相的量和组成。

(2) 为使萃余相中的溶质A组成降至最小所需的溶剂用量。

A

B S

五、(10分)用常压连续干燥器干燥处理量为800 kg/h 的湿物料,要求湿物料含水量由10%降至2%(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温度t 0= 20 ℃,湿度H 0= 0.012 kg/(kg 干空气) 的新鲜空气。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t 1= 100 ℃后进入干燥器,经过理想干燥过程后,在干燥器出口处空气的温度为60℃。试求: (1)水分蒸发量及干燥产品量;

(2)若风机安装在预热器之前,则风机的入口风量(m 3/h ); (3)预热器的加热量(不计热损失);

(4)在t-H 图上定性表示出预热及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的变化。 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H

t H I 2490)88.101.1(++=273

273)

244.1773.0(t

H v H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