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1.灯丝电压:V;

2.灯丝电流: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栅极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电阻:Ω;

8.输出功率:W;

9.跨导:mA/v;10.内阻: kΩ。

几个常用值的计算:

放大因数μ=阳极电压Uak/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比值。

跨导S=阳极电流Ia/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栅极电压若有一个单位(如mV)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流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内阻Ri=栅极电压Uak/阳极电流Ia

表示在维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流若有一个单位(如mA)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压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上面的几个值也可以表述为放大因数μ=跨导S乘以内阻Ri

这回就先说电子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吧。照顾一下咱的老习惯,以后所涉及的管型和单元电路均以国产管为例,在最后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会简要说说部分常见的国产管和进口管的各自特点以及代换。

在讨论之前咱们先得把讨论的范围作一界定,即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

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几近真空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

先说二极管:

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踏雪留痕在上面说到的显象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

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目前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

以及二极五极等合装在一个管壳内,这就是复合管。

接下来说三极管:

二极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单向导电的性质,当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再加上一个带适当电压的极点,这个电压就会改变阴极的表面电位,从而影响了阴极热电子飞向阳极的数量,这就是调制极,一般是用金属丝做成螺旋状的栅网,所以又把它称为栅极。这就是四季青朋友所说的阀门功能了。由此可以知道,当作为被放大的信号电压加在栅极----阴极之间时,由于它的变化必然会使阳极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又由于阳极电压远高于阴极,因此栅阴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同样能使阳极产生相应的几十至上百倍的电压变化,这就是三极管放大电压信号的原理。

例如:高频放大的通用双三极管6N1内部结构,是由吸气剂、灯丝阴极和栅极的组合体、阳极组成。

现在打破玻壳,注意吸气剂颜色的变化,换句话说,一旦管子的吸气剂变成这种乳白色,不管玻壳破裂与否这只管子都没用了。

再接下来说说多栅极管:

常见的多栅管有四极,五极和七极管,先说五极和七极管,四极较为特殊而且目前在商品功放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就是这东西,放在后面说。

五极管的结构类似于三极管,不同的是它比三极管多了两个栅极,即帘栅极和抑制栅极。

在一般应用中帘栅极上加的直流电压与阳极等值,它的作用是帮助阳极共同吸引穿过栅极的电子,使其加速飞向阳极,所以就同体积的电子管而言,加有帘栅极管子的阳极电流要比没有帘栅极的三极管大。另外帘栅极还起着屏蔽的作用,因此提高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在了解抑制栅极的作用前先说一个现象:二次电子。灯丝在加热阴极的同时阳极也会被随之加热,所以当从阴极飞出的电子撞到阳极上时,就会从阳极的极板上打出一部分电子来,这就是二次电子。在实际应用中,抑制栅极一定和阴极相连(所以有些管子在内部就已经将其连接好了),增加抑制栅极的目的就是利用抑制栅极和阴极的等电位抑制二次电子避免其落入帘栅极。在这种状态下,二次电子就会重新被阳极吸引而再次飞向阳极。

七极管的结构又和五极管相似,但它有五个栅极,一般应用在无线电接收的变频电路中,和音频放大电路关系不大,不说它了。

折回头说四极管,实际上纯粹意义的四极管只是在电子管的发展史上作为验证管出现过而没有进入实用,这是另一话题不去说它,下面就说前面提及的目前在商品功放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这东西----束射四极管。

束射四极管全部是功率管,对功率管的要求是产生尽可能大的阳极电流。束射四极管在电极的结构上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使其在保持和其它功率管体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形成比其它功率管更大的阳极电流。

束射四极管的几个结构特点:

1. 阴极为椭圆型,这就增加了阴极的有效发射面积,从而增加了热电子的发射量。

2. 和五极管一样,在抑制栅极和阳极之间加有帘栅极,作用前面说过了。

3. 在帘栅极和和阳极之间加了一对弓型金属板(说到重点了,注意下面的表述),这就是集束屏。集束屏在管内和阴极相连即与阴极等电位,它迫使已经越过帘栅极的电子流只能沿弓型金属板的开口方向成束状射向阳极。好啦,咱们复习一下初中知识即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截面积的电子流。在这里当电子流成束状射出时密度必然增加,所以阳极电流就这样被巧妙的加大了。这就是束射四极管在保持和其它功率管体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形成比其它功率管更大的阳极电流的关键。

电子管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管,电子管基础知识大全(图)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1.灯丝电压:V; 2.灯丝电流: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栅极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电阻:Ω; 8.输出功率:W; 9.跨导:mA/v;10.内阻: kΩ。 几个常用值的计算: 放大因数μ=阳极电压Uak/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比值。 跨导S=阳极电流Ia/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栅极电压若有一个单位(如mV)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流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内阻Ri=栅极电压Uak/阳极电流Ia 表示在维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流若有一个单位(如mA)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压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上面的几个值也可以表述为放大因数μ=跨导S乘以内阻Ri 先说这些,各位要是觉得可以瞧下去,下回再说几种常见的管型和结构工作原理等等等等。 这回就先说电子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吧。照顾一下咱的老习惯,以后所涉及的管型和单元电路均以国产管为例,在最后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会简要说说部分常见的国产管和进口管的各自特点以及代换。 在讨论之前咱们先得把讨论的范围作一界定,即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 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几近真空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 先说二极管: 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踏雪留痕在上面说到的显象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目前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以及二极五极等合装在一个管壳内,这就是复合管。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一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 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 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 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 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以下链接:/dispbbs.asp?boardID=10&ID=15516&replyID=154656&skin=0 三极管及多极管的推挽功放由于牵涉到工作点,电路程式,负载阻抗,推动情况等多种因素左右,所以一般由手册给出,供选择。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68168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1) 管脚图例管子型号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A 6AQ8 ECC85 A 6BQ7A ECC180 A 6BZ7A A 6CG7 A 6FQ7(第9脚为NC) A 6DJ8 ECC88 B 6681 E83CC B 7025 B 12AY7 6н4п B ECC99 B E80CC B 6N4 B 6N10 B 2025 B1 5687 B1 7119 E182CC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3)

管脚图例管子型号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C 6SL7GT C 5691 C 6SN7GT C 5692 C 6N8P 6н8с C 6N9P 6н9с C ECC33 C 6AS7G C 6080 C 6N5P 6н5с F 45 F 50 F 300B F 4300B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5) 管脚图例管子型号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G 211 G 845 H EL34 6CA7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6)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管脚图例 管子型号 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I 7027A K 7868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7) 管脚图例 管子型号 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L 807 L FU-7 г-807 M 6AU6 EF94 M 6BA6 EF93 M 6BD6 M 6J4 6ж4п M 6J5 6ж5п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8) 管脚图例 管子型号 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M1 6AG5 EF96 M1 6AK5 EF95 M1 6BC5 M1 6J1 6ж1п M1 6J3 6ж3п N 6267 EF86 N 6J8 6ж32п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9) 管脚图例 管子型号 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N1 6BX6 EF80 N1 6EJ7 EF184 O 6SJ7GT O 5693 O 6J8P 6ж8с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10) 管脚图例 管子型号 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P 5AR4 GZ34 P 5V4G P 5Z4GT GZ30 P GZ32 P GZ33 P GZ37 P U54 P 5Z4P 5ц4с Q 5U4G Q 5U4GB Q 5Z3P 5ц3с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11)

EL34电子管特性参数

EL34电子管特性参数表 下表是EL34的主要应用特性。由表可知,EL34作单端A类放大时,屏极负载阻抗2kΩ下最大输出功率为l 1 w(失真率10%)。当它作推挽放大时,屏一屏负载阻抗3.8kΩ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6W(失真率5%)。 电子管EL34管脚图

EL34胆管参数 热丝加热 UH……………………………6.3 V IH……………………………1.5 A 极限额定值 阳极电压……………………… 800 V 第二栅极电压………………… 500 V 第一栅极电压………………… -100 V 阳极耗散功率………………… 25 W 第二栅极耗散功率…………… 8 W 阴极电流………………………150 mA 第一栅极电阻 自偏压时………………………0.7 MΩ 固定偏压时……………………0.5 MΩ 热丝阴极间电压………………±100 V 玻壳温度………………………250 ℃ 极间电容 输入电容…………………… 15.2 PF 输出电容…………………… 8.4 PF 跨路电容…………………… 1.1 PF 第一栅极热丝间电容……… 1.0 PF 热丝阴极间电容…………… 10 PF 静态参数 Ua…………………………… 250 V Ug2……………………………250 V Ug3…………………………… 0 V -Ug1…………………………12.2 V Ia…………………………… 100 mA

Gm…………………………… 11 mA/V ri…………………………… 15 kΩ μg1-g2 (11) 推荐工作状态(参考值) 单管A1类放大(固定偏压) Ua(b) …………………… 265 265 V Ua……………………………250 250 V Ug2……………………… Rg2=2k Rg2=0 Ug3……………………………0 0 V -Ug1……………………… 14.5 13.5 V Ia(0) ………………………70 100 mA Ig2(0) …………………… 10 14.9 mA Gm…………………………… 9 11 mA/V ri……………………………18 15 kΩRL…………………………… 3 2 kΩPout………………………… 8 11 W Dtot…………………………10 10 % 推挽B1类放大(固定偏压)Ua……………………………375 400 V ▲Rg2………………………… 600 800 ΩUg3………………………… 0 0 V -Ug1………………………… 33 36 V Ia(0) …………………2×30 2×30 mA Ia(maxsig) ………2×107.5 2×110.5 mA Ig2(0) ………………2×4.7 2×4.5 mA Ig2(maxsig) ………2×23.5 2×23 mA Rl(a-a) ………………3.5 3.5 kΩ ü(g1-g1)(r.M.S) ……… 46.7 50 V Pout……………………48 54 W Dtot……………………2.8 1.6 %

部分电子管参数

常用电子管资料 12c 3p 三极管分米波振荡 12g 2p 复合管检波, 低频电压放大和自动音量控制 12h3p 二极管超高频检波及变频 12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12k3p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13p1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1b2 复合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 1k2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1z1 二极管电视行回扫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1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b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7b 二极管高频脉冲整流 2d1p 二极管分米波波段作检波用 2j14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19b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p2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2p29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o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3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z2p 二极管高压整流 2z2p-t 二极管高压整流 4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4p1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振荡及功率放大

5z1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2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3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3pa 二极管专用设备整流 5z4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4pa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8p 二极管全波整流 5z9p 二极管全波整流 6b8p 复合管高频和低频电压放大, 检波和自动音量控制6c 1 三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c 11 三极管超高频振荡 6c 12 三极管栅地电路中作低噪声超高频放大 6c 16 三极管宽频带电压放大 6c 19 三极管稳压电路中作电压调整管 6c 1j 三极管超高频振荡 6c 3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3-q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31b-q 三极管电压放大 6c 32b-q 三极管电压放大 6c 4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4-q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5d 三极管分米和厘米波波段的小功率振荡 6c 5p 三极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 6c 6b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6b-m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6b-q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7b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c 7b-q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c 8p 三极管高频脉冲振荡 6d3d 二极管分米波和厘米波的上限作检波用

常用国产电子管参数

常用国产电子管参数

常用国产电子管参数 参数 类别 典型特性参数极限运用参数 用途备注 参数名称 灯丝阳极 第一 (控 制) 栅压 帘栅 内 阻 互(跨) 导 放 大 系 数 灯丝 最高 阳极 电压 最大 阳极 功耗 帘栅电 压 电 流 电 压 电 流 第 二 栅 压 第 二 栅 流 电压 (大) 电压 (小) 最高 电压 最大 功耗 符号U f I f U a I a U g1U g2Ig 2R i Sμ U f max U f min U a max P a M U g2m ax P g2 max 单位V A V mA V V mA kΩmA — v —V V V W V W 型 号 二

5AR 4 5 1.9 2 × 55 14 8 极 管 ZB 2= 75 n R l =2 k Ω 5Z1P52± 0.2 2× 500 125—————— 5.5 4.51400 6 2—— 5Z2P52± 0.2 2× 400 125—————— 5.5 4.51400 5 0—— 负载 2.7k Ω 5Z3P52± 0.3 2× 500 230—————— 5.5 4.51500115—— 负载 2kΩ 5Z4P52± 0.2 2× 500 122—————— 5.5 4.51300 6 0—— 负载 4.7k Ω

5Z8P52± 0.7 2× 500 400—————— 5.5 4.51700200—— 负载 1kΩ 5Z9P52± 0.3 2× 500 190—————— 5.5 4.51700100—— 负载 2.2k Ω 6Z4 6.30.62× 350 72——————7 5.71000 2 5—— 负载 5.2k Ω 6Z5P6.30.62× 400 70—————— 6.9 5.71100 3 0—— 负载 5.7k Ω 6H Z 6.30.3 2× 150 17——————7 5.74503—— 负载 10k Ω 300 B-98 5 30 45 -60 56 三极 管 300 BC 5 1.2 30 60 -60 5.3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1.灯丝电压:V; 2.灯丝电流: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栅极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电阻:Ω; 8.输出功率:W; 9.跨导:mA/v;10.内阻: kΩ。 几个常用值的计算: 放大因数μ=阳极电压Uak/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比值。 跨导S=阳极电流Ia/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栅极电压若有一个单位(如mV)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流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内阻Ri=栅极电压Uak/阳极电流Ia 表示在维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流若有一个单位(如mA)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压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上面的几个值也可以表述为放大因数μ=跨导S乘以内阻Ri 这回就先说电子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吧。照顾一下咱的老习惯,以后所涉及的管型和单元电路均以国产管为例,在最后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会简要说说部分常见的国产管和进口管的各自特点以及代换。 在讨论之前咱们先得把讨论的范围作一界定,即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 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几近真空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 先说二极管: 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踏雪留痕在上面说到的显象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 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目前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

————————————————————————————————作者:————————————————————————————————日期: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1) 管脚图例管子型号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A 6AQ8 ECC85 A 6BQ7A ECC180 A 6BZ7A A 6CG7 A 6FQ7(第9脚为NC) A 6DJ8 ECC88 A 6922 E88CC A 7308 E188CC A 8223 E288CC A Cca A 6N1 6н1п A 6N2 6н2п A 6N6 6н6п A 6N11 6н23п A 6240G(第9脚为IC) A 6н30п A1 2C51 A1 5670 A1 6N3 6н3п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2)

管脚图例管子型号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B 12AT7 ECC81 B 12AU7 ECC82 B 12AX7 ECC83 B 12BH7 B 5751 B 5814A B 6201 E81CC B 6189 E82CC B 6681 E83CC B 7025 B 12AY7 6н4п B ECC99 B E80CC B 6N4 B 6N10 B 2025 B1 5687 B1 7119 E182CC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3)

管脚图例管子型号管子型号(1) 管子型号(2) C 6SL7GT C 5691 C 6SN7GT C 5692 C 6N8P 6н8с C 6N9P 6н9с C ECC33 C 6AS7G C 6080 C 6N5P 6н5с C 6N13P 6н13с C 6BX7GT C 6BL7GTA D 6BQ5 EL84 D 7189 D 6P14 6п14п 常用电子管管脚接线图(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