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价值观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中共枣庄市委党校李印照陈克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概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是实现中国梦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结合基层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一、坚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开展这次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为我们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第一,采取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开征求意见电话及邮箱、召开座谈会、上门访谈、组织谈话谈心、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形式,大范围、多渠道、面对面征求到各方面的

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发现、挖掘“四风”问题背后所反映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适应、不协调的价值观。第二,坚持问题导向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活动聚焦“四风”,以问题整改落实开局亮相,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接受的方式做起,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切实看到变化、看到成效,有利于矫正和整合社会思潮,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把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让群众长期受益,有利于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应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以活动的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讲: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规定,不折不扣地抓好“规定动作”的贯彻落实,决不能搞变通。二是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查找问题和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推进工作,提升自我。三是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活动开展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以问题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四是解决好制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问题。注重强班子、带队伍,在破解“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有所突破,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中华

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撑,是价值之“根”、进步之“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从传统历史文化中了解中国,把握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打造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有利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充分发挥其“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有利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素养。

二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三是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思想的时代价值。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用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现代方法,开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在守成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四是要创新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张贴“四德榜”、开展公益论坛、组织义工活动、评选道德模范、进行专题文艺演出、挖掘先进典型、做好公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载体,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从而内化于心,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三、坚持与抓好基层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价值观念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必须付诸于主体实践,才能发挥现实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讲,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具体到基层,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于实践,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基层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三是“一票否决”考核多带来的压力;四是会议、检查、接待多,牵扯精力大;五是晋升渠道窄、待遇低、任务重。

从主要的措施来讲:一是要坚持“五位一体”发展。当前,无论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还是从上级要求看,单纯靠投入规模扩张拉动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不可持续,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以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效率的提升抵挡投入增长的放缓。因此,基层要结合各地实际,以改革为红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坚持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统一,探索实行差异化考核,特别

是破除唯GDP的考核体系,将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作为考核的重点。三是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加大岗位交流力度和领导联系帮包机制。四是要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行政,引领全社会真正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五是要优化政府服务。继续简政放权,加大对损害企业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坚持与基层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提升结合起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一是要照好“镜子”,不断提高工作境界和工作标准。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要坚定信仰。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从宏观上看,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从微观上看,应立足当前,结合自身和工作实际,忠于自己的信仰,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实践。要为民服务。将工作的一切出发点放在为人民服务上,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要敢于担当。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于作为、敢于承担;坚守公道正派之心,一切按政策办事,一

切按法规办事,不当“老好人”,不做“墙头草”,勇于直面各种环境。要清正廉洁。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把清正廉洁当做一种境界去追求。

二是磨好“斧子”,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对基层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需要着力增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推动事业发展开拓创新的本领、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

本领不是天生的。从学习的层面,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第二,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基层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第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第四,认真学习

经济、管理、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视野。从实践的层面,毛主席经常讲:“要做群众的老师,首先要当好群众的学生”。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三是开好“方子”,不断创新工作招数和工作方法。方法就好比是过河的桥和船,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基层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找到地方经济隆起的“桥”和“船”。工作中,我们既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又要学会“下围棋”,善于“做眼”;决不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里面就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南辕北辙。

如何创新工作招数和工作方法?一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二是要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三是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以工作的实际成效作为评判结果。四是要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用发展的观点,积累量变,实现质变。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基层领导干部要带头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思想者、自律者、宣传者和践行者,引领和汇聚推动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